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80短信查询开户行:凤鹤村董氏家族发展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44:42
家谱为记述氏族世系之要籍,血脉传承,子孙繁衍,先祖贤人业绩都一一记载,以认祖归宗,发扬光大。古代重视,故数代有修续谱。  但在“文革”期间,“四人帮”所谓破“四旧”砸祠堂、烧谱碟,很不得人心。1984年11月20日,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文指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史、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重要意义。”从而各地兴起修续家谱的热潮。  苍南县观美镇凤鹤村董氏,前已修续家谱六次,2007年进行第七次修续家谱,我积极支持深入调查研究,写了谱序。  现将凤鹤村董氏家族的繁衍发展的简史略以简述:  董氏源于黄帝的后代,相传黄帝的曾孙颛顼的后裔董父,擅长养蛟龙被舜帝任命为御龙氏,封为鬷川侯(今山东定陶县),并赐姓为董,后迁徙甘肃一带繁衍,称为陇西郡。此后经数千年蔓衍,世代搬迁,逐派流分支遍布神州各地。董氏在百家姓中列为29位,据200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董姓约有793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61%。  自唐宋五代初期(即公元907年后),董一章从河南省光州固县入福建,落籍晋江,成为勇将之冠封为漳州刺史。传至二十世董阙(生于1578年)为生计和创业,和妻携子弼楚,在明朝万历年间,由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乡,经数百里翻山越岭徏行到浙江省平阳县观美乡的溪北(地名)。但见这里沙泥性土地,交通方便(早年东海潮水经鳌江可涨到),又临集市,于是在此居住耕种瓜菜,上街叫卖。但人地生疏,瓜果蔬菜常被偷窃,生活困难,董阙病故卒于1638年5月20日享年6l岁。  二世弼楚生于1601年3月8日,于1627年9月8日生男儿辉长,不久妻病故,弼楚也生病,生活困逼,上餐不接下餐。他想让儿子饿死,不如放一条生路,于是将六岁儿子辉长出卖给人家。  这凤鹤村董氏家族将面临着没有传宗接代了。此时,幸好邻村富户、乐善好施的张声国先生得知,他馈赠钱财给弼楚医病度日,并说:“你把儿子卖掉就没有人传宗接代了,这不行。”重义疏财的张声国先生竟把弼楚儿子辉长赎回,没有改姓换名而在他家牧牛读书。  声国先生的长女大囡(古代女人不号名)比辉长少三岁,经常一起嬉玩,两小无猜,有时辉长上山牧牛,她也跟着去可谓青骑竹马。不久辉长父弼楚病故,声国先生除了悲痛外,还感到扶养他儿子长大,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的责任重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辉长和大囡的感情也逐步升温,产生爱情,时眉来眼去,谈笑风生。声国先生看辉长体壮美貌,聪明能干,勤劳诚实,就成全他们成亲。当辉长19岁时,他把辉长在他家劳动十多年,算给一笔可观的工钱,叫他托媒说亲,以便明媒正娶。  在大囡出嫁时,父母给她绸缎、金银财宝哭着不要,给她几亩田、一头牛带路也不要,而哭着要一座火龙山(约150多亩),她想“夫君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留青山在不怕无柴烧”。其父心想,自己只有一个囡女,况且贤婿是半子,同时也感到自己有责任帮助辉长成家立业,于是就依顺女儿,将火龙山的一半给大囡陪嫁。  三世辉长结婚后,仍住在溪北耕种瓜果,男耕女纺,日子也过得蛮香甜。于1650年1月19日生于男儿名仕珍,他俩甚高兴。  天不测风云,人难料祸福。清朝顺治年间,倭寇(日本)入侵,敌船经鳌江直驶入横江支流而上,溪北地方受到扰乱。辉长夫妻俩携带儿子五岁仕珍避难。逃至四十都(今北港)闹村东洋山区,一路流浪讨饭。其妻张氏不幸在遇贼恐污逃避未回而长逝,卒年34岁。辉长后住象元内南岙病逝,终年40岁。这也足见创业之艰难。  四世仕珍,在康熙年间,治国有方,倭寇靖平,人民安居乐业。这时仕珍尊父母遗嘱,迁居到火龙山麓的上段(地名)筑蓬庐居住,立志创业,日以继夜,辛勤劳动,在火龙山上种松树、枫树、桑树,又开荒造园,筑坎造田,生活温饱,聚象元内陈女为妻,她贤德勤劳,生五子四女。男的个个是活龙虎将,勤开荒耕地。女的个个勤俭,喂猪养蚕纺丝织布,家业逐渐殷富,置田百余亩,建屋二十多间。五子结婚成家后分温、良、恭、俭、让五房四女嫁给富户黄、郑、陈、吴四门亲婿。还办私塾学堂,请先生执教子孙读书识字,五世同堂百余丁。  仕珍卒于1727年2月11日戊时,享寿78岁,其妻陈氏卒于1741年12月28日酉时,享寿80岁,宗亲及晚辈十分悲痛并歌功颂德,有诗十余首,现选登二首:能调护乎其身,齐鸿眉以偕老,垂鹤发而如新,开百世立丰功。                    ——表弟举人:张超英拜题膺峰水石旧因缘,缓带轻裘陆地仙,燕翼治孙谋永故,鸿眉偕老乐余年。卜居原托亲仁里,招隐时开得意田,尤幸五常相继起,梦蛟衍派泽绵绵。                          ——宗裔孙庆瑞拜赞  五世,让房文伟,生于1705年1月9日,性直而恕,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聚北山张氏生五子一女。五子成家立业后分为金、木、水、火、土五房,一女适于吴洪炳。  从此,董氏家族丁财两旺繁荣昌盛……董氏家族也尊认张氏家族为娘家,世代友好。  公元1776年春第一次编造家谱。为祭祀祖先的神灵于1896年春建造董氏祠堂。  中国共产党革命兴起,族中十二世仁屉、仁簇、十三世孔甫等十余人参加共产党,十三世孔槽、孔辽等人参加浙南游击队,英勇不屈,百折不挠进行革命斗争。为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作出贡献。1988年被苍南县人民政府授予凤鹤村为革命老区的光荣称号。  为奉孝敬祭列祖列宗,重温祖训,继承先贤丰功伟业,再创新功,1993年全族齐心协力,筹集资金,重建董氏宗祠,巍巍屹立于膺峰山麓,让豢龙堂发扬光大。  纵观董氏族史世系,先祖历尽甘辛创基业人财雨旺,繁荣昌盛,丰衣足食,富户不少。至今有20世,系在凤鹤村有一千余丁,历代迁往外地,有杭州、温州、宜宾、福鼎、山西、灵溪、观美等地亦有一千余户。文人墨客博学志士不少。清代有五品、六品、七品官衔数名,现代有硕士、学士、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中学教师等数名,有省、市、县、镇乡等干部十余人。

  总之,一个氏族繁育发展,要祖先辛勤劳动艰苦创业,也要亲邻朋友互助,更要有国泰平安的时代。这样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丁财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