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bed early:推行“三段五步”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25:03

推行“三段五步”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西平高中校长  王俊甫

西平高中实践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始于2003年,我校在学习借鉴杜郎口中学和兖州一中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在反复实践、总结、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出了 “三段五步”教学模式。“三段”即课前、课中、课后,“五步”即学情调查,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质疑解惑;学生展示,共同分享;总结概括,拓展延伸;当堂达标,学以致用。课堂上,学生大胆展示,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呈现出学习型课堂,探究型课堂,展示型课堂,激情型课堂,效果良好,受到有关专家和兄弟学校的好评。“三段五步”教学模式适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应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为此,向各位老师提一些希望和要求以共勉。

一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推出,使高中教育成为关注的热点。目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潮头正劲,对教学科研与改革提出的要求更高。我们一定要顺应改革的大潮,不能在改革的洪流中被淹没。我校总结探索出的“三段五步”教学模式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国家的要求,符合社会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不断探索,我校的教学质量必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学校的发展必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取得的成绩也将更加辉煌。

二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三段五步”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活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原来的课堂是教师备什么就讲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拥有绝对的主动权。而新课改的课堂是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讲什么,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功能和作用由“讲授”向“指导”转化,角色由“演员”向“导演”转化,这样的课堂生成的知识会给教师带来许多困难,许多“拦路虎”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很可能会出现“挂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有面对挑战的信心,通过扎实学习,苦练内功,满足课堂和学生的需求。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

三要加强研究,勇于实践。将“三段五步”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一是要进行教育教学规律研究,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要进行学习规律的研究,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三是要研究“三步五段”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动力;四要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对小组的调控机制,不仅使好学生受益,更应该让中等学生和学困生受益;五是要研究如何控制好过程,在掌握教学进度、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如何在课堂上捕捉教学时机,生成新的教学目标,控制各种“跑题”现象,实行起承转合、穿针引线、即时点拨的具体策略。只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反思、总结,我们一定会成为教育名家,我们的课改也一定会成功。

四要加强合作,共同提高。“三段五步” 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大家提出了更广泛、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较短时间内期望成为样样通、样样精的全能型教师是不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将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加强合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放弃传统的独立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实现合作互补,使合作群体内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互相启发和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上的交流与碰撞,达成一种“默契”,形成巨大合力,实现共同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

实践证明,只有扎扎实实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的优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崭新的课堂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只要我们保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将“三段五步”教学模式坚持到底,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定能收获最美好的理想!

 

落实“三段五步”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快速提高

——西平高中关于自主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广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大力营造课堂教学改革氛围,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我校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特制定了《西平高中自主高效课堂实施意见》。 

一、实施“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目的意义  

实施新课程和推进素质教育都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以课堂为核心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展示、有效训练”教学流程,并做好课前、课后的有效延伸,以此保证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年来,经过努力,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调研发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不适应之处和无效环节,各学科教研组之间以及教师个人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此实施意见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适应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态度,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所谓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不但要引导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从而达到真正的自主合作 ,进而达到优质高效。  

    新课程改革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要注重将学生所学知识设计成与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及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要求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设计教学问题和教学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前提,使自学式、探究式、问题式、讨论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得到综合运用。这就必然要求教学活动在设计上更多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更多的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提倡多种并用,且尝试新技术与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注重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教师由“课堂的主宰”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鼓励者、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要学会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以使学生倍感尊重、关心和帮助,从而使课堂变为师生密切合作、共同提高的阵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总之,要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在快乐中成长。  

    新形势下对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必须实施高效合作的优质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第一要素,彻底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单一评价方式。这就要用赏识的眼光、积极的态度从多层面、多角度去评价学生,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过程性、发展性和表现性做出综合性评价。  

   “自主高效”课堂的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二、“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特征  

1、“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

(一)三段: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自主学习,课后自主巩固。

课前:学生利用上课的前一天大约1530分钟的时间,根据学习目标,在学案的引导下,自主预习,并进行自学检测,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备交流。

