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中希腊字母怎么打:第一部分 川西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一、地震旅游概念辨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25:22
第一部分 川西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
一、地震旅游概念辨析
科学始于认识,概念成于分析。认识的角度产生创新,认识的高度扩展视野,认识的深度提高水准。认识事物从辨析开始。认识地震旅游资源应该从概念开始。
(一)地震灾害
1、灾害(disaster)
(1)灾害的定义
“与灾害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内容之一。灾害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不仅地震、风灾、雪灾、洪涝灾害,战争冲突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全球气候变化、病毒流行、空气质量下降等与我们每个地球人都有关系。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灾害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灾,甲骨文会意指“家中失火,火焚房子为灾”;小篆“災,从水,从火”。我国古代人民已经认识到水、火两者为灾祸之源。《辞海》:“灾,原指自然发生的火灾。《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害,原意指损伤、祸害。灾害泛指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现代汉语词典》载“灾害:旱、涝、虫、雹、战争等造成的祸害”。《新英汉词典》注释①[disaster]灾难,灾祸;天灾;②[calamity]灾难,灾害,祸患,不幸事件。E时代计算机病毒也成了一种灾害,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灾害概念还可能继续延伸。
对于“灾害”的一定义,目前学界大同小异。主要有:延军平《灾害地理学》(1990):“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灾祸的现象和过程,它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马宗晋《灾害学导论》(1998):“由于自然变异、人为因素或自然变异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原因所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门福录:“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界发生的各种不以人类(或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不正常现象。”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自然灾害的形成源于自然变异;但只有那些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以及资源环境的自然事件或现象.才特定为自然灾害”。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危害与破坏性影响的一切天然、社会异常现象或过程的总称。灾害内涵包括以下几点认识:
①致灾因子:一切自然因素、人文(人为)因素、自然-人文综合因素(即成灾的自然因素系统、人文社会因素系统、自然-人文综合系统)的异常;
②受灾体:人类生命、财产、人类生存环境(即人类生命系统、生产系统、财产系统、环境系统)。
③灾情:影响程度须造成破坏与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含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没有或不会对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造成损失或危害的的现象或过程不能称为灾害。
④客观性:客观存在的异常现象或过程。
⑤整体:灾害是一个系统,包括灾害要素、结构和功能。
(2)灾害的类型
灾害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第一,以门福录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根据世界上已经发生的灾害、灾害产生的原因或实质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称为二分法。自然灾害如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人为灾害如“战争、屠杀、恐怖袭击、误操作、病毒,生态破坏,火灾等”。门福录认为:“对人类造成危害的各种灾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即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前者是自然界中各种突发的异常现象造成的,而后者则是由人类(包括部分人群及单独个人等)的行为错误、失误,或蓄意、恶意制造的危害自然条件、环境和社会安定及他人或自身安全的各种行为。”(门福录:关于灾害、灾害学和灾害研究方法若干问题的浅见)。第二,以史培军、马宗晋为代表从系统论观点划分的自然、人为、环境灾害,称三分法。史培军认为“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而“致灾因子包括自然(nature)、人为(human)和环境(environments)三个系统”(史培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第三,以李树刚为代表的四分法。李树刚《灾害学》中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环境灾害和人为灾害四大类。
(3)灾害研究简述
灾害研究的兴起与灾害问题的日益严重是分不开的。早在古代社会,人民就对灾害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特别是各地地方志, 在中国形成了丰富的资料库。国外20世纪中叶以后对灾害的研究,以美国1976年创办《自然灾害观察者》杂志,英国1977年创办《灾害》杂志等为标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提出“减灾十年”计划之后,我国大大加强了综合减灾的研究力度。但目前来看,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中国的灾害研究蓬勃兴起以大量的研究文献、专题研究会、灾害学的建立、灾害学课程的设置和创办《灾害学》杂志等为标志。从1983年我国学者倡议建立综合研究自然灾害的自然灾害学开始,1986年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发出了首届“灾害经济学”学术讨论会征文通知,拉开了灾害学科建设的序幕;1986年全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和报道灾害问题的学术刊物《灾害学》杂志在西安创办;1986年9月在哈尔滨召开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筹备会;1986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高建国先生在《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发表了“灾害学概说”一文,初步勾画出了灾害学的学科框架。重要期刊论文还有有:1989年卢振恒“灾害学综合研究概述”,1991年史培军“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1992年宋乃平“灾害和灾害学体系及其研究方法”,卜风贤“中国灾害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1994年郭安宁“灾害综合研究讨论”等。
灾害学研究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据联合国统计显示:“人类遭到的灾害冲击是十分严重的,今后仍面临各种灾害的威胁”,面对这一形势,“灾害及其综合防灾对策是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这是谁也避开不了的紧迫研究课题”。(卢振恒:灾害学综合研究概述1989)。史培军认为“当前灾害科学的学科前沿问题是对灾害链、灾害群、灾害风险评价、灾害脆弱性评价、灾害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史培军: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2年8月11卷3期)
2、地震灾害(earthquake disaster)
(1)地震灾害的概念
地震(earthquake)是由于地球及其内部物质的不断运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产生并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下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动,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引发地球表层的振动,称为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凡由地震引起的直接的、间接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地震灾害按成因一般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等。构造地震的数量最多,破坏力也最强,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5.12汶川地震属于天然地震中的构造地震”。[2]
