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品牌是什么意思:三星堆博物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04:40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总介  文转贴于百度知道(因其内容介绍得甚为详细,我就没必要重写了,而且就是写,也不一定有别人写得全面,写得好。三星堆博物馆进馆前有个告示很有意思,告示中说馆内严禁使用三角架拍照,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什么意思吗,我问里面的执勤人员他们也不知,但就是不准你用三角架,我想是不这意思:“你可以拍照,但你不许拍得太清晰了,今后别人看图片,博物馆就无人来了。”郁闷!我还是第一次带三角架出来架起势准备拍几张图片的呢,所以今后你们有谁要来三星堆,记着带独角架,别带三角架,也算是小小地钻个空子,他又没说不准带独角架)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 、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罍、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老公用的相机永远都比我好,没法"夫为妻纲"

三星堆:千古未解之谜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从本月起,四川省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的20个探方实施发掘,预计明年3月结束。此次发掘,将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成为下个世纪大规模研究的前奏。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未解之谜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未解之谜三:神秘的器具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

未解之谜四:文字或图画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

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有的已在试图破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能表达语言。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未解之谜五:何时能揭密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现在正紧张进行的发掘工作是第13次大规模发掘。

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告诉记者,本次发掘集中在古城中心位置,将极有可能发现古蜀国的宫殿。目前,已发掘出了涉及数十个朝代的碎陶片。结果如何,目前还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不会就这么轻易被揭开,在12平方公里的文化重点保护范围内,已发掘的仅有7000平方米。余秋雨看过三星堆后说:“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

 

            这次来很不遇巧,三星堆二号馆(主要展出馆)在装修,馆内又在搞一个什么青铜器展(很一般的,没什么精品),相反三星堆博物馆内的许多重形精品我们这次都没看到,而门票价格又没降。如果我是个爱“叫质(就是爱计较的意思)”的人,我诉之于法律,我想博物馆说不定会输。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人像重炮出击  
       青铜大立人是三星堆的镇馆之宝,高2.61米,重80公斤。如此高大的青铜铸像,在世界古文明中都极为鲜见。他头顶花瓣形高冠,左右手腕各戴3个手镯,两脚上各戴一脚镯。赤脚站立于4个龙头连体支撑的方形底座上。由于他身兼群巫之长及至高无上的古蜀王双重身份,神情庄重肃穆。衣冠发饰也精致非凡。其所着之衣有3层。最里层为长襟衣,衣袖至腕部,窄衩,衣的前裙至小腿,后摆呈燕尾形,长及足踝,与《礼记》所言贵族上朝和祭祀时所穿的深衣相符。第二层为一短袖鸡心领长襟衣,长达膝部。外层为单袖半臂式连肩衣,上有龙纹,方格形纹,异兽纹等丰富的饰纹。龙纹昂头张嘴,颌下有须,形态栩栩如生,不仅显示出三星堆先民的刺绣工艺已达上乘境界,也更能突出穿着者身份地位之高贵。

一号坑出土,残高28厘米,头部为子母口形,原套接有顶饰或戴冠,脑后的发际线清晰可见。此像被塑造蒜头鼻,高鼻梁,表情温和,其艺术手法写实性很强,颈部以下被火烧残。

青铜纵目面具 神秘,宁静,破空而来如天神莅临,是这件青铜纵目面具给注视它的人们最深刻最强烈的第一印象。那缄默而紧闭的嘴唇、凌厉而扩张的双耳,尤其是呈柱直凸出眼眶的双瞳,在蓦然审视之间,带给我们一种历经沧桑的警示与随之而来的深沉迷惑!这究竟是天上的神还是人间的圣?抑或是那兽中之王?

青铜失冠人头像,高24.4厘米,一号坑出土。头顶为了母口形,子口上有小穿孔,估计原来另套接有冠饰。

青铜人面具 高40.5厘米,宽61厘米。中国古代认为面具可存亡者魂气,亦可驱鬼逐疫。巫祝或祭司戴上面具,便能获得超自然的神力和上帝、鬼神及祖先亡灵沟通。

青铜回纹冠头像  高34.9厘米,二号坑出土。三星堆出土了不少戴冠的青铜人头像,如花冠、平顶冠、羽冠等。此青铜人头戴回字纹平顶冠,有面罩,头后有发际线,可知头发原是敛于冠内。颈以下铸成倒三角形,颈下右侧有一穿孔,可知这一类头像另有身躯或木柱与之连接。

