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1认证审核老师:福建非遗保护的那些“金点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46:49
创意搭台传承唱戏 珍贵遗产护之有道福建非遗保护的那些“金点子”

侗族芦笙舞传承人在福建省非遗博览苑前表演

游客观看纸织画制作演示

中学生在了解福州软木画的制作工艺

厦门漆线雕

拍胸舞在厦门翔安建区三周年庆典活动舞台表演潘志坚 摄

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保生慈济文化节开幕式现场李鸾汉 摄

创意搭台传承唱戏 珍贵遗产护之有道

福建非遗保护的那些“金点子”

本报记者 焦 雯

近日,在厦门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上,由福建省文化厅、艺术馆和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布展的海西城市非遗展区,成为场内人气高涨也最令观众目不暇接的区域之一——

“太厉害了,木偶也能写书法!”这边刚欣赏完令人啧啧称奇的提线木偶书法,那边清新柔婉的惠安女舞蹈表演又开始了。展区里莆田木雕、漳浦剪纸等一字排开,件件精工细做、美轮美奂,饿了还有现做现卖的沙县小吃、浙江衢州邵永丰麻饼,观众怎能不流连忘返?

“一个是参展项目多、有新意,这是首次邀请海峡西岸21个城市联合参展;另外,我们特意策划的现场互动表演也大大增强了吸引力。”谈及此次文博会上海西非遗展区的大热,福建省艺术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即使是一个小展区,也得玩出点花样来。肯动脑筋,肯下功夫,已经成为福建非遗保护工作一大特色。也正是因此,作为非遗资源大省的福建,近年来在国内非遗保护工作中,越发具有标杆性和引领性:从内在的机制体制创新,到外在的展览、展示求新求变,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先行先试到非遗助推对外文化交流,福建的非遗保护工作“金点子”迭出,可谓风生水起、渐入佳境。

金点子之一:创新机制 为非遗保驾护航

6项世遗、103项国家级非遗,再加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一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些数字已大致为我们勾勒出福建非遗资源大省的轮廓。

拥有多项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石”的福建,其文化由中原古代文化与古闽越文化融合交汇形成。浓郁的海洋文化特性,相对独立的语言和信俗体系,使得大量中原地区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在福建仍得以完好保留。

近年来,福建本着非遗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非遗保护的各项工作机制和相关制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目前,在文化部的安排部署下,福建已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的重大工作事项。与此同时,各地市也建立起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厦门、泉州、漳州三市还结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组建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非遗保护领导小组。

非遗保护缺资金、缺人手,是全国各地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工作中,福建成功地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很好地破解“人”的难题。

一方面,依托于福建省艺术馆建立的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目前已有多人专职从事非遗保护的日常工作。同时,全省9个设区市,已有6个经编制管理部门批准设立市级非遗保护中心,宁德市还设立了专门机构并确定了级别和编制。

另一方面,活跃在福建近1.5万个乡镇的14771名文化协管员,成为了基层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

村级文化协管员是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项旨在扎实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创性举措,其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开展文艺、体育、节庆民俗及电影放映等活动,发现并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资源等。2006年以来,由福建省文化厅和艺术馆精心组织培训师资,分别在全省9个地市举办了42期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村级文化协管员培训班,《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课程成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以2009年结束的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为例,全省近20万条线索,对17个门类90303个项目5742万字的调查记录、700多幅照片、700小时录音和854小时录像等海量资源的收集整合,一大部分正是由村级文化协管员协助完成的。

在此过程中,一些协管员还成为了当地非遗工作的强力推动和引领者: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的文化协管员黄国英,擅长书画、熟悉传统音乐,在他的引导下,村里不仅组建了南少林书画院和民乐队“十音八乐队”,还建立起民间绘画基地、裕昆堂教育基金会、妈祖书堂等。罗源县福湖村文化协管员李秀燕参与上报的“畲族服饰”项目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推动畲族非遗保护,她克服种种困难组织举办了“三月三”畲族风情艺术节等活动,由她推动相关部门设计建设的福湖畲族文化主题公园,现已动工施建一期工程,福湖民俗博物馆也正在筹划建设之中。

在积极推进管理机构和长效机制建设的同时,福建还致力于建立健全非遗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2004年9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施行,使福建成为全国第三个专门为民族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省份。此后,福建省文化厅相继制定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示范园区)建设方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示范园区)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用以指导全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金点子之二:常态展示 为非遗再添人气

“旅行时总觉得现在到处充满商业味道,钱浪滚滚,叶园里却在分文不取地展示着珍贵的乡土文化遗产,我们为之鼓掌!”这是一位观众在参观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叶园的福建省非遗博览苑后的感慨。

