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均衡图:论文<浅谈低年级口算训练的重要性>--jx01_ljx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42:06
论文<浅谈低年级口算训练的重要性> [ 2007-8-14 19:39:00 | By: jx01_ljx ]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算在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即使在计算工具高速发展的将来,口算仍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同时,口算既是笔算、珠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低年级是学生学习口算方法、掌握口算技巧的重要阶段,对后面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通过几年的低年级数学教学,我发现口算教学的成绩并不容乐观。

一、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想许多低年级的数学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口算教学的教学思路较清晰,比较容易教,在教学过程中都很重视学生算理、算法的指导,平日里题也没少做,但就是准确率低。学生呢?做口算态度不端正、审题马虎,未听清题就答,计算马虎,似是非是,张冠李戴计算不细心,简单计算也频频出错,验算检查不耐烦,计算结果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头号原因,回答者都是同一结论“粗心”。

错误原因单纯是粗心吗?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有客观、有外在也有内在,有学生学的,也有教师教的,主要是:

1.小学生口算的通病往往是:(1)观察比较笼统,把“+”当成“×”,把“—”当成“+”等。(2)感知事物不精确,把相似、的数写另一个数,如3当8,325写成235等。(3)注意力分散,人在计算,心去玩耍,力求完成任务最紧要有作业交。(4)记忆失败,如进退位加减中忘了进位上的数或退位等现象。(5)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学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练习是否对板,只顾套用新方法。

2.某些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把学习当成是家长或社会的任务,对学习、作业有厌恶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部分学生认为口算不用教也懂,或者只要掌握方法就行了,平时懒练习,嫌麻烦,觉得枯燥无味,没啥意思,平时算错点儿没关系,只要考试细心就行了,对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教学原因,(1)教师的算理是否讲清。(2)教师是否对学生的错误加以分析,对症下药;(5)教法是否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后进生。

二、那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口算训练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学具操作和主体参与相结合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口算教学而言,更应该“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本。”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
  如教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教师出示算数式38+7,问:“这道题,你们能用手中的小棒子算出来吗?”这时,允许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学生想出来如下三种操作方法:先把8根和7根合起来是15根,再把3捆和15根合起来共45根;先把7根分成5根和2根,再把2根与8根凑成十,捆成一捆,接着,把这1捆和3捆合起来成4捆,最后把4捆和5根合成45;先把8根分成5根和3根,再把3根和7根合起来凑成十,捆成1捆,接着,把这1捆和3捆合起来成4捆,最后加上5根得45。这样,手脑并用,从操作过程中获得口算方法,提高思维素质和能力。
   (二)、掌握规律和鼓励算法多样化相结合。

我们在口算教学中,要注意研究教材,发掘教材中带规律性的内容,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自主地发现知识规律,获取口算技能,鼓励算法多样化。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先引导学生横着看,竖着看减法表是怎样排列的,学生发现规律后,再让他们思考还有什么排列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发现:斜着看减法表也有规律,即每一斜行排列中的各算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被减数逐个递增,减数也是逐个递增,因此,在每一斜行中各算式的差相同。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口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从已学的口算方法出发,通过讨论,交流,探索出新的口算方法。如在教学口算43-5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利用所学的知识,计算这道题呢?学生分组讨论后,纷纷发言。有的说,先算13-5=8,再算30+8=38有的说,因为38+5=43所以43-5=38;还有的说,先算40-5=35,再用35+3=38。这样,在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合理训练和丰富练习形式相结合

低年级基本口算的重点是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基本口算要天天练,单项计算要重点练,对学生不易掌握或易错之处要突出练。其练习题的编排,可按巩固基础知识的、提高运算基本技能的和形成技巧的这样的顺序进行。比如,20以内的加法。作为口算的初级阶段,常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来进行计算和训练。口诀法其实是凑十法逐步提高要求,最后达到脱口而出,使之口诀化。例如8+7=8+2+5=10+5=15(凑十法),熟练后即成口诀8+7=15但加法口诀还是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不要死记硬背。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只有在训练形式上多出花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不感到单调。(1)不断激励、激发竞争。

兴趣的产生,实际是学习成功的起点。比尔·盖次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成绩和学习信心成正比例关系。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竞赛活动,如“夺红旗争第一”、“看谁又对又快”等练习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成功的欲望,产生“成功兴趣” 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2)学生出题,互助学习。

 通常,我们由老师出题,学生做题,但可以改变这个惯例,让学生自己出题,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出题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出题。如:简单点的要求:写出十几减8的所有题目;提高型的要求:写出得数是8的所有20以内退位减法题(11―( )=8,12―( )=8……)。
      还可以让学生同桌互相出题,出些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这时,学生就要学会考虑是否够减等问题。通过这种同桌一个出题,一人答题的互助学习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也提高了,从而使低年级儿童逐步学会学习。

(3)游戏操作,增强趣味。

游戏因素在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口算练习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而运用一些游戏,可以增强趣味性,寓教于乐。常用的游戏有:对口令、开火车、找朋友、邮递员送信,小猴摘桃等。这些游戏都是低年级小朋友非常乐于参与的,如能在练习口算时穿插使用,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习惯,“谦虚谨慎、严格认真、刻苦钻研”是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独立思考、克服困难”是学生口算学习的恒心。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才能形成,另外,儿童可塑性很大,教师的示范作用等也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另外,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口算练习一次不宜过多,更不宜机械重复,这有利二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口算兴趣、提高正确率。总之,口算练习要经常化、趣味化、长期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