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 百度云:《论语 学而第一》讲要(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08:3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傅不习乎。
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参读森,舆,骖也,参亦可读骖。孔子尝曰:「参也鲁」。然勤能补拙,人一能之己百之。夫子之道,终由曾子一以贯之。
此章叙曾子为学之工夫,每日以三事省察自身。
一省为人办事是否尽忠。忠者尽其全力也。
二省与朋友交是否言而有信。信即不欺朋友,亦即不欺自心。
三省传习,受师之传,行之也否?传授生徒,先自温习否?
忠信传习三事不阙,方能安心就寝。「传不习乎」之「习」字,与前章「学而时习」相映。「忠信」是学习之要点。
道德仁义礼乐,以及修齐治平诸端,均须以「忠信」为主,施行之。具此笃纯始得其成。学亦如之。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節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此说国家大事。「道」,包咸注作「治」字讲。「乘」,音勝,兵车也。古时候能出千辆兵车,谓之大国。治大国有五种要道。
「敬事」者,「事」为国事,「敬」为谨慎;「信」者诚信;为国者必须举事敬慎,与民诚信。
财物出自民间,必须节用。《大学》云:「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此为理财之要。
「爱人」者,知民之疾苦,爱养之也。
「使民以时」者,农工商民各有忙时,不在其忙时使之也。
敬事而信,则民悦服。节用物力则足食。爱人、使民以时,则足兵。「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具此五者,方能治国。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求学之人,学必有师,故称弟子。所求之学有其先后。孔子以四科施教,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首为德育,先正其心也。后为文学,游于艺也。
「入则孝」。此说在家庭必须孝养父母,身心俱安,而养心尤为重要,贫士菽水承欢,即是尽孝。
「出则弟」。「弟」亦作「悌」,读替音,又读第音。出外求学,或作他事,则行弟道。皇《疏》:「善兄为悌。」邢《疏》:「弟,顺也。」在家能孝,自能善事兄长,敬顺兄长,以顺亲心。是谓之弟。出外,推此事兄之道,以待年长于己者是为出则弟。
「谨而信」。行为谨慎,言而有信。竹氏《会笺》引《周易》乾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以证信属言,谨属行。
「泛爱众」。博爱众人也。与众人交往,注重博爱,以养其平等容众之德,是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仁」。择仁者而亲近之。泛爱众,无选择。此从仁者学习,故须选择。
「行有余力」二句。「行」是实行孝弟等五事。行此五事以外,即是余力。弟子求学,当先以此五事为本。行此五事,非无余力学文,是言学文先求其本,无本之文不可取。故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文」,马融注:「文者,古之遗文。」邢昺《疏》:「注言古之遗文者,则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也。」
(陆陇其《松阳讲义》:大抵人之气禀虽有不同,然亦差不多,只是从小便习坏了。气禀不好的,固越习越坏,即气禀好的,亦同归于坏。童蒙之时,根脚既不曾正得,到得长大时,便如性成一般,即能回头改悔,发愤自新,也费尽气力;况改悔发愤者甚少,此人才所以日衰,皆由蒙养之道失也。后世为父兄者,有弟子而不教,固无论矣,即有能教者,又都从利禄起见,束发受书,即便以利禄诱之,不期其为大圣大贤,而但愿其享高官厚禄;这个念头横于胸中,念头既差,工夫必不能精实,只求掩饰于外,可以悦人而已。教学如此,人才安得而不坏哉。为人父兄者,胡不一思,而甘使子弟为俗人也。)
恭录自《论 语 讲 要》雪公 讲述 ,徐醒民教授 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