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路人的洋屁教室:加精 养阴护阴:这些方法很有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9:41

养阴护阴:这些方法很有效

  现实情况:曹雪芹赞美,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女人的柔美从内到外,像鲜花,娇艳欲滴;像朝露,润人心肺;像温泉,给人温暖缓解疲劳;像小溪,静静地听你诉苦。可是有一天,女人揭竿而起,像男人一样地生活——变成一块巨石,独挡风雨;变成一道霹雳,叱咤风云;变成一座火山,倾斜愤怒;变成波涛洪水,不再温柔。花已谢,泉也枯,女人的身体不再阴柔,女人的缱绻在生活中失踪……

  王琦解答:有一个女病人,眼睛特别干涩,经常眨眼,西医诊断说是干眼症。这个人性子急,我问一句,她说十句,她说自己是做国际贸易的,老是国外、国内地飞,特别忙,经常控制不了地发脾气,打孩子。

  我判断她在先天禀赋上,阴就是亏虚的,后来因为社会生活,必须承担起一个独立的角色,担负起一部分责任,这种长期的压力导致了她身体功能上的一些变化。当然我给她治疗以后就好转了。实际上像她这样的女人真是很多。

  在我们这个时代,身为女人,的确需要美丽而坚韧。那么如何保护我们先天的“禀赋”呢?首先要从生活方式开始,简单也容易做到。顺便说一下,这些方法不光适应女人,也适应其他阴虚体质的人。

  少吃煎烤烹炸食物

  在几个特殊的时候,要注意补“阴”,要注重脾胃的养护,这是关键的后勤保障。否则就会虚不受补。

  少吃辣椒,烧烤煎炸,这些食物容易上火生热,还要了解哪些食物是助阳的,像韭菜、羊肉、狗肉等等。阳虚的人吃了涮羊肉,很好,可以驱寒;阴虚的人就不能多吃了,否则阴就耗损得更厉害了。

  夜晚好眠养阴气

  有一个30多岁的记者,工作压力特别大,经常熬夜,长期失眠。她呢,老是觉得心烦,总觉得烘热烘热的,她说自己也没到更年期呀,可是怎么这么难过呢?实际上,她的阴虚症状比较典型。我们说一说熬夜的问题。

  我认为熬夜是这个记者阴虚的主要原因。在自然界中,夜晚属于阴,这个时候人体的自然反应是睡觉,安静地睡觉。安静是什么?也是阴,所谓动为阳,静为阴!

  我们中医有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什么意思呢?春夏的时候阳气比较盛,要借助自然界这种阳气来养我们的阳气。

  秋冬养阴,道理也是一样。秋冬的时候阴气比较盛,这个时候我们就借助大自然顺势利导来养阴气。这跟夜间养阴的道理同出一辙!你看,夜间阴气盛,就是让我们好好休息、好好睡眠,这个时候熬夜,不好好养阴,既耗了阴还损了阳。

  比如说一个地方缺水,要建水库蓄水,你是在雨季的时候蓄水,还是在雨少的时候蓄水呢?所以有些人说,白天睡觉不踏实,怎么睡都不够!这是因为他没有按照自然法则来生活,没有天人合一。

  少吃瓜子多吃梨

  我讲一个故事:江苏的兴化,解放前曾经有一位著名的中医大夫叫赵海仙,有一天,一个小孩子来找他看咳嗽。小孩差不多12岁左右,咳嗽了很长时间,也找了很多的医生,就是不好。当时赵海仙一看,一点痰都没有,就是一个劲儿地干咳,咳得直掉眼泪,脸憋得通红,嘴唇也很干。赵海仙拿着前几个大夫开的方子看来看去,觉得特别奇怪。方子的思路都很对,药喝下去应该见效,可是为什么就丝毫不见起色呢?于是他就问了一句,你家小孩平常都干什么?本以为家长会说上学读书呗,谁知小孩的妈妈说,我们家小孩是卖瓜子的。

  解放前的瓜子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种类,只有炒的葵花子。而且那时候卖瓜子不像现在站在柜台前。当时都是在脖子上套个“大饼称”,把瓜子放在那里面。然后手里拿一个小秤,你要多少,就给你称多少。

