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百货为什么失败:为“四万亿”说句公道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06:23:56

为“四万亿”说句公道话

标签: 四万亿  危机  中国经济  分类: 中国经济 2011-12-23 01:50

     

为“四万亿”说句公道话

 

白 明

 

前段时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小。从2011年前11个月来看,有3个月份的CPI同比上升幅度在4%至5%之间,有4个月份的CPI同比上升幅度在5%至6%之间,还有4个月份的CPI同比上升幅度超过6%。即使现在CPI下来一些,也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反弹,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提出要保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形成前段时间国内物价水平高企的原因很多,但国内舆论普遍将通胀归咎于前些年出台的影响规模达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一时间,口诛笔伐,连挖苦带贬损,似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妖魔鬼怪,这使我愈加迷茫。笔者才疏学浅,在如何看待“四万亿”或许愚钝。一开始也随波逐流。不好意思,劣根性嘛,终归有一点,以后注意改正就罢了。不过,越往后来,我却有些越来越看不懂了。终于发现,自己与对“四万亿”加以妖魔化的“高人”之间水平差距实在太大了,再加上现在的“高人”也是在太多,以至于不是很稀缺了,所以也不敢轻易向“高人”的圈子里面凑,怕人笑话。

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对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提出些批评本应是一分为二的后一半,而一分为二的前一半则是要看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主流,这就是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压力,保持中国经济的成长势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想,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至少是为了中国经济“不退”吧。现在看来,全面肯定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不能说是一分为二,而全盘否定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同样也不能说是一分为二。遗憾的是,在前段时间的主流语境下,似乎谁为“四万亿”讲句话谁就是“十三点”,而谁挖苦“四万亿”越厉害,谁就越是“高人”。

说起“高人”,我禁不住插话。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什么政策,总免不了听到有一些“高人”反对。修养好一些的“高人”,或许表现得不以为然,修养差一些的高人,则恶语相加,而修养一般的“高人”居多,往往是嗤之以鼻。“高人”就是“高人”,不反对怎么能够衬托出其高大之处呢?本来,对国家出台的政策加以善意批评应该是受到鼓励的,其中也包括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但现在看不清楚一些“高人”强力批评“四万亿”的出发点何在。不妨反过来推测,假使当时国家并没有出台某些刺激经济的政策,同样也有一些“高人”站出来反对,认为中国如何如何错失了拯救经济的最佳时机,中国又如何如何轻易丧失了在国际分工中的有力位置。或曰:世界各国都在出手拯救自身经济,我们不拿出办法来刺激经济,这不是犯傻吗?或曰:早听了他的话不至于陷入如此这般被动处境;云云。总之,无论是反对国家出台某些政策也好,还是反对国家不出台某些政策也罢,总归是一个“反对”了得。别小看了这一个个“反对”,加起来足可以塑造出一批“有独立主见”的大权威、大专家。

事实上,2008年9月份,随着雷曼兄弟破产,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中国也深受其害,出口规模萎缩,证券市场市值缩水,诸多出口企业面临倒闭,成千上万农民工卷铺盖回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一方面在放松银根方面与世界各国联手救市,不断下调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另一方面则在2008年11月18日出台了自己的救市计划,而资金规模定为四万亿人民币。大体上看,这四万亿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运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个则是用于改善民生。现在看来,无论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是实施民生工程项目,都是着眼于弥补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而这些事都需要加大力度来做。即使没有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即使没有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强,中国的民生也要改善,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瓶颈约束,只不过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打乱了正常的建设节奏,铺摊子容易,练摊子难啊。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于中国经济及早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压迫中解脱意义至关重要。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上半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可以说遭遇了严冬,缺少订单导致出口规模萎缩。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实施,中央定下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才得以实实在在地贯彻执行,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西方不亮东方亮,堤外损失堤内补。2008年,中国的GDP增幅为9.6%,但客观上讲,这是前期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而主动采取的调控所致,只是在2008年的年末才与国际金融危机有些关系。事实上,2006年GDP增长13.3%与2007年GDP增长14.6%已使中央将抑制通胀作为当时开展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理来说,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一年,但2009年的GDP却增长9.2%,增长幅度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试想,如果没有四万亿,中国经济必要说保八,估计保七甚至保六都出问题。

更联想丰富一点来看,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企业缺少订单,而如果没有“四万亿”的支撑,出口企业“转内销”也不容易。毕竟,国内市场本身就竞争激烈,在内需总体受限的约束下,僧多肉要更多才够吃。有了“四万亿”作为底气,依靠着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及支持出口企业“转内销”等一系列政策,一批出口企业熬过了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形势好转,许多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能够捷足先登,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当时依靠“四万亿”所带来的国内市场机会过冬。事实上,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酷之时,还是后来情况好转的日子,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都在提高。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为8.7%;2008年和2009年,虽然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但中国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为8.7%却分别上升至8.9%和9.6%,其中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世界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之后,2010年中国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10.4%。

对于暂时遇到外部刺激而出现“心梗”的中国经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可以说是一次及时的“人工呼吸”。如果当时没有做到及时出台有分量的经济刺激计划,暂时的“心梗”很可能会发展为脑组织的坏死、肾功能的衰竭、心脏跳动骤停等不可逆病理现象。到那时,再想起做“人工呼吸”晚矣,要么救不活,要么顶多是救活一个植物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年国家及时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初衷并无不妥。至于怎样人工呼吸,虽然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但终究比不上在紧急情况下救人一命重要。当然,事后需要检讨,是不是有必要多配备一些呼吸机,从而避免采用比较容易带来传染疾病的口对口方式对中国经济进行“人工呼吸”,但如果当时没有呼吸机,为了救人一命,即使被传染,也要采用口对口方式进行“人工呼吸”。至于得了传染病怎么办,以后再治疗嘛。

