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咋嘞什么意思:二战坦克(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04:08:18

虎王式重型坦克

 

  也许有人认为机械故障和行程等问题与战斗性能无关。但如果“虎王”还没有走上“拳击台”就摔倒了,“潘兴”不就“不战而胜”了吗?“不战而胜”正是兵法上的最佳策略。

  在二战中,盟军真正击毁的“虎王”仅仅几十辆,大多数是因为掉队而被德军炸毁后遗弃。武器设计成这个样子,绝对是一种悲哀。?

  “虎王”的生产工艺复杂,从1944年1月开始到1945年3月实际只生产了489辆,还不如生产了足够数量的“黑豹”呢。

  美国却没有急于生产“潘兴”,他们认为大量生产“谢尔曼”是最合适的。虽然前线部队急切催促派来可以抵抗“德国怪物战车”的坦克,但他们根本不听。事实证明这种决断是理智的。

  假设是在平原或沙漠上,双方相距2000米左右,“虎王”明显占有优势。此车的主炮可将T26E3的102-114毫米厚的装甲板摧毁。与此相反,“潘兴”T26E3即使使用高速穿甲弹,想要打击“虎王”150-180毫米厚的前装甲板也是很困难的。只有T26E4尚可一战。

  但考虑到欧洲西部地形,由于地面丘陵起伏不平,森林、建筑物等遮蔽物较多,如果是在1000米的交战距离上,“潘兴”可以将“虎王”完全击毁,此时的胜负就看谁先打出有效的炮弹了。

  “潘兴”攻击、“虎王”防守的场面下,当然是“虎王”更为有利,因为此时它可以完全回避机动力的缺陷。相反,“虎王”攻击,“潘兴”防守时,“虎王”注定要倒霉。

  那么,两者对攻的场合又怎样呢?在机动战斗的场合,坦克都为占据有利位置而互相竞争,当时的战斗基本上是移动—停止—射击—移动的反复。此时不可或缺的是机械的可靠性,一旦熄火就会送命,所以“潘兴”是明显有利的。趁着“虎王”磨磨蹭蹭向有利位置移动的工夫,“潘兴”可以从侧面迂回,很快把握战斗的主动权。对“虎王”来说,如果对手是M4“谢尔曼”,它当然可以悠然地抵挡来自敌人的炮弹,但换作“潘兴”就不同了。

  相信许多读者对德国战车的性能都推崇有加。的确,它们都是特点鲜明的武器,但也许太突出特点了,往往都有不全面的缺陷。德国坦克在二战初期十分强调机动性,如2号、3号坦克,后来受了苏联人的刺激,转而片面追求火力和防护,如“虎”式和“虎王”坦克,但他们也许忘记了坦克是突击兵器这个不应回避的事实——要想进攻,必须赋予坦克卓越的机动性。[title]虎王评价[/title]“虎王”重型坦克远优于T-34-85及JS-122坦克。”总的来说,“虎王”重型坦克和“虎”式坦克、“象”式坦克歼击车一样,都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防护,致命弱点都是机动性太差。而且“虎王”重型坦克生产的数量很少,其对整个战争的形势起不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更无法去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就技术和战场表现来说,“虎王”坦克仍不失为一种令人生畏的坦克。[title]虎王的主要参数[/title]类型:重型坦克

  制造商: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

  样车:VK4503 (H)

  产量: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包括各种类型在内485辆

  人员编制:5人

  重量:68.5吨(波尔舍(保时捷)公司)

  重量:69.8吨(亨舍尔公司公司)

  车高:3.09米

  车长:7.62米(不含炮管)

  车长:10.28米(含炮管)

  车宽:3.66米(不带裙板)

  车宽:3.76米(带裙板)

  发动机:V12 Maybach HL 230 P30 (700hp)

  变速箱:Maybach OLVAR EG 40 12 16 B(8个前进档、4个倒档)

