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显示网页上有错误:《道德经》第五章:能守中,方可用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8:22:54

《道德经》第五章:能守中,方可用虚

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①     刍(chú)狗:草扎的狗。古代祭祀之物。

②     橐籥(tuóyuè):橐为冶工鼓风的风箱;籥为冶工吹火的风管。籥又为乐器,是乐工的箫管。

③言,帛书为“闻”。《说文解字》,“闻,知声也。”《墨子》,“闻,耳之聪也。”本章,楚简只有“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两句。

品读:

第三章中,老子说要“虚其心”,则可以“无知无欲”;第四章,老子接着说,虚心之大用。用其虚,则其大用,就会无穷无尽。那么,怎样才算是“虚其心”呢?怎样才能用其“虚”,而不用其“实”;用其“无”,而不用其“有”;用其“无为”,而不用其“有为”呢?或者说,用其虚,用其无,是怎么一种表现,怎样一种作为?

老子在第五章中,接着就写到,“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用其虚,用其无的表现,就是“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其心虚,处无为之事,就是“以万物为刍狗,以百姓为刍狗。”就是用平等之心看待万物与百姓。生不为之喜,死不为之悲。不认为其高贵,也不认为其卑下。平等生慈悲,无爱生大爱。大爱是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人生态度。大爱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之爱,大爱不扰乱其诞生,不要求,不期望,不据为已有,即是生生不息之爱。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一是说,爱他人就是仁。只爱自己,是自恋。不只爱自己,就是仁。一个人与自己之外第二个人以上的爱,就是仁。《论语》说,“仁者,爱人。”二是说,博爱为仁。《庄子。在宥》说:“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仁,就是博爱。儒家文化,是仁爱文化,也就是博爱文化。仁,是一种博爱精神。三是说,从内心出发的爱,是仁。《韩非子·解老》对其的解释是:“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特别强调了,仁是从内心出发的爱。从内心出发,就不会因环境,因他人而改变,而受影响。无论环境怎么样,无论世道如何,无论他人如何对待自己,都不会影响心中仁爱他人,仁爱天下的态度。这才是仁。因为有这样的仁爱之心,所以才会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畏精神。四是说,自觉觉他是仁。《论语·雍也》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进一步明确了仁的内涵。如何爱他人?就是如果自己想拥有远大的理想,也支持他人拥有远大理想;如果自己想闻名天下,也支持他人闻名天下。五是说,不要求他人,就是仁。老子说,“为而不恃”;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他人没有要求,没有期望。自己不要的,也不强加给他人。可见,仁,是大爱,是博爱。不是偏私之爱,不是爱情、友情与亲情。仁爱之心,超越爱情、友情与亲情之上。人人拥有仁爱之心,就会众生平等,就会四海之内皆兄弟。没有血缘关系,志趣并不一定相投,并非爱情,只要有仁爱之心,四海之内同样都是兄弟。仁是一种博爱精神,同样也是一种超越精神。

老子说“天地不仁”,一是说,天地虽然创造了万物,孕育了万物。但天地对于万物,不停留在血缘亲情之上,也不停留在志趣友情之上;更不停留在爱情之上;天地不偏私,不拥有,无心于万物,让万物自然而然,生生不息,是谓不仁。二是说,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在天地心中,万物平等。无美丑高下,无善恶贵贱,即无仁爱之心,更无不仁之心。不仁即仁,没有仁与不仁的分别。三是说,不仁而大仁,大仁而不仁;大爱而不爱,不爱而大爱。庄子也说,“大仁不仁”,博爱,大爱,故无私爱,偏爱。四是说,天地只知道“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没有失去道,天地甚至不知道德为何物,更不知道仁为何物?天地只知道之用,还不知仁之用,还无需用仁。人们回归自然,复归于无极之后,人们再次成为道之后,同样,无需用仁,无需知道仁,而德自然圆满自足,仁自然博爱天下。

“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把万物都看作是刍狗。刍狗是用草扎成的祭祀之物。他的存在价值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还没有祭祀之前,祭师把刍狗包裹上锦绣衣物,把刍狗当作圣物,对其非常恭敬;二是祭祀之时,人们祭拜天地,刍狗是祭天的用品,也享受叩拜之礼;三是祭拜结束,将刍狗用车压碎,让其“骨肉复归于土”;四是用火将刍狗点燃,让刍狗化为无形,化入天地之间。刍狗的一生,仿佛生命的旅程。生命未生之时,同于道,与道为一;生命已生之时,仿佛受万物景仰;生命已毕,尘归尘,土归土;最终化为无形,复归于无,复归于道。天地不仁,即不乐生,也不恶死。

