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叙花列发髻赏析:哈佛大学幸福课讲义(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32:14

前 言

 

              幸福是一门科学

 

  2002年,我第一次在哈佛大学教授积极心理学,当时有八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两人中途退课。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探索一个终极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自助并帮助他人--包括个人、社区以及社会--变得更幸福?我们共同尝试了许多方法,诸如分享个人经历、体验负面情绪和快乐,后来终于更清楚地了解到利用心理学获得幸福与充实生活的秘诀。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这门课程。因为我的老师兼引路人菲利普·斯通(Philip Stone),他是哈佛大学第一个积极心理学教授,建议我为该课程举办一个说明性的讲座。结果,那年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总数达到了380人。在年终课程评估上,超过20%的学生反馈说这门课程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而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已经有850名学生选课,这也让积极心理学成为哈佛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一百多年前的思想总是激励着我,在教学中坚持实用性,去发掘"学术研究发现的真实价值"。我向学生们提起真实价值时,并不是指金钱或是某方面的成果与名声,而是指我所认为的"至高财富",也就是所有目标的终点站--幸福。

 

  这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讨论"美好生活"的课程。学生们除了阅读和学习研究报告之外,我还要求他们把所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学会与恐惧相处,找寻自己的优势,设定短期以及长远的目标;我也鼓励他们去冒险尝试,在其中去发现自己最适合的舞台(这通常是在舒适和紧张之间的某个地带)。

 

  作为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我在第一次上课时面对6个学生还可以应付;而到了第二年需要面对将近400名学生,这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三年当学生数目已经达到850人时,上课让我感到更多的是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候。

  自从《哈佛红人》(Harvard Crimson)和《波士顿环球时报》(Boston Globe)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程火暴哈佛之后,质疑声就从未停止过。人们似乎可以感觉到我们正处于某种革命之中,但是并不十分清楚革命的意义。如何解释哈佛大学等高校对积极心理学热切的需求?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甚至成年人都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当今社会抑郁的人越来越多,还是21世纪的教育或西方的生活方式使然?

  事实上,对幸福研究的独特性在于它超越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柏拉图为开讲"美好生活"而建立学院,而他的杰出弟子亚里士多德则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繁荣的观点而开设讲堂。而在早于他们一个世纪的时候,中国的孔夫子周游列国去传播他对追求充实生活的理想。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所有宗教和哲学无不涉及关于幸福的问题。最近,自助学(self-help)大师有关如何获得幸福的书籍,已经在从印度到印第安纳,从耶路撒冷到吉达港乃至世界各地的书店都占据了显著的位置。

 

  虽然研究如何获得幸福的热情和实践在世界各地从未停止过,而对积极心理学的需求却从未像当今社会这般迫切。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了10倍,而发病年龄也从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最近一项调查也表明,将近45%的美国大学生因抑郁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而很多国家也与美国情况相似。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的幸福,到2005年只剩下了36%了,而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平均收入提高了3倍。中国的经济发展异常迅猛,而与此同时,儿童和成年人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上升。中国卫生部的报告称:"我们国家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的确令人担忧。"

 

  就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延也在加剧。虽然现代人(多数西方国家和一些东方国家)比前人富有得多,但我们却并不比前人开心。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Mihalyi Csikszentmihalyi),一位积极心理学的权威,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还不开心呢?"

  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时候,解释为什么不幸福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当今的社会中,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已经不能用基本物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来解释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解决一个悖论--"财富带给我们的好像并不是幸福",而他们都开始在积极心理学中寻找答案。

 

  为什么积极心理学能带来幸福?

 

  积极心理学通常被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的科学"①,1998年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心理学领域正式提出的。此前,对幸福的研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主要是由大众心理学(pop psychology)所占领。在众多的培训和书籍中,我们确实可以发现很多的乐趣并被深深地感染,但是它们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它们所保证的"幸福的五大步骤"、"成功的三大秘密"以及"四种找到完美爱人的方法"等等,通常是空头的承诺,以至于多年后人们对"自我激励运动"嗤之以鼻。

 

  在学术方面,曾经有许多著作和研究极富实证性,但却无法应用于生活之中。在我看来,积极心理学就是连接象牙塔和日常生活的桥梁,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与精准性,同时也具备自助运动给人带来的愉悦和乐趣。当然,这些也正是本书的主旨。

 

  大部分的自助运动都有"承诺多,效果少"的通病,原因是它们缺乏科学研究的证据支持;与之相反,经过学术研究的成果,基于严格的考证与实践,具备更大的实证性。而且,研究者从来不随便保证。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所保证的一般都会实现。

 

  正因为积极心理学是连接学术成果与日常生活的桥梁,积极心理学家所提供的方法无论是通过何种形式(书籍、讲座或是网络),有时候可能会类似那些自助学大师的想法,简单而且非常容易实施,但是这种简单性和可及性又与自助运动有着本质的不同。

 

  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奥利弗·温德尔·福尔摩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说过:"无知,与复杂无关,对此我不屑一顾;简单,是对复杂的超越,对此我奋不顾身。"福尔摩斯所看重的简单,是经过探索和研究以及深思和测试而得到验证的本质性结果,而不是那些没有根据、凭空猜测的结论。积极心理学家深入探究现象本质及事实真相,从复杂回归简单,最终产生可行的想法,实用的理论,还有简单而有效的技巧。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福尔摩斯之前的千年里,达·芬奇就已经指出过"至繁归于至简"。

 

  为了找到幸福生活的精髓,积极心理学家们与其他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一起,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正是为了找出纷繁现象背后简单的实质。本书中的部分内容,正是来自于他们的研究结果,而它们绝对可以帮助你活得更快乐、更充实。我知道它们是可行的,因为它们已经深深地帮助了我。

 

如何利用这本书?

