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艺是成语吗:教育中父母的自我照顾——摘自《养出有力量的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3:27:39
教育中父母的自我照顾——摘自《养出有力量的孩子》 (2008-11-16 14:16:47) 标签:王理书 父母 自我照顾 情绪 生气 担忧 失落 力量 真实 杂谈  分类:书香满径

                               

    只能说是缘分吧,没其它更合适的解释,我总是能在理书这里找到太多的共鸣,再次不辞辛苦地敲字出来,以享更多有缘的父母们。

    在孩子的教育历程里,我们需要从照顾我们自身开始起步。

     

自我照顾(节选)

当父母心中充满光与爱,

什么亲职技巧都不需要了,

照顾自己,是亲职之路的第一步

 

 

生气

    常生气的父母心理有长年累计的挫折;挫折的源头通常不只是孩子,孩子的行为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挫折的父母源于想掌控人生的成就与意义而不得,于是对于同样难以掌握的孩子发脾气。

    常生气的父母有许多不满:生活的沉重与疲于奔命带来的不满,情感的空虚无意义带来的不满;童年的失落尚未释放带来的不满……。这些不满虽真实但无力改变。而孩子的行为不如人意,或麻烦粘人则变成最迫近的压力。父母努力想要掌控孩子,孩子反击以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让无助的父母最后以生气收场。

    生气时的自我照顾就是——“暂停”,离开亲子管教现场。

    可以真的离开:“我要休息一下,我要坐到窗口(甚至是浴室)安静五分钟,喝杯茶再回来。”或只在目的上离开:“我生气了,不适合管教你,等五分钟我平静了再继续。我们先聊聊别的吧!”父母可以在暂停时,练习“平静”或“回归中心”。

    这“暂停”不同于传统的亲子实务中的“暂停法则”;父母名正言顺地说出自己的需求,为自己的平静负责。而不是让孩子觉得是因为惹父母生气了所以要被关在房间里暂停。也因为父母经常示范:“生气的人离开现场让自己平静再回来”,于是,在孩子年纪大些时,家里可以有个默契:“生气的人找个舒适的椅子让自己平静后再回来”,这做法呈现了“为自己的生气负责的方式,就是照顾自己,让自己回到平静舒适,再回到沟通现场。”

    生气的父母需要检视自己未察觉的担忧或失落。当这两种情绪能照顾好,挫折感就不会经常被激发,也不会经常频繁地生气。担忧与失落可以说是父母愤怒背后的源头。

 

 

担忧

    担忧是许多父母的常态,担忧教育环境,担忧升学压力,担忧孩子玩电动……无止息的担忧。

    担忧反映了父母对于孩子“应该如何”有个特别的图象与期待,担忧反映了父母的眼光不全然看见孩子的此时此刻,而在背后放着一个标准比较着。

    担忧反映了父母害怕孩子受苦,对于孩子命运的各种可能有清晰的偏好。

    担忧反映了父母对于多变多苦难的人生,还有一种想要掌控的欲望。

    担忧带来了什么影响?

    担忧带来很多的努力……但未必有效。

    担忧带来一些压力……减少一些快乐与轻松。

    担忧带来无法对孩子真心赞叹……孩子会觉得,好象怎么努力,父母都不够满意。

    担忧无形中加重身为父母的重担,增加心的喧扰,减少父母心中的甜美。

   

    担忧分成有用的担忧,与无用的担忧两种。

    有用的担忧提醒父母,行动的急迫性以及方向;有用的担忧会在行动进展时迅速减低与消失。

    无用的担忧反映了父母心中的阴影,无用的担忧出自于父母掌控的欲望,出自于父母想要掌控孩子减少受苦。

    无用的担忧,似乎永无止境,即使行动有些进展,父母还是有下一步的新担忧。

    担忧变为父母认领父母角色的一种习惯,仿佛是爱与担忧紧紧相连。

    无用的担忧反映出父母心中对自身人生不够圆满的叹息!

    父母即使表面上功成名就,安稳幸福,但都是在某种压力下撑着。或者父母尚未完成自己真正的梦想,对人生的未完成期待转移到孩子身上。无用的担忧反映父母将能量过度放在孩子身上。

    让心思回到能让自己怀抱好能量与精力充沛的事情吧!

    留意你的担忧,别让它束缚你。若你的行动无法减低你的担忧,表示的你的担忧有某种精神官能的特质,表示你可能正透过防止孩子受苦的方式,阻挠孩子的成长。

 

   

失落

    失落是心理学用来形容情绪的用词,指的是失去生命珍宝而哀悼的心。例如失业、失恋、失亲、梦想破碎、被背叛导致对人性失去信任……。这些情境的混杂心情,我们经常用失落来形容。若仔细描述过程中可能有的情绪细节,大致有:惊吓、愤怒、挫折、失败、失意、受伤、哀伤、无力、痛苦、无助、担忧、焦虑等情绪。未必每个失落事件都会有这些情绪,视事件发生的历程而改变。

    幸好,重大失落不会经常出现。但我们在日常中会有的则是小小的期望落空、小小的挫折、无觉察的愤怒或失意、短暂地过不去与失去耐心,或担心受困。例如:

    *期望孩子早点睡,自己睡前能看一片DVD,结果孩子却一直闹到深夜。

    *精心设计的晚餐,期待全家人惊喜欢呼,结果家人没什么反应,后来还闹到不欢而散。

    *期待加班可以领加班费,结果公司改变制度,期待落空。

    *孩子是你心目中的完美孩子,今天老师却说孩子在学校偷窃。

    *早上醒来照镜子,发现多了鱼尾纹,或发现体重上升,腰围增加。

   

    这些小事,通常只要一点时间调试心情,就能过去了。生活的挑战却常在我们尚未调试好前,发生了压力事件,例如孩子的吵闹、家人的冷漠等。这种时刻,通常因为内心的小小失落没有处理好,而导致沟通无效,失去亲密,甚至点燃怒火,莫名吵一架。因此,我们需要对生活的小失落有所觉知,回归内在,专心地放下并调整好自我状态,才不会产生连环的挫败感,导致更强烈或持久的情绪低潮。

    当生活的小失落发生时:

    *跟家人告假五分钟,说你需要照顾自己。

    *关掉手机,找一个安静或角落的空间,让你可以舒适地坐下。

    *清楚认知发生什么事,可以用以下的自我对话开始:

    “是的,原来我期待……现在情境不一样。”

    “现在我要面对的是……”

    *专注地“回归中心”并使用“释放”技巧释放自己的情绪能量。可以跟自己说:

   即使……,我依然深爱并接纳自己。”

    “即使我现在不能接纳……,我愿意朝此方向前进。”

    *若可以,看看除了小失落以外,依然存在的正向与美好。

    “是的,我看见……,这让我感恩。”

    “是的,我要谢谢我们拥有……。”

   

    最有力量,最能感受到能量充沛的认知形式是;“接纳此时此刻的真实”,小失落让我们执着在失去的期待中而偏离当下的专注。以上的练习就是“放下期待,接纳此刻的真实”的方法。

    神奇的宇宙,会回应我们的能量充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福气往往在真实接纳时已经开始酝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