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股份有限公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述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06:16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694 更新时间:2010/4/20 14:23:36    热     ★★★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理念和重要方式,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代脉搏相融通的一种教育理念。我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的研究在2004年兴起。在研究中,我们采用文献检索的方式,主要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以2003年到2009年为时段,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为题精确检索共获得28篇研究文献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可见,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文旨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一、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内涵的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内涵的提出
最早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一词进行阐述,是2004年李焕明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一文中,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向社会生活的深层渗透最终成为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自然构成因素。[1]李焕明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但他并没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具体概念。
在随后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定义,陈兰荣、张震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一文中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要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2]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内涵的界定
陈兰荣、张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所下定义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依托、主体、中心、导向,定义普遍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类对象,但是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我们需要一个针对教育对象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概念。
在综合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所下定义的基础上,笔者立足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下了一个定义,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生活为中心,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关心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教育引导中促进大学生生活实践,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一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理念和重要方式。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依据的研究
1.理论依据之一:马克思主义人本论思想的研究
众多学者论述,马克思主义人本论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现实的人”和“实践的人”,是从人的现实社会生活出发的,因而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人本论”。邱莉丽在《刍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强调,马克思从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到寻求人的社会解放途径的研究,再到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的研究。[3]马克思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和“人类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时是从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论的内容。
笔者认为,学者们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时,混淆了“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和“经典作家的人学理论”的概念。西方哲学人本论思想始于始祖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提出“认识自己”的命题,开始把哲学研究的方向从天上转向了人本身。现代的西方哲学人本论是指以个人为本,强调个人尊严、个人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精神、个人的行动和创造、个人的自由观念的思想。而经典作家的人学理论内容是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历史就是通过人类的活动而实现他们自身的发展的历史。“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由此看来,西方哲学的人本论和经典作家的人学理论具有本质差别,西方哲学的人本论强调个体的人,而经典作家的人学理论强调“人民群众”,提出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的人出发,融入人的生活世界,让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理论依据应当是经典作家的人学理论,而不是学者们所提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论”。
2.理论依据之二:回归生活世界观的研究
“回归生活世界观”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胡凯在《生活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阐述了“向人生活世界理性回归”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5]他在文中描写到,20世纪初实证主义思潮广泛流行,人们的世界观受到实证科学的支配,“科学世界”取代并超越了一切,社会产生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立,人们世界观受实证科学的支配,价值与人的问题的研究被遗忘,片面的理性和客观性盛行,在此背景下,西方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呼吁人们重视事实,重视研究价值与人本身的问题。胡赛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提出,如果我们的直观的生活世界完全是主观的,那么整个前科学的和科学以外的存有的真理的意义就被贬低了。[6]他强调,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体,人不仅要满足肉体需要和精神需要,也要以自身特有的活动来满足人性的需要。之后回归生活世界逐渐成为当时哲学的主题和主导思维方式,引发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是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许多学者们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和作用点,离开生活世界这一基点,思想政治教育将变为虚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回归现实生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相一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乃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回归生活世界”思想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所依据的理论依据是学者们普遍达成的一致看法。
3.理论依据之三: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7]以人为本,要求一切发展都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既着眼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提高人的政治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仅把经典作家的“人学理论”和“回归生活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来源,具有片面性。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经典作家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应归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依据的新来源。以人为本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核心的位置,以学生为本,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学生展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以人为本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接轨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贴近大学生生活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生活化。
虽然学者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但已经有一部分学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联系。谷佳媚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契合》一文中提出,“以人文本”理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正满足了和谐社会的“人本”要求,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的做法,这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和谐社会价值理念上的构同[8]。周四平在《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出,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的诠释的观点[9]。
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回归趋势的研究
在实践中,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切近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种必然趋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0]
在论证20世纪下半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回归的问题上,论述得比较透彻的是胡凯,其他学者较少涉及。胡凯针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回归趋势进行了论述。他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带来的弊端,人们进一步反思其中原因并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明显地呈现出一种生活化的趋势,而这两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上,从教条式、封闭式、单向强制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走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主动发挥生活实践的教育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二是在教育行政、教育政策上呈现越来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现实生活变化、反映现实生活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的趋势,[11]胡凯的观点较为典型。