 

  这本书旨在帮助你了解幸福的真相,并帮助你过得更幸福。但是,仅阅读本书(或是其他任何书籍)本身,是无法令你的生活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我不相信改变生活这么巨大的工程会有什么捷径,如果想要借由本书来帮助自己,你必须把它看作一本练习册,练习的内容包括了反思和行动才行。

 

  没有实际行动,仅仅看书是不行的,深入的自我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书里,你会经常看到"反思"(而不是一般地休息一下)。这些有引导性的问题,是给每个人一个机会、一个提醒,让读者给自己一两分钟的时间去反思和消化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并进行自我探索。如果没有这些暂停的话,则大部分内容因为不能被具体化而很容易被我们忘记。

 

  书中除了"反思"时间之外,在每一篇结尾部分还有较长的练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帮助大家把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入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所有练习中,有些练习你可能会特别喜欢,比如写日志可能比冥想更适合你。你可以先从感觉比较自然和舒适的练习开始,在熟练了之后,再进行其他练习。这些练习是我在研究中发现的最有效的心理学干预手段。更多的练习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益处。这些练习很简单,却有重要的实际效果,确实可以帮助你生活得更开心、更充实。

 

  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分为5章,介绍了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在第二篇里的第6章到第8章中,讨论了如何把这些想法应用到教育中、工作上以及家庭生活里。最后一篇则包括了七个冥想练习,提供了一些关于幸福的本质,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位置的洞见。

  

  在第1章里,我首先回忆了自己的过去--那些激发我追求幸福这门学问的经历。在接下来的一章里,指出了幸福既非来自满足眼前的欲望,也不是无止境地追求长远目标。我们一般所看到的幸福模式--"享乐主义型"只要满足当前的欲求,"忙碌奔波型"不能体会任何生活中当下的快乐,生活只为了目标实现的那一刻--都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们两者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人们的两种基本需要,那就是"当前的快乐+未来的获益"。

 

  在第3章中,我解释了为什么快乐必须同时包含意义和快乐两个因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我认为,生命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幸福,一个高于其他所有目标的总目标。而在第4章中,我提出幸福才应该是至高的财富,而金钱或声望绝不是用来衡量生命的标准。我经常会反思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关系,并讨论了为什么有些人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地位和声望之后,却仍然内心充满苦痛,甚至精神崩溃。第5章,将本书关于目标设定的方法与其他心理学理论进行了结合,帮助读者更好地设定目标,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第6章中,我开始将第2章的理论应用在生活中,去探索为什么大部分的学生不爱上学,并且研讨了有关教育者的角色,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更开心同时更成功。书中同时解析了两种学习模式:溺水模式和性爱模式。第7章的主旨在于破除外在成功必须以牺牲内在的快乐为代价的错误观念,并提供了一种方法,帮助读者找到能发挥自身优势,同时获得快乐和意义的工作。第8章中探讨了幸福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分:爱。我讲了无条件去爱和被爱的重要性,为什么无条件的爱在幸福里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还有其对生活其他方面的广泛影响。

 

  在最后一篇的第一冥想中,我讨论了幸福、爱自己和爱他人之间的关系。第二冥想介绍了幸福强心剂的概念,即一些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简短练习,它们可以加强我们整体的幸福感。第三冥想反驳了一些旧思想,包括幸福取决于天生条件和早期经历等不可改变的因素。第四冥想中解说了有关突破内心自我限制的方法,从而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满足和自我实现。第五冥想提供了一些需要我们反思的内容,我们可以据此来进行自我反思,寻找答案。第六冥想指出了一个最普遍的幸福障碍,即时间压力--人们总是企图将越来越多的事情在越来越少的时间内做完,这严重地破坏了我们的幸福感。

  最后一个冥想专门献给这场"幸福的革命"。我相信如果能有足够多的人把幸福作为至高财富和人生目标的话,我们看到的将不止是普遍的幸福,还有一个和平与善良的世界。

 

  

 

致中国读者

 

  我曾非常有幸在中国多次传播积极心理学。而我每次对我的学生们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课程中其实并没有什么是他们所不知道的。为什么?因为虽然积极心理学是1998年才在美国创立的心理学新流派,但其核心元素很多都是来自于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而许多中国朋友对此的了解其实要比西方人要早得多。

 

  比如孔子早就提到,"修身"本来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而这正是现代幸福科学的基本假设:要帮助别人,我们得先学会帮助自己。与之相比,西方心理学现在才刚刚开始研究(或是重新研究)身心合一的重要性。中国数千年来传统医术的神奇,也正在被最新科学技术一步步地验证。按摩和传统的冥想在西方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就证实了西方正在慢慢地追赶东方的脚步。

 

  如果积极心理学的很多想法并不是全新的(尤其是对中国读者来说),那他们读这本书以及去认识这个新领域的意义是什么呢?原因在于,有时候确实需要靠一些东西来提醒我们很多已经知道而忘记了的事情。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许多想法是你很熟悉的、知道的或是似曾相识的。我希望你对它的反应是:"哦!我知道这个,很高兴你提醒了我。"因为这些想法和价值观,其实本来就是深入在你们的文化以及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我不是要把你们带到一个新的未来,而是要把你们带到一个更真实的未来--一个与你们的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的未来。

 

  整体来说,西方科学家喜欢很透彻地研究物体,包括把它们解剖、分解、不断放大来仔细地研究;而东方科学家则是把事物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缩小并退后一步来仔细地观察。这两种方式都很重要,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最完整地了解积极心理学(或是其他的任何学术),我们必须要集合双方的精华,先分解,再把它们组合起来,而不是二选一。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搭建一座学术界的桥梁--一座能让东西方智慧通行无阻的桥梁。

  为了让东西方智慧能够自由地通行,双方都必须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带来的是开放的头脑,骄傲带来的则是武断。而为了能更接近真相,我们需要对任何想法抱着客观的态度,而不是只宣扬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开放的思想加上有分辨力的头脑和心灵,绝对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关于幸福和自我实现的人生的复杂拼图,看清所有的脉络和细节。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达到孔子理想中健康和谐的社会。

 

  为东西方搭建这座桥梁(把和谐带给个体与社会)正是积极心理学以及这本书的主要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的教课与学习,令我本人受益匪浅,备感有意义的原因。

 

第一篇  幸福是什么?