或许有观点认为,现在中国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不宜更多干预经济。照此道理,美国理应是最崇尚市场经济理念的国家,但面对着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面对着纳税人的不断质疑,美国政府也毫不犹豫地出手救助美国的投行,也出手救助通用汽车公司,在这点上美国政府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书生气。虽然现阶段中国终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计划与市场是治理经济的两个拳头,该用市场的时候用市场,该用计划的时候用计划。就中国经济而言,在常态化状态下,既然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相对容易“显灵”,多用一用市场机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并无大碍,而在发生大规模系统同风险的情况下,政府的行政力量恰恰有助于纠正“市场失灵”。

至于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不能说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没有一点关系,“四万亿”毕竟是国家对生病的国内经济采用口对口这个“笨”办法进行“人工呼吸”,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或多或少有一些是因为对国内经济紧急进行“人工呼吸”而不慎所染上的传染病。不过,将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完全归咎于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也并不是很公道。

应当看到,由于美联储两次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促使流动性泛滥、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增加了油价形成过程中的风险溢价成分、新兴经济体经济成长加大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等方面因素的叠加作用,前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一度猛涨,而现在虽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尽管2011年10月以美元计算的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提高14.3%,平均来看,2011年1月至10个月,以美元计算的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30.2%。没办法,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54%,原油对外依存度53%,大豆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0%。由于我国在大宗商品方面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再加上我们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缺少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定价过程中的话语权,在规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办法的确不是很多,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够“涨”来顺受。2011年6月,我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9%,而进口价格指数却同比上升15.7%。就6月份的各类初级产品进口价格而言,按照联合国的SITC标准分类,01类动物产品进口价格涨22.9%,02类植物产品进口价格涨32.4%,03类油脂进口价格涨45.1%,04类食品(含饮料、烟草、酒)进口价格涨31.5%(其中进口食糖价格上涨42.7%)、矿产品进口价格涨31.3%。不难看出,前段时间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输入性通胀成分。

除了输入性通胀因素外,造成前段时间通货膨胀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周期性因素导致猪肉价格暴涨,进而带动鸡蛋、水产品、牛肉等替代品价格的跟风上涨。又如,制度性因素造成了国内石油企业在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过程中跟涨不跟跌。凡此种种,都会诱发通货膨胀。不难看出,现今的通货膨胀绝不仅仅是三年前的一个“四万亿”就能够扛得起来的。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有没有缺陷?当然有,而且还很严重。比如说,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队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项目的资金安排比例过大,造成了铁路建设在一时间大干快上,一些隐患现在陆续暴露出来。既然铁路建设项目的摊子铺开了,现在想收一收也难,收紧了很可能遗留下许多半拉子工程或者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而不收紧则很可能是吞噬资金的无底洞。纠结啊。况且,萝卜快了不洗泥,发生在温州的“七二三”追尾事件虽然是动车追尾,但对我国高铁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人们不禁会问,速度比较快的动车都出如此大事,而速度更快一些的高铁难倒安全系数就那么高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中国的高铁也需要发展,现在中国高铁的发展水平已经在世界上榜上有名了,许多国家也希望中国来帮助建设高铁,我们也不能够因噎废食。

行文至此,人们不仅要问。现如今欧债危机正在肆虐,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也似乎正在变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重提对“四万亿”要一分为二看待的目的何在。必须表明的是,笔者在此无意为三年前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歌功颂德,只是希望能够对“四万亿”客观一些,公道一些。至于现在如何应对欧债危机带来的影响,可以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将话说死。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扛过去,不出台冲击经济计划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欧债危机的影响持续下去,长时间看不到好转的迹象,再出台一些经济刺激计划也未尝不可。鉴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逆转,在欧债危机的压力下,中国经济的自主呼吸不畅,自然需要“人工呼吸”嘛。当然,不一定要“四万亿”,说不定一、二万亿甚至几千亿就可以“齐活儿”,但也说不定五、六万亿还是杯水车薪。看事态发展吧。

的确,就如同不能将现在的通货膨胀完全群归咎于当年的“四万亿”一样,当年中国经济的复苏固然有“四万亿”的功劳,但也并不是完全靠“四万亿”。如果说“四万亿”主要是为了“保增长”,那么,2009年上半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虽然也带有“保增长”的意思,但更多还是体现了“扩内需”与“调结构”的需要。回过头来,最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千不该,万不该,当时最不该靠刺激房地产来“保增长”,搞得房价飞涨,老百姓意见很大,国家也不得不出台一系列限购措施来抑制房价,房地产飞后遗症现在还有。当然,国家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证券市场的一部分投资者或多或少沾了些光,至少2009年上证指数从1600多点一度涨到3500点以上。虽然6000点以上买入股票的投资者解套遥遥无期,5000点以上买入股票的投资者短期内还看不到解套的希望,甚至4000点以上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想要解套也不那么容易,但理论上在当时至少一度使接近一半的投资者是有机会解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应对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如果国家能够拿出个“仨瓜俩枣”来刺激经济,不仅企业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国家的税收来源也更有保障,更多农民工兄弟的饭碗也就能够有机会保住了。更进一步来看,也有机会让广大股民沾一沾光,管理层也少挨些骂,皆大欢喜也,何乐而不为?

以上为本人肺腑之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既然自认为出发点还不错,那么,不慎冒犯之处,祈望诸君海涵。

 

(作者联系邮箱:njukhuru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