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个贷经理:干支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3:01:54

支干数者.凡有二种.一通数.二别数.今先辩通数.后论别数.通数者.十干.十二支也.干有十者.应天地之大数也.易繫辞言.天数五.地数五.天地之数.不过於十.故以干极於十.十主日.十日為一旬也.支十二者.礼稽命徵言.布政十二.尊卑有序.援神契言.叁叁参行.四四相扶.天有四时之气.以叁月成一时.故言叁叁参行.四四相扶.天地人谓之叁才.是為叁者.物生之常数.因而各生叁.本叁而末九.所以十二.元命苞言.数成於叁.故合於叁.叁月.阳极於九.故一时九十日也.支象於月.十二月為一岁也.此辨通数.别数者.支数.则子数九.丑八.寅七.卯六.辰五.巳四.午九.未八.申七.酉六.戌五.亥四.太玄经云.子午九者.阳起於子.讫於午.阴起於午.讫於子.故子午对衝.而阴阳二气之所起也.寅為阳始(乾者,干也,天干以甲为始,应寅,甲与申相比,其中间未通透).申為阴始(坤,乃土+申,与阴始义暗合).从所起而左数.至所始而定数.故自子数至申.数九.自午数至寅.亦九.所以子午九也.丑未為对衝.自丑数至申.数八.自未数至寅.亦八.所以丑未八也.寅申為对衝.自寅数至申.数七.自申数至寅.亦七.所以寅申七也.卯酉為对衝.自卯数至申.数六.自酉数至寅.亦六.所以卯酉六也.辰戌為对衝.自辰数至申.数五.自戌数至寅.亦五.所以辰戌五也.巳亥為对衝.自巳数至申.数四.自亥数至寅.亦四.所以巳亥四也.又云.阳数极於九.子午為天地之经.故取阳之极数.自丑未巳下.各减一.从八至四.理自可知.干数者.甲九.乙八.丙七.丁六.戊五.己九.庚八.辛七.壬六.癸五.太玄经云.甲己九者.甲起甲子.从子故九.己為甲配.故与甲俱九.乙起乙丑.从丑故八.乙配於庚.与庚俱八.丙起丙寅.从寅故七.辛配於丙.与丙俱七.丁起丁卯.从卯故六.丁配於壬.与壬俱六.戊起戊辰.从辰故五.癸配於戊.与戊俱五.支有十二.以对衝同数.故自九至四.干唯有十.以配合同数.故自九至五.又云.支从地.故数毕於阴.以四偶也.干从天.故数毕於阳.以五奇也.五则止於五气.四则极於四时.上不过九者.阳之极数也.五行及支干之数.相则倍之.王则十而倍之.休则如本.因死半之.以此四而孳.数乃无极.此并从气增减.气盛则多.气衰则少也.

注意:1. 古说,天开于子、地辟与丑、人生于寅.后世历法和八字应用也都以正月建寅为主,一日之内,人类的活动从平旦寅时开始,绝没没有从半夜子时开始作息的,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包括十天干都是从甲木开始,这与此处"寅為陽始"的说法暗合.因此,实际上正月建寅可以保证天干和地支取数一致,使得体系内在逻辑保持统一性.而在中医子午流注理论中,子时胆经最盛不知隐含什么奥秘,但在寅时是肺经最旺,与小孩出生时号啕大哭,后天肺金之气首先发动以及握固大肠经和肺经都暗示了寅时的特殊性.十天干以甲为始,地支以子为始,奇门遁甲中隐含数理规律完全可以用到其他天干上,但为什么单以遁甲为论,这是因为古代术数体系描述的是物理规律,不纯粹是数学规律,甲所表示的是以人体或人类自身为参照物,故只研究遁甲.实际上干支别数乃干从支数,实际上是立位于地支为主导的数,地支为阴,乃从阴体,故天地间事物演化积满49变则进入新一轮循环,则以49变为满数,减去从天干地支所积之变,以变之余数定纳音之数,实为干支形盘的伴随数,其类似现今量子力学所曾经研究之导航波(最早由德布罗意提出,后丢弃,乃非向量波),时时伴随而存,因此其必须要顺生一位作为未来信息的作用以为援引,以成先机,所以纳音站位于灵,而万事万物莫不循机而动,其机乃阴阳相互作用的通道,纳音五行必然对应零中全五行。

