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5tn4v100:珠海史前环境及先民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46:04

        珠海是个“百岛之市”。但在这块土地上,千万年来其环境是怎么沧海桑田变换的?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其生活的境况如何?我市博物馆副研究员肖一亭应邀赴台湾参加了“马祖列岛与海洋环境文化研讨会”,他在会上提交的论文《南海岛民史前生态与文化特征》中,结合珠海对史前沙丘遗址的挖掘和研究情况,描述了那个时候珠海的生活环境。

   珠海的岛屿环境变迁

   肖一亭认为,南海北岸的许多岛屿,有时并不是岛而是丘陵上的山峰。以珠海为例看:

   距今32500-40000年前,除唐家岩体、牛筋头岩体、黄杨山岩体等与现代基本一致外,其他低平地则为河谷平原。

   距今22000-32500年前,第一次海浸沿河谷进入大陆,海浸方向沿现在的磨刀门水道北上,拱北、香洲、湾仔等沿海地带没入海中。

   距今7500-22000年前的玉木冰晚期为海退时期,海水逐渐退出大陆,至15000年前最低海面时期,海水全部退出大陆。

   距今5000-7500年前的第二次海浸时期,全市除丘陵台地外其余皆为海水所淹没。

   距今2500-5000年前,金鼎、香洲、九洲港及拱北沿海地区发现局部海退,原海相环境为河相环境。

   距今2500年前以来,又有较大规模海浸,除金鼎、拱北一带以河流作用为主外,其它地区仍为海水所浸。

   唐代至德二年(757年)建立香山镇,到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建立香山县,到明代以前,珠江口西岸现在的珠海、中山等地都还是海中的一群孤岛,明代到清初,香山的西北部和东北部相断相成陆,一些主要的岛屿逐渐与大陆相连接。

   肖一亭指出,珠海三、四万年以来海浸、海退变化过程,对认识南海北岸及附近岛屿生态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沙丘遗址的形成与类型

   肖一亭研究所得,距今6000多年前,海平面在现今的高度上保持相对稳定,这时,在南海北岸及其岛屿上形成了众多的海湾,这些海湾多属于河口湾类型,径流自陆域带来的泥沙较多,在海口或湾口形成拦门沙或拦江沙,海湾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鱼类生物聚集地,资源相对丰富,一些海湾沙丘或沙堤上,开始有人类活动,并形成具有特点的史前时期沙丘遗址。南海北岸发现的居住遗址主要有洞穴遗址、台地遗址、贝丘遗址、沙丘遗址等类型。

   海湾沙丘遗址是一种早期人类居住或活动遗址,主要分布在环珠江口地区。迄今肖一亭是南海史前沙丘遗址研究方面的专家,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课题《南海沙丘遗址文化与生态研究》就由他主持。他告诉文化周刊记者,在珠海已找到这类遗址77处。1980年,考古工作者首次对珠海拱北西瓜铺、老虎沟遗址进行试掘,此后又对淇澳岛后沙湾遗址、东澳湾遗址、三灶岛草堂湾遗址、香洲棱角咀遗址、平沙棠下环遗址、高栏岛宝镜湾遗址等进行了多次考古试掘或正式发掘,揭露出十分丰富的古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

   近年考古发掘实践中,在沙丘遗址里发现许多曾经相对稳定的史前人类活动聚落。如珠海宝镜湾遗址,这个遗址中发现了人类居住房屋,有些柱洞是在基岩上凿出来的,花费很大的功夫,这里还发现有手工作坊、祭祀地点、烧灶,大量精美的玉石器、石器、陶器。

   沙丘遗址发现的劳动工具

   肖一亭认为,以沙丘作为居民的聚落是南海岛民的一个较突出的特点。先民们在这里生存、繁衍、劳动、生息创造了较具特色的早期海洋文化。“这些沙丘遗址有的是较固定的聚落,有的是短期的营地。先民们与大海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怀。”肖一亭指出,那时候的人们因地制宜进行房屋建筑,如干栏式建筑、半搭式建筑、地面建筑、夯土台建筑、卵石墙建筑等,这些都反映出先民对环境的适应性。

   肖一亭介绍说,在沙丘遗址上出土了大量的捕鱼工具,先民广泛使用凹石器、蚝蛎啄、有段石锛、有肩石斧、网坠、沉石、石锚等渔业特点明显的生产工具。沙丘先民也采集和食用贝类,例如在香港的东湾仔、深湾、白曹湾等遗址之中都有成堆的贝壳出土。在香港蚝涌,珠海宝镜湾等遗址之中就曾发现大量用于开启蚝壳的尖状石器蚝蛎喙。“蚝蛎啄是水边居民为开启蚝类水生物而发明的一种石质工具。”外形上看,蚝蛎啄是一件打制的尖状石器。“因为蚝蛎等贝类生物附着在礁石上,也是用这种尖状石器将其敲下来。”肖一亭说。此外,沙丘遗址上出土的石网坠数量相对较多。珠海宝镜湾遗址中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范围内,出土常规网坠1096件,沉石59件,穿孔网坠39件,密度相当大,说明当时的数量相当的多。而且还不是孤证,在香港涌浪遗址、珠海平沙棠下环遗址也都发现800件以上的石网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