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仲谦个人资料简介:今之“悉昙”,昔之“悉昙”?【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2:50:33

今之“悉昙”,昔之“悉昙”?【原创】

——试以梵字演变,正“悉昙”之形

 

前言

尝於多年之前,习以悉昙梵字,不敢妄称精通,但可谓略知一二,经咒间所书梵字,皆可轻松识别;自诩可轻泛梵海之间,遂常拈以古本梵字渐习;字字间,忽觉多有不识之感,渐起疑惑并之探究之心。一日间,猛然醒悟,方知初始所习之悉昙梵字,皆现今日本学者所书所传,此之“悉昙”,尚同于昔日之“悉昙”否?

昔时,唐末会昌法难之时,汉地佛典并之悉昙尽没,幸之此前传于东瀛,方未泯灭;奈于东瀛所传亦已千年,况且昔日传于东瀛之佛典,亦属汉地辗转传承许久,如此之多转手,何保无谬?且古之贝叶刻本,本就较难识别,依此辗转抄写,“字形”、“笔顺”何得不变?纵使留存之古本,亦现繁杂之状,此间书写,孰是孰非?无从论证。

今之流传“悉昙”,恐多以存世本书写之多寡而定是非,其不知,“多”亦一家之写、“少”亦一家之写;岂可以多少而论正谬?同字异体之变化,或可为昔日天竺本土之变化,或可为传入西域、中土及日本诸过程中之变化,未可论证。

故本文另辟蹊径,尝试以梵字的演变历程,来确定一种“主线”,并以“此”来还“悉昙”字体的真实面貌。

 

 

欲还“悉昙”真实面貌,必须找出梵字的演变历程。

“悉昙”梵文字母是由更早期的“笈多”字母发展演化而来(藏文字母亦由此演化而得),并且,“悉昙”文字在数世纪的使用历程中,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并且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又朝着不同的方向与模式在变化着,一种朝着更尖直、更适于刻写的模式发展,而逐渐发展成为“兰扎体”梵字;而另一种则朝着更圆润美观、更适于书写的模式发展,而逐渐发展成为“天城体”梵字;而在此期间的梵字,则可看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虽有学者将此间的字体定义为“城体”文,但由于这种渐进式的变化,及这两种不同的倾向模式,恐怕是无法用一种固定的字体来诠释的。

如同颜色一样,世间有多少种颜色呢?可以说有七种,也可以说有上万种、无数种,每一点渐进式的微小变化,都可以说是一种改变,那么,都需要定义出来吗?

所以,为了简化区别,只可将其最根本的特点、独特的特点,作为本质的东西来定义;所以,依“颜色”而论,只用“三原色”来定义就够了;而对于“梵字”而言,也只用“悉昙体”、“兰扎体”和“天城体”三种字体来表达就足够了,余者皆可算作其过渡的产物了。

而从梵字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随着书写的一点点的变化,最终又导致字体、字型间的“笔顺”的变化,而这种“笔顺”的变化,进一步又导致了字体的又一次大变形;(以下面a字为例,即可看出其中的变化)

 

反过来说,从这内在的丝丝联系,又可以印证出一种前后延续的变化过程,正是其内在的这种变化的“主线”,才使得我们有可能找出“悉昙”字母的真实状况;而脱离开这种“主线”变化的字体与字型,恐怕就应该是源自于外部的一种变化。

下面,为“正”悉昙之真实形貌,作以如下逐一剖析:

 

 

.正“字型”

如同说“颜色”一样,只有没有混杂的、共性的东西在里面的,才是“纯正”的。

字体、字型也是一样,下面看一下不同时期梵字的变化特点:

 

                                                 Lakkhā Man.d.al Temple, Uttar Pradesh,約7-8世紀,悉曇體銘文

 

(法隆寺贝叶梵字[局部])

 

(1978年洛阳出土,后唐五代十国时期之《大随求陀罗尼》[局部])

 

1978年发现于苏州瑞光寺宋代之《大随求陀罗尼》[局部] (已有“兰扎体”的趋向)

 

 “兰扎体”梵字

 

宋代《景祐天竺字源》中梵字(带有“兰扎体”与“天城体”的共同趋向)

 

石刻中的梵字(已有“天城体”的趋向)

 

现今之“天城体”梵字

 

从上面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特点的字体中,可以总结出“悉昙”体的如下一些特点:

1.笔锋不应过于圆柔;应有种“楷书”或“行楷”的感觉,而不是“隶书”或“草书”的那种感觉(那是城体或天城体的特点)

2.棱角也不应过于尖锐;(那是兰扎体特点)

3.尾笔不应向后拖拽。(也是兰扎体特点)……

当然,写法、笔顺等,还应是符合“悉昙”时期写法的;这只是在字型风格上的定义。

《大正藏》中的如下字型,应属正型。

现今《大正藏》中之“悉昙”梵字

 

而有些由此变化出的手写体(如下图),则已明显混有不同的风格,且已带有艺术倾向了,虽工整好看,但这还是真正的“悉昙”吗?