  公路最大速度:35—38公里/小时

  越野最大速度:17公里/小时

  公路最大行程:110公里

  越野最大行程:80公里

  无线电台:FuG 5型

  坦克主炮:88毫米 KwK 43 L71倍口径坦克炮

  辅助武器:3挺机枪,分别是1挺炮塔外部的 MG 7.92毫米机枪、1挺同轴MG 7.92毫米机枪、1挺指挥仓盖上的MG 7.92毫米机枪

  弹药:88毫米炮弹80发(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的炮塔)

  弹药:88毫米炮弹86发(亨舍尔公司公司的炮塔)

  弹药:7.92毫米机枪弹5850发

  观瞄具:TZF 9b,后期型号为TZF 9d[title]虎王坦克的装甲列表[/title]装甲(毫米/倾斜角度)=前装甲=侧装甲=后装甲=顶装甲

  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的炮塔=100毫米/曲面设计=80毫米/30度=80毫米/30度=40毫米/77度或40毫米/90度

  亨舍尔公司公司的炮塔=180毫米/9度=80毫米/21度=80毫米/21度=40毫米/78度或40毫米/90度

  混合型的炮塔=150毫米/50度=80毫米/25度=不详=40毫米/90度

  Hull型炮塔=100毫米/50度=80毫米/0度=80毫米/0度=25—40毫米/90度[title]狂暴虎王坦克的接替者-虎3(E-75)[/title]

  

虎3(E-75)

[title2]虎3(E-75)简介[/title2]在一些西方资料中,E-75有时也被称为虎3(注意,在E-100 系列中有一种E-100 Ausf B型,它重90吨,采用了一种与虎王类似的炮塔,有些西方人称它为E-90,也称它为虎3。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其实E系列战车中并没有E-90这个编号 ,而虎3这个称号其实也该用在E-75的身上才称得上真正正确)。

  E-75重75~80吨,其车体大小,装甲配置都与E-50基本相同(不过E-75由于较重,其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而E-50只有6个)。E-75真正与E-50有较大不同的是其炮塔 火炮配置及更为强力的发动机上。

  西方网站上的E-75正式量产型模型图片,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其实E-75正式量产型采用的并不是E-50那样的小炮塔,而是与虎王后期型相类似的大型带尾舱炮塔(这种虎王后期型大家应该没见过,它原预计于1945年夏生产,不过由于德国的战败而没有投产。西方资料中把这种虎王称为虎王坦克1945年7月生产型。其实它也就是国内资料《兵器》中提到的那种经过了20多项技术改进的新型虎王,其炮塔和发动机舱细节与标准型虎王有所不同,它是E-75正式入役前的过渡产品)。

  其实E-75采用这种炮塔是有其原因的,大家看看它那长长的火炮,是不是很奇特,这是德国人为E-75装配的88毫米L100火炮,其身管倍径高达100!!这种超级火炮的威力远远超过了虎王坦克上著名的88毫米L71,但它的后座力也非常巨大,为了给这种超级火炮留下足够的空间以及出于炮塔配平的需要(苏联重型坦克的龟壳状炮塔是前重后轻,这样当它们处于斜坡上时,将由于重力的影响使火炮自然滑向低处,结果将无法攻击侧面的目标,E-75则没有这种麻烦)。E-75采用了这种大型带尾舱炮塔。

  [title2]E-75的具体战斗性能[/title2]

  火力:E-75可以采用3种火炮,88毫米L100 105毫米L68 128毫米L55。其中前两种火炮也是虎王升级计划中的换代火炮,其威力不仅远超旧式虎王的88毫米L71,也大大强过了老鼠上的128毫米L55和E-100上的150毫米L38 。其强大的火力足以有效制服战争末期出现的盟军各种新式坦克(苏军的T-44/T-54以及美英的M46/百人队长的装甲在这两种炮面前将像纸一样被捅破。而美军的重型坦克M29 M30以及苏军的重型坦克IS系列能否抵挡它们的攻击还是一个???号。)另外,后期型E-75坦克上的弹药将换用可燃/半可燃式药筒。(这是今天主战坦克的标准配备,其实,它们也是二战中的德国最先发明的)

