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奇堡家具官网:第七节 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 - 第三章 针灸效应及机理 -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6:39:25
关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
',1)">
|  | 学院概况 | 组织机构 | 教育教学 | 精品课程 | 科学研究 | 研究中心 | 专业学会 | 康复天地 | 招生就业 | 业余班招生 |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待处理栏目 ->实验针灸学-网络教材 ->实验针灸学 ->第三章 针灸效应及机理今天是: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TOP
第七节 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
2007-10-17 19:35:47 来源: 作者: 【大中小】 浏览:531次 评论:0条
血液(blood)是由血浆、血细胞及各种有形面成份组成的流体组织,在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组成血液的各种成份对于维持生命和机体各部分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是极其重要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刺激会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可以通过针灸作用得到调整。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使血液各种有形成分、化学成分以及血液酶系及各种电解质等趋向生理平衡。
一、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作用
(一)针灸对红细胞、血红蛋白的调节
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对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红细胞数目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针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穴,可见红细胞总数一过性增多,血红蛋白含量上升,但维持时间不久,即恢复正常。隔蒜灸治疗,可使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明显升高。急性阑尾炎患者,针刺后则出现网织红细胞逐渐增多,针后第5日又逐渐恢复。
针灸对各类贫血患者红细胞数目的调节更为显著而持久。缺铁性贫血患者,针刺膈俞、膏肓、足三里穴后,网状红细胞剧增,病理性异染红细胞色调复常。针灸治疗脾亢性全血细胞减少症,也可使红细胞和其它血细胞明显升高。针灸对疟疾感染引起的小儿贫血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疟疾所致贫血患儿在药物治疗同时,取穴三阴交、足三里、太溪、合谷,进行针灸治疗,连续4周检测外周血中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计数及血红蛋白(Hb)定量。患儿Hb和RBC明显升高,针药组升高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第4周末,Hb水平从52.2±9.1g/L提高至基本正常的125.3±18.6g/L,RBC升高至正常水平(4.30±0.51)×1012/L,Ret的变化则有所不同,第1周末,增至23.2±2.8(%),然后逐渐下降,至第4周末降至接近正常水平1.0±0.4(%)。 针刺膏肓穴治疗恶性贫血,在针灸治疗后第5日,即观察到红细胞由针前的1×1012/L上升至3.37×1012/L。穴位注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使患者的红细胞、血小板数目明显增加。不同治疗方法可使针灸对红细胞的调节产生差异。药物与针灸结合治疗贫血,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更为明显。
针灸治疗红细胞过多症也有疗效,针刺膈俞、气海、三阴交、肝俞穴后,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数目减少,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尽管大量研究证实,针灸对红细胞的调节作用是肯定的,并具有双向性和良性调节的特点。但有研究者报道,肿瘤化疗患者在进行穴位贴敷后,虽然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却无统计学意义。电针“人中”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也无明显影响。这可能与观察对象及治疗方法有一定关系。
针灸对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产生影响。神阙穴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明显,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血红蛋白含量也有明显提高。“井穴”刺血能明显降低发热家兔体温,并维持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的稳定。在脊柱皮肤进行铺灸,也可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针灸还可影响红细胞沉降率。针刺或电针正常人或动物的“足三里”、“合谷”穴,可引起血沉增快,2~8天方可恢复正常。电针狗的坐骨神经,更可使血沉加速2~6倍。而对某些血沉增快的炎症患者,针灸治疗后,除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外,血沉却比治疗前明显减慢。穴位注射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沉明显减慢。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经隔蒜灸治疗后,血沉明显减慢,并有部分患者血沉恢复正常。针灸对血沉的影响与治疗方法、病程长短及治疗时间有一定联系。将血沉增快的风湿病患者随机分为艾条固定穴位悬灸组和单纯针刺组,取穴均用大椎、曲池、阴陵泉、丰隆、曲池穴。可以发现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使患者血沉降低,而艾条固定穴位悬灸,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针刺加火罐治疗也可使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沉降低,与单纯针刺相比,疗效更为明显。风湿活动期患者,艾灸大椎、阳陵泉穴后,血沉可明显减慢,其中病程短、连续治疗多次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针灸也可影响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并呈现相对的穴位特异性。动物实验发现,电针“内关”可显著提高红细胞膜的流动性,而电针“足三里”穴则无影响。但如果同时电针“足三里”和“内关”,则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协同作用。