课中:按照“五步”的要求,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合作探究自行解决问题,通过当堂检测,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要将“三讲三不讲”落到实处,讲规律、讲方法,讲问题的突破口,最大程度地减少讲授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后:利用当天课后时间,结合课后提高学案对问题进行再思考,自主巩固升华。若学生经过反思还有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则用“疑难问题解答卡”送到老师处,由老师帮助解决。

(二)五步:

1、学情调查,提出问题。4分钟)

目的

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看那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操作

老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A级问题要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

2、合作交流,质疑解惑。(6分钟)

目的

①验证自主学习的效果;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学生没有提出,经过教师引导提出的问题。

②因材施教,激活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科学精神。

操作:

①针对生成的学习目标和教师预设的一些题目独立思考,查各种工具书,但不能说话,不能商量。这是下一步合作交流成功的基础。

②组内互动。小组科代表(小组长)负责组织进行。第一步:对照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全组同学通过问答、板演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第二步:对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其他同学帮助他们予以解决。第三步:对于全组同学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讨论予以解决。第四步:通过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有科代表(小组长)或指定一名同学提出。

③组间互动。科代表或教师负责组织进行。对于组内互动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组间互动来完成。互动从一组开始,按小组顺序进行(如果一小组没有问题,可以进行下一组)。第一步:由一个组提出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并进行点评。第二步:对各组解答或者演示的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由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第二步如有必要,要紧跟第一步进行,原则上不能等到所有的问题学生都讲完了再去实施。

④师生互动。由教师负责组织进行。第一步:通过自主学习、组内互动、组间互动环节,学生没有提出但又是非常有必要的问题由教师提出。第二步:教师引领全体同学思考、讨论、回答这些问题。第三步: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予以总结、提炼、升华。

关键点

①对于学生在互动时如何合作、如何交流、如何讨论、如何思考、如何通过一个过程获得结论教师要给于恰当的引导。

②科代表的作用要充分体现,能完全担当起组内互动时的四项职责和组间互动时的职责,能关注到组内每一个同学,回答问题绝不能仅仅是科代表或者几个好学生。

③组间互动、师生互动时某个同学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小组,组内其他同学可以为其及时进行补充或者更正。

④教师在组间互动时的点拨要及时、准确、到位、清晰,在师生互动时预设的问题要少、要精。

3、学生展示,共同分享20分钟)

目的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由一条线变成立体式的网络,增加课堂容量。

操作

教师方面:

①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了成果,或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

②在展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则是隐身于学生们身后的导演,他们所要做的是点拨、追问、总结点评。

学生方面:

①同学们在研究教师所给“展示”问题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对本组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讨和准备,并指派一名代表“登台”讲解或指派几名代表共同“表演”,同组的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随时切磋甚至批驳。

②学生可以不必申请便可发言或上讲台讲解,只要你展示的有水平,讲解的有道理,你就会赢得师生的尊重甚至是掌声。相反,在展示过程中“出了丑”,得到的是帮助和宽容,而不是讥笑。

③注意每个学生展现的机会,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敢想、说、问、演、答,张扬个性,释放潜能。

4、总结概括,拓展延伸。(3分钟)

目的: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升华本节课的情感境界,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方法等。

操作:

教师(或学生)根据学生在合作交流,质疑解惑时的阅读、思考、合作、交流、讨论、解答等的学习实际和文本要求,进行魅力精讲。

关键点

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要深入、透彻、全面。

②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能准确地把握,能及时整合课堂出现的各种闪光点和不足的地方。

③教师的语言要激情澎湃、魅力四射、深入浅出、字字入心。

5、当堂达标,学以致用。(5分钟)

目的:

培养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学习、社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操作:

①检测学生本节课三维学习目标达成度。

②用多种形式检测题目达标情况。如小组内检查、全班提问、小组间互相批阅、教师收取部分学生的答卷批阅等。

第一步:通过多媒体、学案等多种形式出示拓展应用的题目。第二步:学生独立阅读、思考、解答拓展应用问题。

关键点

①设计的题目在紧扣双基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际扩展开来,能够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②学生一定要有独立阅读、思考、解答的机会和时间。

③对拓展应用题目的达标反馈一定要及时、科学、到位。

④以学生的魅力展示为主,要体现出课堂和生活的联系和学以致用的原则。

2、“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模式

①时间模式:

10+30,即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自主活动时间30分钟;

②组织形式:教师导演,学生展示,小组合作,层次教学;

③课堂模式: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过关课

预习课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做预习笔记,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这个过程既有自主学习、自悟,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

    展示课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先就自己的预习展开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成立体式的网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及展现提升,课堂容量加大,原来一节课完成三个问题,现在能完成十几个;原来一题只有几种解法的,现在多达十几种、几十种。

    反馈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反思总结。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尽力达到不让一名弱者掉队。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鼓励较弱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主动向优等生拜师学艺,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他组的。

过关课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过去一周中学科的重点知识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的易错点、易混点而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定时定量的检测,实行学科人人过关。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3、“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文本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

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黑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上讲台,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气氛,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4、“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对小组的要求:

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A、每个班级编排8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8-10人,小组成员每个学期相对固定;

B、学习小组由班主任(导师)牵头,根据课任教师、学生意见进行分组,小组成员由不同学习能力层次、性别的学生搭配组成,组内结成互教互学对子,形成合作学习的互补性;

C、每个学习小组设行政组长1名,各学科组长1名,由具有组织学习能力和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

D、组长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推选产生。

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8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8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8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8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由教师负责。

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5、“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教师要成为“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

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

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

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6、“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管理:

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

学科、年级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7、“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8、“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评价:

①师生关系: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②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

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③“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④“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四看教师编制的学案。

⑤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是否超过了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三、实施“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的要求 

1、树立正确的课堂观。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这是传统的课堂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只是课堂观念的进步。那么,什么是科学的课堂观呢?著名教育专家郑金洲教授认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洋思和杜郎口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只有改变课堂才能改变学校。我们要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上师生教学相长,用心灵碰撞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扩大课堂的内涵与外延,使课堂意义更丰满。课堂,对我们教师几乎意味整个人生,如果课堂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就很难长出参天大树;如果课堂缺少生机,人生也不会有更大的丰收。  

    2、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提高非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人格魅力、反思能力、行动能力、信心激励,专业发展意识等,传统上教师非常重视专业素质对课堂效能的影响,却往往忽视了非专业素质对课堂的作用,但有时恰恰相反,非专业素质对课堂效能的影响,是更持久、更深远的。如:良好的文化素质,可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化氛围;热情饱满的信心教育激励语言,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一位具有健康高尚人格的教师,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魅力,会于无声处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有的教师不怒而威,有的教师靠亲和力凝聚学生,有的教师其幽默的言谈和优雅的举止深受学生的推崇,这就是人格魅力。  

    3、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探索与自身风格、与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因为,教只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高效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每个环节,每一个情景,每一个活动,都应深入研究、探讨,反复揣摩。   

4、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学案设计、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课堂总结和课后延伸等各个环节体现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  

5、处理好“自主”与“合作”的关系。根据高中学生的阶段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提倡重在自主前提下的有效合作。要明确什么问题应该由学生自主学习,什么问题应由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机要把握到位,杜绝各种教学环节的盲目性。  

6、高效课堂活动期间,每位教师尽最大努力彰显自己的个性特色,且尽可能地渗透、体现我校的“信心教育”,以信心教育为指导原则。  

四、实施“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活动的程序及方法  

第一阶段,各年级推选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或教学能手进行示范课表演或研究课展示,不同年级间进行听课交流。

