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默村郑苹如小说:《快乐呼吸16法:禅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6:10:08
字号:大 中 小

《快乐呼吸16法:禅悦》

 禅修是“放下”之道。在禅修中,你“放下”了外在的复杂世界,进而实现内在的安定。禅修是净化与增强内心力量的好方法,这种从世间解脱的净心经验,即是不可思议的禅悦①,它比“性”更美好。

  ①禅悦是指进入禅那时的喜、乐等状态。在初禅与第二禅有喜有乐,第三禅无喜有乐,到了第四禅则无喜无乐。其中“舍清净”、“念清净”,也是一种禅悦。

 禅修的目标

  想知道禅修时应该如何努力,你就必须清楚地了解禅修的目标。若能了解禅修的目标是获得内心的美好寂静、安定和清明,那么你修行的着眼点与方法就会更加明确。你应该努力于修习“放下”,培养断除烦恼的心。

 佛陀有个简单而深奥的说法:“致力于‘放下’的禅修者,能轻易达到三昧。”“三昧”即指“等持”或“定”,它就是禅修的目标。佛陀的意思是,能够舍弃、放下或脱离,即可获得禅定。

应努力于放下或舍弃世间一切牵绊的烦恼。

舍弃心中那些牵绊烦恼时,你将会感到更轻松、更自由。在禅修的各个阶段,你都将会一再经历这样的“舍离”的不同次第。

第一部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禅修的基本方法    本章将要探讨禅修的七个初级阶段。

 第一阶段:觉知当下

  首先,如何放下过去与未来的包袱。你们可能以为这事很简单,其实不然。 不必缅怀过去,不必紧紧抓着装满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则,你就是在用并不必要的重担来压垮自己。只要放下过去,你就能立即得到解脱。

  至于未来的事情,包括忧虑、恐惧、计划、期待,你也应该放下,佛陀曾说:“不论你以为它将会如何,它总是会变成另外的模样。”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和无法预测的,所以没有必要去思考未来,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样做更是浪费人生。

你无法预知未来,未来是如此奇妙、神秘、完全超乎预期,你完全可以抛开对未来的所有顾虑与期盼。

“没有‘坏的禅修’。”他是对的。不论是“坏的”或“有挫折”的禅修,到最终,你所有的辛苦付出都会得到回报。
     在禅修的困难阶段,你是在积蓄力量,在为成功奠定基础。勤奋禅修时,你的力量将会增强,从而创造出获得平静的动力,当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你的内心将进入一个美好的禅修境界,那便是“领薪水的日子”。但你必须记得,多数工作是在所谓“坏的禅修”中完成的。  

 过去与未来都是负担

    在禅修的第一阶段,你对当下的专注,要达到全然不在意时间流逝的程度。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不知道!你甚至不记得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而只知道“当下”。那种没有时间观念的感觉极为美妙,在没有时间的空间中,你将了悟当下的实相。
    当下的实相是宏大而庄严的。当你放下过去与未来的一切时,也就相当于活在当下,心中只有当下的念想,此即禅修的第一阶段,达到此阶段,说明你已摆脱进入禅那的初步障碍。

  接下来,你需要积极努力地精进,稳固并安住于这一初级阶段,这点相当重要。

  第二阶段:静默地觉知当下


    静默意味着不评论

  开始第二阶段的讨论之前,我们先理清“静默地觉知当下”与“评价当下”之间的差别。以观赏网球比赛的电视转播为例,你会同时看到两场比赛:显现在荧幕上的比赛,以及你听评论员描述的比赛。评论经常是带有个人偏见的,例如澳洲人与美国人比赛,澳洲主播与美国主播的评论一定大不相同。在这个譬喻中,只看电视画面不听评论,代表禅修中的静默觉知,而听取评论则表明你也在评论它。你需要明白的是:不带偏见、不作评论地观察当下(静默地感受当下),你会更接近当下的实相。

    我们有时会带着内心固有的认知看待这个世界,事实上,内心的认知完全无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内心只会编织造成痛苦的妄想,使我们怨恨敌人或疯狂地依恋所爱的人,由此产生人生中的诸般困惑。内心会制造种种假象,如同技巧娴熟的演员自如操纵观众的情绪一样,让你感到恐惧与罪恶、焦虑与沮丧。因此,你若想追求当下实相,应珍视静默,在禅修时将它看得比任何想法都重要。

  过于珍视自己的思想是保持静默的主要障碍,我们该如何抛开内在的思想?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精炼“觉知当下”,非常仔细地觉知当下的每个时刻。这样,你就根本无暇去评价过去发生的事。当你在注意或评论已发生的事时,就无法专注于当下,这犹如因沉湎于回忆旧访客而忽略了新来者。

  延伸这个比喻,想象你的心是宴会的主人,正在门口招呼客人。若客人进门后主人便开始和他攀谈,此时主人就无法尽到招呼每一位来客的责任。

  由于每时每刻都有客人来访,主人必须不停地招呼,与其中某位访客交谈就意味着错过下一位来客。禅修也一样,你若专注于回忆依次进入内心世界的一桩桩往事,就会错过随之而来的下一桩。
  如果能够心无旁骛地完全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你就无暇顾及内心的感受,这便是精炼“觉知当下”。精炼“觉知当下”、深化内在静默的过程,就好像你鼓足勇气放下三四十年来一直背着的沉重包袱。放下吧!这样你会感觉到极大的解脱与轻松,从此无牵无挂。
   另一个深化内在静默的有效技巧是认出“思想间的空隙”。以敏锐的正念,仔细留意一个念头结束而另一个念头开始之前——就是那里,那个间隙便是静默!
    起初,“思想间的空隙”可能只是一瞬间,但当你感受到这一瞬间的静默时,你会开始慢慢熟悉它,而静默的时间也会因此延长。请记得,静默是很害羞的,若听到你在评说她,她就会立即消失!
静默令人愉悦

  若能放下内在的一切思想,并安住于“静默地觉知当下”中,只要时间够久,便能了解这种经验是多么令人愉悦而美妙。比起种种分心杂念,静默更能使人清明、生智;你若了解这一点,静默将会变得更具吸引力。

  你的心灵应趋向静默,寻求静默,真正必要时才动用思想。我们脑中的多数思想其实毫无意义,只会让自己感到茫然与头痛。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轻松愉悦地专注于追求内在的静默。
  “静默地觉知当下”是禅修的第二阶段。对于禅修的第一、二阶段,我们应付出更多时间,若能完成这两个阶段的练习,表明我们已在禅修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这样,我们便能在静默的“当下”之中,体验到无尽的安定、喜悦,以及随之而来的智慧。

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

  倘若我们希望禅修更进一步,此时就不必去觉知内心所想到的每一件事,而是只选择一件事,于静默的当下去觉知。我们可选择呼吸的经验、慈的概念、观想一个有颜色的圆轮,或其他几个并不常见的事物作为觉知的对象。以下我将要描述的是:于静默的当下觉知“呼吸”。

  专注勿分心

  当你的内心开始持续关注一件事而不作他想时,必会体验到更多的安定与禅悦。此时我们会发现,分心会造成多余的重担,犹如有6部电话同时响起,我们若舍弃5部而只接听一部电话,即是一大解脱。想要专注于呼吸,先要了解分心即是重担,这点很重要。

安忍是捷径

  你若能小心谨慎地努力实现“静默地觉知当下”,会发现自己能轻易地把觉知转到当下的呼吸上,而且能不间断地连续觉知呼吸,这是因为你已移除了“入出息念”(呼吸禅法)的两个主要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内心习惯于回忆过往或思虑未来,第二个障碍是先入为主的内心思想。所以,我才会先教导“觉知当下”与“静默地觉知当下”,以此作为更深邃的“入出息念”的坚实基础。

  我们时常看到,禅修者会过早地进入第三阶段来修习“入出息念”,而彼时他的内心还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跳跃,尚未放下内在的一切思想杂念。

  这便是准备工作未做好,就想修习“入出息念”。这样很难修习成功,很可能因挫折感而放弃。

  反之,完成前面两个阶段的练习之后,你就能轻松地持续专注于修习“入出息念”。一旦你发现很难专注于呼吸,表明你应该重新回到前面两个阶段去练习,唯有安忍才是捷径。


  呼吸的部位无关紧要

  当你专注于呼吸时,有些老师会告诉你,要观察鼻尖处的状态或腹部的起伏等。然而,通过亲身实践,我发现其实没必要去关注呼吸的部位,若专注于鼻尖的呼吸,你就会产生“关于鼻子的觉知”,而非“关于呼吸的觉知”;若专注于腹部,那么你将会产生“关于腹部的觉知”。其实,你只需在当下问自己:“我是在吸气还是吐气?我是怎么知道的?”实践将会告诉你是在吸气还是吐气,放下对呼吸部位的顾虑吧,呼吸的过程才是你需要关注的。

  控制呼吸的节奏

  此阶段的常见问题是如何把握呼吸的节奏。在此阶段的练习过程中,你的呼吸可能会有些不顺畅。应对之法是,你可以想象自己只是车里的一位乘客,不必操心车辆的驾驶,只需放轻松并享受这趟旅程——让气息自行吐纳,你只需坐在车上从旁观察即可。