不是所有地震都会对人类造成灾害,只有“地震活动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安全造成破坏称之为地震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称为“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灾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相应行动的地震灾害。”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是由于地震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地球表层振动、地裂、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与地震有关的现象或过程的统称。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极为普遍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地震局2004年在第三届大陆地震国际会议上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但绝大多数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小地震,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20次。能达到8级或8级以上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有1~2次。汶川地震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地震发生以后至6月27日12时,中国地震灾区累计发生余震14325次,平均每日余震300多次。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是群害之首。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据《减灾必读》(地震出版社,1990)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座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座,占各种灾害毁灭城市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人体受伤、心理结构受损之外,有时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比原生灾害还要大,其中火灾、水灾最常见也最严重。如1964年日本新漓地震,仅一处油库受震起火,附近300多所民房工厂化为灰烬;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翻倒火炉致使10平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灰烬。为此,国家“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都把地震灾害列为自然灾害之首。
(2)地震灾害的类型
地震灾害按过程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三种类型。
①原生灾害又称直接灾害,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和地震弹性波等作用而直接产生的破坏。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强烈地面振动及形成的地面断裂和变形,如5.12汶川地震造成的龙门山破裂带、都江堰虹口深溪沟等地的地表裂开、错动,公路错断;二是引起建筑物、构筑物的倒塌和损坏,如北川县城、北川中学、都江堰二王庙、绵竹汉旺东汽厂等建筑物倒塌;三是造成的人身伤亡及大量社会物质的损失,2008年9月4日,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及灾损评估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公布,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已达8451亿元,死亡69,000多人和失踪的18,000多人,加在一起是87,000多人。
②次生灾害又称间接灾害,指由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滑坡、泥石流,火灾、水灾、毒气泄漏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等。据遥感测查表明,5.12汶川地震“直接引起四川滑坡9556处次生地质灾害,其中滑坡5117处,崩塌3575处、泥石流358处”[3]。据地震历史资料,火灾是一种最容易发生的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常常比较大。著名的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大地震,全东京房子被烧掉三分之二,被大火烧死五万六千人。洪灾也是重要的地震次生灾害,1933年茂县地震过后的洪灾波及岷江两岸,大震时是的滑坡使沿岷江高山峡谷中形成连绵三十华里的堰塞湖,淹没了大量的田地和房屋,震后一个多月,岷江上游阴雨连绵,江水骤涨,堰塞体垮塌,急流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席卷茂县、汶川,沿河两岸被峰涌洪水一扫俱尽。由此可见,有些地震带来的惨重损失,并不都是地震的直接灾害造成,次生灾害的损失有时也很严重,加强地震教育十分必要。
③诱发灾害是由于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这些灾害是否发生或灾害大小,往往与社会条件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常见的有如瘟疫、饥荒,谣言与社会动乱、人的生理和心理创伤;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又带来新的诱发性灾害,如交通事故、通信事故等灾害,以及被称为“第三次灾害”的计算机事故等。
(3)汶川地震地质灾害
吴珍汉、张作辰根据5.12汶川地震现场考察和相关观测资料,将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划分为地震灾害、地震触发地质灾害和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隐患3种主要类型。
严重地震灾害,包括同震地表变形、房屋整体倒塌与部分坍塌、房屋平移、房屋倾斜或歪斜变形、房屋破裂与结构破坏及桥梁垮塌等,以及人员伤亡。
地震触发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滑坡、山体滑塌、岩块崩塌,局部地区还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及沙土液化等。
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隐患,包括滑坡隐患、滑塌隐患、不稳定危岩体或崩塌隐患及泥石流隐患,包括数千处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等。(吴珍汉、张作辰:汶川8级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实例[J],地质学报2008)
(4)历史上重要地震灾害
世界20世纪百年著名大地震有3次:
①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地震火灾烧毁了520个街区近3万栋楼房。
②1923年日本关东7.9级大地震,地震火灾使日本全国财富的5%化为灰烬。
③1960年智利8.5级大地震,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出现3座新火山,大地震造成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海啸。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特大地震有79次,典型震例有:
①1974年云南大关7.1级地震,有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地震造成1423人死亡,1600余人受伤损坏房屋6.6万余间,其中倒塌2.8万余间,房屋破坏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
②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极震区面积为760平方公里。
③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地震有感范围最大半径1150公里。
④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
⑤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大地震,有感范围29个省市,重灾区10个县(市),300平方公里。
川西大地震主要有
①1933年茂县叠溪7.5级地震,毁灭了二百七十余户羌人的古老羌城,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古蚕陵重镇,震后洪水殃及岷江两岸。
②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震群型,有感范围最大半径1150公里,震后连降暴雨,造成山崩、塌石、泥石流灾害。
③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大地震,有感范围29个省市,重灾区10个县(市),破裂带长达300公里。
(二)地震遗迹、遗址、地震遗产、地震文物和见证物辨析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沿汶川-北川-青川近300km的破裂带上,形成了大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这些地震遗址、遗迹,不仅蕴涵丰富科学信息,为地震、建筑、生命救助、民族学等学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活标本”,而且也是全国军民在政府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英勇壮举的重要见证,具有重大纪念意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加强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利用,还能对当地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于这次地震形成的典型地震遗址、遗迹数量众多,怎样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综合评估,择优选择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重点保护,是地震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5.12汶川大地震对灾区造成毁灭性破坏,形成了较多的地震灾害遗迹、遗址。社会对这些地震遗迹、遗址的关注度极高。短短时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地震遗迹的文献达177篇、关于地震遗址的文章61篇。关于5.12汶川地震恢复重建中地震遗址、地震遗迹成了各种文章中的主题词、关键词,出现频率极高。但是,一部分文献对地震遗迹、遗址这些关键词的概念或涵义都没有确切的界定,出现概念混用;以至于在对地震遗址、遗迹这个特殊的资源进行开发和保护建议中不具体,照搬普通旅游资源概念进行规划策划。对这些地震事物的概念有地震物、地震景观、地震文物、地震遗存、地震遗产,本研究认为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这些提法都是正确的,但有必要作粗略的界定探索。
1、地震遗迹earthquake remains;earthquake ruins
地震遗迹是地震灾害遗迹开发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以“地震遗迹”为主题词的研究文献如:郭建强“汶川Ms 8.0地震遗迹景观初析”,邱月“不能忘却的记忆——关于地震遗迹景观的思考”,戴华光“‘中国西北地区典型大震遗迹保护’项目成果介绍”,梦非“废虚上的风景(散文诗)--叠溪地震遗迹写意”,卞文志:“"灾难遗迹"也是旅游资源”,程才实“采访昨天--唐山大地震遗迹”等。
以“地震遗址遗迹”为主题词的研究文献如:彭晋川陈维锋“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范晓“5·12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公园群落的建立”,《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
(1)词典中的遗迹