 

第1章

  探讨幸福的疑问--识破"幸福的假象"

 

  16 岁那年,我在以色列全国壁球赛中夺得冠军,那次经历让我对幸福的理解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我曾经深信胜利可以令我快乐,可以减轻我长期以来的空虚感。在长达五年的训练中,我一直感觉到生命中好像缺少了些什么……无论是通过拼命的运动,或是不断地自我勉励,都无法填补这种内心的空虚。我虽然曾为此闷闷不乐,但我相信那空虚早晚会被填补。那时我认为,无论是身体或心理都必须要坚强才能胜利,而胜利会带给我充实感,这种充实感才能让我最终幸福。

 

  如我所愿,在胜利后我欣喜若狂,与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祝。那时,我对自己的理念更是深信不疑:胜利可以带来的快乐,为此种种生理和心理上的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是就在那天,当我睡前坐在床上,尝试着再回味一下那无限的快感。忽然间,那胜利的感觉,那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内心忽然觉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如果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我努力告诉自己,这是暂时的神经过敏。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仍没有找回那快乐的感觉,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严重。我开始慢慢地发现,胜利并没有为我带来任何幸福,我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我感到完全不知所措。

 

反思:

  回想一下,有没有曾经在达到一个重要目标之后,却没有得到你所预期的喜悦?

 

  我认识到自己必须改变对幸福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幸福的真意。自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我开始找寻答案--我观察谁看起来幸福,向他们请教诀窍;我读遍了所有与幸福有关的书籍,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我激励书籍等等。

 

  为了帮助自己找寻幸福,我决定在大学里主修哲学和心理学。在那里,我认识了许多杰出的人士,他们和我一样都在追求幸福的答案,其中包括作家、思想家、艺术家、教师等。我开始认真阅读和分析书籍,聆听有关内在动机和创造性的讲座,了解柏拉图关于"美好"的理论,以及爱默生关于"完整内心"的观点--这些好像给我戴上了一副新的眼镜,让我对生命和身边的种种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和态度。

 

  其实我并不孤独,我的同学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得不开心。可是他们好像并不在乎,他们只是在努力地追求好成绩,苦练成为出色的运动员,或是为了高薪的工作而奋斗,但在追求和达成这些梦想的过程中,他们却很少体会到快乐。

 

  虽然在离校后他们的目标改变了(比如以往是追求好成绩,现在是追求高薪和晋职),他们的生活态度却没有丝毫改变。就好像他们已经认定了一点,那就是要成功就必须以经历痛苦作为代价。难道真如梭罗所观察到的大部分人在"寂静的绝望"中生活?就算如此,我也绝不会认同这种令人悲观的情况是生活的常态。我继续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如何既成功又快乐?怎样去协调抱负和幸福?是否可能打破"无苦无获"的传统观念?

 

  后来我明白了,要想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必须先理解幸福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情绪?就像快乐一样?还是没有痛苦?还是好运气?快乐、运气、狂喜、满足这些字眼经常被作为幸福的代名词,但是它们都不符合我对幸福的理解,这些情绪上的东西会像时间一样飞逝。没错,它们感觉很好,但是它们无法成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更不能成为幸福的支柱。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绝对没有不良的情绪,而是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

 

   辨别那些我不认同的观点是非常容易的,但要找到合适的定义是最难的。人们都会讨论幸福,都感觉得到幸福,但却缺少一个完美的定义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它。英文"幸福"(Happiness)一词的来源为冰岛语里的Happ,其意思为运气或是机会,Happ同时也是"偶然"这个词的来源。我可不想凭着运气去获得幸福,因此我要寻找并理解它的真意。

 

反思:

  你会怎样定义幸福?幸福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从16岁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但是直到今日尚无一个完满的答案,也许永远也不会有。在大量的阅读、研究、观察和思考后,我没有找到任何幸福的神奇配方,世上并没有什么所谓"幸福的五步法",我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幸福和充实地生活所蕴含的基本原则。

 

  当然,这些基本原则不是万灵药,不可能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任何人。本书所注重的领域乃是积极心理学,并未将重点放在诸如重度抑郁或者急性焦虑障碍这些阻碍人们获得幸福的病症上。当然,这些原则的目的也不是阻止生活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是帮助我们积极地应对。

 

  有时,对那些身处战乱、政治迫害,以及极度贫困中的人们,书中的一些方法是难以付诸实践的。又比如,在刚刚失去至亲之人的时候,人们也是很难去关注自身的幸福。当然,即使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如失望、工作或者亲密关系中的一段困难期),人们也很难有精力关心如何更幸福。在上述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无论在何种困难情况下,都允许自己诚恳地体验那些负面情绪,并允许它们有自然的转变过程。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可回避的痛苦,会有很多内在与外来的影响我们获得幸福的障碍,有时不是靠读一本书就可以解决的。但是更好地理解幸福的真意,并将本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在生活中,的确可以帮助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更加幸福。

 

从幸福到更幸福

 

  无论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还是在阅读其他有关幸福的作品或思考关于幸福的问题时,亦或观察我身边人的生活时,我常常会问自己:"我幸福吗?"别人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用了很长时间,我才发现,这个问题虽然很重要,但意义并不大。

 

  我怎样才能判断自己是否幸福?我在什么时候才能变得幸福?是否有关于"幸福"的统一标准?如果有,它是什么呢?如果说我们的幸福取决于与他人的比较的话,那么我们周围的人究竟有多幸福呢?其实,这些问题很难有确切的答案,即便有,这些答案本身对提升我们的幸福感也没有什么帮助。

 

  "我是否幸福?"这个问题本身就暗示着对幸福的两极看法:我们要么幸福,要么不幸。在这种理解中,幸福成为一个终点,我们一旦达到,对幸福的追求就结束了。但实际上这个终点并不存在,对这一误解的执著只能导致不满和挫败感。

 

  我们永远都可以更幸福,没有人总是处于完美的生活状态而无欲无求。与其去问自己是否幸福,勿宁去探求一个更有帮助的问题:"我怎样才能更幸福?"这个问题不但吻合了幸福的本义,还表明了幸福是一个长期追求、永不间断的过程中的某一段。比如,我现在要比五年前幸福;我也希望,五年后的今天我能比现在更幸福。

 

