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最高位是什么位:主题:中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2:53:54

大暑时令保证充足睡眠可预防情绪中暑

  【养生】

  急躁易中暑

  心静自然凉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副教授谭金春介绍,这个时节要保持心态平和,心静自然凉,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酷热时节饮食更要清淡,多吃营养丰富的蔬菜水果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虽然民间有大暑进补的习俗,但其实这时不宜大补。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可以多喝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还可多吃些绿豆、百合、黄瓜、豆芽、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南瓜等食物。

日期:2008年7月23日 - 来自[生活]栏目

藿香正气水不适合治疗中暑 体内寒湿使用为佳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张玲玲

  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闵存云博士

  藿香类中成药解暑不对症?

  “防暑该用什么药?对,来两盒藿香正气水吧。”“藿香正气水难喝,来一盒藿香正气丸吧……”进入盛夏,记者在不少药店了解到,藿香正气类中成药的销路明显看好,许多市民都会买点放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而不同的医药厂家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也大打防暑招牌。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闵存云博士指出:其实这是误解。

  为什么说藿香正气类制剂不是防暑特效药?闵存云解释说,按照中医理论,一年之中,夏至之前的温热性疾病称为温病,夏至之后的温热性疾病称为中暑。两者的基本原因都是热毒入侵人体从而导致发热等症状的出现。尤其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类制剂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根本不适合治疗中暑。只有那些体内以寒湿为主,同时又感受热邪,发热不明显,出汗不是很多的人才可以服用。

  祛湿驱寒方为 “本色”

  “藿香正气药是传统中医药的经典老方,功能相当广泛,但主要还是用来理气祛湿和驱寒,而非目前不少人误认为的解暑特效药。”据闵存云介绍,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是在古方藿香正气散的基础上经现代工艺加工而成,藿香正气散由藿香、大腹皮、白芷、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紫苏、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止呕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体内寒湿较重,同时又受风寒外邪所导致的感冒。

  夏季气候炎热,这时所产生的感冒多有热邪,不能再使用温热药,否则病情会加重。只有一向脾胃功能虚弱,或长期工作在潮湿的环境中,体内以寒湿为主的人才适用。这类人感冒时一般发热都不明显,通常症状是食欲不振、腹胀、舌苔白腻。部分因空调温度过低而导致的感冒也可以使用,因为这类患者多因经常往来于室内和户外忽冷忽热的环境中,易受寒邪侵袭。

  “藿香正气类制剂用来治疗寒湿所导致的腹泻呕吐等胃肠型感冒很见效。”闵存云称,根据上述分析的配方,不难看出藿香正气类产品具有明显的燥湿作用,对于一些大便稀烂、无明显臭味的腹泻患者效果最好。但若怀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配些抗生素同时服用。

  妙用

  话你知

  藿香正气水可防痱解酒治中风

  “藿香正气水效果虽好,价钱也便宜,但这种药确实比农药还难喝。”不少喝过这类药水的患者都会皱着眉头抱怨说。

  的确,良药苦口用在藿香正气水上面最适合,它基本上是中药里面最难喝的一种,喝下去从食道到胃里都觉得像着火了一样热辣辣的怪难受。

  但原来藿香正气水不一定要用来喝,以下一些特别的用法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老人、幼儿、急症及昏迷等服药有困难的病人,夏天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敷点脐来达到治疗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清洁病人脐部,取一块干净的纱布折叠成4~6层,将藿香正气水置于水中预热,待药温适宜时倒在纱布上,以充盈不溢为度,用塑料布覆盖纱布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2~3小时后取下,每日2~3次。

  这种做法有利于燥湿和理气和中,对中风后因气滞、或寒湿阻滞而形成的便秘的病人,或是腹部术后气胀、产后尿潴留乃至腹泻的小儿都有明显的疗效。

  另据闵存云介绍,藿香正气水还有以下不少其鲜为人知的作用:

  治湿疹: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3~5次,连用3~5天。

  防蚊咬:夏日若不慎被蚊虫“侵袭”,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

  去头癣、手足癣和灰指甲:藿香正气水中的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而对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有较好的疗效。用藿香正气水涂擦患处,每日1~2次,亦可多搽几次。5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防痱子:中医认为痱子由表热夹湿引起,而藿香正气水有解表祛热除湿的功效,所以对痱子有良效,配合止汗爽身粉疗效更佳。

  防晕车晕船:乘坐车、船前,可用药棉蘸取藿香正气水敷于肚脐内以预防晕车晕船。

  解酒:醉酒的人往往易出现嗜睡、呕吐、头晕等症状,及时喝1支藿香正气水可止吐顺气和醒酒。

  但闵存云提醒:藿香正气水因不易保存,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入了不少防腐剂和酒精等辅料,一些病人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些物质产生过敏,严重的患者服用本品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因此患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7岁以内的小孩最好不要擅自服用,而外用时3岁以内的儿童也不太适宜。

日期:2008年7月7日 - 来自[用药指南]栏目

清暑之剂

  暑为阳邪,心属离火,故暑先入心,从其类也,已月六阳,尽出於地上,此气之浮也,经曰,夏气在经络,长夏气在肌肉,表实者里必虚,又热则气泄,故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外证头痛口乾,面垢自汗,呕逆泄泻,少气倦怠,其大较也,有余证者,皆后传变也,伤暑有兼伤风者,有兼伤寒者,有兼伤湿者,有兼伤食者,有冒暑饮酒,引暑入内者,有纳凉巨室,暑不得泄,反中入内者,有手足搐搦,名暑风者,有手足逆冷,名暑厥者,有昏不知人,为中暑者,洁古曰,中热为阳证,为有余,中暑为阴证,为不足,盖肺主气,夏月火盛灼金,则肺受伤而气虚,故多不足,凡中暑者,不可作中风治。

