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力4.2.2版本:佛教为何不主张杀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6:13:55
    在世界几个大宗教里,佛教最特别的地方之一就是主张不杀生,提倡素食。佛教为何会形成这样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于佛教的传播,以及对于接受佛教观念的人会有什么影响?

    先说一点题外话。在世界的很多地方,至今还有一些比较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地方,生活来源只有依靠牛马羊等家畜。有些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很难见到蔬菜和水果,肉食或奶制品是他们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在这种地方,如果提倡不杀生,游牧民族的生活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过这一观察,我们首先就能理解,不杀生的观念,一般不会产生于游牧文明。

    佛教不杀生的观念,与印度教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印度河流域,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农耕文明看来,以牛马为代表的大型家畜,已经不是单纯的财富和食物来源。由于农耕文明需要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因此,养育家畜的草场面积势必大为减少。而且,定居的生活方式,使得家畜也很难远距离寻找食物。所以,农耕文明发达的一个结果就是,靠自然寻找食物的家畜数量大为减少,这些大型家畜更主要地成为生产工具,不杀生的观念也由此产生。同时,农耕文明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农产品,使得不吃肉食也能维持身体的正常需要和健康。这两点共同造成了不杀生观念的出现和被接受的基础。反之,在游牧民族那里,这种观念的出现和接受都比较难。

    当然,并非所有农耕文明都共同产生了“不杀生”的观念,但是,几乎所有的农耕文明,对于牛马等大型家畜的观念,都发生了不同于游牧民族的改变。在印度河流域,由于这种观念成为宗教的主要内容,不杀生的观念就比较强烈。牛在印度的待遇大家都知道,而老鼠在印度的待遇,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印度有一些寺庙,老鼠数量比游人、香客要多。主张不杀生的寺庙,不仅从来不杀老鼠,而且还给老鼠喂食。在这些庙宇里,老鼠一点都不怕人,成天在游人、香客的脚边蹿来蹿去。甚至有的游客去那里,额外的目的就是看看世界上最幸福的老鼠们。

    在其他一些宗教色彩不像印度那么浓厚的地区,人们往往用圈养的杂食类家畜,代替了放养的食草类家畜。这种选择一方面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合理利用资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绿色和环保的意识。这就是猪在农业文明发达地区成为主要肉食来源的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都处于冲突状态,由此我们就能理解,伊斯兰教为何不吃猪肉,印度教为何不吃牛肉。但是,两者的本质是不同的,伊斯兰教不吃猪肉,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猪;印度教不吃牛肉,是因为他们太尊敬牛。

    佛教主张不杀生的这一特点,使得它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一般来说,佛教很难在游牧文化地区深深扎根,却更容易在农耕文化地区被接受。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错的地区,佛教往往在对抗中最终失去优势。这一现象与宗教教义之类,没有必然的关联,而与生活实践、经济基础的关系更加密切。

    因此,当今世界佛教发达的地区基本上都曾经是农耕文明发达的地区,例如中国、日本、泰国等。佛教发达地区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岛国,游牧民族不太容易侵入到海岛,例如斯里兰卡。但是,像印尼这样的岛国,游牧民族的宗教一旦登陆,佛教的势力立即大受影响。虽然提倡不杀生的宗教后来产生了当今世界著名的“非暴力” 原则,但是,就事论事地说,在现实的对抗中,这种“非暴力”的观念往往吃亏。因此,当游牧民族从北方侵入印度,佛教就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转到印度以外的其他地方。

    顺便再解释一个问题:同样都是主张不杀生的宗教,当游牧民族来到印度时,为何佛教在印度难以生存,印度教却能生存,而且成为当今印度第一大宗教?这就要说到两者不同的组织形式。释迦牟尼创建佛教有一个与印度教不同的特征,就是僧团制度,僧人集体居住、集体生活,宗教场所也很固定。不像印度教,没有严格的僧团制度,也不局限在固定场所开展宗教活动。因此,当外来宗教进入印度后,佛教的僧团制度使它比较容易遭受打击,而印度教分散在民间底层,能够在外来宗教面前,继续生存和发展。即便如此,在面临外来宗教大规模进入的时候,印度还是产生了一个本土印度教与外来伊斯兰教相结合的锡克教。

    当今世界几个影响巨大的宗教,只有印度教和佛教是真正产生于农耕文明的宗教,其他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都起源于游牧民族。因此,历史上佛教没有发生过内部或外部的宗教战争。而其他几个宗教,经常打得不可开交,历史上宗教残杀和宗教战争不断。

    现代印度国父圣雄甘地提倡的“非暴力”原则,应该说源头就来自于印度古老宗教里“不杀生”的观念。在英国人主导的弱肉强食的野蛮世界里,甘地的“非暴力”原则曾经被人们看作是软弱的象征。但是,他以肉体的软弱,体现了精神的无比强大。自命不凡的英国人,拥有工业革命最强大杀人武器的英国殖民者,最终不得不向一个赤膊光脚的老头屈服。这个具有宽厚慈悲心肠的老人,最终让英国人感到了自己的无耻和卑微。甘地的这种精神,与大乘佛教“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是相通的。由此,我们就更加容易理解慈悲的力量。佛教的这种慈悲心肠也很明显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