  与其因为还没有达到的幸福境界而感到垂头丧气,与其浪费力气去苦思冥想自己到底有多幸福,不如认真地去体会和挖掘幸福这一无穷无尽的宝藏,同时去争取得到更多。要记得,追求幸福应该是我们终生的目标。

 

  

练习

  建立习惯--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

 

  我们都知道,改变是困难的。研究指出,学习新方法,建立新的习惯,或者打破旧的习惯甚至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困难,所以绝大多数个人和组织的改变尝试都以失败告终①。事实证明,在履行我们承诺的时候,即使这些承诺对我们是有益的,但仅仅依靠自律也是远远不够的。

    吉姆·罗尔 ( Jim Loehr )和托尼·施瓦兹(Tony Schwartz)在《怎样全神贯注地生活》(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一书中提供了一些有关"改变"的不同看法:与其强化自律性,不如建立固定的习惯。他们认为:"建立习惯要求确定行动的细节,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这需要深度价值观的支撑。"

  

    建立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维持一个已建立好的习惯就没有那么困难了。最好的运动员有自己的一定之规:他们知道自己何时进行实地训练,何时应该在健身房锻炼,何时训练柔韧性①。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每天刷两次牙是一种规律,不需要什么强大的意志力。所以,只要能建立良好的习惯(即行为惯性),余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对运动员来说,良好的运动表现是他们价值观的最集中体现,所以他们会在训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大部分人来说,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们每天都会准时刷牙。如果我们要追求幸福,认清它是最有价值的目标,我们需要为它建立习惯。

 

  什么样的习惯能让你更幸福呢?你希望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比如,每周运动3次,每天早上冥想15分钟,每个月看两场电影,与伴侣每个星期二出去逛逛,隔天阅读一些有趣的读物等等。每次建立新

习惯时不要太多,一到两个足矣;另外在习惯被固定下来之前,不要试图增加新的。就像托尼·施瓦兹(Tony Schwartz)说的:"微小的成果,要比野心勃勃导致的失败好得多……不要着急,成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一旦你确定了新习惯的内容,先把它们写在你的笔记本上,然后开始行动。刚开始可能并不容易,但通常30天之内,一个新的习惯就可以被固定下来,变得像刷牙一样的自然①。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人们一般抵制建立习惯性行为的原因,常常是觉得它们会限制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诸如安排固定的时间和伴侣约会,或是规律性地从事艺术性的活动(如绘画)。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把活动变为习惯和规律--无论是去健身房运动,还是和家人相聚,或是阅读--我们通常永远不会再去尝试它们,结果往往不是顺其自然,而是让我们变成被动地生活(任凭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被他人的需要所占用)。在一个有规划、有规律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妥善地安排时间,为更好地发展我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供时间保证。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把自主性和创造性与这种习惯性行为完美地结合起来,比如在设定的约会时间,我们可以随意地选择约会的地点。最具创意的人们(像艺术家、商人或是家长)都有他们自己的日常习惯。相反的,这些日常规律使得他们更富创意,并可以更好地发挥自主性。

  

   在本书中,我还会不断地提供类似的练习,当你做不同的练习,建立不同的习惯时,你就会觉得越来越幸福。

 

表达感激--每天记下五件值得感激的事

 

  罗伯特·爱孟斯(Robert Emmons)和迈克尔·麦克洛夫(Michael McCullough)的研究表明,把那些感激的事情每日记录下来的人--每天写下最少五件值得感激的事--确实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较高的健康水平。

 

  每晚在入睡前,写下五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即一些让你感激的事。这些事情可大可小,从一顿饭到与一个好友的畅谈,从工作到信仰。

 

  如果每天都做的话,你可能会重复地列出一些事情,这很好;重点是,在重复之外,为了让你每次回忆的情感体验保持新鲜,请在把它们写下来的同时,去想象每件事当时的体验和感受。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会更多地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会把它们当成是理所当然。

 

  你可以自己做这个练习,也可以与你爱的人一起完成,比如爱人、子女或者是父母、兄弟姐妹。共同表示对生活的感激可以让彼此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第2章 协调现在与未来

  

   --为顶登而努力,并享受攀登的过程

 

  为了准备年度最重要的壁球赛,我天天苦练,同时还严格地遵守饮食限制。在开赛前一个月,我只吃最瘦的白色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我告诉自己,等比赛一结束,我就要好好大吃两天"垃圾食品"。

 

  比赛一结束,第一件事就是赶去我最爱的汉堡店。我一口气买了四个汉堡。当我离开柜台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巴甫洛夫的实验犬当铃声响起时的心情。我坐下来,急不可待地撕开第一个汉堡的纸包,就在将汉堡放在嘴边的一刹那,我突然停住了。

 

  四个星期来我是多么期盼这一刻的到来,现在当汉堡就在我面前时,我居然不想吃了。我开始努力思考这其中的原因,后来我发现了所谓的"幸福模型",我更愿称它为"汉堡模型"。

 

  我认识到,在上个月,因为我的健康饮食,不但身体健康而且体能充沛。我相信我会享受那些汉堡的美味,但吃过之后我可能会后悔并影响健康。

 

  看着眼前那四个汉堡,我忽然发现它们每个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代表了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

 

汉堡模型--四种人生模式

 

  第一种类型的汉堡是我最先拿起来的汉堡,它虽然口味诱人,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去享受眼前的快乐,而埋下了未来的痛苦。

 

  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可以称为"享乐主义型"。"享乐主义型"的格言就是"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不为任何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而担忧。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面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食用这类汉堡的确可以确保日后的健康,但我会吃得很痛苦。这类人与"享乐主义型"相反,他们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我称这类人为"忙碌奔波型"。

 

  第三种汉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现在无法享受美味,日后还会影响健康。与此类似,有一种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我称其为"虚无主义型"。

 

  上述三种类型并不是我们全部的选择。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与第一种一样好吃且与第二种一样健康呢?会不会有一个平衡了即时和长久益处的汉堡呢?

