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晴大王和二狗照片:道家秘方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16:26


 

 道家秘方3 道家秘方5

道家秘方4

易医玄黄 2007-08-17 17:27:21 阅读2516 评论1   字号: 订阅

仙茅丸



宋·朱佐《类编朱氏集验方》正方



仙茅、茯苓、山药、菖蒲(九节者)各一两。



右仙茅一件不犯铁器,并锉,以法酒拌匀于饭上蒸,以饭熟为度,日干为末,以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汤酒任下。大补益,壮元阳,久服延年益寿。



[按语]



方中主药是仙茅。仙茅又名独茅、芭爪子、蟠龙草、婆罗门参、仙茅参、黄茅参等,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的根茎,味辛性温,入肾肝二经。《开宝本草》称其“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虚弱。男子益阳道,久服通神强记,助筋骨,益肌肤,长精神,明目。”《海药本草》说它“治一切风气,补暖腰脚,清安五脏,久服轻身益颜色,治丈夫五劳七伤,明耳目,填骨髓。”《日华子本草》谓其“能开胃消食,下气,益房事不倦。”《生草药性备要》记载仙茅“用沙糖藏好,早辰茶送,能壮精神,乌须发。”《本草正义》认为“仙茅是补阳温肾之专药,亦兼能祛除寒痹,与巴戟天、仙灵脾相类”。据《图经本草》记载:“五代唐筠州刺史王颜著《续传信方》,因国书编录西域婆罗门僧服仙茅方,当时盛行,云主五劳七伤,明目,益筋力,宣而复补。云十手乳石,不及一斤仙茅,表其功力也。本西域道人所传。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明皇服之有效,当时禁方不传。天宝之乱,方中流散,上都僧不空三藏始得此方,传于司徒李勉,尚书路嗣恭,给事齐杭,仆射张建封服之,皆得力。”还说:“呼为婆罗门参,言其功补如人参。”这些记载都表明,仙茅有着很好的滋补强壮作用。方中更用山药以固肾涩精,补肺益脾;茯苓益智安神,健脾利湿;石菖蒲芳香化湿,开窍和中,益智安神。

本方药不仅能温肾壮阳,而且有益智安神、益脾补肺等功效,适宜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心脾不足、阳事不健、精神倦乏、腰膝痠痛或软弱无力、食少纳差者服用。阴虚火旺者当禁用。



[附方甲]仙茅丸



宋·《圣济总录》亦载有“仙茅丸”,方为“仙茅二斤,糯米泔浸五日,去赤水,夏月浸三日,铜刀刮剉阴干取一斤;苍术二斤,米泔浸五日,刮皮焙干,取一斤;枸杞子一斤;车前子十二两;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壳,各八两;生地黄焙,熟地黄焙,各四两。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温酒下,日二服。壮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髭发。”

[按语]

本方功能滋肾强精,温肾助阳,属于阴阳双补之剂,适宜于中老年人心肾阴阳两虚、精力衰减、腰膝痠痛或软弱无力、目昏眼花、须发早白者服用。



[附方乙]仙茅丸



元·许国祯的《御药院方》也录有“仙茅丸”,方为“仙茅二斤,糯米泔浸五日,浸去赤水,用铜刀去皮,铜刀剉取一斤,夏月止浸三日,风干不见日;苍术二斤,泔浸五日或三日,去皮焙干,称取一斤;马蔺花、舶上茴香各半斤;椒红二斤,醋炒取红一斤;熟干地黄一斤,焙干,称半斤;柏子仁半斤。右件为细末,醋煮糊为丸,如桐子大,酒丸亦得。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或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下,一日二服,渐加至七八十丸。治男子真气不足,常服强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须髭。”

[按语]

本方与《圣济总录》之“仙茅丸”,不论是药物组成,还是功能主治都基本相同,此方很可能是由《圣济总录》“仙茅丸”化裁变化而来。

沉香羊肉丸

金元·李东垣《秘藏方》正方

羊肉一斤(去筋膜),葱白一握,陈皮一两,青盐五钱,破故纸(炒)、远志、生地黄各五钱。花椒五钱(去目合口者),用好酒煮糊、入葱白等,再煮羊肉。牛膝、干地黄、木香、韭子、菖蒲、沉香、覆盆子、木瓜、北五味子各一两,麝香一钱,胡桃肉二两,鹿茸(酥炙)四两,苁蓉一两,枸杞子、山药各一两,茴香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升降阴阳,调理三焦,通经络,生气血,壮元阳,补脏腑,常服百邪不侵,至老清健。

[按语]

方中羊肉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肉,味甘性温,入脾、肾二经,《名医别录》称其“主暖中,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治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千金要方·食治》谓之“主暖中止痛,利产妇。”《本草纲目》老奴丸



明·方贤《奇效良方》正方



木香五钱,灯心二钱,大蜘蛛七个,胡桃肉、荜澄茄、车前子(炒)、马蔺花(酒浸)、牡蛎(火淬)、萆薢、韭子、木通,以上各一两;山茱萸(去核)、破故纸(酒浸)、桑螵蛸(酒浸)、全蝎(去毒)、龙骨,以上各一两半;母丁香、紫梢花、肉苁蓉(酒浸)、菟丝子(酒蒸)、蛇床子、白茯苓(去皮)、仙灵脾、八角茴香、巴戟(去心)、远志(去心)、当归,以上各二两;沉香七钱,干漆(炒去烟)三两,熟地黄五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七日见效。无妇人者勿服。此药专兴阳事,如欲解者,饮凉水三口。年高气衰,虚耗风湿,腰脚疼痛并宜服之。此药最灵验,添精补肾虚,去冷除风湿,扶正更起阳,老诚好修合,秘方莫传扬,假之保元气,延寿保安康。一方无桑螵蛸、当归、沉香。



[按语]



据原方记载:“此方成都府崔磨去无子,欲服此药,修合未服,而崔先已卒。有老奴七十之上,腰脚疼痛,曲脊而行,褚氏与此药服之,其老奴语褚氏曰:自服此药,深有灵验,诸病悉痊,房事如少壮之人。于是与褚氏通,后有孕。一日褚氏事显,其家母视之,切究其由,得其道,打死老奴。多试有效,故名老奴丸”。这是老奴丸方名之由来。



蜘蛛别名次蠹、蠾蝓、社公等,为圆网蛛科动物大腹圆网蛛等的全虫,味甘性寒,入足厥阴肝经,功能祛风解毒,行瘀消肿,在此方中用之以祛肝经之风。荜澄茄别名荜澄茄子,为胡椒科植物荜澄茄或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主要产于鳊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印度洋群岛等地,味辛性温,入脾肾两经,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温脾暖肾、健胃消食药使用。《滇南本草》尚称它能“暖腰膝、壮阳道,治阳痿”。在此方中主要用之以温暖脾肾,兴助阳道。



马蔺花又名剧荔花、蠡草花、马楝花等,为鸢尾科植物马蔺的花,功能清热利湿,疏通经络。

紫梢花又名紫霄花,为淡水海绵科动物脆针海绵的干燥群体,味甘性温,功能益阳秘精。



干漆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树脂,经加工后的干燥品,辛温有毒,《本草纲目》谓其“辛温无毒”。目前临床上主要将其作为活血化瘀、消积杀虫药使用,但古人常用其作为抗衰防老及强壮药使用,如《神农本草经》称其“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久服轻身耐老。”《抱扑子》也记载:“服之通神长生。”



方中用破故纸、胡桃肉、肉苁蓉、菟丝子、紫梢花、韭子、蛇床子、巴戟天、荜澄茄、母丁香、沉香、八角茴香以温肾助阳;山茱萸、熟地黄、桑螵蛸、牡蛎、龙骨以滋肾涩精;当归养血活血;白茯苓、远志益智安神;蜘蛛祛风行瘀,解毒消肿;全蝎祛风镇痉,通络解毒;灯心、车前子、马蔺花、木通利湿祛邪;萆薢祛逐风湿。



原方称“此药专兴阳事”,说明它是以治疗阳事痿弱为主的专方。中医认为肾开窍于二阴,如肾之精气亏虚,不能充养前阴,则宗筋弛缓,阳事不兴;肝之经脉绕于阴器,如邪阻肝经,精气不能达于宗筋,亦可造成宗筋失养而弛废不用,本方药不仅可以温助肾阳,而且可以滋肾强精,兼能祛肝经风湿诸邪,疏通经脉,故有兴助阳事之功。因肾为人之先天之本,本方药功在补肾,故亦可起到抗衰防老、延年益寿作用,适宜于中老年人精亏阳衰、虚耗风湿、阳痿不举、腰脚疼痛者服用。本方虽为阴阳双补之剂,但重在温肾助阳,所以阴虚或素有阳热者应当忌用。

说它“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李东垣认为“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有形之物也,能补有形肌肉之气。凡味与羊肉同煮,皆可以补之,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也。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也。”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将其作为益气养血、温中暖肾药使用。

刘先生延寿丹



金元·刘元间《伤寒直格》正方



牛膝(去芦酒浸一宿)、菟丝子(酒浸一宿)、远志(去心)、地骨皮、石菖蒲、甘菊花、熟干地黄。



右七味各等分,同为细末,用浸药酒熬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临卧,日进三服,百无所忌。治五脏虚冷,筋骨缓弱,肝肾不足,精神困乏。久服清心益智,和血驻颜,延年益寿。



[按语]



本方原名“延寿丹”,为了与其它同名方相区别,特冠以“刘先生”三字。方中牛膝入药有生、熟两种。生牛膝功能散瘀血,散痈肿;熟牛膝功能补肝肾,强筋骨。正如《本草纲目》所说:“牛膝所主之病,大抵得酒则能补肝肾,生用则能去恶心”。在此方中主要是取其补益肝肾,强壮腰膝之力。菟丝子入肝肾气分,不仅可以温补肝肾,且有益精明目之功。远志滋肾强精,安神益智;地骨皮清热凉血,滋肾养阴;石菖蒲安神益智,祛湿和中,散风活血;甘菊花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熟干地黄滋肾强精,补肝益血。本方药不仅能补益肝肾、滋精养血,而且能安神益智,祛风活血,适宜于中老年人肝肾亏虚、精血虚少、虚风内扰、腰膝痠软、精神困乏、须发早白、头晕目眩者服用。但阳虚内寒者应当忌用。



[附方甲]草还丹



宋·《圣济总录》有“草还丹”,方为“牛膝(酒浸切焙)、熟地黄(焙)、枳壳(去瓤面炒)、地骨皮各一两。菟丝子二两、酒浸一宿时研烂入诸药。右为末,炼蜜和,木臼再杵千下,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一方盐汤下。治气血虚瘁,髭发变白”。



[按语]



此方较前方少石菖蒲、远志、菊花三味,增枳壳一味。



[附方乙]草还丹



《圣济总录》另有一“草还丹”,方为生地(净洗)、石菖蒲(节密细者)、牛膝(酒浸切焙)、地骨皮、菟丝子(入盐少许乘热取末)、肉苁蓉(酒浸一宿细切研焙)千等分。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以丹砂为主,空心,温酒下四十丸,日午再服二十丸,一月内百疾俱退,一年白发俱黑,身体有力,颜色如童,睡少欲薄。治气血虚瘁,髭发变白。



[按语]



此方仅较“延寿丹”少菊花、远志两味药,而较前“草还丹”仅多石菖蒲。少枳壳一味药。这三张方子虽然有所区别,但基本功能则是相同的,均为滋肾强精之剂,所不同者是两种“草还丹”的祛风之功较差。此外,后方“草还丹”之温肾助阳之力稍差,是阴阳双补之剂。


 

沉香暖肾纳气,降逆温中,方中用之以温中暖肾,摄火归原。方中更用鹿茸、破故纸、核桃肉、肉苁蓉、韭子、茴香、花椒以助其温肾助阳之功;用生地黄、干地黄、覆盆子、北五味子、枸杞子、山药以滋肾强精,填髓生血;用远志、石菖蒲以安神益智;用牛膝、木瓜、麝香以通经活络,强筋健骨;用陈皮、木香以行气和中;用葱白以通阳气。

青盐即戎盐、又名湖盐、秃登盐、阴土盐、石盐、寒盐、冰石、羌盐、岩盐、大青盐等,为卤化物类矿物石盐的结晶,产于炎热干燥地区的盐湖和海滨浅水泻湖中,常与其它盐矿、石膏以及砂岩、粘土等伴生于沉积岩中,主产于青海盐湖,这也是古人称其为戎盐、羌盐、湖盐、青盐之原因。此外,陕西、山东、安徽、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亦有出产。青盐味咸而性寒,入心、肾、膀胱诸经,《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蛊。”《日华子本草》谓之能“助水脏,益精气,除五脏癥结,心腹积聚,痈疮疥癣。”《名医别录》则说 它“主心腹痛,溺血,吐血,齿舌出血。”《本草备要》认为它能“坚骨固齿,明目乌须。”据《本草纲目》记载,“戎盐功同食盐”。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为凉血明目药使用。因“戎盐功专走血入肾”,故这里用其为肾之引经药,以引诸药归肾,且有引火归元之妙用。药中另有食盐,简称为盐,为海水或盐井、盐泉、盐池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功效与前者相近。

本方药功能温肾助阳,滋肾强精,兼能养血安神,理气通络,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两虚、身体羸弱、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牙齿动摇、腰膝痠痛、阳痿遗精、夜尿频多者服用。阴虚火旺者应当忌用。

 

沉香永寿丸

明·方贤《奇效良方》正方

莲肉一斤,先用酒浸一日,后装入雄猪肚内,缝合,却将莲肉添水煮熟,取出晒干,肚子不用;茅山苍术一斤,分作四分,一分酒浸,一分泔水浸,一分盐水浸,一分醋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焙干,无茅山者,以好者刮去粗皮代之;白茯苓四两;沉香、熟地黄、木香各一两;五味子、小茴香、川楝子(炮取肉)、西枸杞、山药、柏子仁(炒另研)、破故纸(用芝麻同故纸一处炒香,去芝麻),已上各二两,同研为末;青盐半两。

右为细末,用酒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空心用温酒或盐汤送下,以干物压之。大补元阳,滋益脾胃,调顺血气,添精补髓,不问老壮年少,并宜服之,甚有功效,不僭不燥。

[按语]

方中主药是沉香。沉香又名沉水香、蜜香,为瑞香科常绿乔木沉香或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沉香主要分布在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我国台湾、广东、广西亦有栽培。市售沉香有进口的和国产的两类。国产沉香又叫海南沉香,简称海南沉,味辛苦性温,《雷公炮制药性解》云:“沉香属阳而性沉,多功于下部,命肾之所由入也。”《洁古珍珠囊》说它“补右肾命门”。《本草通玄》称:“沉香,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运行不倦,达肾而导火归元,有降气之功,无破气之害,洵为良品。”《本草经疏》则说:“沉香治冷气、逆气、气郁气结,殊为要药。”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降气温中、暖肾纳气药使用。

莲肉、苍术亦为方中的重要药物。莲肉功能养心益脾,固精涩肠。苍术有南北之分。南苍术表面呈灰褐色,有根痕及短小的须根,可见茎残痕,质坚实,折断面平坦,黄白色,有明显的散在的棕红色油腺点,习称“朱砂点”,断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霉样的微细针状结晶,气芳香,味微甘而辛苦,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其中尤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地最好,故称“茅山苍术”或“茅术”,集散于南京者,亦称“京茅术”、“京苍术”;不论产于何地,总以个大、坚实、无毛须、内有朱砂点、切开后断面起白霜者为佳。苍术功能健脾燥湿,解郁辟秽。在此方中主要用莲肉、苍术以补益脾胃。

方中用熟地黄、枸杞子以补益肝肾,益精养血;破故纸以温肾助阳;小茴香以温中和胃,调气暖肾;五味子以敛肺固肾,纳气涩精,益智安神;山药以益脾补肺,固肾滋精;柏子仁以养心安神,滋肾润燥;青盐以引诸药归肾。用以上诸药旨在加强沉香、苍术、莲肉补肾益脾之功。方中更用木香温中和胃,理气行滞;川楝子疏肝理气,清热除湿;借此二味以调理气机。

本方药功在补脾益肾,既能滋精又能助阳,既能益脾又能和胃。肾为人之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本方既培先天,又补后天,长期服用,自能起到延年益寿之功。本方药别云“不僭不燥”,但终多温热之品,所以阴虚火旺或阳热素盛之人服之仍需慎重。

