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亚膦酸单正丁酯:通识之用,不止润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24:19

通识之用,不止润身

刘道玉

《 人民日报 》( 2011年12月27日   20 版)

  11月中旬,武汉大学出版社聂勇军编辑转交给我一封信和一部书稿的清样。写信者是周治南教授,书稿是《大学通识学科综合化》。这部书稿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为治南教授的开创精神所感动。这部书稿是他十年心血的结晶,堪称十年磨一剑!无论是书名、体系结构或是书中观点,多有创新之处,这是他创造精神的体现,也是他为在我国推行通识教育所作的一份贡献。

  “大学通识学科综合化”符合现代科学发展规律。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学科纵横交错,既不断分化,又不断高度综合,但系统综合则是主要趋势。科学上的这种分化与综合,致使在原来一些学科的交叉点或是边界处,孕育或诞生了一批新兴学科,而“大学通识学科综合化”就是这个学苑中的一朵奇葩。

  通识教育有时也被译成通才教育或普通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博雅教育”,它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其实质是对自由和人文传统的学习与继承。它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和精神,避免专门化和作就业准备的教育”,其目的不是谋生,而是准备生存。

  其实,通识教育在中国并不陌生。当年,蔡元培领导北京大学时,就反对专才教育,主张“沟通文理”的通才教育。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明确指出:“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遗憾的是,1951年我国进行院系大调整时,提出“一边倒”,高等教育全盘苏化,以培养专门化的人才代替了通才教育。关于通才与专才之争,历时60年,几起几落。而越分越细的大学专业,容易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越来越狭窄的局面。

  近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不断呼吁实施通识教育,某些大学也开展了通识教育的改革试验。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值得称道的是,周治南率先编撰出了《大学通识学科综合化》一书,填补了这个学科领域的空白点。这本书从我国国情出发,以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世界文明发展为主线,融中西文化精髓为一炉。概括起来,该书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三点:

  首先是传播普世价值,补救我国大学人文教育薄弱的现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心躁浮夸充斥校园,抄袭和剽窃屡禁不绝,诚信丧失。要想拯救大学人文教育,必须开展以诚信为核心的伦理教育,以实践证明了的人类文明精髓教化学生,方能够对这种现状有所补救,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的人、有高尚道德的人、有利于人民的人。

  其次是在全球经济大潮中,提高大学生对跨文化价值的辨别、判断和交流的能力。当今世界,经济危机四伏,文化冲突不断,局部战事时有发生。作为生存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如果要适应这个世界的环境,有必要通过通识教育,了解不同地域、国家、民族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文化特征、宗教信仰等,这是他们必须掌握的生存之道。

  再次是实现学科的综合化,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今天,人们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急剧增加,同时又不断快速地被更新。面对这样的形势,大学应当怎样教,学生又将如何学?周治南曾形象地说:“知识大爆炸,课堂撑不下,学业咋减负,学科综合化”。实践证明,方法比知识重要,智力比分数重要,能力比文凭重要。通识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以学科综合化的方式,从知识的整体上进行教学,开阔眼界,传授方法,启迪智慧,从而让学生更富有创造性。

  《大学通识学科综合化》是一种新的尝试,但只是通识教育的一门课程,还需要有更多门课程相配合。需要提到的是,通识课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前进,需要不断地更新课程与内容,这一点也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