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台湾酒店:【秋雨轩品三国】刘备打压凤雏庞统玩什么猫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3:54:25

【秋雨轩品三国】刘备打压凤雏庞统玩什么猫腻?

(2011-12-22 11:05:09) 标签:

秋雨轩品三国

管中窥史

资治通鉴

刘备

庞统

文化

分类: 管中窥史烟尘四起说三国           

                              【秋雨轩品三国】刘备为何刻意打压诚意来投的庞统    刘备此人爱才、重才,并且识才。在汉末诸侯中,论起有伯乐之明的诸侯,首推曹操和刘备。于是刘备虽然起身微末,却能够拥有关羽、张飞这样的骁将生死相随不离不弃,能够拥有诸葛亮这样的名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当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前来投靠的时候,刘备却把庞统发放到小小一个耒阳县去担任县令,以至于庞统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差一点就和刘备闹翻。  是刘备不知道庞统其人吗?  不是的。《三国志》引裴松之注《襄阳记》记载,早在刘备初来荆州,就得遇水镜先生司马徽。刘备向司马徽询问如何才能拯救万民,司马徽告诉刘备:“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司马徽告诉刘备,自己对于政治没有兴趣,但是可以推荐两个青年才俊,他们都是了解时代风云,能够运筹帷幄的杰出人才,那就是伏龙和凤雏。刘备不知道是谁,司马徽就明确的告诉刘备,是指诸葛孔明和庞士元啊。  于是刘备三顾茅庐苦苦寻访诸葛亮,刘备完全放下了自己作为汉帝皇叔,作为堂堂左将军的价值,对一个二十八岁的山野村夫,委屈枉顾,可以说极尽诚意。对被成为“伏龙”的诸葛亮,刘备如此优待,对齐名的“凤雏”庞统呢,刘备当然应该同等对待。要知道庞统还有另一个头衔,叫做“南州士人之冠冕”,那是荆州士林人气最旺的大人物啊。  可是,刘备偏偏对这个享有大名的庞统故意冷处理。  《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在赤壁之战后,趁着东吴周瑜和曹操在前线你争我夺互相死掐的时候,刘备悄悄率军夺取了荆州南部四郡,即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当时,刘琮已经降曹,然后被曹操整死,荆州士林阶层纷纷投靠刘备。一方面刘表的大公子刘琦在刘备手上,刘备拥立刘琦为荆州刺史,成为名义上的荆州最高长官,有了道义上的荆州控制权。另一方面刘备自己广结善缘,主动寻访,结识了大量的荆州贤士,比如马良、马谡兄弟,比如荆州高士刘巴等等。虽然有的人倾心相报,从此对刘备忠心耿耿,有的人,比如刘巴对刘备依然不理不睬,甚至避之惟恐不及,不看好刘备。但无论是对荆州士林的左派还是右派,刘备都无一例外的做出谦恭爱才的姿态。  在这个时候,刘备让名冠荆州的庞统去担任小小耒阳县令,就有些违背常理了。  是刘备糊涂?是像《三国演义》中所描绘,刘备看到庞统长得丑,就把庞统远远发配?不是的。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作为一个求贤若渴的集团领导,不可能由于相貌原因,就轻易的做出这样不合情理的决定。  刘备将庞统发配耒阳,是刻意为之,目的就是要打压庞统。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结合刘备把庞统发放到耒阳县前,庞统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庞统在拜见刘备之前,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做得比较漂亮,第二件事情就让刘备比较堵心了。  第一件事情,是庞统的为人。《三国志》记载:“(庞统)每所称述,多过其才。”庞统在接人待物时,经常说别人的好话,有的时候甚至说些没有原则的奉承话。当时的人们对庞统的这个做法,普遍不大满意。汉末注重人物品评,但是品评必须符合实际,过于虚夸,自然不能服众。可是庞统却说:“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当今天下大乱,正道衰败,品行善良的人少,品行恶劣的人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就必须多多表扬,激发人们的向善之心。就算是选择的人才当中,十个人里面五个不符合标准,那至少还有五个符合标准嘛。庞统认为鼓励、表扬,是改变社会风气堕落的一个好方法。  可是,刘备会不会欣赏庞统的这个观点呢?  应该会。刘备善于用人,人们也乐于为刘备所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对那些贤士非常看重,许多时候正是刘备超越常礼的看重,换来了臣下超越常规的回报。比如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比如结交关羽时和关羽“寝则同床”,对待才能并不突出的糜竺、孙乾也倾心结交,对待临到包围,才翻墙投降的许靖,虽然心里不满意,却依然任命为太傅,官在众人之上。  可以说,刘备用人,和庞统夸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件事情是庞统不像诸葛亮,从一开始就追随刘备。庞统选择君主的时候,第一人选是孙权。当曹孙刘三家争霸的时候,庞统主动投靠了身在荆州的周瑜,帮助周瑜出谋划策。本来想借助周瑜的推荐,在东吴大展拳脚。不了周瑜一命呜呼,空费了许多功夫。庞统对东吴并未绝望,他借助护送周瑜灵柩到东吴,曾经面见孙权。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次出仕,明显以失败告终。  当庞统到达东吴的时候,花了很多精力结交东吴名士,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可最终努力付之东流。当庞统获得大名,却铩羽而归的时候,心情当何等低落。庞统决意离开东吴,东吴的许多名士在昌门机会,为庞统送行,大家对庞统品评人物独到的眼光,赞叹不已。  虽然庞统出仕不成,但是东吴一行,让庞统的名气更大了,出仕的资本更高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庞统面见刘备,希望刘备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位置。  庞统没想到,刘备竟然把自己远远发配到耒阳,做个小小县令。  庞统东吴之行,在常人看来或许是载誉归来,可是在刘备看来,却可能很不爽。  为什么?  首先,刘备会觉得自己只是庞统出仕东吴不成的替代品。没有谁愿意成为别人的替代品。当时,孙权虽然已经拥有江东六郡,并且夺取了荆州的江夏、江陵等地区,可他刘备也并非当日四处逃亡的新野县令。刘备已经拥有了荆南四郡。尤为重要的是,在刘备取得荆南的时候,整个荆州士林,纷纷来投刘备,唯独刘巴和庞统唱反调,一个远走越南,坚持信奉曹操为明主;一个向东入吴,舍近求远只认孙权为贤君。这样的庞统怎么不让刘备看得闹心。  若是庞统成功留在东吴,刘备无可奈何,自然作罢。可庞统入吴不成,竟然回头找刘备,此时刘备当然要挫挫庞统锐气,让庞统明白并非什么人都可以摆架子拿俏。  当然,刘备对庞统的打击,还算是适可而止。当庞统在耒阳县整天借酒浇愁满怀牢骚的时候,刘备毫不留情的将其罢官。不过,当东吴鲁肃写信来告知刘备“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说庞统并非是治理一个小县的人才,那应当处在一个州的政治中心,充当最重要的属官治中、别驾一样的职务,那才能充分展现庞统千里马的风采。后来,诸葛亮也告诉刘备,庞统有才,别错过了。  其实,刘备怎么不知道庞统有才,多年前就知道庞统的大名了。于是,当有两位贤士求情时,刘备就坡下驴,原谅了庞统,并且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诚恳的邀请庞统来谈话,对庞统的信任亲近仅次于诸葛亮。庞统经过刘备这一番敲打,自然也领悟了刘备的用意,从此专心一意,追随刘备,为之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