遗迹在《现代汉语词典》(1992年版)中的解释:“遗”有“遗失;遗失的东西;留下”等含义。“迹”有“留下的印子;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③行迹”等含义。“遗迹”是“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汉英词典》(1992年版)中“遗迹”有:historical remains;vestige;traces;sites。如古代人类遗迹traces of ancient man;古代村落遗迹sites of ancient villages;封建遗迹vestige of feudalism。《新英汉词典》(1986年版)remains作为名词有“[通常用作复,也可用作单]①剩下的东西,残余;②废墟;遗迹;遗物;遗风;③残存着;④遗体;⑤遗稿”等含义。vestige作为名词有“痕迹;遗迹;残余;〔罕、诗〕足迹”等含义。traces作为名词有“痕迹;踪迹;足迹;遗迹”;“记录器上的图录;(示波器上的)扫描(行程),扫迹”;“【心】记忆痕”等含义。
考古学术语,遗迹指不可移动的古代遗存。如城堡、寺庙等。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地说,遗迹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留下的,如古代城堡的遗迹,革命遗迹。自然运动事件遗迹如古地震遗迹、古河道遗迹。
以上所述,遗迹的关键词有:留下的、记录的,印迹、痕迹、事物。
综合释义:①遗迹是一系列印痕、记录,事物,如痕迹、足迹、遗物;遗迹也可以是一个地点(址),如古城遗迹(址),古村落遗迹(址),古河道遗迹(址)。②遗迹是过去的时间形成的,古代遗迹,近代遗迹,现代遗迹。③遗迹可以是人类活动形成的,也可以是自然、社会事件留下的。④遗迹可以是物质的,可以是不可移动的,如墓葬;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墓葬品、现场记录、影视物。⑤遗迹可以是非物质的,如心理的记忆痕,社会遗风、遗俗。
因此,遗迹是过去时间先前人类、自然活动或社会事件留下来的印痕、信息或事物。
(2)文献中的地震遗迹概念
文献对地震遗迹的理解分为3类:
①地震物。《德阳市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电视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附件解释地震遗迹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地表呈线状或条状的分布物可称为遗迹”。分布物我们理解为地震物。
②地震遗迹单称。代表文献有:卢云亭、侯爱兰.“震迹、震记旅游资源的研究”(1989年)称“震迹是由破坏性地震,以突然暴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存景观”;郭建强“汶川Ms 8.0地震遗迹景观初析”一文将地震遗迹分为“地震地表变形遗迹;地震建筑物变形遗迹;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遗迹;地震文化景观”四大类;戴华光“‘中国西北地区典型大震遗迹保护’项目成果介绍”等。邱月“不能忘却的记忆——关于地震遗迹景观的思考”;阚兴龙等“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定义“震迹旅游资源即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所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存景观”;任葆德“奇特的地震旅游”定义“震记则是为了记载、纪念某次地震而保留下来的人文景观”等等。
③地震遗址遗迹并称。如彭晋川、陈维锋《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范晓《5·12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公园群落的建立》,
本研究认为:第一,上述这些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地震遗迹是有益的。
第二,“地震分布物”或地震物显示了地震信息的物质性,但震迹应包括现象和事物,有物质的和非物质之分。
第三,“地震遗址遗迹”合称可能显示其特殊的、本质的属性。卢云亭、郭建强先生对震迹分布有一定区域两个关系分析得很清晰。显示了地震遗迹包含了地震遗迹、遗址。郭建强先生“汶川Ms 8.0地震遗迹景观初析”一文中“汶川漩口——映秀”遗址分布的主要遗迹景观有“映秀断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老街堰塞湖、映秀中学地震遗址、映秀地面脊状鼓包、死难者公墓、张家坪地震滚石、震塌的百花大桥、萝卜寨等”。显示了两点,一是地震遗址是地震遗迹分布的空间(地方);二是地震遗址也是广义的遗迹。
(3)地震遗迹的含义
一般认为地震灾害遗迹是指地震活动对人类、地表各种自然、人文事物的破坏,及人类抗震救灾遗留下来的痕迹。综上所述,地震遗迹是指地震灾害活动或人类抗震救灾活动留下来的痕迹或事物。信息观点释义:“地震遗迹是地震活动及与地震有关的人类活动信息或信息承载体”。本研究对地震遗迹的理解有以下几点:
第一,地震遗迹(信息)是破坏性地震在地表和近地表遗留下来的与地震灾害有关的重要痕迹,或称地震信息,即一系列印迹、痕迹、痕迹事物。根据郭建强先生的分类改进,地震遗迹可以分为四类:地表破坏遗迹、建筑物破坏遗迹、人体破坏遗迹、地震见证记录。地震对地表破坏遗迹包括地裂缝、地鼓包、地基沉陷、砂土液化、喷水冒砂、山崩、滑坡、塌方、泥石流、堰塞体和堰塞湖等。建筑破坏遗迹包括建筑物错位、倾斜、倒塌;人体破坏遗迹如人类身体震损、心理伤损;地震见证记录等等。
第二,地震遗迹(信息)是地震活动形成的,也有人类抗震救灾活动形成的。
第三,地震遗迹(信息)需要承载体,如地表、建筑物或构筑物、生物体。一般分为环境系统(地表或近地表自然物)、生产系统(建筑物或构筑物)、财产系统(公共或私有财产),生命系统(人体或生命体),记录系统(地震记录、移动见证物、媒介和保护等)五大类载体。
第四,地震遗迹(信息)承载体需要占据一定空间。但有些地震遗址内没有实体遗迹,只有记录,如地震中心。
第五,地震遗迹分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狭义地震遗迹是指地震灾害和人类抗击地震留下来的痕迹(或信息)。包括地震地质类遗迹如虹口地面错动遗迹、汶川地震地裂;地震建筑类遗迹如二王庙、腾达体育俱乐部遗迹;地震精神文化遗迹如汶川地震科学知识、抗震技术和抗震精神等。地震灾害的心理遗迹,如亲历地震的一代人在心理上受到的自然力的巨大震撼记忆、失去亲人的悲恸场面的记忆,但也感受到大灾面前全民族的团结、大爱的记忆。
广义地震遗迹是大遗迹概念,包括地震遗迹、地震遗址、地震遗物、文物和见证物。很多文献泛指地震灾害留下的各种地震灾害遗址、遗迹、遗物、遗事、见证物和纪念物等。即指以承载地震灾害信息的各种事物、资料及其体系或组群。但遗迹、遗址、遗物是有区别的。
主要参考文献
郭建强:汶川Ms 8.0地震遗迹景观初析[J].《四川地质学报》2009年期。介绍了遗迹景观的分类;遗迹景观分布与特征;保护与开发构想。
彭晋川,陈维锋: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J].《灾害学》2008年4期。主要研究了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综合评估原则;并对汶川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了综合评估;提出了保护建议。
戴华光:“中国西北地区典型大震遗迹保护"项目成果介绍[J],《国际地震动态》2006年9期。
项目基本情况。2项目的立项背景和目的。裂缝、鼓包、陡坎、山脊水系的断错、滑坡等这些大震在震中区中形成的构造形变现象种类之多,规模之大,组合规律之、明显,现象之清晰。3主要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果4项目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对科学发展的作用5该项目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展望。
邱月:不能忘却的记忆——关于地震遗迹景观的思考[J].《四川戏剧》2009年3期一, 地震废墟:另类的景观拥有另类价值。二、鬼斧神工:地震是自然景观的高超造型师。三、对待地震遗迹景观:尊重事物本质属性的态度和对资源利用的多元化视角。四、震后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五、震后景观规划设计的特色路线--1、虚构和非虚构的传奇融入景观叙事。
(陈春艳 汶川地震灾变景观旅游开发研究[期刊论文]-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2))
(程才实:采访昨天--唐山大地震遗迹[],《建筑》2001年12期)唐山大地震七处遗迹:河北理工学院图书馆楼,唐山机车车辆工厂,地震裂缝带等。“地震废墟的价值,往往要比一座乃至数座建筑的价值高出数倍。唐山大地震之后,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纷纷来这里参观考察”。
(范晓:追踪地震的"足迹"《大自然探索》 -2009年5期-)5·12地震发生时,首先是龙门山断裂带三条主干断层的中间一条,即映秀一北川断层发生了破裂与错动,随后另外两条主干断层.即东边的江油一都江堰断层和西边的茂县一汶川断层也发生了破裂与错动,它们都在地表造成了破坏。
(周绪纶:叠溪地震的今昔--为建立叠溪地质公园进言《四川地质学报》2003年3期)1933年8月25日的叠溪大地震,产生了众多的地震效应现象,如陷落槽、地震湖等.地震湖的震后效应尤为深远,。
(建筑文化考察组:"汶川5.12特大地震"遗迹及四川雅安地区古建筑遗存调查纪略[],《建筑创作》2009年6期-)
(范晓:5·12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公园群落的建立[J],《西部广播电视》 -2008年8期)5·12四川龙门山大地震,这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巨大地震,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无形的创痛,也在地球表面的这一块区域留下了有形的物质遗产,尽管这种遗产包含了沉重的生命代价和令人触目惊心的意味,但这却是地壳能量释放的狂.
(梦非:废虚上的风景(散文诗)--叠溪地震遗迹写意。《草地》 -2006年2期)残门及其留存的痕迹,传说里的洞穴,散乱的石头,睡眠中的海子,充满牵挂的神龟。
(史翔,冉勇康,陈立春,王虎,刘瑞春:龙门山中央断裂北川-邓家一带古地震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9年3期)龙门山断裂带是否存在类似汶川5.12大地震的地质记录,是地震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处于中央断裂带中段和北段分界地区的北川一邓家一带,古地震研究对认识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震复发特征有重要意义
(卞文志:"灾难遗迹"也是旅游资源,中国旅游报2007)
(王春燕,王连柱:关于汶川震后重建的几点建议[J],《城市环境设计》 -2008年4期)建议易地建设 震后,原来的工厂、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和居民区基本上夷为平地,如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将会面临以下问题。
(李庆海:1856年黔江小南海地震初探[J],《四川地质学报》 -2001年3期)对小南海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成因机制、地震灾害及其遗迹进行了论述,作为自然遗产应得到充分地保护.
