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自动亮度 偏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59:49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些问题也日益严重。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们国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所以,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有一些数据大家可能都很清楚,比如说,我们现在人均的淡水资源量是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们人均石油探明的可采储量为1.8吨,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7%,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很低,比如我们现在消耗煤等能源,实现的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所以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地决策,先后作出了一系列的部署。为了做好节能减排这些方面的工作,从2005年开始,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就陆续出台了一些文件和措施,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向全社会倡导要建立节约型社会,要发展循环经济,要开展全民节约、共同行动大型活动。特别是到2006年,在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之后,我们国家又将节约能源资源确定为一项新的基本国策。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也进一步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将生态建设放到一个文明的高度,这是党在新时期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党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理念的升华,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说明了我国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把保护好生态环境,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从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现在在“三个文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同时,新的发展范式与新文明体系的确立,更加丰富发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这四个文明使我们的建设思路更成体系,更加完善。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借这个机会,我讲一下三个问题:一、什么是生态文明,谈谈生态文明的提出、基本含义;二是谈谈生态文明的本质和基本要求;三是我们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的本质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的定义

  谈到生态文明,我们首先把这个词组分开来理解,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自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 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来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来,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当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生态”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多元的世界需要多元的文化,正如,自然界的“生态”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再就是文明。文明至少有两种含义(1) [civilization;culture]∶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2) [civilized]∶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并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文化和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术界来看,有的认为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如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把文化与文明连在一起,他说:“就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丛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也有的认为,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替换,在有些条件下不能替换。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中指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

  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王可认为,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自然社会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明。具体表现在人和环境关系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体制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资源的节约型、环境友好性、行为自觉性、生活的简朴性,以及公众的参与性和系统的和谐性。展现一种静生、共生、再生和自生的生态风尚。生态文明涉及认知文明、体制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认知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技术、经验和系统方法。我国城乡居民现在的生态和环境知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认知文明亟待普及和提高。第二是体制文明。是协调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机构组织以及科技体制的开拓,适应反馈和整合能力。传统工业文明形成的体制条块分割,环境和经济脱节,生产和消费分离,城市和乡村分制,认知还原论占主导,决策就事论事这些问题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按生态学规律来强化体制改革。还有就是物态文明,包括生产文明和消费文明。生产文明就像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怎么从产品的导向走向功能导向,从资源流动性走向循环的共生型。而消费文明实际上是涉及每个人,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玩和生态要素:水、土、气、生物、废弃物这些环境影响方式。文明的生态消费观倡导从金钱为中心的富裕生活,以健康为中心的和谐生活,从以数量多多的占有性的消费,到以供销优化为特征的适宜型消费。这就是心态文明,是人对待和处理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一种生存境界,包括五种精神境界,有温饱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和天地境界。我们市场机制的引入,解放了功利境界,但是当前道德境界还相对滞后。就生态文明主要就包括认知文明、体制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2、生态文明的产生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四千万年前,世界上开始有人类,人要生存,就要向自然界索取能源资源,包括使用原始的工具进行渔猎,这就是原始文明,随后人来进入农业文明,依靠种植和养殖获得衣食之需,这就是农业文明;近三百年来,人类开始发展工业进入工业文明,人来社会的财富借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形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世界的人口激增,人类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逐步大于自认界的承载能力,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反思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逐步产生。农业文明催生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工业文明催生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是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生态文明的成果一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进步,再就是人们对于自然和自身关系的认识再逐步深化、逐步科学、逐步符合人类自身的长远发展。