此外,从一年来看,正月建寅为一年之首;从时辰来看,寅时天光始明;从几粒种子来看,种子初入土中为先天之元到丑种象始裂,寅萌芽出于土,也就是从寅开始生长;从人象来看,子丑胎无之期,寅为胎儿离母之时,凡婴儿出生后第一声哭,是肺的功能,因哭使肺接触后天的空气,开始呼吸,人有了后天的呼吸,气血才能循经脉运行。所以十二经纳地支,寅时配肺经为十二经气血流注的始源。

但时辰并没有如月建一样,从寅开始,同样每月的开始初一也不对应“寅”的含义而更对应“子”,也就是说只有年中用月是以寅为发端,这未必是古人的疏忽。以寅为始,若以十进制和十二进制的兼容看也有合理性,如十一月从十进制来说对应一月,以十一月为一和以正月为一在十进制看来是一致的。如下文就是这种关系的一种运用:
五星出没的规律构成河图图式:水星于每天一时(子时)和六时(巳时)见于北方(如果时辰的一放在寅时,就不能保证这个关系?)每月一、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会水星于北方(如果月的一放在类似寅的地方,就不能保证这个关系?)每年十一月、六月夕见于北方。故曰一六合水,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火星每天二时(丑时)和七时(午时)见于南方;每月逢二、七,日月会火星于南方;每年二月、七月夕见于南方。故曰二七合火,或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木星每天三时(寅时)和八时(未时)见于东方;每月逢三、八,日月会木星东方;每年三月、八月夕见于东方。故曰三八合木,或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金星每天四时(卯时)和九时(申时)见于西方,每月逢四、九,日月会金星于西方;每年四、九月夕见于西方。故曰四九合金,或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土星每天五时(辰时)和十时(酉时)见于中央;每月逢五、十,日月会土星于天中;每年五、十月夕见于天中。故曰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2.斗柄回寅: 在中国古代历法方面,曾有所谓“三正”、或“三建”之说。在夏、殷、周三代,每年把哪个月定为“正月”是不一样的,周代是11月(称“建子”),殷代是12月(称“建丑”),夏代才是一月(称“建寅”)。 “建”,是“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哪里的意思。用现在的语言形象地加以解释就是:如果把我们所见的北斗星周围的宇宙空间比作一个大表盘,把它的小时的刻度1、2、3……分别比作“子”、“丑”、“寅”、“卯”……12个时辰和“北”、“北东”、“东北”、“东”……12个方位;把“勺”状的北斗七星(俗话说“北斗七星一把勺”)当作“时针”、,以“斗头”(即前四颗星)为中心从东北方(“寅”的方位)顺时针旋转,则会依次出现“建卯”“建辰”“建巳”……“建亥”等天象,按照天体运行的固有规律,斗柄每转动一辰(或一方位),表示时间已过去一个月(或可从中辨别出它正在指向东北方);“时针”移动满一周表示时间刚好过了一年.最终又回到“建寅”,于是,“斗柄回寅”。“建寅”是夏代所用的历法,所以叫“夏历”,中经“建丑”(殷代)、“建子”(周代)的变化,至东汉又恢复了夏制,沿用至今。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历法,实际上是阳历和夏历合用,历书上常称夏历为“农历”,其实是不确切的.

洛书数字本就是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古人观测天象,认为北极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

古人发现,北斗斗柄围绕北极星转一圈,大地的季节依次移行,从冬至日开始,斗柄指向正北方叶蛰宫,主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春,斗柄指向移居东北方的天留宫,主立春、雨水、惊蛰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春分,斗柄指向移居正东方的仓门宫,主春分、清明、谷雨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夏,斗柄指向移居东南方阴洛宫,主立夏、小满、芒种三个节气四十五天;期满后下一天交夏至,斗柄指向移居正南方上天宫,主夏至、小暑、大暑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秋,斗柄指向移居西南方玄委宫,主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秋分,斗柄指向移居正西方的仓果宫,主秋分、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冬,斗柄指向移居西北方新洛宫,主立冬、小雪、大雪三个节气四十五天;期满后回到叶蛰宫,就到了来年的冬至。古人把每个月中太阳和月亮相会的一次称为一节,如果这个月中太阳和月亮及北斗均相会的一次称为一气,如果这个月中北斗不来和太阳、月亮相会的日子把这个月置为闰月,由此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的生产。现在北半球的地球自转延伸线是大约指向北极星的,在当今的天文知识中北极星指的是小熊星座α星,在北半球的人仰望天空时,感觉这颗星是永远不动的,故而首先在天体上,以这颗星做为定点来约定其它星球的运行方位。但小熊星座α星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北极星,由于地球自转轴存在周期性的缓慢摆动,因此,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以每年15角秒的速度运动,在4800年前,北极星不是现在小熊座α星,而是天龙座α星,而那时,正是伏羲的年代,也是学易人常说的先天方位的时代。在《周易》后天方位形成的年代,虽然小熊星座α星尚不象现在一样更接近于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线,但在无现代科技的年代,还是以这颗星做为北极星,因为附近没有更亮的星来做定点坐标。现在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离小熊座α星的角距只有约1度。到公元2100年前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和小熊座α星之间的角距最小,仅有约28角分。以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将逐渐远离小熊座α星。到公元4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将成为北极星。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先天方位和后天方位一说了。到公元4000年,我们的方位又得改,只不过我想在世的各位等不到那天,所以我们现在学易,后天方位就够我们用来预测所有的事了。

