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硒保健品哪个牌子好:人民币汇率、中国经济与大宗商品价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8:55:32

人民币汇率、中国经济与大宗商品价格

当前,美国政府及一些国际组织对人民币汇率持续施压,再次撩动了人们的神经。人民币升值与否?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与大宗商品价格有何影响?这些话题再次引发了市场的热议,在国际金融危机渐行渐远的背景下,我们完全可以权衡利弊,择机主动重启汇率改革进程,顺应市场需要,促进我国经济和大宗商品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人民币升值话题最近甚嚣尘上。随着出口数据复苏以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态当前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迟早要退出,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大增。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升值,造就了三年多的大宗商品大牛市,如今面临人民币升值的猜测,我们该如何分析它的可能性?如果升值,又将对大宗商品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

  我国经济刚从金融危机阴霾中走出,市场形势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两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014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去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5052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投资增速变缓,而消费增速加快,我国经济结构正朝向政府调控预想的方向发展,宏观经济复苏的大环境日益向好。

  海关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814.3亿美元,增长45.2%。其中,出口同比增45.7%,连续第3个月上升;进口增幅达到44.7%,连续第4个月上升。但贸易顺差数据并不乐观,2月份我国出口总额为945.2亿美元,进口为869.1亿美元,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而1月份的贸易顺差为141.7亿美元。2月份比1月份下降近一半,创近一年来的新低,很明显外贸的复苏还存在不稳定性。同时,国内物价水平涨幅较快,通胀压力逐渐显现。

  人民币不管是一次性升值还是渐次性升值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若一次性升值,会对刚刚复苏的出口产生严重打击;若逐渐升值,则会不断引入投机的热钱,加大通胀程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向好,外贸持续回暖,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机制必然会退出,重新回归2005年7月以来的盯住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这个时间表要视进出口复苏的进程而定。

  未来人民币可能升值的幅度

  未来人民币升值幅度我们可以参考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无本金交割外汇的报价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的升值幅度,近期,一年期NDF较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升值2.41%—2.92%,盘中触及3%。因此,未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在3%左右,当然这还要看一年期无本金交割外汇报价所反映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延续性。

  一年期NDF较美元兑人民币

  中间价升值幅度

  人民币升值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在2005年到2008年7月美元兑人民币持续走低的过程中,热钱无论从波动性还是绝对量上看,都随着人民币汇率不断走低而逐渐变大,这一变化与人民币升值不无关系。未来一段时间如果人民币升值,在全球抗衡经济危机的时期,再加上通胀压力引发的加息预期,人民币很有可能成为热钱投机的对象。

  2005—2009年热钱流入与人民币

  汇率走势

基于对年内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未来境外热钱将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国内货币市尝股票市尝房地产市场以及大宗商品领域,从而再度催生资产价格泡沫。

  2005年7月,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对大宗商品产生了短期影响,短期内对整个期市总体上是利好的,其中对金属和能源类品种影响最大,其次是橡胶和农产品。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与现在大不相同,因此,我们采用2008年1月—2010年3月的日数据,分析人民币逐渐升值与大宗商品的长期相互关系。内盘采用的是南华CRB系列指数,人民币汇率采用的是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因此,如果CRB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负相关,则与人民币升值幅度正相关,反之则与人民币升值幅度负相关。

  人民币汇率与南华CRB综合、行业指数的相关系数

  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与CRB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相关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金属、能源化工和农业。也就是说,仅考虑人民币升值这个因素的话,则大宗商品总体上会上涨,且上涨幅度是人民币升值幅度与相关系数的乘积。

  人民币汇率与南华农产品行业CRB综合指数的相关系数

  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与豆油和强麦品种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不大,与其他品种则是正相关的关系,且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

  人民币汇率与南华金属CRB综合指数的

  相关系数

很明显,人民币升值与黄金、铝、锌、铜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螺纹钢、线材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人民币汇率与南华化工行业CRB综合指数的相关系数