  这个小孩呢,就一边卖瓜子,一边嗑瓜子。他常年那么卖,常年那么吃,结果耗伤了津液。中医认为,瓜子是个阳性之物,因为向日葵始终朝着太阳生长,吸收了最多的阳气。而且瓜子又在炉子中炒熟,更加温燥。别看一颗小小的瓜子不起眼,经年累月下来不仅耗伤了津液,造成干咳不止,甚至影响到后来药物治疗的效果。

  赵海仙最后也没给这个小孩子开方子,就是让他回到家以后吃荸荠,每天都要吃一个。而且早上吃一个梨,晚上吃一个梨。

  瓜子不让吃了,只让专心地吃荸荠或梨。再后来这个小孩子的咳嗽慢慢就好了。想一想呢,以前卖瓜子都能导致严重的阴虚,何况现在的水煮鱼呢?就是说的生活方式要改变,否则,就算开对了药,还是打水漂。

  麻辣鱼香要少吃

  “鱼生火,肉生痰”,这是生活里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经济条件好了,人人都吃得起水煮鱼,但是你适合吃吗?实际上,好些阴虚之人都在长期食用,还有路边围着麻辣烫的,本来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阴虚,你吃了脸上长包了;她吃了牙龈出血了;他吃了,蹲了5分钟大便还出不来,那这些人就都是阴虚了。 

  总而言之,偏性的东西吃多了是不行的,不管你吃什么,关键看你是什么体质。刚才说的都是热的,还有凉的呢,比如冰淇淋。有个人和我说,我特爱吃冰淇淋,一个一个的,他老吃这些东西,脾胃的阳气就受伤了,所以这个人阳虚了。

  我有一个学生上大三的时候,他一位湖南的同学带来一罐家乡的辣椒,全班同学一起吃。吃了半个学期,大家都上火了。有起痘的,有口腔溃疡的,有大便干燥的。后来他们开始到各个医院去实习,住在医院的宿舍里。我这个学生去的那个中医院条件很差,住的是地下室,很潮,有很重的霉味。刚好他那个湖南的同学和他一组,就拿出了那一罐没吃完的辣椒。结果两个月的实习期间,一个小组八九个人,把辣椒全吃光了,而且这段时间没有出现长痘的,大便干燥的。

  地下室这个环境,阴冷潮湿,偏阴性,容易形成阴邪。辣椒这种辛温的东西就可以驱散这种阴气,一阴一阳相互抵消,人体就不会有不良的反应。但是地面的教室,窗明几净,阳光充裕,不是一个湿重阴霾的环境,这时吃辣椒,就导致了整体的阴阳不平衡,多余的辛燥阳热之气就会耗散、克伐人体正常的水液阴津,造成阴虚。长此以往形成阴虚体质。所以南方人喜欢吃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跟环境有关。这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木耳、银耳最滋阴

  人体是一个复杂智慧的系统,有自我辨识能力,还有自我修复能力和提升能力。他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都会在身体内外给出提示。但是我们对他的认知还很有限。在这当中呢,饮食是一个关键。我们经常讲要均衡饮食,均衡营养,事实上,我们说营养均衡,不仅仅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之类的营养素,还要注意的是阴阳的搭配,像山药、荸荠、莲子、百合,它们是蔬菜,也是中药,阴虚的人平时可以多吃;还有木耳、银耳,炖汤、煲粥都很好,可以养阴;阿胶也是很好的养阴补品,中药里也常用。

  猪肉是凉性的,可以滋阴。蜂蜜滋阴养颜,平时可以多喝蜂蜜水。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用药就不同。大家都弄清了自己的体质,才能知道适合做什么,适合吃什么。这才能点亮我们心中的智慧之灯!

先人们的很多生活习惯和理念,其实包含了人生智慧。老子认为,道与所有自然法则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规律往往隐含在事物的表象之下,需要用心体察。道这个东西,恍惚不明,似虚若有。但恍惚之中,却有迹象,找到了自己的体质,也就是找到了这个迹象和规律。

气虚体质人容易犯感冒

气是生命银行的存款

  现实问题:气虚,多数人通常可能理解为有气无力,像开篇提到的程斌,整个人透着疲惫不堪。这样就容易理解为一个人整体虚弱。其实如果不加分辨的话,还会和阳虚的怕冷混为一谈。那么,如何和阳虚区分开来呢?

