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三国all诸葛亮同人文:有效教学讲座二之十三(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58:20

有效教学讲座二之十三(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

1、有效课堂教学交往特征探析

原作者:曹正善

1.1、有效教学需要教学交往.

⑴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非常典型地体现人类活动的社会性特点。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活动是教育实践的基本形式,没有有效的教学交往活动,就不可能有卓有成效的教学质量,教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交往能力的增强和进行交往所采用的手段的增加。

⑵教学即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教学交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为中介的人与人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它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对教学主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交往特征的目的在于促使课堂教学交往的规范化,将课堂教学交往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⑶对教学交往有效性的思考必须是先考察一般交往有效性即真正的交往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①“真正的交往体现为人对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人从交往的形式主体转为真正主体,交往真正成为人的自觉自由行为”;②“真正的交往是自由人的联合,在交往中人人平等而呈现出高度的民主”;③“真正的交往是人对自己生命本质的全面占有,交往成为了人的内在需要”;④“真正的交往具有美的性质,是审美关系的普遍化,交往使人的自由创造和人类和谐获得统一”.⑤这为我们分析有效课堂教学交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2、有效课堂教学交往主体的特征.

    ⑴在判断课堂教学交往主体的行为特征之前,首先应该确立课堂教学交往主体的构成,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交往中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多级性和多样性。

①课堂教学交往主体是与交往活动紧密相关的,它不能与交往活动相互分离,抽象地谈交往主体是没有意义的。教学交往主体的多元性是指凡是参与教学交往活动的人都是教学交往的主体,它包括教师个体和群体、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

②教学交往主体的多级性是指参与教学交往活动的人具有个别差异性,即使个别差异不大,他们将由相近的特征而形成同级主体,而且教学交往在异质主体中更容易实现。

③交往主体的多级性一方面使教学交往的范围相对稳定,通过不同等级主体的交往实现交往主体的整体进步。交往主体的多样性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组织形式下,交往主体既可以以个人的形态参与交往活动,也可以以小组的形态参与交往活动,还可以以班级的形态与教师进行交往,所有这些类型的主体之间同样可以进行广泛的交往活动。

④交往主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交往的复杂性,由此也决定教学交往主体“主体性”发展和发挥情况考察的复杂性,这甚至是造成难以考察课堂教学交往有效与否的重要原因。

⑤就一般情形而言,要考察个体在课堂教学交往的主体性品质,就不仅要看他在独立状态下的交往,也要看他作为群体成员与其他群体的交往,还要看他作为集体成员与其他集体的交往。对课堂教学交往主体的特征的考察必须根据主体在各种情况下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

    ⑵马克思在论及“真正的交往”的意义中已经明确指出介入真正交往中的人是具有实质意义的主体性的人,即是平等的、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如果参与交往的人是被动的、被等级化的和机械的,那么这样的交往就不是真正意义的交往,甚至连普通的交往都无法继续下去。

①有效课堂教学交往主体必然是具有实质意义的教学主体。他们应该具有参与教学一切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因此而构成教学交往中的“你——我”关系,教学是教学主体运用各自的想象力去从事意义的创造和分享的活动。此时,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成为有关教学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换者和分享者,学生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教学主题的建构者,他们以自己的整个身心去感受教育情境中的问题、事实、情感和价值,并生动地传达自己的思想,积极的介入教学的活动与过程之中。

②真正的教学交往就是这样的平等的对话,对话使教学主体在相互作用中达到理解,使精神获得沟通。在对话中,教学主体为教学活动所吸引,他们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和创造相互交往的活动,它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对方”的倾听,是双方通过理解形成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是双方的交互性活动和精神的互相承认。

⑶在真正意义的交往活动中,参与交往的主体总是以整个的生活世界及其经验作为对话的内容。

①在教学交往中,教师作为交往的主导者,他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使学生在教育性人际关系的创造中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的教育。在这种教学交往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人生的经验,精神的生长。

②从根本上说,学生的发展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经验的占有以及人与人的交互关系得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教学本身是一种对话,即是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人类的历史经验与学生个体经验的交汇与融合。

