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古典音乐:浅析中职生就业现状与就业单位用人需求的矛盾 - 论文教案 - 宁国市职业高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0:09:29
浅析中职生就业现状与就业单位用人需求的矛盾
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   郑明东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本地区许多企业结合的经济发展,对企业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劳动力需求方面,对农民工的需求逐渐被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所代替。中职生已经成为企业用工的首选。为了适应时代潮流、了解新形势下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和变化的趋势。
一   长三角地区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我们对我校2000年以后在长三角地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为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服务,我们共发出问卷550份,收回有效问卷458份,回收率为83.3%。 调查基本上反映了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1 、毕业生调查的基本情况
我校地处长江南岸安徽省宁国市, 与浙江省毗邻,属于长三角经济区的边缘。学校以机械、机电类专业为主,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经济在长三角地区相对比较落后。1997年以前,我校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比较广泛且大多到外地发展。远到广州、深圳,近到本乡本土,就业的岗位与专业的相关度也较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我校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从地域、专业和岗位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毕业生专业情况分析
我校是以机电专业为骨干专业的学校,所以在所调查的毕业生中从事机加工的毕业生占大多数,达143人,约为总数的31.2%。调查中发现,现从事机加工(含车工、数控等工种)的毕业生,除了原来是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含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外,还有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过来的。这说明长三角地区对机电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另两个现从事人数较多的岗位是文员与文秘和市场营销,占28.6%。但我校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较少,现从事该岗位的学生大多数从其他专业转过去的。这主要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经过几年的磨练,有的已经从企业生产的一线岗位上升到领班、文员或文秘岗位;有的挑战自我,自愿从事营销工作。,他们包括了我校五个专业。
1.2  毕业生就业渠道分析
分析毕业生获得工作的途径,我们发现他们首次工作的获得有56%是通过学校就业办的安置,28%是通过亲戚或朋友的介绍,有的是通过毕业生带毕业生的方式获得的。8.3%是通过社会中介机构的中介而获得,其余的7.7%是参加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获得。而他们以后工作的获得有81.5%是通过劳动力或人才市场获得,14.3%是通过亲戚或朋友介绍获得。仅有19人,即4.2%是通过学校再介绍获得,没有学生再找社会中介。这其中既有毕业生能力提高,能够自主择业的原因,也有怕丢面子,不好意思再找学校帮助的原因。
1.3   毕业生就业地域分析
1997年以前,学生的就业地域除了珠三角地区 上海 江苏、浙江 本地地区外,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的上海市,占被调查人数的56.8%。江苏、浙江只占19.9%。2000年以后,由于经济发展的梯级效应,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地域逐渐转移到长三角地区,并由上海向其周边的江苏、浙江地区扩散,江浙占据了主要的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而上海由于房地产的上升和开支的增加,使它在吸引中职毕业生的能力方面下降。2003、2004年上海的中职毕业生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3.8%,江苏、浙江则上升到65.3%。而就2005年的情况来看,这一趋势仍在发展。
1.4  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分析
调查发现,学生的首次就业巩固率比较低,首次就业稳定率只占到被调查学生的26.2%。其中尤以电子和财会专业为甚。分别只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8%和13%。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对长三角地区就业形势的误解是他们不稳定的主因。长三角地区市场活跃,企业众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较多,选择余地较大。这就容易使他们产生工作好找的错觉。容易这山望着那山高。 其次,学生的专业性质也是他们首次就业不稳定的因素,如电子行业的流动性大、季节性强,有些专业需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企业才肯接收,如市场营销、财会、文秘等专业。 再次,对长三角地区有关劳动力就业政策、法规的不了解,使他们找工作存在盲目性。往往就业后发现吃了亏,然后再匆忙换工作。 第四,毕业生自身的盲目性。有一些毕业生一开始就匆忙找工作,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工作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应而跳槽。
1.5  中职毕业生知识结构和企业要求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最好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既懂技术又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企业对他们的使用和满意度。要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毕业生知识结构的多样性。毕业生必须具备足以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包括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相关知识等。其中基础知识是前提,专业技术知识是重心,相关知识为辅助,毕业生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一专多能,触类旁通,使他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游刃有余。
2、长三角地区中职毕业生就业特点和趋势
2. 1  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多样性。通过调研发现,长三角地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广泛,他们可以通过各地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社会中介、学校就业推荐、亲戚朋友介绍等多种形式获得。其中主要是通过学校的就业推荐。随着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这两个市场的作用将大大增强。