  2四味香薷饮〔散暑和脾〕

  治一切感冒暑气,皮肤蒸热,头痛头重,自汗肢倦,或烦渴,或吐泻。{暑为阳邪故蒸热,暑必兼湿故自汗,暑湿於心则烦,於肺则渴,於脾则吐利,上蒸於头则重而痛,暑能伤气,故倦怠。}香薷〔一两〕、厚朴〔薑汁炒〕、扁豆〔炒五钱〕、黄连〔薑炒三钱〕、冷服{香薷辛热,必冷服者,经所谓治温以清凉而行之也,热服作泻。}此手少阴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香薷辛温香散,能入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散皮肤之蒸热,厚朴苦温,除湿散满,以解心腹之凝结,扁豆甘淡,能消脾胃之暑湿,降浊而升清,黄连苦寒,能入心脾清热而除烦也。{李时珍曰,有处高堂大厦而中暑者,因纳凉太过,饮冷太多,阳气为阴邪所遏,反中入内,故见头痛恶寒之证,用香薷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则愈,王履曰,此非中暑,盖亦伤寒之类耳,玉机微义曰,东垣论暑证,同冬月伤寒传变,为证不一,彼为寒邪伤形,此则暑热伤气,若元气虚甚,有一时不救者,与伤寒阳毒顷刻害人实同,启是病例,大开后人聋聩,活人书云,脉虚身热,谓之中暑,乃不足之证,头痛恶寒,形面拘垢,宜用温散之剂,脉盛身热,谓之中热,乃有余之证,头痛壮热,大渴引饮,宜用清凉之剂,薛氏曰,中暍乃阴寒之证,当补阳气为主,少佐以解暑,先哲用乾薑附子,此推内经舍时从证之法也,喝音谒,即暑也,香薷饮乃散阳气导真阴之剂,若元气虚犯房劳而用之者,适所以招暑也,李士材曰,香薷乃夏月发汗之药,其性温热,只宜于中暑之人,若中热之人误服之,反成大害,李时珍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犹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今人谓能解暑,概用代茶,误矣,张兼善曰,风寒湿皆地之气,系浊邪,所以俱中足经,暑乃天之气,系清邪,所以中手少阴心经,其证多与伤寒相似,但伤寒初病未至烦渴,暑初病即渴,伤寒脉必浮盛,暑脉虚弱为不同耳,昂按张氏之辨证是也,如风亦阳邪,属天气,尝中於头,未可言浊,又伤寒中足六经,虽系内经原文,然麻黄桂枝皆肺药,泻心数汤皆心药,未可执言伤足不伤手也,暑有冒有伤有伏有中四者轻重之分。}本方除扁豆,名黄连香薷饮,治中暑热盛,口渴心烦,或下鲜血,本方除黄连,名三物香薷饮,治伤暑呕逆泄泻,再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饮,驱暑和中,再加木瓜,名六味香薷饮,治中暑湿盛。{热盛则加黄连以泻心火,湿盛则加茯苓木瓜以去脾湿。}再加人参、黄耆、白朮、陈皮、名十味香薷饮,治暑湿内伤,头重吐利,身倦神昏。{加参耆者,所以补肺益气,加苓朮陈草者,所以助脾调中,木瓜酸温利湿收脱,能于土中泻木,平肝而和脾,此外感而兼内伤之证,故用香薷清湿解表,而以诸药专调中宫也。}三物香薷饮加羌活防风,治中暑兼中风,僵仆搐搦,或再加黄耆芍药。{暑月得病,手足搐搦,如惊风状,名暑风。}三物香薷饮加乾葛,名香薷葛根汤,治暑月伤风欬嗽。{昂按此方当治伤暑泄泻。}本方加茯神,治瘅疟。{独热不寒曰瘅疟,当责之暑邪,暑先入心,故加茯神以宁心。}本方用香薷、扁豆、厚朴、木瓜、甘草,加香附、陈皮、苍朮、紫苏、名二香散。{盖合香薷饮香苏饮为一方也。}治外感内伤,身热腹胀。 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东垣〕治长夏湿热炎蒸,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胸满气促,身热心烦,口渴恶食,自汗身重,肢体疼痛,小便赤濇,大便溏黄而脉虚者。{暑湿蒸人,脾土受伤,故肢倦便溏,暑热伤肺,故气促心烦,口渴便赤,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故胸满恶食,暑先入心,汗为心液,故自汗湿盛,故身痛身重,寒伤形,表邪外盛,故脉大而有余,暑伤气,元气耗伤,故脉虚而不足。}黄耆、人参、白朮〔炒〕、苍朮、神麴〔炒〕、