 

 

. 正“字样”(笔顺及写法)

 

前文已经说过,梵字的变化过程中,“笔顺”的变化是最关键的变化因素,故而,究竟应该怎样写,哪种写法应属“正宗”?是值得探讨的。

字体的变化是渐进式变化的,而不会是跳跃式的,故而,能够贯穿于前后期的、具有连续变化的、有关联性笔顺的梵字,就应该是正确的写法。

而另外一些,并不是这种“主线”式变化的字体,则可能是来自于“外部”地区的一种自由式的、或是“讹误”式的一些写法。

下面将几个与流行字样差异较大的字母逐一分析如下:

 

1. ga

ga字的变化流程中,可以看出,通常作为公认的写法,若从前后期的连贯变化性上来看是不恰当的,无论这种写法当时是否很流行。

换句话也可以说,这种写法是否是印度本土的写法,不能确定!也许属于当时的一种“异体”,也许属于传写中的一种错误,总之,并非“正形”!

 

 

2. d.ha

 

从该字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异体的差异的来源,是来自于对于同一写本或刻本中的字形的不同解读,而导致了写出两种不同的笔顺(上面的ga字也是若此)。如下图:

 

而这其中正谬的确定,只需从其后期演变的字形中,即可轻松确定出。

而现今流行的写法,恐怕是今人以存世量的多少来定的“正体”与“异体”吧!若能从梵字的演变来确定正谬,想必会更正确一些!

 

3. tha

 

从该字的变化来看,此字变化比较复杂,从早期字形来看,该字应像希腊字母“θ”的形状,依解读理解的不同,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笔顺,如下图(暂不能确定是否是在印度时就有多种写法,还是传入他国时逐渐造成的讹误)

而现今流行的写法,应是第四种笔顺的一种变形,但从后期的“天城”“兰扎”等字体变化来看,应是前三种笔顺的延续,故而,该字流行的写法,应是值得商榷的!!

以“法隆寺贝叶”中(tad-yathā)中的“thā”字来看,此字形应为最妥。

 

4. pha

从该字的变化来看,亦存在着“笔顺”不同而形成的异体问题;并且流行的写法,应是一种手写时的略微变形。

从与pa字的早期、晚期的所有字形的对照中,也可以看出,pha字“悉昙”体的“正形”即应是形,虽然可见的各写本、刻本中常见的都是那种“变形”的写法,但若依与pa字的对照及笔顺变化来看,则应更正!

 

         5. la

la字的演变中,可以看出,笔顺也发生了变化。

 

并且,在此变化中,并没有流行写法的变化趋势此应是一种讹误

如果说“法隆寺贝叶”梵本中,末行全部字母的写法中,la字与流通的写法有些相像的话(但左边那一笔没有那么长),而看其前面文中的所有la字,竖直的一笔都是出头的,同样在“房山石经”中,所有的la字也都不是流行的写法(也是竖笔出头的);并且,在拼写中,如lkalu等字,也是中间的竖笔与下面字母相连,而不是流行的左笔与下面字母相连!!

故而,无论中间的竖笔是否出头、笔顺是否先后,那只是前期与后期字体的问题,但左边一笔绝对没有拖下的写法!

 

 6. s’a

 

 

s’a字早期的写法及演变中的一些写法与藏文的写法更为相似,“悉昙”中的字形,与sa字有点像;但可由中间一笔的上下倾斜角度,或上面一横与右面一竖之间是否连接来分辨,而且后期的“天城体”与“兰扎体”变形也较大。

现今流行的写法,应是书写草化的一种变形,这种变形恐怕是来自于中国乃至于日本的抄写过程中,并非印度本土的变化,并且各刻本中也没有发现这种写法!

而被普遍作为“异体”的写法,依此来看,更应算作是“正体”了!

 

 

7. 韵母ū的笔顺

 

    以中国发现的各写本、刻本中的hūm字来看,韵母ū的笔顺都是从右向左书写的,

 

而《大正藏》中的字形也有些模棱两可,怎样理解都可以;

 

并且,“兰扎体”中的hūm字的笔顺也是一样的。唯有“天城体”的写法与流行中的写法是从左向右写的。这也可能是后期的一种变化,但若以“悉昙”来论,则应更正之!

并且,从右向左书写,正好可以与表示“半音”的下标符号区分开。而流行的写法则不易区分!

 

 余者字母,或多无大异,或不常用,或差异虽大,但可能依着不同地域的发展脉络而来,不易查清。

概括总的正形后的悉昙声母字母字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