[附方]秋莲丸

《奇效良方》另载有“秋莲丸”:“莲肉一斤,先用酒浸一宿,待透,入于猪肚内线缝合,却用酒煮熟,取出曝干,猪肚不用。苍术用茅山者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用米泔水浸,小茴香、破故纸各一两同炒;一分用酒浸,川乌、川楝子肉各一两同炒;一分用醋浸,川椒一两同炒;一分用盐水浸,黑牵牛一两同炒,去牵牛。木香、五味子、枸杞子、熟地黄、牛膝、肉苁蓉、鹿茸各二两。右为细末,用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治诸虚百损,壮筋骨,健脾胃,去痰涎,除风湿,添精益气,和血驻颜,牢牙齿,乌髭发,理腰疼,疗疝气。”

[按语]

此方与前方均为补脾益肾之剂,但后者益精血之力较前者为强。

扶寿草还丹

明·吴旻《扶寿精方》正方

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此延年续嗣之至药也。

[按语]

本方原名草还丹,为了与其它同名药方相区别,特冠以“扶寿”二字。方中山茱萸,别名蜀酸枣、肉枣、魃实、鼠矢、实枣儿等,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山茱萸的果肉,因其核“能滑精”,故入药多去核不用。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入肝、肾二经,《神农本草经》称其“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窍,久服轻身。”《名医别录》谓之“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久服明目强力长年。”《药性论》说它“治脑骨痛,疗耳鸣,补肾气,兴阳道,坚阴茎,添精髓,止老人尿不节。”《日华子本草》记载,山茱萸“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癥结,治酒皶。”张锡纯认为“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负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其它酸敛之药不同。”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药使用,山茱萸含山茱萸甙、皂甙、鞣质、熊果酸,没食子酸、苹果酸及维生素A等。据报道,山茱萸流浸膏对麻醉犬有利尿作用,且能使血压降低;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它能杀死腹水中癌细胞。

破故纸,又名补骨脂,《本草纲目》称其“通命门,暖丹田,敛精神。”《方外奇方》谓之能“收敛神明,能使心包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故元阳坚固,骨髓充实,涩以治脱也。”《本草经疏》则说:“补骨脂,能暖水脏,阴中生阳,壮火益土之要药也。”据现代药理研究,补骨髓果实中的一种查耳酮,可扩张动物离体的冠状动脉,其作用较凯林强4倍,并能对抗冠状动脉的特别是不增加其耗氧量,毒性也很低;另外,尚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补骨脂能显著地延长家蚕寿命,并含有抗食欲活性和精神健康活性。以此来看,补骨脂确是一味较理想的抗衰防老药物。

当归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因当归含有叶酸、维生素B12,故有抗贫血作用;其煎剂喂养动物,可防止肝糖元降低,因此又具有保肝作用;当归粉对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减缓其形成的作用;此外,尚有镇痛和消炎作用。近来的研究结果证明,当归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抗维生素E缺乏的作用,当归的这些作用,对延缓衰老过程肯定是有益的。

麝香功能开窍辟秽,散瘀通络。其化学成分主要是麝香酮。此外,尚含水分、氮化合物、胆甾醇、脂肪酸以及钾、钠、钙、镁、铁、氯、硫酸根、磷酸根等,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均有兴奋作用。

方中用山茱萸、当归以滋精养血,破故纸温肾助阳,麝香活血通络,是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滋而不腻的方剂。作为延年益寿药,一般中老年人均可服用,无明显禁忌。也可用于治疗阴阳两虚所引起的阳痿、遗精、滑精等病症。

疗百疾延寿酒

汉·华佗《中藏经》正方

黄精、苍术各四斤,天门冬三斤,松叶六斤,枸杞五斤。以水三石,煎一日,取汁,如酿酒法成。空心任意服之。

[按语]

方中黄精味甘性平,入肺、脾、肾三经,《名医别录》列为上品,称其“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日华子本草》谓之“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驻颜断谷。”《滇南本草》说它“补虚填精”。《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也认为黄精有“补中益气,安五脏,润心肺,轻身延年”之功。《神仙芝草经》记载说:“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将其作为补中益气、添精生津、强壮筋骨药使用。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黄精视为滋补强壮、延年益寿之良药,并有仙人余粮、仙人饭、黄芝、戊己芝等美名。

苍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胃二经,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健脾燥湿、解郁避秽使用。但据多部古医籍记载,苍术也是著名的延年益寿药物。如《神农本草经》即称苍术“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经验方》尚记载它能“乌髭发,驻颜色,壮筋骨,明耳目,除风气,润肌肤,久服令人轻捷”。

天门冬味甘苦性寒,功能滋阴润燥,清肺降火,也是古代服食家常用的延年益寿药物。如《枕中记》即记载天门冬“久服补中益气,治虚劳绝伤,年老衰损,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恶疮,痈疽癞疾……轻身益气,令人不饥百日,还年耐老。”

松叶又名松毛、山松须、松针,为松科常绿乔木油松、马尾松、云南松等的树叶,味苦性温,入心、脾二经,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祛风燥湿、止痒杀虫药使用。但古人认为它也有延年益寿作用,如《名医别录》即说它能“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松叶也是古代服食家常用之品,如《圣惠方》即记载有“服食松叶”法,“松叶细切更研,每日食前以酒调下二钱,亦可煮汁作粥食,初服稍难,久服自便矣。令人不老,轻身益气,久服不已,绝谷不饥不渴。”

枸杞子滋肾强精,益血明目。据研究枸杞子除有降血脂的作用外,对由四氯化碳毒害致伤的小鼠还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对神经系统也具有强壮作用。近来的研究还证实,枸杞子能延长家蚕的寿命。

本方药功能滋精养血,益气生津,且药性平和,不腻不燥,不寒不热,适宜于长期服用。因此,凡中老年人精气亏虚、未老先衰、须发早白者均可服用。阳虚内寒者应慎用。

[附方甲]枸杞丸

明·方贤的《奇效良方》载有“枸杞丸”,方为“枸杞子冬采者佳,黄精各等分。为细末,二味相和,捣成块,捏作饼子,干复捣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水送下。补精气。”

[按语]

此方功亦在滋养精气,但药味尤精。

[附方乙]五精酒

唐·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载有“五精酒”,方为“黄精四斤,天门冬三斤,松叶六斤,白术四斤,枸杞子五斤。右五味皆生者,置于金器中,以水三石煮之一日,去滓,以汁渍麯如家酿法,酒熟取清,任性饮之,一剂长年。主万病,发白返黑,齿落更生。”

[按语]

此方与疗百疾延寿酒,仅是白术与苍术之别,前者为苍术,后者为白术,诸药剂量亦完全相同,两方的功效也基本相同。

[附方丙]五精煎丸

《普济方》载有“五精煎丸”,方为“白茯苓(去黑皮筋,取末),干菊花(饮一服时,不住晒,酒泡,焙干别取末),石菖蒲(石上生者,酒浸三日,炊二日,焙干别取末),桂(去皮取心干者,中研取末),各四两。”

“白术(切作片子,白者佳),天门冬(去心焙),人参,牛膝,各一升,捣碎,各以水并酒共一斗,浸药三日后绞取汁滤去滓,于银器内慢火各熬成膏。生黄精五斤,生地黄五斤,二味各捣取汁,银器内慢火熬成膏。”

“右先将下六味逐味取汁熬至半斤,可住火,然后将膏六味共合成三斤,以前四味散药同和匀,曝干,再入膏和搅,直俟入尽三斤膏药,再入臼中杵五六千下,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用清酒或米饮下。治上膈多热,下脏虚冷,皮肤不泽,气力乏少,大便秘涩,或时泄痢,头旋痰喘,口干舌强。益寿延年,久服有效。”

[按语]

本方名五精煎丸,但药有十味,未言明“五精”是指哪几味药。此方与疗百疾延寿酒方,药虽不同,但功能相近,均有益气滋阴之剂。本方由于有菊花等药,故尚有祛风之功,药物选择精良,组方严谨,比较前方更胜一筹。五精煎丸与疗百疾延寿酒,均适宜于中老年人气阴两虚、须发早白、疲乏少力、头晕目眩者服用。

远志丸

明·朱橚《普济方》正方

远志(去心)一两,山萸肉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金箔、银箔各十张。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茶酒随意下。强力,益智,延年。

[按语]

方中的主药是远志,别名葽绕、蕀蒬、棘苑、醉心杖等,为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细叶远志的根。入药应除去中间的木心部分,如《雷公炮炙论》说:“凡使远志,先须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因去心的方法不同,又可区分为“远志筒”和“远志肉”。远志筒为选择较粗的新鲜远志,用木棒捶松或用手搓揉,抽取木心,其质地较佳;远志肉为选择较细的远志用棒捶裂,除去木心,其品质较次。另有因根细无法去心而入药者,名“远志棍”。远志,味苦辛性温,入心、肾二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药性论》说它能“治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惑,坚壮阳道。”《本草纲目》认为“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本方用之主要取其滋肾强精,益智安神之功。

山萸即山茱萸,《药品化义》谓其“滋阴益血,主治目昏耳鸣,口苦舌干,面青色脱,汗出振寒,为补肝助胆良品。夫心乃肝之子,心苦散乱而喜收敛,敛则宁静,静则清和,以此收其涣散,治心虚气弱,惊悸怔忡,即虚则补其母之义也。肾乃肝之母,肾喜润恶燥,司藏精气,借此酸能收脱,敛水生津,治遗精白浊,阳道不兴,小水无节,腰膝软弱,足痠痛,即子令母实之义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也说:“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本方中主要用之以补肝肾,滋精气,敛心神,涩滑脱。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生津益智;白茯苓益智安神,健脾利湿。

金箔又名金薄,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味辛苦性平,入心、肝二经,《药性论》称其“主小儿惊伤,五脏风痫,失志。镇心,安魂魄。”《本草经疏》谓其“作箔入药,可为镇心安神之用。”《会约医镜》则说:“金箔,能镇心辟邪。”这里也主要取其镇心安神作用。

银箔又名银薄,又用自然银(又名生银)锤成的纸状薄片。银箔性寒,入心、肝二经,《药性论》称其“主定志,去惊痫、小儿癫疾狂走之病。”《海药本草》谓之“主坚筋骨,镇心明目,风热癫疾。”《本草再新》则说:银箔“主治与金簿不远,同能平肝。”在此方中用金箔、银箔,均是取其镇心安神的作用。但此二药均有一定毒性,长期或大量使用则应当慎重。

此方中以远志、山茱萸滋肾强精;人参、白茯苓补养心脾;金箔、银箔镇心安神。本方药不仅能滋补肝肾,而且可以补益心脾;不仅有强精之功,而且有益气作用。它适宜于中老年人肝肾亏虚、心脾不足、腰膝痠痛、失眠健忘、心悸气短、遗精滑精者服用。阳虚内寒者应当禁服。

却老七精散

清·高濂《遵生八牋》正方

用茯苓天之精三两,地黄花地之精、桑寄生木之精各二两,菊花月之精一两三分,竹实日之精、地肤子星之精、车前子雷之精各一两三分。

右七种捣罗为细散,每服三方寸匕,以井花水调下,日二服,满四十九日,即能固精延年,却除百病,聪明耳目。

[按语]

“七精”是说本方所用的七种药物,乃天、地、日、月、星、雷、木之精气凝聚而成。方中茯苓,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用作健脾利湿药,而古人则多用于益智安神,延年益寿。如陶宏景即称“其通神而致灵,和魂而炼魄,利窍而益肌,厚肠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上品仙药也。善能断谷不饥。”《神农本草经》也说它“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地黄花,功同地黄,滋精而养血,具有生津止渴之功,但地黄花补而不腻,清而能润,久服乌须发、延年益寿。

菊花疏散风邪,清肝明目,“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能全头不白”。

桑寄生即桑上寄生,又名寄屑、寓木、宛童、茑、茑木等,为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槲生、桑寄生或毛叶桑寄生等的枝叶。其中槲寄生又名北寄生,桑寄生又名广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肾二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安胎。”《日华子本草》谓之“助筋骨,益血脉。”《本草求真》认为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若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痿痹而痠痛矣。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目前临床上也主要作为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药使用。

竹实又名竹米,为禾本科竹类植物的颖果,一般本草书中多未言其性味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称其“通神明,轻身,益气,下积滞。”并谓“此物得金水之精,味甘胜蜜,食之令人心肺清凉”。

地肤子,别名地葵、地麦、落帚子、王蔧、王帚、扫帚子、益明等,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肤的果实,味甘苦性寒,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利小便,清湿热药使用,但古人认为地肤子尚有补益之功,如《神农本草经》即将其列为上品,称其“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药性论》也说它“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阳痿不起,补气益力。”

车前子又名车前实,为车前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味甘性寒,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利水通淋、清热明目药使用,但古人认为车前子尚有强阴益精之功,如《名医别录》即说它能“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神农本草经》还称它“久服轻身耐老。”陶宏景亦说:“仙经亦服饵之,云令人身轻……不老长生也。”以此来看,车前子尚有延年益寿之功。

本方药功能滋补肝肾,祛风利湿,且滋而不腻,适宜于中年人肝肾阴亏、兼有湿热者服用,并可用于治疗肝肾阴亏、小便不利、风热眩晕、目涩羞明等病证。因此方药性偏凉,所以阳虚内寒者应禁用。

灵仙散

宋·《圣济总录》正方

白茯苓(去黑皮)、天门冬(去火焙)、白术、巨胜子(去皮炮一日)、桃仁(去皮尖炒)、干黄精,各一两。右捣罗为细散,每于食前水饮下三方寸匕,日二服。或以蜜丸如赤小豆大,每服三十丸,温水下。轻身延年却老。

[按语]

方中白茯苓功能益智安神、健脾利湿,是一味既能扶正又能祛邪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多用作渗湿利水药,而很少为补益药使用。其实,两千多年前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即说它有“安魂养魄,不饥延年”之功。梁代名医陶宏景称其能“通神而致灵,和魄而炼魂,利窍而益肌,厚肠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乃“上品仙药”。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有一段传奇式的记载:浙江嵊县一吴姓老翁以种茯苓为业,其儿媳产后患病,面色泛红,烦燥口渴,心悸难眠,汗出难止,遂延请一位姓竹的医生诊治,虽数易其药,但病情仍未见好转。此时有人建议投以补剂,次日清晨,老翁即前来向提议者道谢,说他得知儿媳需用补药治疗时,便用茯苓煎汤给儿媳服用,没想竟取得良效。张氏本人也有这方面的临床体验。现代研究也已证实,茯苓确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天门冬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据现代研究,天门冬不仅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而且可以防治肿瘤及白血病。

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和中。《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白术,性温而燥,气不香窜,味苦微甘微辛,善健脾胃,消痰水,止泄泻,治脾虚作胀,脾湿作渴,脾弱四肢运动无力,甚至作疼。与凉润药同用,又善补肺;与升散药同用,又善调肝;与镇安药同用,又善养心;与滋阴药同用,又善补肾。”据现代药理研究,白术确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并有降血糖、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减少肝糖元的作用。此外,实验证明白术确有一定强壮作用,有人每天给小鼠灌服白术煎剂6克/公斤,一个月后发现小鼠体重与肌力均有增加。

巨胜子滋补肝肾,润养五脏,祛风明目,乌须黑发。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黑脂麻不仅含有极丰富的脂肪油,而且含有叶酸、卵磷脂、钙、磷、铁及维生素E,确有滋补强壮和抗衰防老作用。

桃仁功能行血化瘀。黄精补中益气,添精生津。

本方药功能滋肾养肝,补肺益脾,宁心活血,适宜于五脏精气亏虚、形体瘦弱、须发早白、牙齿不固、血枯肠燥者服用。阴虚内寒者应当禁用。

何仙姑庆世丹

明·方贤《奇效良方》正方

枸杞子,仙经云,此药是星之精,益血海,足筋骨,补气安神;甘菊花,仙经云,是木之精,服之聪明耳目,去头湿手软,利九窍,通三焦,去萼用;远志,消胃肠痞闷,去惊悸,润肌肤,壮筋骨,须用硬物,搥破取去心;车前子,仙经云,是镇星之精,益胃安虑,根注顿去夜惊恶想;生地黄,用干者去芦,仙经云,是太阴之精,开心神,去邪,养脾胃,五千荣卫神;巴戟,仙经云,是黄龙之精,去心疾,补血海,轻身延年;覆盆子,仙经云,是神门之精,开畅,轻身,安五脏,三万六千神;白术,仙经云,是太阴之精,祛湿痹,止吐逆,消食化痰,滋养荣卫;肉苁蓉,用有肉者,其药一百年一生,入小肠,补下元,酒浸七日;石菖蒲,细小九节者,能升智慧,清神明,暖下元,补虚,利小便;地骨皮、菟丝子,酒浸七昼夜,晒干炒令黄色为度;牛膝,治湿脚气,腰膝疼痛,去芦头,酒浸七日;细辛,疗百病,顺气,养血,炮去苗用;续断,治五劳七伤;何首乌,性温无毒。