   ⑷对话作为交往的重要方式同样是教学活动的方式,对话得以进行的关键在于交往双方存在“共同话题”,在教学交往中共同话题并不是首先预定好的,它在对话进程中会不断变化,是由对话活动方式及其活动过程决定的。

①教学对话是一种交互活动,它所依赖的是对话本身的规则和活动的“上下文”的关系,依赖对话双方的经验增长和精神的变化。这就决定了教学交往的主体实际上处在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之中,即是说教学交往的参与者都是主体,他们谁都不能控制谁操纵谁,谁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身上。

②互主体性是指双方共同享有某种和谐、某种一致,双方共同达到理解和沟通,是一种互相承认与理解的社会性关系。

    ⑸归纳起来,有效教学交往主体的特征集中表现在互主体关系上。对这种互主体关系的刻画可以具体化为如下四个方面。

①是参与性。课堂教学交往主体将参与交往作为自己的真正需要,从内心上渴求交往,将交往视为获得包括知识在内的人生经验的根本方法,并积极地投入教学交互作用中,达到与对方的理解和沟通的境界。

②是民主性。交往主体在教学中所要建构和进入的是一种“对话”情境,由此决定了对话的双方是一种平等的“你——我”关系。在这种“你——我”关系中,教师向学生“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他以帮助,并且指导他理解生活、理解世界,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意向。学生也向教师开放整个身心,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和情感,以自己独特的经验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学交往是一种精神、智慧、意义的共享。

③是合作性。对话是教学交往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整体的教育情境,它是通过教学主体的交互作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交互作用往往缺乏确定性和规则性,教学交往活动并不是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每一细节的动作进行操作,虽然教学活动在总体上服从一定的规范和原则,但是教学活动的具体进行却依赖于对教学过程中的变化信息的觉察。也就是说,教学对话往往从共同的主题开始,通过话题的有效转换和认同持续,以双方经验的增长和精神变化结束,在对话的每一环节上都需要合作。

④是整体性。参与教学交往的主体是以整个身心投入教学交往活动之中的,只有这样,教学主体在对话中的“敞开”才会有丰富的精神内容,才会以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去理解对方思想的全部意义,才会创造出更有力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才会将教学对话所获得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建立起联系。不能以整个的身心去参与教学交往,就不能达到主体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1.3、有效课堂教学交往活动的特征.

    ⑴课堂教学交往是主体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教师不是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和给予者,而是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的精神,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获得智慧。

①这种对话是要深入人的灵魂深处的,苏格拉底的教学就是这样的。他的教学对话被人称为是“一种在灵魂深处的激动、不安和压抑的对话”。“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师生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寻找难题,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教师指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且不回避答疑”.

②对话是发问和探索的过程,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相互传送或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人的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是探索真理与认识自我的过程。“对话的唯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

③其过程首先是解放被理性限定的、但有着无限发展和终极状况的自明性,然后是对纯粹理智判断力的怀疑,最后是通过构造完备的高层次的智慧所把握的绝对真实,以整个身心去体认和接受真理的内核和指引”。

④富有教育性的对话应该能够吸引教师和学生的全身心的投入,在互相敞开的无限探索、平等互助中,双方的精神都接受对话的洗礼、启发和引导。

    ⑵在对话中,只有“听者”和“说者”。参与对话活动的主体是一种“你——我”关系,对话的双方并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说话,双方的活动只能受对话的引导,是受对话发生的“语义背景”即“上下文”所引导。

①对话中的说者和听者都不断地转换着,双方的言谈随着话题的转换而改变。对话并不总是预先设定的,它在进行中会不断地变化,是由对话方式及活动过程决定的。作为对话的主体,他总是将自己对对方思想的理解、自己的思想借助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并提出自己需要与对方交流的问题,以保证交流的持续进行,对话是主体交互作用的互动过程。

    ②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是一种交互作用的互动,这决定了教学主体只能按照对话本身的规则进行,依赖于对话所挖掘出的话题进行,也就是说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各种行为以及他本身的计划作出决定。

③作为交往主体的学生也带着自己的学习目的、自我意识水平、对事物的批判标准以及对教师的态度和期待模式,他们是依据自己的“计划”和教师的反映付诸行动。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有赖于教师对互动特征的深刻理解,对对方心理、行为、环境的调节艺术以及教学策略的灵活变动。

