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郦波王阳明3:《中药学》24章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52:44

《中药学》24章3-4节  

 

第三节 补 血 药

凡能补血,以治疗血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血药。

补血药甘温质润,主入心肝血分,广泛用于各种血虚证。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月经愆期,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等证。

使用补血药常配伍补气药,即所谓“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若兼见阴虚者,可与补阴药或兼有补阴补血作用的药物配伍;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血虚原于脾虚,故多配伍补益脾气之品。

补血药多滋腻粘滞,故脾虚湿阻,气滞食少者慎用。必要时,可配伍化湿行气消食药,以助运化。

当   归   Danggui

《神农本草经》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augellica sinensis(Oliv) Diels. 的根。主产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岷县(秦州),产量多,质量好。其次,陕西、四川、云南、湖北等省也有栽培。秋末采挖,除尽芦头、须根,待水分稍行蒸发后按大小粗细分别捆成小把,用微火缓缓熏干或用硫黄烟熏,防蛀防霉切片生用,或经酒拌、酒炒用。

【性能】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应用】

1.血虚诸证。本品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若气血两虚,常配黄芪、人参补气生血,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人参养荣汤(《温疫论》);若血虚萎黄、心悸失眠,常与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如四物汤(《和剂局方》)。

2.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常以本品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常与补血调经药同用,如《和剂局方》四物汤,既为补血之要剂,亦为妇科调经的基础方;若兼气虚者,可配人参、黄芪;若兼气滞者,可配香附、延胡索;若兼血热者,可配黄芩、黄连,或牡丹皮、地骨皮;若血瘀经闭不通者,可配桃仁、红花;若血虚寒滞者,可配阿胶、艾叶等。

3.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等。本品辛行温通,为活血行气之要药。本品补血活血、散寒止痛,配桂枝、芍药、生姜等同用,治疗血虚血瘀寒凝之腹痛,如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当归建中汤(《千金方》);本品活血止痛,与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等同用,治疗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与银花、赤芍、天花粉等解毒消痈药同用,以活血消肿止痛,治疗疮疡初起肿胀疼痛,如仙方活命饮(《妇人大全良方》);与黄芪、人参、肉桂等同用,治疗痈疽溃后不敛,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亦可与金银花、玄参、甘草同用,治疗脱疽溃烂,阴血伤败,如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若风寒痹痛、肢体麻木,可活血、散寒、止痛,常与羌活、防风、黄芪等同用,如蠲痹汤(《百一选方》)。

4.血虚肠燥便秘。本品补血以润肠通便,用治血虚肠燥便秘。常以本品与肉苁蓉、牛膝、升麻等同用,如济川煎(《景岳全书》)。

【用法用量】 煎服,5~15g。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

2.《日华子本草》:“主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

  3.《医学启源》:“当归,气温味甘,能和血补血,尾破血,身和血。”

4.《本草纲目》:“治头痈,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5.《本草备要》:“润燥滑肠。”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当归中含β-蒎烯、α-蒎烯、莰烯等中性油成分。含对-甲基苯甲醇、5-甲氧基-2,3-二甲苯酚等酸性油成分、有机酸;糖类;维生素;氨基酸等。

2.药理作用:当归挥发油能对抗肾上腺素-脑垂体后液素或组织胺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当归水或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加强,大量或多次给药时,甚至可出现强直性收缩,醇溶性物质作用比水溶性物质作用强。离体蟾蜍心脏灌流实验,本品煎剂含挥发油可使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皆明显抑制。当归浸膏有显著扩张离体豚鼠冠脉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麻醉犬静注本品心率无明显改变,冠脉阻力和总外周阻力下降,冠脉血流量显著增加,心肌氧耗量显著下降,心排出量和心搏指数有增加趋势。当归中性油对实验性心肌缺血亦有明显保护作用。当归及其阿魏酸钠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当归水浸液给小鼠口服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

3.临床研究:以25%当归静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缺血性中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1,(4):222)。当归液于敏感点或神经结注入;或加大剂量,静推或静滴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对患肢有止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皮肤温度,阻止坏死发生、发展,促进创面癒合等作用(新医药学杂志,1977,(11):35)。复方当归注射液于两侧曲池及足三里穴交替注射,使血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能改善头晕、耳鸣、眼花、失眠等症状(中药大辞典(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76)。

 

 

熟 地 黄 SHudihuang

《本草拾遗》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dertn) Iibosch.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或炒炭用。

【性能】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 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应用】

1.血虚诸证。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汤(《和剂局方》);若心血虚心悸怔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如胶艾汤(《金匮要略》)。

2.肝肾阴虚诸证。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亦可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治疗阴虚骨蒸潮热,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本品益精血、乌须发,常与何首乌、牛膝、菟丝子等配伍,治精血亏虚须发早白,如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本品补精益髓、强筋壮骨,也可配龟甲、锁阳、狗脊等,治疗肝肾不足,五迟五软,如虎潜丸(《医方集解》)。

此外,熟地黄炭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虚出血证。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鉴别用药】地黄始见于《神农本草经》,现临床使用有鲜、生、熟三种。均有养阴生

津之功,而治阴虚津亏诸证。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故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宜之;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皆可用之。

【使用注意】 本品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炒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古籍摘要】

1.《医学启源》;“熟地黄……补血虚不足,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

2.《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3.《药品化义》:“熟地,藉酒蒸熟,味苦化甘,性凉变温,专人肝脏补血。因肝苦急,用甘缓之,兼主温胆,能益心血,更补肾水。凡内伤不足,苦志劳神,忧患伤血,纵欲耗精,调经胎产,皆宜用此。安五脏,和血脉,润肌肤,养心神,宁魂魄,滋补真阴,封填骨髓,为圣药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梓醇、地黄素、甘露醇、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

2.药理作用:地黄能对抗连续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浆皮质酮浓度的下降,并能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地黄煎剂灌胃能显著降低大白鼠肾上腺维生素C的含量。可见地黄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六味地黄汤对大鼠实验性肾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亡率的作用。六味地黄汤明显对抗N-亚硝基氨酸乙脂诱发小鼠前胃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作用。

3.临床研究:熟地黄煎剂治疗高血压,血压、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有下降,且脑血流图和心电图也有所改善(熟地黄炮制加酒与否科研成果鉴定书,1980.6)。用复方五子地黄口服液治疗男性不育症总有效率为84%。(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4):209)。

 

白   芍 Baishao

《神农本草经》

为毛莨科植物芍药R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季采挖,去净泥土和支根,去皮,沸水浸或略煮至受热均匀,晒干。用时润透切片。一般生用或酒炒或清炒用。