右各用本土所生者,逐件择洗,各等分,捣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服一月百病不生,服一年至二年,返老还童,颜貌若莲花,是病皆除,原是神仙之术。

论曰:如有人抱一切危疾及瘫痪痛楚,久在枕床,日暮服之,必有效验。一名神丹,能还精,安魂魄,顺五脏,和六腑,添智慧,乌髭发,去八邪;一名还精丹,能补五不足,四肢无力,口干气短,神乱,骨节疼痛,毛发焦枯;一名护命丹,此药禀天地之气……一名延龄丹,如有恶疾,居体不安,行步艰辛,饮食少进,或寝寐不安,或痛连筋骨,服之是疾皆除,驻悦颜色,滋润肌肤,聪明耳目,四肢强健,延年益智,功效不可俱述。

[按语]

何仙姑,为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此传说始见于《东游记》。方名冠以何仙姑者,在于借其形容本方的延寿功效。“仙经”,是一部记述神仙传说故事的著作,并非医药专著。所以方中药后注释只能作为参考,有关药物的功能应以本草著作为准。

方中何首乌、生地黄、枸杞子滋精养血,补益肝肾;地骨皮滋阴清热,兼退虚热;覆盆子滋肾强精,固精明目;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温肾助阳;川续断、牛膝补益肝肾,强壮腰膝,白术健脾燥湿,益胃和中;车前子渗湿利水,清肝明目;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细辛祛风散寒,开窍化饮;石菖蒲芳香开窍,化湿和中,益智安神;远志益智安神,滋肾强精。

本方药功能滋精养血,温肾助阳,祛风利湿,益智安神,强壮筋骨,乌发明目,是以补益肝肾为主,兼能养心益智、健脾和中的方剂。它不仅能扶正固本,而且能兼祛诸邪,药性平和,不寒不温,不腻不燥。服之精血足,阳气充,则能充养形体,故可“驻悦颜色,滋润肌肤”;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肾主骨,肝主筋,肝肾精血充盛,则能上承耳目,外滋筋骨,故可使“耳聪目明,四肢强健”;肾又为先天之本,肾之元阴元阳强健,人则生生不息而“延年”;古人认为“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为惑善忘。”本方药既能滋肾强精,又能养心安神,入可“益智”。

据现代药理研究,方中何首乌、生地黄、枸杞子、肉苁蓉、菟丝子等确有抗衰防老、延年益寿功效;何首乌、枸杞子、石菖蒲则有强壮及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因此,也就能够“益智”;车前子、菊花、白术、菟丝子对维护视力也确有一定作用。方中药物的其它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仅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古人谓此方药可驻悦颜色、滋润肌肤、聪明耳目、四肢强健、延年益智,也不为无稽之谈,而是颇有道理的。本方药适宜于中老年人肝肾亏虚,腰膝痠软、神疲少力、头昏目暗、耳聋耳鸣、须发早白、健忘失眠者服用,阳热素盛或阴虚火旺者不适用。

[附方]庆世丹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载有“庆世丹”,方为“何首乌(用赤白者)四两,生熟地黄各二两,菊花(园中甘者)二两,车前子二两,地骨皮(去粗皮用近骨者)净二两,茯神(白者)二两,远志(用柑子水煮去心)二两,石菖蒲(九节者米泔水浸一宿)二两,川牛膝(酒浸)二两,肉苁蓉(酒洗去鳞)二两,山药二两,巴戟天(酒炒去心)二两,甘州枸杞子(酒浸)二两。右各为末,春夏用酒糊为丸,秋冬炼蜜为丸。每服百丸,清晨滚白汤送下,淡盐酒任下。或加柏子仁、酸枣仁各二两。”

[按语]

本方与前方相比,少覆盆子、白术、细辛、续断四味,多熟地黄、茯神、山药、柏子仁、酸枣仁,两方功能相近,但后者滋肾强精、养心安神作用尤佳。

还元秋石丸

明·李梴《医学入门》正方

秋石一斤,白茯苓一斤,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人参、地骨皮、人乳粉各四两。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白汤或酒下三五十丸。治因房劳损精,须发早白。

[按语]

方中主药是秋石与白茯苓。秋石又名秋丹石、秋冰,目前市售者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古代系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据《本草蒙筌》记载:“秋石聚童溺,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钱,桑条搅混二次,过半刻许,其精英渐沉于底,清液白浮于上,候其澄定,将液倾流,再以别溺满搀如前,投末混搅,倾上留底,俱勿差违。待溺搀完,清液倾尽,方入秋露水一桶于内,亦以桑条搅之,水静再倾,如此数度,滓秽洗涤,污味咸除。制毕,重纸封面,灰渗待干成有坚凝,囫囵取出。其英华之轻清者自浮结面上,质白。原石膏末并余滓之重浊者,并沉聚底下,质缁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遗。”这是古时常用的一种制作方法。据古医籍记载,秋石有阴阳两种炼制方法,上述炼法属于阴炼。阴炼者一般功在滋阴降火,涩精固气;阳炼者,则能温补元阳。本方未言系用阳炼者或阴炼者,通观全方,似应以阴炼者为妥,即取其滋阴降火、涩精固气之作用。

秋石尚有淡秋石与咸秋石两种。据研究,淡秋石主要成分为尿酸钙与磷酸钙。咸秋石含氯59.82%,硫酸盐0.70%,钠38.79%,钾0.49%,钙0.29%,稀盐酸不溶物0.2%。此外,尚含微量的镁与硝酸盐。总之,咸秋石的主要成分为食盐。秋石味咸性寒,入肺、肾二经,《本草蒙筌》称其“滋肾水,养丹田,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清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明目清心。”《本经逢原》谓之“能滋阴降火而不伤胃,补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阴精,降邪火,归真阳,止虚热嗽血、骨蒸劳瘵。”

白茯苓益智安神,与秋石配伍同用,则不仅能滋肾涩精,且可开心益智。

人乳粉即人乳汁制成的粉剂。人乳汁古人又名之妳汁、仙人酒,味甘性平,入心、肺、胃三经,《名医别录》称其“主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韩氏医通》谓之“大能益心气,补脑。”《本草通玄》说它“补真阴”。《本草再新》诊断它能“补心益智,润肺养阴,除烦止渴,清热利水,止虚劳咳嗽,治眼昏红。”据《随息居饮食谱》记载,人乳“补血,充液,填髓,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明耳目。”人乳尚有延年益寿之功。如《名医别录》即记载说:“汉·张苍年老无齿,妻妾无数,常服人乳,故年百岁余,身肥如瓠。”《南史载》载:“宋何尚之积年劳病,饮妇人乳而瘥”。目前临床上多作为补血润燥、养心益智药使用。人乳与秋石同用,亦能进一步加强其滋肾涩精、养心益智的功能。

地骨皮,方中用之主要取其滋肾强精之功。方中人参,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即古方人参固本丸,功能补益心肾,滋养精血。

本方药功能补益心肾,滋养精血。《瑞竹堂经验方》在说明人参固本丸的功效时说:“夫人心主血,血生气,气生精,精盛则髭发不白,颜貌不衰,延年益寿。”这也是本方药能乌须黑发、延年益寿的机理。本方药适宜于中老年人心肾两亏、精血不足、须发早白、未老先衰、健忘遗精者服用,但脾胃虚弱、阳虚内寒、痰湿内盛者不宜服用。

[附方甲]秋石还元丹

《经验良方》载有“秋石还元丹”,即阳炼秋石一味,“入好罐子内,如法固济,入炭炉中煅之,旋取二三两,再研如粉,煮枣瓤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渐加至十五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下。久服去百病,强骨髓,补精血,开心益志,补暖下元,悦色进食,久则脐下常如火暖,诸般冷疾皆愈,久年冷劳虚惫者,服之亦壮盛。”

[按语]本方与还元秋石丸有所不同,药用阳炼秋石,故能温补元阳,适宜于阳虚内寒者服用。

[附方乙]秋冰乳粉丸

《颐真堂经验方》载有“秋冰乳粉丸”,方“秋冰五钱,头生男乳晒粉五钱,头生女乳晒粉五钱,乳香二钱五分,麝香一分,为末,炼蜜丸芡子大,金箔为衣,乌金纸包,黄蜡匮收,勿令泄气。每日用乳汁化服一丸,仍日饮乳汁助之。固元阳,壮筋骨,延年不老,却百病。”

[附方丙]秋石五精丸

《保寿堂经验方》载有“秋石五精丸”,方用“秋石一两,莲肉六两,真川椒红五钱,小茴香五钱,白茯苓二两,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温酒空心下。常服补益。”

[按语]

本方药功在温肾助阳,补益心脾。

还少乳乌丹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正方

何首乌二两;枸杞子一两;牛膝一两,酒浸;茯苓一两;黄精一两;甘桑椹一两;天门冬一两,去心;麦门冬一两,去心;生地黄四两,酒浸晒干;熟地黄一两,酒浸。

右各味俱不犯铁器,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温水或盐汤送下,每有一百丸,日进三次。制何首乌先用柳甑砂锅,黑豆、红枣相间蒸熟晒干,如半斤用人乳浸过晒干,再浸再晒,一斤制成约半斤,亦可入前药用也。

[按语]

方中主要药物为人乳、何首乌、生地黄、人乳即人乳汁,又名奶汁、仙人酒等,味甘咸性平,《名医别录》称其“主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日华子本草》谓之“益气,治瘦悴,悦皮肤,润毛发”。《韩氏医通》说它“大能益心气,补脑髓,止消渴,治风火症,养老尤宜。”《本草再新》也说它能“补心益智,润肺养阴,除烦止渴,清热利水,止虚劳咳嗽,治眼目昏红。”《随息居饮食谱》则说它能“补血,充液,填髓,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神,聪明耳目”。目前临床上也主要作为益气养血、滋液润燥药使用。人乳也是一味延年益寿良药。如《本草经集注》中即记载说:“汉·张苍年老无齿,妻妾百数,常服人乳,故年百岁余,身肥如瓠。”《南史》中还记载说:“穰城老人年二百四十岁,惟饮曾孙妇乳也。”《本草纲目》尚载有“服乳歌”:“仙家酒,仙家酒,两个壶卢盛一斗,五行酿出真醍醐,不离人间处处有,丹田若是干涸时,咽下重楼润枯朽,清晨能饮一升余,返老还童天地久。”

方中何首乌、枸杞子、桑椹功能滋精养血,益智安神;生地黄、熟地黄滋阴补血;川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黄精补中益气,添精生精,强壮筋骨;天门冬滋阴润燥,清金降火;麦门冬养阴润肺,生津益胃,清心除烦。白茯苓健脾利湿,养心益智。

据研究,何首乌不仅具有降血脂和强壮神经的功能,而且能延长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的生长周期;枸杞子、黄精亦能显著延长家蚕的自然寿命,其中枸杞子尚有强壮神经的作用;生地黄、熟地黄不仅具有补血、强心功能,而且能防止老化、增强神经的反射功能。现代研究还证明,复方何首乌丸(何首乌、牛膝、黑豆)能提高家蚕机体活力、减少死亡、延长寿命。从这些研究结果来看,以上药物也应有抗衰防老、延年益寿功效。

本方药有滋精养血、益智安神、增液润燥等功效,虽重在滋补肝肾,但也能兼补心、脾、肺等脏,适宜于中老年人精血亏虚、津液不足、须发早白、精神衰减、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者服用。阳虚内寒和脾胃虚弱者则当忌服。

灵飞散

清·(佚名)《道藏炼丹杂抄》正方

云母一斤,炼成者;茯苓半斤,亦可一斤;柏子仁七两;石钟乳七两;菊花五两,亦可十五两;术四两;人参七两;干地黄十二两,亦可十五两;桂心七两;续断七两。

凡九物治下筛讫,以生天门冬十九斤捣糜后取汁,以丸此药,汁多可和之,汁少者溲之,著铜器中,悬著甑下,蒸黍一斛一斗,熟,出药暴干,治捣之令细。簁服一方寸,七日一服,无毒可多服饵,当食十日身轻,二十日耳目聪明,七十日发白返黑,齿落更生。亦可以白蜜为丸服之。

[按语]

本方,据云出自《传信录》。《圣惠方》亦录有此方,但方名为“西山岳真人灵飞散。”方中云母温肾纳气,坠痰镇惊;石钟乳温肺气,壮元阳;桂心补元阳,暖脾胃,除冷积,通血脉;干地黄滋补肝肾,益精养血;天门冬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续断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人参大补元气,生津益智;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益智安神;柏子仁滋肾润燥,养心安神;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本方功能补益五脏,滋精养血,益气温阳,疏风化痰,明目安神。

方名“灵飞”,其言能使人之身体轻灵,飘然而飞。这说明本方药在减轻体重方面有很好的功效。从中医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药理研究来看,方中的某些药物确有减肥作用。如云母,《神农本草经》即说它“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名医别录》说它“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名医别录》说它能“下气坚肌”。这里所说的“轻身”、“坚肌”均有使体重减轻之意。

茯苓,《神农本草经》称其“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是一味“利小便而不走气”的药物,现代研究也证明它确有利尿作用。中医认为肥胖多由于痰湿内停所引起,而茯苓能渗利水湿,故可起到减肥作用。

柏子仁因含有74%的脂肪油而有润肠通便功能,可减少胃肠排空时间、减少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摄入;柏子仁中所含的亚油酸,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功能;这些对减肥都是大有益处的。

菊花,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除能抗菌消炎外,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并有降压、降脂等功能。以此来看,《神农本草经》说它有“轻身耐老延年”作用,是有科学根据的。

人参能增强组织的呼吸作用,促进糖类酵解,提高能量代谢,并具有一定降脂功能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人参也是一味比较理想的减肥药物。

干地黄,《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轻身不老”,并强调指出:“生者尤良”。但地黄因其“厚腻有余”,服之能使人“中满妨食”。“妨食”,即减少食欲。这虽然是它的副作用,但这种副作用是能够帮助减肥的。因为肥胖症的形成,多与“贪于取与”有关。目前临床上治疗肥胖症的西药,即多属于食欲抑制剂,可见控制食欲是减肥的重要途径,这便是地黄有“轻身”作用的原因。根据上面的分析,本方名之为“灵飞散”是确有道理的。

本方药不仅有延年益寿作用,而且有减肥轻身功能,所以特别适宜于中老年肥胖者服用。但痰热内盛者则应当慎服。

延龄蟠桃丹

清·年希尧《集验良方》正方

人参四两去芦;大鹿茸一对燎去毛,用奶酥油炙;麦冬去心蒸熟三两;肉苁蓉酒洗四两;当归四两酒洗蒸熟;大地黄八两酒拌,九蒸九晒杵烂为膏;沙蒺藜四两酒拌炒;怀牛膝三两酒洗蒸熟;甘枸杞四两酒拌蒸熟;白茯苓八两水淘去木,每日入人乳六七两,晒至二十四两;山药三两炒黄色;川杜仲盐水拌炒去丝三两;丹皮二两盐酒洗蒸;天冬去心三两蒸熟;北五味一两炒;虎骨膏,虎全骨熬膏,用四两蛤粉炒成珠。

右药共为细末,用乌饭草熬膏一斤足,桑椹子熬膏半斤足,旱莲草蒸膏半斤足,将各膏拌众药末,如不足,再加炼白蜂蜜为丸,桐子大,每日空心服三四钱,淡盐汤送下,秋石汤更妙。忌猪首、鲤鱼、牛、犬。此药乃乌须发、滋补精神之圣药也。

[按语]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生津益智;鹿茸温肾壮阳,滋精养血,强壮筋骨;肉苁蓉亦为温肾助阳,滋养精血之剂;沙蒺藜温补肝肾,固精明目。方中熟地黄、枸杞子、桑椹膏功能滋精养血;旱莲草膏滋肾益阴,凉血止血,固齿乌发;天门冬清肺降气,滋阴润燥;麦门冬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山药补肺益脾,滋精固肾;五味子敛肺纳气,滋肾涩精,生津益智;白茯苓益智安神,健脾利湿;丹皮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杜仲、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虎骨,乌饭草祛风胜湿,通经活络;当归养血活血。