2、地震遗址earthquake site;earthquake ruins(relics);earthquake remains;
地震遗址是地震灾害遗迹开发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特别是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的文献多以地震遗址为主题词,以“地震遗址”为主题词的研究文献如:武守国武晶“汶川地震遗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杜晓辉等“汶川地震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李同德“建立汶川地震遗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王永鑫“浅谈汶川地震遗址实物档案的建立、保护与利用”,刘世明等“灾难遗址地旅游开发研究——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魏宏“保存地震遗址的必要性”,尹卫国“保留地震遗址的意义”,马嫱 杨娜玲“地震遗址实物档案的保护与利用”等。
以“地震遗址遗迹”为主题词的研究文献如:彭晋川等“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范晓“5·12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公园群落的建立”等。
(1)词典中的遗址
遗址在《现代汉语词典》(1992年版)中的解释:“址”,“建筑物的位置;地基”。遗址“毁坏的年代较久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遗址也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遗址在《汉英词典》(1992年版)中的解释:ruins;relics.古城遗址the ruins of an ancient city。《新英汉词典》(1986年版)ruins作为名词有“倒毁的东西(如建筑物等);[复]废墟;遗迹。”relics作为名词有“①遗物;纪念物;遗风,遗俗。②残片;残迹;废墟”。site作为名词有“①(建造房屋等的)地点;位置;地基。②场所;(事故等的)现场。③遗址。”(计算机名词为“网站,站点”)。
遗址为文物,属于文化古迹。人类史前生活遗存称为“史前遗址”;人类文明以后,历史年代久远的遗存称为“古代遗址”;历史年代不久远的遗存多属于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纪念地;用于命名整个史前文化的遗址,被称作命名遗址。
以上关于遗址的关键词有:位置、地点、地方、地基、场所(现场)、网址(站、点)。
综上所述遗址释义:第一,遗址指具体的地表空间位置,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第二,遗址可以是一个点(位置)、带、或面(区域)。第三,考古学认为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实际上也指自然变动事件活动遗迹的地点,如古地震遗址。第四,遗址的特点表现为有遗迹、少量残存物遗迹和无残存物遗迹,有些遗址只有通过考古和人类学研究寻找人类生活轨迹。
(2)学者对地震遗址的理解
关于地震遗址、遗迹概念的辨析文献不多,主要有:
①地震物。《德阳市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电视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解释地震遗址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表尚存的面状或体状分布物可称为遗址”。见“地震遗迹”我们理解分布物为地震物。文献区别地震遗迹、遗址是“在地表呈线状或条状分布物”,或者呈“面状或体状”。
②地震遗址。武守国,武晶《汶川地震遗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杜晓辉,高辉,韦菁,耿昆仑《汶川地震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王永鑫:《汶川地震遗址建档初探》,刘世明:《灾难遗址地旅游开发研究——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则单独称为“地震遗址”。
③地震遗址遗迹并称。如彭晋川,陈维锋《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范晓《5·12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公园群落的建立》,
(3)地震遗址的含义
第一,地震遗址是一个空间范围,指地点、地方,或一定地域空间。地震活动和人类活动总会在地表一定位置或范围,因此,地震遗址指地震灾害信息及其承载物的分布空间,或指经地震灾害评估专家组按一定标准鉴定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地及其影响空间(地点、地区)。地震直接灾害遗址,如汶川地震震中遗址汶川映秀湾。第二,地震灾害破坏严重、地震遗迹遗物集中的区域,如北川县旧县城、汶川映秀镇、德阳绵竹汉旺镇、什邡蓥华镇、都江堰虹口、青川县东河口等地震遗址。
第二,地震遗址的位置是不可移动的。地震遗址如5.12汶川映秀地震中心、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绵竹汉旺镇东汽厂遗址、什邡洛水中学遗址、都江堰聚源中学遗址等遗址一经形成,就不可能互相移动位置。
第三,地震遗址内分布的地震遗迹、遗物规模和数量不确定,可多、可少、可无。如地震震中遗址,废墟全部清理后的遗址等部存在遗物。
主要参考文献
武守国,武晶:汶川地震遗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对比唐山地震后对地震遗址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经验,阐述了汶川地震遗址资源进行系统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提出对汶川地震遗址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法。
彭晋川,陈维锋: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重点对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的综合评估原则进行了详细研究,设计出综合评估量表,并对北川、映秀等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了综合评估,提出了保护建议。
郭建强:汶川Ms 8.0地震遗迹景观初析《四川地质学报》 -2009年z1期。2008年汶川Ms 8.0地震,在龙门山中北段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从而留下了分布广范,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特征典型,保存完整的地震遗迹景观.这些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通过野外考察确定主要典...
杜晓辉,高辉,韦菁,耿昆仑:汶川地震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出关于汶川地震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策略,,主要从物质形态的保护与功能开发两个方面来探讨,做到既能真实地记录历史,又能使遗址得到一定的延续利用。
刘世明,李蔚,刘晓彬:灾难遗址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汶川大地震旅游环线设计为例) 论题在结合黑色旅游相关理论及旅游动机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发灾难遗址地的必要性。
刘世明:灾难遗址地旅游开发研究——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 灾难遗址地是否适合旅游开发、如何开发是"5.12"汶川大地震过后一直争论的话题。.虽然国外早有"灾难旅游"、"黑色旅游"等概念的提出,但在国内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更无从谈起。本文结合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特殊旅游资源...论题结合市场营销学理论,探析了旅游规划中的营销概念问题,建立了旅游营销概念设计的一般逻辑结构图。
王永鑫:汶川地震遗址建档初探《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7期)。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四川省西部龙门山断裂带发生了举世罕见的里氏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
王永鑫,李贞:浅谈汶川地震遗址实物档案的建立、保护与利用《兰台世界》2009年13期。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亲临灾区感受地震给人民带来的灾害,重温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中所展现出的伟大精神,慰问灾区人民,成为游客赴四川旅游的新热点.一些地震遗址在灾区悄然建起.加强遗址的建立、保护和利用,是目前
袁野 李久太 南旭:纪念之路: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概念设计《城市环境设计》2008年4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一等奖作品"纪念之路"的设计过程和设计理念.并对如何对待遗址,如何在特定的基地环境中通过景观设计体现纪念性提出自己的观点.
(地震遗址公园)
吴长福,张尚武,卢永毅,吴承照,汤朔宁,永恒北川——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概念设计[],《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3期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四大地震遗址保护建设项目之一.通过对北川县城地震遗址特征和遗址价值的全面认识,确立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的总体构思和设计策略,形成遗址博物馆的概念设计方案。
冯骥才:地震遗址博物馆的设想《中国企业家》 -2009年9期。
编者按: 去年5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北川视察时指出,北川县地震废墟应当保护起来并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按<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
范晓:5·12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公园群落的建立[J],《西部广播电视》 -2008年8期)。5·12四川龙门山大地震,这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巨大地震,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无形的创痛,也在地球表面的这一块区域留下了有形的物质遗产,尽管这种遗产包含了沉重的生命代价和令人触目惊心的意味,但这却是地壳能量释放的狂.
李晓江,张兵,束晨阳,张健:回望生命的光辉——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的思考《城市规划》2008年7期)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时间进入北川县城开展"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研究"的工作情况,并特别就北川地震遗址的重要价值分析、定位研究、规划原则和功能区划、以及保护与展示的主要构思做了扼要的阐...
李同德,建立汶川地震遗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2008 -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3届年会暨二连恐龙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 )。建议配合震区恢复重建,实际考察,选择最有科学和科普价值的地震遗址和次生灾害区域,保留下来,不再列入恢复重建的区域,而列入遗址保护和地质公园范围。
3、典型地震遗迹、遗址