【性能】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应用】

1.肝血亏虚及血虚月经不调。本品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常与熟地、当归等同用,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如四物汤(《和剂局方》)。若血虚有热,月经不调,可配伍黄芩、黄柏、续断等药,如保阴煎(《景岳全书》);若崩漏,可与阿胶、艾叶等同用。

2.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本品酸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常配柴胡、当归、白芍等,治疗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如逍遥散(《和剂局方》);也可以本品调肝理脾,柔肝止痛,与白术、防风、陈皮同用;治疗脾虚肝旺,腹痛泄泻,如痛泻要方(《景岳全书》);若与木香、黄连等同用,可治疗痢疾腹痛,如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若阴血虚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挛急作痛,常配甘草缓急止痛,即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3.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以本品养血敛阴、平抑肝阳,常配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如镇肝息风汤、建瓴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此外,本品敛阴,有止汗之功。若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可敛阴和营,与温经通阳的桂枝等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伤寒论》);至于阴虚盗汗,则须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同用,可收敛阴止汗的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大剂量15~30g。

【鉴别用药】白芍与赤芍《神农本草经》不分,通称芍药,唐末宋初,始将二者区分。二者虽同出一物而性微寒,但前人谓“白补赤泻,白收赤散”,一语而道破二者的主要区别。一般认为,在功效方面,白芍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赤芍则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在应用方面,白芍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赤芍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又白芍、赤芍皆能止痛,均可用治疼痛的病证。但白芍长于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主治肝阴不足,血虚肝旺,肝气不舒所致的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而赤芍则长于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血滞诸痛证,因能清热凉血,故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

【使用注意】 阳衰虚寒之证不宜用。反藜芦。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止痛,利小便,益气。”

2.《本草求真》:“赤芍药与白芍药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白芍含有芍药苷、牡丹酚芍药花苷,还含芍药内酯、苯甲酸等。此外,还含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和三萜类成分。

2.药理作用:白芍水煎剂给小鼠喂饲腹腔巨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白芍水煎剂可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使之恢复正常水平,表明白芍可使处于低下状态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白芍提取物对大鼠蛋清性急性炎症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棉球肉芽肿有抑制增生作用。白芍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与甘草的甲醇复合物合用,二者对醋酸扭体反应有协同镇痛作用。芍药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3.临床研究:杭芍,炙甘草水煎服。上肢肌痛加桂枝、伸筋草;下肢肌痛加续断、牛膝;肩背颈项肌痛加葛根、川芎;胸胁肌痛加柴胡、桔梗;腹部肌痛加佛手、白术治疗肌肉性痉挛综合征(云南中医杂志,1991,12(11):20);白芍、炙甘草治疗面肌抽搐有效(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43)。

 

阿  胶 Ejiao

《神农本草经》

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古时以产于山东省东阿县而得名。以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产量较多。以原胶块用,或将胶块打碎,用蛤粉炒或蒲黄炒成阿胶珠用。

【性能】 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 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应用】

1.血虚证。本品为血肉有情之品,甘平质润,为补血要药,多用治血虚诸证。而尤以治疗出血而致血虚为佳。可单用本品即效。亦常配熟地、当归、芍药等同用,如阿胶四物汤(《杂病源流犀烛》);若与桂枝、甘草、人参等同用,可治气虚血少之心动悸、脉结代,如炙甘草汤(《伤寒论》)。

2. 出血证。本品味甘质粘,为止血要药。可单味炒黄为末服,治疗妊娠尿血(《圣惠方》);治阴虚血热吐衄,常配伍蒲黄、生地黄等药,如(《千金翼方》);治肺破嗽血,配人参、天冬、白及等药,如阿胶散(《仁斋直指方》);也可与熟地、当归、芍药等同用,治血虚血寒妇人崩漏下血等,如胶艾汤(《金匮要略》);若配白术、灶心土、附子等同用,可治脾气虚寒便血或吐血等证,如黄土汤(《金匮要略》)。

3.肺阴虚燥咳。本品滋阴润肺,常配马兜铃、牛蒡子、杏仁等同用治疗肺热阴虚,燥咳痰少,咽喉干燥,痰中带血,如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也可与桑叶、杏仁、麦冬等同用,治疗燥邪伤肺,干咳无痰,心烦口渴,鼻燥咽干等,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4.热病伤阴之心烦失眠及阴虚风动,手足瘈疭等。本品养阴以滋肾水,常与黄连、白芍等同用,治疗热病伤阴,肾水亏而心火亢,心烦不得眠,如黄连阿胶汤(《伤寒论》);也可与龟甲、鸡子黄等养液息风药同用,用治温热病后期,真阴欲竭,阴虚风动,手足瘈疭,如大、小定风珠(《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5~15g。入汤剂宜烊化冲服。

【使用注意】 本品粘腻,有碍消化。脾胃虚弱者慎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

2.《别录》:“主丈夫小腹痛,虚劳赢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阿胶多由骨胶原组成,经水解后得到多种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羟脯氨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

2.药理作用:用放血法,使犬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结果证明阿胶有强大的补血作用,疗效优于铁剂。服阿胶者血钙浓度有轻度增高,但凝血时间没有明显变化。以Vassili改良法造成家兔慢性肾炎模型,服用阿胶后2周即获正氮平衡,而对照组仍为负平衡。

3.临床研究:阿胶补浆对失血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效果,并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保护干细胞免受毒害(中成药研究,1986,(1):24)。运用阿胶升白灵冲剂治疗肿瘤患者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效(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3):182)。运用单味阿胶治疗因膀胱癌引起的恶性尿血疗效满意(新中医,1995,27(2):17)。

 

何 首 乌 Heshouwu

《日华子本草》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a.的块根。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出产。秋后茎叶枯萎时或次年未萌芽前掘取其块根。削去两端,洗净,切片,晒干或微烘,称生首乌;若以黑豆煮汁拌蒸,晒后变为黑色,称制首乌。

【性能】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 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应用】

1.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遗精、崩带。制首乌功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治血虚萎黄,失眠健忘,常与熟地黄、当归、酸枣仁等同用。与当归、枸杞子、菟丝子等同用,治精血亏虚,腰酸脚弱、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及肾虚无子如七宝美髯丹(《积善堂方》);亦常配伍桑椹子、黑芝麻、杜仲等,用治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头晕目花,耳鸣耳聋,如首延寿丹(《世补斋医书》)。