老子写天地把万物当作刍狗的态度,其实是写关于万物生死的态度。不仁其生,即不恶其死,生死为一,则万物死而不死,生而未生,生生不息,无始无终。

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周易说,“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圣人能够通晓天下的理想,创造天下的大业,解决天下的疑惑;这样,圣人就可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圣人的美德与天地相同,光明与日月相同,知进退存亡与四时相同;知吉凶祸福与鬼神相同。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大爱、博爱到极致,就是圣人。

老子说,能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为圣人。老子又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与百姓的关系,犹如天地与万物的关系。天地创造孕育了万物,圣人没有创造孕育百姓,但要有创造孕育百姓之心。圣人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那就是恒久不变地教化百姓,使世人皆得教化,而无一人遭到遗弃;圣人恒久不变地救助万物,而无一物遭受遗弃。则人人皆可为圣人;人人皆可成佛;人人皆可成道。圣人不仁,不偏爱,亦不偏恨;不偏美,亦不偏丑;不偏善,亦不偏恶;圣人不仁;方可不弃。圣人之心,与天地同心,与大道同体。那么圣人当然也会与道一样,“以百姓为刍狗。”百姓生,不为其喜,百姓死,不为其悲,生生不息,是为大生;生死为一,是为不死。

3、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圣人,虚其心,用其虚的结果,就是以万物百姓为刍狗。天地圣人用其虚,就是用其“盅”,用其“渊”,用其“橐籥”。老子再次用橐籥来比喻道的虚用之大用。

橐为风箱,籥为风管。风管不吹,风箱静寂无声,风箱之中虚,无穷无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说是“虚而不屈”。风管一吹,源源不断,绵绵不尽,愈出愈有。天籁之声越来越恢宏,地籁之声越来越广阔。愈是用力吹动,风声越大,响声越大,风卷残云,山摇地动,旋风、飓风、台风,山呼海啸,滚滚而来,却又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多么盛大神奇,多么不可思议。橐,空虚无边,而无所不有;籥创造万物,而一刻不止。用橐籥比喻道,出神入化,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动感仿佛就在眼前。《周易。系辞上传》写到,“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在风箱之内,即是没有风管吹动,阴阳的能量,也会刚柔相摩,相互激荡,从而闪电雷鸣,风雨交加,日月运行不止,四季不断地更迭,终于乾创造了男人,坤创造了女人,乾成为天地之始,坤孕育万物。万物从此生生不息。天地创造,万物孕育,多么令人热血沸腾,激情万丈。

老子用橐籥来比喻道,栩栩如生。道的生生不息的意境,仿佛已经可见、可触,仿佛已经跃然纸上。宇宙是一个动词。无时不在运动,无处不在运动,从没有一刻静止过,从没有一刻停息过,从没有一物死亡过,从没有一物诞生过。生生灭灭,周而复始,永远生生不息。

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言,帛书本为“闻”。耳闻目睹,耳朵能听到中正之音,称为聪。耳朵要是听到欲望之声,就是失聪。眼睛看到中正之形象,称为明。眼睛要是看到欲望之相,就是失明。“多言数穷”的意思,就是多听多说多为,就会迅速穷困。一是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不知而言,当然很快就会穷困,就会无言无语。所以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不教而无不教。二是说,不知而言,不知而问。闻,又通“问”。不知不明才会发问,发问却又得不到答案,同样会穷困。向外寻找答案,永远找不到答案,唯一的办法只有守中。三是说,闻于外,不如明于内。向外找,向外看,人越看越觉得自己渺小。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而知识却无穷无尽,用短暂的生命追求无穷的知识,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所以老子说,“不如守中”。

“中”与“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甲骨文的字形,中,就是旗杆在正中竖立,上下游旌旗与飘带。中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七种:一是说,根据甲骨文的字形,中就是上通天,下通地,而人在其中。老子说,二生三,三就是天地人,就是天地与人共生,万物与人为一;就是天人合一。而中,就是天人合一之道。天之道,包容,创造,自强不息;地之道,承载,蓄养,厚德载物。人将天道地道融汇为一,将包容与承载,创造与蓄养精神,全部融汇到人道之中。人之道,即包容又承载,即创造又蓄养,即自强不息又厚德载物,人之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