  王琦解答:从中医的九种体质分类来讲,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质。他们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总体来说,气虚和阳虚一样,还是在说“气”的功能。那么既然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的能量,气虚,就是这种能量的缺乏,就是能量比较低下的状态。而在中医里面,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精气……五脏六腑之气等等。

  气虚主要是元气虚弱。由于元气功能低下,五脏六腑以及各个脏腑之气的功能也会随之低下,总体功能就不能够正常发挥,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平衡最为关键。比如元气虚导致心气虚,心气虚不能推动血脉运行,人就会出现疲乏、无力;元气虚影响了脾气,脾气虚就会导致消化功能的不正常。

  要注意区别的是,我们说气虚体质,一定是说人体气的功能长期低下的一种状态,这才是气虚体质。常见的表现就是面色苍白,短气乏力,不爱说话,容易疲乏、感冒。有的小孩反复感冒,就是临床常见的复感儿,每个月都要到医院打几次吊针,打完之后,当时好了,过一阵子又复发感冒。这个时候,通过辨体、辨病、辨证三结合,我们就能肯定他是气虚体质了。也就是说,气虚体质是一个人长期“气”不足的状态。

  但是气虚与气虚体质有什么不同呢?气虚是中医的一个证型。可能你这段时间因为生病或者太累了,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等你病好了或者休息了一段时间,这个“气虚”的状态就没有了。

  现实问题:提到元气这个概念,生活中并不陌生,伤元气,这样的说法我们也常听到。通常情况下,大家会认为手术,或者大病,都会伤元气。可是在没有这些原因的情况下,人的元气是如何“受伤”的呢?为什么也会气虚呢?

  王琦解答:中医认为,人的元气来源于肾,属于先天之气,是父母给的,又经过后天不断补充、滋养的这样一种气,是一种功能的状态。造成气虚体质有两个原因:一个先天不足,一个后天失养,那么后天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过度劳累是对气的透支

  中医讲“劳则气耗”。我们看很多人的感冒都出现在比较疲劳的时间段里。为什么操劳会耗气?因为气是一种能量,无时无刻都在发挥它的生理功能。工作、学习,都靠这种功能的发挥。如果你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利用这些能量,再有规律的用足够的物质去补充,转化为新的能量,那么你的气就损耗得慢。但是如果你消耗太过了,又没有及时补充,能量的支出与供给处于一个不平衡状态,这个气肯定是损耗得快,以至越来越少,消耗完了,人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还可以把这种能量比喻成我们生命的本钱,年轻的时候透支了,上了年纪就得过穷日子。

  2、躺久了,气也受伤了

  有句话说得好:舒服不如躺着。既然劳则伤气,那我们每天躺着好了。可是有时候,躺在床上时间长了更觉得累,这是为什么呢?《黄帝内经》说久卧伤气呀!气的特点是运动,但是你总是躺着不动,气就不能正常地舒展运动,这样就会造成气运行过程的减慢,气机就会受损,最先累及的就是脾。因为脾位于身体的中部,是气机的转输站,关系着气的上升下降。“脾主四肢”,四肢不运动,自然会更影响脾的运化。所以长期卧床的人食欲差,运化不好,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就降低,后天之气的生成也就少了,自然就伤到气了。

  如何判断气虚体质

  现实问题:有一对夫妇,太太主外,先生既不主内也不主外,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先生总是觉得累,还没有什么毛病,特别喜欢躺着看书,看电视,书卷气十足。这对夫妇性格十分不同,太太声音脆响,先生声音低下,两个人经常因为声音大小而争吵。在一场意外的大雨中,两个人同时淋雨,太太没事,先生病了……

  王琦解答:可以简单判断一下,这位先生有些气虚。

  刚才我们说过了,在中医里面,人体的“气”分很多种。我们不说什么气,单从气的总体功能来讲,首先气有温煦的作用。

  1.气虚体质爱感冒气的温煦除了要温暖你的皮肤,还要温暖你的五脏六腑,这种温暖也是气的能量在释放。显然它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就像下雨了,我们穿了一件隐形的雨衣。如果这个雨衣坏了,或者不起作用了,这个遮风挡雨的作用就弱了,风雨就容易侵袭你,人就容易感冒。所以阳虚体质的人怕冷,有一部分气虚体质的人也会怕冷。如果五脏六腑的气不足,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各种表现就都出现了。心气虚不能推动气血运行,气血则不能滋养全身:不能上行营养大脑,就会健忘,毛发得不到滋养,就没有光泽;皮肤会苍白,没有血色,中医叫白光白。这是气虚体质的人气质方面的表现。

