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鬼缠身然后被驱走:世界水稻的分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41:29
世界水稻的分類

文/呂坤泉、許志聖、楊嘉凌

一、前言

   今年(2002)是我國步入世界舞台輝煌的一年,也是台灣稻米產業改變最大的一年,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範下,我國每年將開放147,420公 噸的糙米進口,相當於稻米消費量之8%,各米廠、米商無不磨拳擦掌,投入這「土、洋大戰」,但國人昔日均著重於台灣自產米的了解,較少著墨於世界稻米產業 之發展,因此將針對世界稻米的生產系列的介紹,本期僅將世界水稻作一分類介紹。

二、依照生物學上的劃分:

  稻在生物學上屬於禾本科、稻屬(Oryza),共有22個種(species),其中只有非洲型稻Oryzaglaberrima與亞洲型稻Oryza sativa 兩種為栽培種,其餘20種均為野生種。

1.Oryza glaberrima Steud.

  分布於西非洲各國的栽培稻,主要的特徵為稻穗缺乏二次與三次枝梗,短且圓的葉舌,通常穗有芒且不易脫粒,由於其產量低,在非洲的栽培面積日益減少,西非水稻發展聯盟(WARDA)正積極利用其抗不良環境的特性,培育新品種。

2.Oryza sativa. L.

  由於其產量高,現已廣泛分布於世界主要稻作產區,又可分為三個亞種:

  • 印度型稻(indica):又稱為秈稻(Hsien),分蘗強,穀粒細長,較抗不良環境,通常分布於熱帶地區。

  • 日本型稻(japonica):又稱為梗稻(keng),分蘗較少,穀粒短圓,能抗較低溫的環境,通常分布於溫帶地。

  • 爪哇型稻(javaonica):又稱為熱帶型梗稻(tropical japonica),具有梗稻的分蘗較少,穀粒較大,短圓有芒的特性,但較不耐低溫環境,分布亦以熱帶地區為主,由於其產量較低,栽培面積日減。

三、水稻生態系統(rice ecosystem)的劃分

  1982年世界稻米研究者為統合稻米生產的型態,並便利以後的育種與研究,擬將水稻的生產型態進行劃分,於是在國際稻米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 stitute,IRRI)的主導規劃下,於1984年依照稻米生產環境中水分的多寡劃分成五大生態系統,後經多次修改現將其規劃為四大生態系統:

1.灌溉稻生態系統(Irrigated rice ecosystem)

   灌溉稻生態系統以土堤邊界作田間區隔,田間整地成泥漿狀後進行栽植,栽培期間並有水源進行灌溉者。台灣水田幾乎全為灌溉稻。此生態系統的大部分區域均有 充足的水源供應,高日射量、較少的病蟲為害且較高的資本投入,也因此單位產量較高。全世界約有七千九百萬公頃的水田屬於此種生態系統,約佔全球稻作面積之 55%,多數集中於東亞地區(43%),平均公頃產量約為3~9噸,而有75%的世界稻米供應由灌溉稻生態系統所生產。至今的大部份水稻研究與育種均針對 此系統加以改良,培育出的品種多為生育時期較短,良好的氮肥反應且具有數種病蟲害抵抗性與逆境(stress)忍受力的品種,現則著重於米質與米粒營養成 分的加強。

2.降雨低地稻或看天田低地稻生態系統(Rainfed lowland rice ecosystem)

   降雨低地稻生態系統以土堤邊界作為田間區隔,利用雨水作為灌溉,在其生育期中有不超過10天的時間田間最深處有超過50公分水深,由於無法有效控制水量 而有乾旱或浸水的問題。依照環境的優劣,降雨低地稻生態系統又可分為(1)良好的降雨低地區(favorable rainfed lowland)(2)乾旱區(drought-prone)(3)浸水區(submergence-prone)(4)乾旱和浸水區(drought-and submer gence-prone)(5)中等水深區(medium-deep water)等五個次生態系統。農民常在雨季來臨時進行整地、種植與栽培,土堤田埂除作為邊界外,也作為保水、蓄水的功能。由於雨季雨水的多寡影響水稻的 產量,農民在降雨量與產量都無法有效預估與確保下,對於栽培期間肥料、農藥等資本投入轉趨保守,寧可以自家勞力取代僱用勞力。全世界約有三千六百萬公頃的 水稻田屬於降雨低地稻生態系統,約佔全球水稻田之25%,約有17%的全球稻米供應由此生態系統所生產。栽培在此生態系統下的水稻品種多為傳統、感光性, 對病蟲害與逆境忍受性較高的品種。

3.陸稻生態系統(Upland rice ecosystem)

   陸稻生態系統以種子直播於耕犁過的土地,通常為坡地,生育期間無法灌水,其水源全依賴降雨,由於陸稻栽培的土地均屬貧瘠、缺水的土壤,保水力 (water-holding capacity)、陽離子交換力(cation exchange capacity)很弱,導致磷的高度固定及高濃度的交換性鋁(Al)而有鋁與鎂的毒害,產量自然較低,平均公頃產量約1.3公噸。全球約有一千九百萬公 頃的陸稻生態系統,約佔全球稻作面積之13%,分布於亞、非及拉丁美洲,約有4%的稻米生產由此生態系統生產。陸稻生態系統多分布於河床至高山的山坡地, 如東南亞地區坡度可由0%至30%,農民常將陸稻與玉米、山藥、香蕉、樹薯、豆類作物等旱地作物輪作或間作,以保護陸稻與土壤,也有大部份地區採用燃燒山 林,種植作物至地力耗盡後移至他處的栽培方式。

4.深水稻生態體系(Flood-prone rice ecosystem)