青铜兽首人像  高42.6厘米,二号坑出土。残断,仅存人像上半身。人像头戴兽面冠,冠顶两侧有两兽耳耸立,中部有一呈象鼻状的装饰物。人像造型和手势与青铜大立人相似。


青铜圆顶人头像  高49.4厘米,二号坑出土。头发由后向前梳,并敛于冠内,头戴发簪。面部铸有与同坑出土的金面具形式相似的面罩廊线。


青铜正跪人像  通高12.4厘米,宽5.86厘米。半圆雕呈卷槽状,头部戴盔形装饰,面部似戴面罩,身穿对襟长袖衣衫,腰间细带,两手捧腹。

青铜侧跪人像  与前一件差不多,只是跪姿不同,它的眉毛,眼眶、眼球都还留有黑彩痕迹,可见这些人像原有着彩。


青铜顶尊跪坐人像  高15.6厘米、直径9.8厘米。在镂空花纹的喇叭坐上,铸有一个跪坐人像,上半身裸露,乳头凸出,下半身着裙,腰系带,双手上举捧护着头顶带盖的高圈足尊。这可能是塑造的神巫跪坐在山顶上,捧尊献祭上天的形象。


青铜跪坐人像  高14.6厘米,头发从前往后梳,再和前卷,宽脸方颌,眼珠外凸,龇牙咧嘴.上身穿交领长袖短衣,腰部细带,双手扶膝,手腕带镯,足上套袜.

还有一些未解说的青铜人像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摇钱树的传说   古代四川地区流传一种陶座铜树的随葬明器,多表现昆仑山西王母神话传说,因其挂满铜钱,俗称“摇钱树”。摇钱树与三星堆神树一样,皆是以树、神结合为主要构成因素,表意其“通神”、“通天”之功能用途。与我们现代想象的不同,以为是想钱想得要发疯,以至于做个摇钱树来摇,好摇下金银财宝数千。实际上神树以鸟代金乌,摇钱树以朱雀喻日神,其光明之象征意义显明。摇钱树铸“钱”,钱纹多饰光芒,其初始意义仍在表明太阳,树座则综“昆仑”、“灵山”、“玉山”诸神山之义。三星堆神树与摇钱树的图像构成方式,均在以神木、神山相结合而达天地不绝、人神相通之旨意。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古代对树的崇拜    在遥远的古代,流传着许多有关神树的优美动人的传说。


      传说东海的尽头有一个叫“汤谷”的地方,长着一棵叫扶桑的神树。树上有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每日在树下为他们洗浴。但后来,这十个太阳弃家一齐跑到天上,造成世间草木枯萎,民不聊生。英雄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个太阳,留下一个每日东升西落。
    又传说在一个叫“都广之野”的地方,有一颗树叫建木,它生长在天地的正中央,因为一些天神经常通过这棵树上下天地,而成为登天之梯。建木上有枝叶和花果,还有鸟兽等动物。


    在三星堆关于树崇拜的介绍中,是这样说的:
    对树的崇拜是古代世界各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共通的文化现象,关于树的种种传说与树形图像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分布。“树”图像作为文化象征的符号,主要有所谓“宇宙树”与“生命树”两类。前者以物质形式表达古人对宇宙、天象的认识,后者反映古人的吉祥观念并张杨其生命意识,但二者界限有时并不明显,尤其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二者关系颇为密切。总的看来,中西古代树神话、树崇拜及神树图像具有异曲同工的文化现象,这对研究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三星堆里不例外创作
    神话和铸造神树的目的都是渴望与神灵沟通、与天地沟通,像神一样自由地来往于天地人间。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高达3.95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底部圈上三个拱型足如同树根,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鸟。主干侧有一身似身绳索的残龙。巍峨耸立,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这点的确是,我想把它搬回家放在客厅中央作摆设,的确可望而不可及)。它分三层共九个树枝,每个枝头站有一只小鸟,。它的体积庞大,气势磅礴,恢宏壮观,是目前我国出土青铜器中体积最大的物件之一。面对为件集青铜器铸造工艺之大成的旷世精品,实难想像这是出自三千年前古蜀人之手,它似乎只能用神工鬼斧、天作之合来形容。

      在遥远的古代,流传着许多有关神树的优美动人的传说。

      传说东海的尽头有一个叫“汤谷”的地方,长着一棵叫扶桑的神树。树上有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每日在树下为他们洗浴。但后来,这十个太阳弃家一齐跑到天上,造成世间草木枯萎,民不聊生。英雄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个太阳,留下一个每日东升西落。