(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二条  国家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应当列入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
条文释义:“典型地震遗址、遗迹”是指“经专家论证建议需要列入重建计划的,经政府批准的,对防震减灾事业有保护价值的、有特殊性的、有纪念意义和示范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一是“具有抗震研究价值的,包括完好、震损或震毁的典型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遗址”;二是“具有地震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地震地质、地形、地貌变动的遗迹”。
典型的地震遗址、遗迹,无论对当代还是后代的防震减灾事业,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属于国家永久性保护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的义务。
(2)文献解释
①《德阳市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电视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附录解释为:“典型地震遗址、遗迹是指:第一,具有抗震研究价值的,包括震毁、震损及完好的典型建筑物、构筑物及遗址。第二,具有地震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地震、地形、地貌变动的遗址。第三,具有临震预警意义的遗址或遗迹。第四,经历过历史地震考验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古建筑物。第五,具有告慰亡灵、英烈,鼓舞当代教育子孙意义的纪念碑、纪念馆及各种实物资料等。
②《灾害知识300问》中典型地震遗迹是指:第一,具有地震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自然变动遗迹,包括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植被变动。地质构造变动遗迹如震中和烈度、地震断裂带、地震断层、地表错动;地形地貌变动遗迹如地震鼓包(隆起)、山崩、地陷、泥石流、地震峡谷;水文变动遗迹如地震倒流河、地震冒水、地震温泉;植被变动遗迹如植物撕裂、位移。第二,具有地震科学研究价值的重要人文破坏遗迹,包括震毁、震损及完好的典型建筑物、构筑物;具有临震预警意义的遗迹。第三,具有抗震研究价值的重要人文遗迹,包括经历过历史地震考验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古建筑物遗迹。第四,见证地震和与地震有关活动的见证物。第五,具有告慰亡灵、英烈,鼓舞当代教育子孙意义的纪念碑、纪念馆及各种实物资料等。
③对典型地震遗迹遗址评估研究的代表是彭晋川、陈维锋《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戴华光《‘中国西北地区典型大震遗迹保护’项目成果介绍》。目前,彭晋川、陈维锋的研究较全面。提出了“对地震遗址遗迹的综合评估,应包括典型性、代表性、民族性、科学价值、纪念意义和综合效益6大原则”。详细阐释为:
第一,典型性主要包括地震学和地震地质学、震害情况、地震地质灾害和原貌保存等方面的内涵。地震学和地震地质学典型性主要指与发震断层特殊部位相关的特殊性,如微观震中区、宏观震中区、破裂方式变换点。此外,还包括由于地震造成地表显著的地质地貌变动,如地表地震破裂带、地震陡坎、喷水冒沙点等。震害典型性主要指与被地震震损或震毁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功能类型、材料类型、损毁程度、损毁方式,以及在极震区依然保持完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功能类型和材料类型等方面的特殊性。地震地质灾害典型性主要指由地震造成的地基土液化、软土震陷、山体崩塌、滑坡、地裂缝、泥石流和堰寒湖等存在的类型、规模、危险程度和造成灾害严重程度等方面的特殊性。原貌保存典型性主要指原貌保存的完好程度,以及长期原貌保存的容易程度和整体规模方面的特殊性。
第二,代表性主要指地震遗址、遗迹所突出的主题,如主要破坏对象、主要灾害类型、主要地质地貌变动等,该主题在一定范围或程度上具有唯一性。
第三,民族性主要指地震遗址、遗迹及其保护区可能反映的民族文化,如羌文化、大禹文化、藏文化和汉文化等。
第四,科学价值主要指地震遗址、遗迹对相关学科和领域所具有的研究价值,如地震学、地震地质学、工程地震学、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地震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
第五,纪念意义主要指与地震过程、人员伤亡情况、应急救援过程等有关的特殊历史意义、精神价值和教育意义。
第六,综合效益主要指遗址、遗迹保护所产生的显示度和社会效益,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长期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十二条“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释义,概念简明、清晰,便于掌握。彭晋川、陈维锋“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原则有利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定量研究。《德阳市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电视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和《灾害知识300问》概念便于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定性分类。
(3)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申报
①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二条;.国务院《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XXX省防震减灾条例》。经专家论证建议,政府批准。
②认定申请表:典型灾害遗址遗迹申报表如下。
表1-1 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认定审批申请表
遗址、遗迹名称
遗址、遗迹地址
遗址、遗迹
基本概况
总投资额(万元)
遗址、遗迹规模
占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面积(平方米)
历史地震及其遗址、遗迹评价
进展情况
□规划 □可研 □设计 □其他
申请单位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电子邮件
法定代表人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请单位
(盖章)年 月 日
经办人签名
年 月 日
备 注
③认定程序:申请人申请→窗口受理→相关部门审核→政府审批→窗口通知申请人审批结果。
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遗迹须经国务院相关部门审批。
省(市、区)级典型地震遗址遗迹须经省(市、区)人民政府审批。
④申请材料目录: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认定行政许可申请表(1份);.历史地震及其遗址、遗迹评价技术报告(1份);典型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立项及可行性研究报告(1份);(根据甘肃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申报修改)
(4)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资料)
中国的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是中国地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而设立的保护区〔点〕。迄今全国共有7处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重庆:①黔江小南海古地震遗址(2001年);云南:②永胜红石崖大地震“天坑”遗址(2005年);山东省:③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2006年);④枣庄熊耳山崩塌开裂地震遗址(2006年);宁夏:⑤西吉党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 (2006年);⑥海原大地震遗迹遗址(2007年);
四川省在北川地震遗址、汶川地震遗址、绵竹汉旺地震遗址、什邡穿心店地震遗址、彭州地震遗址、青川县地震遗址、都江堰虹口地震遗址、叠溪地震遗址中,确定汶川映秀镇、都江堰深溪沟、绵竹汉旺镇和北川老县城4地被列为国家级地震遗址。
台湾9.21地震国家纪念地,由中华民国行政院9.21震灾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指定。原有候选地点十七处,经研议先后除名六处和七处,仅保留下列四处:台中县(9.21地震教育园区:台中县雾峰乡光复国中旧校)。云林县(草岭地质公园:云林县古坑乡草岭风景区境内)。南投县(九九峰:南投县草屯镇。九份二山国家地震纪念地:南投县国姓乡南港村境内)。
4、地震遗产earthquake inheritance;
地震遗产是地震灾害遗迹开发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特别是在开发利用地震遗址遗迹旅游产品时的概念。以“地震遗产”为主题词的研究文献代表是平文艺《对四川开展地震遗产旅游的调查与思考》,孙克勤《四川汶川地震灾后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重建》,贾鸿雁《汶川地震对四川遗产地旅游的影响及市场恢复策略前瞻》。
(1)文献中的遗产或地震遗产
遗产在民法学中指死者留下的财产,后来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 [5](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第五版1607)。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艺术、科学观点,或审美和人类学观点看具有突出或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遗址。自然遗产是从审美和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及动物和植物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或自然区域”,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洪文文《中国黑色旅游开发研究》认为“黑色旅游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遗产旅游”。平文艺《对四川开展地震遗产旅游的调查与思考》认为地震遗产包括“地震遗址、遗物、遗迹、遗事,地震灾害过程与人类抗震救灾的组织实施过程及其大爱精神”。“地震遗产旅游,是指围绕地震遗址、遗物、遗迹、遗事,地震灾害过程与人类抗震救灾的组织实施过程及其大爱精神而开展的体验、科考、教育及参观的旅游活动”。“地震遗产可以被分为不可移动物质遗产(比如地震破坏了的山河地质地貌、城镇街道、乡村民居之废墟等)、可移动物质遗产(比如博物馆里的地震遗物、档案馆里的地震文件、光盘等)以及非物质遗产(比如抗震精神、祭祀方式等)。
(2)地震遗产
综上所述,地震遗产是历史地震和人类抗震活动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合。
第一,地震遗产是遗留下来的财富,包括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地震遗产是财产,是具有价值的地震遗留物。而遗存是遗留下来的一般地震遗迹、遗物,有价值的遗存是遗产。
第二,地震遗产分为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物质遗产分为不可移动遗产如北川地震遗址、绵竹汉旺东汽厂工业遗址;可移动遗产如抗震救灾的冲锋舟。精神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党政军警体现出的党魂、政魂、军魂;人民教师表现出来的师魂等等。
第三,地震遗产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遗产。