 

  最后这一种汉堡就叫作"幸福型汉堡"。生活幸福的人,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

 

  图2-1 幸福的汉堡模型

 

  图2-1解说了四种类型在现在和未来的获益。纵轴代表未来,正面影响在上,负面影响在下。横线代表现在,正面影响向右,负面影响向左。

 

  我介绍的这些不同类型的汉堡,只是理论上的分类,并不代表任何具体的人。其实在某些程度和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各种类型的一些特点。为了能更清晰具体解释每一种类型,下面的部分有点像寓言,不过我们强调的只是主人公所代表的类型而不是他本身。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蒂姆,一起来看看他不同的人生阶段。

  

   反思:

  回顾你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你经常处于哪一个或者哪两个象限呢?

 

忙碌奔波型--痛苦的消除不是幸福的来临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一直过着开心的生活,但从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一生就开始了。他的父母和老师经常说,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他们并没有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或者说,学习本来就应该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由于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极大的焦虑和压力。他每天所盼望的只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因为只有那时他才不需要为学校的事情烦恼。

 

  蒂姆逐渐开始接受大人的价值观(成绩就是成功的唯一标准),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他还是在努力学习。当他成绩优秀时,父母和老师都会夸奖他,被灌输了同样观念的同学们也非常羡慕他。当升入高中时,蒂姆已经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无苦,无获。虽然他对学业和生活并无好感,他还是全力前进着。头衔和荣耀的力量推动着他,当压力大到无法忍受时,他开始安慰自己说:"上大学后一切都会变好的。"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轻松和喜悦,让蒂姆激动落泪。他郑重地告诉自己,他终于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事与愿违,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卷土重来。他担心不能在和同学的竞争中取胜,因为如果无法击败他们,将来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在四年大学生涯里,他继续忙碌地奔波着,努力地为自己未来的履历表增添光彩: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以及参加多种运动项目。他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完全不是出于兴趣,仅是为了选这些科目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当然这其中蒂姆也有开心的时候,特别是在完成了一些艰难的任务之后。但这些快乐完全来自于如释重负的感觉,它们并不持久,焦虑很快又会如影随形地降临。

    在大四那年的春天,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终于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但他很快发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让人充满了压力。他说服自己,现在小小的牺牲没关系,必须努力地工作,这样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会更快地晋升。像读大学时一样,他也会偶尔开心一下,因为加薪、奖金或升职。但这些满足感同样很快消退了。

 

  在多年的努力之后,公司邀请他成为合伙人。他依稀记得当初曾认为如果有一天可以成为合伙人的话,一定会非常幸福。但是,现在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快乐。

 

  蒂姆在大学里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现在是一个知名公司的合伙人,在高级住宅区里和爱人拥有一栋豪宅,他开着名牌跑车,银行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但是他并没有感受到幸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蒂姆被身边所有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们把他当作偶像,教育小孩时都会以蒂姆为榜样。但是蒂姆为可能和他拥有一样命运的孩子们感到悲哀,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变。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难道告诉他们,在学校不用努力,不用上好大学,不需要找好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想成功就必须忍受痛苦呢?

 

  虽然蒂姆是如此闷闷不乐地忙碌奔波着,但是仍有很多每星期工作80小时的人们,他们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享受完全地投入工作之中。从来没有规定,成功一定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有很多为了学业、工作每天努力而勤奋的人,他们也过得十分开心。"忙碌奔波型"和这些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享受他们的工作,还坚守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

 

  为何有这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如果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我们奖励;如果工作表现好,就会得到奖金。我们习惯性地去关注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我们从不会因为过程而受到奖励,能否达到目标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努力着的人--只看终点,而无视过程。

    一旦达到目标之后,我们经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当我们有这种错觉时,我们不由自主地就对这种生活方式屈服了。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是它绝不应该被等同于幸福。

 

  这种幸福可称为"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维持长久,因为它本身就是和负面情绪共生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了而高兴。但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当痛楚消散,我们很快就会把健康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病愈的喜悦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一旦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反思:

  回想一下,你是否在某一段时期,曾经忙碌奔波的生活着。如果有,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去给自己一些建议。

 

享乐主义型--无所事事是魔鬼设下的陷阱

 

  "享乐主义型"的人总是寻找快乐而逃避痛苦。他们只是盲目地满足欲望,而从来不认真地考虑后果。他们认为,一个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眼前的事只要能让他开心,就值得去做,一直到有更好的乐子再说。他们在爱情和友情方面精力旺盛,但新鲜劲过后,他们就会开始物色下一段感情。由于享乐主义者只看重眼前,短暂的快乐有时会让他们失去理智,比如吸毒。享乐主义者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和幸福等同化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冷血的歹徒被警察打死后,天使出现了,对他说可以答应他任何要求。一开始歹徒对自己可以进入天堂感到难以置信,随后他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开始贪婪地要求--大笔的金钱、山珍海味、美女,每次都能如愿以偿,他感觉好极了。但是慢慢地,他的喜悦越来越少,这种不劳而获的生活让他感到无聊。于是,他向天使请求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但天使回答道:"在这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事情可做。"在没有任何挑战的情况下,他越来越不开心。终于,他向天使提出了离开天堂的请求。他说就算是去地狱,他也要离开。忽然之间,天使变成了魔鬼的样子,魔鬼笑着对他说道:"你早就在地狱了。"

  

    这就是享乐主义者误认为天堂的地狱。没有目的和挑战,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如果我们只想着享乐,总是逃避挑战和问题,那和一般动物有什么不同呢?但每个人心中多少都会有一些"享乐主义型"的成分,把努力和痛苦等同化,只图享乐而不再追求生命的意义,期待理想中的伊甸园早日出现。

 

  在一个与上述故事类似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付费给一些大学生,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什么也不能做。他们的基本需要得以满足,但是禁止进行任何工作。在4~8小时后这些大学生开始感到了沮丧,尽管参与研究的收入非常可观,但他们宁可放弃参与实验而选择那些压力大同时收入也没有这么多的工作。

 

  1996年,我曾为一批南非的政府官员讲授如何培养领导力。他们告诉我,在对抗种族隔离的运动中,他们有着极为清晰的使命感,虽然当时的生活很艰难,甚至危险,却因充满挑战而令人兴奋。当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时,南非人民庆祝了好几个月。当狂欢慢慢消退,许多曾为破除种族隔离制度而奋不顾身的人,开始感到厌倦、空虚,甚至沮丧。当然,没有人愿意再回到从前,但在全心全力所投入的伟大事业告一段落之后,他们确实感到了无所适从。其中一些人尝试着去找寻新的生活意义,包括家庭生活、社会责任、工作或是个人爱好方面;但也有一些人,即使在多年以后还是无法找到生活的新方向。