    又传说在一个叫“都广之野”的地方,有一颗树叫建木,它生长在天地的正中央,因为一些天神经常通过这棵树上下天地,而成为登天之梯。建木上有枝叶和花果,还有鸟兽等动物。

    在三星堆关于树崇拜的介绍中,是这样说的:

    对树的崇拜是古代世界各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共通的文化现象,关于树的种种传说与树形图像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分布。“树”图像作为文化象征的符号,主要有所谓“宇宙树”与“生命树”两类。前者以物质形式表达古人对宇宙、天象的认识,后者反映古人的吉祥观念并张杨其生命意识,但二者界限有时并不明显,尤其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二者关系颇为密切。总的看来,中西古代树神话、树崇拜及神树图像具有异曲同工的文化现象,这对研究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三星堆里不例外创作

    神话和铸造神树的目的都是渴望与神灵沟通、与天地沟通,像神一样自由地来往于天地人间。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高达3.95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底部圈上三个拱型足如同树根,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鸟。主干侧有一身似身绳索的残龙。巍峨耸立,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这点的确是,我想把它搬回家放在客厅中央作摆设,的确可望而不可及)。它分三层共九个树枝,每个枝头站有一只小鸟,。它的体积庞大,气势磅礴,恢宏壮观,是目前我国出土青铜器中体积最大的物件之一。面对为件集青铜器铸造工艺之大成的旷世精品,实难想像这是出自三千年前古蜀人之手,它似乎只能用神工鬼斧、天作之合来形容。

      在遥远的古代,流传着许多有关神树的优美动人的传说。

      传说东海的尽头有一个叫“汤谷”的地方,长着一棵叫扶桑的神树。树上有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每日在树下为他们洗浴。但后来,这十个太阳弃家一齐跑到天上,造成世间草木枯萎,民不聊生。英雄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个太阳,留下一个每日东升西落。

    又传说在一个叫“都广之野”的地方,有一颗树叫建木,它生长在天地的正中央,因为一些天神经常通过这棵树上下天地,而成为登天之梯。建木上有枝叶和花果,还有鸟兽等动物。

    在三星堆关于树崇拜的介绍中,是这样说的:

    对树的崇拜是古代世界各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共通的文化现象,关于树的种种传说与树形图像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分布。“树”图像作为文化象征的符号,主要有所谓“宇宙树”与“生命树”两类。前者以物质形式表达古人对宇宙、天象的认识,后者反映古人的吉祥观念并张杨其生命意识,但二者界限有时并不明显,尤其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二者关系颇为密切。总的看来,中西古代树神话、树崇拜及神树图像具有异曲同工的文化现象,这对研究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三星堆里不例外创作

    神话和铸造神树的目的都是渴望与神灵沟通、与天地沟通,像神一样自由地来往于天地人间。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高达3.95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底部圈上三个拱型足如同树根,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鸟。主干侧有一身似身绳索的残龙。巍峨耸立,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这点的确是,我想把它搬回家放在客厅中央作摆设,的确可望而不可及)。它分三层共九个树枝,每个枝头站有一只小鸟,。它的体积庞大,气势磅礴,恢宏壮观,是目前我国出土青铜器中体积最大的物件之一。面对为件集青铜器铸造工艺之大成的旷世精品,实难想像这是出自三千年前古蜀人之手,它似乎只能用神工鬼斧、天作之合来形容。

      在遥远的古代,流传着许多有关神树的优美动人的传说。

      传说东海的尽头有一个叫“汤谷”的地方,长着一棵叫扶桑的神树。树上有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每日在树下为他们洗浴。但后来,这十个太阳弃家一齐跑到天上,造成世间草木枯萎,民不聊生。英雄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个太阳,留下一个每日东升西落。

    又传说在一个叫“都广之野”的地方,有一颗树叫建木,它生长在天地的正中央,因为一些天神经常通过这棵树上下天地,而成为登天之梯。建木上有枝叶和花果,还有鸟兽等动物。

    在三星堆关于树崇拜的介绍中,是这样说的:

    对树的崇拜是古代世界各宗教与民间信仰中共通的文化现象,关于树的种种传说与树形图像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分布。“树”图像作为文化象征的符号,主要有所谓“宇宙树”与“生命树”两类。前者以物质形式表达古人对宇宙、天象的认识,后者反映古人的吉祥观念并张杨其生命意识,但二者界限有时并不明显,尤其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二者关系颇为密切。总的看来,中西古代树神话、树崇拜及神树图像具有异曲同工的文化现象,这对研究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三星堆里不例外创作

    神话和铸造神树的目的都是渴望与神灵沟通、与天地沟通,像神一样自由地来往于天地人间。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高达3.95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底部圈上三个拱型足如同树根,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鸟。主干侧有一身似身绳索的残龙。巍峨耸立,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这点的确是,我想把它搬回家放在客厅中央作摆设,的确可望而不可及)。它分三层共九个树枝,每个枝头站有一只小鸟,。它的体积庞大,气势磅礴,恢宏壮观,是目前我国出土青铜器中体积最大的物件之一。面对为件集青铜器铸造工艺之大成的旷世精品,实难想像这是出自三千年前古蜀人之手,它似乎只能用神工鬼斧、天作之合来形容。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金杖的传说  

        在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流光溢彩的金杖,全长有1.45米,直径2.3厘米,净重500克。它金条锤打成金皮后包在一根木杖上的。金杖出土时金皮内还残有炭化的木渣。在金杖的一端刻有三组图案。从靠近杖端的一组看是前后对称的两个人头像。头像戴五齿高冠,耳戴三角形坠饰,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另外两组图案相同,都是由鱼、鸟和叠压在它们身上的一只箭状物构成。因为博物馆的光线很暗,且不准用三角架,所以我们拍不出这些细节。


       对于金杖,人们一般都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抑或是大巫师手中的魔杖。至于说图文,有人理解为鱼鸟分别代表它们族名的两个部落,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在金沙博物馆我也曾看到了这样的图文(大家可参看一下我贴的金沙博物馆)金沙文化要略晚于三星堆。这鱼鸟图线条流畅,很具美感。

 行走四川__三星堆博物馆 古人对鸟的崇拜   

 

       在三星堆全部青铜器文物中,以群体面貌出现因而最具吸引力的雕像群是凤鸟一族。其造型和出现的频率都让人惊奇,仅是个大、中、小型神树上的立鸟就有一大批,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器物上的鸟饰件、饰片等。各种凤鸟、神鹰等造型、精彩纷呈,美不胜收,令人赏心悦目。

 

       青铜大鸟头  青铜大鸟头出土时它的勾喙和眼珠周围涂有朱砂,原本是一只彩色的鹰。鹰颈下端有三个圆孔,估计是做固定用的,它有可能是神庙建筑上的饰件,也有可能是安装在什么物件上的作为权力的象征的标志

虽脚尾残断,仍不失为一件极为难得的精品,它的羽冠,就像一排迎风招展的旌旗。


  1.         在三星堆一号坑出土的流光溢彩的金杖,全长有1.45米,直径2.3厘米,净重500克。它金条锤打成金皮后包在一根木杖上的。金杖出土时金皮内还残有炭化的木渣。在金杖的一端刻有三组图案。从靠近杖端的一组看是前后对称的两个人头像。头像戴五齿高冠,耳戴三角形坠饰,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另外两组图案相同,都是由鱼、鸟和叠压在它们身上的一只箭状物构成。因为博物馆的光线很暗,且不准用三角架,所以我们拍不出这些细节。

           对于金杖,人们一般都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抑或是大巫师手中的魔杖。至于说图文,有人理解为鱼鸟分别代表它们族名的两个部落,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在金沙博物馆我也曾看到了这样的图文(大家可参看一下我贴的金沙博物馆)金沙文化要略晚于三星堆。这鱼鸟图线条流畅,很具美感。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器之光  
       中国最早发现青铜器,是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在商周时期进入最为光辉灿烂的阶段。而三星堆青铜器,正是商代后期中国西南青铜文化典型和杰出的代表。三星堆青铜器群轰然呈世,以其精湛的铸造工艺、深邃的文化内涵,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以下贴出的青铜器仅为抽离出了三星堆最为引人注目的青铜人像、青铜鸟、神树后(专集贴出)的剩余部分。

青铜太阳轮  直径85.3厘米,二号祭祀坑出土。刻太阳轮采用二次铸造法制成。像这样的青铜器太阳轮目前在我国只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几件,极其珍贵。太阳轮的功用,估计是常设在神庙中的神器。