地震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艺术、科学观点,或审美和人类学观点看具有突出或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遗址。如川西羌寨、东汽厂工业遗址公园。
自然遗产是从审美和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面貌;如叠溪地震湖。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或自然区域”,例如叠溪海子、都江堰虹口村深溪沟地震遗迹。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如四川政协提案“四川地震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汶川大地震遗址博物馆、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均为待申报)。
5、地震遗物、文物、纪念物、见证物辨析
地震遗存、遗物、文物、纪念物和见证物是地震灾害遗迹开发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以其为主题词的研究文献如:杨军《让灾难遗存成为特殊的旅游资源》,四川省《“5·12”汶川特地大震文物资料征集大纲》,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灾后文物保护和征集工作的通知》,绵阳市文物局《关于征集有关的抗震文物资料的通知》,广元市元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5·12”汶川大地震文物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
(1)地震遗物earthquake artifacts
《现代汉语词典》(1992年版)遗物指“古代或死者留下来的东西”。《汉英词典》注解遗物为things left behind by the deceased。《新英汉词典》注释artifacts,指过去时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可移动物品。
遗物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遗物一般都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加工和使用,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也必须与人类活动有关而能够反映人类活动。遗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而它们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情况。
本研究认为:地震遗物是地震或与地震有关的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承载地震灾害信息的各种实物和资料。第一,实物是物品,如一次地震灾害后在一定空间遗留下来的被毁的各种自然物、建筑物和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的各种实物和资料。包括震毁自然环境的遗留物,如破裂的地表,地震崩塌物、地震湖等;震毁人类社会、经济的遗留物,如震毁的萝卜寨、震塌的中学,震坏的道路等;震毁自然和人类共同工程的遗留物,如震毁的田园、果林。第二,资料如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纪念性记载资料等。
(2)地震见证物 earthquake witness;earthquake testimony;
《现代汉语词典》注解“见证”为“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汉英词典》(1992)注解为“testimony;witness”;《新英汉词典》注释:①witness:证据;证明;证言;证人;目击者;②exhibit:证据;证件;物证。③testimony:证据;证明;证言;人证。
检索百度百科《汶川地震博物馆》条:①地震见证物,包括图文资料、废墟书包、遇难者遗物等;②抗震救灾见证物,包括党政领导、军、警、志愿者的实物资料标语等。③震后建设建见证物,包括抗震自救者、支援建设者的实物或资料。
综上所述,地震见证物是指用作证明地震活动事件及与其有关的人类活动事实的证据、物件,作为证据的标记、符号或物品。
第一,地震见证物是与见证地震事件有关的物品。
第二,地震见证物可能是可移动的,也可以是不可移动的。
第三,地震见证物可以是实物信息,也可以是记录地震信息的资料。
第四,地震见证物有的在某次地震前产生,地震中产生,也有在恢复重建时产生。
5.12地震见证物是可作地震灾害事件证据的物品,是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和见证当时地震灾害的情况的遗留物。根据四川省地震文物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5•12”汶川大地震文物资料征集大纲》和各地“地震文物征集方案”,地震见证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①有关地震灾害破坏的实物、资料;
②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实物、资料;
③国际援助的实物、资料;
④灾后重建家园的实物、资料;
⑤抗震救灾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实物、资料;
⑥反映地震灾害及抗震救灾的其它实物、资料。(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关于征集“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有关文物的紧急通知》川文物博函〔2008〕54号)
(3)地震纪念物 earthquake relic;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纪念物是:用来表示纪念的物品。《新英汉词典》注释relic名词有“遗物;纪念物;遗迹;废墟”等意义。
纪念物是指用来纪念某次事件或人类活动的物品,包括纪念建筑物、纪念标志物、纪念符号承载物等;也包括纪念章、纪念册、照片等。
地震纪念物是指专门用来纪念、标识或怀念某次地震事件的建筑物、物品和资料。
①建筑物如汶川地震区计划建设的纪念建筑物如北川县城地震博物馆、都江堰市地震科学博物馆,地震纪念馆、地震死难纪念墙、地震救援纪念碑,汶川县映秀镇汶川地震遗址公园,汶川县映秀镇震中纪念碑,绵竹汉旺工业地震遗址公园,什邡穿心店工业地震遗址公园,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已经建成的唐山地震纪念广场、纪念塔。
②纪念物品如512地震纪念章、512地震纪念衫、512地震纪念带、512地震纪念册。
③纪念资料如512地震影像资料、文字资料、文献档案资料。
地震纪念物是地震后根据需要设计、制作完成的。
(4)地震文物earthquake cultural relics;
《现代汉语词典》文物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4]。现在人们普遍把古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东西称为文物,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汉英词典》(1992)释义文物是“cultural relic;historical relics;”。《新英汉词典》注释relic名词有“遗物;纪念物;遗迹;废墟”等意义。注释Cultural 有“文化上的”意义。注释historical有“历史的,历史上的”意义。
①词典释义文物: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墓葬、建筑和碑刻;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以及生活用品;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③《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认为文物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综上所述:地震文物是指珍贵的地震遗物、遗存。或者说地震文物是指典型的地震遗迹遗址。
不可移动地震文物可以分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省级保护地震文物,如国家级、省级典型地震遗址遗迹。
馆藏地震文物也可以分为:馆藏一级、二级、四三级地震文物
(5)地震遗存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earthquake
《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释义遗存是“考古学专有名词。一般用作遗物和遗迹的合称。也有些著作单独称遗物或遗迹为遗存。参见遗物、遗迹。”遗存,即遗留、存留;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类
地震遗存包括地震遗迹和地震遗物。主要文献有两种观点。
第一,地震遗存是抗震救灾遗留的物品。如杨军《让灾难遗存成为特殊的旅游资源》指出“5.12大地震瞬间摧毁了四川省汉川、北川、青川等多座县城,也给都江堰、什郁、彭州等城市造成巨大损毁。在给灾区人民生命则产带来重大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山体滑坡、路桥断裂、堰塞湖、建筑废墟等地震遗迹;留下了无数富有纪念意义的学生用具、生活物品、遗书、遗照等遇难者遗物;形成了众多的抢救现场、临时指挥部、救护所、安置点等救援遗存。日前看,这些遗迹、遗物和遗存都是灾难的象征,但从长远看,如果对其进行有效的旅游规划与利用,则完全可以变为灾区今后发展旅游的一种独特资源,为灾区的恢复与长远发展做出贡献。”(杨军:让灾难遗存成为特殊的旅游资源[N].中国旅游报2008年5月28日第011版视野)
第二,地震遗存是地震事件遗留下来的一切物品。如叶茂林《地震考古——用考古学方法介入地震科学研究》提出“考古学是研究过去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遗存物,并通过这些物化的人类活动证据,观察、研究和复原古代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考古学从来就十分注重相关的自然遗存与人类文化遗存的关系。考古可以发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古代遗存现象,这些现象既可能是文化的也可能是自然的。”(叶茂林:地震考古——用考古学方法介入地震科学研究《成都文物》2006年第4期)。(姬勇:成都市档案馆接收首批“5.12”地震遗存实物[N].《中国档案报》2008年5月26日 第四版)。
本研究认为:
第一,从考古研究对象,地震遗存应该包括地震事件遗留下来的一切物品或物质遗存,包括地震遗迹遗址。
第二,地震遗存还应该包括精神遗存(文化遗存),或非物质遗存。
因此地震遗存是指地震遗留下来的一切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或人类文化遗存)的总和。
(6)辨析
第一,地震遗物是地震或与地震有关的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承载地震灾害信息的各种实物和资料(或地震灾害信息载体)。
第二,地震文物是地震灾害事件中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或教育意义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包括典型的地震遗址、遗迹、遗物和纪念物。因此,地震文物是珍贵遗物;典型地震遗址、遗迹都是文物。
第三,地震遗迹、遗址、遗物的三者的区别是:狭义的地震遗迹的核心仅指地震活动痕迹,也包含事物;地震遗址的核心是与地震遗址遗迹有关的地方、空间;地震遗物、见证物、地震纪念物是实物或资料;文物则是具有珍贵或突出价值的地震遗迹、遗址、遗物或纪念物;地震见证物包括有地震活动和人类抗震救灾活动有关的一切实物、资料。
第四,地震遗存不一定是地震遗产,具有价值的遗存是遗产。具有珍贵和突出价值的是文物。
(三)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
(1)文献定义
旅游资源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著述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研究具体事物时考虑的角度不一样,给旅游资源下的定义不一样。借鉴了以下文献:
①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学概论》(1993):“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其他任何因素,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关键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其他因素,吸引力因素。