  在我们中国,生态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产生的思想观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智慧。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老子和孔子。最著名的语言要数“天时地利人和”和“道法自然”,到了现代,毛泽东以前所未有的豪气提出“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是革命战争年代和大规模建设时期的精神需要,是鼓舞中国人民时期的锐利精神武器。在那种环境下如果没有那么一种一往无前的精神,要想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不能也不应脱离开当时的具体条件来苛求我们的先辈。后来的建设时期,也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处在探索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填饱肚子,我们的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压力还不那么突出,我们的国家当时还比较封闭,处在敌对势力的封锁和包围之中,因而不可能提出提出生态文明和建设问题。九十年代末至今,我们所面临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发生了三次令人难忘的大事,一是1998年的大洪水,长江、松花江和嫩江都发了大水,全国上下都很紧张,心里沉甸甸的,我们的江总书记和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亲临一线,经过全力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洪抢险的胜利;二是2003年的抗击非典的斗争,我们对此记忆犹新,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大家出门戴着口罩,相互之间离的远远的,如果有谁打了个喷嚏,心里就紧张得不得了,在外面的人员回到家里,还要隔离一段时间,还不错,我们总算熬过去了,遭受的损失好不算太大;再就是今年春节前的南方雪灾,几千辆车被堵在高速路上,几十万的返乡民工被堵在广州火车站,人山人海;郴州的大树被压断,需要三十年才能恢复到灾前水平;湖南当时进入战时状态,如果那个地方冻死人或者饿死人,主要领导人就地免职;我们的电线被几十厘米厚的冰冻得死死的,京广线上的火车不能开行;为了除冰,为了灾区的人民生活,我们派出了飞机、坦克和装甲车运送救灾物资,派出了大量部队和武警官兵除雪。在任何一次灾难面前,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总是出现在一线,我们的军民众志成城,我们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充分显现。每当想到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激动、感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表明我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令人忧虑。

  3、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目前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问题上,有少人人还存在以下几个认识误区:误区之一,有人认为我们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过早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会阻碍加快工业化进程。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人们可以看到,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官员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是表面文章,往往是搞花架子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则不到位。这样的现象表明,许多人的观念没有转变,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识还很不足,也还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误区之二,有人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就是绿化、美化环境、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等等。虽然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绿化美化环境,但根本问题并不是这些,而在于对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工业发展方式的变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抓住改造和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根本和关键。虽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把厂区搞成了花园,但不一定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误区之三,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农村区域的事情,一说生态文明建设,马上想到的就是农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区域的生态建设固然也是重要的,但生态破坏更严重的恰恰主要是城市地区,因为我们的工业主要是在城市。最近几年中发生严重生态危机的地方,比如2005年哈尔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7年的江苏太湖蓝藻事件等等,都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发生的。许多城市被认为是“不宜居城市”,其实就是“生态不文明”城市。因此,在现阶段,迫切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先是城市地区。误区之四,也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领导者的事情,与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关系。而事实上,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首先也是对我们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而言的,他们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规划、政策、制度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制定了规划、政策等等能不能实现,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和谐性、高效性和持续性四个特点:全面性,是指生态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对象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从本质上讲,只有全面发展这个母系统,人类这个子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不能狭隘地只从满足自身的需求出发,而是要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进化需要。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主动地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化。和谐性,是指生态文明注重人——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在三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在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的情况下共同发展。高效性,是指在各行业、部门间建立起协调、共生的网络化系统,使物质、能源、信息在这个整体系统中得到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通过再生、转移、循环、转化等得到再利用。持续性,是指生态文明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为依据,以人类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因此,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首先,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人类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最后,生态文明既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极端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大自然中的生物,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不是为人类而诞生的,它们理应是大自然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不仅承认人类的权利,而且要承认生物的,以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看似没有感觉的树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气和营养,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构想,它在四个方面区别于工业文明:首先,在生产方式上,它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传统GDP不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其次,在生活方式上,它倡导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需求的满足,反对过度消费;再次,在社会价值上,它的归宿点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世界的中心,自然被赋予道德地位;最后,在社会结构上,它努力实现更为高度的民主,强调社会正义并保障多样性。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崭新追求,它意味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结构的重要转变。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国历史上,水草丰茂、环境宜人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曾经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生态平衡、物阜民丰的尼罗河、恒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和爱琴海、地中海、伊奥尼亚海岸曾经塑造了古代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和希腊文明。而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和恶化,一些绚丽多姿的文明之花则相继枯萎和凋谢。今天湮灭在万顷流沙之中的楼兰古国,就是一个例证。在新疆南部,有一片硕大的荒漠,这就是历史上有名而又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罗布泊。当年的楼兰王国,就在原来的罗布泊湖畔。据史料记载,2000年前罗布泊湖滨的楼兰王国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境内的森林更是鸟禽翩翩,是汉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张骞在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故事应当是耳熟能详的的。但公元3世纪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改道南流。楼兰绿洲因得不到水源灌溉,沙漠将绿洲吞噬,草木枯死,部分人口迁移。美丽的楼兰王国终于消失了。2006年,一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和各新闻媒体记者所组成的科考队前往新疆进行科学考察,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的洋海古墓葬。洋海墓地最早的墓葬距今应该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墓葬出土保存完好的木器数量最多,其次是陶器、青铜器。尤其是陶器,清理发掘的墓葬中一共发现了500件彩陶,这是新疆乃至东亚地区出土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彩陶纹样最漂亮的一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从这些历史的教训中了解什么呢?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就要总结历史的经验,不能走自我毁灭的道路,不能要带血的GDP,不能要带血的煤炭、不能要带血的人民币。如果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破环得很严重,那就会得不尝试,就失去了发展的目的和意义,我们的国家不需要这样的结果,我们的人民不希望这样的悲剧,我们的子孙后代不需要这样的世界。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双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下达气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使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享受碧水蓝天白云,享受优美的自然环境,享受科学发展的成果。