  2.性格内向不爱动有些人看起来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爱动,为什么?气不足。本来气就弱了,身体就会选择保持安静地呆着。气虚体质的人总是没精打采的,特别容易累。别人能跑100米,他走20米就得休息,严重的说几句话就要狠喘一口气,声音又轻,你听着费劲儿,他说着也费力,让他快点吧,铆足了劲,也是上气不接下气。气虚体质的人经常会有身体凉,不温暖的感觉,尤其是出过汗以后。其实这是气虚体质之人自汗造成的。因为自汗是气虚体质的表现之一。中医讲气虚汗多,如同冬天里关不上的一道房门,热气外出,所以气虚生寒,寒则凝,所谓气虚血瘀,人就表现为语音低落,心虚气短。

  3.稍微运动就出汗自汗,就是没什么原因自己就出汗,稍微一活动,汗就出来了,而且温度不高,也就有点冷汗的意思了,为什么会冷汗淋淋?因为这汗不是正常途径出来的。

  正常的汗液是因为太热,所以汗孔开了,让汗出来,顺便带走一些体温,这是人体正常的体温调节。但是这种冷汗可不同了。本来不热,气的温煦功能就弱,还往外走津液,同时进一步损伤气的温煦,岂不更冷。

  这自汗是怎么发生的呢?主要还是你自己的门户大开了。我们的机体表面分布着卫气,如果把卫气比作士兵,腠理就是城门,腠理是什么?腠理就是皮肤或肌肉的纹理,皮肤的纹理是皮腠,肌肉的纹理就叫肌腠。卫气主导腠理的开合,就像士兵把守城门一样。士兵弱,不能很好地把守城门,津液就变成汗液往外跑了。

  4.舌大而且有齿痕气虚的人舌头很大,没什么血色,仔细看还有齿痕。什么叫齿痕?就是舌头两侧都印上牙齿印了!可不是硬咬上去的,实在是舌头大,跟牙齿撞到一起了,而且又是虚胖,舌头轻轻摆在那,地方不够大,牙齿也就给你留下个痕迹。

  脉弱,甚至感觉不到。你得很用力地按,才能有一点点跳动的触感。但是这种重按才能感觉的弱脉,跟通常说的沉脉又不一样。沉脉,你用力按,手指底下很明显就有脉在搏动的感觉了。这种弱脉,你要用力按才摸得到。

除了这个弱脉呢,还有缓脉,缓慢搏动就是缓脉。别人跳4下,你可能只能跳3下。怎么回事?还是气虚。脉象是什么?充盈血脉,靠心气来推动!气不足,推动的力量就不够,脉搏当然比别人慢,比别人弱了。

7节食减肥减掉的不仅仅是脂肪

怎样调整气虚体质

  现实问题:国外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他是研究农业、植物的。他的理论跟中医就很像,他说植物生虫子是因为那棵植物不健康,代谢不平衡,叶片上面就会分泌过多的代谢产物,虫子喜欢就过来吃这个叶子,所以说你打农药并不管事,你应该研究怎么样让这个植物健康的生长,让它自己有抵抗虫子攻击的能力。

  王琦解答:身体有很多表现是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和整体相通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打破隔阂去看。有句话说得好,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一个人出现了这样的表现,身体内部肯定出现了问题,就要注意调整或者治疗。就拿感冒来说,你反复使用抗生素,就是没有从体质上找原因呀!再比如哮喘和荨麻疹,为什么反复发作?其实就是体质的问题没有解决,你得的不仅仅是这个病,更是通过这个病所反映的你自身的体质问题……我把你体质调好了,自然就不会出这些问题。你还用不敢吃这个,不敢吃那个吗?