  当你可以连续觉知自己呼入与呼出气息(即“入息”与“出息”)近百次而无任何遗漏时,便已达到了禅修的第三阶段——持续觉知呼吸,这比第二阶段更能令人感到安定与喜悦。想要更深入的话,你就得准备下一阶段的练习,即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

  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

  当你有能力把握每一次呼吸的节奏时,自然能进入第四阶段。在觉知入息的第一个停顿时,你会发现自己正不断深入,对入息全过程的感受也在逐渐增强。

  随后,你还会注意到入息之时的下一个停顿,然后是更多的停顿——每一次停顿都只是相当短暂的一刹那——之后你才开始吐气。

  同样地,你会注意到出息过程中的每一次停顿,直到出息全过程结束。当然,你所觉知的都是静默当下的入息与出息。

  让开

  你连续觉知每一回合的入息与出息,直至数百回,这个过程才可称为“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你无法通过憋气或握拳来勉强达到这个阶段,唯有忘却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默默地觉知当下的呼吸过程方可达成。事实上,“你”并未达到这个阶段,是“心”自己完成的。“心”明白在这个阶段只要专注于呼吸,即可感受到平静与喜悦。

  你会发现,要在这个禅修阶段取得进步并不费力,我们只需让开、放下,任其发展。只要肯放下,心就会自动趋近、靠向非常单纯、安定、甜美的心一境性①,在每一个相续的停顿间觉知呼吸。

  ①心一境性:即内心与外界融合为一。

 美丽的呼吸

  我称第四阶段为禅修的“跳板”,因为你能由此潜入禅悦的状态。当我们只是通过让开(不干涉)来维持内心的专注时,当心转而专注于呼吸过程的核心——极度的安定、自由和禅悦时,呼吸本身似乎渐渐消逝了。

  在这个阶段我要提及“美丽的呼吸”,因为心在觉知呼吸的过程时,显得格外美丽。我们在一个个相续的刹那中持续觉知这美丽的呼吸,轻松而且持久。

  接下来我将进一步解释,当呼吸消失时,只剩下不以实体存在的“美丽”,成为内心觉知的唯一对象。我们不再觉知呼吸、身体、思想、声音以及外在世界,所能觉知的就只有美丽、安定、禅悦、轻盈,甚至之后被唤起的一切感知,但它们都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我们早已放下内心的杂念,不再对其他事物妄加评判,此时心是如此安定。刚开始我们只是粗浅地感受到内心的禅悦,而随着禅悦的增长,我们便可进入所谓“禅那”的境界。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描述了禅修的前四个阶段。在进入下一阶段之前,你务必多花点时间,好好修习这四个阶段,以确保自己进阶之前的根基已经非常稳固。这时的你,应该可以轻松地维持第四阶段的禅修——持续专注地觉知每一次呼吸。这不是要你在这个阶段细数呼吸的次数,而是要求你在进阶前,把握自己停留在第四阶段的大致时长。在禅修过程中,唯有安忍才
是捷径!

第五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美丽的呼吸”

  此阶段接续上一个阶段,其转变通常自然且不留痕迹。我们曾讨论过,当禅修者完全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诸般感知不受外界任何事物干扰而渐渐平稳时,其气息将会安定下来,转变为非常平顺安稳的“美丽的呼吸”。你的内心会对此深觉满足和快乐,而观察过程也不会很费力。

  什么也不做

  在这个阶段,“你”无需做什么事也无需尝试做什么,否则就会扰乱整个过程,美丽将会消失,犹如降落在“蛇梯棋”①游戏中的蛇头上,你必会倒退数格。从这个禅修阶段起,造作者(即心中的“自我意识”)必须消失——你只是个被动的正在进行观察的觉知者。

  ①蛇梯棋(SnakesandLadders),英美等国小朋友常玩的一种棋,玩者掷骰子决定要走的格数,碰到梯子就往上爬,碰到蛇就要往下走。

  在此阶段有一个有效的技巧,即暂时打破内心的静默,并温柔地对自己说:“安定。”在此禅修阶段,心通常很敏感,只要轻轻推一下,它就会遵照你的指示去做。这样一来,呼吸将变得安定,并呈现出美丽的意境。

  当我们被动地观察当下“美丽的呼吸”时,对于气息“入”或“出”,或者对气息“初”、“中”、“后”段的感知,都应该消失。

  心不在乎所观察的是呼吸的哪一部分,也不在乎所观察的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心只在乎“美丽的呼吸”这个过程本身。在此,我们应当简化禅修的对象,除去一切不必要的细节,只体验当下的呼吸,只是觉知平顺、连续且几乎毫无变化的“美丽的呼吸”。

  什么也不要做,看看呼吸是如何平顺、美丽和不受时间影响的,看看你能让它多安定。慢慢品尝美丽呼吸的甜美,越安定,越甜美。
  只剩下“美丽”

  呼吸很快就会消失,不是你希望如此,而是当你进入一定的安止状态时,就只会剩下“美丽”这一征象。

禅修者的身体与呼吸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美丽。对禅修者来说这也相当奇特:清楚地体验到自由流动的美丽,而其中并无实体,也不存在丝毫气息。

“美丽”,或更精确地说是“美丽的征象”,乃是禅修之道上的下一个阶段。这个“征象”的巴利语①是Nimitta,即“禅相”。下一个阶段就是“体验美丽的禅相”。

  ①巴利语是一种古代语言,属印欧语系,与梵文十分相近,乃小乘佛教上座部经典(又称巴利藏经)及注释书所使用之宗教书面语言,并被古代佛教徒认为是佛祖释迦牟尼使用的语言。近代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它是一种方言。

  第六阶段:体验美丽的禅相

  第六阶段会在我们彻底放下身体、思想和五入处①(包括呼吸的觉知)时达成,此时你所觉知的对象只剩下美丽而纯净的心理征象——禅相,也即“心”所感知的真实场景,它在初次出现时会显得极为奇特,因为我们先前根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事。然而,“心”会遍寻有关生命的记忆,查找类似的情形。多数禅修者会将此无实体的美(心理上的喜悦)感知为美丽的光,有人会看见白光或金星,有人会看见蓝珍珠等,但那其实并不是光。因为眼睛是闭着的,禅修者的眼识已封闭许久。实际上,那是“心”首次摆脱五入处的世界,犹如满月穿过重重乌云照耀世间(满月在此代表明亮的心,乌云则代表五入处的世界)。此时的禅相不是光,但它被感知为光,这个不尽准确的描述是感知所能提供的最好描述了。

  ①“入处”的巴利语为āyatana。此处的五入处,包括眼、耳、鼻、舌、身等五内入处(五根),和色、声、香、味、触等五外入处(五境)。

  有些禅修者会以极平静或狂喜等身体感觉来描述禅相的初次显露,但禅修者的身识(有关苦乐或冷热等的感觉)已长期关闭,因此那些也不是身体的实际感受(只是禅修者心理上的感受罢了)。虽然有些禅修者体验到了身体的感觉或看见光,但他们所描述的其实都是相同现象,他们都体验到了同样纯净的心境,只是由于感知不同,做出了不同的表述而已。

  禅相的特质

  我们可通过以下6个特点来认出禅相:(1)它只有在禅修者达成第五个禅修阶段,体验到“美丽的呼吸”之后才会出现;(2)它在呼吸消失时出现;(3)它只有在色、声、香、味、触等五外入处完全消失时才会出现;(4)它只有在静默的当下,当内心的杂念完全消失时才会出现;(5)它奇特却又极吸引人;(6)它是具有单纯之美的征象。希望这6个特点可以帮助你区分真正的禅相与想象中的禅相。

  禅相初次生起时,可能会显得模糊,这是因为禅修者太快进入禅相了。在此情况下,禅修者应立即返回上一个禅修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美丽的呼吸。有时禅相如灯塔上的灯火一般,明灭不定直至消失,这也意味着禅修者太早离开了“美丽的呼吸”这个境界。须知,“心”只有先做到长时间轻松地觉知“美丽的呼吸”,之后才可能对于更加细微的禅相保持清晰的正念。因此,在持续觉知“美丽的呼吸”这一阶段里,你应安忍且勤勉地调伏“心”——只有当体验禅相的时机成熟时,禅相才会是明亮、稳定且容易维持的。

  放下

  禅相之所以显得模糊,主要原因可能是你尚未感到深度的满足,还想进一步体验明亮的禅相或禅那。但是你要切记!禅那是“放下”的状态,是不可思议的深度满足。因此,你要先抛开饥饿渴求的心,培养对美丽呼吸的满足感,这样禅相与禅那就会自行生起。

  换言之,禅相之所以不稳定、模糊,是因为身为造作者的你不肯停止干涉。造作者即是控制者,就是那个在后座指挥驾驶的乘客,他总是不肯安分守己,因此才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禅修是自然而然的安定过程,它需要你完全抽身旁观——你只有真正放下,禅那才可能出现。“真正”放下,是要造作者完全不干涉整个禅修的过程。