  装甲:E-75车体的各种装甲厚度与虎王相同,其侧装甲与虎王完全相同。也是80毫米/75度。但明显强化了车体正面装甲。E-75车体前装甲虽与虎王一样也是150毫米,但它将装甲倾角由虎王的40度压低到30度,同时取消了虎王车体正面的机枪射击口(坦克装甲设计最忌的就是在前装甲上开洞,E-75这么做提高了前装甲的强度)。经过这两项改进后的E-75正面车体防御力不仅超过了虎王,其实也超过了比它更重的E-100(E-100的车体正面装甲为150毫米/45度)。

  E-75的炮塔前甲初期为180毫米,与虎王一样,但德国人为它留下了提升空间,E-75的车体由于取消了传动轴,加上行走部分进行了简化(每边都比虎王少了一个负重轮),减轻了1吨多的重量,所以其车体重量与虎王相当或略轻。但的E-75整车重量却比虎王重了10%。除了换装大威力火炮有一定增重外,E-75的炮塔前甲其实可以强化到250毫米(与猎虎一样),而且后期型的E-75将可以换装特种装甲(其实这也就是今天坦克所用的复合装甲的前身,德国人早在二战期间就展开了这种先进装甲的研制,并颇有所获)

  应该说,强化后的E-75正面炮塔防御力不仅超过了虎王,同样也超过了比它更重的E-100(E-100的炮塔正面装甲为215毫米,因为是弧形,所以实际厚度为240毫米。)

  机动力:E-75由于车体增重,其发动机采用的是先进的1200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HL234+型,强大的动力足以使庞大的E-75以50千米/小时的车速在道路上奔驰,结合改良后可靠的传动系统,E-75的机动性与动力不足的虎王不可同日而语。

  E-75并不是虎王的简单加强型,它吸收了二战末期德国在坦克开发上苦心研究所得的大量高新技术。是一种综合性能相当平衡优秀的重型坦克,它和E-50一道当之无愧的成为现代主战坦克的真正先驱,其先进的技术和优异的性能,不仅使它们足以帮助德国陆军应付战场上的严酷威胁,同时也照亮了世界坦克技术发展上的未来道路.

  [title2]虎3(E-75)性能数据[/title2]E-75相对于基本型虎王的部份技术创新。(括号内为虎王)

  E-75 基本型虎王

  火炮: 88毫米L100/105毫米L68 ( 88毫米L71)

  弹药: 可燃/半可燃式药筒弹药 (普通钢制弹壳弹药)

  装甲: 特种装甲(后期) (普通钢装甲)

  火炮测距仪 :有 (无)

  火炮稳定器: 有 (无)

  夜战设备 : “食雀鹰”FG1250型 (无)

  发动机 : 1200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 (700马力)

  E-75的性能数据(估计)

  战斗全重(吨):75~80吨

  发动机型号: HL234+ 1200马力

  武器装备:88mm L/100 105mm L/686

  [title2]虎3(E-75)的影响[/title2]

  从二战中期开始,德军战车为了追求全面的战斗性能而使车重结结攀升。超重的车体给德军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不过事情总是两面的,这些数不尽的麻烦也使德军对重型车辆技术下了一番苦心加以研究,只要肯付出,那就总是会有回报的。到了E系列问世,德国终于完全突破了困挠其重型坦克发展的两个技术瓶颈——高功率坦克发动机和可靠的传动系统。对比战后苏联那些传动系和动力系毛病不断的IS-3 IS-4 IS-7,应该说德国人的苦心还是值得的。(苏军重坦克的毛病可以从苏军自己的报告中看出,这些毛病苏军自己也是承认的。这主要是因为苏军除了战争初期不成功的52吨的KV-2外,其大战中的主力战车都是30~40吨级,由于忽视了对重型战车的开发,你要他们战后一下跳到60~70吨级肯定不行。在战后的和平时光中,苏联走完这个过程用了5~10年的时间)

  虽说长得很像虎王,但E-75实际上却是全新的一款战车,同时它也拥有E系列战车中最强的战斗性能。

  

 