  1.玉屏风散,对反复感冒最有效

  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感冒的专方,出自《医方类聚》,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的良方,主要能够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

  门诊有个小孩,经常感冒,父母着急啊,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打几次吊针,管事吗?当时管事儿。但没过多久,又流鼻涕了。后来,他父母就来找我。我一看这孩子,面白,自汗,懒言。小孩子都爱动,他倒好,安安静静的,这个就是典型的气虚体质,当时用的就是玉屏风散。吃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胃口好了,气色好了,最重要的是感冒的频率也少了,人活泼多了。

  玉屏风散这个方子很简单,就三味药:黄芪、防风、白术。黄芪是个补气的好药,很多中药书籍里面,只要谈到补气,开篇第一个就是它,《别录》里有记载,“黄芪,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所以中医就说黄芪是“补者之长”,专门用来补气。防风,又叫屏风。

  《本草纲目》里说:“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我们就是用它来阻挡外面的风邪,这也是屏风的作用。最后说说白术。白术,可以补脾胃,燥湿和中。什么是燥湿和中?简单理解,就是让湿气散出去,变干了,那么本来由于湿气太重导致的脾胃不调和也就改善了。《本草求真》里说,“白术味苦而甘,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服则能健脾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

  2.常按足三里,益血补气又健脾

  在北方,妇女做月子都会吃上几只老母鸡,用来养血补气。“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这句话流传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可见咱们中医文化就在日常生活里。这个足三里可是中医里面很有名气的穴位,位置大概在我们膝盖外下三寸的地方。你去看人体的经络图,很容易就会找得到。这个穴位能健脾益气,促进气血运行,提高人体正气,气虚体质的人应该经常按摩这里,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补气就要多睡觉

  除了饮食,在生活起居上也要注意,尤其不能熬夜,不要劳累太过,否则,很容易就把你的正气消耗掉了。而且要保暖,不能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夏天由于天热,汗出得会比较多,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因为你的正气可能正跟着你的汗液往外跑呢,所以更要注意休息,午间小憩一会儿,起来后精神也爽朗。

  4.别让过度运动伤了元气

  剧烈运动,将会过犹不及,尤其在运动后出汗,又被风吹到,很容易就感冒了,感冒就得调节元气战斗,久而久之,元气也消耗了,反而是得不偿失。体质偏颇,是一个先天或者后天长期不注意形成的状态,要调整这种状态,也需要一个过程。不管是饮食还是运动,都需要持之以恒。

  减掉的不仅是脂肪还有正气

  现实问题:20世纪40年代,一场浪漫的《罗马假日》将纤瘦的奥黛丽·赫本推到众人面前。人们惊奇地发现,她瘦得美丽而高贵。于是一场盛行全球的“以瘦为美”运动轰轰烈烈展开了。但是很多女孩忽视了一点,美丽的公主虽然体瘦,但脸色红润,神采奕奕。

  王琦解答:说起减肥,一个减肥女孩曾经给我写过一封信,现在,她经过我的治疗已经恢复了健康。

  “……减肥,我要减肥,最好一天掉10斤肉。然而突然有一天,站在镜子面前的我,脸色蜡黄,锁骨外露,肋骨突出,甚至能隐约看到突兀的胯,这是我要的美吗?

  身体瘦了,脸上粗糙了。已经有半年了,月经像消失了一样,没了迹象。声音轻了,妈妈说,看见我就有憋闷的感觉,总对我说,你能不能多说几句话,声音大点好不好,怎么就像蚊子唱歌……这个时候,我心里好烦,我想要大声一点,却提不上来那口气,我好想躺下呀,什么也不想,不动。因为我疲乏无力。和妈妈上街,才走了十几分钟我已经蹲在了地上,虚汗淋淋,妈妈说我还不如一个60岁的老人。记忆力差了,老师昨天才交代我的事,一转身已经想不起来具体是什么了,注意力总是涣散,对面的人在说话,我只能看到他嘴唇的开阖,却不明白其中深意。越来越像林黛玉,一场雨、一阵风,都能让我病两个星期,不发烧,却总是脚底踩棉花一样轻飘飘。越来越没精力与朋友相聚,每天只想躺在床上,睡不着,也宁愿这样浑浑噩噩地躺着,任凭头昏昏、眼沉沉,意识漂移,除了上课再不想踏出寝室门一步……”

  最后,这个女孩在落款的地方画上了几滴眼泪和几个问号,后来她来到了我的门诊,我告诉她,这是减肥造成的气虚表现。那么,为什么正气随着体重往下减呢?