  让造作者彻底放下的好办法是积极地对禅相表达信念,非常温和地打断内心的静默,并在心中默念,你对禅相完全有信心,因此身为造作者的你会放弃一切控制,并就此消失。此时,心将在你的注视下驾驭禅修的过程。

  在此你无需做任何事,因为禅相极美,根本不劳你费心便能吸引心的注意力。但要小心,你不能发问,例如:“这是什么?”“这是禅那吗?”“我下一步该怎么做?”这些都表明造作者希望再次介入。发问会打断禅修的过程,你可以等禅修过后再来评估一切。就像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只有等到最后所有的数据都齐备时,才会评估实验成果。

  无需注意禅相的形状或者边缘,“它是圆形还是椭圆形?”“边缘清晰或模糊?”这些都是不必要的问题,只会造成更多混乱。让心随意而行,它通常会趋向禅相的中心,中心是最美的部分,拥有最亮且最纯净的光。禅相中心的光明将完全四散并笼罩你,你应放下一切,让心自由自在地遨游,融入禅悦之中,然后进入禅修之道的第七阶段——“禅那”。

  第七阶段:禅那

  要进入禅那之门,你可能会遇到两个常见的障碍——高兴与恐惧。高兴时,心会变得激动:“哇,这就是它!”这时禅那就不太可能发生。对治之法是,把所有的“哇!”都留待退出禅那之后,才激动地叫出来。

  但你更可能遇见的障碍是恐惧,恐惧来自你对禅那的强大力量以及禅悦的认知,或者缘于你发现有些东西在你完全进入禅那后必须舍弃。造作者在进入禅那之前是静默的,但一直存在着。

  然而,在禅那之中,造作者会完全消失,只有觉知者还在运作。你完全能够觉知,但无法控制一切,甚至无法生起一个念头,更不可能做出决定。也就是说,你的意志被冻结了,这对初学者来说会很可怕,因为他完全不曾有过类似无法控制却又完全清醒的经历。

  这种恐惧感可以通过增强对佛法的信心,以及通过认知并趋入禅悦来加以克服。佛陀常在《鹑喻经》等经书中提及,不应害怕禅那中的禅悦,而应追求、增长并经常修习之。因此,在感到恐惧之前,你应当完全信任禅悦,并抱持对佛陀教法与佛陀弟子的信心。要相信佛陀的教法,并在经历轻松、无形、无我和禅悦的过程中,让禅那温暖地拥抱你,那将会是你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经历。你要勇敢地、全心全意地舍弃控制时间的欲望,并亲自去体验这一切。

  禅那的特质

  禅那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如果只是持续几分钟,那就不该称为“禅那”。高阶禅那通常会持续数小时以上,一旦进入状态,你便无法选择退出,只有在心准备好要退出,并在累积的“动力”耗尽时,你才可以退出禅那。每个禅那都是一种相当安定和令人满意的意识状态,因此它的特质就是长时间的持续性。

  禅那的另一个特质是,只有在清晰地认出禅相后,它才会出现。此外,我们应知道,在任何一种禅那中,禅修者都不可能感受到身体(如肉体疼痛)或听见外界声音,或产生任何念头(连“善”念也不会有)。禅修者只会有一种清晰的感知:一段很特别的禅悦经验,持久不变,那不是恍惚,而是一种高度觉知的状态。你可以据此判断,那些你自以为的禅那究竟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止观禅修

  有些传统佛学理论提到两种禅:观禅与止禅。事实上,两者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彼此密不可分。“止”是禅修中产生的安乐,“观”是从同一禅修过程中产生的洞见;“止”导致“观”,“观”也导致“止”。

  那些误以为这里只指导如何修“止”而无关乎“观”的读者需要明了的是,本书所教导的既非“观”亦非“止”,而是“修行”。

  这些方法是由佛陀所教导,并传承自泰国东北部的森林传统,我的老师阿姜查便在此传承之列。阿姜查经常说,“止”与“观”二者就如手心与手背,不能分拆,也不能脱离正见、正思维及正业等来修习。在佛教传统中,“观”与“止”是不可分割的。若要在上述七个禅修阶段取得进步,禅修者确实需要正见并接受佛陀的教法,且必须戒行清净。
修习止观禅法,可在三个方面产生洞见:洞见令人苦恼之事、洞见禅修之道,以及洞见“心”的本质。

  洞见令人苦恼之事

  当遭遇死亡、疾病、失意甚至恼人的争执时,我们不仅会痛苦,还会困惑。犹如在树木繁茂的危险丛林中迷了路,我们应爬到树上的高处去寻找远方的地标(例如通往安全处所的河流或道路),在眺望并掌握前路的情况之后,你的苦恼自然会消失。

  在这个比喻中,丛林代表日常生活中纠缠不清的苦恼事。爬上树顶则代表禅修,那会令你感到平静与安定,洞见便由此产生。

  因此,若遇到重大的问题,别一直去想它,因为此时你已经迷失在自己的丛林中。如果能认真遵循此前所介绍的禅修方法,你便能顺利地解决问题、消除苦恼。你若登高远眺丛林,以此获得平静(亦即“止”),就能从那个有利位置获得解决问题的洞见。

  洞见禅修之道

  在每次坐禅结束时,花两三分钟回顾坐禅的全过程。无需在禅修时“做笔记”,因为你在结束时会很容易记住过程中的觉受。不论坐禅过程是安稳的还是充满挫折的,你都应自问,是不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才会产生安稳或挫折感呢?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完美的禅修者,只有在坐禅结束时回顾与反省自身,才会获得关于禅修的洞见。

  每次坐禅结束时,回顾禅修中获得的洞见,将会深化你的禅修体验并助你克服禅修中遇到的障碍。对此我会在本书第二部分作深入探讨。

  目前我只能说,你需要洞见来达成我所描述的每一个阶段。例如,要放下念头,你就需要获得关于什么是“放下”的洞见,在禅修时每精进一个阶段,你的洞见就会深入一些。在达到禅那的阶段后,你的洞见将得到全面提升。

  此外,这些深入禅修之道的洞见,也有助于解决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因为你身上导致禅修障碍的某些习性,和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造成困境的笨拙态度如出一辙。我们需要在禅修过程中培育内心的力量,以获得平静、产生洞见,然后将两者应用在下一阶段的禅修与日常生活中,去追求快乐与成功。

  洞见“心”的本质

最深入与最细微的洞见,可令你深入了解“心”的真实本质,这洞见并非可以通过信赖或思考而得,只能通过禅修,通过绝对安定、释放“心”而后觉知“心”,方能获得。

  为了觉知心的秘密,禅修者必须完全舍弃思想,长久地安住于禅那中,持续观察“心”。有个比喻是,千瓣莲花在夜晚合上花瓣,在黎明时张开。当第一道曙光落在最外围的那层花瓣上,它们便张开,温暖的阳光又接着落在内层一圈花瓣上,如是往下递延,但若乌云遮蔽阳光,花瓣便会合上。只有不断地接受长时间的日照安抚,莲花才会逐渐张开,直至最内层,最终展露出它的秘密。

  这个比喻中的莲花就代表心,阳光的温暖代表安定的念力,云代表破坏安定的思想或烦恼。有些禅修者只是专注于花瓣的内圈并误以为:“这就是它。”这是虚假的证悟,此时安定会被打破,莲花瞬即合拢。

  然而,随着禅修的逐渐深入,你可以持续安定数小时,可以远离障碍来观察心,并看见最内圈的花瓣完全开展,露出莲花芯中的珍宝,此时的你将会证悟最高的洞见——“心”的实相。你亲自去发现吧!

  我曾提出唯有“安忍”才是禅修捷径。这对于本章讨论的七个禅修阶段都适用,这些都是“放下”的阶段,彼此密切相关。最后进入禅那阶段时,禅修者必须真的放下,这是深度的放下,唯有通过细心与勤勉的修行方能达成。

  在本章中,我只描述了达到禅修初期七个阶段的基本方法,但接下来还有关于禅修的障碍、念的特质和其他禅修对象等内容有待说明。现在,请将你的注意力转向禅修的五个障碍与克服五障的方法。


  第二章 禅修的障碍

  在本章中,我会详细解释“五障”,这些是禅修中常会遭遇的障碍,禅修者必须学习如何克服它们。在巴利语中,这些障碍称为nīvarana,直译为“关门”、“禁止进入”,亦即“障碍”之意。它们会阻止你进入“禅那”,也会削弱你的智慧,并使你更加困惑。因此在佛教中,禅修者若要形容禅修的敌人,五障可谓是“头号公敌”。因此了解并克服五障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要一一克服它们,你必须先充分了解它们。

  有些老师对障碍的解释不够清楚,尤其是那些使你无法进入禅定的细微障碍。如果你不肯尝试着去辨识及克服它们,它们就会主宰你的心,你就无法享受到心的禅悦,也无法增长菩提智慧。

  这五障通常横亘在你与正觉之间。你如果能辨识出它们,就很有可能将之克服。你如果还没能达到禅那,那意味着你尚未完全了解五障;你如果已进入禅那之境界,就代表你已克服了五障。

  佛陀列举五障如下:欲贪、嗔念、昏眠、掉悔、疑。

  第一障:欲贪

  所谓欲贪,不仅仅是我们平常所知道的渴望,它是阻挠禅修者进入禅那的最主要障碍,所以被列为五障之首。禅修初学者最了解它带来的麻烦。“欲贪”的巴利语是kāma-chand,其中k¨?ma意指任何与色、声、香、味、触等五外入处有关的事物,而chanda意指喜好或契合,两字相连后的意思是“喜好、关注或涉入五入处的世界”。

  举例来说,禅修时听到某种声音,我们为何不能忽略它呢?它为何会严重干扰我们?许多年前,我们寺院外面的村庄举办欢宴时,喇叭噪音很大,破坏了寺院的宁静,我们因此向老师阿姜查抱怨噪音妨碍禅修。大师回答:“不是噪音妨碍你们,而是你们妨碍噪音!”

