三国杀军争牌堆 桃:择邻而居 睦邻而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38:35

 

渴望择邻而居

现在的房产品,品质已经已经非常考究,环境已经非常优美;作为消费者,除了价格比较高,挑选房产品已经非常从容。然而,这一切,都是静态的、物的因素。有一样动态的、人的因素却被大部分开发商甚至购房者忽视了:那就是你的邻居!

有一句话经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已经成为名言: "选择一处住所,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我同时知道有另一句名言:"他人即环境。"

购房者因为动辄花费上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自然有充分理由专注于房屋质量、花园格调、周边环境,但对自己的近邻却一无所知。仔细想想,这样的事情未免有些荒唐。要知道,你一旦选择了住所,也就将与邻居在方圆一二十米的同一空间,共同生活漫长的十余年数十年。造成这一荒唐的原因,不是你不想有个芳邻,而是你多年从来就没有选择邻居的权利,以至于你已经忘记自己还有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现代人已经乐于将自己关进"精致的牢房",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让我想起的一荒唐现状的,也是我的邻居。我住着单位房,原先的对门虽说不上大交情,但相安无事。不久前,他将房子出售给了温州一长途车司机。某晚约十一二点,他的朋友来拜访,他叫门不按现成的门铃,也不用手指,而是豪爽地举起拳头擂鼓似地猛砸。我无意说他这一敲门方式一定不对,至少另种意义上还说明敲门者心中坦荡,不是鬼头鬼脑,我想说的是:这一敲门方式我并不习惯。这时,我才想起,原来的邻居还不错嘛!颇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况味。然而,以前的、现在的邻居都不是我自己选择的,邻居的好恶,相处得是否融洽,我只能听凭天命。

邻里和睦相处,其实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新近有媒体调查,发现同一单元邻里之间相互熟程度非常之低,"都市冷漠症" 正在蔓延。我没有改造社会之宏愿,但从关心自己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角度考虑,我依然渴望择邻而居。我选择邻居,也并不是将邻居划成三六九等,我没有这权力,我只想选择适合自己的邻居,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我以为,每个购房者都有选择邻居的权力;但要保障这一权力,需要房地产开发商构筑选择的平台。这要求听起来很难,其实开发商只要拿出开发经营楼盘的心思,想来是做得到的。扰我所知,已经有开发商如此考虑了。近的有金都雅苑,他们在市场调查中,发现确实有许多人在选择邻居,或者是选择好了邻居再来考虑一道购房。他们自然也顺水推舟,尽力考虑业主选择邻居的愿望。远的在有成都,一个叫芙蓉镇的楼盘,设计成现代四合院,有着共用的厨房、共用天井、共用的大花园,不但节省的购房成本,提高了公建利用率,还增进了人际交往。购房者基本上以四户为单位,自愿组合,或相互选择。这一房产品销售十分火爆,专家总结成功经验时,就有一条:可以选择邻居。

渴望择邻而居,这要求并不太高!对口口声声说要提升楼盘品质的开发商来说,让业主能够自由择邻,也并不会太难。
从单位分房到住宅商品化,人们经历了从被动的居住,到自由选择的转变。由于房地产项目越来越注重市场策划,越来越多的项目都会针对不同经济层、文化层的目标人群,于是也就自然而然地将“同质人群”吸引到同一个小区中来,人们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身份品位的房子的同时, 新房子背后多了潜台词,居住背后有了新要求。选环境、选交通、选户型、选物业,现在不止这些了,选择邻居也成了一项购房者必不可少的选项。

  择邻成为购房硬杠

  “孟母择邻而居”被视为教育孩子的典范。现在,许多哈尔滨人在买房时也开始遵循这一“古训”。“买这个楼盘的都是些什么人?”、“我的邻居是做什么的?”如今在很多售楼处,总能听到这样的提问,一位售楼人员感叹,哈尔滨人买房真是越来越“挑剔”了。

  秦女士在南岗区某小区看中一套房子,订金已经交了,但因为对邻居不满意,她退掉了要买的房子。“去看房那天,刚巧遇到住在对门的那户人家扛着大包小包上电梯,他们一家是做服装生意的外地人,家门口还堆着几个大编织袋。一想到经常要在电梯里与这些大编织袋抢空间,再好的房子我也没兴趣买了。”秦女士对记者说:“现在人们买房子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增大居住面积,更重要的是要提升生活品质。如果邻居之间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以及对物业的要求相差很远,那就很容易产生冲突,也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品质。”

  与秦女士一样,林先生改变了买房的决定,也是因为对邻居不满,“那套房子在郊区,户型、面积、价格、小区环境都不错,但我后来得知那个小区中有两栋楼是回迁户,所以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林先生对记者说:“我原来住的小区也有两栋楼住的是回迁户,很多人不拘小节,夏天光着膀子在楼门口大声聊天,有的人甚至在楼道里支张桌子打牌,遛狗不按照小区规定的时间,狗也不拴着,任凭其在草地上大便。”林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他不想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所以决定另外买一处住宅。

  “买房挑邻居,这是购房人消费理念成熟的表现。”宏达物业管理中心的于经理告诉记者,回迁户和买商品房的住户居住在同一个小区,观念上的冲突肯定不可避免,这对物业来说也是一件很难协调的事。“经济收入、消费观念和职业背景不同,因此对物业的要求也不一样,买商品房的人更注重舒适性,而回迁户则更多地考虑经济性。现在房屋拆迁向货币补偿过渡,包括许多拆迁居民买房后也会感到一些不适应,感觉很难与邻居融洽相处,这种观念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管是拆迁居民还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白领,在购房时都愿意选择同质人群,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人生信仰和职业背景相同或相似的邻居,因为居住消费观念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基本相同,住在一起也会觉得更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