在古代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祠、酒具、礼器、兵器等方面,如上面图所列。

人身形牌饰 ,这种器形的青铜器是我所走博物馆中第一次所见到的。 在这牌饰上五鸟(凤凰、雄鸡人面的“凫徭”、五彩鸟、鸟身人面、人面有发)据考古学家认为一则与鱼凫王朝有关,二则可能与神鸟所具有的功用有关。

青铜虎形器侥  残高10.8厘米,虎身高11.4厘米,分两半围成圆圈,更显肥大,四脚站立于直径7.9厘米的铜圈足上,圆眼大耳,张口露齿,仰头翘尾。这种造型亘古未有,有可能与三星堆古蜀人对虎的崇拜有关。

 

 

 

 


 这些在其他博物馆没怎么见着,估计也属三星堆较独特的玩艺,只是博物馆的展品成百上千,我不可能一一记录其功效作用。

这两件就属青铜器中的常见件了,喂可别以为他价值就低哦,说不定你卖了你全家,都买不回它的一块片片。

我的三星堆相关博文

  1.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陶器部分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711309541218/
  2.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器之光 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7113195029499/
  3.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金面具青铜人像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7113181554429/
  4.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古代对树的崇拜
  5.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摇钱树的传说
  6.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古人对鸟的崇拜 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080165331743/
  7.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人像重炮出击
  8.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零星展品展示

解密四川三星堆遗址青铜器之谜

 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难以忍受的巨痛,也给一些重要文物带来损害。
  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的青铜时代遗址———三星堆,收藏有上千件令人惊叹的稀世珍宝。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三星堆两件陶器被震落摔破,月亮湾城墙遗址轻度受损,但整体上,三星堆博物馆经受了地震考验。目前,三星堆博物馆正对文物进行加固和修复。

  三星堆博物馆,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体型庞大造型怪异的青铜器。在馆中展出的就达上百件,这些青铜器不仅给人带来震憾,也带来了千古谜团。如此精美的青铜器是出自三千年前古人之手吗?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发达到了何种程度?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地处富饶的成都平原,自古就是一处宜人安居的鱼米之乡,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却不知道他们的脚底下埋藏着惊天动地的秘密。

  1929年广汉月亮湾农民燕青保父子在地里干活,无意中挖出一块大型石环,从此揭开了探寻沉睡地下几千年的古代文明的脚步。但是在其后的50多年中并没有重大的发现。直到1986年,却接二连三地发现了惊人的宝物。

  在遗址上因为有三个平行的较大的厚土堆,所以被称为三星堆。也正因为这里土层较厚,又没有发现什么文化层,所以考古人员允许当地的农民在这里取土制砖。而两个宝藏坑就是在农民取土时,无意中挖出来的,前后只相差了一个月的时间。

  两个加起来共约36立方米容积的土坑,像两个巨大的聚宝盆一样盛装着满满的金器、青铜器、玉石器等,尤其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的青铜文物更是无与伦比。

  三星堆给我们太多的疑问了,谁有这么大的本事造出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因为在三星堆出现之前,我们一直认为中原地区的青铜器那绝对是世界第一流的,但问题就是当看到了三星堆的一些细致的铸造方法之后,很多专家都震惊了,没有想到同时期这个地方的青铜铸造业居然要比我们那个时候的商代不知道要高出来多少,这让人觉得很诧异。

  ———种种疑问———

  什么技术让三星堆的青铜器显得异常精美?

  现如今已经修复出来的青铜器已经有几百件,在修复过程中,修复大师杨晓邬不断发现古人在铸造青铜器时,所运用的一些令人吃惊的技术。

  杨晓邬说:“我们在化验出土青铜器中铜的成分时,发现有一些器物的铜里面含有磷。我们现在铸造也要加磷铜,加磷铜的原因就是使铜水流的很快,能够在铜还没有冷却的时候就能到达边角这些地方。这些技术的运用让三星堆的青铜器显得精美异常,但是杨晓邬说古人在制作青铜器时,大型青铜器并不是很讲究,但是小型的青铜器,小到几厘米甚至只有成年人的一根手指那么大的却很精美。比如出土的人面鸟身的青铜器就制作精细,它的鼻子、眼睛包括手的指甲都看的很清楚,很精细,从而看出铜的质地很好,制作中铜的比例掌握的很好。”

  正因为古人掌握了合理的合金配比,才使得三星堆的青铜器大的让人震憾,小的给人精美感觉。现代人曾经模仿古人利用古人的技术,制作青铜器,但以失败告终。

  精美铜器是怎么做出来的?