  青皮〔麸炒〕、陈皮〔留白〕、甘草〔炙〕、麦冬、五味、当归〔酒炒〕、

  黄蘗〔酒炒〕、泽泻、升麻、葛根、薑枣煎。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热伤气,参耆益气而固表,湿伤脾,二朮燥湿而强脾,火盛则金病而水衰,故用麦冬五味以保肺而生津。{肺为水之上源,火旺剋金,则金不能生水,麦味合人参生脉生津。}用黄蘗以泻热而湿水,青皮平肝而破滞,当归养血而和阴,神麴化食而消积,升葛解肌热而升清。{清气上升,能生津液,又风能胜湿。}泽泻泻湿热而降浊,陈皮理气,甘草和中,合之以益气强脾,除湿清热也。{李东垣曰,脾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耆闭腠理,止汗益气,脾胃既虚,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卫大亏,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自能生阴血也,更加当归和血,又加黄蘗以救肾水,盖甘寒为火,火灭则心气得平而安也,心火乘脾,故用炙草泻火而补脾,少用恐滋满也,中满者去之,若腹中急痛急缩者,却宜多用,欬者去人参,为清浊相干,故以陈皮理之,长夏湿胜,故加二朮泽泻,上下分消其湿热也,湿胜则食不化,炒麴辛甘,青皮辛温,消食快气,五味麦冬人参,酸甘微寒,泻火热而益肺气,救庚金也,庚金大肠也,主津,医贯曰,有伤暑吐衄者,暑伤心,心虚不能生血,不宜过用寒凉以泻心,宜清暑益气,加丹皮生地犀角之类,盖暑伤心亦伤气,其脉必虚,以参耆补气,使能摄血,斯无弊也。}本方除青皮泽泻乾葛,名黄耆人参汤。{东垣}治暑伤元气,长夏倦怠,胸满自汗,时作头痛。{时痛时止,为内伤证。}本方除白朮青皮麦冬五味,加茯苓、猪苓、柴胡、防风、羌活、连翘、知母,名补肝汤。{东垣}治阴汗如水,阴冷如冰,脚痿无力。 生脉散〔保肺生脉,千金〕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欬。{肺主气,火热伤肺,故气短,金为火制,不能生水,故口渴,气少,故倦怠,肺主皮毛,虚故汗出,虚火乘肺故欬,李东垣曰,津者庚,大肠所生,三伏之时,为庚金受困,若亡津液,汗太泄,湿热亢甚,燥金受困,风木无制,故风湿相搏,骨节烦痛,一身尽痛也。}人参、麦冬〔五分〕、五味子〔七粒〕此手太阴阴药也,肺主气,肺气旺则四脏之气皆旺,虚故脉绝短气也,人参甘温,大补肺气为君,麦冬止汗,润肺滋水清心泻热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盖心主脉,肺朝百脉,〔百脉皆朝于肺。〕补肺清心,则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也,〔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夏月炎暑,火旺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能益气而祛暑也。{李东垣曰,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皆属足阳明胃,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阳气,乃能行津液於上焦,灌溉皮毛,充实腠理,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充,大肠小肠,无所禀气,故津液涸竭焉,又曰,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火热,麦冬之苦寒,补水源而清燥金,五味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又曰夏月加黄耆甘草服之,令人气力涌出,经疏曰,麦冬实足阳明胃经之正药。}本方加陈皮、炙甘草、名五味子汤,蒸饼为丸,名补气丸,治肺虚少气,欬嗽自汗,本方加黄耆为君,甘草桔梗为佐,名补气汤,治气虚自汗怔忡,再加茯神、远志、木通、名茯神汤,治脉虚欬则心痛,喉中介介或肿。 六一散〔利水泻火,河间,一名天水散〕治伤寒中暑,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不通,泻痢热疟,霍乱吐泻,下乳滑胎,解酒食毒,偏主石淋。{暑热皆阳邪,在表则发热,在里则泻痢,霍乱发疟,在上则烦渴,在下则便秘,或热泻,火气煎灼,精结成石,则为石淋。}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为末,冷水或灯心汤调下。〔丹溪曰,泄泻及呕吐生薑汤下。〕中寒者,加硫黄少许。此足太阳手太阴药也,滑石气轻能解肌,质重能清降,寒能泻热,滑能通窍,淡能行水,使肺气降而下通膀胱,〔火退则肺气下降,故能生水而利小便。〕故能祛暑住泻,止烦渴而行小便也,〔小便利则大便实,而泻自止。〕加甘草者和其中气,又以缓滑石之寒滑也,加辰砂者,以镇心神,而泻丙丁之邪热,〔小肠为丙火,心为丁火。〕其数六一者,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也。{故又名天水散,刘河间曰,统冶上下表里诸病,盖取其能通除上下三焦湿热也,然惟体盛湿多之人,宜服之以解暑利水,使湿热从小便出,若无热之人而多服此,则反耗其津液而转渴甚矣,又当服生脉散。}本方加辰砂少许,〔清心〕名益元散,加薄荷少许,〔清肺〕名鸡苏散,加青黛少许,〔清肝〕名碧玉散,治同,本方加红麴五钱,名清六丸,治赤痢,〔赤属热,伤血分,红麴能调六腑之血。〕加乾薑五钱,名温六丸,治白痢,〔白属热伤气分,乾薑能散湿热之气。〕本方加生柏叶、生车前、生藕节、名三生益元散,治血淋,本方加牛黄治虚烦不得眠,本方除甘草加吴茱萸一两,名茱萸六一散,治湿热吞酸,本方除滑石,加黄耆六两,大枣煎,热服,名黄耆六一散,治诸虚不足,盗汗消渴。{凡渴证防发痈疽,宜黄耆六一散,吞忍冬丸。}

  缩脾饮〔理脾清暑〕

  清暑气,除烦渴,止吐泻霍乱,及暑月酒食所伤。砂仁、草果〔煨去皮〕、乌梅、甘草〔炙四两〕、扁豆〔炒研〕、乾葛〔二两〕此足太阴阳明药也,暑必兼湿,而湿属脾土,暑湿合邪,脾胃病矣,故治暑必先去湿,砂仁草果,辛香温散,利气快脾,消酒食而散湿,扁豆专解中宫之暑而渗湿。〔湿盛则津不生而渴。〕葛根能升胃中清阳而生津,〔风药多燥,惟葛根能生津。〕乌梅清热解渴,甘草补土和中。

  消暑丸〔利湿清暑,海藏〕治伏暑烦渴,发热头痛,脾胃不利。半夏〔一斤醋五斤煮乾〕、茯苓、甘草〔半斤生用〕、薑汁糊丸,勿见生水,热汤下,有痰生薑汤下。此足太阴太阳药也,长夏炎蒸,湿土司令,故暑必兼湿,证见便秘烦渴,或吐或利者,以湿胜则气不得施化也,此方不治其暑而治其湿,用半夏茯苓行水之药,少佐甘草以和其中,半夏用醋煮者,醋能开胃散水,敛热解毒也,使暑气湿气俱从小便下降,则脾胃和而烦渴自止矣,局方取此名消暑丸,意甚深远,伤暑而发热头痛者,服此尤良,本方一两,加黄连二钱,名黄连消暑丸,治伏暑烦渴而多热痰。