虎王

虎王简介

虎王坦克是德国二战期间最令人恐惧的一种重型坦克。它的称呼为:虎II”/“虎王”,德军编号有:Sd.Kfz.182、PanzerkampfwagenVIKö;;nigstiger、PanzerkampfwagenVIAusf.BPzKpfwVI“虎王/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到二战结束,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虎王”重型坦克将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盟军坦克、反坦克炮几乎无法射穿的装甲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产生了这么一个战场上的可怕怪物。

虎王的研发

 

  

“虎王”坦克四视线图

 德国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最早开始于1937年,由德国的武器军备发展局提出,并将新型重型坦克的具体性能要求下发给德国的四家公司,他们是:戴姆勒`奔驰公司、亨舍尔公司、MAN公司、波尔舍(保时捷)公司。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新式重型坦克发展计划正式起步。在此次会议上,希特勒提出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要求:具有强大的击穿敌人坦克的火力,敌人坦克无法击穿的厚实的防护装甲,最大速度不低于40公里/小时。这次会议的决定发展了德国二战期间两种重型坦克,它们分别是虎1和虎王(虎2)。由于虎1在战场上的成功,导致了虎王的发展进度放慢,直到1943年1月,一种新的替代虎1的新式重型坦克的设计才真正开始。

  尽管人们认为虎王(虎2)是虎1的继承和替代,但是实际上虎王和虎1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重型坦克。虎王的设计初衷是考虑装上大威力、可*性高的坦克炮,在虎1的88毫米L56倍口径坦克炮的基础上,德国人发展出了更大威力的88毫米L71倍口径的坦克炮。虎王坦克的设计最终由德国的两家公司:位于德国卡塞尔(德国东部城市)的亨舍尔公司和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西南部城市,巴登-符腾堡州首府)的波尔舍(保时捷)公司来竞争。2家公司都各自拿出了两种设计方案。

  波尔舍和亨舍尔公司被责成着手研制新的重型坦克。波尔舍公司提供了两个基于以前的VK4501(P)样车的方案,并定名为VK4502(P)。第一种方案是将炮塔安装在车体中央;另一种方案则是炮塔置后,发动机置中(就和现在的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差不多)。两个方案使用相同的底盘和车体以及其他部件,发动机都采用VK4501(P)样车的汽油发动机(电传动)。两种方案极度相似,除了炮塔的位置以及一些机械部件的区别。不过由于最终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设计方案,波尔舍这两种设计都只制造了木制模型。亨舍尔公司有两种方案:VK4502(H)和VK4503(H),其中VK4502(H)方案是以“虎”I式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成的,算得上是“继承性强,改进处少”。德国陆军兵器局第6科负责审查这些方案,VK4502(H)方案首先遭淘汰。不过亨舍尔公司的设计方案进展极快,最终其VK4503(H)方案被选中进入生产。这个方案采用了大量和“黑豹”、“黑豹”II坦克相同的部件以标准化坦克生产,根据1943年2月德国陆军兵器局的命令,亨舍尔的VK4503(H)设计和“虎”I式坦克完全不同,其更象黑豹坦克的扩大版。1943年10月20日,一辆木制的亨舍尔设计的“虎”II重型坦克模型在东普鲁士阿亚茨给希特勒做审查。德国准备从1943年12月起在位于卡塞尔的亨舍尔工厂制造三种样车型号的“虎”II重型坦克。从1944年1月到1945年3月,一共制造了489辆“虎”II重型坦克(三种样车-V1、V2、V3),其中1943年12月制造了12辆,1944年1月到12月制造了377辆,1945年1月到3月制造了100辆,生产了四个序列(420500、420530、420590、420680,底盘编号为280001-280489),比原定的1500辆的生产计划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是因为盟军轰炸了亨舍尔在卡塞尔地区的工厂以及“虎”II重型坦克生产一辆所耗费的原材料和工时相当多。

虎王炮塔

 

  

