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舒心片:生姜的药用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7:42:24

生姜的药用价值

【科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姜目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

【别名】川姜、白姜、均姜

【性味】性温,味辛、辣

【归经】入肝、脾、肺经

【干姜】性味大辛大热,入脾、胃、肾、肺经

【成分】每100克生姜中含热量41千卡、能量172千焦、蛋白质1.3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10.3克、膳食纤维2.7克、灰份0.8克、维生素(A )28毫克、胡萝卜素170毫克、硫胺素0.02微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8毫克、维生素(C) 4毫克、钙27毫克、磷25毫克、钾295毫克、钠14.9毫克、镁44毫克、铁1.4毫克、锌0.34毫克、硒0.56微克、铜0.14毫克、锰3.2毫克。姜辣素,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民间谚语】 “冬吃生姜,不怕风霜”。 “晚吃萝卜早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可见姜的功用早已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药理】增加活力:生姜中的姜辣素具有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蠕动的作用,因而能有效地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兴奋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升高血压,发汗止痛。抗衰老:姜在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抗衰老物质过氧化物质歧化酶,能抑制体内脂褐质色素的产生,防止氧自由基对机体的侵害,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驱风解寒:生姜内所含的姜辣素能迅速激发细胞膜扰动,使细胞间水分蒸发,起到发汗解毒退热的效果。姜辣素能刺激血管扩张和中枢神经兴奋,增加血液循环,使全身有温热感觉,起到驱风解寒的效果。健身祛病:姜辣素还能刺激唾液、胃液和肠消化液分泌,并增加胃肠蠕动,故常吃姜制品能增进食欲,醒脾胃。姜辣素可以温肺暖胃,对老人的慢性支气管炎、肺虚咳嗽、头痛鼻塞、腹痛泄泻等甚为适用,故老年人宜多吃姜制品及加姜的菜肴,对健身祛病有好处。强体魄: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强体魄。7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清晨喝一碗红糖姜水,可保持一天的精力旺盛,并可预防感冒的发生,同时可祛除老年斑。

【药性】《本草纲目》载:姜“生用发散、熟用和中。”《别录》载:“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随息居饮食谱》载:“姜辛热、散风寒、温中、去痰湿、止呕、定痛、消胀杀虫。”《本草从心》载:“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擦冻耳、煨姜,和中止呕。”《中药大词典》载:“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哮咳、胀满、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姜的药用分为生姜和干姜两种。干姜即将鲜姜晒干或用微火烘干的姜,炮焦者称为炮姜,又名黑姜。姜生用辛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散寒止咳的功效。多用于感冒风寒、呕吐、咳嗽、胀满食滞、腹泻、解毒等症。干用则性味大辛大热,入脾、胃、肾、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的功效。适用于心腹冷痛,感寒腹痛,寒饮咳喘,风寒湿痹,霍乱冷痢,虚寒便血,虚寒闭经,精冷不育,虚阳外越等病症。姜皮味辛性凉,入脾、肺经,有行水消肿之功,临床多用于水肿、膨胀、癃闭等病症。生姜汁味辛辣性温,入肝、脾、肺经,有散寒温经,开痰下气之功效,临床多用于一些急性病证。

【配伍应用】

1生姜常与半夏合用治胃寒呕吐,如四君子汤和补中益气汤。有温中止呕的作用。

2生姜加竹沥更能加强清热、祛痰的作用。

3生姜加竹茹能益胃清热、降逆止呕。

4姜皮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等组成五皮饮,适用于通身水肿,心腹胀满、小便不利等症。但以急性肾炎水肿、妊娠水肿、经期水肿以及腹水等较为多用。
5姜加柿蒂、刀豆、红糖制成生姜刀豆饮,能温中下气、止呃逆、利肠胃,适用于胃寒呃逆、呕吐等症。

6姜加紫苏、红糖制成姜苏红糖饮,对风寒感冒、恶心呕吐、胃痛、腹胀患者都有效,还适用于孕妇感冒。
【宜忌】姜对人体有许多益处,也不宜多食。特别是肺热咳嗽和胃热呕吐者忌用。因姜辣素能刺激肾脏,过多食用会引起口干、便秘,所有热症都不宜用。《本草纲目》载:“食姜久,积热患目。病痔人多食(姜)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食疗本草》载:“姜去痰下气。多食少心智,八九月食,伤神。姜辣素可以刺激膀胱等泌尿系统粘膜,(多食)加重泌尿系统感染的炎症反应。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姜性质辛,而疏散走表,故功能性的子宫出血者,痔疮等皮肤病和高血压患者忌多食姜。烂姜不要吃,因为姜变质后会产生致癌物。由于生姜性质温热,有解表功效,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况下作为食疗应用,并且有内热者也应慎用。生姜宜冬吃,和晨吃。民间有早吃姜保健康,晚吃姜赛砒霜的说法。

