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酒店受打击:孩子的叛逆与父母的管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05:07:50
旅美学者沈睿在《南方都市报》撰文“老子打儿子,儿子自然打老子”,来解析专家定义的“新型家庭暴力”,即孩子打父母的现象。
沈睿认为“新型家庭暴力”主要由“老型家庭暴力”所致。所谓“老型家庭暴力”就是父母打孩子。以沈睿看来,因果关系很简单,家长打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便学以致用,反过来打家长,严重的,孩子打得母亲有家不能归。
对于“新型家庭暴力”的起因,我赞同沈睿以“子不教,父之过”去追究家长的责任,因为孩子敢在家里施暴,的确是家长的放纵,但所谓“老子打儿子”成为“儿子自然打老子”的逻辑却值得商榷。如果也用简单的逻辑来讲,我认为其实是“老子不打儿子,儿子自然打老子”,即老子不管教儿子,任其自由发展,最终儿子在家里“掌权”,行到极端,便动手打老子。当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孩子打父母的极端事件代表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放松管教,以致造成孩子对家长的叛逆。因此,在这里不是要争议可否对孩子进行体罚,而是讨论孩子叛逆与家长管教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过去的历史应该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按照美国的传统观念,在孩子的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孩子对父母的顺服。当然,孩子成年后便获得完全的独立和自主。但从上世纪70年代起,由于个人主义在美国极度膨胀,许多规则都被打破,一种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迅速发展起来。在“人人平等”的原则下,许多美国家庭里不再有父母的权威。
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美国历史上最叛逆的一代人,造成许多社会问题,这无疑与那个年代所流行的让孩子自行“做主”的教育方式有关。而性解放运动、极端女权运动、以及高离婚率,也都给孩子的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上千万单身母亲家庭,孩子既难得到双亲的爱也失去了父亲的管教。
上世纪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反思、认识到没有权威、“人人平等”的家庭环境不利于养育孩子,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开始“复古”,树立父母的威信,以慈爱和管教并行来养育孩子。此外,更多的家长逐渐认识到,对于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道德品行上,不能指望学校和社会,必须依靠父母自身去做。近年来,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母亲辞职回家,用更多的时间来养育孩子,许多父亲们也把自己大量的时间花在子女的养育上面。
当今中国家庭也面临类似的挑战:以孩子为中心的养育方式、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解体的家庭不断增多等等,这绝不是一个“老子打儿子”或者“老子不打儿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