四、关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状况的研究
针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研究论述。钟平艳、周丽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中,主要提出了三点现存问题:[12]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生活之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式理论化,研究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化、单一化;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过多注重教育主体的外在工作性质的现状,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生活本质。
朱继光强调,20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存在两个极端:一是主体性的消泯,大学生被置于被动的得纯粹客体地位;二是主体性的张扬,造成了主体与自然分离,主体与社会分离和主体自身的异化,最终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13]
胡利群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认识误区及其矫正》中提出,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可能会存在着四个方面的误区:一是脱离生活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独有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只是当前中国独有的问题;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意味着不需要课堂教学;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意味着用生活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日常的生活知识或习惯的教育[14]。胡利群指出,只有矫正这四个误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念或方式才能得到真正认同,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
五、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意义的研究
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孟江萍在《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一文中,归纳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五点必要性。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决定其要切近生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思想交流;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人们认知需要和利益需要;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五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等。这五个方面分别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思想交流、满足认知需要和利益需要、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方面来阐述的。[15]
杨治华、钱军在《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一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提高民族的创新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还是大学生现实生存环境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体现了一种正确的教育主体观,在平等的主体交互作用中,启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16]他们在结合了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情况下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六、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的研究
1.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研究的现状
关于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目前学者们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是从教学主体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朱继光强调,应把教育主体置于生活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坚持“双主体观”,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同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相互影响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相互理解、双向交流,达成共识,从而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主体与能动主体。[17]
二是从教学目标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尚丽娟强调,所谓现实化就是“教育目标要贴近受教育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避免理想化。一方面要避免传统模式的理想化、可望不可及状态,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使它陷入平庸化,唾手可得境地。教育目标既体现理想性和先进性、又要体现现实性和普遍性;既要关注人的精神追求、国家利益,又要考虑人的现实生活利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与现在的双重目标。[18]
三是从教学方法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育方法多样化,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教育载体。武香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应多样化,可灵活运用实践教育法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大学生在参加社会生活中接触、感受、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更好地体验大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利用情境教育法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大学生融入其中;利用心理咨询法,发挥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既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有效解决传统教育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19]
四是从教学内容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陈荣兰、张震认为,要尽可能由非日常生活的理论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融合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具体化要求多层次内容的内在统一,既要重点宣传党的理论、方针与政策,又要强调生活常识、为人处事道理,只有做到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可感可知可践[20]。
另外,钱同舟在《回归生活世界重建德育模式》中提出了构建新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思路,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一是在德育取向上要回归生活,生活是真实的动态的人文世界,人们能够在这个动态世界中体验“活着”的意义;二是在德育内容上要辨析生活,强化基础性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辨析式教育;三是在德育方式上要投身实践,利用科学的认识和分析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明辨是非,端正思想;四是在德育原则上要主体体验,时刻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创设道德情境,加深道德体验等等[21]。
2.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经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理论基础、回归趋势等有了比较深刻的论述和论证,但是都没有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指导原则,虽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途径进行了研究,但是观点具有一定的笼统性,不容易掌握,缺少全面具体的措施。总而言之,我国学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原则与途径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国外高校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的相关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说,与之相似的为“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素质教育”等。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20世纪初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理论,被众多学者们视为国外将学校生活中融入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开始。国外高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较多,国外高校也重视道德理论联系实际。美国学者Sandra Nadelson提出外部环境在影响学生道德举止中起的重要角色,他对学生们的道德行为做了调查研究,并引用了美国ACPA机构所列举的一些如何以校园环境建设来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作为高校提高学生道德行为的措施,他提及“allocate resources to activities that enhance student involvement”[22](译为:充分利用资源来开展各种活动以刺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学校与其他代理机构和代理商合作、学校增强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学校设立更高的道德标准来遵循等,这是美国在道德教育生活化方面的实践。
英国的道德教育旨在培养良好公民,学校的道德教育通过与各科教学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校园美化相结合、与学生指导相结合,独具特色。[23]一方面在道德教育内容上,英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公民教育、宗教教育、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在道德教育实施途径上,主要通过其他课程教育渗透、集体礼拜、社会活动以及大众传播来进行。
德国在道德教育生活化方面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它的道德教育称为“政治养成”教育,目标在于培养人们在政治上了解情况的意识和做出政治判断的能力,引导人们认定自由民主制度的价值。德国的政治养成教育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均设有政治养成教育中心,此外还有大量从事政治养成教育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学校的政治养成教育工作主要通过“政治教育”课来进行,在教学方法上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相当紧密,具有生活气息。[24]
目前学者们论述的基本途径具有较强原则性,在实际操作方面不容易掌握和实施。针对当前我国的高校建设、大学生自身发展凸显新特点的情况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不应当仅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更应当与现实实际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体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指导原则,在指导原则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探索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