2.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等。生首乌有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之效,若疟疾日久,气血虚弱,可用生首乌与人参、当归、陈皮、煨姜同用,如何人饮(《景岳全书》);若瘰疬痈疮、皮肤瘙痒,可配伍夏枯草、土贝母、当归等药(《本草汇言》);也可与防风、苦参、薄荷同用煎汤洗,治遍身疮肿痒痛,如何首乌散(《外科精要》);若年老体弱之人血虚肠燥便秘,可润肠通便,与肉苁蓉、当归、火麻仁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使用注意】 大便溏泄及湿痰较重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味甘久服令人有子,治腹藏宿疾,一切冷气及肠风。”

2.《开宝本草》:“主瘰疬,消痈肿,疗头面风疮,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

3.《本草纲目》:“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冬诸药之上。”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大黄酚和大黄素,还含卵磷脂、粗脂肪等。

2.药理作用:用含有0.4%、2%首乌粉的饲料给老年鹌鹑喂饲,能明显延长其平均生存时间,延长寿命。何首乌水煎液给老年小鼠和青年小鼠喂服,能显著增加脑和肝中蛋白质含量;对脑和肝组织中的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使老年小鼠的胸腺不致萎缩,甚至保持年轻的水平。能显著增加小鼠胸腺、腹腔淋巴结、肾上腺的重量,使脾脏有增重趋势。同时还能增加正常白细胞总数、对抗强的松龙免疫抑制作用及所致白细胞下降作用。家兔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实验表明,首乌能使其血中的高胆固醇较快下降至正常水平。首乌中提出的大黄酚能促进肠管运动。

3.临床研究:首乌片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有较好疗效(医药工业,1972,(7):23)。首乌冲剂治疗早期肾脏损害血瘀型高血压有效(中国药房,1993,4(4):36)。制首乌、熟地黄、当归浸于粮食白酒中治疗白发有效(山东中医杂志,1983,(4):41)。

 

龙 眼 肉 Longyanrou

《神农本草经》

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树Euphoria longan(Lour.)Steud.的假种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广西等地。于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粘,贮存备用。

【性能】 甘,温。归心、脾经。

【功效】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应用】

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而致惊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以及脾虚气弱,便血崩漏等。本品能补心脾、益气血、安神,与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用于气血亏虚,可单服本品,如《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一名代参膏),即单用本品加白糖蒸熟,开水冲服。

【用法用量】煎服,10~25g;大剂量30~60g。

【使用注意】 湿盛中满或有停饮、痰、火者忌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

2.《本草求真》:“龙眼气味甘温,多有似于大枣,但此甘味更重,润气尤多,于补气之中,又更存有补血之力,故书载能益牌长智,养心保血,为心脾要药。是以心思劳伤而见健忘怔忡惊悸,及肠风下血,俱可用此为治。”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龙眼肉含水溶性物质,不溶性物质,灰分,可溶性物质含葡萄糖、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B1、B2、P、C等。

2.药理作用:龙眼肉和蛤蚧提取液可促进生长,增强体质。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减少低温下死亡率。

3. 临床研究:龙眼肉、淫羊藿等,米酒泡服,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满意(新中医,1984,(9):39);龙眼肉、菖蒲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浙江中医杂志,1984,22(10):444)。

 

楮实子Chushizi

《名医别录》

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 Vent. 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甘肃等地。此外,浙江、四川、山东、安徽、江西等地亦产。多为野生,也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膜状宿萼,晒干生用。

【性能】  甘,寒。归肝、肾经。

【功效】  滋肾,清肝,明目,利尿。

【应用】

1.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本品甘寒养阴,善补肝肾之阴,对于肝肾不足的腰膝酸软、虚劳骨蒸、盗汗遗精、头晕目昏等症,常与枸杞子、黑豆配伍。

2.目翳昏花。本品寒能清热,清肝明目。凡肝经有热,目生翳障之症,以楮实子单味研末,蜜汤调下。如楮实散(《仁斋直指方》)。若风热上攻,目翳流泪,眼目昏花,则以本品配荆芥穗、地骨皮,炼蜜丸,米汤调服。

3.水肿胀满。本品入肾经,补肾阴,助生肾气,对气化不利所致水液停滞之臌胀、小便不利等症,与丁香、茯苓相配,研细末,用楮实浸膏为丸,服至小便清利,如楮实子丸(《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外用捣敷,还可治痈疽金疮。因本品甘寒,能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用法用量】  煎服,6~9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虚寒证患者慎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肤,明目。”

2.《日华子本草》:“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助腰膝。”

3.《本草汇言》:“健脾养肾,补虚劳,明目。”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其果实中含皂苷维生素B和油脂。种子中含有皂化物、饱和脂肪酸及油酸等。

2.药理作用:对毛发癣菌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以其与熟地黄等配伍,可治疗慢性肝炎(辽宁中医杂志,1993,(11):16);与菟丝子、茯苓等配伍,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中医杂志,1991,32(12):30);与其他补肾壮阳药配伍治疗男性不育症有效(湖北中医杂志,1993,15(3):25)。

(辽宁中医学院  崔撼难)

 

第四节  补阴药

以滋养阴液,纠正阴虚的病理偏向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本类药的性味以甘寒为主,能清热者,可有苦味。其中能补肺胃之阴者,主要归肺胃经;能滋养肝肾之阴者,主要归肝肾经;少数药能养心阴,可归心经。

本类药均可补阴,并多兼润燥和清热之效。补阴包括补肺阴、补胃、(脾)阴、补肝阴、补肾阴、补心阴等具体功效,分别主治肺阴虚、胃(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心阴虚证。阴虚证主要表现为两类见症: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二是阴虚生内热,出现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颧发红;或阴虚阳亢,出现头晕目眩。不同脏腑的阴虚证还各有其特殊症状:肺阴虚,可见干咳少痰、咯血或声音嘶哑。胃阴虚,可见口干咽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或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等。脾阴虚大多是脾的气阴两虚,可见食纳减少、食后腹胀、便秘、唇干燥少津、干呕、呃逆、舌干苔少等。肝阴虚可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或肢麻筋挛、爪甲不荣等。肾阴虚可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腰膝酸痛、遗精等。心阴虚可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

使用本类药物治疗热邪伤阴或阴虚内热证,常与清热药配伍,以利阴液的固护或阴虚内热的消除。用于不同脏腑的阴虚证,还应针对各种阴虚证的不同见症,分别配伍止咳化痰、降逆和中、润肠通便、健脾消食、平肝、固精、安神等类药物,以标本兼顾。如阴虚兼血虚或气虚者,又需与补血药或补气药同用。