本方药既能滋精助阳,又能益气养血、长养精神;虽然其功重在补肾,但又兼补心、肺、脾、肝诸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的肉苁蓉、枸杞子、天门冬、麦门冬、白茯苓确能延长家蚕的寿命;人参不仅是一味很好的全身性强壮剂,而且能增加细胞的传代次数;当归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地黄有防止老化和增进神经反射机能的作用;鹿茸、五味子、桑椹、山药也都有滋补强壮作用。以此来看,本方药应具有延年益寿作用。本方药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须发早白、精力衰减、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腰膝痠痛者服用。本方药性平和,寒温适中,除阳虚内寒或阴虚火旺明显者应慎服外,一般人均可服用。

本方药从其方名即可以看出是以延年益寿为主要作用的方剂,《集验良方》的作者曾亲见“一人常服此,至七十二岁须发一茎不白。”

延龄聚宝丹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正方



何首乌四两,去皮,赤白为雌雄;生地黄八两,酒洗,用鲜肥嫩者;白茯苓四两,鲜嫩者,去黑皮;熟地黄四两,鲜肥者,宋方用八两酒蒸;天门冬二两,去心;莲花芯四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石菖蒲二两,一寸九节;槐角子四两,炒黄色,十一月十一日采;干菊花四两,用花头;桑椹子四两,紫者方熟,宋方用二两;苍耳子二两,炒捣去刺;五加皮二两,真正者;肉苁蓉二两,黄酒洗,宋方洗去鳞盐;甘草一两,如粉者炙去皮;黄精二两,鲜者;茅山苍术二两半,米泔浸一宿,不犯铁器去皮;黄精二两,鲜者;茅山苍术二两半,米泔浸一宿,不犯铁器去皮;天麻二两,如牛角尖者;防风二两,去芦;甘州枸杞子二两,去蒂研碎;人参二两,去芦;白术二两,极白者可用,油黄者不用;牛膝二两,肥者去须苗;细辛二两,洗净;杜仲二两,姜汁浸一宿,炒断丝;当归二两,鲜嫩者或云去头尾;沙苑白蒺藜一两,炒舂去刺,宋方不炒。



右二十七味,味味照方择净,称定分两,务要真正药材,切为粗片,装入生绢袋,用无灰高酒,用好磁罈约盛九升酒者,将药袋入罈,春浸十日,夏秋浸七日,冬浸十四日,取出药袋,控干,晒碾为末,入炼蜜为丸,如梧桐子。清晨淡盐汤下,将药酒每日空心、午间、晚睡各服三五盅。忌生冷、葱、韭、蒜、鱼腥、白萝卜。



[按语]



此方一名“保命丹”,因方中多处注有宋方用量或制法,所以此方可能为宋时方,但最早见于何书,目前已无法考证。方中何首乌、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枸杞子、桑椹、当归滋精养血;肉苁蓉、沙苑子温肾助阳,在此方中主要是用之助阳生阴,即阳生阴长之意;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腰膝;莲花芯清心益肾,固精乌须;槐角子清热凉血,乌须明目;人参大补元气,生津益智;苍术、白术健脾燥湿;黄精补中益气,添精生津;石菖蒲芳香开窍,理气和中,益智安神;五加皮祛风胜湿,强筋壮骨;菊花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天麻又名赤箭,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等,为兰科多年生寄生植物天麻的根茎,一般于冬、春两季采挖。冬采者名“冬麻”,品质尤佳;春采者名“春麻”,质量不如冬麻好。入药以色黄白、肥大坚实、半透明者为佳。天麻之上品又叫明天麻,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味甘性平,入肝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蛊毒恶风,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开宝本草》谓“天麻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闲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本草汇言》说它“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平肝熄风、定惊止痉药使用。动物实验证明,天麻可提高电击痉挛的阈值,有效地制止癫痫样发作,控制脑电图中痫样放电的发展。天麻还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并能促进胆汁分泌,故还有利胆功能。



苍耳子又名葈耳实,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的带总苞的果实,味辛苦微,入肺经,功能祛风胜湿,通窍杀虫。



防风别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简根、百蜚、百枝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味辛甘性温,入膀胱、肺、脾诸经,《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久服轻身。”《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有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祛风胜湿药使用。据研究,对人工发热家兔,经口给予防风煎剂或浸剂,有明显解热作用。防风还能明显地提高痛阈,并对绿脓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细辛又名小辛、少辛、细草等,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带根全草,入药多用辽细辛。辽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故又名北细辛。细辛味辛性温,入肺、肾二经,《神农本草经》亦列为上品,称其“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本草正义》认为“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散寒祛风、止咳止痛以及肾经之引经药使用。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细辛水浸剂或醇浸剂能阻断蛙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在豚鼠皮丘试验中,细辛有浸润麻醉效力,其挥发油尚有表面麻醉作用。此外,细辛尚有解热镇痛作用。



本方药功能滋精养血,益气祛风,作为延寿药,适宜于中老年人气阴两虚、虚风内盛者服用,也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腰膝痠痛、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等病证。阳虚内寒者应忌服。并宜忌三白及生冷等物。

延龄益寿丹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正方



何首乌(竹刀去皮切片、用黑豆九蒸九晒,后用人乳拌一次)四两,当归(酒洗净)一两,知母(酒炒去毛)二两,川芎一两,杜仲(去粗皮,姜汁炒去丝)二两,白茯苓(去皮)一两,青盐(洗净)一两,茯苓(去皮心)一两,远志(去芦心,甘草煎水浸半日)一两,川椒(去目出汗,留红皮去白肉)一两,牛膝(酒洗)一两,朱砂(研碎打另炒)一两,蜜(炼过镜光止)一斤,姜汁二两,黄柏(去皮酒浸,日晒夜浸)二两,破故纸(酒洗)一两,小茴香(去土盐水洗,炒黄)一两,天门冬(去心)一两,麦门冬(去心)一两,核桃肉(去油炒黄)四两,旱莲(水煎五滚)四两,石菖蒲(盐洗炒)一两,生地黄(酒洗)一两,熟地黄(酒洗)一两,川巴戟(酒洗净)一两。山精用米泔水三碗浸半日,竹刀刮去粗皮,四两,烂者不要,要选好者切碎捣烂,放砂锅内,水三碗,煎至锅内汁干,取酒煎成膏,同旱莲汁、姜汁拌诸药末。



右二十七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早晚盐汤酒任下,不饮酒者滚白汤下。能存精固气,通达二十四经脉,三百六十骨节,满注一身毛窍,使肾水满而养精;精能养气,气能满而养神,神能满而养身,服之半月精满气盈,元气壮胜,武火下降,相火自灭,阳消阴长,滋益肾水,能补丹田,滑泽皮肤,百战百胜。男子精冷绝阳而补兴,女人胎寒绝阴而补孕,服之一月白发返黑,面如童颜。



[按语]



本方是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何首乌丸”及“青娥丸”加味而成。何首乌丸功在滋肾强精,青娥丸功在温肾助阳。方中更用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旱莲草以加强何首乌丸的滋肾强精作用;用川椒、小茴香、巴戟天以加强青娥丸的温肾助阳功能;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青盐引药归肾,以加强诸药补肾之功;白茯苓、远志、茯神以养心安神;当归、川芎以养血活血;石菖蒲芳香化浊,开窍和中,益智安神。古人认为旱莲草“性冷,不益脾胃”,方中用姜汁即是为了兼制其性冷碍胃的副作用。



山精即苍术,又名仙术。关于山精、仙术之名的由来,李时珍说:“异术言术者山之精也,服之令人长生辟谷、致神仙,故有山精、仙术之号。”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有不少服食苍术延年益寿的记载,《本草纲目》所载“服术法”,即说服食苍术能“乌髭发,驻颜色,壮筋骨,明耳目,除风气,润肌肤,久服令人轻捷。”本方用之一方面取其延年益寿之功,另一方面也取其健脾燥湿、解郁辟秽作用。



蜜即蜂蜜,味甘性平,《本草纲目》称其“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本草纲目》谓之“和营卫,润脏腑,通三仙,调脾胃。”蜂蜜入药有生熟之分,李时珍认为“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疼;和可补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据现代药理研究,蜂蜜的营养成分丰富而全面。其中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物占70%以上,这两种糖都是单糖,在体内不需转化即可被直接吸收利用。另外,蜂蜜中含有的维生素、氨基酸、酶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都能对人体起到补益作用。经临床应用,证明蜂蜜对心脏病、肝病、高血压、肺病、眼病、糖尿病、便秘、贫血、烫伤、冻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关节炎、神经系统的多种疾病,以及皮肤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对身体衰弱者及婴幼儿大有补益功能。



本方药功能重在滋肾强精,并能温肾助阳,也属于阴阳双补之剂,作为延年益寿药,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两虚者服用。此外,也可用于青壮年人由于阴阳两虚所致的阳痿及女性不孕。此方药虽为阴阳双补之剂,但药性仍偏于滋肾强精,所以阳虚内寒者应当慎用。

延龄固本丹



清·陆成本《经验良方》正方



覆盆子(酒炒),车前子、当归、地骨皮(俱用醋炒),各二两;麦冬(酒煮)、熟地(酒煮)、山药、牛膝、杜仲、白茯苓、巴戟、山萸、枸杞子、北五味、人参(俱用盐水炒),柏子仁(去油)、木香(焙),各二两;川椒(去目),石菖蒲、肉苁蓉、枣仁、远志(俱拌炒),各一两五钱;菟丝子、赤石脂(煅)各三两。先将麦门、熟地捣膏,入柏子仁内,余药俱依制炒。共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钱,酒下。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颜色衰配,形体赢瘦,中年阳事不兴,精神短少,须发渐白,及左瘫右痪,步履艰难,小肠疝气,妇人久无子息。



[按语]



方中覆盆子、枸杞子、车前子、菟丝子、五味子五味药物即朱丹溪“五子衍宗丸”,功能“添精、补髓、益肾”,是用于治疗精亏不孕的著名方剂。方中更加山茱萸、熟地黄、山药以滋肾强精;肉苁蓉、巴戟天、种椒以温肾助阳;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当归养血和血;麦冬、地骨皮养阴清热;赤石脂固涩精气;人参大补元气;石菖蒲、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养心益智;木香理气和中,兼防诸药之腻。本方药与五子衍宗丸相比,不仅有滋精助阳之功,而且有补气益血、养心益智、强壮筋骨等作用。



古人认为精不仅是繁衍生殖的基础,而且是构成人体并产生各种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南齐·诸澄的《褚氏遗书》中更明确指出:精血充盛,则“智虑开明,齿牙更生,发黄者黑,筋弱者强;及其溢也,凡充身肢体,手足耳目之余,虽针芥之沥,无有不下”。本方药不仅能滋肾填精,而且对精、神、气、血也皆有补益功能。所以,本方药不仅能促进人之生殖功能,即所谓“衍宗”,而且能够充养形体,振奋精神,乌须黑发,强壮筋骨,延年益寿。作为延年益寿药,适宜于中老年人精、神、气、血虚衰者服用,也可用于治疗因心肾亏虚所引起的须发早白、形体瘦弱、精力衰减、阳痿不举、四肢痿弱等病证。阳虚火旺、阳热素盛及脾胃虚弱者则均应慎服。



[附方]延龄固本丹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亦录有“延龄固本丹”,方为“菟丝子(酒制)、肉苁蓉(酒洗)各四两: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并用酒制)、山药、牛膝(酒洗)、杜仲(姜汁炒)、巴戟(酒浸去心)、枸杞子、山茱萸肉(酒蒸)、人参、白茯苓、五味子、木香、柏子仁各二两;覆盆子、车前子、地骨皮各一两五钱;石菖蒲、川椒、远志肉(甘草水浸姜汁炒)、泽泻各一两。研为细末,酒煮稀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腹时温酒送下。忌食萝卜、葱、蒜、牛肉、醋酸物、饴糖、羊肉。服至半月,阳事雄壮;至一月颜如童子,目视十里;至三月白发还黑。久服神气不衰,身体轻健。治诸虚百损,中年阳痿,须发白。”



[按语]



本方与上方相比,少当归、枣仁、赤石脂三味,多天门冬、生地黄、泽泻。此外,药理也稍有差异。但两方药的功能基本相同。《中国医学大辞典》的作者,近代名医谢利恒先生,对此方倍加赞誉,经他亲自服用,证实确有良效。

延龄广嗣丸



1926年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正方



何首乌(制)、大生地、薇衔、旱莲草各三两,杜仲(炒)、覆盆子、槐角、芭姜、菟丝饼、菊花、枸杞子、补骨脂、五加皮、怀牛膝、川黄柏、泽泻、肉苁蓉、蛇床子、金樱子、石菖蒲各五钱、茯苓(人乳拌)、当归身、青盐、山药(人乳拌)各一两。水煎浓汁,入野汁豆三升七合,女贞子一升八合五勺,将前药汁拌入,晒干,再拌再晒,汁尽为度。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钱,淡盐汤或熟汤送下。治男子下元虚损,阳痿精冷,腰膝痠痛,一切先天禀受不足,少年斫伤过度之证,久服培元固本,益髓添精,兴阳种子,益寿延年。



[按语]



方中的主药是何首乌、大生地、旱莲草、女贞子、野料豆、薇衔。何首乌滋精益血,乌须黑发,强健筋骨;生地黄滋精养血;旱莲草滋肾养阴,凉血乌发;女贞子补益肝肾,养神明目。



野料豆,又名细黑豆、马料豆、零乌豆、料豆、马豆、穞豆,为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劳豆的种子,味甘性凉,《本草纲目拾遗》称其能“壮筋骨,止盗汗,补肾活血,明目遗精。煮汁服解乌、附毒”。《本草再新》谓之“健脾除风,利湿消肿。”《事亲述见》详细它“补五脏,益中,助十二经脉,调中,暖肠胃,舒筋。”《本草汇言》则说它“解内热消渴,止阴虚盗汗。”《本草备要》记载说:“每晨盐水吞或盐水煮食,补肾。”据《本经逢原》记载:“细黑豆一名穞豆,俗称料豆。入肾经血分,同青盐、旱莲叶、何首乌蒸熟,但食黑豆,则须发不白。其补肾之功可知。仿人以制何首乌,取以入肾经也。”目前临床上多用作补益肝肾,祛风解毒药。此方中用之,一方面取其补肝、肾之功,另一方面作为肾经之引经药。野料豆与何首乌、生地黄、旱莲草、女贞子等同用则可增强其益精养神、乌发明目、强健筋骨功效。



薇衔,又名麋衔、鹿衔、吴凤草、无心、无颠、承膏、承肌,为鹿蹄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鹿蹄草或圆叶鹿蹄草等的全草,味甘苦性温,《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风湿痹历节痛,惊痫吐舌悸气,贼风鼠痿痈肿。”《名医别录》尚谓之“久服轻身明目。”《本草拾遗》则谓“妇人服之绝产无子”。李时珍认为“麋衔乃《素问》所用治风病自汗药,而后世不知用之,诚缺略也。《素问》黄帝曰:有病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酒风,治以泽泻、术各三五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目前临床上多用作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药,在此方中主要用之以益肾补虚,祛风胜湿。



茅姜即毛姜,又名申姜、猴姜、胡狲姜、石毛姜、骨碎补、碎补等,为水龙骨科附生草本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以及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等的根茎,味甘性温,入肝、肾二经,《开宝本草》称其“主破血,止血,补伤折。”《药性论》谓之“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手足不收,上热下冷。”据《本草纲目》记载,骨碎补能“治耳鸣及肾虚久泄、牙疼。”《本草求真》认为骨碎补“与补骨脂相似,”亦为温补脾肾之品。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补肾健骨、活血通络药使用。



槐角清肝凉血,祛风明目,古人还常用其作为乌须黑发、延年益寿药使用。如《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中的“胆槐丹”,即是这方面的著名方剂。据报道:将槐角经精细加工而制成的“还童茶”,也有抗肥胖和抗衰老、乌发明目等作用。



方中杜仲、牛膝以补骨益肝,强壮筋骨;五加皮祛风胜湿,强壮筋骨;当归养血活血;石菖蒲、茯苓益智安神;菊花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覆盆子、枸杞子、金樱子、山药以滋肾强精;破故纸、肉苁蓉、蛇床子、菟丝子以温肾助阳;黄柏滋阴降火;泽泻利湿清热。



本方药益阴助阳,强健筋骨,乌发明目,适宜中老年人阴阳两虚、须发早白、头晕目暗、耳聋耳鸣、腰膝痠痛、阳痿精冷者服用,也可用于治疗一切先天禀受不足,或少许房劳过度所致的精亏阳少、精疲神少、头晕目暗、耳聋耳鸣、滑精遗精、腰膝痠痛以及阳痿不孕等证。脾胃虚弱者应当慎用。