  由上表可知,天胶与人民币升值呈正相关关系,且较为紧密,与其他品种虽也呈正相关关系,但系数均在0.5以下。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总体上与大宗商品是正相关的关系,且相关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金属、能源化工和农业,不过也有与人民币升值负相关的品种,按相关性强弱依次是线材、螺纹钢,这两个品种我国以出口为主。

  中国国际期货 简翔

  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当前市场焦点是人民币是否存在低估,各方围绕出口、通胀、外汇占款等几个话题展开争论。认为人民币低估的论据大多是根据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以及外汇占款,但这是任何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所共有的问题,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分工与资源优化所致。

  另一个看起来更加“合理”的方法是模型计算,国内外不少学者提出了各种模型来估算人民币“适当”价值,模型的优点在于其逻辑性以及量化思维,某些模型数值结果表明人民币存在大幅低估,这也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据之一。但模型的先天缺陷在于其对客观世界的过度简化,选择哪些变量以及做出何种假设本来就带有模型作者的主观倾向,这些模型无外乎是购买力平价和宏观经济综合平衡法两种,假设条件不同将导致结果的巨大不同,从无升值空间到应升值50%的结果应有尽有。

  建国后我国的汇率政策曾有过7次调整,最近一次选择盯住美元是1994年,汇率政策目标为维持汇率稳定,但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在随后几年有了巨大改变,而单一盯住美元的货币政策过于僵硬,不适合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的需要,因此2005年央行选择人民币一次性小幅升值2%,然后放弃盯住美元,选择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2年到2008年期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超过20%,至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出口大幅下滑,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因此,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可能是权宜之计,在适当的时候恢复汇改的步伐才是央行关心的外汇政策问题。

  通胀不是我国外汇政策的主要考虑因素

  当前国内认为人民币需要升值的主要依据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以及巨量流动性的继续投放,今年通胀压力巨大,而2月份CPI已达2.7%,逼近今年3%目标的红线,而当前整体经济环境较为脆弱,通过加息为通胀降温会增加社会整体运行成本。特别是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加息可以会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通过人民币升值缓解通胀压力,同时可以平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可谓一举多得。

  但从历史来看,央行的人民币政策似乎并没有以管理通胀作为其政策目标。以2005年汇改为例,当年是1998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最好的一年,GDP保持在10.4%—10.5%的高水平,而物价则保持在0.9%—2.7%较低的通胀水平上,这一高增长低通胀的最佳组合,是央行选择汇改的前提。同时,人民币缓慢升值令市场产生了人民币将持续升值的预期,大量热钱涌入导致2005年之后通胀抬头,但央行并没有选择终止汇改,而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与加息的方式调控流动性,这说明通胀目标似乎不在央行外汇政策考虑范围之内。

  我们认为,春节因素及天气问题是今年2月份通胀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3月之后通胀可能会逐步降温。同时,由于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依然较大,即使不选择加息,央行也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上调准备金率以及窗口指导的方式减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外汇政策不应以牺牲经济增长与就业为前提

  我国产业结构侧重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产业附加值不高,社会对改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产业结构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由于出口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非常慎重。2004年时曾出现过短暂的民工荒,这似乎发出了一个信号:内地提供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选择在当地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在此时选择汇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就业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使企业抛弃以往模式而逐步进行产业转型。但事后这被证明是一个错误,由于出口制造业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主固有的思维方式与其社会资源并不能支持经营方式的转向。因此,在人民币升值大幅侵蚀了其经营利润后,预想中的产业整合、升级并没有出现,一部分企业选择坚守,在极低的利润下维持经营;另一部分企业选择将经营资金投入房地产与股票市常因此,市场上对出口大幅回升与民工荒的出现为当前人民币升值提供了空间这一观点,我们是不能苟同的。

  虽然直观上人民币升值会对出口产生冲击,但从实际数据看,2005年后人民币大幅升值,而我国出口依然保持着平均20%的增长速度。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中国在低端产品生产中占有绝对优势,大量欧美企业将其制作业转移至中国,当人民币升值时,将这些工厂转移至东南亚国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还要考虑资源及政策配套等问题,因此仍然在中国保持了巨额的采购;另一方面,2002年以来金融泡沫刺激下的欧美国家旺盛的需求也带动了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因此,即使人民币在当前升值,对出口总量的冲击也是很小的,但企业利润却会因人民币升值而大幅萎缩。