  大顺散〔温中散暑〕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穀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吐泻,脏腑不调。乾薑、桂、杏仁〔去皮尖〕、甘草、等分,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薑杏炒过,去砂,合桂为末,每服二钱。此足太阳药也,〔从仲景太阳例药变用。〕夏月过於饮冷簌寒,阳气不得伸越,故气逆而霍乱吐泻也,脾胃者,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寒,乾薑肉桂,散寒燥湿,杏仁甘草,利气调脾,皆辛甘发散之药,升伏阳於阴中,亦从治之法也,如伤暑无寒证者,不可执泥。{中伤暑毒,阳外阴内,故治之多用暖剂,如大顺散,香薷饮之类,大蒜辛热通窍,故亦治之,然有阴阳二证,寒热不同,治当审慎,吴鹤臬曰,此方非治暑,乃治暑月饮冷受伤之脾胃耳。}

  五苓散〔暑湿相搏,方见利湿门〕治暑毒入心,发热大渴,小便不利,及暑湿相搏,自汗身重,渴者去桂加黄连。{朱丹溪,滑伯仁,每疑暑病不当发汗,盖暑伤心,热伤气,汗为心液,汗多必致亡阳,惟用香薷饮,五苓散,利水之药,使暑气从小肠膀胱下降,则病易愈,而元气无损矣。}

  人参白虎汤〔太阳中暑,方见泻火门〕治太阳中暍,身热汗出,足冷恶寒,脉微而渴。

  竹叶石膏汤〔伤暑发渴,方见泻火门〕治伤暑发渴脉虚。


 

日期:2008年6月15日 - 来自[医方集解]栏目

中暑有动静之异

夏至日后,病热为暑。张洁古①曰;动而得之为中暍②,静而得之为中暑。东垣曰:日中劳役而得者谓之中暍,避暑于深堂而得者,谓之中暑。中暍之病,其因劳役于外,日光曝其皮肤,热气入于鼻窍,肺经受伤,其症身热头疼、洒然毛耸③、微寒、口开齿燥、舌苔、烦渴,治宜人参石膏知母汤。其由安处家庭,行走闾巷,蓦④然郁热熏蒸,口吸暑气,心包络受伤,其症烦渴自汗、面垢脉虚,或腹疼吐泻,或呕哕燥闷,重则昏不知人,治宜香薷饮。

①张洁古:名元素,金、易州人(即河北省易县)。著有《珍珠囊引经佐使》、《病机气宜保命集》、《脏腑标本药式》、《医余启源》及《洁古家珍》等书。

②暍:he4(音贺)。中暍:中热。亦即中暑。

③耸:song3。高突的意思。如耸直。

④蓦:mo4(音末)。突然。

人参石膏知母汤

石膏知母甘草人参粳米

香薷饮

香薷饮厚朴,扁豆黄连撮,中暑腹中疼,吐泻阴阳搏。

十味香薷饮

十味香薷饮,(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厚)朴甘(草)(木)瓜扁豆,清暑健脾经。

六和汤

六和汤(茯)苓(白)术(人)参,(香)薷藿(香)扁(豆)砂仁,半(夏)甘(草)(木)瓜杏(仁)(厚)朴,霍乱暑伤神。

生脉散

生脉散人参,五味(子)麦冬寻,清心除肺热.补气又生津。

清暑益气汤

益气(汤)(当)归黄(芪)橘(皮),(白苍)二术甘(草)青(皮)(黄)柏,人参麦(冬)(五)味升(麻),葛根神曲泽(泻)。


按:中暑、中暍、中热,名虽不同,实系一症。由于机体的差异,工作于烈日之下,活动过度,湿随汗去,无湿而多热;恣意纳凉,又不活动,湿邪为重,故治法不同。这就是张洁古所说的动而得之、静而得之的区别。香薷饮之用,应以暑症无汗或兼有外感者为宜,自汗者当考虑不用。读者应参考《湿病条辨》暑温伏暑等治法。


日期:2008年6月13日 - 来自[医学传心录]栏目

暑证

经义
热论曰: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暑, 汗, 烦则喘满, 静则多言, 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