  在上述例子中,欲贪是指心在干涉声音。同理,若有人说因为脚痛而无法禅修,其实并不是疼痛妨碍了他,而是他妨碍了疼痛。他若具备正念,便会看见自己的觉知离开了身体,并再次对感受外界产生兴趣,那便是欲贪在运作。

  人很难克服欲贪,因为我们非常执著于五入处及相关的事,一旦产生执著,我们就无法从中抽身。检视五入处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了解这种执著很有帮助。我们通常会宣称五入处的存在是为了保护身体,但洞见告诉你的恰恰相反:身体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向五入处提供在世间玩乐的载体。你也将会察觉到,当五入处消失时,身体也随之消失,放下其中一个,便意味着另一个也放下了。

逐渐去除欲贪

  你无法单靠意志力便能放下五入处与身体,在禅修中去除欲贪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应选择舒适安静的地方开始禅修,你若觉得坐在椅子上更舒服,也可以这么做——别忘了佛陀有时也坐在椅子上。刚闭上眼睛时,你对身体还没有太多感觉,这就像从明亮处走进黑暗里,得花几分钟才能看清周围,同理,要在闭上眼睛几分钟后,我们的身体姿势才会做出调整。

  像这样迁就欲贪,你的身体暂时会感到舒适,五入处也会得到满足,但这并不会持久。你必须利用这最初的舒适,赶紧让心远离五入处,将其置于五入处所不能及之地。具体方法得从“觉知当下”开始。

  我们的过去与未来几乎都被五入处之事所占据,记忆里充满身体的感受、味道、气味、声音或影像,未来规划里也同样离不开五入处。通过觉知当下,我们可以斩断关于过去与未来的多数欲贪。

  下一个禅修阶段是“静默地觉知当下”,你需要在此阶段去除一切思想,也即去除“欲寻”。佛陀称欲贪的某些部分为“欲寻”,意即细想五入处的世界。对于禅修初学者而言,欲寻最明显的形式是性幻想,我们会为此类欲寻虚耗数小时,尤其在长期闭关时。

  要突破这个阻挠禅修进步的障碍,你需要内观或净信①,且要明白彻底解脱五入处(即禅那)是比性经验更棒的事。出家僧尼放弃性行为,并非出于恐惧或压抑,而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某种更有意义的事。即使只是想到午餐也是欲寻,静默会被此打断。少数禅修者能体悟到自己在注意身体的感觉,例如想到自己正在“吸气”或“听到一种声音”或“感到一阵刺痛”,这些也属于欲寻,都是进一步禅修的障碍。

  ①净信,即清净的信心,所信的对象是真实的、有功德的、能够成就菩提的,乃是佛教中对“信”的一般定义。

  伟大的道家圣人老子,会在傍晚时让一名弟子陪他一起散步,弟子总是一路保持静默。一天傍晚,他们走到山脊时,弟子叹道:“好美的夕阳。”老子从此再也不让这名弟子陪他。当其他人问起原因时,老子解释:“那个弟子说‘好美的夕阳’时,他已不是在看夕阳,而是看见那些字。”所以你们在禅修时必须放弃言语,因为那意味着你已不再对事情保持正念,而只是把时间徒然浪费在描述上。

  在“静默地觉知当下”时,五入处的世界就如被局限在笼子里,无法漫游或造成任何危害。其次,为了完全舍弃五入处与身体,你应将正念集中于五入处世界的一小部分而排除其他部分,也就是将正念集中在对呼吸的感觉上,而不去注意身体的其他感觉或声音。呼吸将成为你从五入处世界进入内心的踏脚石。

  当成功地持续专注于呼吸时,你将会发觉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而你完全不会察觉到声音停止的那个瞬间,因为它的本质即是逐渐消逝。这种消逝就像肉体的死亡一般,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而非突发事件。

  你在坐禅结束后,花一点时间来回顾禅修(如第一章所建议的)时,通常会发现心将不受任何声音的影响。你也会发现身体已消失,感觉不到手,也接收不到任何关于脚的讯息,唯一觉知的只有呼吸。

  当部分身体似乎消失时,有些禅修者会感到惊慌,这显示出他们对于身体的强烈执著,亦表明欲贪正在运作,会阻碍禅修的进步。通常你会在不久之后逐渐熟悉身体消逝的感觉,并开始喜欢不受拘束的美好平静。在此期间,不断鼓励你断除执著的,是由“放下”产生的自由与喜悦。

  接着,随着呼吸的渐渐消失,你的心中将充满庄严的禅相,这时你才完全去除欲贪,不再涉入五入处的世界。于是,你感受到禅悦,并最终来到了禅那的门前。

  正如佛陀在《本生经》中所言:“你越去除五入处的世界,你就越会感觉到禅悦。你若想要体验完全的禅悦,就要完全去除五入处的世界。”

  第二障:嗔念

  第二障是嗔念,也是禅定的主要障碍,西方的禅修者尤其要注意此障。我们一般都认为嗔念即是怨怒他人,但其实并非如此,嗔念的对象,似乎更可能是你自己,甚至是禅修的对象。

  对自己生嗔

  对自己生嗔的一些表现是:不让自己狂喜、安定或禅修成功。这与西方人的性格特点较有关系,根源则在于西方人的教育方式。

  对自己产生嗔念,很可能会导致你无法深入禅修,对此你应当注意。我是在好几年前,听某位西方尼师谈到她的禅修经历时,才发觉这个问题的。她禅修时经常可以深入到几乎就要进入禅那状态,她说自己已经站在禅那的门口了,却无法进入,障碍就是她自觉不该得到这份快乐。实际上,那是她对自己的嗔念阻碍了她,她不愿让自己体验禅悦。从那时起,我在许多人身上都看到了同样的情形。有时当禅修变得安定或令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便以为一定是哪里出错了,于是会对自己生嗔,不允许自己快乐与自在。

  以这位尼师为例,她很清楚地看见介于自己与禅那之间的是细微的嗔念障碍,她自认为不该得到禅悦。为何不该呢?她确实应该得到禅悦啊!世上有些狂喜是不合理的,有些则违反了佛陀的戒律,或使人生病或有可怕的副作用,但禅悦没有任何副作用,也没有不合理,而且佛陀分明是在颂赞它们。

  如果你仔细审视自己的禅修方式,可能会发现自己同样遇到了嗔念的障碍,但并非在到达禅那之前遇上。你可能是在更早一些的禅修阶段,在不允许自己高兴时碰到它,当时你可能更喜欢忍受痛苦,甚于享受安定与快乐,也可能认为自己不应得到快乐、禅悦和自在。

  不愿得到快乐,就意味着你有罪恶感。当某人被发现有罪时,法律的惩罚通常会随之而来。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罪与罚是分不开的。我们若对某事抱有罪恶感,想到的下一件事就会是自我惩罚——否定自己应得的某种愉悦、快乐或自在,而西方人就只会不断惩罚自己。真是疯了!
 善待自己

  我们可以练习慈心禅,让自己放松一下,以便克服嗔念的障碍。你应对自己说:“通往内心之门已经完全向我敞开,我允许自己快乐,允许自己安定,我要善待自己。在此次禅修中,我要有足够的善意,让自己得到安定与大喜。”

  你若发现难以对自己施舍慈心,就问自己为什么吧!也许你心中有根深蒂固的罪恶感,以致你还在期待惩罚,不肯无条件地宽恕自己。

  佛教的伦理之美在于,它不在意别人对你做了什么,也不在意你受到了多么不公平的待遇——你仍然可以完全原谅他们。我曾听人说有些事是无法原谅的,但那不符合佛教的伦理。在佛教中,没有什么事是不可原谅的。几年前,一个精神错乱者跑到苏格兰某所小学,杀死了许多小孩,此后的某次宗教仪式中,一位地位较高的教会执事请求上帝不要原谅这个人,他认为有些事是不可原谅的!听到有宗教领袖不肯宽恕悲剧事件的制造者,并以那样的方式治疗人们的痛苦时,我的心情很沉重。