  2、建设生态文明是现实的要求

  现实的情况不荣乐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面积达8亿多亩,居世界第一;近几年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林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740处,约占国土面积的12.6%,有效保护了45%的自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14亿多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为维护国家和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总体来看,国家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全社会的生态意识还不强,离生态文明、生态良好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10年前的两倍,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3,沙化土地面积接近国土总面积的1/5,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情况依然严重,主要表现在第一、我们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绝对排放量还是非常大。我国1999年二氧化流、烟尘、工业粉尘、废水中COD的排放量分别为1848万吨、1157万吨、1162万吨、1388万吨,绝对排放量相当大,其中二氧化流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二氧化碳的的排放量在全世界的排第二位,大气污染问题相当突出.在我们统计的338个城市当中,40%空气超三级,67%的城市超二级,大部分城市达不到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大城市当中中国占了7个,国内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依次为太原、乌鲁木齐、北京、兰州、石家庄、重庆、银川、贵阳、济南、郑州、呼和浩特、广州等等。2000年全球监测数据显示污染较严重的城市前30名中有20多名中国的大城市。酸雨区的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0%,为全球三大酸雨区之一。1999年我国七大水系当中只有38%的河段达到或者优于地面水环境的三类标准,水污染也相当严重。16%的河段的水是4类,劣物类的水质5类占10%,6类占6%,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的水质能达到使用功能的要求。根据监测的情况来看,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情况依次为淮河、辽河、海河、黄河、松花江、株江、长江,在这7个流域当中52%的城市河段为5类水,污染都非常严重。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基础设施落后,欠账太多,相当多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场,城市污水直接排到河里,城市河段水污染相当严重。湖泊蓝藻的水污染还是相当严重。在沿海河口地区,城市附近的海污染也比较严重,赤潮发展的频率有所增加,并且范围在扩大,这一问题也是面临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土地退化依然严重,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全国水土流失总量为367万平方公里,占我人国土面积的38%。根据当前的报道,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2万平方公里,并且以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沙尘暴的影响范围明显扩大,频率越来越高。这是生态破坏的一个显著问题,因为沙尘暴成因中人为的因素是相当大的。植被的破坏也比较严重。全国的森林是人均1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草地退化沙化占总草地面积的1/3,草场的破坏比较严重。第三、水生态系统失调也很突出。主要的表现为频繁出现洪水灾难,而河流断流也在加重,黄河断流的现象年年都有。1997年黄河断流了227天,这是历史上最长的一天,而去年黄河断流的问题基本上没有了,主要是因为水利部门考虑到生态用水的问题做相应的调整。这一问题有所缓解,问题仍然严重,是因为水资源的利用不平衡。另外湖泊水库的库容减少甚至干涸,湿地破坏严重,北方地下水位大量下降等问题也很突出。第四是城市生活垃圾,白色污染和固体化学污染也很突出。1999年工业固体的产生量为7.8亿吨,其中危险废物的产生量150万吨,城市垃圾的年产量是1.4亿吨。所以现在垃圾比较普遍,塑料包装量和农用薄膜等的白色污染多,垃圾处理已经给环境带来很严重的问题。