2009年11月,在福建省文化厅的大力争取下,省政府将位于三坊七巷南后街82号的叶氏民居定为福建非遗博览苑,免费向社会开放。叶园建筑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因曾出过八位翰林,叶家在福州素有“世翰林”之美誉。博览苑结合叶氏民居的文化身份与空间结构,利用实物、图片、视频和传承人现场展演等方式,多角度展示了福建288个各级非遗项目。截至目前,已有69个项目(其中国家级38项,省级项目22项)、共计130多人次参与了在博览苑的现场展演。

老房子里“晒”老手艺,可谓相得益彰。非遗进驻后,三坊七巷顿时鲜活起来,不再只是那些生硬冰冷的老建筑和鳞次栉比的现代商铺。“每天排队领票的人很多,我们不仅有传承人现场表演,导览解说服务,还增加了‘博饼’等一些趣味互动,看完之后每个观众都是满心欢喜。”福建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梁祥霖告诉记者,博览苑开苑以来,已接待游客130多万人次,其中国家领导人和各部委、省市领导以及港澳台等地嘉宾就有近千人。如今,博览苑已成为展示福建文化的最佳窗口,成为民众了解福建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最直接和生动的文化课堂。

三坊七巷的如织人潮,也为参与展览的非遗项目添了人气,加了底气。今年博览苑举办的冯久和祖孙三代寿山石雕作品展、建窑建盏精品及技艺展演、宁德畲族银器制作技艺等专题展都很受欢迎。“很多观众看了表演现场就要买,都供不应求了。看到人气这么旺,展演还没结束,畲族银器就在三坊七巷租了新的店面,这几天就开张了。”提起博览苑的火爆人气,梁祥霖也是喜不自禁。

“其实福建一直很重视非遗的展览展示,很多新的展览、展示手法追根溯源,都可以看到福建早期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影子。”一位多年从事民族民间文化和非遗保护的文化工作者表示,从最早在中国美术馆引起轰动的福建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展,到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的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福建均是首开先河的省份之一。此次厦门文博会上的海西非遗展区,互动式的场馆表演,也成为非遗增加人气的神来之笔。“我们还在不断地想新‘招数’,毕竟时代在变,非遗的技艺再精、东西再好,也需要与时代接轨,用鲜活生动的方式来推广。”

据了解,如今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均已建立起类似于博览苑这样有较强互动性的常态化展览展示场所,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和欢迎,也大大提升了各个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人气。各类文化类展会包括对外文化交流中,福建非遗也从未缺位,一些非遗项目正是因此而重获生机。福州软木画的再度崛起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福州软木画的传承人吴传福告诉记者,前些年软木画一度濒临失传,工厂散了,老艺人也都回家赋闲,多年练就的好手艺一时间全无意义。福建省文化厅、非遗中心了解到软木画的艰难处境之后,大力扶持,带着软木画精品和吴传福等老艺人参加各种展会,并在博览苑设点展示软木画,还帮他们牵线搭桥找到联营企业。“现在不仅老手艺全恢复起来了,还运用现代技术改进了工艺、材料。今年在深圳文博会上,我们一下子拿到了600多万元的订单,软木画重新‘活’过来了。”吴传福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形成非遗展示、保护的规模和声势,福建还充分发挥闽南重要民间节庆和民间信俗的作用,大力倡导开展节庆活动,让传统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杂技与竞技、传统饮食等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得到原生态的保护;进校园、进教材,也成为“非遗保护从娃娃抓起”的重要途径。

金点子之三:整体保护 重塑非遗文化生态

非遗保护,离不开鲜活生动的个体生命,也离不开滋养孕育它的整体文化生态。

一直极具珍视和传承传统文化意识的福建,也是最早提出并开展非遗整体性、生态性保护的省份。2007年,在文化部的积极支持下,全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福建成立。没有现代模式可资借鉴的情况下,福建文化人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通过4年的努力,目前,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各类社会平台已基本形成,并取得较好的效益;非遗的名录建设和传承、传习机制也比较健全。在此过程中,福建省文化厅先后确定了两批共50个实验区示范点(园区),并形成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示范园区)建设方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示范园区)管理办法》等工作机制。

4年来,为更好地恢复保护区内的文化生态,形成真正的整体保护的态势,福建一方面在保护区内试行灵活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广开财源,创造经济环境;此外,他们还通过媒体宣传、普及非遗知识,营造社会舆论环境;通过恢复传统民俗活动,复苏民俗环境;大力提倡乡土文化课程进学校,修复语言环境。

当然,保护区的建设也曾面临困惑。如泉州、厦门、漳州三地虽然共属于闽南文化系统,但由于各地历史、地理、习俗等多方面的差异,在实验区示范点(园区)建设中难以用同一个标准和速度来推进,也难以用同一种方法来实现。因此,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在苦苦摸索后,开始试行示范点、示范园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新保护模式。如今,50个示范点(园区)呈现出多种模式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可喜局面。产业开发类、文化观光类、节庆活动类、博物馆经营类、传习所(中心)等林林总总,产值亦蔚为可观。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攀比;应当因地制宜,切忌一哄而上搞‘一刀切’,不能搞成政治运动,也不能搞成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本真性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实践,有效地防止‘伪民俗’和‘伪遗产’占用可贵的保护资源和财富……”2010年《第一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示范园区)调研报告》中的一段阐述,清晰地表明了福建对于保护区建设和非遗保护的务实观念和审慎态度。