  如果你是佛教徒,就必然能原谅一切事情。你的宽恕便是治疗,它解决了旧问题,而且绝对不会制造新问题。因为对自己根深蒂固的成见,致使你无法原谅自己,有时是因为问题深埋在心中,有时是因为你已经忘了它。你只知道心中有些事让你有罪恶感而无法原谅自己,你觉得有理由否决自己的自由、禅那和觉悟。为何不尝试着善待自己呢?对自己生嗔,就是你禅修无法成功的主要原因。

  对禅修对象生嗔

  对禅修对象生嗔,这常发生于还不太熟悉入息出息的人身上。我说“还”,是因为熟悉入息出息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只要遵从指示去做,每个人都会成功。倘若你仍然不能成功,可能就是对禅修或禅修对象生嗔了。你可能会坐下来想:“哦!又来了”、“这一定很困难”、“我实在不想做这事”、“我这么做是因为禅修者都这么做”,或“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好的佛教徒,而这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你若带着嗔念开始禅修,勉强为之,便很难进步——你是摆明了跟自己过不去。

  我喜爱禅修,而且非常享受它。某次有幸轮到自己带领众僧闭关禅修,我很高兴,于是对大家说:“太好了,闭关禅修啊!”我每天早上都很期待禅修。“哇!我正在闭关禅修,不必做寺院的其他例行工作。”我太喜爱禅修了,对它毫无憎恶之感。你若也持这种态度,便会发现心正如佛陀所言的那样,在“跃向禅修”。

  我喜欢这个比喻:你走在街上,忽然看见某位老友就在街对面,而你们过去曾共同度过很美好的时光。此时,无论自己正打算去哪里或想要做什么,你都不在乎了,只想冲到街对面去,给他一个热情的拥抱——“去喝杯咖啡吧,我们太久没见面了!我也不管约会是否迟到了。走吧!让我们好好聚一聚。”禅修就像一位亲密老友,你愿意放下手边的所有事情,只为与之相聚一叙。我若是在一里之外看见禅修,一定会冲向它,给它一个温暖的拥抱,并找个地方和它一起喝杯咖啡。至于禅修的对象——呼吸,我的呼吸和我是最佳拍档,我们曾共同度过很美好的时光。若以这种善意看待呼吸,你就会明白,在禅修中觉知呼吸其实很简单。
  当然,情况也许正相反——当你知道自己必须和这个该死而且讨厌的呼吸在一起时。你和它曾有过很不愉快的相处经历,看见它从街对面走过来,你会想:“天啊!它又来了!”你会试图躲开,好让它看不见你,你只想逃避。很不幸的是,许多人确实会对呼吸生起这种嗔念。

  因此,请对禅修的对象培养善意,设法让自己喜欢这段禅修。比如像这样想:“哇!好棒!我只需坐在这里,不必做其他任何事:不必盖房子、写信或打电话。我只需坐在这里,和我亲爱的老友——呼吸共处即可。”你若能这么做,就已去除嗔念之障,而且还能得到反向的增长——增长对呼吸的慈爱。

  我用以下方法来克服对呼吸的所有嗔念。我会将呼吸看成是自己的新生儿,你会把自己的婴儿遗忘在商场里吗?你会把他遗失在路上吗?你会让他长时间离开你的视线吗?我们为何无法专注于呼吸呢?那是因为对呼吸缺少慈爱,我们不喜欢也不欣赏它。你若能像对待自己的小孩或某位难以割舍的亲密爱人一样地欣赏呼吸,你就绝对不会遗忘或放弃它,而是会始终注意它。但如果你对呼吸心怀嗔念,你就会发现自己总是将它遗忘,而且还会一直想着要失去它,因为你一点都不喜欢它。这正是你无法进入禅那的真正原因。

  总之,嗔念是一个障碍,你可以通过悲悯他人、宽恕自己、对禅修对象报以慈爱之心、和善地关爱禅修对象等,来克服这个障碍。当你对禅修对象心怀慈爱时,无需多做努力就能守住它。

  第三障:昏沉

  第三障是昏沉。相信我们都已经通过自身的禅修经验了解它了。我们坐禅时,无法真正知道自己在观察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在观察当下、静默、呼吸,还是在观察其他对象,这是因为心是昏沉的,犹如没有光线照亮内在般,心的世界陷入了一片阴暗与模糊。

  妙法消解昏沉

  克服昏沉最精妙、最有效的方式是任由自己陷入昏沉——别对抗它!记得当我还是泰国森林寺的年轻比丘时,在凌晨3点15分的打坐中如果想睡觉,我就会拼命挣扎,以求战胜昏沉,但抗争通常以我的失败告终。

  不过,当我真的成功克服昏沉而不再感到昏昏欲睡时,掉举①往往取而代之。因此,我会努力平息掉举并再次陷入昏眠,于是我的禅修过程就如钟摆,一直在两端之间摆荡,永远找不到中点。

  ①“掉举”是一种轻度的兴奋状态,陷入掉举的禅修者内心会浮现过往的回忆、杂念,甚至带动欲贪、嗔念等情绪,而无法进入禅定。

  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了解个中原委。

  佛陀主张观照,而非对抗。因此,我开始检视昏沉的原因——过去我一直在凌晨3点15分禅修,睡得少而且营养不良。一个英国比丘身处炎热的热带丛林,结果还能怎样呢!陷入昏沉便是无可避免的结果。

  看清原因后,我选择停止抗争并让脑袋低垂,慢慢睡去——天晓得,我甚至还可能打鼾!不过,当我停止对抗昏沉时,昏沉的情况也没有持续太久。此外,当我通过了昏沉的考验时,接下来即可体验到安定而非掉举。我已找到钟摆的中点,而且从此就能轻松地观察呼吸。

  禅修中的昏沉是心疲倦的结果。若对抗昏沉,则会使你更累,这时,休息可让能量重回你的内心。为理清这个过程,我们要了解构成心的两个部分:觉知者与造作者。觉知者是被动的那一半心,它只接收讯息;而造作者是主动的那一半心,它会进行评估、思考和控制,二者共同消耗同一颗心的能量。因此,当你忙忙碌碌地努力做事时,造作者会消耗你的多数能量,只留下很少的能量给觉知者。当觉知者的心理能量匮乏时,你就会感到昏沉。

  几年前的一次闭关中,某个在城里担任企业主管的闭关者因为工作繁忙而迟到。坐禅的第一个晚上,她的心可说是死气沉沉,因此我特别指导她如何克服昏沉:我请她休息。接下来她连续3天都睡过头,一觉睡到黎明,吃过早餐后又回去倒头大睡,午餐过后再打个大盹。多么精彩的禅修啊,在这毫不抗争的三天里,造作者几乎没得到任何心理能量——心理能量自然而然地流向了觉知者。

  三天过后,她的心渐渐亮了起来,再过三天,她已能赶上其他禅修者的进度。在闭关结束前,她已经领先且成为那次闭关的优秀禅修者之一。

  因此,不要试图对抗你的心,不要想改变情况,应该任由它去。你要与昏沉和解而非作战,接着,你的心理能量将被释放而流向觉知者,昏沉自然会消失。

  珍视觉知

  另一个克服昏沉的方法是更加珍视觉知。禅修之道上有时会有岔路口,左边通往昏沉,右边通往正念。你可以凭经验认出这个路口,这是禅修中选择昏沉小巷或正念大道的时机。往左,你将同时放弃造作者与觉知者;往右,你将放弃造作者而保留觉知者。你若珍视觉知,将会自觉选择右边的正念之道。

  昏沉与嗔念

  昏沉有时是第二障嗔念的结果。我以前去澳洲监狱教导禅修时,常会听到这样的狱中俚语:“多睡1小时,便少关1小时。”拥有这种负面情绪的禅修者会有趋入昏沉的倾向,而嗔念正是其症结所在。

  我们泰国的寺院每星期都会有一次彻夜禅修。在彻夜打坐的过程中,昏沉总会规律性地在午夜过后出现,将我制服一两个小时。回想起来,我在出家之前常在派对、摇滚音乐会、俱乐部里彻夜狂欢,或在凌晨两点聆听某个乐团的音乐,那时我从不会感到昏昏欲睡。为什么?显然当你正在享受所做的事情时,不太可能陷入昏沉,但当你不喜欢正在做的事情时,昏沉就会出现。我以前不喜欢彻夜打坐,认为那是愚蠢的做法,所以只是勉强为之罢了。这就是我心中的嗔念,也是我昏沉的原因。当我改变态度,从彻夜打坐中觅得乐趣并乐享其中时,昏沉便很少出现。因此,你也应该审视自己的昏沉,看它是否源自嗔念。

  禅修忌恐惧

  当我还是居士时,曾在英格兰北部参加过一次禅修闭关。清晨的禅堂很冷,大家都会把毯子裹在身上。但那样很容易使人在禅修中睡着,于是禅师拿着一根大棍子来回巡视,我旁边的家伙才刚开始打盹儿就挨打了。霎时间,每个人的昏沉都消失了——只需一个人被打就足以使我们警醒。问题是,唤醒我的那种恐惧感此后一直跟着我,阻碍我更进一步禅修。这段经历给我的教训是,不宜通过恐惧或暴力等不善的方法,去追寻平静与自在。