  2007年2月,南疆线上的一列急行的火车遭遇瞬间风力达14级的狂风,11节车厢被吹翻,4人死亡;5月,太湖蓝藻事件导致无锡数百万人饮水困难,创下奇迹的苏南模式遭遇拷问;6月,淮河又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大的流域性洪水,10年数百亿的大规模治理仍面临着巨大考验;夏秋两季,北旱南多水的常规性思维被洪水和高温干旱破除,气候学上的原有认识不复存在;6月下旬发生在洞庭湖区的鼠患。20多亿只东方田鼠肆无忌惮地四处打洞,啃食庄稼。“老鼠视人有如无物,没有任何害怕担心之意,只顾埋头吃庄稼,一抓一大把。”这是电视画面上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1-10月,雷击灾害造成676人死亡,比去年同期增加200多人……在种种灾害和极端性气候面前,生命的脆弱暴露无遗,中国的生态环境正遭遇罕见的严重挑战。

  环境污染在经济上造成多大的损失呢?没有一明确的数据。根据我国专家的初步测算,大气、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我国GDP的4%,国外的专家算的结果为8%。如何决策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环境投入到底应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其间有怎样的关系?如果按到环境污染造成4%-8%的损失来算,那么我们现在经济增长的部分或全部都损失掉了,带来的问题相当大。

  气候变暖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1/3,可能将在2050年前消失殆尽;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消融速度更为惊人,1912年至今,其山顶的冰冠缩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区的永冻土层丧失了“黏合剂”的功能,山崩和泥石流频发。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的永冻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动融化,北极冰层在过去的50年中已变薄40%。联合国的专家小组经电脑模拟试验后曾得出这样的结论,当2050年全球海平面升高30厘米~50厘米时,世界各地海岸线的70%、美国海岸线的90%将被海水淹没。美国环保专家的预测更令人担忧,再过50年~70年,巴基斯坦国土的1/5、厄罗河三角洲的1/3以及印度洋上的整个马尔代夫共和国,都将因海平面升高而被淹没;东京、大贩、曼谷、上海、威尼斯、彼得堡和阿姆斯特丹等许多沿海城市也将完全或局部被淹没。专家们预测说,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为活动。随着全球变暖,地球上的冰雪正加速消融。它们的消失将给气候和人类带来更多威胁。“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冰川消减速度近年来呈加速趋势,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比现有面积减少28%,到2090年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50%。

  3、建设生态文明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们的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还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社会主义社会系统角度提出的集中体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看到,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资源环境的要求难度相当大。今后,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人口继续增加,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生态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总是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提出,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对自然改造的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的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提上日程。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对国际发展的新趋势做出回应,纵观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传统现代化道路,尽管各自的国情、发展条件等各有不同,但其转型发展进程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即以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拥有占世界约22%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约四分之一的人口,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作为较晚加入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其工业化起动之初,就遇到了与上述国家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增长机会,显然传统道路难以为继。中国必须走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根据自己国情,把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作为一个彼此影响又彼此联系的整体,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着力构建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建设生态文明,为推进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为世界生态文明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着力点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目标的3个重大战略措施:一个措施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向实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双赢转变;第二个战略措施是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特别是要落实好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第三个战略措施是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立两个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机制:一个是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另一个是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以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1、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不少行业、企业和产品的能耗、物耗水平下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在有些地区、有些行业、有些企业还相当突出。高投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34.9%,1995年为40.8%,2000年为36.4%,2003年高达42.7%,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一般20%左右的水平。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前三年,每增加一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4.99亿元。这里虽然有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但仍可反映出,我国的高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靠高投入支撑的。土地和劳动力投入也同样存在粗放的问题。高消耗。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供电煤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是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也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许多。高排放。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是高排放和高污染。小机组发电比例高,耗煤就多,粉煤灰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就多;立窑水泥比重高,矿山利用率就低,废石和粉尘排放量就多;草浆造纸比例高,耗水量就大,废水排放量就多;低效磷肥比例大,磷矿利用率就低,废渣和废石就多。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不协调。根据经济学的“木桶定律”,经济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增长,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效增长。我国经济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整体增长和总体效益的提高。从农业来看,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三农”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农村市场的开拓,进一步制约着其他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服务业来看,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2.3%,不仅低于全世界平均64%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5%的水平。服务业不发达,就不能为其他产业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服务,就难以促进其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影响竞争力的提高,并最终降低经济增长的效益。从工业来看,虽然我国工业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装备制造业的水平不高,许多关键设备都要依赖进口。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就高,产品的层次和附加值就低,产业的竞争力就差,增长的代价就大。难循环。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循环使用,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的生产中,已经实现水资源消耗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我国资源回收率比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却成了废弃物。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低效率。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的增长,必然是低效率。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和韩国的1/7。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但低效利用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地方盲目兴办各类开发区,省级以下开发区征地后的土地闲置率高达40%以上。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的出路在于转变增长方式,降低工业化进程中人均累计的资源消耗水平,缩短工业化进程,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考虑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要考虑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因此,无论从国内资源储量、地球资源储量看,还是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未来发展的要求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资源消耗强度都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迫切需要根本转变。