本类药大多有一定滋腻性,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者慎重。

]

北沙参Bei sha shen

《本草汇言》

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的根。主产于山东、江苏,福建等地亦产。夏秋两季采挖,洗净,置沸水中烫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净后直接干燥。

【性能】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应用】

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而偏于苦寒,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证。常与相似的养阴、润肺、清肺及止咳、平喘、利咽之麦冬、南沙参、杏仁、桑叶、玄参等药同用。

2.胃阴虚证。本品能补胃阴,而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适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干多饮、饥不欲食、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及胃痛、胃胀、干呕等证。常与石斛、玉竹、乌梅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胃阴脾气俱虚者,宜与山药、太子参、黄精等养阴、益气健脾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4.5~9g。

【使用注意】  《本草从新》谓北沙参“反藜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亦认为北沙参“不宜与藜芦同用”,应加以注意。

【古籍摘要】

1.《本草汇言》引林仲先医案:“治一切阴虚火炎,似虚似实,逆气不降,清气不升,为烦,为渴,为胀,为满,不食,用真北沙参五钱水煎服”。

2.《本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生物碱、淀粉、多糖、多种香豆素类成分,微量挥发油及佛手柑内酯等成分。

2.药理作用:北沙参的乙醇提取物有降低体温和镇痛作用;北沙参多糖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可用于体内免疫功能异常亢进的疾病;北沙参水浸液在低浓度时,能加强离体蟾蜍心脏收缩,浓度增高,则出现抑制直至心室停跳,但可以恢复;静脉注射北沙参可使麻醉兔的血压略升,呼吸加强。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北沙参、川芎各30g,蔓荆26g,细辛1.5g,加黄酒煎服,治疗头痛有效(浙江中医杂志,1993,12:564);以北沙参、山药各15g,水煎服,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24例,12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无反复,5例无效(吉林中医药,1981,2:45)。

4.不良反应:加工北沙参时,少数人会引起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灼痛、瘙痒、水肿、丘疹、怕光流泪、发热、乏力、头晕、胸闷及鼻腔、结膜、咽部充血等。

 

南沙参Nan sha shen

《神农本草经》

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Fisch.或沙参A. Stricta Miq. 的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趁鲜刮去粗皮洗后干燥,切厚片或短段生用。

【性能】  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  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

【应用】

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而微寒,能补肺阴、润肺燥,兼能清肺热。亦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少、咳血或咽干音哑等症。其润肺清肺之力均略逊于北沙参。但对肺燥痰粘,咯痰不利者,因兼有一定的祛痰的作用,可促进排痰;对气阴两伤者,还略能补脾肺之气,可气阴两补。常与北沙参、麦冬、杏仁等润肺清肺及对症之品配伍。

2.胃阴虚证。本品又能养胃阴,生津止渴,并清胃热。适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及饥不欲食、呕吐等证。本品养胃阴、清胃热之力亦不及北沙参。但本品兼能补益脾气,对于胃阴脾气俱虚之证,有气阴双补之效,对热病后期,气阴两虚两余热未清不受温补者,尤为适宜。多与玉竹、麦冬、生地等养胃阴、清胃热之品配伍,如益胃汤(《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使用注意】  反藜芦。

【鉴别用药】  北沙参与南沙参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植物,因二者功用相似,均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或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为主要功效。但北沙参清养肺胃作用稍强,肺胃阴虚有热之证较为多用。而南沙参尚兼益气及祛痰作用,较宜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者。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补中,益肺气。”

2.《本草纲目》:“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3.《饮片新参》:“清肺养阴,治虚劳咳呛痰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轮叶沙参含三萜类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多种萜类和烃类混合物、蒲公英萜酮、β-谷甾醇、胡萝卜苷、饱和脂肪酸、沙参酸甲酯和沙参醇。沙参中含呋喃香豆精类。

2.药理作用:杏叶沙参可提高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且可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轮叶沙参有祛痰作用,其祛痰作用较紫菀差;1%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强心作用;体外试验,沙参水浸剂(1:2)有抗真菌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本品配伍麦冬、金银花等药,制成蜜丸,空腹时含化、缓咽,1日3~5次,治疗食管炎12例,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福建中医药,1982,4:28)。

 

百合Bai he

《神农本草经》

为百事科植物百合Lilium brownii F.E. Brown var. Viridulium Baker或细叶百合L. Pumilum DC.的肉质鳞叶。全国各地均产。以湖南、浙江产者为多。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  甘,微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应用】

1.肺阴虚证。本品微寒,作用平和,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润肺清肺之力虽不及北沙参、麦冬等药,但兼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症,常与生地、玄参、桔梗、川贝母等清肺、祛痰药同用,如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2.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本品能养阴清心,宁心安神。治虚热上扰,失眠,心悸,可与麦冬、酸枣仁、丹参等清心安神药同用。治疗神志恍惚,情绪不能自主,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为主的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用本品既能养心肺之阴,又能清心肺之热,还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常与生地黄、知母等养阴清热之品同用。

此外,本品还能养胃阴、清胃热,对胃阴虚有热之胃脘疼痛亦宜选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蜜炙可增加润肺作用。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

2.《本草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酚酸甘油脂、丙酸酯衍生物、酚酸的糖苷、酚酸甘油酯糖苷、甾体糖苷、甾体生物碱、微量元素、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

2.药理作用:百合水提液对实验动物有止咳、祛痰作用;可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蜍哮喘;百合水提液还有强壮、镇静、抗过敏作用;百合水煎醇沉液有耐缺氧作用;还可防止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症。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百合、蒲公英各30g,乌药、青皮、五灵脂各10g,水煎,于晚饭后顿服,治疗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疗效(云南中医杂志,1987,6:14)。

 

麦冬Mei dong

《神农本草经》

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块根。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夏季采挖,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打破生用。

【性能】  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

【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应用】

1.胃阴虚证。本品味甘柔润,性偏苦寒,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清胃热。广泛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舌干口渴,胃脘疼痛,饥不欲食,呕逆,大便干结等症。如治热伤胃阴,口干舌燥,常与生地、玉竹、沙参等品同用。治消渴,可与天花粉、乌梅等品同用。与半夏、人参等同用,治胃阴不足之气逆呕吐,如麦门冬汤(《金匮要略》)。与生地、玄参同用,治热邪伤津之便秘,如增液汤(《温病条辨》)。

