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时代所有综艺资源:高考复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42:42

高考复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 何中兴          [内容简介] 高中毕业生回校复读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了,且呈现出一种逐年递增的趋势,而我也正是其中曾经的一员,因此深有体会。无论是从机会成本上看复读,还是从供求关系上看复读,抑或是从博弈论中看复读,高考复读现象都是一个值得各界重视.回应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高考复读  机会成本  供求关系  博弈论

[正文]

                一:复读生的三大类分析

自高考恢复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高等教育是免费的,实行的是统招的政策,上大学就意味着有“铁饭碗”,而招生数量又极为有限,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往届毕业生在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中占了很大比例。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收费政策及毕业生分配政策的改革,复读生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同时又呈现了新的特点,即大量的高分落榜生和已经被录取者加入复读生行列。

第一类,高考失利的毕业生。目前我国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不到60%,因而必然有约40%的高中毕业生落榜。其中一批人,他们具备这样的条件: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或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有着强烈的求学欲望,这一部分人希望再通过一年的努力,上一所理想中的大学,以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而另一部分失利者,则是因为本来在日常的学习考试中有着好的成绩,可是在最关键的高考中却不幸名落孙山,因而不甘于平凡,希望自己的未来能够更加出色。

第二类,报热门专业而失利的毕业生。这是由于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个人需求的结构失衡而导致的。名牌学校.热门专业自然受人青睐,而普通学校.冷门专业则无人问津,这种公寓球的错位必然导致一部分报考热门专业或名牌学校的考生因为排挤而落榜。

第三类因个人偏好而复读的毕业生。他们多是已经被高校录取,但因为自己的偏好或爱好又或是对自己所选专业的未来经济收益分析之后而选择复读的毕业生,又或这是在学校生活一段时间后,觉得不满意而回校复读。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属于其中的第二类复读生,是去复读上一所理想中的大学还是去上一个平凡的大学,最终我选择的是去复读。

从目前我国复读生来源和成因可以看出:当今社会的复读现象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个人或家庭希望能去一所名牌学校或选择一门热门专业,而政府却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同时社会又极缺这样的热门专业的人才,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就结在一起便构成毕业生复读的矛盾性。

            二:复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1.<机会成本分析>

机会成本就是指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于选择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当人们作选择时,不管有没有意识到,机会成本都会影响你的决策。如果问复读的成本是多少?有人会列出一个算式:复读的成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教材及资料费……其实,复读还有另外一种成本——机会成本。如果没有选择复读,而是选择上已考入的大学或是选择参加工作,那么,在复读期间在大学学到的知识或参加工作赚到的钱,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许多选择,而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投入到一种选择上,就不得不放弃其他选择。机会成本在此处可分为物质机会成本.精神(心理)机会成本和其他机会成本。

(1)物质机会成本,即为复读所消耗的一年的时间能做的事。多读一年书,意味着要放弃本来应该可以工作的时间,这可以用这一年所能赚到的钱来衡量。例如早毕业一年可以收入3万元,那麼,复读一年的机会成本就是3万元。又如姚明并没有上大学,他为什么不上理想中的大学呢?因为他有到NBA打球的机会。姚明同休斯顿火箭队签了32 000万美元的工作合同,加上他做广告的收入,每年的实际收入都在1 000万美元之上。可以想象,如果姚明选择上理想的大学,放弃到NBA打球的机会,他一年就少收入至少1 000万美元,这就是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除此以外,多读一年书意味着迟一年工作,这也会带来一些不能够肯定的损失,例如,会失去一些升迁或其他机会。当然,如果付出这些成本得到的未来收益要大得多,复读就理性了。但必须记住的一点是,成本是现在付出的,收益要在未来才能得到。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复读并没有可以万无一失的收益。

(2)精神(心理)机会成本,高三复读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其中他们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恐怖因子明显高于应届毕业生,且差异显著,即复读毕业生的心理状况明显低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经历再一次的高三,对复读生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对复读生的心理发育并没有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复读同样的损失了原有的精神机会成本。