   深水稻生態體系以直播或插秧的方式種植在雨季的田間,其特性為水稻於生育期間需忍受50~400公分的水深,通常深水稻集中於河邊、湖泊旁或河口三角洲 地帶,在雨季來臨前播種或種植,雨季來臨時,由於雨水的匯集,湖河的水位急速上漲,使得深水稻的莖稈以每日2~3公分的速度生長,部份深水稻的生長速度甚 至可達每天20公分,它在淹水最深時開花,水位下降時收穫,收穫時僅採取穗部,稻草並不處理,俟雨季過後,於孟加拉、印度、緬甸、越南等地的深水稻栽培地 區,通常再種植、小麥、馬鈴薯、洋蔥、大蒜、油料或豆類作物。依照水位的情況,深水稻生態體系又可分為五個次生態體系:(1)浸水區 (submergence-prone, 1~10天)(2)深水區(deepwater, 30~100公分)(3)極深水區(very deep water, 100~400公分)(4)潮汐沼澤區(tidal)(5)乾季灌溉區(dry season irrigation),五種次生態體系中,以深水與極深水區的深水稻產量最低,乾季灌溉區的產量最高。深水稻生態體系的土壤由於乾旱與淹水交替,導致鹽 土與毒害問題嚴重,農民無法確保種植成功,產量更無法確保,平均而言,每公頃產量僅1.5公噸,即使如此,全世界浮稻生態體系約有一千一百餘萬公頃,養活 全球約一億人,多數集中在南亞及東南亞。

四、世界稻米市場的稻米品質需求劃分

  美國學者Efferson將世界稻米市場需求的米劃分成六型:

1.高品質長粒型生白米(high-quality,long grain,raw milled rice)

  此種類型的米粒細長,具有20~25%的中直鏈澱粉含量,米飯柔軟但鬆散,冷飯不變硬,在國際稻米市場有很高的評價,價格也最高。進口此型白米的國家有西歐、中東、加勒比海各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出口國為泰國,在歐洲市場上的售價,美國米略高於泰國米。

2.中品質長粒型生白米(medium-quality , long-grain, raw milled rice)

  此類型的米仍屬於中直鏈澱粉含量,特性與高品質長粒型生白米類以,但在碾白度及夾雜物的要求較寬鬆,米飯光澤與米粒一致性也較差,泰國為此類型米的主要供應國,緬甸、巴基斯坦、中國也是輸出國,進口國則有印尼、馬來西亞、歐洲、中東及西非等國。

3.中粒及短粒型白米(medium-grain and shore-grain rice)

   此類型的米均為適合溫帶冷涼地區的梗稻,屬於低直鏈澱粉含量,米飯濕潤柔軟且具黏性,主要輸出國家有澳洲、美國加州、義大利、中國東北及我國等,市場為 太平洋諸島、亞洲、歐洲市區等,尤其受韓、日、我國等若干亞洲地區人民喜愛,當地市場價格高,隨著日、韓及我國等開放稻米市場後,此類型白米將逐漸看俏。

4.預熟米(parboiled rice)

   預熟米早期的研發是為了挽救品質不佳的稻穀,而將稻穀經浸潤、熱蒸與乾燥等步驟,以提早完整米率,而且可以耐儲存。而後的研究更指出預熟米具有米飯營養 較高,不易變壞而且每次煮食均相同,煮後可維持米飯柔軟近一小時,很適合餐廳與空中餐點採用,市場前景看好,使得高品質預熟米的價格較高品質生白米高約 20~25%,但由於市場狹小,易遭生產過剩、價格低下的衝擊,主要消費市場有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中東、西非等國,而泰國與巴基斯坦等國 則為輸出國。

5.香米(aromatic rice)

   香米在世界稻米市場有著較特殊的地位,由於香米的產量較低,貯藏、加工、碾製也需注意,以保持香味並避免混雜,所以價格一般較高。世界稻米市場中有名的 香米為生產自印度河兩岸的巴斯馬帝(Basmati)米,也因此巴基斯坦和印度為該種米的最大出產及輸出國,分別銷往中東、美國及歐州各國。Basmati 米在田間收割、儲藏、碾製、炊煮與食用時均具有明顯的香味,而且在炊煮後,米粒伸長約一倍,遠較一般品種只伸長50%為多,由於產量少,生產價值高,通常 印、巴產地只在婚晏、喜慶時用。另外泰國的香米KDML-105也是國際市場上的寵兒,相對之下美國產的香米Della則由於美國人對香米的認同感不夠, 而且在碾製時香米的香氣易與其他品種混雜,致使碾米廠意願不高,市場有限。

6.糯米(glutinous rice)

  糯米為不同於其他米類的米,其直鏈澱粉含量僅有0~5%,以顯微鏡觀察,其澱粉顆粒表面呈現大小不一的凹洞,因而造成光線的繞射,使整個米粒呈現不透明的白色,此種現象係由於單一隱性遺傳基因wx所 造成,也因此糯米在世界各地均有零星種植,通常用於製作糕餅、甜點等食品,在台灣約為栽培面積之2~3%。具有豐富支鏈澱粉的糯米,煮食時吸水率僅為一般 米類的一半,因此米飯有較大的容積密度,米飯的黏沾力也較強,當消費者食用等量的米飯時,糯米能提供較飽脹的感覺,也因此成為泰國東北、寮國等食物較為不 足地區的主食。糯米在國際市場價格僅為高品質長粒米之80%~90%間,以泰國為主要輸出國。

五、結語

   稻為世界上極古老的農作物之一,經數千年的演化,栽培、淘汰與散播,如今遍佈世界各大洲(南極洲除外),從北緯53℃到南緯40℃,從水平面至海拔 3000公尺,從深水到旱作均可種植。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稻米市場開放後,各種不同的米類將源陳不斷的試探國人的口味,本刊將提供各項稻米資訊,滿足稻 米工作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