亨舍尔炮塔虎王

首批的50辆“虎”II重型坦克(包括样车在内)装备了波尔舍公司设计的炮塔(魏格曼公司制造)。晚期的则安装了亨舍尔公司设计的炮塔(克虏伯公司制造)。两种炮塔都安装在车体中央。波尔舍炮塔是从最初的VK4502(P)原型坦克(基于VK4501(P)样车的设计)上发展来的。尽管这个设计本身没有被接受,不过炮塔的设计却被接受了并安装在亨舍尔设计的虎王重型坦克上。波尔舍型炮塔装备一门单节88mm火炮,而亨舍尔的炮塔上装备的是双节式88mm火炮(从1944年5月开始)。波尔舍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携弹80发,亨舍尔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则为86发。75%的弹药存储在车体内侧面,另外的25%弹药则存储在炮塔后部。此外,用于本车防御和对空射击的3挺MG34/MG42型7.92mm机枪则配弹5850发。

  

宝时捷炮塔虎王

克虏伯公司也设计一种炮塔来装在亨舍尔公司和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的两种不同的坦克底盘上,克虏伯公司的这种炮塔设计编号为:P-2 Turm。P-2 Turm炮塔的前装甲为100毫米厚,具有60度的倾斜角度,顶装甲为40毫米,炮塔内有宽敞的空间,能携带16发炮弹。一种新的设计为混合型的设计,混合性设计的虎王乃是一种过度的型号。克虏伯公司大约生产了50个这样的炮塔。50个P-2 Turm型炮塔安装在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生产的底盘上。这种新的炮塔被命名为:Serien Turm。

  亨舍尔公司设计的炮塔前装甲厚度为180毫米,81度倾斜角,侧面装甲的倾斜角度被修改为69度,修改倾斜角度后的炮塔能够多携带22发炮弹波尔舍型炮塔的防盾呈弯曲状,车长指挥塔位于炮塔左侧。由于火炮防盾弯曲形状会导致一些机械问题,1943年12月,亨舍尔公司受命设计一个新炮塔作为以后的标准炮塔。亨舍尔型炮塔的车长指挥塔比较平,不象波尔舍的呈突出状,火炮防盾为“猪头式”。亨舍尔炮塔也被称为克虏伯型炮塔。最后,虎王的生产型,波尔舍(保时捷)公司的生产型号为战斗全重为68.5吨,亨舍尔公司公司的生产型号为69.8吨。

虎王的致命獠牙--88毫米火炮

 

  

88mm KwK 43 L71型坦克炮

“虎王”重型坦克安装了一门精确的88mm KwK 43 L71型坦克炮,该88mm炮的71倍径身管长为6.3m,最大有效射程为10km,装有炮口制退器,其使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最初“虎王”重型坦克安装的是双目TZF 9b/1型观瞄镜,后来换装为单目TZF 9d型观瞄镜。火炮射界为+17度到-8度。炮弹重为20kg,所以其射速较慢。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它能在2000m的距离上直接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主装甲,不仅是“谢尔曼”坦克,还有“克伦威尔”以及T-34/85坦克,它几乎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虏伯公司曾打算让所有的“虎王”坦克换装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径的KwK L/68火炮,不过最终没有实现。

虎王的心脏—HL230P30型V形12缸水冷汽油机

 

  

缺少燃料被遗弃的虎王

·         “虎王”为缩短开发时间而使用与“黑豹”相同的的发动机,为马巴赫公司生产的HL 230 P30型V形12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为515千瓦(700马力),该发动机虽然可靠,但却因“虎王”的重量而出现了的问题。“黑豹”是45吨,“虎”式57吨,“虎王”达到创纪录的70吨,这样一来其单位功率降到10马力/吨,机动力严重不足。其最大公路速度为38千米/小时(实战中只能达到30千米/小时),越野速度充其量只有15千米/小时(没有骑自行车快)。而且履带的单位压强太大,造成野外通过能力也很低。再者由于动力不足和车体超重也导致了发动机超负荷运转。“虎王”使用的发动机、变速器上都刻着“到目前为止绝对值得信赖”的字样,但就是这句“到目前为止”,说明该车在这种“超负荷”条件下是不“值得信赖”的。由于“虎王”的发动机经常发生机械故障,在战场常常导致致命的危险。其每次刹车开炮(当时的坦克不能行进间射击)都有可能损坏机械,而且维修起来也很麻烦(也许因为德国坦克太精密复杂,且容易产生故障,所以德国的修理人员都很优秀)。