④学生在对话中接续获取信息的能力、对话语意义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自己思想的有效表达能力对教学互动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⑶有效教学交往将教学互动作为其基本思想,将主体交互性对话作为基本策略,教学互动是维系对话得以生动而持续进行的重要条件。

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教学内容合理转换为一般性的精神文化,通过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来促进学生交流方式的发展,使学生将学习视为与他人对话的过程。实际上,任何知识的理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话,对话即是知识的生动再现。

②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以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具有历史性,学生对这些间接经验的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个体与知识的发现者、亲历者的对话过程;而教师的职责是将知识转换为对话的主题,以知识创造代言人的身份,用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思想的表达。

③在教学交往中,教师总是首先要亲历知识,去理解知识创造者在知识创造过程中融入的意识,然后再用自己的思想将其合理地言说出来,教师参与对话不仅要表达他自己的思想,而且要体现知识亲历者的精神。

④学生对知识最好的理解方式是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只有当学习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亲历过程和所获得的结果的时候,我们才能考察到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正是现代教学论所主张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因为这些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

⑤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教学确实是有效的,只是比较费时费力而已,而且它们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交往式教学将教学过程视为对话,它只是要求学习者当成为知识的亲历者,教师作为知识亲历者的代言人,这样不仅有可能减轻知识获取的困难,而且使这些教学方式具体化了。

    ⑷教学交往以交互式对话为基本方式,这种活动一般说来并没有严格的规则,它要求教学主体具有临场应变的能力。

①教学活动总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最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将对话主题加以具体化、程序化和系列化,也就是要进行传播学的“议程设置”,其主要思想是将特定的议题与可能产生的效果如何统一起来,在对其效果进行准确评价的前提下,提出深化和扩展的新问题,以保证对话的可控性和延续性,并达成对话的预期效果。

    ②对话中的主体必须具有必要的对话技能,最基本的技能是思想的表达技能、思想载体的转换技能和思想的接受技能。思想的表达即是通过动作的、直观的、口头的和书面的科学语言和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或存在的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能够使对话的倾听者明了意图;思想的接受以理解为中心,是用听觉、视觉、触觉,以游戏、阅读等方式将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转换为自己的思想;思想载体的转换是对思想表达和接受的中介,即知识表述中的动作载体、图画载体、语言载体、符号等载体加以相互转换。

③在这些基本载体中语言是对话中最重要的载体。因此,语言技能是最重要的技能。在特定的主题对话活动中,思想表达、载体转换、思想接受将构成最基本的教学环节,对话过程是这三个环节的循环运动。

     ⑸作为交互式对话运转的基本机制,除了思想表达、载体转换、思想接受外,要维系对话的持续,主体的对话能力是关键的因素。

①作为教学的主导方面,教师通过教学的“议程设置”可以将对话部分地控制在自己预设的轨道上。这样一来,使对话持续的关键将转化到学生身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方面,在参与对话的时候,他们对思想的领悟力、问题的发现力、对其他主体(教师和同伴)言说的批判力、对自己言说的反省力都对对话本身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能力决定了对话的类型和对话的质量。

②显然,学生如果缺乏问题的发现力,对话将难以持续;如果缺乏批驳力,对话只能是简单的迎合;如果缺乏自我反思能力的话,对话将难以进入“灵魂深处”。

    ⑹归结起来,有效课堂交往活动是交往主体交互作用的对话过程。它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点。

①是互动性。教学交往主体是根据自己交往的需要、对话对象的反应来采取行动的,交往主体通过相互质疑不仅可以确定对话的主题,而且使对话不断深入不断拓展,通过相互讨论增强双方的相互理解,通过载体转换增强对话的活力,对话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启发、相互联结、相互反馈、相互调适、相互评价的过程。

②是整合性。对话是精神的相遇,精神从本质上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参与对话的主题尽管有时是以精神的某些因素开端的,但是主体所表达的永远是自己整个的思想。因此,它所实现的是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全面沟通,而且就思想表达本身而言,只有从整个思想去寻找其意义,表达的内容才会丰富。从思想的理解而言,只有以整个身心投入于其中,才能获得全面的真正的理解。