2.肺阴虚证。本品又善养肺阴,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鼻燥咽干,干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哑等症常与阿胶、石膏、桑叶、枇杷叶等品同用,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3.心阴虚证。本品可归心经,还能养心阴,清心热,并略具除烦安神作用。可用于心阴虚有热之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悸怔忡等症。宜与养阴安神之品配伍,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以之与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品同用。热伤心营,神烦少寐者,宜与清心凉血养阴之品配伍,如清营汤(《温病条辨》)以之与黄连、生地、玄参等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结气……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2.《本草汇言》:“清心润肺之药。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精神失守;或肺热肺燥,咳声连发,肺痿叶焦,短气虚喘,火伏肺中,咯血咳血;或虚劳客热,津液干少;或脾胃燥涸,虚秘便难”。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甾体皂苷、β-谷甾醇、豆甾醇、高异黄酮类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各种类型的多聚糖、维生素A样物质、铜、锌、铁、钾等成分。

2.药理作用:家兔用麦冬煎剂肌内注射,能升高血糖;正常兔口服麦冬的水、醇提取物则有降血糖作用;麦冬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升高外周白细胞,提高免疫功能;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提高机体适应性;能显著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增加冠脉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缩力;有改善左心室功能与抗休克作用;还有一定镇静和抗菌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麦门冬汤(麦冬、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粳米)治疗虚热证梅核气、便血、经行鼻衄患者有较好疗效(河南中医,2000,5:9)。以人参、北五味子各6g,红参3g,煎水代茶饮,1日1剂,2个月为1疗程,治疗脑功能轻微障碍综合征36例,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15例(中医杂志,1992,1:32);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76例,并合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显效54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浙江中医杂志,1988,8:369);本品还有用于失眠、肺炎、慢性咽炎、小儿支气管哮喘、肺原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报道。

 

天冬Tian dong

《神农本草经》

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块根。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切片或段,生用。

【性能】  甘、苦,寒。归肺、肾、胃经。

【功效】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应用】

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苦寒之性较强,其养肺阴,清肺热的作用强于麦冬、玉竹等同类药物。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哑等症。对咳嗽咯痰不利者,兼能止咳祛痰。治肺阴不足,燥热内盛之证,常与麦冬、沙参、川贝母等药同用。

2.肾阴虚证。本品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宜于肾阴亏虚之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及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等证。肾阴亏虚,眩晕耳鸣,腰膝酸痛者,常与熟地、枸杞子、牛膝等滋肾益精、强筋健骨之品同用。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宜与滋阴降火之生地黄、麦冬、知母、黄柏等品同用。治肾阴久亏,内热消渴证,可与生地黄、山药、女贞子等滋阴补肾之品同用。肺肾阴虚之咳嗽咯血,可与生地、玄参、川贝母等滋阴清肺、凉血止咳药同用。

3.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等证。本品还有一定益胃生津作用,兼能清胃热,可用于热伤胃津之证。气阴两伤,食欲不振,口渴者,宜与生地黄、人参等养阴生津益气之品配伍。津亏肠燥便秘者,宜与生地、当归、生首乌等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注意】  本品甘寒滋腻之性较强,脾虚泄泻、痰湿内盛者忌用。

【鉴别用药】  天冬与麦冬,既能滋肺阴、润肺燥、清肺热,又可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对于热病伤津之肠燥便秘,还可增液润肠以通便。二药性能功用相似,相须为用。然天冬苦寒之性较甚,清火与润燥之力强于麦冬,且入肾滋阴,还宜于肾阴不足,虚火亢旺之证。麦冬微寒,清火与滋润之力虽稍弱,但滋腻性亦较小,且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又宜于心阴不足及心热亢旺之证。

【古籍摘要】

1.《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

2.《本草汇言》:“润燥滋阴,降火清肺之药也。统理肺肾火燥为病,如肺热叶焦,发为痿痈,吐血咳嗽,烦渴传为肾消,骨蒸热劳诸证,在所必需者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天门冬素(天冬酰胺)、粘液质、β-谷甾醇及5-甲氧基甲基糖醛、甾体皂苷、多种氨基酸、新酮糖、寡糖及多糖等成分。

2.药理作用:天冬酰胺有一定平喘镇咳祛痰作用;可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和尿量增加;煎剂体外试验对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天冬具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煎剂或醇提取液可促进抗体生成,延长抗体生存时间;对实验动物有非常显著的抗细胞突变作用,可升高肿瘤细胞cAMP水平,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天冬剥去外皮,每日63g,隔水蒸0.5~1小时,于早、中、晚3次分服;或制成片剂、糖浆剂等。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及乳腺癌,前者42例,临床治愈16例,显效8例,有效11例;后者可见局部肿块及转移淋巴结有一定缩小(江苏中医,1976,4:33)。用天冬15~30g,水煎服,每日1次,红糖为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一定疗效(赤脚医生杂志,1975,12:594)。本品还有用于治疗百日咳、心律失常、病毒性肝炎、肿瘤等疾病的报道。

 

石斛Shi hu

《神农本草经》

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fimbriatum hook.var.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 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candidum wall.ex Lindl.或金钗石斛D.nobile Lindl.的茎。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取,以秋季采收为佳。烘干或晒干,切段,生用。鲜者可栽于砂石内,以备随时取用。

【性能】  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应用】

1.胃阴虚及热病伤津证。本品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如《时病论》清热保津法。治胃热阴虚之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生地、麦冬、黄芩等品同用。

2.肾阴虚证。本品又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用于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及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等证。肾阴亏虚,目暗不明者,常与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等品同用,如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肾阴亏虚,筋骨痿软者,常与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同用。肾虚火旺,骨蒸劳热者,宜与生地黄、枸杞子、黄柏、胡黄连等滋肾阴、退虚热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鲜用,15~30g。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

2.《本草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

3.《本草再新》:“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石斛碱、石斛胺、石斛次胺、石斛星碱、石斛因碱等生物碱,及粘液质、淀粉等。

2.药理作用:石斛能促进胃液的分泌而助消化,使其蠕动亢进而通便;但若用量增大,反使肠肌麻痹。有一定镇痛解热作用,其作用与非那西汀相似而较弱;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用氢化可的松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之后,石斛多糖能恢复小鼠免疫功能;石斛水煎对晶状体中的异化变化有阻止及纠正作用;对半乳糖性白内障不仅有延缓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石斛、玄参、天花粉、蚤休各10g,将其煎液经蒸馏提纯,用超声雾化器使患者吸入咽部,治疗慢性咽炎172例,显效62例,好转87例(辽宁中医杂志,1992,3:31)。本品还有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关节炎、皮肤化脓性感染等疾病的报道。

 