 

  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Mihalyi Csikszentmihalyi)毕生致力于研究高峰体验和巅峰表现,他曾说过:"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享乐主义者的生活完全没有挑战,不可能获得幸福。美国前任卫生部秘书长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说过:"无论在山谷还是山巅,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奋力攀登,而不是放纵享乐。"

 

  现在让我们回到蒂姆的故事。由于他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决定干脆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他开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开始尝试只以快乐为目的滥交。他尽可能地延长假期,在阳光下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发现这样快乐极了,但就像前面故事中的那歹徒一样,蒂姆很快感到了厌倦与不快。

  

反思:

  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有过作为享乐主义者的经历或者一段享乐主义的生活,这种生活的优点和代价是什么?

 

虚无主义型--被过去经验击垮的胆小鬼

 

  虚无主义者是那些已经放弃追求幸福的人,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如果"忙碌奔波型"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代表为了现在而活,则"虚无主义型"代表了沉迷于过去,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他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缠绕。

 

  这种心态在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的研究中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塞里格曼将实验狗分为三组。在三个地板充电的房间里,第一组被轻微地电击,而它们旁边有一个开关,只要碰一下,就可以停止电击。第二组也遭受电击,但它们没有任何方法阻止电击。第三组则完全没有受到电击。过了一会儿,所有的狗都被关进一个大箱子,箱子边上有着很矮的栏杆,接着开始进行轻微电击。第一组(曾经被电击,但学会了操纵开关停止电流的狗)和第三组(没有被电击过的狗)很快跳出了栏杆,第二组(之前无法停止遭受电击的狗)则只是在原地哀号。这些狗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受害者。

 

  在一个类似的实验里,塞里格曼让两组人听噪音。第一组人有停止噪音的方法,而第二组人则无法阻止噪音。过些时候他再次向两组人施放噪音,这一次大家都有阻止噪音的方法,但先前实验中的第二组人却无动于衷,原因就是"习得性无助"。塞里格曼的实验证明了人非常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所以当失败或无助时,我们经常会选择放弃,甚至感到绝望。

 

  蒂姆做"忙碌奔波型"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他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呢?蒂姆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陷入"沉寂的绝望",可他又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子女。教他们为了成功去放弃眼前的幸福吗?不行,忙碌奔波太痛苦了。教他们为了快乐去过无忧的日子吗?也不行,享乐主义只会带来空虚。蒂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反思:

  回想一下,某件事情或是一段时期中,你是否曾经也感到堕入虚无主义的漩涡,除了眼前的不幸,看不到任何希望。如果当时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可以给自己一些建议的话,会是什么样的建议呢?

 

  "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犯了同一种错误,那就是坚持自己对于幸福的偏见。"忙碌奔波型"信奉的是"到达谬论",即认为只有在达成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后,才可以得到幸福。"享乐主义型"的问题在于"快感至上",认为只要不断地享受短暂的快乐,就算没有未来的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至于"虚无主义型"本身就是一种谬论,对现实状况的完全误读,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他们最可怜,因为他们连前两种谬论中有限的快乐都感受不到。

 

 

幸福型--永远可以更幸福

 

  我在哈佛大学的一个学生在接到一家著名公司的聘请后曾经来找我。她说并不喜欢那份工作,但是又难以拒绝。虽然别的公司有她喜欢的工作,但是没有一家的薪水可与这家公司相比。她问我,要到什么时候她才能开始活得开心,而不用担心未来。我告诉她,不要问自己"何时才能快乐",而要问"如何才能快乐"。

 

  当然,眼前的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平衡的,比如,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而这快乐也可以帮助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谈恋爱也一样,两人共同享受着爱情的美好,并帮助彼此的成长与发展。还有当我们做自己喜爱的事业时--无论是商业、医学,还是艺术--我们一样可以在享受的过程中取得事业的进步。

 

  但有一点要切记:如果企图永远幸福,可能只会导致失败与失望。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同时为我们带来现在与未来的幸福。有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牺牲一点快乐,去换取目标的实现,有些琐事是无法避免的。就像学习、攒钱、努力工作都不容易,但确实可以带来某种程度的长期成果。重点是,就算当我们必须得牺牲一些眼前的快乐时,也不要忘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不断地去发掘那些能为我们带来即时的和未来的幸福感的行动。

   其实,享乐主义也有它一定的好处,只要它不带来任何负面的结果,有时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幸福,可以让自己放松,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只要是适度的,有时放松一下自己,什么也不想,投入一下自己的爱好,可以让我们更幸福。

 

反思:

  回想一下,在某一件或两件事情中,你是否曾同时体会到当下和未来的幸福。

 

  "忙碌奔波型"的错误观念在于,只有成功本身可以为他们带来快乐,他们感觉不到过程的重要性。"享乐主义型"则错误地认为,只有过程是重要的。"虚无主义型"同时放弃了过程和结果,他们对生活已经麻木了。"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而"虚无主义型"则是过去的奴隶。

 

  真正的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去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练习:

  四个象限的特别日志

 

  一些针对日志的研究表明,把正面和负面的经历都写下来,可以提高我们的身心健康水平①。

 

  连续四天,每天用五分钟的时间,写下你在四种象限里的经历,无论只是一件事,或是人生中的某一段时期。写下你曾经是"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以及"虚无主义型"时期的经历。在第四天时写下你处于幸福型时期的经历。如果你对于其中某个象限特别感兴趣,就多写一点,但每天的内容不要超过一个象限的范围。也不要担心文字是否通顺优美,只管去写。要记得,写下你在当时的和现在的感受、你那时的行为以及你当时和现在的想法①。

 

  这里对每个象限的内容都有一些指导:

  忙碌奔波型:写下你人生中忙碌奔波的经历。为什么曾经是那样?你是否在其中受益?你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

  享乐主义型:解释一下你只顾享乐的时刻或经历。你是否在其中得到了很多?你损失的又是什么?