  青铜器的年代被测定为是商代时期的物品。让现代人难以想象当时的工匠,古人利用古代的工艺是如何做出来的如此精美的青铜器。杨晓邬介绍在二号坑中出土了另一件青铜器上,还有着在当时来说更神奇的青铜冶炼技术。“当把所有的残片都拼起来时,才发现这是一棵落有九只鸟,挂满其他东西的高达4米的青铜树。而它也是整个坑中铸造最复杂的一件青铜器。当时古蜀所有铸造的精华都体现在这个上面。”杨晓邬说,青铜树采用了商周时期比较普遍的青铜铸造方法,也就是范铸法的浑铸法。细微的地方还使用了嵌铸,补铸。但最令专家吃惊的是铜树还运用了在当时来说,更为高超的铜焊技术。冶金史学界认为,华北铸焊工艺起源于西周末东周初,到战国才使用。而在这棵铜树上却体现了非常纯熟的铜焊技术。

 大量的铜矿来自何方?

  从目前三星堆已出土的青铜器的用铜总量来看,估计约在8—10吨左右,这还不包括冶炼和浇铸过程中的损耗。按地质学上的经验,天然铜矿的含铜量一般在10%%—14%%左右,也就是说,要想得到10吨纯铜,大约需要100吨铜矿。这大量的铜矿到底从何处取得?为此三星堆遗址的挖掘者陈德安,曾经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来寻找这些文物的真正产地。

  陈德安说,三星堆所有出土的青铜器,经物理化学测定都是低比值的铅,但是四川地区含有铅的铜矿并不多,尤其是低比值铅的铜矿几乎为零。这表明三星堆人所冶炼的青铜不产自本地,那么,三星堆的大量青铜又来自哪里?

  陈德安说:“现在比较典型的低比值铅的铜矿分布在云南的云山这些地方,我只做一般的推测,这个低比值青铜器的来源可能来自西南地区。”可云南在四川的千里之外,是什么把三星堆的青铜器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的铜联系起来呢?主张三星堆文化本地说的专家则认为,三星堆的祖先应该属于古老的氐羌民族,而氐羌民族又是一个迁徙的民族,他们的迁徙路线就是我们常说的茶马古道。而古代的茶马古道又恰恰经过东川。

  东川铜矿有文献可考的历史可追塑到汉代,而且现在依然可以找到古老矿洞。古人开采矿石和现在不同,他们是从山顶顺着矿脉往下开采,口里衔着用来照明的亮子,背上背着矿石艰难地一点一点往外淘。据记载,东川铜矿含量较高,所以古代的东川人发明了自己原始的冶炼方法———火烧水泼法,就是用木柴在岩石上,矿岩上烧,烧红了之后,再用水泼上去。这是东川文献记载中,最古老的一种铜矿的冶炼方法,因为当时没有采矿工具也没有火药等,面对艰硬的矿石,古人想出的办法就是,先用火烧,当岩石被烧热后,再用冷水泼,由于岩石热胀冷缩不均匀等因素,岩石会自然崩落,当然这种方法只适用含铜量较高的矿石。

  东川的矿区紧邻金沙江,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各朝政府所制作铜钱大都出自东川,而且就是由水路运出。那么制作三星堆青铜器的铜会不会也由此路走的呢?

  谁是三星堆宝物的曾经拥有者?

  地处中缅边境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寨子里竟然出现了与三星堆出土的一模一样的海贝,但是他们的海贝却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并非如常理推断的那样海贝就代表着钱币。如果这些密码并不是一种完全的巧合,那么是否能证明,千里之外的一个古老氐羌的迁徙民族,就是三星堆宝物的曾经的拥有者呢?