2.2中职毕业生就业企业类型的复杂性。毕业生就业企业的类型复杂,有国有、民营、集体、个体到外资、台资、合资。企业性质复杂。这说明通过就业教育,长三角地区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要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企业类型和性质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
2.3  中职毕业生就业的趋同性。这种趋同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岗位的趋同性,虽然中职毕业生在首次就业时,绝大多数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岗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最终大多向一线技术工人或智能型工人岗位流动。目前这种流向还在加强。另一方面,由于长三角吸引外资力度的加大,绝大多数的中职毕业生相对集中到“三资”企业。他们的工资待遇较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次调查发现,有278名毕业生在“三资”企业工作,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0.7%。
2.4  中职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就业的不稳定性将在今后长三角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中更加突出,这主要是由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高峰期,企业的用工量大,而有文化、懂技能的熟练劳动力严重不足,造成了劳动力用工的结构性短缺。这就使得中职毕业生能够待价而沽。另一方面,种种自身的、社会的、企业的原因也使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不易稳定。
2.5  复合型中职毕业生走俏。随着长三角地区大量民营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他们越来越成为中职毕业生的主要吸纳地。中小型企业的经济规模较小,人员精干,组织结构扁平化,职能部门也比较精简,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最好是既懂技术、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身兼数职的复合型人才。中职毕业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中职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前中职生的学习状况却令人担忧。这些没有上普高分数线的初中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后,学习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厌学甚至弃学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质量,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如何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在学习状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纪意识、心理状况等方面都能得到和谐发展成了当前的当务之急,为此,教育部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内容涉及家庭背景、学习状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纪意识、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德育工作专题调研。根据这一调研的通知精神,我们对我校(已考虑学校的城乡、类型、重点非重点)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根据问卷中涉及学生学习状况的问卷内容及相应结果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学生在“专业满意度、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学习针对性、学习方法、对专业课、实训、实习的态度”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详细探讨,找出问题所在,并探索相应解决方案。这将有助于中职学校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有助于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整体推进。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市中职生的学习状况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对自己的所学专业比较满意,学习较为主动、自觉,学习重心明确,能够正确对待文化课与专业课,他们学习习惯良好,乐于实践、乐于实习。这部分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0%多;另一个层面则完全相反,他们厌学情绪明显,消极应对所学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这部分学生也有近40%。还有一个层面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比较茫然,似乎是处于学与不学的十字路口,这部分学生也占了被调查学生总数的近20%。
出现后两个层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在因素
1.1  自身品行习惯
中职学校的生源多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中下水平的学生,其中又有相当部分是极差的学生,甚至是品行有问题的学生,在学习上,他们也就相应的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一看到书本就头痛,一上课就想逃课,精力全不在学习上,近而形成“品行差——学业差”的恶性循环。
1.2  紧张焦虑心理
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所接受的是基础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针对“升学应试”。而进入中职学校后,他们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将围绕“为自己的未来谋生作准备”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对于缺乏独立学习能力和实践锻炼的中职生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调查中发现半数中职生都认为专业课很重要、专业技术很重要,他们也想学好专业课。但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专业课的学习难度比起初中课程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自己原有的学习方法也跟不上。于是他们就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这种对学习的恐惧、对自己的不自信,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从而影响到整个学习活动。
1.3  自控力较弱
中等职业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都处在青春成长时期,对书本以外的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对科学进步所带来的新生事物如:电子游戏、虚拟社会、网络空间等更是爱不释手。面对这些新生事物的诱惑,中等职业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远比普通高中学生差。因此,他们将荒废自己的学业,而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1.4  学科认知偏差