  摆在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生态环境和能源是息息相关。因为能源的大量应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生态遭到破坏。节能减排本身最终可以达到优化环境的目的。同时,节能减排又对我们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的能源形势是成就巨大,供需紧张、效率逆转,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首先我们大家看到,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能源生产大国,是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们2006年全国能源消费量达到24.5669亿吨标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按照发展规律来说,它高耗能产业增长比较快,而且我们人均的能源消费量只有年均每人1.8吨标煤,全世界大概3吨左右,所以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可以说,我们能源的需求是处在上升的通道,我们预测到2050年,人口总量可能达到16亿。那个时候,至少需要50亿吨标煤的能源需求。这样我们可以说,这么大的能源需求,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同时我们又看到,我们现在能源消费人均只有全世界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城市化的收入加快,所以能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能源利用效率。我们目前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先进国家落后10个百分点。另外,我们GDP的能耗是美国的2.5倍,欧盟的5倍,日本的9倍。每千克的标准煤产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0.4美元,日本是5.58美元,世界平均是1.86美元。再一个,我们国家地大人多但物不博,大家认为我们是煤炭大国,煤炭有的是,事实上也并不如此。我们现在地质储量煤炭是5万多亿吨,是预测储量,仅仅可采的只有1145亿吨,剩余的只有300多亿吨。如果一年生产30亿吨的话,十年就可以开完。另外我们的石油勘探要求力度也要加大。石油天然气储量也不多。所以可以说,我们国家能源总体来说,资源方面也是偏紧的。还有一个,我们的经济重心偏东、偏南,能源中心偏西偏北,造成了长期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这样一切都可以说,我们如果大量地消费能源,是不可持续的。另外,我们的节能形势也有新的情况。比如说,这些年来,因为节能工作受到了经济高速增长局面的影响,能源效率明显逆转。节能处在既无压力又无动力的情况下,可以说形势比较严峻。这里面节能的形势,一个是经济重型化,重型化的经济是不节能的。第二高耗能产业增长过猛、比例过大。还有一个就是产能过剩,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大家知道,我们过去计划经济年代是产品经济,只要生产出来东西,放到仓库里,就成为产值。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如果不卖出去,不应该说是产值。所以现在来看,像炼钢能力,与实际的超过需求1.5亿吨。电、铜、铝利用率都比较低,达到75%,大概有25%的过剩,水泥过剩20%,铁合金利用率只有48%,焦炭过剩1.2吨。汽车,大家认为好象很需要的汽车,实际上超过了需求300万辆。所以,节能形势是很严峻的,我们可以说,节能现在应该认真地去抓。为什么会这么严峻呢?首先是认识问题。认识主要是富裕起来,认为可以大手大脚地消费,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一些激励节能的政策和手段已经不存在了,市场经济的节能的手段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经济杠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富裕起来以后,全社会忘记了缺能之苦,所以,人们就追求汽车大排量、住房大户型、宾馆空调调到16度,一般的会议室拉起窗帘不让阳光进来,开大灯照明,等等一系列浪费现象,都是造成节能形势严峻的很重要的问题。还有我们的节能法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所以,我想节能工作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建设生态文明,要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的情况。我们能源资源92%是煤炭。石油占的比例也非常少,天然气也更少。当然,我们是极力开发和勘探石油,争取更多的资源。所以我们能源的整个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可能估计要延续到2050年,大概到2050年,煤炭要占50%以上。所以这是我们国家的能源现状。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资源的情况,就注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效率低下。因为煤炭从石油来说,单位能源生产的产值,煤炭比较低,这是第一。因为能量密度比较低。第二个,环境污染很厉害。我们国家是煤烟型的污染,所以煤炭的污染占了环境污染的70%左右。这样的话,按道理来说,我们应该改变这个能源结构。所以国家在极力地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这些替代煤炭的能源。现在来说,叫低碳能源发展战略。因为低碳能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得我们二氧化碳的生产量减少。比如说核能,100万千瓦的核电站,一年如果是用煤电站的话,一年用350万吨的煤炭,这些煤炭要运到使用的地方,要1000列火车来运输,而且我们现在资源状况,就是经济重心偏东偏南,而资源是偏西偏北。所以我们煤炭的运输要三四千公里,包括煤炭,从新疆到沿海。要改变这个,就必须从能源结构优化来做。最好的一个就是核电。核电能量密度大,而且又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核电本身,国外,比如法国,能源独立政策,戴高乐时期,就发展核电。所以他实现了能源独立。法国现在是80%以上的电力生产由核电来承担,所以一年节约了8800万吨的石油进口。而且节省了240亿欧元的资金。因为核电比煤电便宜,比油电也便宜。所以我们正好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核电,形成一个核电基地,这是一。二就是充分利用风电。我们的风资源也是很丰富的,我们陆地的风资源是3.5亿千瓦,我们近海,就是十米深的浅海我们可以建风电站,这个合起来有10亿千瓦。风电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时候有风,有时候没风,所以打三折,就是三亿千瓦。我们现在把风电发展起来,现在风电发展势头很快,每个月都有一个项目申报和投入,各个企业,包括民营企业都很积极。还有一个太阳能。我们现在用的比较多的,和民众有很大关系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我们国家已经有一亿多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而且每年的产值有几百亿,所以,民众很喜欢,特别是南方好多地方,都用这个,用它来洗澡,特别是广大的小城市,用的比较多。我们是世界上太阳能热水器最多的国家,首屈一指。另外太阳能光电,我们现在也正在发展,但是它比较贵,现在大概3.5元到4元一度电,还比较贵,还是富人的电。但是我呼吁,如果是我们的高级别墅,如果用上太阳能屋顶一体化,这个别墅可以是绿色能源供应别墅,普通的能源是零供应是可以的,将来我们发给他一个奖牌,是绿色能源的别墅,那样我认为,太阳能发电也能够广泛的应用起来。另外还有就是生物质能,包括酒精、生物柴油。酒精,像巴西现在有500多万辆汽车是用酒精的,所以它是世界上第一大酒精液体燃料供应国和生产国,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地做。酒精现在付诸于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以后,我们有一种叫做“甜高粱”,一亩地可以产5000公斤的甜高粱,制成酒精,就可以用来开汽车。另外,有一些果树,比如说麻风树、黄连树,有一些果子,这个果子就是高油缝的,轧制以后可以变成生物柴油,直接用于燃料。现在我们也在大量的发展。我认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强开发力度,对于我们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很好的,这也是开辟了我们能源资源的一个很好的新的途径。