正月建寅是天干地支体系与斗建体系相沟连的关键,同时与后天卦的起源吻合,也是60花甲与九宫规律相联系的关键,便于建立涵盖更广更为深远和完备的术数学体系.此外,60花甲对应的是天干地支盘同速同向流转,则其初始状态要对齐,故都以木位为数之始,对于天干以甲为始,对于地支以寅为始。建寅主要是年中用月,因此,不论斗建体系、后天卦、十二消息卦以及60花甲都是在年月层次上的(虽然可以用在更细微层次,但没有形成主流,如古人关于子午流注开穴法的研究),日月五星的年月周期变化要求如此才更合理些,在内经相关应用上也多局限于此。但月中用日、日中用时不论伤寒论或者内经除了子午流注外多采用子为一始的假设(子午流注以寅为始是承袭自子午流注开穴法,经过实践证明有其合理性,但月中用日估计还需要如何考虑以寅始——比如每月逢三、八才能充分发挥该法的实效,年月日时都要以寅建始保证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实际上子始为先天,考虑完备的三世,与元气有关;寅始主要为后天,与营卫气有关。古人纪年纪月用寅始(60年为周期,大周期寅时生人,从造字看人出生即为寅象),纪日纪时用子始实际上是一阴一阳,四柱平衡,两个用寅,两个用子,乃立位后天大规律用先天,所谓人法地。花甲以海中金为始,以大海水为终,相关于肺肾,都与太玄数关系密切。

五星运化有明显的180年周期,根据驻波倍数剖分以及行星共振原理进行延展完全有可能形成类似的周期变化,如指掌太极锻炼与60花甲以及驻波的本质关系,其中主运在一年中按时间均分明确体现了驻波原理,而60年周期则是行星共振的延拓。实际上天干、地支都是以“我”--地球为参照确立的观察性规律,直接体现于根据日月五星和斗运相对于地球运动所设立的历法,其它方面的应用则是根据驻波和共振原理所进行的自然拓展.

3.纳音方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里的一部分,代表作之一是宋初道家陈希夷的《紫微斗数》。如今社会流行说法认为,六十甲子是干支顺行分别出现结合而成。而在紫微斗数纳音方法系统里,天干和地支是互逆而行的,反映的是天球和地球的互逆运动,即赤道和黄道互相逆行。

案例:“嫦娥”:性别:女;出生:农历甲子年、元月初七、未时。求解嫦娥的命谱

“安命宫”和“安身宫”的位置。陈希夷的口诀是:
夏历寅宫正月春,顺行生月问行程。
逆行生时是命宫,顺到生时安身宫。
所谓“夏历寅宫正月春”,说的是纳音法采用正月“建寅”(正月从“寅”宫开始)。
嫦娥生于“未”时,其“命宫”在十二宫的“未宫”、“安身”则在“酉宫”。
天文历法意义:根据给定的时间,确定此时此刻在周期轨道上的位点。“命宫”逆行反映的是所谓“以天球看地球”;“安身”顺行反映的是所谓“以地球看天球”。这就是六十甲子互逆运动的实例。若按照市场流行解释所说的甲子同向运行,那么,在星空历法核算的开始步骤就会全搞错,当然,以后的步骤和最后结果就可能是大错特错。

评注:该文确定身宫和命宫方式与地支别数的方式一致,这应该不是偶然的,太玄数也正起源于干支别数,结合大衍之数可以用来推算六十甲子纳音口诀.
对60甲子从10天干、12星次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从整体研究,你会豁然开朗。