针灸可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red cell deformability ,RCD)发生改变。以日本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8为实验动物,针刺双侧“内关”、“太冲”、“水沟”穴,可以观察到8月龄进入老年期并出现痴呆症状SAM-P/8小鼠RCD明显下降,针刺能够明显提高其RCD水平。这说明针刺对RCD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针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作用机制之一。
(二)针灸对白细胞的调节
针灸对血液中白细胞的计数、分类及吞噬作用都有显著的影响,并因机体功能状态不同而异。针刺正常动物的“足三里”、“合谷”穴后,可使白细胞总数上升,针后3小时达最高水平,分类计数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上升,而淋巴细胞及嗜酸性比例相应下降,24小时后复原。电针刺激进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手术时,受术者末梢血液中白细胞总数,较手术前有所增高。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在针刺合谷、大椎、足三里等穴位后,其白细胞计数明显回升。在肿瘤化疗患者的大椎、膈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穴进行药物贴敷,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5、10天采血进行检验,也可发现治疗后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显著提高。足三里穴位脐血注射,可使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白细胞计数WBC得到一定的恢复,其效果与骨髓抑制程度有关。Ⅰ、Ⅱ度骨髓抑制患者效果明显,恢复较快,而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效果则较差。研究证实,针灸升高化疗患者白细胞数目的主要机理在于提高血清中集落刺激因子的含量和活性,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使白细胞集落生成增多,骨髓中幼稚粒细胞和成熟粒细胞显著增加,最终促使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增加。各种急性炎症白细胞数增高者,针后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阑尾炎、胰腺炎患者针刺后,血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由炎症期的增高状态逐渐降回正常水平。金津、玉液穴放血治疗急性扁桃腺炎患者,不仅症状减轻,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也有明显下降。针刺或艾灸正常人的足三里、内关等穴后,白细胞吞噬功能增强。细菌性痢疾和阑尾炎患者在针灸或电针后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更为明显。针刺对白细胞的调节与穴位特异性有很大关系。针刺哑门、华盖穴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具有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针脑户穴及督脉C5~C6间部位则引起白细胞总数下降。针刺脑户、哑门等穴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针刺陶道、华盖穴则可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针刺动物“足三里”穴可使白细胞数明显上升,而针“丰隆”穴或非穴位对照点则无此变化或变化甚微。
针灸效应与刺激方法、针刺手法及留针时间密切相关。针刺家兔“足三里”穴可使白细胞先减少后增加;改用电针则有抑制白细胞增高的趋势。实验性白细胞减少症动物,针刺“足三里”穴可使白细胞升高;艾灸则无作用。应用烧山火手法针刺足三里,可使嗜酸性白细胞减少;改用透天凉手法,则可使之上升。刺络放血方法对实验性发热家兔降温和降低白细胞的作用明显优于针刺疗法。
(三)针灸对血小板的调节
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对血小板计数和凝血过程也有明显的双向调整作用。针刺合谷、内关穴可使正常人血小板数升高。针刺大椎、血海、足三里、内关、曲池等穴则可使脾切除后血小板过高症患者的血小板,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对全血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针刺肝俞、脾俞、合谷、足三里等穴可使血小板计数增高。采用隔药饼灸结合137CSγ射线放射疗法,对实体瘤(HAC)小鼠进行研究,发现肿瘤放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目明显降低,而隔药饼灸可使白细胞、血小板数目显著提高,有利于放射线治疗造成的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淋巴细胞系损伤的恢复。穴位贴敷也可明显促进化疗后,肿瘤患者的血小板生成。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可更准确地观察到针灸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肌缺血区的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后,缺血区血小板呈不规则形,时有脱颗粒发生,而在电针“内关”穴后,血小板未出现脱颗粒现象。针灸对血小板的影响与针灸时间有一定关系。在巳、申、亥时辰采用针灸“三阴交”穴治疗脾阳虚证的疗效进行观察。虽然在三个时辰针灸均可提高脾阳虚家兔血小板计数,但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巳时治疗效果最佳,申时次之,亥时最差。针灸对血小板的影响还与治疗方法密切相关。不同灸量对不同诱导物诱发的血小板凝集影响各异。总量5mg、10mg艾炷灸小鼠“期门”穴3小时后,花生四烯酸(AA)100um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亢进。总量15mg艾炷施灸24小时后,AA100um使凝集能减少。