③是创造性。要使思想得到有效的表达有赖于载体的丰富和灵活的运用,而思想的接受同样以载体的可接受性为基础,思想载体的灵活转换所表现出的对话的创造性使对话变得生动而持续地进行。因为对话主题的提出、对话内容的理解以及在理解中产生的新问题、将自己的思想变成对方可以理解的内容、从对方的表达中发现进一步对话的话题等都是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因而对话也是训练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

④是愉悦性。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对话将交往现实化,能够满足人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因此能够给人以身心的满足,使人产生愉悦的体验。对话以平等为前提,将主体之间的关系转换为“你——我”关系,由此构建的课堂气氛必然是全开放的。以“心交心”的对话状态将使人获得相互理解和沟通,这就使得教学可能脱离沉闷。对话过程作为知识的亲历者的相互对话,这使教学的功能得到有效放大,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因而不仅教学过程是愉悦的,丰富教学成果也能使主体获得多种意义的满足。

⑤是互惠性。教学交往中的对话双方都是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影响和作用于对方,而在影响和作用对方的同时,自己也必然要受到影响。在教学中师生因对话而产生“教学相长”是教学交往对话互补互惠的最好证明。教师和每个学生的本质力量不同,需要不同,必然存在交往双方的主体差异,这种差异是双方交往的存在前提,也为形成交往主体的互补性和凝聚力提供了条件,这种凝聚力将成为提高交往有效性的巨大力量。

    1.4、有效课堂教学交往组织形式的特征.

    ⑴交往活动的存在是以交往主体差异为基础的。“如果个人A和个人B的需要相同,而且他们都把自己的劳动实现在同一对象中,那么他们之间就不会有任何关系,不会使他们发生任何接触只有他们在需要上和生产上的差异,才会产生交换”.

①有效交往的教学组织的构建必须体现异质性。从原则上说,教学主体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学生个体、群体和集体)都是异质性的。因此,只要采用教学交往的形式,都有利于主体的发展。

②由此看来,教学交往是教学组织的本质特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看,将教学视为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前多数教学活动都是面向群体的,其教学效益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这就意味着需要重新审视教学交往的组织形式。

③应该说,教学交往的组织形式是十分多的,但是从其基本类型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个体——个体”、“个体——群体”和“群体——群体”三类。

    ⑵在“个体——个体”性教学组织形式中,作为个体的有教师、学生个体,由此区分出“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和“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两种组织形式。

①在“教师个体——学生个体”的课堂教学交往中,由于其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个人指导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质疑可以形成有效的教学对话,实现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②在“学生个体——学生个体”的课堂教学交往中却往往会发生一些困难。首先,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许并不容易觉察到,由此,交往活动将难以发生。

③教学环境的限定限制了交往的范围,影响了交往的效果。交往技能的欠缺影响对话的质量。

④在“学生个体——学生个体”的组织形式中,就需要将异质性较大的学生个体结成对子,需要将教学的物理环境作适当调整。

⑶在“个体——群体”性教学组织形式中,作为个体的同样是学生和教师个体,作为群体的也可以是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则表现为学生小组和学生班级。

①在“教师个体——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中,只有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接受”教学变成教学对话(教师与班级对话,教师与学生小组对话),才能使教学进入科学意义的交往活动。

②在“学生个体——学生群体”组织形式中,合作性探讨将成为交往的有效方式。而“教师群体——学生个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只能说教师群体之间的意见统一是保持对学生发展产生整体影响的关键。

③在“群体——群体”性组织形式中,作为群体的是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而且群体的规模有大有小。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群体是被隐藏起来的,也就是说,承担课堂教学的教师必须考虑自己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代表群体“发话”,教师群体素质及其所形成的整体教育力量对学生发生潜在的影响,而在“学生群体——学生群体”的小组教学组织形式中,竞争性对话将成为互惠发展的重要条件。

⑷综合以上的分析,有效课堂教学交往是一种异质性教学组织形式。其具体特征有两个。

①是教学主体的个体性异质,个别差异既是形成教学交流的条件,也是促使对话发展的动力,教师只有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使教学对话充满生机,才能产生教学的互补和互惠。

②是教学主体的群体性异质,尽管学生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总有一些相近的东西,学习小组的构成不仅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共同性,更需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即便是采用合作教学的组织形式,对小组的组织不仅要考虑小组之间在发展潜力的相近,也要考虑小组之间的差异,而且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就具体的异质性方面,则既可以表现在主体发展方向、程度、层次的差异,也可以是对对话主题上亲历的先后、理解的方式、言说的形态上的差异。

    1.5、有效课堂教学交往效果的特征.