延龄丹



元·许国祯《御药院方》正方



牛膝(酒浸二宿)、苁蓉(酒浸二宿)、金铃子(去皮)、补骨脂(炒)、小茴香(炒),以上各七钱半;鹿茸(去毛)、益智仁、檀香、晚蚕蛾(炒)、没药、丁香、青盐、川山甲,以上各半两炙;沉香、香附子(炒)、姜黄、薯蓣、木香、巴戟(去心)、甘草(炙),以上各一两;乳香(研)、白术、青皮、苍术各三两。



右件药二十四味,捣罗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温酒下,或煎茴香汤下。治脾胃不足,真气伤惫,肢节困倦,举动乏力,怠惰嗜卧,面无润泽,不思饮食,气不宣畅,少腹里急,脐下疞痛及奔豚,肠气攻冲脐腹发歇无时,常服补五脏,养真阳,和血脉,壮筋骨。



[按语]



《御药院方》书凡十一卷,内分治风药门、治伤寒门、治一切气门,治痰饮门,补虚损门,积热门,治杂病门,治咽喉口齿门,治眼目门,治妇人诸疾门等,书中所载多为金、元及以前的宫廷用方。本方见之于补虚损门。



益智仁又名益智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益智的果实,味辛性温,入脾、肾二经,功能温脾暖肾,缩尿固精,摄涎益智。故李时珍说:“脾主智,此物能益脾、胃故也。”这虽然说的是益智之名的来历,但也说明其功能主要是益脾。《本草求真》也说:“益智,气味辛热,功专燥脾温胃,及敛脾肾气逆,藏纳归源,故又号为补心补命之剂。”指出它尚有一定的补养心气的作用。



川山甲即穿山甲,又名鲮鲤鱼、鳣鲤甲、鳖鲤甲等,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甲,味咸性凉,入肝、胃二经,功能消肿散结,搜风活络,消积通乳。近代名医张锡纯说:“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节,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穿山甲确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运行的作用。



姜黄又名宝鼎香,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姜黄或郁金的根茎,味辛苦性温,入肝、脾二经,功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现代实用中药》说它是“芳香健胃药,有利胆道及肝脏解毒的作用。”据近来研究发现,姜黄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增加胆囊收缩的作用。此外,姜黄尚有镇痛作用,并含有一种可使胆结石溶解的成份,可用于治疗胆石症。



方中鹿茸、肉苁蓉、补骨脂、晚蚕蛾、巴戟天、沉香、丁香、小茴香温肾助阳;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山药补脾益肺,固肾涩精;青盐引诸药以归肾;檀香、木香、青皮、香附理气和胃;苍术、白术健脾燥湿,益胃和中;川楝子疏肝理气,清热燥湿;乳香、没药行气活血;甘草在此主要是调和诸药。



本方药功能温补肝肾,和中散寒,理气和血,适宜于中老年人肝肾阳虚、脾胃虚寒、气滞血瘀者服用,也可用于治疗平素肝肾虚寒、气滞血瘀、脾胃不和所引起的各种病证。凡阴虚或素有内热者则均应禁忌。

延寿酒药仙方



清·高濂《遵生八牋》正方



当归、人参、白茯苓、草乌、乌药、杏仁、何首乌、川椒(去目)、川乌(去皮脐)、五加皮、肉苁蓉、枸杞子、砂仁,以上各五钱净;木香、牛膝、枳壳、干姜(炮)、虎骨(酥炙黄色)、川芎、香附子、香白芷、厚朴、陈皮、白术、独活、羌活、麻黄、官桂、白芍、半夏(姜汁浸)、生地、熟地、天麦门冬(各去心)、五味子、防风、细辛、沉香、苍术、小茴香(盐水炒黄),以上各三钱;破故纸、核桃仁、甘草,各一两净;红枣肉、酥油,各半斤;白砂糖一斤。



将前药用细绢袋盛之,用烧酒一大罈浸药三日,放在大锅内用汤浸药三日,放在大锅内用汤浸罈煮两个时辰,取起掘一坑埋三日出火毒。取出每用酒一小盅,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饮酒毕后将药渣晒干,碾为细末,用好烧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空心好酒下。



专治男妇远年近日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常服补脾养丹田,和气血,壮筋骨益精髓,身体轻健,明目,安五脏,安魂魄,润肌肤,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其功不可尽述。



[按语]



本方一名养寿丹。方中主药是破故纸、核桃仁、甘草。破故纸辛苦大温,以气为用,故为补肾壮阳之要药,能振阳以化阴,补肾而固脱,益命门真火以温运脾阳,所以为“壮火益土”之要药。能治阳痿,止肾泄,固精气,愈腰膝冷痛。



核桃仁,《本草纲目》认为它“味甘性热,皮涩肉润”,能“通命门,利三焦,益气养血,与破故纸同为补下焦肾、命之药。”“有令人肥健、能食、润肌、黑发、固精、治燥、调血之功也。”白飞霞在《方外奇方》中认为,破故纸属火,核桃仁属木,二者配伍同用有“木火相生之妙”,功能壮肾阳充精髓。



甘草,《本草汇言》称其为“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本草正》认为“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祛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方中用之一方面取其补脾益气之功,另一方面取其调和诸药之性。



红枣、酥油亦为方中之重要药物。其中大枣功能补脾胃,益气生津,调和营卫。正如《长沙药解》所说:“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烦,养血滋肝而熄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其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补脾精与肝血。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



酥油由牛、羊乳制成,功与牛乳、羊乳相近,《本草经疏》称其能“润燥,兼能益精髓,补血脉”。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补气血,益精髓,生津润燥药使用。



方中更用何首乌、枸杞子、五味子、天门冬、麦门冬以加强其滋肾强精作用;用肉苁蓉、川椒、沉香、小茴香以加强其温肾助阳功能;用人参、白术、茯苓以补脾益气;用生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以补血养血;用川草乌、官桂、干姜、细辛以温经散寒;用砂仁、木香、枳壳、厚朴、陈皮、香附、、乌药以理气和中;用半夏、苍术以燥湿化痰;用麻黄、杏仁以宣肺止咳平喘;用羌活、独活、香白芷以祛风胜湿;用虎骨、牛膝、五加皮以强筋壮骨。白砂糖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中医认为它有生津润肺的作用,在这里用其以调味。



本方药不仅能滋阴助阳、补气养血,而且可理气和胃、祛风胜湿、止咳化痰、强筋壮骨,是既能固本又能祛邪的方剂。一般来说,老年人除了常有气、血、阴、阳不足外,也常伴有慢性呼吸道、胃肠道及肢体不健等疾病,所以本方药尤适宜于中老年人气血阴阳亏虚,同时伴有慢性气管炎、胃肠功能失调、四肢痠痛麻木、足膝痿弱无力者服用。因方中燥热之品较多,故阴虚火旺或阳热素盛者忌用。

延寿瓮头春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正方



天门冬(去心)一两,破故纸一两,肉苁蓉(麸炒)一两,牛膝(去苗)一两,杜仲(麸炒)一两,大附子(水煮)五钱,川椒(去目)一两,粉草一两。以上八味为末,入曲内同和糜。



淫羊藿(米泔水浸,仙灵脾俗名)一斤,羯羊脂(伴淫羊藿炒黑色)一斤,当归四两,头红花(捣烂晒干)一斤,五加皮四两,地骨皮四两,已上十二味,剉粗片,绢袋盛贮置缸底。



缩砂仁五钱,白豆蔻五钱,木香五钱,丁香五钱,已上四味后用,煮酒为末。



右药二十四味共五斤四两,用糯米二斗淘净浸一夜,又淘一夜蒸作糜,取出候冷,用细曲末四斤,同天门冬等八味和匀,却将淫羊藿等十二味贮于粗绢袋置缸底,将前糜拍实于其上,然后投上品烧酒四十斤封固一七日,榨出澄清,方入罈加砂仁等四味,封固重汤煮三柱香,埋土中三日以出火毒。每日量饮数杯,一七日百窍通畅,浑身壮热,丹田微痒,痿阳立兴。切忌醉饱后行房,只待气血和平,缓行无禁,久久纯熟自然,身轻力健,百病不生,若男妇俱服,两精和合,一度成胎,功效多端,未可名状。



[按语]



此方一名“神仙延寿酒”,据称为周藩宗正西亭所传。方中的主药淫羊藿,别名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三枝九叶草。据陶弘景云:“服之使人好为阴阳,四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淫羊藿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藿,心叶淫羊藿或箭叶淫羊藿的茎叶,味辛甘性温,入肝、肾二经,《日华子本草》称其“主丈夫绝阳无子,女子绝阴无子,老人昬耄,中年健忘,一切冷风劳气,筋骨挛急,四肢不仁。补腰膝,强心力。”《神农本草经》也说:淫羊藿“主阴痿绝伤,益气力,强志。”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补肾壮阳、祛风胜湿药使用。



据研究,淫羊藿含淫羊藿甙、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植物甾醇等多种物质。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淫羊藿能促进精液分泌,兴奋性神经,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有人认为淫羊藿的这种作用,可能与其含有丰富的锰有关。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缺锰的雄性动物可发生睾丸退化,性功能低下,甚至出现不育症。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人体内的锰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降低,这与人体性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是有密切关系的,说明锰很可能是一种对长寿有益的元素。淫羊藿尚含有维生素E,这也是一种为人们所公认的抗衰防老药物。淫羊藿还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脂及血压等多种作用,对老年人的机体可产生良好的影响。



方中用破故纸、肉苁蓉、丁香、川椒、附子以加强淫羊藿温肾助阳之功;用牛膝、杜仲、五加皮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当归、红花养血活血,通经活络。方中用砂仁、白豆蔻、木香,一方面借以醒脾开胃,行气助运,另一方面则取其芳香之性,使酒味甘美可口。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药重在温肾兴阳,兼可行气和血,开胃强力,适宜中老年人肾阳虚衰、阳事痿弱、腰膝痠痛或软弱无力者服用。本方药亦可用于治疗青壮年人因肾阳虚衰所引起的阳痿。

延年益寿不老丹



明·万全《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正方



生地黄三两,酒浸一宿,取出晒干;熟地黄三两,酒洗净晒干;地骨皮五两,酒洗净晒干;人参三两,好者可用;天门冬三两,酒浸三时,取出去心晒干;麦门冬三两,制法同天门冬;白茯苓五两,去粗皮切作片,酒洗净晒干;何首乌鲜者半斤,只用生刀刮去皮,切作片,干者用泔水浸软,刮去皮,切片,用砂锅内下乌羊肉一斤,乌豆三合,量着水,于上加竹篦,放此药后复盖蒸一二时辰,取出晒干。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用酒送下,清晨服之。此药千益百补,服之或十日或一月,自知为另等人也。常服功效难言。得此药者不可以为药易而轻传也。此方崇德县一主薄所送,服之果觉有验。



[按语]



此方许多医籍都有收录,《东医宝鉴》云出自《必用方》,《中国医学大辞典》云出自《沈氏尊生书》。本方中此方录自明,万全的《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一书,原方末尾附注说是得自于崇德县一主薄,主方来源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此方是在人参固本丸的基础上,更加何首乌(《中国医学大辞典》、《东医宝鉴》则为赤白何首乌)、地骨皮、白茯苓三味药组成。人参固本丸原具有补元气、养精神、益心肾的功能,增加何首乌、地骨皮、白茯苓后,更加强了原方的功能。另外,增加的这三味药的抗衰防老作用,不仅已为古人所公认,倍受推崇,而且也已被现代实验研究所证实。其中何首乌不仅有强壮神经、降低血脂等作用,它还能使体外培养细胞生长周期比对照组延长五天,这说明它确有延寿作用。茯苓不仅有抗肿瘤、降血糖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些作用对延缓衰老都有重要意义。地骨皮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因此,它可以防治老年人常见的高脂血症、粥样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本方药的功能亦是补元气,养精血,益心肾,适宜于精血亏虚之人服用。在原书论述本方之末,有“服之果觉有验”之语,是万氏的自身体验,恐非虚言。

延年不老散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正方



熟干地黄三十两,五味子四两,天门冬(去心)十二两,菖蒲六两,远志(去心)四两,石苇(去毛)四两,白茯苓二两,桂心二两。捣细罗为散,每服三钱,水调服之,日三服。三十日力倍于常;六十日气力盛众,病皆除;三百日行及奔马;五百日毒害不能中;千日夜视有光;九年盛地仙。



[按语]



方中的主药为熟干地黄。熟干地黄是由生地黄蒸制而成,据《本草纲目》记载,古人在鉴别地黄质地优劣时,常把它放在水中,浮于上者被称为“天黄”,半浮半沉者称为“人黄”而沉于水底者则称为“地黄”。其中以“地黄”质地最佳,所以后世则统称此药为地黄。地黄最早产于陕西咸阳一带,以后才被引种到各地,但以旧时怀庆府所产者为佳。据研究,怀地黄确较其它地黄所含药效成分高。熟地黄乃唐以后制法,《神农本草经》中仅以干地黄、鲜生地黄入药。生地黄制成熟地黄之后,不仅药性由寒凉变温,其功能也“一变而为滋养肝、脾、肾之血,性情功效,已非昔比,而质愈厚重,力愈充足,故能直达下焦,滋津液,益精血。”熟地黄含甘露醇、B-谷甾醇、梓醇、豆甾醇、生物碱、脂肪酸、葡萄糖、水苏糖、精氨酸、地黄素、维生素A及铁质等。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地黄有强心作用,对心脏衰弱者表现更明显,并有利尿、升压、降糖等作用,因含有铁质,所以有抗贫血作用。此外,对肝脏尚有保护作用。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因其味兼酸、辛、甘、苦、咸而得名,功能敛肺定喘,滋肾涩精,止汗止泻,生津止渴。现代研究结果表明,五味子与人参相似,均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增强机体的条件反射机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它可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机能,使病态下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可提高正常人和眼病患者的视力及扩大视野,对听力也有良好影响,还可提高皮肤感受器的辨别能力,对胃液分泌也有调节作用。此外,还有镇咳、祛痰、抑菌等作用,是作用广泛的滋补强壮药。



天门冬滋肾清金,止咳平喘,并有抑菌、抗肿瘤等作用。菖蒲芳香开窍,理气和中,益智安神,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它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制止胃肠异常发酵,以及镇静等作用。远志安神益智,兼有祛痰之功。《神农本草经》称其能“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白茯苓健脾利湿,益智安神,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茯苓不仅有利尿作用,而且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并有抗癌、降糖等作用。石苇利水通淋,清肺化痰。桂心,即肉桂去外边的粗皮,功能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方中用桂心尚寓有阳生阴长之意,以其而助阴精的化生。



本方药不仅具有滋补强壮作用,而且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肿瘤等也有防治作用。服用此方药虽然不可能长生不老,但延年益寿还是有可能的。本方药功能补益五脏之阴,且补而不腻,滋而不塞,性质平和,可以长期服用,适宜中老年人阴精亏虚、精力衰减、健忘失眠、咳痰气喘者服用。阳虚之人应当慎用。

延生护宝丹



明·方贤《奇效良方》正方



菟丝子,酒浸透,蒸熟,碾作饼,晒干碾末,三两;肉苁蓉,酒浸,切焙;晚蚕蛾,酥少许,慢火炒;家韭子,四两,水淘净,用枣二两同煮,枣熟去枣,水淘净,控干,再用酒浸一宿,火炒软;以上各净称二两。胡芦巴,微炒;莲实,去皮炒熟;桑螵蛸,炒香;白龙骨,蛇床子,二两,水淘净,用枣三两同煮,枣熟去枣,焙干;以上各净称一两。干莲花芯;乳香,另研,鹿茸,去毛酥炙;丁香;木香;以上各半两。麝香二钱,另研。



右除乳香、麝香、菟丝子末外,一十二味同为细末,将前菟丝子末用浸药酒二升,文武火熬至一半,入荞麦面一两,用酒调匀,下膏子内搅匀,次下乳香、麝香不住手搅匀,轻沸熬如稠糊,放冷。此膏子都要尽,恐硬,入酒少许,与前药末和成剂,杵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早空心用温酒入炒盐少许送下,静坐少时,想药至丹田,以意加减丸数。如阴道衰精滑者,空心临卧各进一服。补元气,壮筋骨,固精健阳,通和血脉,润泽肌肤,延年益寿。



[按语]



方中菟丝子又名菟丝实、吐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本草纲目》将其列入蔓草部之首,《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之上品,称其“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药性论》谓之“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名医别录》尚说菟丝子“久服明目轻身延年。”《本草汇言》则说它是“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近来有人观察,菟丝子确能显著地延长家蚕寿命,这为古人称菟丝子延年益寿找到了实验根据。



