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为何换不来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9:36:12
80年代,“市场换技术”成各行业重要战略,汽车产业尤为突出
“只要市场开放了,技术也会随之而来,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引进大批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已经奉行“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方针长达近30年。新华网资料显示,除了农业,电力等几个产业不允许外资进入以外,在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已经占据了21个产业的多数资产控制权。[详细]
围绕“市场换技术”的讨论,更多地集中于汽车产业。80年代后期,少数中外轿车合资企业建立,2001年加入WTO后,世界各大汽车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合资设厂进行本土化生产,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上,以日系,德系,美系为主的合资品牌已经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详细]
引进外资给了中国企业一个“学习山寨的机会”
现代汽车工业在中国的发展,最早可以上溯到50年代,当时的技术来源于前苏联提供的援助。中苏关系破裂后,随着前苏联专家的撤走,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与国际水平越拉越远。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8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合资轿车培养了一批汽车技术,生产,经营管理上的人才,中国的现代汽车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尽管以市场换技术未必能获得最核心的前沿技术,但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还是能让中国合资企业通过模仿和应用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获得国外先进企业的成熟技术,缩小差距,告别了“闭门造车”的无奈。据国际汽车制造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826万,占全球当年汽车总产量的25%,连续第二年保持第一汽车制造大国的地位。类似的案例出现在日本,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日产汽车(Nissan)等日本制造商开始从事外国汽车的生产,比如英国的奥斯汀(Austin) A40系列。在10年内,这样的合作关系就已经成为过去,日本在汽车产量上超过了英国。[详细]
中国的汽车产业,无论是从产量还是从销量上看,都已经位于世界前列
几近苛刻的产业政策加市场优势让中国跑赢拉美印尼、满足中国市场消费需求
外资的引进对于国内产业发展的作用有多大,目前学界仍然存在争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为代表,曾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开放国内市场等优势,吸引大量外资取得了阶段性的快速发展。尽管拉美汽车工业体系的建立迅速提高了国产化的水平,但由于市场狭小,生产分散化的成本太高,加上对本国经济资源的控制权丧失,外资逐渐本地化,拉美国家逐步沦为跨国企业的代工厂和附庸。[详细]
相较之下,中国主管汽车产业的部门对外资准入,控股比例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关的规定。200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在同样具有低廉劳动力的前提下,中国更具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从全世界范围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目前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2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伴随GDP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汽车保有量上升的空间还很大。2009年,中国的汽车销量为1364万,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巴西街头的汽车。在拉美地区,汽车业也是支柱产业之一
 
奇瑞的诞生:福特发动机、西班牙淘汰车型图纸加捷达发动机
 
1996年,为了生产第一款轿车,奇瑞华2500万美元从英国福特公司引进了一款发动机和一条生产线,但最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后来借助西班牙的西亚特一款淘汰车型,奇瑞购买了淘汰下来的生产线和图纸之后在芜湖起步。在瞄准低端市场实现突破后,奇瑞利用宝马上两代的MINI发动机开发的旗云车型,又在市场上碰壁。
早期的奇瑞并无“准生证”,因而参与了和上汽集团的谈判,最后,奇瑞将注册资本的20%,35000万元无偿划到了上汽集团帐下。但在生产出第一款车时,因为部分零部件与一汽大众生产的捷达可通用,德国大众要求一汽大众的所有配套上停止给奇瑞配套。[详细]
每年的各大车展,都成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争相亮相的舞台。
吉利发家史:“无准入资格,无技术基础,高价转让得到的生产基地”
作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汽车生产企业,吉利一开始却是从冰箱厂做起,经过两次转产,1997年开始进入汽车产业。在缺少“准生证”的压力下,毫无技术基础的吉利汽车产业开始试制工作,负责汽车试制的开发班底只有7个人,其中只有3个人在生产卡车的汽车厂呆过。尽管与四川德阳汽车厂合资成立了公司,但四川吉利拿到的的“汽车生产目录”也不是真正的轿车目录,而是客车生产目录。吉利真正被列入《第六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获得准生证,已经是三四年后的事情了。生产和市场准入的门槛只是一部分难题,吉利的生产基地,也多是从他人手中高价转让得来的土地。在这样的环境下,从2002年年初到2005年,吉利花了三年的时间,耗费110辆试验车,才成功研制了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箱。
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书福说,吉利的诞生是创新的结果。创新需要自由的天空,没有国家一分钱的投入,没有享受国家任何特别保护,没有生产许可权,没有土地,没有任何现成的条件可资利用,一样可以创新。[详细]
 
市场换技术真相:用桑塔纳的半壁江山换回欧洲淘汰二十年的技术
那么,开放市场吸引外资,能给企业的技术进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经济学家黄亚生为此做过很多研究,他认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大概是“市场换技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最典型的例子了。中国靠外资引进的技术,虽然花费不少,但技术转移的效应并不高。北京大学教授路风的中国汽车行业研究报告表明,“1984年到2000年,我们给予了桑塔纳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换回的是欧洲共同体在1978年就淘汰的技术。”[详细]
技术不仅需要引进,更需要消化:日韩消化技术和引进技术费用之比是中国的100倍
外国直接投资固然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但一方面,合资企业普遍存在严格的技术限制条款外国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不会轻易流出;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对引进的技术消化程度太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技术项目和总成本比日本和韩国的总和还要多,但用于消化和吸收的费用只占了引进费用的7%。相比之下,日韩两国在消化技术上花的费用是引进费用的5到8倍,比中国高出近百倍。对引进技术的低效利用,在提高技术成本的同时更加剧了对外资的技术依赖。[详细]
占领市场是技术进步动力,“市场换技术”违背商业逻辑
外资的引入对于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会产生什么影响,经济学界目前并没有定论。江浙两地相比,浙江引入外资少,但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却超过江苏。 日本,韩国不依赖外资却取得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墨西哥和巴西都是外资依赖型的国家,却成为技术进步的反面例子。
招商引资并不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争取市场,才是技术追求进步的根源。企业盈利和竞争,技术是最重要的砝码,只有在面临丢失市场的危险时,企业才会发展新的技术。至于什么样的技术,则看市场的具体要求。如果高技术能占领市场,就应该发展高技术;如果低技术能占领市场,就不应该放弃低技术;技术本身永远不应该是目的。而垄断企业由于不存在市场压力,技术创新常会出现动力不足,美国政府前些年试图打破微软公司的垄断就是基于这一原则。 [详细]
竞争不足无法激励创新,消除内外有别才是技术进步的根本动力
中国汽车工业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对外资开放,而不对内资私营企业开放。包括在法律层面,很多法律只适用于外国公司,在公司注册,公司管理,合同和税收等问题上也中外有别。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基本是脱节的”,最有活力的私营企业得不到足够的空间,而与此同时,国营企业则成了汽车产业的大本营,“国有企业效率低,私营企业效率高。”这一经济学领域的主流论调,至少在汽车产业上并没有用武之地。[详细]
本专题部分内容参考黄亚生专栏文章《竞争才能换技术》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认为“市场换技术”实际上走不通。
如果说27年的“市场换技术”实践给了中国人任何启事,那就是:创新并没什么捷径。外资的引入的确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不少技术,但那更多是让中国人在山寨的路上更上一层楼。而这种本身违背商业逻辑、并且回避让私营企业参与的政策,无法将中国汽车产业带到与其外国同行相同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