  在泰国东北部的古老森林传统中,比丘们会在危险的地方禅修,例如树上的高台、悬崖边或老虎出没的森林里。幸存者说他们得到了很好的禅修,但你却永远无法听到那些不幸者的感言。

  第四障:掉悔

  掉悔(掉举与后悔)是最细微的障碍之一,其主要成分是心的掉举。但请先容我对“后悔”作简短说明。

  后悔

  后悔是你所做过或说过的恶业造成的结果,换言之,它是恶行的结果。若禅修中感到后悔,你应该原谅自己而非沉溺其中。每个人都会犯错,智者并不是永远不会犯错的人,而是能原谅自己并从中汲取教训的人。有些人太后悔了,以致相信自己永远不可能觉悟。

  佛经里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央掘摩罗的故事。央掘摩罗是个连环杀人狂,他杀了999个人,并切下每个人的一根手指挂在颈上做成花环,故有“指环”之称。第1000名受害者是佛陀,他当然无法杀死佛陀,而是佛陀“杀了他”——杀了他的恶行与烦恼。后来,他成为佛教比丘。即使像央掘摩罗这样的杀人魔,都可能达到禅那并完全觉悟,那么你呢?难道你杀过人?你是杀人狂吗?连那样的人都能觉悟,你当然也可以。无论你曾做过什么坏事或对什么事感到后悔,请永远记得央掘摩罗,这样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太糟糕。原谅、放下过去,是克服后悔的良方。

  掉举

  掉举(兴奋不安)就是禅修时一味想要做别的事情,或脑子里胡思乱想,或想去别处(除了当下之外的任何一处)逛逛。掉举一如欲贪,是禅修的主要障碍之一,它会使我们难以长时间地静坐。

  我们之所以感到掉举,是因为不懂得欣赏知足之美:我们不了解“无为”的单纯乐趣,对于既存事物同样心存挑剔而非欣赏。

  禅修中的掉举,永远是无法感受当下的喜悦所致,至于是否能感受到喜悦,取决于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例如看着一杯水,你可以觉得它很美,也可以认为它很普通。禅修时,我们可以把觉知呼吸看做是无聊和单调的事,也可以看成是非常美丽和独特的事。我们如果认为专注于呼吸是很有价值的,就不会感到掉举,不想再做别的事了。

  我从“觉知当下”开始修禅,就是为了克服掉举的唠唠叨叨:“我想去当下之外的某个地方。”无论当下有多么舒适,掉举总会说它不够好。看着你的蒲团,掉举会说它太大或太小、太硬或太宽;掉举会看着闭关中心说:“它不够好,我们应该一天吃三餐,还应该享受客房服务。”

  与挑剔心相反的是知足心,你应该尽一切可能让自己对所拥有的一切及周围的环境感到知足。

  要谨防禅修中产生的挑剔心。有时你可能会想:“我还不够深入,我已观察当下很久了,却一直没什么进步。”此类想法正是掉举的因。禅修的进展如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要对它绝对知足,相信自己的禅修将会更深入。如果你不满意于自己的进步,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因此,要学习对当下知足,忘记禅那,就对此时此刻感到知足。当知足感加深时,禅那将会因应而起。

  要满足于静默的当下。你若真的知足,无需说话,无需多想。大多数言语或想法,不是抱怨或想要离开,就是想做其他事情。“想”意味着不知安定。若真的知足,你一定是安定、安静的。试着强化自己的知足感吧,那正是掉举的解药。

  即使身体疼痛并微觉不适,你还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感知,视之为很好,甚至很美的事。你可以看看自己能否满足于这种状况,以及是否允许疼痛感存在。

  出家之后,我曾有好几次感到身体剧烈的疼痛,但我没有逃避,因为那样无法消除随之而来的掉举。我努力让心完全接受疼痛感的存在并对此感到满足,结果发现自己也能接受更剧烈的疼痛。你若能那么做,便不会感到疼痛有多可怕,掉举也会随之消失,你完全可以安住于疼痛之中。伴随疼痛而来的掉举,可能才是最糟的部分,通过知足去除掉举,你甚至可能享受疼痛。

  请你对目前所了悟的当下、静默、呼吸等,发展知足之心。无论你正在何种禅修阶段,都请知足——发自真心地知足。这样,你将逐渐安定,并使禅修变得更深入。

  克服了普通的掉举后,在更深入的禅修阶段通常还会出现一种更加微妙的掉举。这是指当你初次看见禅相时,陷入掉举的你会三心二意,不满足于眼前的禅相,想要得到更多,并感到兴奋不安——这种状态会轻易地阻挠你体验禅相。你应当采取的对治之法是:什么也不做,只是让自己知足,只是坐在那里看着禅相如花般绽放,而后进入禅那。

  不论你为此要花一个小时还是五分钟,或者永远都不会看到禅相,你都能够知足,那便是走上了通往禅那之道。假如禅相犹如烛火般明灭不定,那是内心陷入掉举的征兆。反之,如果你能毫不费力地将注意力维持于当下的禅修之上,即表明你已经克服了掉举。

  第五障:疑

  最后一个障碍称为“疑”,它针对的对象可能是教法、老师或你自己。

  对于针对教法的疑,你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禅修定会带来美好的结果。你可能已经历过许多美好的事,那就让这些正面积极的经历来强化你的信心吧,你应当相信禅修的作用。打坐,在安定中修心,尤其在禅那中修心,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将会带给你清明、快乐和对佛法的正见。

  说到针对老师的疑,老师们常常像是运动团队的教练,主要工作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学生,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启发学生。但你在信任老师之前,要先检验他们,观察他们的行为,并检视他们是否言行一致。他们若真的知道自己所教授的内容,就应该是有道德、有自制力且可以激励学生的人。只有以身作则、堪为典范的老师,才是你应该信任的。

  怀疑自己的人会想:“我没希望,我办不到,我真没用,我相信除了自己之外的每个人都已达到禅那,且已开悟。”这些挫败与失望感往往会因为老师的激励与鼓舞而被克服。老师的工作是要告诉你:“是的,你可以做到这一切。很多人已经做到了,你怎么会不行呢?”老师会给你打气,要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心想事成。


   事实上,只要你有足够的决心与信心,成功是迟早的问题,唯有那些中途放弃的人才会失败。

  你也可能会转而怀疑自己当下的经历:“这是什么?这是禅那吗?这是对当下的觉知吗?”这即是疑障,它不应该出现在禅修之时,你需要尽可能地放下,让心保持安定、享受快乐,你可以在事后回顾并自问:“那是怎么回事?真有趣。那时发生了什么事?”禅修之后,才是你确认那些事是否为禅那的时机。如果你在禅修时心想:“这是禅那吗?”那么它一定不可能是禅那!因为那样的想法不可能在深入禅修的阶段出现。只有在事后,当你回顾那些状态时,才可能检视它并说:“啊!那是禅那。”

  如果在禅修中遭遇困难,你就该停下来问自己:“这是哪一种障碍?”一旦明白所遇为何种障碍,你就可寻找相应的方法来解决。若是欲贪障,你就该逐渐把注意力从五入处移开,专注于呼吸或别的禅修对象;若是嗔念障,你就该发展慈悲心;若是昏沉障,你就该记住“珍视觉知”;若是掉悔障,你当谨记“知足、知足、再知足”,或练习宽恕;若它是疑障,你就要坚定对老师、教法以及自己的信心。

  每次禅修时,你都应该有系统地运用合适的方法来解除相关障碍,这样一来,你所遇到的障碍很快就会消失。

  障碍工场

  禅修者之所以无法克服障碍,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障碍的出处。想要获得成功的禅修,禅修者务必充分了解障碍的运作过程(那是只有身处觉知者与觉知对象之间才能看见的)。造作者制造障碍,阻碍禅修者进步,而制造障碍的工场就位于心与其禅修对象之间的空间里。

  聪明的禅修者会观察自己的呼吸,同时也会注意“如何”观察呼吸。若能看见自己对呼吸的期待,你便是遇到了第一障“欲贪”;若能察觉其间的侵略性,你便是遇到了第二障“嗔念”;若能认出其间的恐惧(也许是害怕失去关于呼吸的觉受),你便是在禅修时碰到了几种混合的障碍。有时你看似成功,能专注于观察呼吸数分钟,但却无法进一步深入。实际上,你在禅修中的主要任务即是发现这些障碍并把它们排除。

  不论面对何种觉知对象,若能把安详、慈爱放在自己与觉知对象之间(即安详、慈爱地对待觉知对象),那么你在禅修的每个阶段都不会出错。例如,当性幻想出现时,你待之以安详,那样的白日梦很快就会失去动力,终至消失。

  就如房子是由千百块砖头砌叠而成一样,安详之屋(即禅那)也是由千百个静默的当下累积而成。当你在每一个相续的当下,都能安详、柔和或慈爱地对待觉知对象时,你就不再需要性幻想,疼痛会消失,昏沉将转为光明,掉举将失去动力,禅那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总之,你要先知道,五障是在觉知者与被觉知对象之间的空间里出现的,然后才能把安详与慈爱放入其间。当然,你不只需要这样的正念,还需要增长我所说的“无为的正念”——绝不控制或干涉觉知对象。这样一来,一切障碍都将被摧毁并迅速消失。