    有效课堂教学交往主体的互主体性,教学活动的互动性,教学组织形式的差异性使得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效果。下面我们从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上来说明。

    ⑴从交往式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来看,它所要达到的是主体间的全面理解和沟通。

①教学交往必然促进人的整个精神的建构,它要促进的是包括人的智慧、人的情感和人的意志的发展。

②从其基本的功能来看,它将有力地促进人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主体思想的表达、思想的理解和思想的接受能力的发展。

    ⑵从交往式课堂教学氛围来看,交往式课堂教学情境是一种对话情境,在这种对话情境中,由于教学主体之间角色被切换为平等的“你——我”关系,他们的活动变成了真诚的“交心”,心灵的全面开放使主体相互关爱成为可能,我们完全可以将这种教学氛围看作是爱的氛围。

①对话作为教学交往的活动和过程,又使教学主体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文化的交互作用,使教学气氛与环境高度和谐。

②对话过程又使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因而这种教学氛围不仅具有整体性,也有巨大的促进能力,因为它实现了教学信息的有效流动。

    ⑶从交往式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它要求教学主体将学习视为亲历的过程,并将亲历的一切以自己的思想有效的表达出来。

①这样一来,对话的过程就变成了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表述,这样教学将容易变得栩栩如生,容易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也使教学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也有效地将人格培养问题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了。

②在一些与交往式教学相关的教学实验如合作学习实验中,已经证明这种教学在促进教学主体的自尊、提高主体学习能力、改善主体的社会技能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效。

⑷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交往是实现人的相互沟通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整体发展的教学效应。其整体性的效果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学交往以异质性主体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依据,其目的不是扩大这种差异,而是通过不同层次主体的交往实现互补,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学交往中都能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交往是以对话为基本形式,而对话是人的整个身心的相遇,因而能够促进学生的智慧、情感、人格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社会性认识和自我认识的全面提高。

③是促进学生的生动发展。课堂教学交往以亲历发现的问题和体验的思想为主题,通过持续性的对话所表现的不是僵化的知识,而是主体如何获取知识,如何体验、洞察、领悟知识及其发现过程,而思想的表达、载体的转换、思想的接受则体现了个体的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交往中,师生都在进行活生生的思想交流,在相互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受到灵感的启迪、情感的沟通、意志的磨练、人格的教育。

1.6、教学交往在各方面表现不同的特征.

    综上所述,教学交往从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方面都表现出与传统教学思想不同的特征:⑴在主体方面表现出平等性、自主性和合作性等的互主性特征.⑵在过程方面,表现出互启、互促、互馈、互惠等的互动性特征.⑶在组织形式上,表现出多元性、多层性、多样性等异质性特征.⑷在效果上,表现出全员性、全面性、社会性等发展性特征。

2、有效课堂师生交往的特征分析

原作者:李富贵  来源:《成功(教育)》2007年第8期

2.1、互为主体——有效课堂师生交往的主体特征。

有效课堂师生交往的主体必然是具有实质意义的交往主体。

⑴师生民主平等地参与交往。师生交往的民主平等性是指在交往活动过程中师生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享有同等的地位,相同的权利,并且以主体性人格自居,平等地、自觉自愿地参与课堂教学中的各项活动。在交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平等、自由、同情、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

⑵交往中师生积极合作。在平等的师生交往中,师生作为完整的人在交谈中自由地展现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经验与知识,都真诚地投入到“我”与“你”的对话中,双方都在理解中获得沟通与共享,师生之间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

⑶师生整体投入交往。有效课堂师生交往必须是师生广泛参与的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话中的“敞开”,才会有丰富的精神内容,才会创造出更有力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才会将教学对话所获得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建立起联系。

2.2、对话交流——有效课堂师生交往的方式特征。

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活动,师生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对话。