玉竹Yu zhu

《神农本草经》

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的根茎。主产于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

【性能】  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应用】

1.肺阴虚证。本品药性甘润,能养肺阴,微寒之品,并略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干咳少痰、咳血、声音嘶哑等症,常与沙参、麦冬、桑叶等品同用,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治阴虚火炎,咳血,咽干,失音,可与麦冬、地黄、贝母等品同用。

又因本品滋阴而不碍邪,与疏散风热之薄荷、淡豆豉等品同用,治阴虚之体感受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等症,可使发汗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留邪,如加减葳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2.胃阴虚证。本品又能养胃阴,清胃热,主治燥伤胃阴,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常与麦冬、沙参等品同用;治胃热津伤之消渴,可与石膏、知母、麦冬、天花粉等品同用,可共收清胃生津之效。

此外,本品还能养心阴,亦略能清心热,还可用于热伤心阴之烦热多汗、惊悸等证,宜与麦冬、酸枣仁等清热养阴安神之品配伍。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

2.《日华子本草》:“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

3.《本草正义》:“治肺胃燥热,津液枯涸,口渴嗌干等症,而胃火炽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饥者,尤有捷效”。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甾体皂苷(铃兰苦苷、铃兰苷等)、黄酮及其糖苷(槲皮素苷等)、微量元系、氨基酸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尚含粘液质,白屈菜酸、维生素A样物质。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促进实验动物抗体生成,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促进干扰素合成,抑制结核杆菌生长,降血糖,降血脂,缓解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使外周血管和冠脉扩张,延长耐缺氧时间,强心,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还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玉竹25g,水煎服,治疗风心病、冠心病或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5例,均在用药5~10日内心衰得到控制(科技医讯,1978,11:26);以玉竹、党参等量,共制为丸剂,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疗效(辽宁中医杂志1980,1:6)。本品还有用于高血压病、萎缩性胃炎、黄褐斑等疾病的报道。

 

黄精Huang jing

《名医别录》

为百合科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滇黄精P.kingianum Coll.et Hemsl.或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的根茎。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滇黄精主产于云南、贵州、广西;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湖南、云南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切厚片用。

【性能】  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应用】

1.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咳久咳。本品甘平,能养肺阴,益肺气。治疗肺金气阴两伤之干咳少痰,多与沙参、川贝母等药同用。因本品不仅能补益肺肾之阴,而且能补益脾气脾阴,有补土生金、补后天以养先天之效。亦宜用于肺肾阴虚之劳嗽久咳。因作用缓和,可单用熬膏久服。亦可与熟地、百部等滋养肺肾、化痰止咳之品同用。

2.脾虚阴伤证。本品能补益脾气,又养脾阴。主治脾脏气阴两虚之面色萎黄、困倦乏力、口干食少、大便干燥。本品能气阴双补,单用或与补气健脾药同用。

3.肾精亏虚。本品能补益肾精,对延缓衰老,改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早衰症状。有一定疗效。如黄精膏方(《千金方》)单用本品熬膏服。亦可与枸杞、何首乌等补益肾精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鉴别用药】  黄精与山药,均为性味甘平,主归肺、脾、肾三脏,气阴双补之品。然黄精滋肾之力强于山药,而山药长于健脾,并兼有涩性,较宜于脾胃气阴两伤,食少便溏及带下等证。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助筋骨,生肌,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

2.《本草纲目》:“补诸虚……填精髓”。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黄精多糖、低聚糖、粘液质、淀粉及多种氨基酸(囊丝黄精还含多种蒽醌类化合物)等成分。

2.药理作用:黄精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促进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具有显著的抗结核杆菌作用;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有增加冠脉流量及降压作用,并能降血脂及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高呈显著抑制作用;还有抑制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黄精配伍加味建中汤、治疗慢性胃炎86例,治愈35例,有效42例(中医杂志,2000,9:521)。以黄精、党参各30g,炙甘草10g,水煎顿服,治疗低血压10例,有近期疗效(中级医刊,1981,12:31);本品还有用于治疗冠心病、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肺结核、药物中毒性耳聋、失眠等疾病的报道。

 

明党参Ming dang shen

《本草从新》

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 的根。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安徽等地。4~5月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取出,刮去外皮,漂洗,干燥。润透,切厚片,生用。

【性能】  甘、微苦,微寒。归肺、脾、肝经。

【功效】  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

【应用】

1.肺阴虚证。本品能养肺阴,润肺燥,并清肺化痰。主治肺阴虚燥热内盛所致的干咳少痰、痰粘不易咯出,咽干等症。常与北沙参、南沙参、川贝母、天花粉等滋阴润肺,清热化痰药同用。

2.脾胃阴虚证。本品入于脾胃,能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主治热病耗伤胃津,或脾阴不足,而见咽干口燥,舌红少津,食少呕恶等症。常与太子参、麦冬、山药等养阴清胃,健脾生津药同用。

3.肝阴不足或肝热上攻所至的眩晕、头痛、目赤等证。本品还略有滋阴平肝,清肝降火之功。治阴虚阳亢,眩晕,头痛,可与白芍、石决明等滋阴平肝药同用。治肝火目赤,可与桑叶,菊花等清肝明目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古籍摘要】

1.《本草从新》:“补肺气,通、下行,补气生津。”

2.《本草求原》:“养血生津,消热解毒。”

3.《饮片新参》:“平肝风。”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脂肪油、多糖、氨基酸类、β-谷甾醇、豆甾醇、丁二酸及多种微量元系。

2.药理作用:明党参能降低实验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的比率,增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降低血清丙二醛;可提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NK的活性,抑制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迟发性过敏反应;还有耐缺氧、抗高温、抗疲劳等作用。

 

枸杞子Gou ji zi

《神农本草经》

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夏秋二秋果实呈橙红色时采收,晾至皮皱后,再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生用。

【性能】  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应用】

肝肾阴虚及早衰证。本品能滋肝肾之阴,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治疗精血不足所致的视力减退、内障目昏、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滑泄、耳聋、牙齿松动、须发早白、失眠多梦以及肝肾阴虚,潮热盗汗、消渴等证的方中,都颇为常用。可单用,或与补肝肾,益精补血之品配伍。如《寿世保元》枸杞膏单用本品熬膏服;七宝美髯丹(《积善堂方》)以之与怀牛膝、菟丝子、何首乌等品同用。以其还能明目,故尤多用于肝肾阴虚或精亏血虚之两目干涩,内障目昏,常与熟地、山茱萸、山药、菊花等品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古籍摘要】