(3)其他机会成本分析

能否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危险系数。复读的结果未必会如人所愿,甚至是极少如人所愿。大多数的复读生在进入大学后,有着很长的一段时间去适应,并很大程度上抱着对学习和生活不满的态度,最终的结果便是:或许这些复读生达线,但是这却不等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同时,我们也看到,通过观察每年入学的新生当中所占的复读生的比例,你会发现,大多数人还是应届生,他们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学习能力,更重要的,他们也有着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不是任何人能做到的。如果说你通过复读在此落榜,你会怎样,会后回答那个出的选择吗?而且同时,你的成本不单单是复读的学费.生活费和宝贵的时间这样简单,更重要的还包括机会成本------你原来放弃的大学学习或者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你能赚到的工资。

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但对以后参加工作影响的危险系数。即使你侥幸进入了名牌大学,成绩却排在最后,始终忍受着很大的压力学习,这样又有意义吗?而且成绩排在最后的最终结果或许就是毕业找工作时,企业根据你的成绩结果而拒绝了你投放的简历。不要以为“考入名牌大学,就有了一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再好的大学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学生,而且当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你复读了两年,最后找工作时却因为年龄的原因而找不到工作,你还会选择当初的复读决定吗?

不管你成功与否,你为复读付出的代价都是沉重的。复读耽搁了你的年龄,葬送了你的青春年华,我们不是都在说,时间是宝贵的,生命是短暂的。那为什么你还要为你的无意义的事而浪费你的时间呢?即使你竭尽全力考上了你所希望的大学,在大学里比你优秀的比你年龄还要小的人比比皆是,你难道不为当年的选择而后悔吗?进一步说,你到了你所想到的大学,就证明你日后工作能力比别人强,你的人生比别人幸福吗?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以是否考取了名牌大学来作标准,你是否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太低下了呢?

就我个人来说,复读之后现在的结果便是在班级中年龄基本上是最大的,可是在一些工作中,有很多年龄限制的规定,因此,我便失去了很多本来可以工作的机会。而且在心理上来说,感觉自己少了年轻人应有的激情。

2. 教育与学生的供求关系分析

(1)对教育供求的经济分析

从个人和家庭的方面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力度越来越大,而且,个人和家庭趋向于选择层次较高.质量较好.未来就业形势好.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学校和专业。而且,随着人们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加深,个人.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渐膨胀,这种需求即表现在量上,即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上大学,又表现在质上,即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上好大学。由于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是个人进入社会的凭证,也是个人步入高层社会的敲门砖,因此,近年来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特别旺盛。近几年来,我国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有着很大的提高,现在已经达到60%以上,但仍然还有100多万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等院校,因而,在近期内高等教育在总量上仍然是供不应求

    从民办高校.高职和本科院校上来分析。本科院校的大规模扩招极大地冲击了高职、专科院校及民办高等院校,使这些学校招生雪上加霜。因而有大量高职、专科院校及民办高等院校生源不足,大量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闲置,一部分院校呈衰落或萎缩之态。即:一方面,一部分院校生源不足,大量教育资源闲置,乃至专业的取消,学校的解体;另一方面,一些院校极度膨胀,在硬件设施与软件上都跟不上,教学质量下降,教育目标难以达成。

从社会企业及用人单位方面考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及社会用人制度的不断变革,教育在劳动者的就业、个人收益和自我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个人能力素质的要求日趋提高,而一些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品牌学校,而排斥专科生和高职生,这直接影响着个人家庭对学校的选择以及学生对复读的追求。

复读加深了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复读生加入到下一届毕业生中必然加大下一届毕业生的竞争。在招生数一定的情况下,势必使该届的毕业生的一般性落榜人数增加,而他们占据一些高质量、高层次的院校又导致更多的高分落榜,从而加剧了高等教育的供不应求。

(2)对学生供求的经济分析

对大学生供求的分析

S2

S1

D2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里,社会对

高水平有能力的高学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种状况下,社会固然少不了对大学生的需

求;但是人们对知识的渴望逐渐增强,大学

D1

生的数量也成倍的迅速增加,再加上企业和

公司对学历的要求的提高,研究生、硕士生

图二

Q

的人数也在迅猛增加。由以上这几个因素分

析(如图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由D1

D2,而毕业大学生的数量由S1移至S2,这

样大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收入减少很多。

对高中生供求的分析

由于大学生的数量的逐渐增加,使得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减少很多,这样

P

社会就缺少了很多的技术职工。而国家又提出鼓励高中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决策,这样社会对高中毕业的有技术的学生的需求就有所提高了。由这几个原因(如图三),社会对高中毕业生的需求由D1移至D2,而毕业高中生的数量由S1