肉苁蓉又名肉松蓉、黑司命、地精、大靶等,为列当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苁蓉、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味甘酸咸性温,《神农本草经》亦列为上品,称其“主五劳七伤,补中……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久服轻身。”《药性论》谓之“益髓,悦颜色,延年,大补壮阳,日御过倍”。《本草汇言》记载:“肉苁蓉,养命气,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男子丹元虚冷而阳道久沉,妇人冲任失调而阴气不足,此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玉楸药解》认为“方书称其补精益髓,悦色延年,理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非溢美之词。”现代实验研究证实,肉苁蓉确能显著地延长家蚕寿命。另有研究结果也表明,用肉苁蓉的提取物加入饮料中喂养幼大鼠,其体重增加要比对照组为快,说明肉苁蓉确有滋补强壮作用。



鹿茸、蛇床子、晚蚕蛾、韭子、丁香均为温肾壮阳之品。胡芦巴温肾助阳,暖肝散寒;桑螵蛸补益肝肾,固精缩尿。莲子、莲须、龙骨,在此方中主要用其固肾涩精。麝香、乳香、木香,在方中用之以调气和血、疏通经络。



本方药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肾阳,兼以固精通络。中医认为肾中之阳气,即命门之真火,乃五脏六腑之原,十二经脉之根,关乎到人体的生长壮老已。近来研究发现,肾中阳气虚衰时多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而采用补肾治疗则能提高免疫功能。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肾气肾阳虚衰、免疫功能降低,是衰老的主要原因。本方药重在补肾壮阳,自应有一定抗衰防老作用。现代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方中有些药物确有延年益寿之功,所以可将本方药作为抗衰防老药使用,用于肾阳亏虚、未老先衰、阳事不健、腰膝痠痛的中老年患者。但非真正虚者则不宜使用。
交藤丸



汉·华佗《中藏经》正方



交藤根一斤,紫色者,河水浸七日,竹刀刮去皮晒干;茯苓五两;牛膝二两。为末,炼蜜,搜成剂,杵一万下,丸如桐子大。纸袋盛之,酒下三十丸,空心服。驻颜,祛百病,久服延寿。忌猪羊肉。



[按语]



交藤根之所以又叫何首乌,是出于一个神奇的故事,据李翱《何首乌传》记载:唐朝元和七年顺州南河县,有一个叫何田儿的人,自幼体弱多病,至58岁时尚未取妻。有一天,他上山采药,因多饮了几杯酒,醉卧于山野中,醒来已是深夜人静,突然发现有两株藤蔓,相距三尺有余,却能相交在一起,交了又开,开了又交,他感到很奇怪,就把这两株野草的根挖了回来,但无人认识此为何物,后来有人对他说:“子既无嗣,其藤乃异,此恐是神仙之药,何不服之。”于是他就将其杵为末,每天空心用酒送服一钱,七天则开始有房事的要求,数月之后性功能即很强健,于是便经常服用,并将剂量加大到二钱,想不到更出现了奇迹,不仅过去的病全好了,而且头发也变得乌黑发亮,相貌也显得年轻多了。后来他不仅结了婚,而且在十年之内连年了几个儿子,因为他能生育了,便改名为“能嗣”。他又将此药给儿子延秀服,父子匀活了160多岁。为了纪念这种能延年益寿和使白发返乌的神药,他们给延秀生的儿子就起名叫“何首乌”。何首乌由于常服此药,到130岁时头发尚且乌黑。之后,交藤根的神效渐渐传开,人们就叫这种野草为“何首乌”。据《图经本草》记载:“何首乌味甘性温,无毒,茯苓为使,治五痔腰膝之病,冷气心痛,积年劳疲,痰癖风虚败劣。长筋力,益精髓,壮气驻颜,黑发延年。妇人恶血痿黄,产后诸疾,赤白带下,毒气入腹,久痢不止。”《开宝本草》也说它能“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汤液本草》还说:“久服令人有子”。何首乌的功能虽多,但最基本的则是滋肾强精,养肝益血。茯苓能补何首乌在养心益智方面之不足,而为其使药。



牛膝又名百倍,入药以旧时怀庆所产才质地最佳,故又名怀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根,功能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名医别录》称其能“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白发”。《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轻身耐老。”牛膝与何首乌相配,能增强何首乌补益肝肾之功,亦为其使药。



本方药之功能重在滋肾强精,兼能养心补肝,适宜于中老年人肝肾精血衰少、心气不足者服用,特别是伴有须发早白、阳事痿弱、腰膝痠痛者,服之更为适宜。但阳虚之人不宜服用。



[附方]何首乌丸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录有“何首乌丸”,方为“何首乌三斤,铜刀切片,干者以米泔水浸软切之;牛膝去苗一斤,切,以黑豆一斗淘净,用木甑铺豆一层,铺药一层,重重铺盖,瓦锅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曝干,换豆又蒸,如此三次;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专壮筋骨,长精髓,补血气,久服黑须发,坚阳道,令人有子,轻身延年。”



[按语]



此方是古今著名的延年益寿药方,与交藤丸相比,少一味茯苓,其功重在滋养肝肾精血。据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所编著的《传统老年医学研究论文集》中报道,何首乌丸对家蚕确有提高机体活力、减少死亡、延长寿命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精血衰少、须发早白、阳事痿弱、腰膝痠痛者服用。交藤丸与何首乌丸的功能、适用范围基本相同,但何首乌丸的养心益智功能稍逊


地黄煎丸



宋·《圣济总录》正方



地黄二十斤好者洗净,阴干,木臼杵绞汁,余滓更入法酒五斤,重杵再熬,与煎汁相和,于银器内慢火煎,柳木篦子搅膏放冷。更入乌鸡子清十一枚,大麻油五合搅匀,次入诸药:山药四两,鹿角胶(炒燥)三两,山萸肉(焙)一两,牛膝(酒浸切焙)、苁蓉(去皮酒浸切焙)、菟丝子(酒浸一宿捣烂拍作饼子)、巴戟(去心)、茯苓(去皮)、虎骨(酥炙)、附子、干漆(炒)、牡丹皮(剉焙)、泽泻、续断各二两,生地黄(焙,木臼内捣)、熟地黄(焙,木臼内捣)、甘草(炙剉)各四两。右除地黄外,捣罗为末入煎,然后和地黄捣千数杵,为丸,丸如梧桐子大。早晨、日午空心温酒或盐汤下四十丸,渐加至六十丸。治诸虚损,调顺营卫,补填骨髓,续筋脉,助真元,肌肉滑,驻颜色,益气、乌髭法。服药后忌房事百日,甚有神效。忌葱、萝卜、蒜。热者亦得。



[按语]



方中主药是地黄。地黄又名苄、芑、地髓,为元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茎。入药者有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之别。生地黄又名鲜地黄、鲜生地;干地黄又名干生地、原生地,为鲜生地用水稍泡,洗净杂质,捞出焖润,切片晒干或焙干者;熟地黄又名熟地,为干地黄加黄酒拌和,入蒸器中蒸至内外黑润,取出晒干而成。鲜生地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三经,功能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干地黄味甘苦性凉,亦入心、肝、肾三经,功能滋阴养血;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肝、肾二经,功能滋阴补血。三者虽均有滋阴养血之功,但鲜地黄苦重于甘,其气大寒,故偏于清热凉血,临床多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衄、咳血以及尿血、崩漏诸般出血之证;干地黄甘重于苦,故偏于滋阴养血,临床多用于阴虚阳亢、血虚化燥及血热发斑诸证;熟地黄因借酒蒸晒,味苦化甘,性凉变温,以味为用,滋阴补血之功均较前者为胜,即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本方中的地黄即鲜地黄,生地黄实系干地黄。本方鲜、干、熟三种地黄同用,意在兼收滋精补血、生津润燥诸般功效。



乌鸡子清为乌骨鸡蛋之蛋白。乌骨鸡又名乌鸡、药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竹丝鸡,属雉科禽类动物,入药多用其肉,味甘性平,入肝、肾二经。《本草纲目》称其能“补虚劳羸弱,治消渴、中恶,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本草通玄》谓之能“补阴退热。”《本草再新》说它能“平肝祛风,除烦热,益肾养阴。”《本草经疏》认为“乌骨鸡补血益阴,则虚劳羸弱可除;阴回热去,则津液自生,渴自止矣。益阴,则冲、任、带三脉俱旺;故能除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疾也。”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益阴养血药使用。其鸡子清味甘性凉,功能润肺利咽,清热解毒。乌鸡之蛋白,功能也基本相同,但兼有养阴润燥之功。这里也主要是用作养阴润燥药。鸡子清的化学成分,据研究每100克含蛋白质10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克,灰分0.6克,钙19毫克,磷16毫克,铁0.3毫克,核黄素0.26毫克,尼克酸0.1毫克。鸡子清的蛋白质也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乌骨鸡之鸡子白的化学成分也基本相同。



方中更用山药、山茱萸以滋肾强精;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附子以温肾助阳;鹿角胶以温肾助阳,滋精益血;牛膝、续断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虎骨以祛风健骨,与以上诸药合用,功效尤佳。正如《药品化义》所说:虎骨“合养精补血之药,主治精血衰少,腰腿足膝软弱无力不能行动,或筋骨疼痛难以屈伸。”茯苓安神益智,健脾利湿;泽泻利湿渗水;干膝行血消瘀;牡丹皮清热凉血,和血消瘀。



本方药的主要功能是滋肾强精,方中兼用温阳行血之品,则滋而不腻,补而不滞,适宜于中老年人肾精亏虚、须发早白、腰膝痠痛、牙齿松脱、耳聋耳鸣、膝脚痠软者服用。凡阳虚内寒或脾胃虚弱者均应忌服。



[附方甲]地黄煎丸



《太平圣惠方》亦有“地黄煎丸”,方为“生地黄五斤,肥者好;巨胜子(微炒)、附子(炮裂去皮脐)、补骨脂(微炒)各三两,牛膝(去苗)、威灵仙、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桂心、干漆(捣碎炒令烟去)各二两,生黄精三斤。将生地黄、生黄精二味洗净,于臼中捣烂绞取汁,旋更入酒三升,于银锅中以慢火熬成膏。余药为末,入地黄、黄精煎中,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能补暖脏腑,久服轻身,益颜色,强志力,补虚损。”



[按语]



此方与前方药物虽不同,但处方立意相近,其功亦在滋肾强精。但本方温热之品比重较大,药性近平,为阴阳双补之剂,适宜于中老年阴阳两虚、须发早白、齿松耳聋、腰膝痠痛者服用。系阴虚火旺或内寒较甚者则均应慎用。



[附方乙]地黄煎丸



《太平圣惠方》另有“地黄煎丸”,方为“生地黄五斤,捣绞取汁,入蜜半斤,以慢火熬成膏。熟干地黄,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研膏,各半斤。牛膝去苗,诃黎勒皮各五两。右为末,以地黄煎和诸药,更捣一二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五十丸,晚食前再服。能补益驻颜,常服黑髭发,填骨髓,令人耐老。”



[按语]



本方与前二方均不同,其功重在滋肾填精,适宜于中老年人精血亏虚、须发早白、腰膝痠痛者服用。


地黄酒酥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正方



粗肥地黄十石,切捣取汁三石;麻子一石,捣作末以地黄汁研取汁二石七斗;杏仁一石去皮尖,捣作末,以麻仁汁研取汁二石五斗;麯末三斗。



右四味,以地黄等汁浸麯七日,候沸,以米三石分作三分,投下饙一度,以药汁五斗和饙酿酒,如家醒醞酒法,三日一投,九日三投,熟旋密封三七日,酥在温上,其酥色如金,以物接取可得大升九升酥,然后下篘(音抽)取酒封之,其糟令服药人食之。令人肥悦,百病除愈,食糟尽乃服药酒及酥,一服酒一升,一匙酥,温酒和服之。忌生冷醋滑猪鸡鱼蒜。其地黄滓,暴使干,更以酒三升,和地黄滓捣之,暴干作饼食。令人发白更黑,齿落更生,髓脑满实,还生却老,走及奔马,久服有效。



[按语]



方中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茎。地黄入药有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之区别。鲜地黄是采集来的新鲜地黄根茎。鲜地黄经焙床上烘焙之后,即成干地黄。干地黄内部色黑,质地干燥而柔软,外皮褐黄而硬。熟地黄是由干地黄加黄酒拌和、蒸制而成。此方之地黄应是指鲜地黄。古时地黄并无鲜、干、熟之分,《神农本草经》认为三者功能基本相同,称其“久服轻身不老,生者尤良。”《药性论》谓之“久服变白延年。”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滋阴养血、清热凉血药使用。药理实验证实,地黄具有强心、升压、利尿作用,对实验性肝炎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



麻仁即火麻仁,又名大麻仁、白麻仁,目前临床虽主要作为润燥缓泻药使用,但古人也常用之抗衰防老,《神农本草经》即有“久服肥健,不老神仙”的记载,《食疗本草》还记载:“麻子仁一升,白间脂七两,蜂蜡五两,白蜜一合,和杵蒸食之,不饥耐老。”《药性论》也记载说:“麻子仁二升,大豆一升,熬香为末,蜜丸,日二服”,“久服不饥”、“耐老益气”。麻仁含脂肪油约30%,又含植酸钙镁。药理实验证明,麻仁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无不良反应。



杏仁不仅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润便作用,而且有化滞消食之功,也是古人常用的抗衰防老药物。神麯功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



“地黄酒酥”,方以地黄为主药,辅以麻子仁重在滋阴润燥,佐以杏仁、神麯能行滞消食,兼能防制地黄滋腻之性,适宜于中老年人须发早白、牙齿动摇、头晕目眩、阳事不举以及习惯性便秘等精亏液少者服用。此方滋阴而不腻,可以长期服用;但平素阳虚或脾虚者应当忌用。此外,应忌生冷及各种难以消化之物。



[附方甲]服地黄方



以地黄为主药的延寿方药很多,如《千金翼方》除载有地黄酒酥外,还载有两首“服地黄方”。一方为“生地黄五十斤,捣之,以水三升,绞取汁澄去滓,微火上煎减半,即内服白蜜五升,枣脂一升,搅令相得即止,每服鸡子大一枚,日三服。令人肥白美色。”



又一方为“生地黄十斤,细切,以淳酒二斗浸经三宿,以暴令干,以浸酒中,直令酒尽,又取甘草、巴戟天、厚朴、干漆、覆盆子各一斤,各捣下筛,和之,饭后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二七。使人老人还少,强力无病延年。”《千金要方》亦载有此方,但少甘草一味。



[按语]



前方重在滋肾养阴,适用于阴亏血少者。后方因更加巴戟天、以温肾助阳,覆盆子以补肾涩精,干膝以活血化瘀,厚朴、甘草以调胃和中,所以虽滋而不腻,补而不滞,是比较理想的滋阴延寿药。



[附方乙]神仙服地黄延年不老方



《太平圣惠方》有“神仙服地黄延年不老方”,方“用地黄净洗,随多少捣绞汁,煎令小稠,内蜜更煎,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食前以温酒下三十丸,日三服。如此十年,白发再黑,力如年弱冠,令人多子,神效无比。”



[按语]



《太平圣惠方》尚录有“服地黄延年法”、“神仙服地黄实延寿方”、“神仙饵地黄治病长生”等多方,与前方皆相似。

全鹿丸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正方



中鹿一只,缚杀之,退去毛,将肚杂洗净,同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同杂,仍入原汤熬膏,和药末肉末加炼蜜和捣为丸,其骨用酥炙为末同入之。



人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熟地黄、黄芪(蜜炙)、天门冬、麦门冬、枸杞、杜仲(盐炒)、牛膝(酒拌蒸)、山药(炒)、芡实(炒)、菟丝(制)、五味子、锁阳(酒拌蒸)、肉苁蓉、破故纸(酒炒)、巴戟肉、胡芦巴(酒拌蒸)、川续断、覆盆子(酒拌蒸)、楮实子(酒拌蒸)、秋石、陈皮,上各一斤。川椒(去目炒)、小茴香(炒)、沉香、青盐各半斤。



右先须精制诸药,为末和匀一处,候鹿胶成就,和捣为丸桐子大、焙干,用生黄绢作小袋五十条,每袋约盛一斤,悬置透风处,用尽一袋又取一袋,阴湿天须用火烘一、二次为妙。每服八九十丸,空心临卧姜汤、盐汤、白汤任下,冬月温酒亦可。此药能补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功效不能尽述。人制一料服之,可以延年一纪。



[按语]