     虚无主义型:写下有关那个特别痛苦时刻的经历,或者那个你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刻,并描述你当时以及现在对它最深刻的感受和想法。

  幸福型:描述一下你人生中某个特别幸福的时期或者经历。用你的想象力,让自己再次回到那个时候,重温一下当时的感受,并写下来。

 

  无论你写什么,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如果写完后你愿意和他人分享当然也可以,但在写的时候请不要抑制任何的念头和想法,你越勇敢地表达自己,你就会从中更多地受益。

    

  "虚无主义"和"幸福"两个象限上,至少再多做两次练习。重复该练习时,你可以写同样或不同的内容。然后定期地回顾自己所写的内容--可以是三个月,一年,甚至两年。

 

幸福冥想--释放积极情绪

 

  正如赫伯特·本森(Herbert Benson)、乔恩·卡巴特-津恩(Jon Kabat-Zinn)和理查德·戴维森(Richard Davidson)的研究报告所指出,有规律的冥想可以为生活带来深刻的改变。但冥想也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如果这个练习,或是书中任何练习让你感到不舒适,就把它省略掉,然后直接进行到下一步。

 

  首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找张椅子,或是盘腿坐在地上。确定自己处于舒适的姿势,但背部和颈部要挺直。至于要不要闭上眼睛可以由自己决定。

 

  深呼吸,试着去进入一个平静的心态,每次吸气都要吸到底,在呼出时,要通过口或鼻慢慢地呼出。

 

  用意念扫描你的全身。如果有任何部位感到紧张,将你的呼吸指向那里,并放松这个部位。然后,至少保持5分钟(或者最长20分钟)专注你深缓的呼吸。如果你的注意力游移,只要把它简单而自然地重新带回你的呼吸上。

 

  继续深呼吸,把积极情绪灌注全身。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非常开心的状况里,好像是和爱人共处或是在工作上得心应手的时候。用30秒到5分钟的时间,让这种积极情绪包围自己,在体内流动。经常做这个练习以后,你甚至不需要再去想象什么情景,你可以只想着幸福、宁静、或是欢愉这样的字眼,就把积极力量引发出来了。

 

  把冥想变成规律。每天早上起来、午餐时间、或是午后,用1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来做冥想。在冥想成为日常规律后,你可能只需要1~2分钟的时间就够了。每当你感到有压力、愤怒或是想开心一点的时候,只需要做几次深呼吸,就可以释放出积极的情绪。安静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但坐火车、坐出租车或是在办公室里其实都可以的。

  

 第3章 解析幸福

 --幸福的人不必当总统或亿万富翁

 

  为什么追求幸福?

  --幸福在所有目标中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都熟悉孩子们那种无止境的好奇心:为什么会下雨?水是怎么到天上去的?水为什么会变成气?为什么云不会掉下来?其实,有没有得到答案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当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时,他会一直地追问下去。获取答案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所看重的是那句"为什么"。

 

  但有一个问题可以让所有人停止追问"为什么",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当问到我们想要什么时,除了幸福之外,我们可以对每一个答案产生更多的"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要练得这么辛苦?为什么要赢得冠军?为什么要致富与成名?为什么要买好车、大房子和游艇?

 

  当问题转为"为什么要追求幸福"时,答案其实是简单而肯定的。我们追求幸福,因为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当答案是"因为这样可以使我幸福"时,没有任何说法可以去挑战它的正确性与终极性。幸福在所有目标中是至高无上的,其他所有目标的终点都只是去往幸福的起点。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s)曾说过:"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制定,以及社会的变革。"财富、声望、知名度与其他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终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

 

  反思:

  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是任何其他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把你带到对幸福的追求上。

  

    对于那些不认为幸福是最终目标的人,我想告诉他们的是,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幸福确实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更大的成功。在一个对"幸福感"研究的综述中,积极心理学家桑娅·吕波密斯基(Sonya Lyubomirsky)、劳拉·金(Laura King),以及艾德·狄纳(Ed Diener)提出:"幸福的人群在生活的各种层面上都非常的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报告也指出了幸福和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成功(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方面)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可以带来更多的成功(见图3-1)。

 

 

  在其他条件一样时,幸福的人有着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上表现更好,活得更好、更长久。幸福是值得去追求的,无论作为目标还是达到目标的方法。

 

幸福是……

 

  当我们以为孩子对答案已经满足时,他们总是还有新的想法。从问不完的"为什么"转到问不完的"是什么"和无穷无尽的"怎么样"。"幸福是什么"和"如何才能幸福"这类问题需要详尽的解释。

  我认为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①。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我们可以把这个解释与"幸福型"相连: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前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的,一种未来的利益(见图3-2)。

 

快乐--满意生活的先决条件

 

  感情在我们所有的追求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包括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感情的生命是什么样子。假设有一个机器人,除了没有感情之外,和人类一模一样,想法与行为亦无二致。它可以研究深奥的哲学,也可以推演复杂的逻辑,甚至还懂得建筑工程。

  

    虽然这个机器人精细无比,但却没有表达能力。最基本的表达同样需要感情,这恰恰是它所缺乏的。机器人感觉不到食物的美味或是想去吃东西的需要,它也感觉不到挨饿的痛苦或是任何满足感。它不会去找吃的,但它的结构却和人类一样,所以它很快就会饿死。

 

  现在,让我们来改编一下机器人的程序,让它学会吃喝。虽然它现在可以生存了,但仍没有表达的欲望,声望、财富和爱情等对它而言仍然毫无意义。

 

  感情引发行动,它赋予我们行为上的动机。我们的语言就是一种证明--感情、行为与动机都密切地关联在一起。在拉丁文里,MOVERE(MOTION/动作)代表动,前面加E的话则代表离去。动机(MOTIVATION)这个字来自于目的(MOTIVE),它来自于拉丁语的MOTIVUM,其意思为动作的理由。感情把我们带离没有欲望的世界,给了我们一种动机,促使我们行动。

 