  我们说作为身体能量的气,有先天的元气,也有后天的宗气。怎样理解宗气呢?每一天,我们吃进食物,经过脾的吸收运化,游溢出水谷精微,脾气散精于上与从大自然吸进的清气混合而成宗气,宗气循环全身,与元气合而成为脏腑之气。

  但是减肥者往往从控制饮食开始,饮食摄入减少,直接导致的就是后天之气的不足!人的身体活动是不变的,要满足这种活动,当然得动用身体里储存的能量了。于是迫使元气老将出马调整内乱。这内乱就是快速减肥造成的。

  人的身体每天都在自行调理,使之处于平衡的状态。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蛛丝马迹在提示我们身体在努力工作着。快速减肥使身体机能无法适应,身体里的平衡被打破了。那么对于身体来说,这样的减肥无疑就是一场身体内的动乱,元气需要派遣更多的兵去协调,而在没有外援支持,内乱未定之时,就像临时搭建的木质栅栏,一碰便倒,病邪借机乘虚袭来,大面积攻城掠地……如此反复,就耗损了我们的元气。

元气是先天之气,是父母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我们应该好好使用它,保护它,用后天的水谷精微来补充它,滋养它。一场减肥大战,减掉脂肪的同时也损耗了正气。

8肚子鼓起来,是营养物质在“堆积”

  我们为什么会胖起来

  现实问题:说起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过去的时候没有这么多的人患这类疾病,现在我们身边到处看得到。尤其吃饭的时候,总能看见有人给自己打胰岛素。多数人认为这些富贵病直接和肥胖有关,认为警惕发胖十分重要。可这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王琦解答:他也有一个年龄段的问题。人呢,往往在35岁以后,雅称“发福”,实际上这“福”还是要质疑一下的。为什么35岁后会普遍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是不是身体即将失调发出的信号呢?

  35岁以后的运动量和代谢功能跟35岁以前是不一样的,运动量减少,代谢调节能力降低,加上膳食结构不合理,必然容易发胖。尽管现代医学量化了诊断标准,讲肥胖的时候,结合身高用公式标准把体重算出来,你超过了多少?是中度肥胖还是重度肥胖?看得很清楚。但在治疗方面,确实没有好办法。全世界的医学都在研究肥胖,为什么没解决?那么多的胖人都在减肥,为什么老是反弹?美国研究了很多新药,但是有没有一种很有效呢?他们有没有找到肥胖的原因?没有啊。所以治疗上以减法为主,减脂肪,人为地增加运动量,少吃喝,多排泄。

  1.大肚子胖人,是痰湿在“堆积”

  我们都会留意到:胖有很多形态,为什么有人胖在小腹上?有人则全身都胖?有没有一个医生能清楚地告诉你:你这个肥胖与他的肥胖不同,你叫做痰湿肥胖,他叫做阳虚肥胖?

  我们的调查研究说明:肚子大的“胖”人,多数是脾气运化功能衰弱导致的营养物质“堆积”。我们认识肥胖的时候有个理论叫做“津液不归正化”,就是说你饮食所得的营养物质正常转化的时候可以变成津液,可是当脾气运化功能不强时,不能归于正常的转化,那就变成湿、瘀、痰,在体内堆积。而痰湿体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大腹便便,说明这个胖不同于其他肥胖。

  我们正常人每次吃完饭后,肚子都会鼓起来,但是随着饮食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糟粕形成二便排出体外,这个鼓出来的肚子会慢慢复原。脾气功能健运时,它的升提能力很好,反映在他腹部肌肉的拉伸功能也很好。于是每次消化吸收后,肚子里空空如也,腹部肌肉可以恢复到未进食的状态。但是由于脾失健运,升提的功能减弱了,腹部肌肉的弹性也降低了,等到消化结束后,腹部肌肉慢慢难以恢复原形,逐渐就形成了胖肚子。

  针对这种体质的胖人,我们在治疗中就给他加强脾的运化功能,是加法。虽然这个加强过程费时不少,但它能固本培源。

  中医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把肥胖的人分为3种,分别是脂人,膏人,肉人。膏人,就是肚子很大的胖人,不仅胖,关键是肚子特别大。大肚子的历史人物应该是董卓了,据说董卓死后,被暴尸东市,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因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达曙,如是积日”,灯火着了好几天才熄。

  2.还有另外两种胖人

  如果这个人仅仅是胖,肚子并没有凸显出来,我们就不认为他是痰湿体质,治疗也有所不同。比如脂人,也是肥胖的一种,但四肢肌肉很匀称,脂肪多,肉很松软,走起路来富有弹性。皮肉紧凑,说明这个人气血很充盛,肌理致密,弹性很好。

  肉人,是指肌肉很结实,没有什么脂肪堆积,体格健壮的人。像我们平常说20多岁的精壮小伙子,一身的腱子肉,透着一股阳刚与活力。在很多小说中,肉人也成了男子汉大丈夫的标准,项羽、关公,声高气粗,浑身是劲,这样的人就是肉人。

  体内痰和湿是怎样产生的

  现实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痰、湿这两个字经常出现,但是人们却不一定知道,它们有不同的含义。但是不管如何理解,如果身体里面的痰湿过量,就是病了。那么,痰湿体质的“痰”是什么?“湿”又是什么?它们一块儿出现吗?为什么要一并来说?