本方主药为全鹿一只。全鹿包括鹿肉、鹿皮、鹿骨及全部内脏。其中鹿肉味甘性温,《食疗本草》称其“补虚赢瘦弱,利五脏,调血脉。”《医林纂要》谓其“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火,壮阳益精。”《随息居饮食谱》说它“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火,壮阳益精。”《随息居饮食谱》说它“强筋骨”。《本草纲目》说它“补血,治产后风虚邪僻。”目前临床上多作为益阳气、补精血、强筋骨药使用。鹿皮味咸性温,《四川中药志》称其“能补气、涩虚滑。治妇女白带、血崩不止,肾虚遗精。”鹿骨味甘性温,《名医别录》称其能“安胎,下气。”《千金要方·食治》谓其“主内虚,续绝伤,补骨”。《唐本草》说它“主风虚,补骨髓。”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将其作为补益虚羸、强筋壮骨药使用。鹿的各种内脏亦皆有补益作用。正如《本草纲目》所说:“邵氏言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纯阳之物,能通督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方用全鹿,意在取其纯阳以温补人体。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以补气;当归、川芎、生地黄、熟地黄以补血;天门冬、麦门冬、枸杞、山药、五味子、覆盆子、楮实、秋石以滋阴精;肉苁蓉、菟丝子、锁阳、破故纸、巴戟天、胡芦巴、川椒、小茴香、沉香以助阳报;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泻;杜仲、川断、牛膝补益肝肾,强壮腰膝;青盐引药归肾;陈皮理气和胃,燥湿化痰,以兼制诸补药滋腻之性。



本方药功能温阳滋精,益气养血,适宜于中老年人阴亏阳衰、气血不足、精神萎顿、面容憔悴、背脊痠痛、腰膝无力、头晕目眩、健忘耳鸣、男子精寒阳痿、妇女宫寒不孕者服用。久服和颜悦色,强神健脑,延年益寿。中青年人,如见以上诸证者亦可服之。阴虚内热者忌服。

地黄丸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正方



生干地黄五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附子(炮裂去皮脐)、牛膝(去苗)、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各二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童子小便浸三日,麸炒微黄)、肉苁蓉(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干)各三两。



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一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温酒下四十丸。大补骨髓,益颜色,充肌肤,耐寒暑,久服强志力,延年却老。



[按语]



方中主药干地黄又名干生地、原生地、地髓,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根茎的加工制成品。其制作方法,据《本草纲目》记载:“所谓干地黄者,即生地之干者也,其法取地黄一百斤,择肥者六十斤,洗净,晒令微皱以拣下者洗净,木臼中捣绞汁尽,投酒更捣,取汁拌胶地黄,日中晒干或火焙干用。”干地黄味甘苦性凉,入心、肝、肾三经。《洁古珍珠囊》称其“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除皮肤燥,去诸湿热。”《神农本草经》谓之能“填骨髓,长肌肉”,“久服轻身不老”。《名医别录》说它能“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药性论》还说:干地黄“久服变白延年。”《本草经疏》称“干地黄,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上述这些作用就是本方用之以为主药的原因。



在此方中肉苁蓉和杏仁也是重要药物。肉苁蓉,味甘咸而性温,因其具甘温之性,故能温肾而壮阳;因其味兼咸而质润,故又能滋精补血。正如《本草汇言》所说:“肉苁蓉,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男子丹元虚冷而阳道久沉,女人冲任失调而阴气不治,此乃平补之剂。”它与干地黄同用,则能兼补阴阳。近来有人用家蚕所作的抗老延寿实验也证明,阴阳并补的黄精配破故纸、肉苁蓉、地黄,有延长其寿命的作用。



杏仁,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止咳平喘,行气化滞药使用。但古人也常用作延年益寿药。本方用之以行气消滞,且可防诸滋补药壅滞滋腻之性。



方中用川椒、附子以温肾助阳;鹿角胶、菟丝子以温肾助阴,滋精养血;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本方药功能滋精血,补元阳,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两虚、腰膝痠痛、须发早白、精力衰减者服用。阴虚火旺者禁用。



[附方]地黄丸



明·朱橚等人编写的《普济方》亦载有“地黄丸”,方为“生地黄洗净细切一斗,以好酒一斗浸之经宿,即滤出晒干,却入酒中浸,以酒尽为度,晒干。干膝(捣碎炒令烟出)、肉苁蓉(酒浸一宿去皴皮炙干)、蛇床子各二两;菟丝子(酒浸三日暴干捣为末)三两;桂心、牛膝(去苗)、石斛(去根剉)、补骨脂(微炙)各二两;人参(去芦头)、远志(去心)各三两。右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晚食前,以盐汤下三十丸。还精补髓,驻颜色却老。治虚损,安脏腑,暧下元,壮腰膝。”此方与前方药虽不同,但功效与适应症相近。


华佗云母丸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正方



云母粉、炼石钟乳、白石英、肉苁蓉、石膏、天门冬(去心)、人参、续断、菖蒲、菌桂、泽泻、秦艽、紫芝、五加皮、鹿茸、地肤子、薯蓣、石斛、炙杜仲、桑寄生、细辛、干地黄、荆花、柏叶、赤箭、酸枣仁、五味子、牛膝、菊花、远志(去心)、萆薢、茜根、巴戟天、赤石脂、地黄花、枸杞子、桑螵蛸、庵蕳子、茯苓、天雄(炮去皮)、山茱萸、白术、菟丝子、松实、黄芪、麦门冬(去心)、柏子仁、荠子、冬瓜子、蛇床子、决明子、菥蓂子、车前子。



右五十三味,皆用真新好者,并等分,随人多少,捣,下细筛,炼白蜜和为丸,如梧子。先食服十丸,可至二十丸,日三。药无所忌,当勤相续,不得废缺,百日满愈疾。久服延年益寿,身体轻强,耳目聪明,流通营卫,补养五脏,调和六腑,颜色充壮,不知衰老。



[按语]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中益气;天门冬、干地黄、枸杞子、山茱萸滋补肝肾,填精益髓;麦门冬、石斛养阴生津;续断、桑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鹿茸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肉苁蓉、蛇床子、巴戟天、菟丝子温肾助阳;云母温肾纳气,坠痰收涩;白石英温补肺肾,安神镇惊;石钟乳温肺气,壮元阳;桑螵蛸补益肾气,固精缩尿;五味子补肺纳肾,养心安神;薯蓣健肾补肺,益肾固精;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安神益智;远志安神益智;柏子仁养心安神;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石菖蒲芳香开窍,理气和中,安神益智;松实润肺清心,止嗽滑肠;菊花、决明子清肝明目;泽泻、车前子、地肤子利小便,清湿热;秦艽、五加皮、萆薢祛风胜湿;柏叶、茜草清热凉血;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冬瓜子化痰利水;菌桂、天雄、细辛温阳散寒;赤石脂收涩精气。



紫芝即灵芝草、简称芝,为多孔菌科植物紫芝的全草,是众所周知的延年益寿药。《神农本草经》称其能“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荆花即紫荆花,为豆科植物落叶乔木或大灌木紫荆的花。入药者多用其树皮,称紫荆皮,木部、花、果实亦均可入药。《日华子本草》称紫荆花“通小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谓之“清热凉血,去风解毒。”《江苏药材志》则说紫荆花“治风湿筋骨痛。”这里可能主要是取其祛风胜湿之功。



赤箭即天麻,又名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鬼督邮、离母、合离草等,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麻的根,功能平肝熄风,定惊止眩。



地黄花,《图经本草》谓其“功同地黄”;《本草纲目》称它“治肾虚、腰脊痛”。



庵蕳子为菊科植物庵蕳的果实,味苦辛性温,《神农本草经》称其“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胪胀留热,风寒湿痹,身体诸痛。久服轻身,延年不老。”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行瘀散结药使用。

荠子即荠菜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种子,功能祛风明目。



菥蓂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种子,《神农本草经》称其“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久服轻身不老。”



本方的药味虽多,但多而不杂,既能调补五脏,又能祛散风寒湿热痰瘀诸邪;既能滋阴,又能助阳;是阴阳双补、扶正祛邪、不凉不燥、药性平和的方剂。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灵芝、五味子、五加皮、鹿茸、茯苓等已被药理研究证实确有滋补强壮作用,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人参、鹿茸、黄芪、蛇床子、肉苁蓉、五加皮、续断则可促进人体的性腺机能;天门冬、地黄、枸杞子、薯蓣、山茱萸、菟丝子、巴戟天也都是中药中著名的滋补强壮药;云母、石钟乳、白石英、赤石脂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延缓衰老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方中杜仲、天麻、菊花、泽泻、决明子、山茱萸等能降血压;泽泻、决明子、枸杞子等可降血脂;荠菜子含有维生素P样物质,能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并可降血压;菖蒲、远志、车前子、灵芝等能镇咳祛痰,可以防治老年人的肺部常见疾病。从药物组成来看,本方药确有抗衰防老作用,可以作为中老年人常服的保健药物。虽然本方阴阳兼补,但方中有不少温热之品,所以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地仙丸



明·方贤《奇效良方》正方



黄芪(剉炒)、天南星(炮)、怀香子(炒)、地龙(去土)、骨碎补(炒)、防风(去叉)、赤小豆(拣)、狗脊(去毛)、白蒺藜(炒)、乌药(去木)、白附子(炮)、附子(炮去皮脐)、萆薢,以上各半两。牛膝(酒浸切焙)三钱,木鳖子(去壳)三分。



右为细末,酒煮成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盐汤或茶酒任下。治风气,补元阳,活血脉,壮筋骨,润肌肤,聪耳目,延寿筹,驻容颜,久服则身轻。男子久冷,元气虚惫,脚手疼痛等疾,皆可服之。



[按语]



方中怀香子,即八角茴香,因其系随“番舶来”,即随外国商船传入中国之意,故又名“舶上茴香”、“舶茴香”,为木兰科常绿乔木八角茴香的果实,味辛甘性温,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理气散寒、温肾助阳药使用。



木鳖子又名木蟹,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木鳖子的成熟种子,味苦微甘性温,有毒,临床上一般作为消肿散结药使用,外用或研末调敷,或磨汁敷,或煎水熏洗;内服多入丸、散,煎服亦可,用量应控制在0.6至1.2克之间。《本草经疏》认为“木鳖子……甘温能通行经络”,此方中即取其通经活络作用。



骨碎补又名猴姜、胡狲姜、石毛姜、毛姜、申姜等,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石连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以及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等的根茎,味苦性温,功能温肾活血,强筋壮骨。



方中用黄芪以补中益气,行水消肿;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狗脊、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羌活、防风、萆薢祛风胜湿;赤小豆清热利湿;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白附子祛风痰,逐寒湿;白蒺藜疏风明目,行瘀散结;地龙清热利尿,活络止痉;乌药顺气开郁,散寒止痛。



本方药不仅能补中气,温肾阳,而且可以祛痰,逐湿痹,既扶正,又祛邪,为攻补兼施的方剂。本方药适宜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风痰内停、寒湿痹阻、精神耗减、步履艰辛、眼昏耳聋、皮肤干燥者服用。凡阴虚火旺或痰热炽盛者,应当列为禁忌。



[附方甲]神仙一井金丹



《奇效良方》中尚载有“神仙一井金丹”,其方为“牛膝(酒浸三日),川椒(去目炒出汗),黑附子(炮去皮),木鳖子(煨去壳),白附子,肉苁蓉(酒浸三日),何首乌(水三碗,黑豆半碗煮熟去豆),以上各三两;乌药(天台者)二两;羌活(炒)、狗脊(赤去毛),南星(炮),舶上茴香,萆薢(黑豆煮),地龙(去土炒),防风(去芦),赤小豆、骨碎补(去毛炙),白蒺藜(炒去刺),绵黄芪(蜜炙),五味子(炒),覆盆子(炒),青盐(火炮),全蝎,以上各一两。”



右为细末,用无灰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煎五味子汤送下,空心,日午各一服。补益真元,大壮腰脚,久服髭鬓不白,牙齿牢固,进美饮食,聪明耳目,步行轻健。



[按语]



此方与地仙丸相比,多川椒、肉苁蓉、何首乌、五味子、覆盆子、青盐、全蝎七味药物,因而能增强其温肾强精功能。



[附方乙]地仙丹



元·萨谦斋的《瑞竹堂经验方》载有“地仙丹”方为“牛膝(酒浸),苁蓉(酒浸),附子(炮裂去皮脐),川椒(去目),以上各四两;地龙(去土)三两;木鳖子(去壳)三两;覆盆子,白附子,菟丝子(酒浸),赤小豆、天南星,骨碎补(去毛称),川羌活,何首乌,狗脊(去毛),萆薢,防风(去芦叉枝),乌药,以上各二两;白术,甘草,白茯苓,川乌(炮裂),各一两,人参,绵黄芪各一两半。



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治男子五劳七伤,肾气虚惫,精神耗减,行步艰辛,饮食无味,眼昏耳聋,面色黧黑,皮肤枯燥,女人血海虚冷,月经不调,脏寒少子,下部脓恶。又治肠风痔漏下血,诸风诸气,及虚弱易感寒暑。”



[按语]



地仙丹与地仙丸相比,增加肉苁蓉、川椒、覆盆子、菟丝子、何首乌以温肾强精;用人参、白茯苓、白术、甘草以补脾益气;用川乌以散寒除湿。地仙丹与神仙一井金丹相比,地仙丹多人参、白茯苓、白术、甘草诸补气药,以及补肾药菟丝子,少五味子、青盐、全蝎三味药。此三方的功能主治基本相同,均是在地仙丸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成。

玉霜丸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方



天雄十两,长大者,以酒浸七日,掘一地坑,以半称炭火烧坑通赤,速去炭火令净,以醋二升泼于坑内候干,乘热便投天雄在内,以盆合土拥之,经宿取出,去皮脐。磁石醋淬七次,更多为妙;朱砂飞研,泽泻洗、酒浸一宿炙,牛膝去苗、酒浸焙干,石斛去根炙,苁蓉去皮、酒浸一宿炙干,巴戟穿心者,各二两。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家韭子微炒,菟丝子酒浸一伏时、蒸过日干、杵罗为末、去轻浮者,各五两。牡蛎火煅捣为粉,紫梢花如无,以木贼代之,各三两。鹿茸用糜茸连顶骨者,先燎去毛令净,约三寸以来截断,酒浸一伏时,慢火炙令脆,半两。白龙骨一斤,粘舌者,细研如粉,以水飞过三度,日中晒干,用黑豆一斗,蒸一伏时,以夹绢袋盛,日晒干。



右件一十六味,捣罗为细末,炼酒蜜各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晚食前温酒下。治真气虚惫,下焦伤竭,脐腹弦急,腰脚软痛,精神困倦,面色枯槁,或亡血盗汗,遗沥失精,大便自利,小便滑数,肌肉消瘦,阳事不举。久服续骨强筋,秘精坚髓,延年保命,却老还童,安魂定魄,换肌秘气,轻身壮阳,益寿住世。常服补真气,壮阳道。



[按语]



天雄为毛茛科植物,是野生或人工栽培乌头长而细的块根,李时珍认为天雄为“长而不生子”者,即无旁生子根的独生块根。天雄辛热有毒,与附子、乌头同为一物,功能亦皆相近,正如《本草衍义》所说:“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长短、似象而名之。后世补虚实,则须用附子……风家即多用天雄。”但《本经逢原》则说:“天雄,禀纯阳之性,补命门、三焦,壮阳精,强肾气,过于附子。”目前临床主要作为祛风散寒、益火助阳药合用。据现代药理研究,天雄、乌头、附子均有促进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可使皮质素分泌增加;内服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具有麻痹作用,外用对粘膜及皮肤感觉神经也有麻痹作用,所以有镇痛和表面麻醉功能。天雄与附子、乌头的主要区别在于含乌头碱的多寡,天雄与乌头含量大,附子含量小,所以天雄与乌头的祛风湿、镇痛作用强于附子,而回阳救逆之功则弱于附子。在宋以前,天雄、附子、乌头均常作为抗衰防老药使用,一方面是取其补火助阳之功,另一方面也用其以祛风邪,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也可能是取其促进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因为老年人常有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表现。另外,乌头碱的麻醉作用也可能是其延缓衰老的物质基础,因为局部麻醉药品普鲁卡因已为人们证实它确有延年益寿功能,对此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方中鹿茸、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家韭子、小茴香、紫梢花均为温肾助阳之品;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磁石潜阳纳气,镇惊安神;朱砂镇心安神;龙骨、牡蛎镇惊安神,固肾涩精;泽泻清热利湿,益阴明目。