因胶原引起的血小板凝集,在5mg艾炷施灸后1.5小时,出现抑制倾向,15mg施灸后1~5小时,延迟时间有缩短倾向,多次灸则无上述现象出现。针灸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针刺治疗三期高血压合并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可明显降低血液凝固性,有利于溶栓过程。灸足三里穴前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均见明显降低。说明古人艾灸足三里、风市等穴预防中风确有其科学依据。不同治疗次数对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也不相同。总量15mg艾炷灸1次后1小时,纤维蛋白溶酶原含量明显下降,灸1次后3小时,部分凝血激酶时间轻度缩短,而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凝血因子的活性几乎无变化;灸5次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部分凝血激酶时间无变化;灸10次后纤维蛋白溶酶原含量增加;灸15次后纤维蛋白原含量上升,凝血因子的活性轻度下降。针灸还会对凝血时间产生影响。出血性疾病患者针刺30分钟后,大多数患者的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凝血酶原指数升高。不同的穴位作用的范围有所不同,膈俞、膏肓对一切出血症状均有效,针刺伏兔穴则对血尿、毛细血管出血有效,针刺太渊穴对咯血及脑出血有显著疗效。
(四)针灸对血液化学成分的调节
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对血液中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
1.针灸对血浆蛋白的调节 急性阑尾炎患者针灸治疗前白蛋白明显减少,α和β球蛋白明显增加,针灸治疗后,随着炎症消除,这些变化渐趋正常。疲劳、衰弱患者针刺治疗后,随症状的改善,血浆白蛋白上升而球蛋白下降,A/G比值增高。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采用小剂量干扰素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升高,球蛋白降低,而且与大剂量干扰素治疗的效果相近。
2.针灸对血氨及非蛋白质的调节 正常人电针或针刺后血中非蛋白氮水平多数出现升高,但对血中非蛋白氮水平过高的孕妇,针刺合谷、三阴交、关元、曲骨等穴后,高者针后下降,而低者上升。针刺犬的近正中神经与坐骨神经则可见其血中非蛋白氮、尿素、肌酐等上升,而尿酸下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同时进行隔药灸,选用大椎、命门、肾俞、脾俞、中脘、中极、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隔药灸结合血透治疗不仅可以减轻长期透析出现的透析后综合征,肌酐含量也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这说明艾灸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肾功能。
3.针灸对血脂的调节 针灸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针三阴交、足三里、丰隆、太白、阳陵泉、内关可使患者血脂明显下降。针太冲、足三里、内关等穴也可使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胆固醇(TC)明显下降。高血压患者针刺治疗总胆固醇含量下降。艾灸关元、丰隆穴35天后,可以发现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TG)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同期的药理试验亦表明,艾灸可明显降低正常及给食高脂食物造模大白鼠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针灸对正常人和家兔的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作用不如患者显著。针灸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并不相同。研究者发现针灸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下降,而对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影响。而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后,不仅能明显降低LDL、TC、TG,还可显著升高HDL。针灸降脂的效应可持续较长的时间。针刺内关、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胆固醇可显著下降,β-脂蛋白有非常显著降低。其效应可持续半年。针灸的降脂作用还与选穴密切相关。分别采用益肾调督法取穴和普通取穴方法,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2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下降,但益肾调督取穴组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幅度明显大于普通取穴组。不同的治疗方法降脂作用也有一定差异。赤芍注射液穴位注射后,可使中风患者的血脂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增高,其降脂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疗法。高血脂症患者温针治疗后,TC、TG和低密度脂蛋白C(LDL-C)皆较治疗前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载脂蛋白A1升高,载脂蛋白B100(apoB100)无明显改变,治疗效果也比单纯体针治疗明显。
4.针灸对血糖的调节 针灸对血糖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正常人出现运动疲劳征后进行针刺,可使血糖有一定幅度的升高。针刺“素髎”穴可使休克患者血糖水平明显升高。用胰岛素造成家兔或犬低血糖状态后,针刺或电针可使其血糖明显升高。而对糖尿病患者针灸则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取膈俞、脾俞、足三里等穴,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尿糖明显减少。在三阴交穴注射黄芪注射液,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P2hBG)明显降低。用肾上腺素造成高血糖状态后,针刺或电针可使血糖明显降低。针灸对血糖的调节与针刺手法关系密切。针刺足三里穴,行烧山火手法使血糖和血枸橼酸(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含量上升;行透天凉手法,则使之下降,但平补平泻手法则无影响。目前研究认为,针灸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机理在于针灸刺激胰岛细胞受体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使胰岛素(INS)分泌增加,加快了血糖的利用和转化从而控制了血糖的升高,或同时提高外周组织对INS的反应性而发挥作用,包括增加INS受体(IR)对INS的亲和力(详见本章第三节)。