  同时,当前的民工荒问题有其特殊性,财政刺激政策与出口恢复超预期是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欧美经济逐步恢复,巨大的补库需求使得国内订单激增,用工企业需要大量人手;另一方面,4万亿财政刺激政策在中西部投下大量资源修建基础设施,此外惠农政策、解决农民工当地就业以及提高最低工资政策,客观上也导致了贸易部门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以及工资的提高。

  在当前企业经营状况刚刚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大量企业主选择关闭企业,当政府刺激政策消退之时,私人投资无法接过政府交出的接力棒,而同时中西部的农民工可能无法继续在当地获得就业机会,而沿海地区的机会也大幅减少,这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认为,短期内央行选择重启2005年汇改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中国在汇率问题上也表现得较为强硬,但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们应密切关注形势变化。

  我们认为,人民币不是市场主要结算货币,其升值与否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有限。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中国在国际上的原材料价格,因此中国的进口将会增加,从而对商品产生支撑与利好。但这样的分析有个逻辑上的悖论:商品价格上涨是因为中国需求的增加,中国需求的增加是因为商品相对于人民币价格的下降。但问题在于,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往往大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这将抵消人民币升值的好处,中国需求增加就无从谈起。另外,即使人民币升值会对商品市场产生某种利好,也不能保证影响商品市场的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不发生变化,进而使大宗商品价格发生反向的波动。

  方正期货 罗江华

  近期,人民币汇率问题再起波澜。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向总理提出的关于中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就在两会刚刚结束后的3月15日,一个由130名美国国会议员组成的团体,联名致信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财政部长盖特纳,敦促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汇率问题采取制裁措施。3月16日,美国参议院议案草案显示,如果中国不采取措施调整人民币汇率,美国将对部分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3月17日,世界银行公布了《中国经济季报》,在有关汇率政策的部分,世行也建议中国政府考虑增强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在外部施压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路在何方?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与大宗商品价格有何影响?

  人民币汇率路在何方?

  从经济层面看,人民币汇率没有低估

  单纯从经济层面来看,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低估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虽然当前我国的出口正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但我国对外部需求也逐步增加,我国贸易顺差大幅收窄。2009年,我国累计出口额为12061.6亿美元,同比下降15.9%;累计进口额为10055.6亿美元,同比下降11.25%;2009年我国贸易顺差进一步缩小,同比下降了33.6%。从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可以知道,如果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会促进中国出口,抑制中国进口,进一步扩大中国的贸易顺差,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却在进一步缩校这一事实表明,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并没有被低估。

  第二,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渐趋明朗,但除美国外,其他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尚不理想,而中国的主要出口地欧盟还面临债务危机的考验。因此,中国的外需前景并不明朗,而国内的产能过剩压力巨大,如果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势必加剧这一格局。

  第三,2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7%,加大了央行加息的预期。但从利率角度考虑,当前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美联储基准利率仍维持在历史最低点0—0.25%,预计央行加息的步伐还不会很快。2月份CPI同比增幅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的价格水平较低,而市场流动性从2009年3月份开始推高主要商品价格,2010年我国政府已经对银行信贷等进行了调控,预计2010年商品价格不会像2009年那样快速上涨,因此未来CPI持续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大国博弈与政治因素增大了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

  考虑到大国之间的博弈与政治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问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在政治层面,中国最高层面就人民币汇率的表态,当属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的言论,即“人民币币值没有被低估”,并强调用强迫手段压迫人民币升值是错误的。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认为中短期内中国决策层并不打算升值人民币。

  另一方面,在当前美国国内要求人民币升值成为“时髦”之际,欧洲和联合国机构并未紧随美国脚步。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与欧盟驻华大使安博等都认为美国对中国汇率施压并非明智之举。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也表示,支持中国在人民币问题上的立场,认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吁未考虑到中国稳定对于地区和全球的重要意义。但尽管如此,美国方面仍可能会一意孤行,这将对人民币升值造成巨大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制约中国的经济增长