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在意识到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差异同时,又片面夸大了专业学科学习的绝对作用,忽视了文化学科的学习,殊不知学科之间还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内在联系。如果文化学科学不好,那么对“学习”活动中的共性问题,或者说学习方法一般就掌握不好,这就会使本来就有难度的专业学科学习难上加难,进而影响到他们各学科的学习信心和效果。
2、学校因素
学生总体学习状况除了学生自身内在主观因素外,还有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方面的客观原因。
2.1  教学方法传统
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教师不能根据中职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基础来科学组织课堂教学,仍然按照过去的模式,只顾完成授课计划了事,很少顾及课堂纪律或学生是否学懂弄通了,教与学没有得到和谐的统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这些也就造成学生对学习不能投入的重要原因。试想教师教风不正、教学马马虎虎,课程设置和内容陈旧枯燥,学生能有兴趣学吗?学生即使到了课堂,他又能专心听课吗?因此,学生学习问题的客观因素之一在于教师。
2.2   学习过程管理不严
教师在指导中职生学习过程中的管理不严。该抓不抓,该管不管,使学生学习的自律能力不断降低,再加上教师对学科考试或考核的考风考纪管理不严,以及执行课程学分标准不规范等,往往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投机和侥幸心理,使之放松了对平时学习的要求,进一步造成了中职生学习的弱化。
2.3  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难以和拍
目前学校执行的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包含着太多学生不感兴趣的东西。同时,这些要求要死记硬背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及实际工作也没有太大效用,这就使学生对它们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2.4   班级编制缺乏灵活性
职专生在进入职校前对所报专业是缺乏认知的,他们的志愿填写也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当他们进入职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所在专业、班级不匹配后,一般很难进行调换。有个别学生就算是调换了班级、专业后,他们又发现自己一时难以适应新班级或跟上新专业的课程学习。因为,学校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方法来帮助这些学生从心理上适应新班级,以及在有关课程学习上应该怎样及时跟进。
三、定单培养及工学结合工作
针对职中生的素质及长三角地区的用人标准,为实现企业用工与学校培养人才的无缝对接,我校采用了定单培养及工学结合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定单培养
定单培养是校企联合办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渠道。
我校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边缘地带,在人文、信息、经济、技术等方面有着本省其它职业学校不能具备的区位优势,能够迅速捕捉用人信息并同发达地区的规模企业实现有效的人才对接。目前职业中专学制均为三年,正常情况是在校二年,第三年顶岗实习。近年来,随着我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工作不断推进,定单培养的方式也呈现多元,大致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二年制”的培养方式。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并基于在同学校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用工计划,由学校在招生时进行定单招生,并委托学校培训。这种类型的定单培养有三个基本条件(1)、企业在校建有实训室;(2)、安排教师到企业培训。如: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件有限公司在校组建实训室,同时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一月的实践操作,同时由培训后教师对定单班的学生按企业要求进行培训。(3)按照企业的需求企业生产部门、人事部门到校对学生进行工艺流程、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及团队精神进行严格的培训。
2、工学结合
2.1  经校企双方认可,建立合作意向。依照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及用人标准,确立工学结合专业班级,由学校面向学生、家长进行动员宣传,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家长会,签订安全协议。
2.2  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要求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实施岗位实践教学,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并对学生进行表现考核。发放工资作为学生的学费及生活费得到主要来源,由企业按月统一结算支付给学校,并由学校代为保管。
2.3  学生到岗后,学校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师(以班主任为主)作为生活指导老师轮流到企业驻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正常生活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并协助企业进行生产管理。根据在岗学生的管理考核表现对学生的工作态度、纪律遵守、文明用语、工作业绩、与人相处、安全防范等方面作全面考核,做到一日一评、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实行激励机制,同奖金挂钩,同时建立末位学生淘汰制,即:对重大违规及月考核位于末位的同学予以淘汰。
2.4  学校一般选择第四学期的在校学生参加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结束后可根据企业用工实际,遵循双项选择的原则。可留在企业直接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也可由学校组织返校,统一就业。
2.5  在生活费管理上,由生活指导老师统一收取、保管,并于每周一、三、五定期按标准发放,除特殊情况,一律不予多领。
以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件有限公司为例:
安排杭州飞凤定向班学生到公司进行工学结合,学校安排蹲点教师到公司对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跟踪管理。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及企业的文化,同时教师注重对学生吃苦耐劳观念的培养、与人协作观念的培养、纪律观念的培养,以便于今后能够更快的适应企业。
通过上述调查与分析,让我校在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中收效显著,完成了高质量的就业,同时实现了学生向社会人和到企业需求人才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