  王琦解答:我们单看这字面:津、液、湿——都是以三点水为部首的,说明与水有密切的关系,独独这个“痰”字内含两把火,怎么回事呢?

  先说说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正常情况下,食物和水进入身体以后,经过脾气的运化,变成津液等精微物质“运输”到全身各处。津液是什么呢?就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内存的体液和正常的分泌物。津呢,较清稀,流动性较大,散布在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中,并且能渗入血脉,起滋润的作用。液呢,就稠一些了,流动性较小,灌注在关节、脏腑、脑、髓等组织中,起濡润作用。因为津液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常常一并来说。

  1、“脾”气虚弱,食物难以运化

  湿,是怎么来的呢?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津液不归正化”,喝进来的水,吃进来的食物不能正常地运化吸收,不能转化成为人体可以利用的津液,就变成了中医大夫口中讲的“水湿”。那么,水和食物能否转化成为人体吸收利用的津液,关键看脾气的功能是否强健,所以说脾有“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美誉,如果脾的功能出现了疲软,水液和食物就变成了水湿,继而会让人感觉到腹胀,腹满,有时会有呕吐感。

  水湿停聚过多就成了饮,饮积聚过多,又受热邪煎炼,就成了痰。也就是“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

  2.脾虚了,不想吃不想喝

  打个比方,自然界中的河水、溪水都是长年流动的,那叫“清润”,流动变缓慢的或者不流动的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淤堵现象,有的甚至变成了臭水沟,那就是“浊腻”。身体里的津液也是流动的,当津液流动缓慢甚至不流动时就变成了黏腻、秽浊的“湿”,说明水液代谢出了问题。观察一下,有很多水湿困重的人,身上都有一股非常难闻的味道,他们睡过的房间也特别潮闷,味道很大。这些人身体里的废水出不去,自我感觉也是很沉重的,身体不轻盈。

  其实,不论津、液、湿,还是饮、痰,都可以列入水液的范畴,只是所处的状态不同。中医的后世医家们根据水湿的种种表现,总结了“湿”的性质——重浊黏腻。我们可以看出,和水相同的是它们的运动趋向,都是向下的,不同的是:一个是“润下”,一个是“重浊”。

  我们自己留心一下,在脾虚的时候,你会出现食欲不振、渴不欲饮的情况,中医叫做纳呆、纳差,其实身体已经开始自我调节了,既然消化不了,就让你变得不爱吃,少吃或不吃,减轻脾的负担,给脾恢复运化功能创造有利条件。现在有人提倡每人每天8杯水(1500ml),这是机械的,死板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高矮胖瘦、胃大胃小、脾健脾虚都不一样。

  举个例子,夏天,很热,你从外面回来,一下子喝了很多的水,就会感觉肚子胀得满满的,半天下不去,人很累,四肢无力,稍微一走动,还有点恶心,想吐,心跳也快,悸动不安,微微头晕;还有人吃过饭以后,腹部胀了起来,大半天都消化不完,为什么?因为脾虚弱的时候,喝一点水也消化不了,更别说吃了很多食物。实际上,即使脾气功能健旺,喝了很多的水以后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3.脾虚了,容易闹肚子

  从全身来看,整个儿消化系统的功能都不好,还有就是大便不成形,稀稀拉拉的,中医叫便溏。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完谷不化,也就是稀便里面还夹杂着没有消化过的食物。这是因为脾气功能减弱,消化不了造成的。

  脾虚还轻的时候少喝点儿水是有好处的,如果湿浊比较重了,就得通过治疗来调整了。

有人说,美容就要多抹滋润霜,脸上贴黄瓜片、西红柿片,皮肤可以从里面吸收到水分。但是和每天喝的水相比,基本上这些从体外,从皮肤吸收进来的水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