刺志论曰: 气盛身寒, 得之伤寒。 气虚身热, 得之伤暑。

金匮真言论曰: 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风疟。

阴阳应象大论曰: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论证共七条
1.暑本夏月之热病, 然有中暑而病者, 有因暑而致病者, 此其病有不同, 而总由于暑。 故其为病, 则有阴阳二证: 曰阴暑, 曰阳暑, 治犹冰炭, 不可不辨也。 阴暑者, 因暑而受寒者也。 凡人之畏暑贪凉, 不避寒气, 则或于深堂大厦, 或于风地树阴, 或以乍热乍寒之时, 不谨衣被, 以致寒邪袭于肌表, 而病为发热头痛, 无汗恶寒, 身形拘急, 肢体酸痛等证。 此以暑月受寒, 故名阴暑, 即伤寒也。 惟宜温散为主, 当以伤寒法治之也。 又有不慎口腹, 过食生冷, 以致寒凉伤脏, 而为呕吐, 泻痢, 腹痛等证, 此亦因暑受寒, 但以寒邪在内, 治宜温中为主, 是亦阴暑之属也。 阳暑者, 乃因暑而受热者也, 在仲景即谓之中暍。 凡以盛暑烈日之时, 或于长途, 或于田野, 不辞劳苦, 以致热毒伤阴, 而病为头痛烦躁, 肌体大热, 大渴大汗, 脉浮气喘, 或无气以动等证。 此以暑月受热, 故名阳暑。 治宜察气之虚实, 火之微甚, 或补或清, 以固其气。 此与阴暑之治, 大有不同, 若或因暑之名, 而不分表里, 不察阴阳, 则误人不浅矣。
2.阴暑证, 或在于表, 或在于里, 惟富贵安逸之人多有之, 总由恣情任性, 不慎风寒所致也。 阳暑证, 惟辛苦劳役之人多有之, 由乎触冒暑热, 有势所不容已也。 然暑热逼人者, 畏而可避, 可避则犯之者少; 阴寒袭人者, 快而莫知, 莫知则犯之者多, 故凡有病暑者, 阳暑不多见, 而阴暑居其八九。 今之人治暑者, 但见发热头痛等证, 则必曰此中暑也, 而所用无非寒凉, 其不达也亦甚矣。
3.伤寒之病, 虽同为寒邪, 而名有不同也。 伤暑之名, 虽可同为暑邪, 而病有不同也。 伤寒之名有不同者, 在冬之寒, 即谓之正伤寒; 在春之温, 即谓之温病。 在夏之暑, 即谓之暑病。 是温病, 暑病亦皆伤寒之别名耳。 经曰: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又曰: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 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即此谓也。 伤暑之病有不同者, 其因暑而感寒者, 寒则伤形, 即伤寒也; 因暑而受热者, 热则伤气, 即伤暑也, 是内伤外感, 俱有暑病之不同耳。 经曰: 气盛身寒, 得之伤寒; 气虚身热, 得之伤暑, 即此谓也。 盖气盛身寒者, 谓身受寒邪而气无恙也, 故曰伤寒。 气虚身热者, 谓身冒暑热, 而热伤气也, 故曰伤暑。 此义人多不解, 而谓伤寒者必身寒, 则于理不通, 而大昧经旨矣。
4.夏月盛暑之时, 必令身有微汗, 此养身之道, 最得时宜者也, 若必使快然无汗, 则未免阴胜于阳, 多致疾矣。 观之经曰: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 又曰: 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风疟, 是言暑汗不出之为病也。 此夏月之汗宜否, 盖可知矣。
5.夏月伏阴续论, 在前第二卷[传忠录]中。
6.暑有八证: 脉虚, 自汗, 身热, 背寒, 面垢, 烦渴, 手足微冷, 体重是也。 凡治此者, 宜调理元气为主, 清利次之。
7.中暑死者, 不可使得冷, 得冷便死, 只宜以温暖之物, 护其脐中, 徐徐治之。
论治共五条
1.阴暑证, 凡暑月外感风寒, 以致阴邪抑遏阳气, 而病为发热头痛, 肢体拘急酸疼, 无汗恶寒, 脉紧等证, 此即伤寒之属, 治以解散为主, 宜正柴胡饮, 小柴胡汤, 或一, 二, 三, 四柴胡饮之类, 酌其寒热虚实, 随宜用之。 若脉见微细, 气体虚弱, 不可发汗者, 但宜补中气, 使元气渐充, 则寒邪自散, 不必攻邪也, 或用补中益气汤主之。 若邪感于外, 而火盛于内, 或阳明热甚者, 宜柴胡白虎煎之类主之。 若寒邪在表未解, 而六脉微细, 背冷恶寒, 或呕恶泄泻, 内无热证者, 此正伏阴在内, 而邪不易解, 虽在暑月, 亦速宜温中, 如理阴煎, 理中汤, 大温中饮, 麻桂饮之类, 皆宜速用, 不可疑也, 亦不可迟也。 若邪盛于外而中不甚虚者, 或以五积散。 以上诸证有不能尽者, 俱宜以伤寒门诸法, 察而治之。
2.阴暑证, 凡内伤生冷, 致损胃气, 而病为腹痛, 泄泻, 呕吐者, 治宜以温中散寒为主。 若初受寒邪, 停积未散, 而脾气未虚者, 先宜以抑扶煎, 五德丸之类主之。 若胃气微虚者, 宜佐关煎, 五德丸主之。 若胃气再虚者, 宜温胃饮, 理中汤主之。 若吐泻已甚, 脾肾兼伤, 而痛连小腹二阴, 或成痢者, 宜胃关煎, 理阴煎, 或九?丹之类主之。 若表中寒邪, 内伤生冷, 表里俱病者, 宜兼治之, 以和胃饮加柴胡, 或温胃饮加柴胡, 或新方诸柴胡饮, 察虚实而用之。 古方用大顺散为温中之总治, 亦何足以尽之也。
3.阳暑以酷热伤人, 本为热证, 然阳中又有阴阳, 此不可不辨也。 凡暑热中人者, 其气必虚, 以火能克金而热伤气也。 然热者不可不清, 虚者不可不补, 但阳中之阳者宜兼乎清, 如身热, 头痛, 烦躁, 大渴, 大汗, 脉洪滑, 喜冷水, 大便干结, 小水赤痛之类, 皆阳证也。 若气不甚虚, 而但有火证者, 宜白虎汤, 或益元散主之。 或火盛之甚者, 惟玉泉散更妙。 若汗出脉虚浮, 烦渴有火而少气者, 宜白虎加人参汤, 或仲景竹叶石膏汤, [宣明]桂苓甘露饮之类主之。 若眩晕少气, 虽烦渴而火不甚者, 宜生脉散主之。 以上诸法, 用治阳中之阳, 皆古法之善者。 若虽壮热口渴, 而脉虚无力, 或重按全无, 及神困气促者, 此脾胃气虚, 元阳不足, 假火之证, 若误用白虎等剂, 其危立至。
4.凡中暑热者, 人皆知为阳证, 而不知阳中有阴也。 盖外中热邪, 而内亦热者, 此表里俱热, 方是阳证, 治宜清补如前。 若内本无热, 而因热伤气, 但气虚于中者, 便有伏阴之象, 故凡治暑热之证, 最当辨其阴阳虚实。 若脉虚无力, 或为恶寒背寒, 或为呕恶, 或为腹痛泄泻, 或四肢鼻尖微冷, 或不喜凉茶冷水, 或息短气促, 无力以动之类, 皆阳中之阴证也。 凡见此类, 但当专顾元气, 惟宜独参汤, 徐徐与之为最妙。 若兼微呕恶寒者, 宜加煨姜与人参等分主之。 再其甚者, 则养中煎, 理中汤, 五君子煎, 或五福饮, 理阴煎之类, 皆当随宜用之。 若虚寒之甚, 则舍时从证, 桂附皆所必用, 切不可因暑热之名, 而执用寒凉解暑等剂再伐阳气, 则变有不可测也。 若夏月于盛暑中, 过于劳倦, 因而中暑者, 其劳倦既已伤脾, 暑热又以伤气, 此本内伤大虚之候, 当专以调补为先, 然后察其有火无火, 或有邪无邪, 而兼治如前可也。
5.夏月因暑致病, 而医有不知伏阴, 误投寒剂, 以致吐泻腹痛, 或外热内寒, 烦躁多渴, 状若伤寒, 但察其脉微神困, 便是阴盛格阳之证, 速宜温药以救其内。
6.夏月既伤暑热, 复伤生冷, 外热内寒者, 当专以内寒为主, 有滞者, 清其滞, 无滞者, 益其气, 但温中理脾, 脾气既复, 而暑无不退也。
论香薷饮
香薷饮乃夏月通用之药饵, 常见富贵之家多有备此, 令老少时常服之, 用以防暑, 而不知人之宜此者少, 不宜此者多也。 若误用之, 必反致疾, 何也? 盖香薷一物, 气香窜而性沉寒。 惟其气窜, 所以能通达上下, 而去菀蒸之湿热。 惟其性寒, 所以能解渴除烦, 而清搏结之火邪。 然必果属阳脏, 果有火邪, 果脾胃气强, 肥甘过度, 而宜寒畏热者, 乃足以当之, 且赖其清凉, 未必无益。 若气本不充, 则服之最能损气, 火本非实, 而服之乃以败阳。 凡表禀阴柔, 及年质将半, 饮食不健, 躯体素弱之辈, 不知利害而效尤妄用者, 未有不反助伏阴, 损伤胃气, 而致为吐泻腹痛, 及阴寒危败等证。 若加黄连, 其寒尤甚, 厚朴破气, 均非所宜, 用者不可不审。