②保继刚,楚义芳等《旅游地理学》 (1993):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关键词: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人工创造物,吸引力。
③邓观利《旅游概论》(1983):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邓观利,《旅游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关键词:自然和社会因素,吸引。
④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1998):“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产生吸引向性、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种事与物(因素)的总和”。关键词:现象和事物,激发旅游者。
⑤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关键词:吸引力,事物和因素。
⑥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自然界和人类社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关键词:吸引力,各种事物和因素。
(2)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旅游资源的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根据上述文献,本研究认为对旅游资源的内涵理解应掌握五点:
①旅游资源系统是各种事物和因素的总和。
②旅游资源是自然和人文社会中的客观存在。
③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是具有吸引功能。
④吸引对象是旅游者。具有不同吸引功能的旅游资源会对不同人群产生吸引力,但吸引的对象是必须旅游者。
⑤可开发性是具有旅游价值、可产生效益和开发条件。即对于旅游资源赋存的品评、开发,是与市场的需求相一致的。
2、地震旅游资源
地震遗迹、遗址旅游资源统称为地震旅游资源。
(1)地震旅游资源文献研究
对地震旅游资源研究,主要参阅了以下文献:
①自然遗迹景观。“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是一种独特的地质旅游资源。它是由破坏性的地震作用,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功能的自然遗迹景观。”(吴肖淮:《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1.)。
②地震遗存景观,记载、纪念实物。1989年卢云亭、侯爱兰《震迹、震记旅游资源的研究》第一个对地震旅游资源分类和定义。地震旅游资源是“围绕地震所产生的特种旅游资源”;这种旅游资源“可分为震迹和震记两种”。“震迹是由破坏性地震,以突然暴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存景观”,“ 震记是为记载、纪念地震而保存下来的人文类碑记、石刻以及纪念建筑物、展览实物等”。
傅广海《四川地震资源与开发研究》认同“地震所产生的灾害性旅游资源属于特种旅游资源,可分为震迹和震记两种。震迹是由破坏性地震,以突然暴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存景观”。“震记是为记载、纪念地震而保存下来的人文类碑记、石刻、纪念建筑物及展览实物等”。但认为“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卢云亭先生(1990年)“对震记旅游资源的界定不够全面,缺少卫星照片、航拍照片、现场实拍的数码照片和视频影像以及抗震救灾过程的数码信息静态和动态要素”,“应将震记旅游资源的定义修改为:震记是为记载、纪念地震而保存下来的影像、照片、文献、碑记、石刻以及纪念建筑物、展览实物等,可分为3种类型,即文献型(含照片、影像)、碑刻型,纪念型和展览型”。(傅广海:四川地震资源与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36卷第36期)与卢云亭先生同,修改后的震记简约后仍然是记载、纪念实物。
赞同卢云亭先生定义的还有阚兴龙《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任葆德《奇特的地震旅游》等。
③自然地震地貌,建筑遗址景观,地震文化景观。秦晋,徐兰伏《正在开发的地震旅游资源》认为“震迹旅游资源是指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所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和科学考察价值的自然地震地貌,以及具有抗震典范的建筑遗址景观”。“震记旅游资源是指为了记载、纪念某次地震而保留下来的文化景观,如古今地震碑刻、纪念碑、展览馆等。”(秦晋 徐兰伏:正在开发的地震旅游资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6年04期,)
(2)地震旅游资源的内涵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地震旅游资源是围绕地震形成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地震遗迹、遗址等事物和因素的总和系统”。本研究对其内涵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地震旅游资源是围绕地震形成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的总和。地震旅游资源既是地震活动形成的、也是人类认识地震、预防地震、抗震减灾、灾后恢复重建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活动形成的。因此,围绕地震形成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称为地震资源要素。地震旅游资源系统是由地震旅游资源要素、结构和功能组成的,时刻与系统外部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整体。地震旅游资源要素有物质形态方面的事物或因素,如自然物质或因素、人文物质或因素;也有更高一层次的,如地震文化的、地震经济的因素等。地震旅游资源系统是一个复合要素系统,它由众多内涵不同、价值不同、吸引功用迥异的单项资源要素(事物或因素)组合而成。
第二,地震旅游资源是自然和人文社会中的客观存在,遵循客观规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①地震自然旅游资源形成遵循自然发展变化规律。②地震人文旅游资源形成遵循社会发展变化规律。③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对地震旅游资源的内涵的认识不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因时而改变。④地震旅游资源是物质的。包括地震遗址遗迹物质系统(包括可移动、不可移动),地震遗址遗迹信息承载系统(包括有的文献称为震记、文物、超物质形态的文化和经济)。
第三,地震旅游资源是特种旅游资源,与常规旅游资源比较它具有特殊的吸引功能。地震旅游资源价值和功能是地震旅游资源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联系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特别是在旅游资源系统中,其特殊价值和功能显示突出。特殊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体验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精神恢复价值及心灵抚慰价值。如对自然科学的教育、防灾减灾、预测监控、救灾训练等;特殊的社会美价值,如抗震救灾精神、地震文化等。地震旅游资源是强大的自然力控制下的教育与肃穆,是惨烈的灾难环境对人们心灵的刺痛与震撼,是隐含深刻意味的抗震文化的诠释与旷远,是无法控制的人性呼唤的宁静与天籁,是特殊氛围对人们情感世界的吸引与征服。开发这些特殊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
第四,地震旅游资源吸引对象是旅游者。虽然吸引力必须是单向的,具有不同吸引功能的地震旅游资源会对不同人群产生吸引力,但吸引的对象必须是特殊人群的旅游者,必须是激发产生旅游欲望。
第五,地震旅游资源具有可开发性。具有旅游价值、可产生效益和开发条件。即对于地震旅游资源赋存的品评、开发,与市场的需求相一致。
3、黑色旅游资源
(1)“黑色旅游资源文献
国内以黑色旅游研究的学者不少,但鲜见于黑色旅游资源的定义。文献代表如下:
①与战争、死亡、灾难相关的景点、事物。2009年中国海洋大学洪文文《中国黑色旅游开发研究》对黑色旅游资源的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概念、旅游者动机、特征、资源分类等)进行梳理,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以加深人们对黑色旅游的认识。认为:黑色旅游资源“凡是与战争、死亡、灾难相关的景点、事件都可以纳入到黑色旅游资源的范畴之下”,“在诸多的地质灾害中可以用作旅游开发的资源主要有地震遗址遗迹、泥石流、山体滑坡遗址等。”“首先,按照黑色旅游资源本身的性质,可以将其分类为自然灾害类旅游资源和人为灾害类旅游资源”;“其次,按照黑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经营导向,可以将黑色旅游资源分为公益性黑色旅游资源和盈利性黑色旅游资源”;“第三,从微观的角度,即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赋存状态出发,可以将黑色旅游资源分为博物馆类、主题公园类和旅游景区类”。
②灾害景观与抗险救灾事迹。曾献君,杨瑞,廖兰《基于感应认知原理的汶川灾区黑色旅游资源开发探讨》认为:灾区形成的类型丰富的地质灾害景观和地震与抗险救灾过程中一系列的感人事迹都是进行黑色旅游开发的基础资源”。包括地裂带,泥石流遗迹,地质灾害遗迹山体崩塌、滑坡遗迹,物质资源堰塞湖,被损毁的现代城镇建筑遗址,羌族历史文化遗存(物质));文物古迹,其他类型的文物古迹,地震时发生的各种感人事迹;感人事迹,非物质资源救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感人事迹,羌族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 服饰、饮食、语言、音乐、舞蹈等。
③自然灾害遗址。杨方琳《四川地震遗址“黑色旅游资源探析”》认为:国际上普遍将由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遗址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称为“黑色旅游资源”,依托该类旅游资源所展开的旅游活动称为“黑色旅游”。为与国际接轨,笔者在此将四川地震遗址旅游也归为“黑色旅游”。
(2)小结
黑色旅游资源是指战争、死亡、灾难相关的景点、事件。
本研究认为“黑色旅游资源是围绕各种灾害、灾难形成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灾害遗迹事物和因素的总和”。本研究对其内涵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各种灾害、灾难,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
第二,各种灾害遗迹事物和因素,是指灾害遗留下来的,稳定的事物和因素。包括不可移动的,可移动的事物和非物质文化因素。
第三,具有旅游价值是成为旅游资源的必备条件。核心价值仍然是旅游吸引价值。
第四,吸引对象是旅游者。特殊资源吸引力吸引特殊旅游人群。
第五,具有可开发性。包括价值、效益、条件。
4、地震旅游、灾害旅游、黑色旅游辨析
旅游是非定居者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人群流动的目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地震旅游、灾害旅游、黑色旅游既是推出的旅游产品,是特殊的旅游产品。也是一种出游目的,或生活方式。
(1)地震旅游
①概念。凡是围绕地震灾害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开展的旅游活动都是地震旅游。
地震旅游系统由主体——灾害旅游者,介体——灾害旅游业,客体——灾害旅游资源 ,载体——灾害旅游的内外部环境4大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旅游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加上人们减灾防灾意识不高,适宜开发地震旅游。