第二阶段,群策群力进行广泛评课、探讨、研究。

第三阶段,各年级学科教研处集思广义,讨论研究,内部交流听课,以形成本学科的高效课堂模式,并对本科的模式课提出明确的要求或规定。

第四阶段,全员参加,人人参与高效课的讲课、评课。

第五阶段,总结、反思、提高。由教研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讨论研究完善,推选出本学科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积极和高效典型课,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评选或表彰活动。  

第六阶段,学校组织评选或验收或聘请专家点评,最终形成具有西平高中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  

解读“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

 

一、为什么要提出“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

1、实施新课程的需要。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学校发展的需要。提高办学效益,形成办学特色,打造品牌学校,依靠什么?依靠学生的发展,依靠教师的智慧。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港湾,形成能力的运动场,培育思想的摇篮。因此,课堂就是师生共同劳动的土地,这块地肥沃了,学校的花园就会姹紫嫣红;这块地贫瘠了,秋天的收获也许只有学生的眼泪和教师的叹息。

3、减负增效的需要。减什么负担,怎样增效?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方向,一种策略。这需要所有的老师去思考,需要所有的学生去行动,需要所有的家长去关注。

4、课堂教学研究的需要。一个新教师走进课堂,势必要经历几个阶段:规范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长效课堂。研究课堂,正是为了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问题的产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有时候一些旧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因此,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超越自己,这需要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实践。

总之,自主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推进已经是大势所趋。

二、什么是自主高效课堂

什么是自主高效课堂教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较大容量的真正有效的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锤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参与”,其基本目标应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什么是自主高效课堂?它应有六个特点:

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对一堂好课提出了“五个实”标准。即:(1)扎实的课,(2)充实的课,(3)丰实的课,(4)平实的课,(5)真实的课。

华东师大的崔允漷教授将“好课”标准归纳为“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十二字。我们总结出,高效课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学生角度来讲,自主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学生角度来说,高效课堂的主要表现为: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自主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所以,高效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侧重评价:教师向课堂要质量还是向课后要数量;注重教学方法,还是侧重教授知识;讲究整体建构,还是停留细节雕琢。

三、“三段五步”自主高效课堂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

老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走到哪算哪,目标一定要明确。上海格致中学提出“国家课标校本化”,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是最低标准,不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达到这个标准,这是教学质量的底线。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新的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校的课程标准,甚至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确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第二个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课前不布置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课上解决全部问题。这是最高水平的课。如北京22中的数学教师孙维刚、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的马芯兰老师等老一辈的特级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课堂不热闹,但都非常扎实,教学成绩很高。他们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学生的负担很轻但升学成绩很好,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第三个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

要完成教学目标有很多方法,但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用探究就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但自学的能力却得不到培养。一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为宜?现在有些学校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改革的初期硬性限制老师的讲授时间有助于改革的进程。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能硬性规定时间。基本的原则是: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现在许多老师上课就讲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今天是新授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难道学生连一个概念也看不懂吗?老师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了吗?从理论上讲,全班只要有一个学生会,老师也不要讲,先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老师再讲。这样一堂课真正需要老师讲的东西并不多,关键是看老师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第四个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达标问题)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一个老师在下课后能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真正的好课。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

如果一个老师下课后对这四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就能评价自己的课是否效率高。我们也可以用这四个问题来评价别人的课。

 

西平高中学案的编写与操作要求

 

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因此,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学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一、学案的作用

学案的作用主要有: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

3、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

4、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

5、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

6、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二、学案的特点

 “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一份好的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共设置八个环节。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知识链接

1、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

2、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习内容

1、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2、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编写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 课时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 ;参与化原则 ;方法化原则 ;层次化原则

1)课时化原则。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通过对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物理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分析归纳法、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等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或在学案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

在复习课中也能体现学法指导。一章的知识学完后,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典型例题,展开讨论和独立思考,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除了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外,也应该很好的指导、引导学生对本章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梳理。