⑴对话过程具有创造性。师生交往过程中,对话主题的提出、对话内容的理解、将自己的思想变成对方可以理解的内容、从对方的表达中发现进一步对话的话题等都是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因而对话也是训练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

⑵对话的主体具有平等性。对话实现的最基本条件是对话主体双方在地位上的平等。这就意味着课堂师生交往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平等言说,意味着在师生的话语世界里,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基于平等交往的相互“聆听和诉说”的关系。

⑶对话过程的互动性。对话并不总是预先设定的,它在进行中会不断地变化。交往主体总是根据自己交往的需要和对话对象的反应来采取对话行动,通过相互质疑不仅可以确定对话的主题,而且使对话不断深入,不断拓展,通过相互讨论增强双方的相互理解

2.3、体现互动——有效课堂师生交往的过程特征。

教学任务是在师生双方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完成的,师生在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因此,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师生互动是有效师生交往得以生动而持续进行的重要条件。

⑴互动过程的整体性。师生交往是教师和学生精神相遇的过程,师生交往的内容尽管有时是以精神的某些因素开端的,但是主体所表达的永远是自己整个的思想。因此,它所实现的是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全面沟通,只有从整个思想去寻找其意义,表达的内容才会丰富。

⑵互动过程的愉悦性。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师生交往能够满足人的这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因此能够给人以身心的满足,使人产生愉悦的体验。课堂师生交往中,教师和学生同是交往的平等主体,由此构建的课堂气氛必然是愉悦和和谐的。

⑶互动过程的互惠性。师生交往中的对话双方都是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影响和作用于对方,而在影响和作用对方的同时,自己也必然要受到影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2.4、达成理解——有效课堂师生交往的目标特征。

师生交往是成年人世界与未成年人世界的交往,在这样的两种生命世界里,由于双方生命的历程、经验、体验、感悟的差异,再加之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特殊性,从本质上说,他们的交往世界里存在着许多不同。

⑴理解的双向性。理解的任务在于使理解者的“现实世界”与理解对象所包含的“历史世界”相互交融,实现“视界融合”,并形成一种新的“视界”,从而达到相互理解。

⑵理解的融和性。人对人的理解过程是人对人的全面、完整、本质的把握过程,理解过程既不止于认知的过程,也不止于情感的过程。

3、有效教学特征的复杂性思考

原作者:梅云霞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的有效教学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众多学者在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探讨①。其实教学活动是由多种要素组成并受诸多因素制约的复杂系统。系统复杂性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与其运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自组织进化机制。本文拟从复杂科学的视角,对有效教学的特征进行一些理性思考。

3.1、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分析.

从复杂科学的视角观察,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而且由于与人的物质生命发育和精神生命成长相关联,它"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教学活动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非线性、不可还原性、自组织性、偶然性和开放性等几个方面。

⑴非线性。线性是指量与量之间的定比关系,可以用直线方程表征其关系。而教学活动由教师、学生、教材三大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系统,并成为判断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活动还涉及目的、策略等其他诸多构成要素,而且这些因素又构成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很难区分谁主谁次、谁重谁轻,它们之间的机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互关系,这些机制的发生与否,还取决于具体的时间、环境等随机因素。

②教学活动的非线性使我们既不能将某一教学效果武断地归因于某一因素,也不能对未来的教学效果进行断然的预测。

⑵不可还原性。系统的不可还原性表现为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在跨越层次后整合而成的不可还原的新形态或相互关系。

①还原论认为系统等于组成部分之和,而事实上由于系统在变化的过程中经历了  "跃变和非线性之后,整体已经具备了不同于各层次、各因素的新形态。

②例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不能将其还原为"教"和"学"的单边行为;学生的发展体现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同时又是由多学科的教学活动共同促进的,我们既不能将学生的整体发展分离、还原为单一方面的发展,也不能将学生的发展理解为单纯某一门学科的贡献。

⑶自组织性。自组织是指系统内部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不断的自我适应与调节,能向更高级的有序化发展,涌现出独特的整体行为与特征。