本方药是“补真气,壮阳道”之剂,适宜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腰膝痠软、精神倦怠、面色枯槁、阳事衰减、遗精滑精、夜尿频多者服用。阴虚内热或阳热素盛者应禁服。

石菖蒲丸



宋·《圣济总录》正方

石菖蒲(九节者佳)一两半,柏子仁、杜仲(去粗皮、炙剉)、五味子(炒)、贝母(去心)、丹参各一两,人参(蒸)、防风(去叉)、白茯苓(去黑皮)、茯神(去木)各一两,远志(去心)半两,生干地黄(焙)二两,麦门冬(去心焙)二两。右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食前熟水嚼下,日进三服。主平补诸虚,久服轻身延年,活血益气,润泽肌肤。



[按语]



方中主药为石菖蒲,功能芳香化浊,开窍和中,祛风散湿,益智安神。但据《重庆堂随笔》记载,石菖蒲为“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之妙药。在古代中医文献中,石菖蒲主要是作为益智安神、聪耳明目、延年益寿药使用。如《千金要方》即称:石菖蒲“久服耳目聪明,益智不忘。”《名医别录》亦说:石菖蒲“聪耳目,益心智。”《博济方》也说它有“驻颜延年,明耳目,去风气,通关窍,安神益智”作用。《神农本草经》也记载石菖蒲:“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所含挥发油部分具有镇静效果,并能显著延长异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此外,石菖蒲还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制止胃肠异常发酵,以及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这可能即是“开胃宽中”作用。方中柏子仁、五味子、人参、白茯苓、茯神、远志等也均有益智安神作用,能辅佐主药石菖蒲。



丹参又名赤参、山参、郄蝉草、木羊乳、逐马、奔马草、紫丹参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味苦性微寒,入心、肝二经。《本草纲目》称其“活血,通心包络。”《本草汇言》则谓:“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并谓“补血生血,功过归、地;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芎藭。”《妇人明理论》也有“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之说。《日华子本草》则称丹参能“养神定志,通利关脉。”并谓能“破宿血,生新血”。《滇南本草》也说它能“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古人还常用丹参作通痹药使用。如唐·肖炳《四声本草》中即说:“丹参治风软脚,可逐奔马,故名奔马草。曾用,实有效。”据研究,丹参含呋喃菲醌类色素丹参酮Ⅰ、ⅡA、ⅡB;异丹参酮Ⅰ、Ⅱ;异隐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醇Ⅰ、Ⅱ。此外,尚含有维生素E。药理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并使心率减慢,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注射环己烯巴比妥的小鼠的睡眠时间。丹参的这些药理功能,可能即是其“活血”、“破宿血”、“养神定志”、“安神宁心”的作用。丹参的这些功能,对防治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是大有益处的。又因丹参含维生素E,所以也应有一定抗衰防老作用。



方中之山茱萸、杜仲、干地黄、五味子、麦门冬、柏子仁、远志等均有滋肾强精作用。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生津益智,它不仅有滋补强壮作用,而且也确有延缓衰老的作用。百部、贝母、远志、柏子仁、五味子、甘草等则有润肺化痰、止咳定喘功效,这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是有防治作用的。方中更用防风以祛诸风,通络行痹,与杜仲相伍则能强筋壮骨。



本方药的主要功能是滋肾养心,兼能补脾益气、止咳定喘、活血祛风,是既能扶正又能祛邪的方剂。从现代医学研究来看,本方药也应有抗衰防老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气管炎以及改善大脑功能等作用,适宜于中老年人心肾阴虚而兼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慢性气管炎以及神经衰弱者服用,阳虚内寒者则应当禁服。

仙酒方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正方



牛蒡根、牛膝各一斤,秦艽、鼠粘子各二两,枸杞子炒一斗,苍术蒸烂二斤,防风、蚕沙各二两,大麻子炒别研去壳一升,桔梗、羌活各二两。



右为剉散,无灰酒二斗,净瓷器内浸,密封,七日间,开时不得对瓶口,日进三服,每服一大盏,温服,常令面有酒色,甚者不过一斗。治大风及偏风一切风痰,延年益寿。忌鱼肉动风物。



[按语]



此方出自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原书注称为“窦朝议经进”。方中枸杞子功能滋补肝肾,益神明目;苍术健脾燥湿,解郁辟秽,祛风明目。枸杞培先天之本,苍术固后天之本,为本方之主药。



牛膝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秦艽、防风、羌活、蚕砂祛风胜湿。



鼠粘子又名恶实、大力子、牛蒂子、牛蒡根又名恶实根、鼠粘根,分别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根与果实,均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作用,其“功力相近”,但根与子相比,“寒冷疏泄之性守之”。牛蒡子的主要成分为牛蒡甙、牛蒡酚、脂肪油,此外,尚含有少量硬脂酸、棕榈酸、亚油酸、硫胺素等。药理研究证实,牛蒡子能显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并能引起小鼠轻度的举尾反应,尚有轻度的利尿和泻下作用。牛蒡根除含有糖分、蛋白质外,尚含有多种多酚物质、牛蒡酸、挥发酸、钾、钙、铁、磷以及抗肿瘤物质,它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强壮和抗肿瘤作用。从牛蒡子与牛蒡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来看,对防治老年病和抗衰老都可能有一定作用。



大麻子即火麻仁,为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的种仁,味甘性平,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滋液润燥、滑肠活血药使用,但《神农本草经》称它能“补中益气,久服肥健。”《日华子本草》谓其能“补虚劳,逐一切风气,长肌肉,益毛发,通乳汁,止消渴”。《食疗本草》尚记载有“麻子仁一升,羊脂七两,蜜蜡五两,白蜜一合,和杵蒸食之,不饥耐老。”《药性论》又记载:“麻子仁二升,大豆一升,熬香为末,蜜丸日二服。久服不饥。”这说明它也有一定的滋补强壮和延年益寿作用。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的根,味苦辛性平,功能理气宣肺,止嗽化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桔梗确有化痰之功,此外,还能降低大鼠肝内胆固醇含量,对血糖也有降低作用。在此方中主要取其理气化痰作用。



本方药重在滋肾健脾,兼能祛风化痰、除湿通痹,适宜中老年人阴亏脾虚、风痰内扰、经脉痹阻、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头重脚轻者服用。阳虚内寒者则当慎用。

巨胜丸



明·方贤《奇效良方》正方



巨胜子、甘菊花、旋覆花、白茯苓(去皮)、荜澄茄、覆盆子、熟地黄、肉桂、牛膝(去苗酒浸)、远志(去心)、白芷,以上各一两,旱莲子(去茎叶)七钱。



右各制毕,共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忌羊血、生葱、萝卜等。治男子筋痿,少腹不利,小便频数,腰背闷痛,不能久立、久立则腿膝麻冷、难以屈伸,失眠多忘,耳作蝉鸣。久服滋血气,壮元阳,乌髭发,添精补髓,益寿延年,妇人尤宜服之。



[按语]



方中旋覆花别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庚、夏菊、戴椹,为菊科植物旋覆花、线叶旋覆花或大花旋覆花等的头状花序,味咸性温,功能行痰水,去头风,通血脉,降逆气。旋覆花的主要成分有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蒲公英甾醇等。绿原酸与咖啡因相似,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可增加胆汁的分泌及胃液的分泌;槲皮素能提高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其通透性,对防治脑中风有一定作用。



白芷又名白茞、芳香、泽芬、苻蓠、香白芷等,味辛性温,功能祛风胜湿、芳香开窍。



方中巨胜子、覆盆子、熟地黄、旱莲草、牛膝滋补肝肾;荜澄茄温暖脾肾,健胃消食;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本方中用荜澄茄、肉桂,一方面取其温肾助阳之功,另一方面则用以防旱莲草、熟地黄腻胃伤脾。白茯苓、远志以养心安神;菊花、旋覆花、白芷以疏散风邪。

本方药重在补肾,兼可养心,尚可疏风散邪,适宜中老年人心肾两亏、虚风上扰、须发早白、腰背痠痛、头重足轻、健忘耳鸣者服用。本方药虽壮元阳,但重在滋阴强精,故阳虚内寒者应当慎用。此外,尚需忌羊血、生葱、莱菔三白之类,以防其减弱药力。



[附方甲]乌银丸



元·许国祯的《御药院方》有“乌银丸”,方用“牛膝(去芦头)、覆盆子、荜澄茄(去枝)、肉桂(去粗皮)、白茯苓(去皮)、吴白芷、甘菊花(拣净)、远志(去心苗)、熟地黄(焙)、旋覆花、旱莲草(去枝),以上各一两,旱莲草加倍方妙。巨胜子炒二两(另研)。右除巨胜子外,同为细末,再与巨胜子拌匀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六十丸,食前温酒送下。服至七日觉阳气坚壮是验,久服黑髭鬓,益子,精神,效不可具述。”

[按语]

此方与前方药物完全相同,仅个别药物剂量略有出入。



[附方乙]巨胜丸



宋·王怀隐等人编著的《太平圣惠方》亦有“巨胜丸”,方为“巨胜一斗去黑皮,白茯苓半斤,泽泻二两。右捣细罗为散,每服一合,水调服之,日二服。令人轻身长生,久服绝谷。”

[按语]

本方药功能补益心肾,滋精养神,渗湿利水,适宜于中老年人心肾亏虚、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健忘失眠者服用,也可用于治疗老年人肥胖症。阳虚内寒者应当忌服。

加味坎离丸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正方



人参二两,五味子(去梗)一两,麦门冬二两,牛膝(酒浸)二两,黄芪(蜜炙)一两,菟丝子(酒浸成饼用)二两,小茴香(盐炒)二两,当归(酒浸)二两,白茯苓(去皮)二两,木香一两,川椒(去目及合口者微炒)三两,黄柏(酒浸炒)四两,天门冬(去心)五两,肉苁蓉(酒浸)二两,山茱萸(去核)二两,杜仲(炒断去丝)二两,巴戟(去皮酒浸)二两。



右为细末,秋冬酒糊为丸,春夏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汤或好酒任下。



夫心属火,肾属水,水火升降,五脏俱实,百病不生,世人或因酒色过度,劳心费力,精耗神衰,心血少而火不能下降,肾气衰而水不能上升,脾土无所滋养,渐至饮食少进,头目昏花,耳作蝉声,脚力痠软,肌肤黄瘦,遍身疼痛,吐痰咳嗽,胃脘停积,梦遗盗汗,泄泻,手足厥冷。此方下滋肾水,上降心火,中补脾土,除风添精补髓,强阴壮阳,杀九虫,通九窍,补五脏,益精气,止梦遗,身轻体健,延年增寿,久服有效。



[按语]



本方系由生脉散合当归补血汤更入诸补肾药而组成。方中用生脉散以补益心气,滋养心阴;当归补血汤以益气养血;天门冬、山茱萸以滋肾填精;黄柏滋阴降火;小茴香、川椒、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温肾助阳;杜仲、牛膝补益肾精,强壮筋骨;白茯苓健脾利湿,安神益智;木香理气和中。



方中人参除已为人们所知的滋补强壮、增强机体防御机能等各种作用外,近来的研究结果还证明,人参可增加小白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大鼠ATP酶活性,改善冠心病患者在左心室功能;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抗衰老药物研究》报告,应用积分法和回归分析法,观察人参皂甙对327例中老年人的瞬时记忆力测定、广泛记忆力测定、复杂动作反应等多项指标的影响,通过综合判断证明具有防治老化症状、改善体力和智力、提高睾丸酮等作用;有人还观察到人参能使动物细胞中的DNA合成和RNA合成明显增加,有人还证明人参根的提取物可使细胞传代次数增加;这些均表明人参确有延年益寿的功能。关于五味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与人参有近似的滋补强壮作用。



黄芪,近来的研究结果也证明,它不仅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缓有胚肺二倍体细胞自然衰老过程,使细胞的传代次数增加,而且还具有抗高血压、抗贫血、防止肝糖元减少、兴奋性机能、改善血液循环以及抑制补体免疫溶血等功能,从而起到延长寿命的作用。当归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当归与黄芪相配,能使大白鼠红细胞电泳明显加速,使其恢复到青年大鼠水平,说明当归与黄芪相配有使“老年”红细胞趋向于年轻化的作用,有利于抗衰老。从方中这些药物的功能来看,本方药是具有“延年增寿”作用的。



本方药功能滋补肾阴,温助肾阳;补益心气,滋养心阴,并有一定补中健脾的作用。正如张时彻在本方的附论中所说:“夫心属火,肾属水,水火升降,五脏俱实,百病不生。”本方药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心肾,既济水火。作为延寿药物,适宜于中老年人心肾不交者服用。此外,也可用来治疗因房劳伤肾或劳伤心血所引起的各种心肾不交病证。本方药性平和,不寒不腻,不温不燥,一般人均可服用,但心肾不虚者应当慎服。

仙传斑龙丸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正方



鹿霜、鹿胶、菟丝子(酒浸二日,蒸焙干为末)、柏子仁(去壳另研)、熟地黄(酒浸二日蒸焙干为末)各十两。



右为细末,先将鹿胶用无灰酒于磁器内慢火化开,却将胶酒煮糊和丸,药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送下或酒亦可。此药理百病,养五脏,补精髓,壮筋骨,益心志,安魂魄,令人驻颜轻身,延年益寿。



[按语]



方中鹿胶即鹿角胶,又称白胶;鹿霜即鹿角霜,另名鹿角白霜。鹿角胶、鹿角霜均为鹿角的加工品。鹿又名斑龙,此名最早见于《澹寮方》一书。按《乾宁记》云:“鹿与游龙相戏,必生异角,则鹿称龙。”因鹿身上有白色斑点,这可能是鹿又叫斑龙的原因。入药鹿角系采用梅花鹿或马鹿已角化的老角,分砍角与退角二种,砍角一般是在十月至翌年二月间,将鹿杀死后连脑盖骨砍下,除去残肉,洗净风干而成;退角又称解角、掉角、脱角,系雄鹿于换角期自然脱落者,多在三月至四月间采收。用鹿角熬制而成的胶块即是鹿角胶,所剩下的骨渣即鹿角霜。古人认为胶、霜在功能上相似,《神农本草经》统称其“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疲,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二者均有温肾壮阳、滋精益血之功,但胶之滋精养血作用较胜于霜,霜则偏于温肾助阳且少滋腻之性。正如《本草便读》所说:二者均“能温补肾脉,添精益血。如精血不足,而可受腻补则用胶;若仅阳虚而不受滋腻者,则用霜可也。”方中胶、霜同用,则不仅能温肾壮阳,同时也可滋精益血。方中更用熟地黄以加强其滋肾养血作用,用菟丝子以加强其温肾壮阳之功,用柏子仁养心安神、滋肾润燥,从而组成重在补肾,兼能养心的方剂。



本方药为阴阳双补之剂,适宜于中老年人阴阳两虚、精神衰减、腰膝痠痛、容颜早衰或有滑精早泄者服用,也可用于阴阳两亏的男性不育症。脾胃虚弱者禁服。



[附方甲]斑龙丸



元·僧人继泆的《澹寮集验方》亦有“斑龙丸”,方用“鹿茸(酥炙或酒炙亦可)、鹿角胶(炒成珠)、鹿角霜、阳起石(煅红酒淬)、肉苁蓉(酒浸)、酸枣仁、柏子仁、黄芪(蜜炙)各一两;当归、黑附子(炮)、地黄(九蒸九焙)各八两;辰朱砂半钱。各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五十丸。治诸虚。”并记载说:“昔西蜀市中,尝有一道人货斑龙丸,一名茸珠丹。每大醉高歌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慢说,惟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阙下穴。朝野遍传之。其方盖用鹿茸、鹿胶、鹿角霜也。又戴原礼《证治要诀》治头眩运,甚则屋转眼黑,或如飞物,或见一为二,用茸珠丹甚效。”

[按语]

在《摄生众妙方》中也附有这首歌,以此来看,“仙传斑龙丸”很可能是在《澹寮集验方》的“斑龙丸”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来,二方之方义大致相仿。



[附方乙]斑龙丸

明·李中梓的《医统》中也载有“斑龙丸”,方为“鹿角霜、鹿角胶、菟丝子(制捣)、柏子仁、熟地黄各八两,白茯苓、补骨脂各四两,将胶先溶化,量入无灰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腹时盐汤或温酒送下。壮精神,除百病,养气血,补百损,育子嗣,常服延年益寿。”

[按语]

《医学正传》、《东医宝鉴》所载“斑龙丸”,与《医统》方完全相同,而且也均附有上面的那首歌谣,以此来看,这几首“斑龙丸”很可能都是根据同一药方化裁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