(五)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设计为本节知识的体系建构。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六)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高考焦点,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题目;每一个学点后面尽量跟上对应的练习,且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从而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都要反馈矫正,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

四、“学案导学”的课堂操作模式

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学习的有力保证。教学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讲授、启发、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探究心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模拟情景,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与主体性品质。

“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具有以下环节: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1、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教师进行学情调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学案导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5、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西平高中备课基本要求

 

1、个人备课

①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深入了解学生状况。

②合理、恰当、全面地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确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③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步骤。

④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合理设计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内练习、形成性检测和课内外作业。

⑥明确分类推进的对象和措施。

⑦通演教材习题和课内外作业,做好实验准备,配备好教具和学具。

⑧根据上述要求,提前一周写好教案,编好学案。教案应包括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板书设计等项目。教案经教研组长阅批后,教师方可持教案上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集体备课

学校要每周开展两次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牵头,在反思前一个教学单元的基础上,对下一个教学单元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检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①年级备课组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每周集体备课两次。集体备课原则上应做到“五统一”: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双基”内容,统一作业与训练。

②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要发言人。提倡交流不同意见与方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注意培养青年教师。

③集体备课除了要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外,还要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

④集体备课要研究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

⑤集体备课应注意给教师留有一定的施展个性的空间。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个人备课,但必须在进一步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复备,不得照搬照用。

西平高中上课基本要求

 

1.教师要保持高尚的师德形象。仪表端庄、得体,举止稳重;语言规范、文明,讲普通话;严格要求学生,训练学生;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教师要遵从教育规律,讲究教学艺术,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学风。

3.教师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要严格抓好课堂教学的质量监控,运用各种正确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科学育人。

4.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重视启发、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注意提问的有效性,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和自学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运用与实践。物理、化学、生物教学实验与演示,教师示范操作要规范,指导学生实验与活动要认真。

6.课堂教学要力争达到优秀课水平。优秀课的要求是: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观点正确,知识准确,教法、学法得当,环节严密,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预期效果良好。

7.教师要严格遵守时间,按课程表上课,不随意调课、拖堂,不在课内做无关的事,上课期间要关闭所有通讯工具。

8.上课前要复案,课后要反思教学,及时总结教学得失,及时听取学生意见,改进课堂教学工作。

西平高中听评课基本要求

 

听课是一种直接的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参加校内外听课能直接学习他人教学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共同探索教学改革途径和培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因此每位教师要挤时间多听别人的课。为了扎实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为加快我校校本教研建设步伐,加强对教师上课的督导,提高教师听课、评课能力,促进教师经验交流与合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听课要求

1、以学习者的身份听课。无论听课者是何身份、地位,一旦进入课堂听课,无论这堂课上得如何,即使是很不理想的一堂课,都要思考教学中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反思对照。

2、观察上课教师的教学智慧。听课时,一是要观察执教者示范、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手段;二是要观察执教者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情境的展示过程,评价方式的采用情况;三是要观察执教者的机智、合理地吸收、处理反馈的学习信息,并灵活地依据各种信息进行课堂教学的适当调整和再生教学智慧的场景。

3、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要着重观察所开展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如设问解答、解析教材、师生交流、生生讨论、训练巩固、启发提高等),认真观察学生的参与广度、深度及其有序性和实效性。

4、体味教学风格。听课时,应注意听执教者在施教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学生的知、能发展极为有利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

5、观察学习效果。听课时,听课者应注重观察大多数学生是否掌握了符合学科特点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是否获得了发展,应注意其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分析、讨论、解答问题的有效度和正确性,以及学生的知、能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兴趣、愿望状况等。

6、规范听课行为。听课教师必须在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不得听课中途退堂,听课期间手机关闭或转为振动,不得讲话、讨论。

7、各教研组举办的示范课、观摩课、汇报课等公开课,本教研组教师必须参加,且做好听课记录,随时摘记讲课的优缺点,以便课后总结、评课。评课结束后,听课记录先交教研组长,再交教导处登记存档。