1.《本草经集注》:“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2.《药性论》:“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令人长寿”。

3.《本草经疏》:“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甜菜碱、多糖、粗脂肪、粗蛋白、硫胺素、核黄素、烟酸、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尼克酸、β-谷甾醇、亚油酸、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枸杞子对免疫有促进作用,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血睾酮水平,起强壮作用;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对正常健康人也有显著升白细胞作用;还有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降血脂、保肝及抗脂肪肝、降血糖、降血压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取枸杞子洗净,烘干,打碎;每日20g,分2次空腹嚼服,2个月为1疗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疗效(中医杂志,1987,2:12);以枸杞子、女贞子、红糖制成冲剂,于饭后30分钟口服,1日2次,4~6周为1疗程,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效果(中国中药杂志,1991,6:372);本品还有用于治疗男性不育、慢性肝炎、肥胖病、斑秃等疾病的报道。

 

墨旱莲Mo han lan

《新修本草》

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江西、浙江等地。花开时采割,晒干,切段生用。

【性能】  甘、酸,寒。归肝、肾经。

【功效】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应用】

1.肝肾阴虚证。本品甘寒,能补益肝肾之阴,适用于肝肾阴虚或阴虚内热所致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证。单用或与滋养肝肾之品配伍。如旱莲膏(《医灯续焰》)单用本品熬膏服;二至丸(《医方集解》)以之与女贞子同用;亦常与熟地、枸杞子等配伍。

2.阴虚血热的失血证。本品长于补益肝肾之阴,又能凉血止血,故尤宜于阴虚血热的出血证。可单用或与生地黄、阿胶等滋阴凉血止血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洪血不可止者,傅之立已。汁涂发眉,生速而繁”。

2.《本草正义》:“入肾补阴而生长毛发,又能入血,为凉血止血之品”。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皂苷、鞣质、维生素A样物质、鳢肠素、三噻嗯甲醇、三噻嗯甲醛、螃蜞菊内酯、去甲螃蜞菊内酯、去甲螃蜞菊内酯苷及烟碱等成分。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消除氧自由基以抑制5-脂氧酶,保护染色体,保肝,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下的生命,提高在减压缺氧情况下小鼠的存活率,并有镇静、镇痛、促进毛发生长、使头发变黑、止血、抗菌、抗阿米巴原虫、抗癌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墨旱莲水煎口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53例,服药平均53.5天后,血小板计数平均由5.6万上升至13.14万,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4:29);以墨旱莲60~90g,水煎服,每日1剂;或用鲜品500g,凉开水洗净,捣烂取汁,加冷开水100ml,分2次服,治疗药物引起的溶血患者11例,疗效满意(中成药,1993,6:45);。

 

女贞子Nu zhen zi

《神农本草经》

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生用或酒制用。

【性能】  甘、苦,凉。归肝、肾经。

【功效】  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应用】

肝肾阴虚证。本品性偏寒凉,能补益肝肾之阴,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须发早白、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遗精、消渴及阴虚内热之潮热、心烦等证。常与墨旱莲配伍,即二至丸(《医方集解》)。阴虚有热,目微红羞明,眼珠作痛者,宜与生地黄、石决明、谷精草等滋阴清肝明目之品同用。肾阴亏虚消渴者,宜与生地、天冬、山药等滋阴补肾之品同用。阴虚内热之潮热心烦者,宜与生地、知母、地骨皮等养阴、清虚热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因主要成分齐墩果酸不易溶于水,故以入丸剂为佳。本品以黄酒拌后蒸制,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并使苦寒之性减弱,避免滑肠。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强阴,健腰膝,变白发,明目”。

2.《本草备要》:“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补风虚,除百病”。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甘露醇、葡萄糖、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女贞子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异常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化疗和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升高作用;可降低实验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消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减轻斑块厚度的作用,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数并减轻其阻塞程度;能明显降低高龄鼠脑、肝中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一定抗衰老应用价值;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及保肝作用;并有止咳、缓泻、抗菌、抗肿瘤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女贞子注射液(每ml含乙酸乙酯总提取物10mg),治疗冠心病,效果良好,对心绞痛的有效率为86.3%,显效率为23.5%(中医杂志,1982,3:24);以贞芪扶正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36例,服药3月后胃镜检查及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及95.0%(兰州医学院学报1992,2:122)。本品还有用于治疗肝炎、慢性气管炎、高脂血症、消化吸收不良症等疾病的报道。

 

桑椹Sang shen

《新修本草》

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果穗。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南等地。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用。

【性能】  甘、酸,寒。归肝、肾经。

【功效】  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应用】

1.肝肾阴虚证。本品能补益肝肾之阴,兼能凉血退热,适用于肝肾阴虚之头晕耳鸣、目暗昏花、关节不利、失眠、须发早白等症。对肝肾阴虚兼血虚者,还能补血养肝。其作用平和,宜熬膏常服;或与熟地黄、何首乌等滋阴、补血之品同用。

2.津伤口渴、消渴及肠燥便秘等证。本品又能生津止渴,润肠通便。兼阴血亏虚者,又能补养阴血。治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及肠燥便秘等证,鲜品食用有效。亦可随证配伍。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消渴”。

2.《滇南本草》:“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3.《本草经疏》:“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糖、鞣酸,苹果酸,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蛋白质,芸香苷等组分。

2.药理作用:桑椹有中度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能促进T细胞成熟,从而使衰老的T细胞功能得到恢复;对青年小鼠体液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对粒系粗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降低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可能是其滋阴的作用原理之一;其有防止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作用。

3.临床研究:以干桑椹50g的水提浸膏制成糖水剂250ml,口服,1日1剂,5天为1疗程,治疗便秘证60例,显效率为72%(中医杂志,1988,11:40)。

 

黑芝麻Hei zhi ma

《神农本草经》

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我国各地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能】  甘,平。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  补肝肾,润肠燥。

【应用】

1.肾精肝血亏虚所致的早衰诸证。本品为具营养作用的益精养血药,其性平和,甘香可口,为食疗佳品。古方多用于精亏血虚,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四肢无力等症,如《寿世保元》扶桑至宝丹(又名桑麻丸)以之配伍桑叶为丸服。亦常与巴戟天、熟地黄等补肾益精养血之品配伍,用以延年益寿。

2.肠燥便秘。本品富含油脂,能润肠通便,适用于精亏血虚之肠燥便秘。可单用,或与肉苁蓉、苏子、火麻仁等润肠通便之品配伍。

【用法用量】  煎服,9~15g。或入丸、散剂。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

2.《本草备要》:“补肝肾、润五脏,滑肠。”