5.针灸对血液电解质、酶活性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调节 针灸对血液中电解质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如钙、磷、钠、镁、钾等,特别是对血钙作用更明显。血钙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重要的作用,若血钙过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从而导致手足抽搐症的发生。针灸治疗因血钙过低引起的痉挛,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钙明显增高。营养不良合并佝偻病的患者针刺四缝穴后,血清中钙、磷含量均有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针灸对血钾的影响目前还不完全一致。观察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室颤阈值(VFT)的影响及其与血钾的关系可以发现,冠状动脉结扎后VFT明显降低,并出现一过性低血钾,电针“内关”穴后可明显提高急性心肌缺血早期VFT的作用,但仍然出现一过性低血钾。而针刺可使阳虚患者血浆钾浓度显著下降,以降低神经及痛觉感受器的兴奋性,有利于这些患者的镇痛针麻效果。以手足阳明经及足厥阴肝经的腧穴为主治疗偏头痛,可以发现治疗3个疗程后,血清镁显著升高。
针灸对血液中乳酸、丙酮酸、柠檬酸、组织胺、转氨酶及胆碱酯酶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针麻效果优良的患者,血中乳酸含量显著下降。针刺家兔“足三里”、“环跳”等穴,可使血中乳酸、丙酮酸显著增高。急性胰腺炎患者针刺后血清淀粉酶明显降低。针刺治疗阑尾炎可因增强血液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使血内乙酰胆碱含量下降。针刺治疗3日后,可使急性菌痢模型猴,血浆中组织胺浓度由6.67%下降至4.99%。针刺治疗运动疲劳征,可以观察到针刺后血乳酸浓度(Bla)、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PK)有明显改变。治疗后Bla、LDH、CPK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刺可以加快乳酸代谢,减少运动造成的乳酸堆积,从而使肌肉的酸中毒得到迅速缓解。
另外,针灸的调节作用与机体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灸“足三里”穴对健康家兔血中5-HT、组织胺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对脾阳虚大鼠血中5-HT则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且弱刺激优于强刺激。治疗方法也会对针灸效应产生影响。穴位注射不仅可使降低造模动物的成石率,还可减轻胆石症动物模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升高幅度,有利于减轻肝细胞的损伤,改善胆汁淤滞现象,保持胆道通畅,防止胆汁中有形成分的沉积,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补泻手法与刺激的强弱也是影响针灸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针灸治疗传染性肝炎,用呼吸补法或轻刺激手法多使其转氨酶增高,用泻法则使之下降。强刺激艾条灸可使正常家兔全血组胺含量明显升高,强刺激小艾炷灸则使组胺含量下降,弱刺激艾条灸及大艾炷灸则对家兔全血组胺含量变化的影响不大。
总之,针灸不仅可以对血液细胞及各种成分产生调节效应,而且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针灸调节血液成分的作用机制
针灸对血液细胞及各种成分,尤其是病理状况下的改变产生明显影响。但其调节血液成分的作用机制尚未有明确的结论。
已有的研究证实针刺可提高人体血清铁含量,表明针灸有可能是通过促进铁或其它造血物质的吸收、转运、利用等代谢途径,促进Hb的合成而改善贫血。近年的研究认为,肾脏所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调节和稳定RBC的主要体液物质,针灸也可能是通过某种途径,使EPO分泌增多刺激了骨髓造血过程,促进了RBC与Ret的生成与释放而缓解了机体的贫血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有人认为针刺对血液成分的调节作用必须在中枢和传入、传出神经系统机能和结构完整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效应。研究者认为针刺是借助于血管周围交感神经纤维传入的针刺局部刺激冲动,并在垂体、肾上腺以及自主神经等系统的参与作用和影响下,完成对血液成分的生成与分配的综合调节的。
针灸对血液有形成分及化学成分,具有良性、双向性的调节作用,这一作用受到机体的功能状态、针灸方法、穴位特异性、时间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进一步用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来研究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对全面揭示针灸调节血液成分的机制有重要价值。
思考题
1.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表现在哪些方面?
2.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如何认识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作用?
Tags:针灸血液成分调节
【大中小】【打印】 【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第八节 针灸对消化系统的调节下一篇:第六节 针灸对循环系统的调节
合作站点:90后新一代我的家庭医生杭州厨房幸福大家园校园-杭州吾爱小说杭州餐饮网杭州体育培训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制作团队 |友情链接 | | |用户留言 |
津ICP备05003120号 津教备0065号
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2号 邮编:300193 联系电话:022-23052066
Copyright @ 2009-2010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