  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影响是冲击中国的出口。我国是出口主导型经济体,近年来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5%左右,持续和稳定的出口对我国经济而言至关重要。我国刚刚走出危机,稳定人民币汇率,有利于减少外需下滑对进出口的不利影响。过去一年多,外部需求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我国出口大幅下滑,2009年出口同比下降15.9%,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初见曙光,外部需求并不旺盛,假如人民币大幅升值,势必导致我国出口急剧下降。

  同时,在经历了前几年人民币大幅升值、激烈的海外市场竞争以及生产成本上升后,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尤其是那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若人民币重启升值,除了一部分企业破产外,还会促使部分企业转战国内市场,这将与国内大规模刺激经济所带来的新增产能相重合,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局面,迫使下游企业通过降价来抢占市常年初,因海外市场也面临产能过剩的激烈竞争,部分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已经通过降价来抢夺海外订单。

  人民币升值将推高资产价格

  在有关本币升值问题上,国内研究机构和学者一直拿日元作为比较和研究的范本。1985年“广场协议”以后,日元大幅升值导致资金大量投机不动产和股市,成为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和以后长达10多年的经济不景气的重要原因。1985年9月21日,日元兑美元为240∶1,9月22日签署“广场协议”后,日本主动提出将货币升值10%—20%;到1985年年底,日元相对9月21日升值25.2%;1988年1月初,日元兑美元升值到121∶1,升值近50%;1995年4月,日元兑美元突破80∶1大关,日元升值近67%。这一过程,日本持续保持了贸易顺差,可见汇率升值没有损害日本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日本经验还表明,货币升值在不能有效减少本国国际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很容易导致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泡沫。日元兑美元从1985年的1∶250至1995年的1∶78,10年间平均每年升值12.4%,股市则从1985年12月的13113点升至1989年的历史最高点38915点。此外,东京等六大城市的地价,从1960年到1990年上涨了56倍。至今,日本的股市和房市都还没有恢复到历史高点。

  从我国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来看,人民币升值及其预期导致国际热钱大量流入,流入的热钱追求的不是利差交易,而是追求资产的快速增值。2005年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与全国楼价的快速飙升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人民币重新进入升值轨道,股票与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

  人民币升值短期推高商品价格

  短期加剧通货膨胀,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2009年以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虽然主要经济体尚未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但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很强。如果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必然导致大量热钱涌入中国,人民币与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将受到国际热钱的追捧。股票资产价格上升的财富效应会带动更多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与消费品市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因其高强度的关联效应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商品价格上涨。因此,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将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进而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中长期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长期来看,如果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出口减少,失业增加,人民币升值引发的热钱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水平,中国经济将得不到可持续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可能大量倒闭,失业增加,劳动者议价能力下降,居民收入减少,国内消费出现下降。同时,产能过剩将导致库存上升,企业周转效率下降,附着于存货的货币量上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需求不足将导致下游厂商提价空间有限,使CPI涨幅受限。当中国经济得不到可持续增长时,人民币与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将不再为国际热钱所追捧,大量热钱会择机撤离,这将进一步导致国内流动性匮乏。

  由此可见,如果人民币出现不恰当的升值,中长期有可能导致国内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实际上,这一先例已在日本发生过,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同期日本CPI涨幅自3%掉头向下,1986年年底时即陷入第一次通缩,此后虽有反复,但日本CPI一直保持着整体向下的趋势,90年代资本市场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达10余年的通缩,至今仍未完全摆脱其困扰。因此,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回落,然后长时间在低位徘徊。

  结论

  当前我国经济尚未从金融危机中完全复苏,2009年国际贸易顺差大幅下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条件还不成熟。两会期间,中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将坚决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但政治原因与大国博弈的复杂性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美国等发达国家连连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采用不同的方式敦促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问题已成为政治、经济、外交的交织体,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主要取决于中美双方战略博弈的结果。

  上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的历史经验表明,本国货币升值并不能有效减少国际贸易顺差,却很容易导致国内房地产市惩资本市场泡沫,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币的不当升值在短期内将推高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引发通货膨胀,进而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但长期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则有可能在冲高回落之后长期在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