3.《玉楸药解》:“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脂肪油(油中含油酸、亚油酸等)、植物蛋白、氨基酸、木脂素、植物甾醇、糖类,磷脂及十余种微量元素,还含烟酸、核黄素、维生素B6、维生素E、细胞色素C、胡麻苷等。

2.药理作用:黑芝麻有抗衰老作用,可使实验动物的衰老现象推迟发生;所含亚油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有防治动脉硬化作用;可使实验动物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可降低血糖,并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元含量,但大剂量下可使糖元含量下降;所含脂肪油能滑肠通便。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黑芝麻、生首乌、胡桃仁等量,首乌水煎取汁,另二味研细末,再以适量蜂蜜调成膏状,日服3次,每次10~20g,治疗便秘有效(陕西中医,1989,7:315)。

 

龟甲Guijia

《神农本草经》

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腹甲及背甲。主产地浙江、湖北、湖南等。全年均可捕捉。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剥取甲壳,除去残肉,晒干,以砂炒后醋淬用。

【性能】  甘,寒。归肾、肝、心经。

【功效】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应用】

1.肝肾阴虚所至的阴虚阳亢、阴虚内热、阴虚风动证。本品长于滋补肾阴,兼能滋养肝阴,故适用于肝肾阴虚而引起上述诸证。对阴虚阳亢头目眩晕之证,本品兼能潜阳,常与天冬、白芍、牡蛎等品同用,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者,常与滋阴降火之熟地、知母、黄柏等品同用,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本品性寒,兼退虚热,治阴虚风动,神倦瘈疭者,宜与阿胶、鳖甲、生地等品同用,如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2.肾虚筋骨痿弱。本品长于滋肾养肝,又能健骨,故多用于肾虚之筋骨不健,腰膝酸软,步履乏力及小儿鸡胸、龟背、囟门不合诸症,常与熟地、知母、黄柏、锁阳等品同用,如虎潜丸(《丹溪心法》)。小儿脾肾不足,阴血亏虚,发育不良,出现鸡胸、龟背者,宜与紫河车、鹿茸、山药、当归等补脾益肾、益精养血之品同用。

3.阴血亏虚之惊悸、失眠、健忘。本品入于心肾,又可以养血补心,安神定志,适用于阴血不足,心肾失养之惊悸、失眠、健忘,常与石菖蒲、远志、龙骨等品同用,如孔子大圣知枕中方(现简称枕中丹)(《千金方》)。

此外,本品还能止血。因其长于滋养肝肾,性偏寒凉,故尤宜于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常与生地、黄芩、地榆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9~24g。宜先煎。本品经砂炒醋淬后,有效成分更容易煎出;并除去腥气,便于制剂。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小儿囟不合”。

2.《本草纲目》:“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观龟甲所主诸病,皆属阴虚血弱”。

3.《本草通玄》:“大有补水制火之功,故能强筋骨,益心智……止新血”。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动物胶、角蛋白、脂肪、骨胶原、18种氨基酸,及钙、磷、锶、锌、铜等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龟上甲与下甲所含成分相似。

2.药理作用:龟甲能改善动物“阴虚”证病理动物机能状态,使之恢复正常;能增强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DNA合成率的效应;对离体和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有解热、补血、镇静作用;尚有抗凝血、增加冠脉流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龟甲胶有一定提升白细胞数的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龟板、猪肚各500g,洗净切成小块,置砂锅内加水文火炖成糊状,不放或少放盐,早晚各服1次,2日服完;隔日再用1剂,3剂为1疗程;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疗效(广西中医药,1985,4:11);用全龟丸治疗肿瘤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对症状有改善,患者精神好转,体力有明显增强(中成药,1994,5:56)。本品还有用于治疗腰椎肥大症、皮肤瘙痒症、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报道。

 

鳖甲Bie jia

《神农本草经》

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主产于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硬皮能剥落时取出,除去残肉,晒干,以砂炒后醋淬用。

【性能】  甘、咸,寒。归肝、肾经。

【功效】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应用】

1.肝肾阴虚证。本品亦能滋养肝肾之阴,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阴虚内热、阴虚风动、阴虚阳亢诸证。对阴虚内热证,本品滋养之力不及龟甲,但长于退虚热、除骨蒸,故尤为临床多用。治疗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者,常与丹皮、生地、青蒿等品同用,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治疗阴血亏虚,骨蒸潮热者,常与秦艽、地骨皮等品同用。主治阴虚风动,手足瘈疭者,常与阿胶、生地、麦冬等品同用。

2.癥瘕积聚。本品味咸,还长于软坚散结,适用于肝脾肿大等癥瘕积聚。常与活血化瘀、行气化痰药配伍,如鳖甲煎丸(《金匮要略》)以之与丹皮、桃仁、

虫、厚朴、半夏等品同用,治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成块。

【用法用量】  煎服,9~24g。宜先煎。本品经砂炒醋淬后,有效成分更容易煎出;其可去其腥气,易于粉碎,方便制剂。

【鉴别用药】  龟甲与鳖甲,均能滋养肝肾之阴、平肝潜阳。均宜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及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症。但龟甲长于滋肾,鳖甲长于退虚热。此外,龟甲还兼有健骨、补血、养心等功效,还常用肝肾不足,筋骨痿弱,腰膝酸软,妇女崩漏、月经过多及心血不足,失眠、健忘等证。鳖甲还兼软坚散结作用,还常于腹内癥瘕积聚。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

2.《本草汇言》:“除阴虚热疟,解劳热骨蒸之药也。厥阴血闭邪结,渐至寒热,为癥瘕,为痞胀,为疟疾,为淋沥,为骨蒸者,咸得主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动物胶、骨胶原、角蛋白、17种氨基基酸、碳酸钙、磷酸钙、碘、维生素D及锌、铜、锰等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鳖甲能降低实验性甲亢动物血浆CAMP含量;能提高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延长抗体存在时间,增强免疫功能;能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能促进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故可消散肿块;有防止细胞突变作用;还有一定镇静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鳖甲、穿山甲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服4g,以饭后蜂蜜调服更佳,2个月为1疗程,治疗肝脾肿大患者100例,其中78例肝脾明显回缩或至正常,血小板上升至10万以上/mm3(陕西中医,1989,7:315);以醋炙鳖甲、炮甲珠3∶2用量共研细末,每服6g,1日2次,治疗肝病血清蛋白比例倒置,服药24天~107天后,有一定疗效(山西中医,1990,5:24)。

(成都中医药大学  张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