在各地纷纷前来取经,参照福建做法大力建设当地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时,福建的非遗工作却已进一步向纵深发展。2010年,福建设立了首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湄洲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积极推进闽西(龙岩、三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工作、闽东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筹划申报。2011年,福建省文化厅又率先公布了首批18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与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签订了融资200亿元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银行贷款向包括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内的文化产业倾斜。同时,福建文化部门也积极推动、支持具有生产性开发前景的非遗项目与企业联姻,恢复这类项目的传统工艺并进行生产性开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鉴于非遗博览苑取得的良好反响和巨大成功,福建省政府已提出,希望进一步扩大博览苑的规模,让非遗项目“全方位入驻三坊七巷”,并逐步进入武夷山、鼓浪屿等福建知名景区。届时,真正的传统文化遗产,将取代那些充斥着商业味的“伪民俗”“伪文化”,福建一游,既有山水养眼,又有文化润心,岂不快哉。

尽管仍存在思想认识参差不齐、法律法规不甚健全、工作初步开展尚待突破等问题,但福建在非遗保护工作上的一系列探索性建设,已对国内乃至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他们的态度、经验和做法也成为了中国非遗保护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愿福建这条继承传扬民族宝贵精神遗产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图片均由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掌握好“火候” 才能形成“气候”

——福建省文化厅厅长陈秋平谈非遗保护

本报记者 焦 雯

提到福建的非遗保护工作,圈内的人士少有几个不竖大拇指的。从最基础的资料收集、整理到体制机制上的探索创新,从生态保护区概念的最先提出到形式多样、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民间节俗,包括为孩子们编写的课本、开展的夏令营,福建非遗保护于润物细无声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怎样能在政府主导的同时,让百姓切实参与其中,让非遗保护从文件、书本走向“人间”?这其间,如何掌握“火候”可是门学问。近日,记者就福建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关经验等问题,采访了福建省文化厅厅长、资深文化工作者陈秋平。

记者:您认为福建非遗工作近年来在体制机制上有何突破?

陈秋平:福建省是非遗资源大省之一,保存了大量古代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遗产。长期以来,福建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承传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近年来,在非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利用福建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引导和组织群众性的民俗节庆活动、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开发,从而发挥民间的优势、民俗的力量,营造有利于非遗保护的社会环境。

但平心而论,目前非遗保护仍存在一些难点,如尚未真正形成社会共识、非遗与现代社会接轨与适应问题等。

形成社会的共识,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此过程中,从事非遗保护的部门和单位要转变观念,正确地引导各种民俗和节庆活动。群众想做的事情,堵是堵不住的;群众不想做的事情,政府部门再倡导,也难以被认可。如何把群众性的活动导入非遗保护的总体布局之中,把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导入群众性活动中去,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者:尽管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但福建非遗保护工作仍然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是怎样取得的?有哪些值得其他省区市借鉴的经验?

陈秋平:我想这首先是由于中央的正确决策,文化部的正确指导,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这个基础上,福建各级文化部门和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单位、干部职工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才有了今天的这一点成绩。

其次,福建充分发挥了本土非遗资源丰富以及闽台文化同根同源的优势,调动民间力量广泛开展各类民俗活动,从而提升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形成比较广泛的社会共识和海峡两岸的民间认同。

三是在非遗领域,福建从未停止积极务实的探索和实践。新时代、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本真性、系统性、科学性的要求,打破传统思路和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年福建非遗工作的历程,也正是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过程。

记者:目前福建非遗工作在哪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还有哪些需动员社会力量共同解决的问题?

陈秋平:比较薄弱的主要还是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了,非遗保护才会成为社会大众和各级党委、政府自觉的行为,也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阵地、设施、人员、队伍、经费等具体问题,从而全面开展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利用等有利于传承的具体工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非遗保护工作的战略意义,不断提高非遗保护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记者:下一步福建非遗工作还有哪些设想和期待?

陈秋平:福建的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与非遗保护的目标和任务,与社会各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重点从五个方面加强全省的非遗保护: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和理论研究,推进非遗保护逐步从“形态保护”向“生态保护”转化。二是加大非遗保护的经费投入和项目建设,努力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大众的非遗保护和展示设施。三是加强非遗保护的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非遗理论研究、基层工作和资料收集整理的高素质队伍。四是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逐步形成由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骨干的福建非遗保护的基本框架,并以示范点(园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方式。五是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继承、传承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