【故事】北宋苏东坡在《东坡杂记》中述:杭州府钱塘净慈寺一位老和尚,已经80多岁仍鹤发童颜,自谓服生姜40余年。

【单方验方】        

1治胃寒呕吐:生姜捣汁,加少量开水饮服。

2急性肠胃炎:干姜加绿茶沸水冲泡制成姜茶饮。

3胃痛呕吐:生姜加饴糖制成生姜饴糖饮,可治脾胃虚弱及因寒邪引发的患者。

4胃虚呕吐:姜汁加蔗汁制成甘蔗姜汁饮,能利胃、止呕,适于的妊娠病人。

5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生姜100克切成细丝,浸泡在250毫升米醋中,10天后饮用。每日晨空腹10毫升。

6、①胃寒型胃溃疡:姜切开挖孔嵌入红枣煨焦,制成生姜煨红枣,取枣细嚼,可补脾、和胃、止呕,姜和韭菜取汁加在牛奶中煮沸,制成姜韭牛奶羹,能温胃、健胃。

7治咽炎:生姜切薄片长期口含,对咽部消炎大有裨益。治呃逆:生姜捣汁去渣,加蜂蜜30克调匀服下。

8治寒症腹疼:生姜十片,葱白七根,共捣烂,热酒冲服,或敷脐部。

9治血虚痛经:生姜15克,红糖30克,水煎服。

10治风寒感冒初起:生姜10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11治嗳气:生姜200克1块,包黄泥煨烤,有香气时取出切片,开水冲泡当茶饮。

12治百日咳:生姜汁15毫升,川贝粉15克,蜂蜜300克,水煎20分钟,分3次服。
13治淋雨感冒,腹泻:生姜、陈绿茶各10克,水煎服,连服数次。

14治伤风感冒:生姜与红糖煎汤热服,得汗即解。

15治霍乱吐泻:用老生姜45克,石菖蒲15克,洗净榨汁,加开水冲服。
16治妊娠呕吐:生姜汁一汤匙,砂仁5克,煎30分钟,去渣饮汁。

17治痛经:鲜姜20克,艾叶6克。红糖15克为引,水煎温服。1日1剂,分3次服。经前3日开服。

18治风寒感冒咳嗽:生姜6克,葱白三段,大枣4个,水煎服。

19治恶心呕吐和妊娠恶阻:生姜15克,陈皮10克,水煎服。

20治脚膝肿痛:生姜捣烂涂患处,并用布包扎好。并疗水火烫伤。

21治寒湿凝滞,月经不通:干姜30克,红糖30克,大枣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22治寒湿痢疾,大便色白,伴稀粘液,日久不止:干姜3克,艾叶3克,萝卜子3克,水煎服,每日3次。

23治皮肤黄疸,腹胀腹泻:干姜3克,白术9克,茵陈18克,水煎服。

24治疗晕车晕船:生姜切薄片,贴敷内关穴。

25冶冻疮:生姜放热灰中煨热,切开搽患处。

26治斑秃:生姜擦患处,每日2次,反复应用。

27治关节寒痛、胃脘腹痛:生姜切薄片,贴敷在患处。

28治脚汗症:干姜15克,白矾15克,煎水洗脚即可。

29解半夏中毒:生姜水煎冷服。
【食疗方精选】
1姜糖苏叶饮:配料:生姜5克、鲜苏叶10克,红糖15克做法: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水煎5分钟,加红糖。每日2次,趁热服食。功效:此饮具有发汗解表,祛寒健胃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诸症,尤其对患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的胃肠型感冒更为适宜。
2鲜姜萝卜汁:配料:生姜50克,白萝卜100克。做法:将以上二物分别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汁,混匀即成。不计用量,频频含服。功效:此汁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化痰止咳的功效,可辅助治疗急性喉炎、失音、痈肿、中鱼蟹毒等病症。
3姜茶乌梅饮:配料:生姜10克,乌梅肉3O克,绿茶6克,红糖适量。做法:将绿茶、生姜、乌梅肉切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半小时,再入红糖即可。功效:此饮具有清热生津,止痢消食的功效,适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胃肠炎,大便不畅等病症。

4姜枣茶:配料:生干姜200克,大枣200克,甘草30克,丁香、沉香各30克。精盐适量。做法:上述药共捣成粗末和匀,每天晨取10--15克,沸水泡10分钟即可代茶饮用。功效:长期服用可使容颜红润,肌肤光滑。

5姜橘椒鱼羹:配料: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鲜鲫鱼1尾(250克)。做法:将鲜鲫鱼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共装入纱布袋内,包扎后,填入鱼腹中,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熟即成。食用时,除去鱼腹中的药袋,加食盐少许。功效:此羹具有温胃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胃寒疼痛,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虫性腹痛等病症。

6姜花猪脚汤:配料:生姜、马兰各50克,石菖蒲20克,公猪前脚2只。料酒、精盐各适量。做法:将生姜切成碎小块。猪脚烹料酒煮至熟,再下生姜、马兰、石菖蒲。煮至烂。功效:此汤具有散寒滋胃的功效,可辅助治疗慢性胃炎,有益于机体的康复。