  蛇的譬喻

  有些禅修者抱怨说,某些纠缠不清的障碍在禅修时经常出现。这些反复出现的障碍,可用以下由“蛇的譬喻”衍生出的方法加以克服。

  早年我在泰国森林里修行时,因为没有凉鞋,所以晚上经常打着赤脚返回茅舍,又因为没有手电筒,所以我总是利用星光引路。虽然森林中的小路上有很多蛇出没,但我从来没有被咬过,因为我知道它们数量庞大且非常危险,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提防着。如果看到路上有可疑的东西,即使那只是一根棍子,我也会跳过去或绕道,因而能成功地避开危险。

  禅修之道上同样会有许多危险的障碍等着要抓你,让你无法进步。但你只要记得它们就潜伏在四周,而且很危险,自然会提高警惕,不会被逮到。纠缠不清的障碍就如为数极多的蛇,你如果不想被它逮到,就该在每次开始打坐时提醒自己,小心那个纠缠不清的障碍,因为它很危险。此时你就会在整个坐禅过程中,一直提防它出现在觉知者(你自己)与觉知对象之间的空间里。运用这个方法,你就不太可能会被抓到。

  那罗祗梨对策

  有些禅修者说他们曾一次同时感受到五个障碍,且来势汹汹!当时他们心想自己可能会发疯。为了帮助禅修者准确并强有力地反击五障,我提出了“那罗祗梨对策”——这与广为人知的佛陀遭遇的某件事有关。

  佛陀的敌人们试图在他托钵乞食的狭窄街道上,释放一头醉酒的公象“那罗祗梨”来杀害他。看见疯象狂奔而来的人尖叫着让佛陀和随行的僧人们快闪开,于是除了佛陀与侍者阿难,所有比丘都避到一旁去了。阿难勇敢地挡在佛陀面前,准备牺牲自己来保护他敬爱的老师,佛陀温柔地推开阿难,独自面对狂象的猛烈攻击。

  佛陀当然拥有神通力,我相信他能抓住大象的鼻子,在头上转三圈,然后把它抛入几百里外的恒河中!但那并不符合佛陀的行事风格,他会慈悲地放下。也许他心里想的是“亲爱的那罗祗梨,无论你对我做什么,我的心门都为你敞开。你可以用鼻子打击我或将我踩在脚下,我都不会嗔恨你,我会无条件地关爱你”。佛陀温柔祥和地对待凶猛的大象,那是无法抵挡的、真正慈悲的力量,几秒之内,狂暴的大象就被降服了,那罗祗梨温顺地趴在大慈大悲者的脚边,佛陀轻轻地拍着它的鼻子:“做得好!那罗祗梨,做得好。”

  某些禅修者在修行时,他们的心就如横冲直撞、破坏力巨大的醉象,在这种时候,请记得“那罗祗梨对策”。别用暴力去征服内心那头狂暴的公象,应慈悲地放下:“我亲爱的狂心,无论你对我做了什么,我的心门都完全为你敞开。你可以打击我或摧毁我,我都不会嗔恨你。无论你怎么做,我都爱你——我的心。”要与你的狂心和解而非对抗,那是在极短时间内真正慈悲地放下的力量,心将不再狂暴,转而温顺地站在你的面前,被你温柔的正念轻轻地拍着:“做得好!心,做得好!”

  克服卷土重来的障碍

  经常有人问起,克服障碍后可以持续多久,如果克服了它们,是意味着从此永无忧患,还是只限于禅修期间不受干扰?

  事实是,你只是暂时地克服了它们。心非常敏锐且安定,你可以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而且毫无嗔念,即使别人打你的头,你也不生气,你对于欲乐(例如性爱)也不感兴趣,这就是好的禅修结果。但过了一段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禅修的深度与长度),障碍会再度返回。

  这就像在拳击场内,对手只是被击倒而已。障碍只是暂时“失去知觉”,此后还是会卷土重来,并展开报复,但你至少知道该怎么去克服它们。你返回禅那的次数越多(即克服障碍的次数越多),障碍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无力。接下来,你便要通过正觉正见,彻底克服那些虚弱的障碍。这是古老的成佛之道,当你完全克服障碍时,你便毫无困难地进入了禅那。

  第三章正念的特质

  正念是实现成功禅修的要素之一,若未能充分了解与修习正念,你可能会在禅修中浪费很多时间。

  设置守门人

  正念不只是觉知或者完全意识到你身边正在发生的事,它还会把觉知引向特定的领域,使你记得所受的教导并将之付诸实践。在佛陀所用的譬喻中,正念就好像一个看守家门或城门的人。

  请想象你是个富人,有守门人负责看护你所居住的豪宅。某天晚上,在出门去寺院禅修之前,你告诉守门人要保持警惕、慎防窃贼。结果返家时,你发现家里遭窃了。

  “我不是告诉你要保持警惕吗?”你对守门人咆哮。“但我是有保持警惕啊!”守门人辩解道,“我警惕地看到窃贼入侵,还清楚地看到他们拿走了你的电视与音响,他们这样进进出出好几回。后来,我还全神贯注地观察到他们搬走了你的古董家具与珍贵珠宝。”

  对于这种解释,你会满意吗?换成是聪明的守门人,他会明白自己的工作不只是单纯地留意而已,还必须记得指示并努力执行——如果看见有小偷企图入侵,就必须立刻阻止或马上报警。

  因此,正念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觉知和记住指示。

  在佛教经典中,“正念”的巴利语sati既可解释为“觉知”,也可解释为“记忆”,拥有好觉知的人,也是个拥有好记忆的人。

  若我们非常留意自己正在做的事,觉知会在心中创造一个相关印记,而使此事变得容易记住。假如你险些发生严重的车祸,你的觉知会因为感知到危险而突然变得很敏锐,其强度足以让你清清楚楚地记住此事,即使到晚上入睡前也还是无法忘记。

  觉知与记忆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你越关注正在做的事,记忆就会越深刻。

  如果守门人已增长观察力(觉知),便会留意自己接收到的指示;如果能完全留意宅主指示,他就会记住指示并认真努力地执行。因此,我们应明确指示正念要专心留意,从而使其记住该做的事情。


  指示守门人

  开始禅修时,请记得你心里有个守门人——能觉知正在发生的事并记住指示的人。给守门人一些指示,例如重复指示三次:“现在是觉知当下的时间”。再三重复这句话,守门人就更容易记住。就好像你在学校背不出一个单词时,就必须写上一百次一样,以后将永远不会忘记。因为当你越是重复某件事,就越是会重视它。

  你不必每隔一两秒就给予守门人相同的指示,只要在开始时重复给予三次即可。他会恪尽职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指示守门人就如同你指示出租车司机一样,只需要清楚地说出想去哪里,然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坐到后座去,因为你相信司机知道如何抵达目的地。试着想象,如果你每隔几秒就告诉司机:“开慢一点……开快一点……这边左转……现在换三档……看你的观后镜……保持靠右。”结果会怎样呢?出租车司机可能会在开出几百米后就把你扔下车。同理,当禅修者每隔几秒就给予指示时,心里的守门人(正念)一定会开始反抗并拒绝合作。

  给出清楚的指示后,就让守门人专注于当下的工作吧,别一直干扰他,就在一旁观察。你将发现守门人会照着指示去做。或许他仍会不时犯错,但指示将确保他安住于当下,而非偏向过去或未来。对于身为旁观者的你而言,你只是监视守门人做事,而不必给他过多的指示。这即是了解正念,顺着它的本性而为。

  和正念玩这样的游戏,就可以从中了解它的作用。第一次禅修闭关时,我便被告知无需设定早上起床的闹钟,老师告诉我们,只要在就寝前对自己说“我要在4点55分起床”就可以了。果然,此后我每天都能按时起床,最多差一两分钟,完全不必依赖时钟。

  正念工作的方式实在很不可思议,我不知道它如何记得,但它确实做到了。因此,你可以试着设定正念:“现在是观察当下的时间。活在当下、活在当下。”你只需这么做,然后就可让正念自行运作。

  当然,清楚地指示守门人“谁能进入”很重要。若守门人未拿到禁入名单,他就很可能会犯错。

  第一阶段的守门人

  在禅修的第一阶段“觉知当下”,唯一允许进入的访客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它可能是鸟叫声、远方的卡车声或风声,也可能是某个人在咳嗽或关门,是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它是正在发生的事,那就是此阶段的访客。因此,应当特别注意你要准许谁进来,并准备好随时欢迎对方。

  同时,你也应该特别关注要禁止谁入内——谁是当下的不速之客?过去或未来的任何思想、感知与见解(即所有的回顾或前瞻)等。

  所以,你要将那些不速之客非常明确地通报给守门人,这点很重要。你应在开始禅修前对自己说三次:“我将觉知当下,且不会偏入过去或未来。”