述古共六条
仲景曰: 其伤于四时之气, 皆能为病。 冬时严寒, 中而即病者, 名曰伤寒。 不即病者, 寒毒藏于肌肤, 至春变为温病, 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 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 春夏多温热病, 皆由冬时触寒所致, 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 春时应暖而复大寒, 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 秋时应凉而反大热, 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 是以一气之中, 长幼之病多相似者, 此则时行之气也。 曰: 太阳中热者, 暍是也, 其人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中暍者, 身热疼痛而脉微弱, 此亦夏月伤冷水, 水行皮中所致也, 一物瓜蒂汤吐之。 太阳中暍者, 发热恶寒, 身重而疼痛, 其脉弦细芤迟, 小便已, 洒洒然毛耸, 手足逆冷, 小有劳, 身即热, 口开, 前板齿燥, 若发汗则恶寒甚, 加温针则发热甚, 数下之则淋甚。

洁古曰: 静而得之为中暑, 动而得之为中热。 中暑者阴证, 中热者阳证。

陈无择曰: 暑热喜归心, 心中之, 使人噎闷, 昏不知人, 入肝则眩晕顽痹, 入脾则昏睡不觉, 入肺则喘满痿躄, 入肾则消渴。 凡中暍死者, 治之切不可用冷, 惟宜温养。 道途中无汤, 即以热土熨脐中, 仍使更溺其土, 取以置于脐上, 概可见矣。 凡觉中暑, 急嚼生姜一大块, 水送下; 如已迷闷, 嚼大蒜一大瓣, 水送下, 如不能嚼, 水研灌之, 立醒。

戴氏曰: 夏月卒倒, 不省人事, 名曰暑风。

王节斋曰: 治暑之法, 清心利小便最妙。 暑伤气, 宜补真气为要。 又有恶寒, 或四肢逆冷, 甚者迷闷不省, 而为霍乱吐利, 痰滞呕逆, 腹痛泻利, 此则非暑伤人, 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 以其因暑而得, 故亦谓之暑病, 治法不同。 若吐泻, 脉沉微甚者, 不可用凉药, 可用附子大顺散, 或附子理中汤加芍药。 若夏月多食冷物, 及过饮茶水, 致伤脾胃, 则吐泻霍乱。 故治暑药多宜温脾消食, 治湿利小便, 医者要识此意。

薛立斋曰: 按东垣先生云: 暑热之时, 无病之人, 或避暑热, 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者, 名曰中暑, 其病必头痛恶寒, 身形拘急, 肢节疼痛, 烦热无汗, 为房室阴寒之气所遏, 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 以大顺散热药主之。 若行人或农夫, 于日中劳役得之者, 名曰中热, 其病必苦头痛, 躁热恶热, 肌热大渴, 汗泄懒动, 为天热外伤肺气, 以苍朮白虎汤凉剂主之。 若人元气不足, 用前药不应, 宜补中益气汤主之。 大抵夏月阳气浮于外, 阴气伏于内, 若人饮食劳倦, 内伤中气, 或酷暑劳役, 外伤阳气者多患之, 法当调补元气为主, 而佐以解暑。 若中暑, 乃阴寒之证, 法当补阳气为主, 少佐以解暑。 故先哲多用姜, 桂, 附子之类, 此推[内经]舍时从证之良法也。 今患暑证殁, 而手足指甲或肢体青黯, 此皆不究其因, 不温补其内, 而泛用香薷饮之类所误也。 又曰: 前证当分别中暑, 中暍, 脉虚, 脉沉, 无汗, 有汗, 发热, 不热, 作渴, 不渴, 或泻, 不泻, 饮寒, 饮热, 辨其阴阳虚实, 不可泛投寒凉之剂。 盖谓夏月伏阴在内, 古人用附子大顺散之类, 温补阳气, 厥有旨哉。 何今人之老弱, 至夏月患食少体倦, 发热作渴, 或吐泻腹痛头痛诸证, 反服香薷饮, 复伤元气, 无不招引暑证, 以致不起。 至若清暑益气汤内用泽泻, 苍朮, 黄柏之类, 必审其果有湿热壅滞, 方可用之, 否则反致亏损其阴, 用当审察。