7姜汁牛肉盖饭:配料:生姜100克、牛肉300克,粳米200克。植物油、精盐、料酒、鸡精各适量。做法:牛肉切小块,姜榨汁。牛肉用高压锅炖烂,加料酒、鸡精、植物油、盐等调味,续炖20分钟。大米加入姜汁蒸饭,制成姜汁牛肉盖饭。每天分2次服食。7天为1疗程。功效:可补中益气、强筋健骨,适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泻,久泻脱肛,体虚的浮肿患者。

8姜汁黄鳝盖饭:配料:生姜50克、黄鳝200克,粳米200克。香油、精盐、料酒、葱段、大料、鸡精各适量。做法:黄鳝切小段,姜榨汁。黄鳝加料酒、葱段、大料、炖40分钟,再加入鸡精、麻油、盐等调味,续炖10分钟。大米加入姜汁蒸饭,制成姜汁黄鳝盖饭,每天分2次服食。功效:能补血健胃,适用于产后虚损、贫血消瘦等症。

9生姜大枣粥:配料:生姜3片、大枣5枚、糯米100克做法:生姜加大枣和糯米制成粥。功效:暖脾胃、散风寒。适于脾胃虚寒,反胃呕吐清水、感冒风寒、头痛鼻塞、慢性气管炎的老年人。

10姜汁砂仁粥:配料:生姜3片、粳米100克、砂仁5克做法:姜榨汁,加入粳米、砂仁制成粥,功效:醒脾、通滞、散寒温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呕逆患者。

11生姜小米粥:配料:生姜20克,小米100克做法:生姜切末,同小米加水适量一起煮粥,每日吃1次,经常食用,连用3个月。功效:病人自觉上腹痛,胸闷,恶心呕吐,大便稀薄适用。

12姜豆米粉:配料:生干姜20克,黄豆250克,糯米250克、隔年桔皮15克。红糖适量。做法:黄豆、糯米炒香,生干姜、隔年桔皮微炒,共研制成粉。晚饭后1小时服食一次,吃时加红糖沸水冲服。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暖胃、宽中下气、开胃行滞,适用于胃虚寒患者,常服可加强胃的功能。

13五神汤:配料:生姜、荆芥、苏叶各10克,茶叶6克,红糖适量。做法:水煎五分钟后加入红糖随量服用。功效:发汗解表,可治畏寒,身痛、无汗诸证的风寒感冒。
14姜蜜膏:配料:生姜汁500毫升,蜂蜜500克。做法:搅均煎至稠粘如膏时停火,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次服30毫升,以热开水冲服,每日2次。功效:可治肺寒、肺燥型久咳不愈。
15姜汁糖:配料:生姜汁250毫升,白糖1000克,做法:用文火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倒在大盆中(盆中四周及底部涂抹食用油),待稍冷时,用刀分切成2公分见方小块,每日早起空腹时食用数块。功效:健脾、和胃、温化寒痰、止嗽。适用于胃寒型老年慢性气管炎咳嗽,多白痰,食欲不振,以及呕恶等症。

16姜参附肉汤:配料:生姜10克,红参片25克,熟附子15克,燉肉3块,精盐、味精、香油各适量。做法:生姜切片,燉肉切小块,材料放入煲锅內, 水1次性加足,大火烧开,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功效:治阴虚腹寒,四肢冰冷, 面色无华。
17姜枣田七汤:配料:生姜50克,田七片15克, 燉肉3塊, 大枣10个, 精盐、味精、香油各适量。做法:生姜切片,燉肉切小块,枣去核。材料放入煲锅內, 水1次性加足,大火烧开,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功效:此汤甘中带微苦, 常饮可加速新陈代谢, 活血袪风散结,口唇颜色深紫,妇女月经不调, 痛经。 

18神仙粥:民间流传有“一把糯米煮成汤,一个葱头七片姜,熬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很平康”歌谣。有发表散寒、温胃止呕、消痰止咳的作用,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气管炎、伤风感冒患者甚为相宜。

19由汉代张仲景创立的生姜加羊肉、当归组合的生姜当归羊肉汤,是我国有史载最早的一道药膳。至今还广泛应用,它的补虚温中、调和气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见羊肉的药用价值)

20防治酒癖:配料:生姜 30 克,橘皮 90 克,木香 9 克,广茂 9 克,干姜 90 克,白丁香 50 个,炙甘草 6 克,茴香 9 克,京三棱(炮)9 克,砂仁 30 个,白豆蔻 30 个。用法:诸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底,每服 6 克,日服 2 次,生姜煎汤送服。适应证:酒停腹中,膈气痞满,面色黄黑,将成癖病,饮食不进,日渐羸瘦。另:本方还有防醉酒作用。故名“百杯丸”。《济生拔萃》中谓:“如饮酒先服此丸,百杯不醉,亦无诸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