  虎王采用的传动装置为马巴赫公司的“奥尔瓦”401216B型机械式变速箱,有8个前进档和4个倒档,此外,还安装了亨舍尔公司的L 801型机械操纵系统。行动装置包括双扭杆独立式弹簧悬挂装置,和液力减振器,车体每侧有9个直径800mm的负重轮,负重轮分两排,交错排列。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条履带有92块履带板组成。这一套装置使其能做原地旋转动作。“虎王”重型坦克装备两种履带,用于铁路运输的660mm窄履带以及更宽的800mm战斗履带,使用极为不便。

  行程方面“虎王”也较差,在公路上1升油只能走162米,为此即使装满864升的油箱,其公路行程也不过140千米,野外时还要减少一半。这对大战末期燃料不足的德军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当时,不少虎王”在没有受到任何损坏的情况下,因燃料用光而经常被遗弃在荒凉的路旁。

 “虎王”重型坦克的变型车

 

  “虎王”重型坦克的变型车不是很多,主要有修理坦克、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Grille 17/21/30/42自行火炮(样车)、280mm重型火炮运输车(样车)。1944年11月,魏格曼公司将20辆“虎王”重型坦克改装为指挥坦克,加装了无线电设备,其中使用了两种型号的无线电台:FuG8型和FuG7型。首辆指挥坦克在1945年2/3月开始服役。两种指挥坦克的携弹量都为63发(32发穿甲弹和31发高爆弹)。1944年后期,克虏伯公司建议为“虎王”重型坦克换装105mm KwK L/68型火炮,最终没有实现。1944年12月,亨舍尔提出一种33t重的轻型“虎”II式坦克设计。发动机依然采用“虎王”坦克的马巴赫HL 230 P30型发动机。其前部装甲采样倾斜式,厚度为80mm,侧面装甲则为新式的160mm的水平式装甲。安装一门克虏伯设计的100mm PWK型火炮,该火炮可以击穿200mm装甲。不过这种设想也仅仅停留在图纸阶段。同时,德国也对“虎王”重型坦克的炮塔和车体做过很多改进,比如在炮塔上安装测距仪,重

虎王战史简介

“虎王”重型坦克被配属在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的重装甲营。大多数是配属给国防军部队,大约150辆配属于党卫军部队。1944年2月,国防军和党卫军部队重装甲营都接受到了“虎王”重型坦克。最早制造的5辆“虎王”重型坦克被隶属在德军“李尔”装甲师下(第316无线电技术装甲连),不过没有用于战斗。“虎王”重型坦克首次参战是在1944年5月明斯克附近,接着装备“虎王”重型坦克第501重装甲营在1944年7月波兰桑多米亚兹地区作战。第503重装甲营在诺曼底战役中只有两个连装备了“虎王”重型坦克(波尔舍型炮塔),严重的机械问题导致在1944年8月底,这些“虎王”重型坦克全部损失了。而1944年,第506重装甲营的“虎王”重型坦克参加了在荷兰进行的阿纳姆战役(“市场.花园”行动)。据资料记载,有150辆左右的“虎王”重型坦克参加了阿登战役,党卫军第501重装甲营(隶属于“佩普”战斗群)就有一些。东线,“虎王”重型坦克参与了1944/45年在匈牙利以及波兰中部的战斗。“虎王”重型坦克在两线都参与作战,在有经验的乘员操纵下,它是一件令敌人害怕的大威力武器。1945年4/5月,“虎王”重型坦克最后参加了柏林的防御作战。一辆隶属于第503重装甲营的“虎王”重型坦克在1945年5月10日被其乘员自毁,这也是德国在战争中最后一辆被摧毁的坦克(注:德国是在5/9日正式投降的)。

  

 画面描绘二战末期,著名的阿登反击战中,纳粹德国501党卫队重型坦克营的两辆虎王坦克正在向着安特卫普方向冲锋。到1944年圣诞节,这辆编号为003的坦克已经成为德国在昂布莱沃河以北最后的装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