二是说,中,内也。《说文解字》说,“中,内也。”守中,就是守内。庄子说,“天在内,人在外。”天性在心内,人的习性是外部环境。天性是先天而形成的,来自于道,习性是后天形成的,来自于环境。守中,就是守着自己内心天性中的美德,不让其失去,不让其被外部环境所改变,这就是人生的大道。守中,即是禅定,即是守道,守虚,守无。守虚,虚空之中,无穷无尽;守无,无中生有,无所不有。守中,何为中?何为内?如果身体之外,皆是外部,那么中就是身体之内;如果宇宙之外皆是外部,那么宇宙之中心,就是内;如果根本没有外部,那么自然之中任何地方都是中,自然而然就是守中,无为而为就是守中,大道不止,生生不息,就是守中。一个人向内看,能看到多大的人生境界,主要看他的宇宙有多大,他的心胸有多大,他的世界有多大,他的生命有多大。如若他的生命与宇宙为一,那么。天地万物都在他心中,他向内看,就能看到天地万物,看到所有的一切,应有尽有,无所不在心中。向外求物,向内明心。一个人向外看,只能看到物,看到欲;得到万物也不会觉得满足。一个人向内看,则可以看到心,看到智慧,心中自有天地,心中自有宇宙万物,则万物皆在心中。

三是说,中,足也。《庄子。天运篇》说,“人性自足于内,无假于外,大道之于人心亦然。”“天命之谓性”,庄子所说的人性,来自于天命,来自于道。天命即人性。韩愈也说,“足乎己,不待于外之谓德。”人内在的美德,圆满自足,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根本不必向外寻找。

四是说,中,中正。《周易。同人》卦说,“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文明刚健地行动,内心正直,并且相互呼应,这就是君子所崇尚的天下正道。所以说,只有拥有君子这样的德性,才能通晓天下百姓的理想,才能万民归心,天下无不治。《论语。子路》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内心正直,成为天下人的榜样,即使不发号施令,人们也会追随、学习君子的中正美德。如若君子内心不正,即使反复发布号令,即使威逼利诱,法令严酷,人们也不会听从。

五是说,中,中和。《中庸》中写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在内心中没有爆发出来,就叫做中;爆发出来却又有节制,有觉悟,有控制,是觉悟中的爆发,有意的爆发,有目的的爆发,就是和。君子能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君子能做到和,天下就能归于大道。君子将中和之道发挥到极致,则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就会自然化育。

六是说,中,中庸。《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作为人的美德,至善至美。朱熹对“中”的解释是,无过,无不及。《说文解字》,“庸,用也,更也。”就是不断创新。“日新之谓盛德。”天地最大的德性,就是无时无刻都在创新。中庸之道,就是用中来创新来创造万物,创造所需所想的一切。中者,内也。中庸之道,就是用内之道。而人的德性,“足乎己,不待于外。”用内,就是运用内心的圆满自足日日创新。就是无所不有,无所不能。儒家的中庸精神,类似道家的无为精神。

七是说,中,中立。《中庸》又说,“中立而不倚。”就是说中正独立,不偏不倚。中立是一种人生态度,只有天地不仁,不私,放下任何决定、信念、评价,用平等的态度看待万事万物,就会拥有中立的态度,就会不分别美丑,不分别善恶,不分别名利,不分别好坏。就会无爱而大爱,不仁而大仁。就会回归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可见,中的理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中者,天人合一,内也,足够,中正,中和,中庸,中立。守中,即守道。坚守生生不息之道,所以中华文明才能恒久不衰。

5、综述

第四章,老子提出了大道用虚的理念。第五章,老子接着解释,圣人达到什么境界,才可以用其虚。拥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态度,天地就可以对万物用其虚;同样,拥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态度,圣人就可以对百姓用其虚。天地圣人用其虚时,仿佛拉动风箱,鼓动风箱的力越大,风就会越大;鼓动风箱的速度越快,风吹的就越猛烈。而天地之间的大风,绵绵不绝,无穷无尽。所以,向外多说多问多听,很容易就会走向穷困,不如坚守中道。中道,圆满足够,当然会取之不尽,恒久不衰。中国的道统文化,又可称之为“中统”文化,“中道”文化,是中华文明昌盛不衰的根本。

6、塞翁失马

边塞之地有一个老头,有一天,他养的一匹骏马跑丢了。村子里的人,都来向他表示不幸的慰问。他笑着对大家说,跑丢了一匹马,怎么就不是福呢?数月之后,他的骏马带来一群胡人的马匹,跑回了家。村子里的人,都来向他表示祝贺。他再次笑着对大家说,一匹马带回来一群马,怎么就不是祸呢?因为家里有良马,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摔断了大腿。村里人再次向他表示不幸的慰问,他又一次笑着向大家说,儿子摔断了腿,怎么就不是福呢?大约一年,胡人入侵,村中男子皆应征入伍,十个人之中九个都战死了。唯独他儿子因为断腿,与他一起幸存了下来。

故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中有福,福中有祸。守其中,不祸不福,不福不祸。所以,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天地不为万物福,也不为万物祸;圣人不为百姓福,更不为百姓祸。天地圣人皆守中,让万物百姓自然、自为、自化、自育。则可以“为无为,而无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