  2、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方式

  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所谓生态消费,又称生态文明消费或绿色文明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积极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在不少人看来,生活方式是个人的私事,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无须多加干涉。这有一定道理。但是在今天,倡导和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就十分必要。建设生态文明,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是时代的呼唤。强调每个人对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从小事做起,比如积极清除白色污染,外出旅游主动收集垃圾,不穿皮毛衣服,不吃野生动物。我们在购买房子时,是不是可以追求适用,不要追求大面积的住房?在装修房子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简单实用不追求过分奢华?是不是可以用太阳能热水器取代天然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呢?我看是可以的,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资金,把结余下来的资金更好地理财,既可以增加积累,又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同样道理,我们在购买汽车时,是不是可以购买小排量的汽车;是不是可以在没有急事的时候少开车,多乘公交车呢,我看也是可以的;再比如,我们在用水的时候是否可以注意跑冒滴漏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少用洗衣机,或者把戏以后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我想也是可以的。我们在购买家用电器的时候是不是注重节能型的?我们会不会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都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的老家在农村。我回老家的时候一个亲戚看到我很热情,要我到他们家去看看新盖的房子,我就跟着他们去了,一看房子挺气派的两层楼,外墙贴着磁片,里面挺宽敞的。我一方面高兴现在的农民生活真的有很大提高,但同时也觉得挺浪费的。这一套小洋楼六间,但面积足有三百六十平米,房子的层高有三米七、八。像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司空见惯,农民也是很会讲排场的。这也是一种需要引导的风气。我对这位亲戚说,房子好,夏天肯定很凉快,冬天要烧炉子取暖是比较难的,因为空间太大。还是城市里的房子盖的合理些。他们一听,觉得有道理,后悔没有事先征求我的意见。由此来看,我们不仅可以自己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还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做好引导和宣传的。