  就在人们心怀神奇的时候,一位叫杨干才民间学者说自己能看懂三星堆。杨干才本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尤其喜欢拍摄少数民族。而就在2001年他在周游中国的边境线时,在地处中缅边境线上碰到了一个让他惊异的少数民族村落。为了能了解这个村寨,杨干才和他的爱人竟然住了下来,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呆就是六年,他拍摄下了这人属于哈尼族一个分支的少数民族,他们自称为阿卡人。杨干才说他能读懂三星堆的一些怪异符号,正是因为阿卡人。

  杨干才第一次看到这个村落的时候,曾回昆明查阅了有关哈尼族的相关资料,在史诗中透露出这个民族有着强烈的鸟崇拜的观念。这是阿卡人传下来的史诗中的内容,而且生活中他们也把鸟和眼睛作为自己崇拜的对象。也正因为阿卡人有着强烈的鸟崇拜和眼睛崇拜现象,杨干才才把他们和三星堆联系了起来。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尤其是青铜器,鸟或者似鸟的东西,占了大部分。也正因为看到青铜器中大量的鸟,才让杨干才把三星堆遗址跟阿卡人联系起来。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个坑,有很多专家把它定为祭祀坑,有的专家认为不是,但不管是不是祭祀坑,坑里的器物的用途,大部分专家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它们是用来做祭祀用的。铜人、铜鸟、铜眼、眼形器都与祭祀有关。

  通过对阿卡人的了解,杨干才对于三星堆有这样一个猜想。古蜀的先民应该是一个位于四川西北的青海、新疆地区的古老的游牧羌人的一支,为了生存迁徙南下,到达水草丰美的成都平原后定居了下来,并且在此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文化,但是后来在与其他部族发生战乱,被打败,所以毁掉了象征着他们财富和辉煌的成果,带领族人继续南迁,最终到了云南边镜。

  -相关资料

  1986年7月和8月份,让四川的广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变成了举世闻名的城市。那时当地农民两次寻常的取土挖掘,竟然挖出两个装满了珍贵文物的土坑。令人奇怪的是坑内所有的宝物的制作都非常精美,但是更令人惊讶的是所有的宝物都遭到了损毁。本以为是一个古代蜀王的大墓,但是当打开土坑之后才发现,只有宝物却不见墓葬的痕迹,宝物的来历成为千古谜团,历史学家也无法从现有的历史资料中给出确切的答案。那么从三千年前的青铜制作工艺上去找寻,能否找到宝物的制造者呢?千年宝物重现人间,却也带来了众多的未解之谜。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金面罩青铜人像         在三星堆出土的和类黄金制品多达数十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件金面罩青铜人像,这是在中国同时代其他文化中绝无仅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青铜像上贴金面罩,可能是为显示他们的身份与其他的青铜人像不同。这些金面青铜人像其文化的来源也是一个迷,有人猜测外来文化的影响,外星?西亚?南美?有人甚至与埃及文化联系了起来。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可而得知?至今也仅仅是猜测而已,或许考古的魅力就在这里。


    不过这次来三星堆,很是不凑巧,并没看全,特别让人遗憾的是金面罩只展出了一个,人像二个,其余的有可能到国外交流展出去了。这方面博物馆做得一点都不好,如有重器不在博物馆内,博物馆其实有责任一一例举告知一下观众才是。

    三星堆出土的金面罩,眼颌部略有残损。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具可能应有四个以上,但很遗憾这次我们去只展出了一个。

 这是四个金面青铜人像中第二高的一个,总高47.5厘米

 这是四个金面青铜人像中最高的一个,总高48.5厘米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零星展品展示  

行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陶器部分  

      三星堆的陶器,虽不如青铜器、玉器那样光耀四方,但它仍向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古蜀先民日常生活的画卷,显现了远古工匠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陶盉 是一种温酒器,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较多,颇具特色,陶盉一般高30到40厘米。在遗址的一个土坑中,人们发现一件陶盉与20多件瓶形杯放在一起,如同今天宴席上摆放的一套酒具,很是有趣。陶盉下部的三只袋状足中间是空的,这可以加大容量。三足的中间正好可生火给盉中酒加温,所以一般认为它是温酒器。

    三足炊具 一般高44厘米,口径19.7厘米,盘径38.5厘米,这些数据都是展馆中器具说明中落列的,三足成鼎立之势,足下可以升火加温,袋状足中空,与部相通,容水量很大,宽大的盘面也可以盛水或放物,考古学家一般认为是蒸煮食物的饮器。

    陶高柄豆  开始我看到这件器物时,我还以为是一陶灯,后看说明才知它叫陶高柄豆,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盘子,在上面装盛食物。长长的柄,可增加高度,起到桌子的作用。

 

   在生活的闲暇里,古蜀的先民们偶尔也搞点艺术创作,丰富一下文化生活。睢:三星堆遗址里也发掘出了不少的手捏陶制艺术品,如鸡、羊、猪、狗等。这此东西来源于生活,塑造得乖巧玲珑、形态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