8、听课时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

1)听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是否有知识性错误;是否有创新的地方;教师的思想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踊跃。

2)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教学手段运用是否熟练、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等。

3)记教学实录和教学评点。听课记录应全面、具体、详细,包括情境创设、教师点拔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及失误,还有对被听者的评析等。

4)同备课组的教师应该认真思考被听课教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等。

9、外出听课后,要及时整理、总结出经验与体会,并和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交流。

10、听课节数。

1)校级领导每周12节。

2)教研组长每周12节。

3)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10节。

二、评课的要求

1、对教学目标的评议。即对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教学能力与方法的评议。重点是对讲授知识(德育应寓于智育教学内容之中)、训练技能及培养能力的评议。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评议。看重点、难点确定是否准确,突出重点的情况及突破难点是否得当,是否通过了道道环节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3、对课堂教学教法的评议。看教法是否得当,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时间安排是否适度,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基本原则,是否具有启发性;教学手段选择是否注意了学习方法,包括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记忆定义公式法则一类基本知识的方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写作的方法、实验操作方法等。

4、对教学态度及教学能力的评价。态度主要指教师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包括教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立场观点正确;还包括工作责任心、对学生的情感、教师言行、精神面貌、仪表等。能力看教学组织能力:组织安排好各环节、师生活动有序、即时反馈、调节应变能力;更主要的是基本功扎实、语言表达、板书实验演示、绘图运算、使用教具等媒体,熟悉新课标及教材内容,运用教法和手段、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能力。

5、对教学效果的评议。课堂学生学习态度、情绪及不同程度学生取得实际收获、目标实际落实情况等。

三、听评课形式

1、单独听评课

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校领导、教研组长都可以随时到教室听课,不一定要先与讲课教师打招呼;其他教师单独听课,一般可先与讲课教师联系也可不打招呼进行听课。听课后要及时评课;讲课教师应热情欢迎别人听课,课后应主动征求听课人员的意见。

2、集体听评课

1)各教研组应在每学期第二周订好听课计划和安排。

每学期都应举行公开课、示范课等,组织本学科全体教师听课。

2)集体听课后,教研组长应及时组织听课人员进行听评课活动,作好评课记录。

3、跟班听评课

对实习教师和新教师,学校安排指导教师。实习教师、新教师应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汇报听课心得,探讨教学问题,指导教师要认真进行指导,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

 

西平高中教研活动要求

 

一、活动原则

立足教学实践,以教研促教学,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力求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常规化,做到“教中研、研中教”。

二、活动时间、地点及人员

教研活动时间规定为每周两次,每次不少于两节课时间。活动时,按学校安排的统一时间准时到办公室或指定地点参加活动,由组长主持并作记录。要求全员参与,任何人不能无故缺席。

三、活动组织及开展

每次的教研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召集,并牵头组织开展各层次教研活动。校领导实行分片包组,积极参与各组活动。每次教研组活动,各组长都要精心准备,根据教研组计划提前一周认真布置各成员围绕主题做好准备,认真安排活动内容,确定中心发言人。每组的中心发言人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必须有书面发言材料。要求组内成员围绕主题人人热情参与,必须发表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思考。避免东拉西扯式的低效,甚至是无效活动情况的产生。研讨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教研活动资料。要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小结,有阶段性的活动成果,不求假、大、空,但求真、细、实。

四、加强考核,落实奖惩制度

组内成员须集中精力参加活动,不做与活动无关的事。如有事不能参加,须向组长请假。各组长要加强对教师的考勤和考绩,对扎实勤奋表现突出的教师及时表扬,对无故不参加或参加中敷衍了事、应付差事者予以批评并进行处罚。同时学校也加强对各教研组的考核力度,既注重结果考评,又注重过程考核。学校还要加大对教师教研能力的考核比重,相关考核结果与职评、评优等挂钩,夯实教研任务,促进教研水平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