暑证论列方
理中汤热一。 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 玉泉散新寒十五。 养中煎新热四。 四柴胡饮新散四。 佐关煎新热十。 五德丸新热十八。 五君子煎新热六。 香薷饮和一六九。 生脉散补五六。 清暑益气汤和一六八。 五福饮新补六。 苍朮白虎汤寒二。 理阴煎新热三。 益元散寒百十二。 竹叶石膏汤寒五。 温胃饮新热五。 胃关煎新热九。 大温中饮新散八。 九?丹新热二三。 麻桂饮新散七。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小柴胡汤散十九。 白虎汤寒二。 正柴胡饮新散六。 和胃饮新和五。 一柴胡饮新散一。 抑扶煎新热十一。 附子大顺散热七八。 三柴胡饮新散三。 [宣明]桂苓甘露饮寒八。 白虎加人参汤寒三。 二柴胡饮新散二。 五积散散三九。 一物瓜蒂汤攻百五。

论外备用方
五物香薷饮和百七十。 黄连香薷饮和一七二中热。 四物地榆散寒九六昏迷。 十味香薷饮和一七一。 缩脾饮和一七三暑毒吐泻。 子和桂苓甘露饮寒九虚热渴。
 

日期:2008年5月14日 - 来自[卷之十五性集杂证谟]栏目

刮痧治疗中暑

4、中暑
中暑是由于盛夏感受暑热所致,由于病情轻重程度之不同而症状表现各异。临床可见大量汗出、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皮肤灼热,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高温作业如出现类似症状可照此刮痧治疗。
     

【刮痧治疗】
头部:全息穴区——额中带、额旁1带(双侧)、额顶带前3分之1(见84页)。 督脉—人中。


背部:督脉——大椎至至阳。 膀胱经——双侧肺俞至心俞。小肠经——双侧天宗。


上肢:心包经——双侧曲泽至内关。 大肠经—— 双侧曲池、合谷。


下肢:膀胱经——双侧委中。
    

【药物治疗参考】


1、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千金消暑丸。


2、口服补充淡盐水至少300至500ml。

日期:2008年5月10日 - 来自[刮痧疗法]栏目

十六、过劳中暑

  伶人某,忘其名,四喜部名旦也,六月初,演泗州城剧,众称善。有某官爱其艺,又出钱命演《卖武》一折,身体束缚,刀矛剑戟之类,旋舞越二时许,卸妆入后台,则大吐不已,腹中绞痛,急载归家,吐止而昏不知人,推之不醒。其师怒,遣人寻某官,某官知余名,又转同乡请余诊视,乃偕之往,则剩粉残脂,犹晕面颊,汗出如油,气息促迫,呼之不应。提其腕,则六脉浮濡,按之反不见。余曰:此中署阳邪也,命守者以热鞋熨其脐,刻许,稍醒。逐以大剂香薷饮进之,二日而安。后三日,有投小片者,不知其人,问阍人,乃知其伶来谢也,余却而避之。