  3、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要树立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二要唤起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三要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3月6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人民大会堂甘肃厅,同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他一落座就深情地说:“回家了!我忘不了祁连山,忘不了戈壁滩,忘不了黄河、黑河、石羊河,忘不了胡杨林,更忘不了甘肃的老百姓。”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甘肃厅的真情道白,让闻者动容。这是温总理发自肺腑的内心感言,这一句“回家了!”,这“五个忘不了”,让代表们和总理的心瞬间贴的很近、很近。这里面饱含着总理对甘肃,对甘肃广大人民群众太多的牵挂和惦念。“言为心声。”甘肃有太多的事情让温总理“忘不了”。在去年两会期间,也是在春和日丽的3月6日。温总理充满深情地说出了甘肃让他牵挂的四件事:“第一件事是一定不要使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第二件事是要坚决保护好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三是千方百计不使祁连山环境恶化。第四,我还关心几条河流的沙化和盐碱化。”温总理始终牵挂的四件事,件件桩桩关乎甘肃的长远发展,关系着后代子孙的福祉。这正是温总理“忘不了”甘肃的山山水水,和甘肃老百姓的最好证明!我从网上看到这个消息很感动。

  4、建立法律和伦理保障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实施二十多年,已有一定的立法、执法实践。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建立独立的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环境资源管理机构,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上,随着《京都议定书》有效期限的终止,要积极推进接续公约的达成与签订。与此同时,积极建立生态伦理,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是自然之子,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受惠于自然,必须向自然反哺。要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自律,就是从每一个人做起,阻止自然进一步恶化的脚步,国际上发达国家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国内排污大户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将环境污染和向自然索取限定在科学容忍的范围内,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对自然实行补偿,每个人都要为保护自然做出贡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自然的优化发展。

  5、保障公众环境权益,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虽然公众参与作为促进环保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方面,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除了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策激励机制的力度不够。我国的环境政策,特别是环境保护法律,对政府进行环境管理授予了很多的权力,但对社会授予的权力却甚少,尤其缺少激励方面的规定。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是单位和个人对污染行为的监督有哪些合法权利,监督行为受到什么奖励等等,这些在法规上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实践中也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因此,为有效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当前人大和政府有必要加强制订和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规、政策,切实保障和扩大公众环境权益,通过这些权益激励,促使公众对环境损害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一是知情权。即开辟多种渠道,公布环境信息,使公众了解真实情况。了解环境信息,扩大公民对环境状况的知情权,是体现公民环境权益的第一步。当前许多城市发布了环境质量公告,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有些城市每年还公布为市民办实事的计划,便于公众参与。但是环境信息公布得还不够。如居民对企业的排污状况知之甚少,导致居民与企业的矛盾时有发生。媒体对环境的报道,也是喜多于忧,导致公众不能真正了解环境质量状况。

   二是监督权。即通过法律规定,赋予公众对损害环境行为的具体监督权利。例如任何合法的团体和个人,都有权从污染源采集样品并按合法途径进行测试,使之成为进行环境诉讼的证据。当前各地都开通了环保投诉热线电话甚至有奖举报,方便了群众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和投诉。但是在实践中一些举报和投诉难以得到回应和落实。公民还未能通过法律的途径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另外,公众对政府(政府部门)更是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是议事权。即公众有权参与经济和环境决策的某些过程。例如对重要经济决策发表意见,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表达要求等。最近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项目规划必须环评、以及公众参与环评的具体内容和程序,这是完善公众议事权的重要举措。关键是要在实施过程中把这些规定落到实处。

   四是索赔权。即环境受害者有权要求环境损害者赔偿。这是环境权益的核心部分。对公众来说,索赔权是进行环境监督的基本动力,对污染者而言,则是难以抗拒的巨大压力。关键是要制定有利于公众采取行动和落实索赔的法律,同时适当提高索赔标准,提高环境损害行为的冒险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