S2

移至S2,这样高中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收入就

D2

会有所增加。

S1

D1

以上两个供求情况对比分析

大学毕业生由供求影响,他们的收入有所降低;

而高中毕业生由供求影响,他们的收入有所增

Q

加,这么比较起来复读考上一所大学或考上一

所理想的大学与参加工作的收入相比是划不来的。

图三

 

          

                   .复读现象的博弈论分析

博弈论研究人们行为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和结果。而我们也可以从博弈论方面来分析高考的复读现象。

假设AB是同学,两个人高考都没有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可以有这样的几个结果:1.A复读B没有复读,于是A立志努力学习,并相信自己经过一年的努力一定能够上一所很理想的大学,于是A选择复读;2.A.B都复读,这样在A看来,两个人都复读了,即使最终没有取得好成绩,但脸面上不会有啥过不去,所以复读的选择还是比较好一点。从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总是从对自己最有利的方面出发,期望得到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结果。这便是利益最大化的问题。正如这样的一个现象:城市中的学生越来越没有农村的学生学习努力.而最终: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选择形成了一个纳什均衡:无论城市的学生如何选择,农村的学生都愿选择继续学习;无论农村的学生如何选择,城市的学生都更愿意在保证学业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无论对方如何选择自己都不愿改变自己的即定策略。

             四.高考复读现象的应对策略分析

1.从个人和家庭方面来分析,即转变观念。个人择校与择业是紧密联系的,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是合理的,但作为社会的一员,还应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我国当前的实际是:多种生产力并存,需要多层次的人才。每个人在各行各业都可能成才。即使考上的是一所不是自己最理想的大学,也不要气馁,只要你有实力,对自己充满信心,依然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毕竟在你以后就业时,考察的主要是你的能力,凭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超过名牌大学的学生。即使你没有考上大学,你仍然可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为社会需要的是一个多层次的人才,正因为如此,国家鼓励和提倡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促进基层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2.从政府方面来分析,即调整政策。不同类型复读生的存在,政府的行为占很大的原因。政府投资向本科院校和重点院校倾斜,高校的收费政策也不甚合理,人为使得一部分学校有优越的经济和政策条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另一部分则处于劣势。为此,高等教育要调整各种政策,减少或减弱高考复读现象的发生。其一,在高教管理上,中央只管几所重点或特殊院校,保证代表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高等院校的正常发展。地方要均衡对不同水平、层次院校的投资,否则,只会让“胖子更胖,瘦子更瘦”。其二,在确立高校收费的标准上,要严格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实行重点院校高收费,专科、高职等学校低收费,平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个体投资收益率,合理拉开高校间的水平、层次的差距。其三,政府还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除此以外,政府还要调控企业,改变某些企业的观点与认知,即:并不是从名牌学校出来的学生就比从专科学校出来的学生厉害;鼓励企业加强对普通学校学生的招收。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只喜欢招收那些专门任职的学生。

3.从高校方面来分析,即面向市场,提高质量。高校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政策的支持固不可少,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才是关键。高校要面向市场办学,提高办学效益,利用自身的专业性、技术性强,培养时间短、见效快的优势,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根据科技发展及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的要求,不断优化培养目标,主动适府社会的需求,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和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刻改革,争取在市场竞争中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此外,高校还要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争取一些高质量、高水平兄弟学校的支持,借鉴其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借用其一些闲散的教学资源,聘请其教授讲课。

               五.分析之后的思考

针对这样一种现象:上名牌意味着就有了铁饭碗;企业更希望拥有持有大学名牌的学生;个人和家庭在高考失利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选择复读,以期望上名牌,以期望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但通过上面的经济学分析我们认识到:高考复读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它带走的是一部分机会成本,而且还导致了供求矛盾的发生,除此以外,毕业之后因为复读我们还有很多的限制。当然,复读不复读是个人的选择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但能上大学却非要复读却是一种资源浪费,毕竟教育带给我们的不是死知识,而是活能力,名牌并不意味着一切,不复读也不意味着未来的失去,我们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很多,成才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通罗马,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机会成本.供求关系及其它方面考虑自己的选择。

参考资料: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

《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

《微观经济学》(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