日期:2008年5月8日 - 来自[醉花窗医案]栏目

       罗谦甫治蒙古百户,因食酒肉,饮潼乳,得霍乱吐泻症,从朝至午,精神昏愦,已困,急来告罗。视之,脉皆浮数,按之无力,所伤之物已出矣,即以新汲水半碗,调桂苓白术散,徐徐服之,稍得安静,又于墙阴掘地约二尺许,贮以新水,在内搅动,待一时澄定,用清者一杯,再调服之,渐渐气调,吐泻遂止,至夜安卧。翌日,微烦渴,遂煎钱氏白术散,时时服,良愈。或曰:用地浆者何也?坤属地,地属阴,土平曰静顺,感至阴之气,又于墙阴贮新汲水,以取重阴之气也,阴中之阴,能泻阳中之阳。霍乱因暑热内伤所得,故用地浆之意也。
       提举父年近八十,六月中暑毒,霍乱吐泻,昏冒终日,不省人事,时夜参半,请罗视之。脉七八至,洪大有力,(暑脉虚大,当作虚论。)头热如火,足冷如冰,半身不遂,牙关紧急,盖年高气弱,当暑气极盛,阳明得令之际,况因动而得之,中暑明矣。非甘辛大寒之剂,不能泻其暑热,坠浮溜之火,安神明也。遂以甘露散,甘辛大寒,泻热补气,加茯苓以分阴阳,约一两,水调灌之,渐渐省事,诸症悉去。慎言语,节饮食,三日,以参术调中汤,以意增减,旋服,理正气,逾十日平复。
       一仓官,季夏时,病胸项多汗,(胸项多汗先伤暑。)两足逆,谵语,医者不晓,杂治经旬。罗诊之,关前濡,关后急,当作湿温治。盖先受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是名湿温。先以白虎加人参汤,次以白虎加苍术汤,头痛渐退,(足冷头痛并见,当知此是湿温证。)足潮湿,汗渐止,三日愈。此名贼邪,误用药,有死之理。心病中暑为正邪,中湿得之,从所不胜者为贼邪,今心受暑而湿邪胜之,水克火,从所不胜是也,五邪之中最逆也。经曰: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濡弱见阳部,湿气搏暑也,小急见于阴部,暑气蒸湿也,(细心精别。)暑湿相搏,名曰湿温,是谓贼邪也。(总宜白虎合五苓为佳。)罗亦素有停饮之疾,每至暑月,两足漐漐未常干,服此药,二三服即愈。
       滑伯仁治一人,病自汗如雨,至赤身热,口燥心烦,盛暑中,宜帷幕周密,自以至虚亡阳,服术、附数剂,脉虚而洪数,舌上苔黄。(脉虚、身热、苔黄、自汗、口燥、心烦,亦难别阴阳,但汗如雨而不畏寒,暑可知。若阴有汗则死。)伯仁曰:前药误矣,轻病重治,医者死之。《素问》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术、附其可轻用,以犯时令。又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暑家本多汗,加之刚剂,脉洪数而汗甚。乃令撒幔开窗,少顷,渐觉清爽,以黄连、人参、白虎,三进而汗止大半,诸症亦减,兼以既济汤,渴用冰水调天水散,七日而愈。
       孙兆治一人,自汗,(阳微厥故自汗,阴微厥不得复有外症。)两足逆冷,至膝下,(似阴症。)腹满,(腹满故先伤湿。)不省人事。孙诊六脉小弱而急,问其所服药,取视皆阴病药也。孙曰:此非受病重,药能重病耳。遂用五苓散、白虎汤十余贴,病少苏,再服痊愈。或问治法,孙曰:病人伤暑也,始则阳微厥,而脉小无力,医谓阴病,遂误药,其病愈厥。用五苓散大利小便,则腹减,白虎解利邪热,则病愈。凡阴病胫冷则臂亦冷,渠今胫冷臂不冷,则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阳微厥服也。(妙辨。)
       此症乃先伤湿,后伤暑,为湿温之症也。
       丹溪治一人,夏,大发热,谵语,肢体莫举,喜冷饮,脉洪大(虚。)而数,以黄芪、茯苓,浓煎如膏,用凉水调服,三四次后,昏卧如死,气息如常,次日方醒而愈。
       一人,夏发大热,大汗,恶寒战栗,不自禁持,且烦渴,此暑病也。脉虚微细弱而数,其人好赌致劳而虚。以人参竹叶作汤,调辰砂四苓散,八贴而安。(恶寒战栗亦有属暑者,但此脉不沉,与少阴反发热不同,烦褐与少阴引水自救不同,少阴战栗恶寒、无汗者多,少阴引水自救、自利、人静而不烦者多,然阴脉俱沉。)
       项彦章治一人病甚,诸医皆以为瘵,尽愕束手。项诊之,脉细数而且实。细数者,暑也,暑伤气宜虚,今不虚而反实,乃热伤血,药为之也。家问死期,曰:何得死,为作白虎汤饮之,即瘥。
       吴茭山治一妇,冬月偶感患,洒洒恶寒,翕翕发热,恶食干呕,大便欲去不去,诸医皆以虚弱痰饮治之,以二陈、补心等药,服不效,延及半月。吴诊其脉,虚而无力,类乎伤暑。众不然之,究问其病因。其妇曰:因天寒,换著绵衣,取绵套一床盖之。须臾,烦渴,寒热呕吐,绵延至今耳。吴曰:诚哉!伤暑也。盖绵套晒之盛暑,夹热收入笥中,必有暑气,尚未开泄,今人体虚,得之易入,故病如是。其妇曰:然。遂制黄连香薷饮,连进二服而愈。
       逢年岁热甚,凡道路城市,昏仆而死者,此皆虚人劳人,或饥饱失节,或素有疾,一为暑气所中,不得泄,即关窍皆窒,非暑气使然,气闭塞而死也。古方治暑无他,但用辛甘发散,疏导心气,与水流行,则无害矣。(宜姜葱汤调益元散。)崇宁乙酉,吴为书局时,一马夫驰马出局下,忽仆地绝,(琇按:此由动而得之,是为中暍。)急以五苓大顺散灌之,皆不验。已逾时,同舍王相,使取大蒜(辛温。)一握,道上热土,(补胃。)杂研烂,以新水(甘寒。)和之,滤去渣,决其齿灌之,少顷即苏,至暮,此仆为吴御马而归。乃知药病相对,有如此者。此方本徐州沛悬市门,忽有板书钉其上,或传神仙救人者。沈存中王圣美,皆著其说,而吴亲验之。出石林老人《避暑录》。
       陈斗岩治伦司成,舟中遇昏晕不知人,自汗瘛疭,医以为中风。陈曰:人迎脉过盛,病因饮后便凉,痰火妄动,非中风也。以清暑益气汤一剂而愈。
       汪希说治一壮男子,形色苍黑,暑月客游舟回,患呕哕,颠倒不得眠,粒米不入六日矣。脉沉细虚豁,诸医杂投藿香、柴、苓等药,不效,危殆。汪曰:此中暑也。进人参白虎汤,人参五钱,服下呕哕即止,鼾睡,五鼓方醒,索粥,连进二三服,乃减参稍轻,调理数剂而愈。
       汪石山治一人年三十余,形瘦弱,忽病上吐下泻,水浆不入口者七日,(若是中寒,该发热厥冷,不见厥冷,故从暑治。)自分死矣。汪诊脉,八至而数,曰:当夏而得是脉,暑邪深入也。吐泻不纳水谷,邪气自甚也。宜以暑治。遂以人参白虎汤进半杯,良久,复进一杯,觉稍安,三服后,减去石膏、知母,以人参渐次加四五钱,黄柏、陈皮、麦冬等,随所兼病而佐使,一月后平复。
       一人瘦长而脆,暑月过劳,饥饮烧酒,遂病热汗,昏懵语乱。汪视之,脉皆浮小而缓,按之虚豁,曰:此暑伤心,劳伤脾也。盖心藏神,脾藏意,二脏被伤,宜有此症。法宜清暑以安心,脾益以宁志意。遂用八物加麦冬、山栀子、陈皮,煎服十余贴而愈。
       江篁南曰:夏月热倒人,昏迷闷乱,急扶在阴凉,切不可与冷饮,当以布巾衣物等,蘸热汤,覆脐下及气海间,续续以汤淋布巾上,令撤脐腹,但暖,则渐醒也。如仓卒无汤处,掬道上热土于脐端,以多为佳,冷则频换也,后与解暑毒。若才热倒,便与冷饮,或冷水淋之,即死。又一法,道途无汤下,即掬热土于脐上,仍拨开作窝子,令众人溺于中,以代热汤,亦可取效。解暑用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之类。凡觉中暑,急嚼生姜一大块,冷水送下,如不能嚼,即用水研灌之,立醒。路途仓卒无水,渴甚,急嚼生葱二寸许,和津同咽,可抵饮水二升。
       江应宿治岳母年六十余,六月中旬,劳倦中暑,身热如火,口渴饮冷,头痛如破,脉虚豁,二三至一止,投人参白虎汤,日进三服,渴止热退。头痛用白萝卜汁吹入鼻中,良愈。
 

日期:2008年5月8日 - 来自[卷二]栏目
  • 共 27 页,当前第 11 页 9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