①教学活动的自组织作用主要来自于人与课程、人与人、人与策略之间存在的不间断的互动关系。

②互动成了课堂不断推进的方式,在特定的时空交错下使得课堂在静止与运动之间不断地破坏平衡和寻求新的平衡,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其间,师生都在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并非是被动地传授或接受他人组织好的知识系统。

⑷偶然性。在传统哲学中,偶然性是由"外在的,非本质的原因"引起的。

①复杂科学研究表明,即使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不受外在因素影响,偶然性也可以在一个确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内在的必然的行为而发生。教学活动看似"有序",实际充满了各种偶然的可能。

②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老师一个眼神、一种评价的不同而产生迎然不同的学习效果;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教师瞬间产生的教学机智同样会产生大相径庭的教学效果。

⑸开放性。复杂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能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不断地向更好的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①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教学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换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需要从学校或社会获得有关物质、信息等资源,以提高学生适应自然、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②实践表明,任何一种复杂系统,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形成、维持、生存和发展。

3.2、复杂科学视闽下的有效教学特征.

对教学活动系统的复杂性分析,为组织教学确动带来了诸多启示。基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有效教学的特征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关乎人的生命、充满教育智慧和富有多种策略等几个方面。

⑴有效教学关乎人的生命。在儿童的生活世界里,教学活动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间具有"绵延"性,教学活动将积淀于学生的生命之中,在他们的生命历程里留下深刻的痕迹。所以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整个的生命质量。

①有效教学是促进生命成长的直接手段,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生命意义,这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教学活动有效性之所在。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知识本位、技术至上思潮的影响,面对应试升学的压力,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认知目标达成与否。新课程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这都是为了保证学生人格的对完整性。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存在,其发展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与提高,还需要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的协调发展。

②教师要有"全人"的意识,学生的发展应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语文、数学等)的发展。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生命存在,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使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以造就富有生气的个体和充满灵性的人。

③由于事物内部各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有效教学还需要关注"全体"人的发展。一方面是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通过教学活动改善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生存状态,获得生存的意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

④要关注教育者的发展。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教育教学是同时使教师和学生都变得完善的职业。换言之,课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地,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家园。正是在这种互助交流、教学相长、彼此促进的课堂情境中,发现新知、培养能力、增进情感、砥砺意志、完善品性,从而使师生的生命活动得以真实地展现。显然,教学活动只有既关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人的生成,又关心教育者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格展现和完善,才是真正实现了教学的有效。

⑵有效教学充满教育智慧。有效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永恒追求。

①由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所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各种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而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因时、因人、因环境和问题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通。

②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教学只能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当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或事件时,就会陷人僵化和封闭的境地。预设是相对的,变通是绝对的,教学活动体现了预设性与变通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机统一。所以,有效教学应该充满教育智慧,其教师应该具有洞悉复杂局势、把握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因为只有智慧型的教师,才能在形成教育智慧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非常得体和合理地应对教学现场中出现的各种偶然因素,并将其转化成一种有利的教学时机,恰如其分地把教学引向高潮,推向深入。

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智慧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咆。它是教师在深人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教育教学理论融人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积淀于教师智能结构中的结果。

④由于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内容是开放的,许多方法是可选择的,许多情境是易变的,许多问题是需要探究的,这就决定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实践知识积累的临场应用。因此,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教育智慧的意义与价值,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水平,努力探索智慧型教师成长的机制和途径,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志。

⑶有效教学富有多种策略。有效教学是教师在遵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①一般而言,有效教学都表现出具有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楚明了、充满热情、促进学生学习、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高效利用时间以及激励学生等共同特点。但并非所有的有效教学都必须具备这些特点,事实上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上展现出自己的个性,表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这就表现出有效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有效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表现出多种形式。"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教师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对教学的感知、体验和经历以及教学的内隐理论是有效教学多样性的存在基础"。

②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实施的综合性设计方案,它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无论是将教学活动按要素分解为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过程的操作、教学模式的选择,还是按进程分解为教学准备、傲学实施与教学评价,每一要素或每一阶段都必须讲究策略。可以说,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

③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策略可以有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的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互动合作和教学评价的多元性等。有效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意味着有效教学有多种衡量标准,有效教学的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或特色,成为有效教学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学校既应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又应鼓励他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懈地寻求、探索新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学变得既丰富多彩,又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