  第二阶段的守门人

  在第二阶段“静默地觉知当下”,不速之客是“内心杂念”。因此在此阶段的禅修开始时,你要明确设定如下正念:“我将静默地觉知当下,抛开一切杂念。”重复这段话两次,以此保持正念。这样,你便已经给予了守门人清楚的指示,从而使禅修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的守门人

  在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唯一受邀的访客是“当下的呼吸”。不速之客是谁?除了呼吸之外的一切事物,包括外界的声音、身体的感受、想吃午餐或晚餐的念头等。因此,你应该重复三次告诉自己:“我将觉知当下的呼吸,并抛开其他一切感知与杂念。”

  正念在得知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之后,便可自行运作,你只需旁观即可。当呼吸之外的念头生起,例如听到外面割草机的声音时,正念会立即觉知不该注意此事而自动转移注意力。

  观察训练有素的正念会是件很美妙的事。当它接收到清楚的指示时,就会记得该做什么,且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因此禅修将会变得很顺利。

  不过,禅修并不是非常轻松的事,你付出努力的时机要选对,如同种树,该努力时则努力,该放手时则放手。在种树的过程中,你播种、浇水并施肥,但多数时候你只需照看它,确保种子成长的过程不受干扰。同理,别总是干扰正念,别总是刺激它、推动它或告诉它该做事,否则它以后肯定会造反。正念会说:“别管我。瞧!我正在努力履行职责。快让开。”若不赶快让正念自行运作,你的禅修就完了!

  第四阶段的守门人

  在禅修的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你应该告诉守门人每一个当下都要严密地观察,不准其他事情侵入:“我应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不去理会呼吸之外的任何事。”你只需在此阶段的禅修开始前,这样谨慎且明确地对守门人重复三次这个指示,便可退到一旁去观察。

  如果你在给出这些指示的一两分钟后,却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了,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你的指示不够详细;二是你的正念还不够强。倘若是正念还不够强,那就每隔三四分钟重复一次那些指示。

  如果你非常认真谨慎地给自己下指示,那么你将会记得这些指示,正念将会逐渐深化——刚开始,正念可以在一大片领土上遨游,随后,它可以遨游的范围被逐渐缩减,最终它只专注于静默的当下,而抛开了有关内在的一切思想杂念。第二阶段的“觉知当下”又被“静默地觉知当下”取代,除此之外的一切事物都被抛开了。然后便是“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专注于入息和出息的全过程,其余一切都被抛开。在每个后续的阶段,正念都会逐渐缩小领地范围,以更加专注。

  正念与三昧

  在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你只需要保持正念,以觉知入息与出息,察觉到入息的一部分后,正念就可到别处逛逛,但它必须及时返“家”,以便觉知下一个出息。只要看见气息吐出,正念还是可以离开,但它必须再次及时返家以觉知下一个入息。正念总是有其他地方可去,但是在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观察呼吸”,你必须将正念锁定在呼吸上,不可让它到别处去。

  第四阶段在禅修中非常重要,你将在此阶段第一次完全掌握禅修对象,正念则被限定于当下一刹那的呼吸。你需要集中正念不让它四处游走,集中了的正念会变得很强,犹如使用放大镜点火,能将全部能量都集中于一点。这种维持正念于一处的安定能力称为“三昧”。


  “三昧”并不罕见。以外科医师动手术为例,医师告诉我,他们有时会花数小时做一个手术,且从头到尾都站着,但从不会感觉累,因为他们必须全神贯注于手术刀尖上,注意力只要有一丝分散,病人就可能会丧命。

  外科医师已经达到了三昧的境界,而且还不会感到脚痛,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刀尖,他们只关心一件事:此刻正在进行的手术。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关于三昧的重要启示:若它真的很重要,你就能办得到。

  正念与精进

  维持正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精进”,每一个禅修阶段都需要精进。人们常有的一个错误想法是:“我若是在这一刻倾注太多精力,那么到下一刻我就没什么精力了。”禅修者精进正念时尤其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实际上,你在这一刻投入越多精力,下一刻你的精力就会越充沛。

  心理能量的积聚是无限的,若投入许多精力于当下所做的事,你将会发现下一刻的你真的是清醒和机警的。我的老师阿姜查常说:不论你在做什么都要全心投入,事后你的能量便会增强。然而,你若心想:“啊,这一刻我其实不必投入太多精力。”你就会变得昏昏沉沉,且无法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如果你在吃饭时,无法充满正念地吞咽,而是让正念溜走,那么你可能不知道塞进嘴巴里的是什么东西(很多人都因此消化不良)。实际上,无论你正在做什么,都应当保持正念,觉知自己正在做什么,能量才会被激发出来。

  正念有如明灯

  增强了的正念将变得更敏锐,你会觉得自己正从一个昏暗的世界探出头来,渐渐走向阳光灿烂的户外,走进美丽的花园中。当正念越来越强时,就好像心里的一盏明灯被点亮,或升起的太阳照亮了眼前的一切,你能看见缤纷的色彩、可爱的形状,甚至纹理的微妙之美,整个世界看起来是如此美好——当正念增强时,你不只会产生这样的洞见,还会感到喜悦。

  强大的正念会振奋精神、激励人心,此时你若把正念集中于某一件事物上,而不是让它四处游走,正念即会增强自身的能量,变得越来越明亮,从而帮助你以非常深入与奇妙的方式洞见事物本质,看见更多的美与实相。

  强化正念将会增强内观的力量。你可以拿起一样东西,例如一片树叶,持续观察那片叶子,直到你看见的不只是绿色的叶子,而是整个世界,此时你将会了解正念的力量。

  观察叶子时,你能看清上面有很多精细的纹理,但你若偏离主题,想到晚餐要吃什么时,就无法继续深入洞见这片叶子了。你可能会感到昏沉,或开始担心:“有人正在注意我吗?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有点奇怪?”此时持续观察的魔力就被瓦解了。然而,若能持续观察,你将会惊讶于自己得到的洞见。

  假如你修习禅那,努力让正念长时间维持在某个对象上,并不断增强这种能力,那么你将能洞见事物的本质——如果你希望亲自发现诸法的深奥实相,而非依赖书本或老师,这就是你寻获诸法实相的方法。若能持续观察你的心并潜入它,你将会发现一个装有稀世珍宝的宝盒,我们称之为“深观”。

  总而言之,创造正念之道的关键在于:明白什么是正念,它应该如何增强,尤其是该如何在每个禅修阶段安立正念。你需要给你的守门人下达清楚的指示,让他知道该做什么,然后你就只管坐在一旁观察他自行工作吧。

  正念的层次

  禅修中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就是:当你增强正念时,会发现它有不同的层次。对于智慧而言,平常的正念太过晦暗、无用,敏锐度不高且没什么力量。当你的禅修取得进步时,正念会变得越来越敏锐、强大。换言之,当你能持续专注于极细微的领域时,正念也将变得非常明亮、强大、灵敏而锐利。

  有时,禅修者会遇到失去觉知对象的情况,例如以呼吸为对象,就可能忽然觉知不到呼吸。其实那是呼吸变得极细且微妙,而此时正念依然太粗糙,跟不上呼吸变化的进度。这时,你应该返回上一个修习阶段。这种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尤其是在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上更易发生。

  有时呼吸消失且出现禅相,但你却无法维持禅相,这是因为维持禅相所需要的正念必须非常精细,而此时的你尚未拥有那样的力道,因此你必须返回禅相出现之前的第五阶段,即“持续专注地觉知‘美丽的呼吸’”。你必须学习如何持续专注于较粗糙的禅修对象,之后才有能力面对更精细的禅相。

  在这些相续的禅修阶段中,正念将层层提升,后一阶远比前一阶更灵敏、更锐利。以正念持守禅相所需的技巧,就如同外科医生进行脑部手术一样精细,而在第三阶段持守呼吸的技巧则像在削马铃薯皮。细微程度不同,需要的精巧度也不同,若直接从削马铃薯皮进阶到做脑部手术,一定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同理,若禅修对象太快从呼吸进阶到禅相,就很容易找不到觉知对象。

  在精进修行时,你能体验到静默的正念,那是完全专注于某件事、非常清晰又敏锐的正念,佛陀说这已经达到第四个禅修阶段的高峰,是正念的顶点。此时的你心灵澄澈且静默,并已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了解到正念的能耐,也会明白无需体验禅那即可觉悟的想法是多么可笑。你将明白,到达觉悟需要怎样的正念层次。

  日常生活中的念是一回事,而禅定中的念又是另一回事。不同的念有不同的力量,细微与穿透程度也不同,就如同有各种类型的刀子:有钝刀和锋利的刀子,有用来削马铃薯皮的刀子,也有手术用的解剖刀。

  因此,请培养一种敏锐而又强大的正念,用来深入挖掘心的本质,并发现无常、痛苦和无我的美丽宝藏。

  有些人可能会抗议:痛苦怎么可能是宝藏呢?无常与无我又怎么可能是宝?这些人是想发现一些看起来相当炫目的宝藏,例如美、超越、宇宙意识或一切存在的本质,这正是他们找不到真正宝藏的原因,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