60甲子的重要作用有两个,一是计量一岁中月亮晦朔弦望的总次数;二是用于记时和描述地球沿黄道12宫运行和自转时,自身所发生晦朔弦望的状态。
  不用于记时和用于记时的60甲子,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前者60甲子中的天干主要标志地球在回归过程中,月亮发生晦朔弦望的运行状态;后者60甲子中的天干则主要标志地球在回归过程中所发生的晦朔弦望运行状态。两者的天干表示不同的星体,是对持的。
  ——60甲子不用于记时,只计量一岁中月亮所发生晦朔弦望的总次数。现在,我们对月亮围绕地球在赤道12辰(赤道坐标系)、地球围绕太阳在黄道12宫(黄道坐标系)运行状态逐一进行剖析:


  正月:地球运行到黄道的亥宫,标志月地运行状态与位置的干支是:乙亥、丁亥、己亥、辛亥和癸亥。乙亥表示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中间,形成日月合朔,为正月初一日;丁亥表示月亮中级上弦;己亥表示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中间,为正月十五日,为望;辛亥表示月亮初级下弦;癸亥表示日月合朔。
  二月:地球运行到黄道戌宫。庚戌表示月亮处于初级上弦;甲戌表示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中间;丙戌表示月亮处于中级下弦;戊戌表示日月合朔;壬戌表示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中间,处于望的状态。
  三月:地球运行到黄道酉宫。辛酉表示月亮处于初级下弦;乙酉表示日月合朔;丁酉表示月亮中级上弦;己酉表示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中间;癸酉表示日月合朔。
  四月:地球运行到黄道申宫。庚申表示月亮初级上弦;甲申表示日月对望;丙申表示月亮中级下弦;戊申表示日月合朔;壬申表示日月对望。


  五月:地球运行到黄道未宫。辛未表示月亮初级下弦;乙未表示日月合朔;丁未表示月亮中级上弦;己未表示日月对望;癸未表示日月合朔。


  六月:地球运行到黄道午宫。庚午表示月亮初级上弦;甲午表示日月对望,即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中间;丙午表示月亮中级下弦;戊午表示日月合朔,即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中间;壬午表示日月对望。
  七月:地球运行到黄道巳宫。辛巳表示月亮初级下弦;乙巳表示日月合朔;丁巳表示月亮中级上弦;己巳表示日月对望;癸巳表示日月合朔。
  八月:地球运行到黄道辰宫。庚辰表示月亮初级上弦;甲辰表示日月对望,即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中间;丙辰表示月亮中级下弦;戊辰表示日月合朔;壬辰表示日月对望。
  九月:地球运行到黄道卯宫。辛卯表示月亮初级下弦;乙卯表示日月合朔;丁卯表示月亮中级上弦;己卯表示日月对望,即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中间;癸卯表示日月合朔,即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中间。
十月:地球运行到黄道寅宫。庚寅表示月亮初级上弦;甲寅表示日月对望;丙寅表示月亮中级下弦;戊寅表示日月合朔;壬寅表示日月对望,即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中间。


  十一月:地球运行到黄道丑宫。辛丑表示月亮初级下弦;乙丑表示日月合朔;丁丑表示月亮中级上弦;己丑表示日月对望;癸丑表示日月合朔。

  十二月:地球运行到黄道子宫。庚子表示月亮初级上弦;甲子表示日月对望,即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中间;丙子表示月亮中级下弦;戊子表示日月合朔;壬子表示日月对望。
通过剖析发现,60甲子用来表示月亮晦朔弦望周期并不全是前后首尾联结的,而是相互嵌套连环出现的,这一点学易者必须明白。
为什么甲子只有60呢?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地球在黄道各宫运行的同时,月亮围绕地球运行都重复着五个同样的过程,即月亮初级上弦、中级上弦、日月对望;月亮初级下弦、中级下弦。一岁中共重复12X5=60次,所以甲子的周期为60。
 ——60甲子用于记时,则表示地球在回归过程中自身所发生晦朔弦望的运行状态。从制历的历元选定条件可知,甲子为天统之始,表示岁中冬至夜半子时正,地球运行到黄道丑宫,月亮运行到地球赤道的子辰,且正好处于太阳与地球中间,此为天统之始,也即历元。就是说,甲子标志的是月亮处于太阳与地球中间,地球则处于望的运行状态。此时为岁、月的计算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