②关于地震旅游的研究。
第一,有文献可查的地震旅游综合研究始于1989年,卢云亭、侯爱兰《震迹、震记旅游资源的研究》,刘嘉言《地震的旅游评价研究》(1989),首次阐述了地震与旅游定义性质之间的根本区别与联系,并提出开发地震遗迹,加以保存的建议。2001年,随着重庆黔江小南海等一批地震遗址被陆续批准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而设立保护区〔点〕,旅游开发成功,国内陆续出现了对地震旅游的新一轮研究,国内对地震旅游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掀起了地震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高峰。
第二,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国内的文献资料对于地震旅游开发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重庆小南海的地震发生于1856年,相关研究成果出现于2006年,之间相差了150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于1976年,而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出现于2004年,滞后了28年。昆仑山8.1级大地震发生于2001年,相关的地震旅游研究出现于2004年,滞后了3年。这些滞后性,在地震旅游的地震遗址遗迹保护性、开发性发面,留下了难以弥补的缺憾。因此,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日子里,尽快开始地震旅游规划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地震旅游基础研究有待深入。如地震旅游基础理论、概念辨析、资源分类、开发理论、地震产品研究。
5.12汶川地震前的部分地震旅游研究文献如下:
卢云亭、侯爱兰.震迹、震记游旅资源的研究[J].资源开发与保护,1989年第5卷第3期
刘嘉言.地震的旅游评价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任葆德.对我国地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灾害学,1993,04
叶红.人造地震有奇趣[J].西藏旅游.1994.03
任葆德.观赏性·知识性·科学性奇特的地震旅游[J].中国外资.1995,06
秦晋、徐兰伏.正在开发的地震旅游资源[J].河北省武安师范学校,1996,04
许林、孙祖桐.我国地震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J].国际地震动态,2000,09
贺明华.新疆地震地理景观考察录.[J].山西地震.1990,02
孙祖桐:我国地震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j],《国际地震动态》2000年9期
何年.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堰塞湖EJ].城市与减灾,2001,05
周绪纶.叠溪地震的今昔一为建立叠溪地质公园进言[J].四川地质学报,2003,03
张加庆、常震广、王赞军.昆仑山8.1级地震遗迹的开发[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4,02
董思文、刘刚.让世界记住海原——挖掘1920年海原大地震资源的思考川.共产党人,2006年02期
杜海忠、刘坤梅、丰志美.灾变景观旅游地开发研究一以小南海地震遗址景区开发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04
戴华光.“中国西北地区典型大震遗迹保护"项目成果介绍[J],《国际地震动态》,2006年9期
伍长云、王淑娟.关于唐山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③关于四川地震旅游的研究
四川(汶川)地震震级大、波及范围广,在四川境内留下了大量的地震遗址。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5.12地震后关于四川开展地震旅游的文献很多(此处不赘述,见地震遗迹、遗址参考文献)。归纳起来主要分为4类:
第一,地震遗址遗迹资源调查、评估研究。文献虽少但扎实。如:郭建强:汶川Ms 8.0地震遗迹景观初析;彭晋川,陈维锋: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杨芳林:四川地震遗址“黑色旅游”资源探析等。
第二,地震遗址遗迹资源开发研究。文献多,如:阚兴龙、李辉、周永章: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邱月:不能忘却的记忆——关于地震遗迹景观的思考;陈春艳:汶川地震灾变景观旅游开发研究等。
第三,博物馆建设研究。如:冯骥才:地震遗址博物馆的设想;范晓:5·12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公园群落的建立;李同德,建立汶川地震遗址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吴长福,张尚武,卢永毅,吴承照:汤朔宁.永恒北川——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概念设计;李晓江,张兵,束晨阳,张健:回望生命的光辉——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的思考;张业成,张立海:5.12四川汶川地震博物馆特色与主题内容的建议等。
第四,旅游开发研究。如:谭越:四川地震旅游开发研究;刘世明:灾难遗址地旅游开发研究——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等。
④地震旅游和黑色旅游辨析
本研究认为:虽然当前国内外流行“黑色旅游”、“死亡旅游”、“灾害旅游”。但是,本研究认为地震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开发主题还是以“大爱旅游”、“地震旅游”、“地震文化旅游”、“地震遗迹旅游”、“地震遗产旅游”为好。理由如下:
第一,地震旅游主题突出、鲜明。旅游主题以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地震旅游的特色资源就是地震遗迹遗址旅游资源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第二,地震旅游开发的精髓是挖掘地震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依托是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旅游文化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第三,地震文化的核心是抗震救灾精神,512地震遗迹遗址承载丰富的抗震救灾精神文化。
第四,黑色旅游的黑色具有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在西方文化中,黑色一般代表贬义;肯尼亚的马塞人心目中,黑色代表生命;中国彝族人黑色代表高贵;中国E时代年轻人黑色代表庄重、最新时尚。
(2)灾害旅游
①概念。 灾害旅游(disaster touris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灾害旅游指凡是以与灾害相关的事象为对象的旅游活动都是灾害旅游。狭义灾害旅游仅指旅游者出于纪念、教育、探奇等目的而到灾害地,进行的以灾害过程、灾害遗址遗迹、灾害纪念物等与灾害有直接关系的事象为对象的旅游活动。(王金伟《灾害旅游及灾害旅游系统的初步研究——兼论旅游系统》[J].《旅游学刊》2009年2期)
灾害旅游系统由灾害旅游者 (主体)、灾害旅游业(介体)、灾害旅游资源 (客体)、灾害旅游的内外部环境(载体)4大要素组成。4大要素灾害旅游系统有机整体中共存,并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稳定关系。
第一,灾害旅游者是灾害旅游活动的行为者。灾害旅游者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旅游群体。随着生活品质提升,旅游需求多样化成为灾害旅游者;一部分追求另类的“体验”而成为灾害旅游者。
第二,灾害旅游资源是指一切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并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与灾害相关的事象。不仅包括灾害过程、灾害遗迹、灾害遗址、灾害遗物、灾害后果、灾害的模拟与演绎等与灾害相关事象;而且还包括灾害事象所依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第三,灾害旅游业是提供灾害旅游产品的一系列企业和组织的总和。包括:一是有关灾害旅游流产生的辅助行业,如旅行社、旅游信息业;二是在灾害旅游流的流动过程中起到转移作用的行业,如旅游交通行业、通讯行业;三是在目的地对灾害旅游流的交互起到促进的行业,如灾害景区管理业、旅馆业、娱乐业、商业。
第四,灾害旅游环境。灾害旅游环境是以游客为中心,并由客源地、旅游通道,及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所构成的复合环境系统。
②灾害旅游研究。汶川地震后,持灾害旅游观点的学者把地震旅游资源纳入灾害旅游资源范围进行研究。如刘世明,李蔚,刘晓彬:灾难遗址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汶川大地震旅游环线设计为例,分析了开发灾难遗址地的必要性。刘世明:灾难遗址地旅游开发研究——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从理论上分析了灾难遗址地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探讨了遗址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开发模式。
(3)黑色旅游
①概念。 黑色旅游(Dark Tourism)指人们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黑色旅游是是近年来国外,特别是北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
黑色旅游(dark tourism)最早由福利和列侬(Foley&Lemon)于1996年提出,并在《黑色旅游:死亡与灾害的吸引力》(Dark Tourism:The Attraction of Death and Disaster)一书中得到系统研究。它指完全地或部分地被现实的或象征性的面对死亡的动机所驱使的旅游活动。它是死亡旅游在内涵上的一个延展。
黑色旅游包含广。从旅游者的行为方式来看,黑色旅游可以划分为5类:见证公共的死亡;参观大规模的或者个人的死亡地,而这种死亡是以前发生的;访问死者的拘留处或纪念处;参观死者的遗物或象征性的纪念物,这些地点大都位于与死亡地毫无关系的地方;观赏对死亡的模拟与演绎。可见,黑色旅游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悲伤旅游(picf tourism)、大屠杀旅游(holocanst tourism)、公墓旅游(cemetery tourism)、监狱旅游(prison tourism)、战争旅游(war tourism)等多种形式。
②黑色旅游研究。中国文献资料集中于黑色旅游相关理论介绍,国外黑色旅游的介绍,特定黑色旅游目的地开发策划研究。文献如中国海洋大学洪文文:中国黑色旅游开发研究;胡传东,罗仕伟:黑色旅游开发探索;朱俭,何海群:黑色旅游的旅游动机浅析;黄璨,张俊霞:黑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研究;谭小芳:黑色旅游开发如何策划;曾献君,杨瑞,廖兰:基于感应认知原理的汶川灾区黑色旅游资源开发探讨;杨方琳:四川地震遗址“黑色旅游资源探析。在理论研究方面,除胡传东,罗仕伟以及李经龙,郑淑婧对黑色旅游进行了开发探索外,蔡书良,邹盛贵和许林,孙祖桐分别对灾害性旅游资源和地震旅游资源等进行了探索。
③黑色旅游异议。黑色旅游是是近年来国外,特别是北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韩国语言文字主管机构将英语直译的“黑色旅游”翻译成“历史教训旅游”。“5·12”大地震后,关于是否应该开放地震遗址旅游(也就是黑色旅游),在社会各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有学者认为“尽早开放地震遗址旅游可带动四川旅游业全面振兴”,也有想政府提交尽快开放“黑色旅游”的提案,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地震遗址不宜开展黑色旅游,尤其是“黑色”二字是对受灾幸存民众及死难者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