  神经病学家安东尼奥·戴姆西奥(Antonio Damsio)在记录他的一个切除脑瘤的病人的时候,提供了一个情绪与动机关系的真实案例。手术后,这名叫埃利奥特(Eliot)的病人的认知能力--记忆、数学能力、感性知觉以及语言能力都没问题。但是在手术中,埃利奥特的情感思考能力受到了损害。这时,埃利奥特的情况和之前所说的机器人相似,他有着和其他人一样的生理基础,认知功能也没有差异,但其"感受和情感"系统却受到了损害。

 

  埃利奥特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手术前,他是个成功的律师,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手术后,埃利奥特的"理智"虽然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他的行为让周围的所有人都无法接受,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他也失去了工作,而且很长时间内无法找到新的工作。最让人震惊的是,他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包括他的人际关系和职业。

 

  如果我们丧失感情,并因此失去行为的动机,我们将不再对生活心存任何渴望,我们将对自己的行为与想法及其后果漠不关心。感情是动机的来源,它在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光有感情是不够的。如果要幸福,我们就必须体验积极的情绪或情感,因为快乐是满意生活的先决条件。正如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 Branden)所说:"快乐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在完全没有快乐且频繁感受痛苦的生活中,几乎没有幸福可言。

 

  当我提到快乐的时候,我并不是指持续的情绪高涨的状态,我们都会经历情绪上的起伏,虽然生命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悲伤的情绪,诸如失败或失去的时候,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幸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①。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所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悲伤、考验还是波折,我们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乐。

 

反思:

  从小事情开始,想象一下那些带给你快乐的事情。

 

  是否仅是情感愉悦的生活就可以让人满足了呢?那么吸毒的人呢?还有那些整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人呢?他们真的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幸福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意义--生命的喜悦,真我的呼唤

 

  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Rober Nozick)在《无政府主义、国家和乌托邦》(Anarchy,State and Utopia)中描述了一个假想的实验,帮助我们区分和分辨幸福以及纵欲带来的快乐。让我们想象有这样一部机器,可以让我们感到"写作一首伟大的诗篇,实现世界和平或者爱人并被人爱"的感受,或者任何我们期望的快感。这架机器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的爱的感觉,而且我们完全不会感到是机器在工作,就像是真的一样。这里所要问的是: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会不会选择一生都使用这部机器?另外一种问法是:如果一辈子都靠着这部机器,我们会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去选择机器。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所关心的并不只是我们内在的感受。很少有人认为只有自己的感觉才重要。除了想体验快乐外,还希望周围环境与我们的感受是一致的。所以幸福绝不仅仅是愉悦的情绪体验。

 

  不管是通过机器还是通过毒品来逃避情感,都是生活在谎言中。在机器所能提供虚假的缔造世界和平的成就感,和简简单单但却真实地帮助他人的感觉两者中,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就好像有一个内在的机制告诉我们:幸福不只是快感,我们需要这愉悦感的来源是有意义的。我们要证实我们的行为确实能够改变世界,而不只是主观感觉如此。

 

  就感情上来说,人类和动物并无太大的区别,像黑猩猩这种智商比较高的动物,它们的感情与人类其实是很接近的。如果没有感情的话(对动物来说可能用"感觉"会比较合适),我们将会丧失所有的动力,生命将无法维持下去。在没有感情或感觉的情况下,我们就会像那机器人一样将变得麻木。

 

  我们在情绪的感知能力上与动物类似,但有本质的不同。比如人类可以反思情感产生的原因,这是与其他动物的巨大差异。我们有能力去反思我们的感觉、想法以及行为,我们有能力清楚地感知我们的意识和经历。

 

  人类和动物的另一区别是,人类是有灵性的。在牛津英文辞典里,称灵性为"真切的感受到事件的意义"。动物无法去过有灵性的生活,它们行为的意义只限于追求满足和逃避痛苦。

 

  当想到有意义的生活时,我们经常谈到目标感,却忽略目标感其实比设定目标更重要。当然,有目标或者实现目标并不一定保证我们能感受到生存的意义。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让我们从内心感到有意义的目标。

 

  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目标,比如得到好成绩、买大房子,当这一切实现后我们仍然可能感到空虚。要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其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它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去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当我们有这种目标感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真我的呼唤",即使命感。就像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所说,"这才是生命的喜悦,那种为了源自真我的目标而奋斗的感觉。"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情里找到意义。"真我的呼唤"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创业、做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做家具。重要的是,我们选择目标时必须要确定它符合自身的价值观以及爱好,而不是为了迎合外界的期望。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要高尚和有意义得多。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心动并行动

 

  记得有一次我问一个朋友,他内心的呼唤是什么?他说,在他对生命的解释里并没有什么使命或者更高的目标。他说:"我不是理想主义者,我只相信现实。"

 

  现实主义又可称为实用主义,被认为是脚踏实地。理想主义则常常被认为是梦想家,他们把目光放在远处的地平线来思考自己的使命和生命的目的。

 

  当我们比较这两种类型时,如果我们认为理想主义不实际或是脱轨时,我们已经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分裂感。其实,理想主义的深层根本就是现实主义,因为理想主义的想法完全符合人性的自然。人们对意义的追求是绝对的。如果没有更高的目的,或使命感,或理想,我们就无法发挥全部的潜能去追求幸福。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只心动,而不行动(两者都重要),但事实上,多数的现实主义者,特别是那些"忙碌奔波型"的人,都忽视了一个极重要的事实:理想主义者本身就是现实的。

 

  理想主义的真谛在于让一个更高的目标去指引生命。当然除了一个比较宽泛的意义外,我们还需要找出这些意义具体的内涵。比方说,如果为了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或者解放受压迫的人们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多花点时间与我们的孩子共进午餐,或者参加游行示威。只靠远大的理想是无法长时间地支撑我们的行动的,我们需要为下周、明天或者今天找出富有意义的事情。

 

反思:

  想一下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什么可以为你带来使命感?你觉得什么样的日常行为是有意义的?

 

  如法国哲学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所说,"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指引我们的方向,并给我们的生命赋予意义--生命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而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样一个不可或缺的目标,就像协调每个音符的交响乐主题,让我们的行动更加协调一致。单个的音符也许没有特别的意义,当它一旦成为交响乐的一部分,就显示出无限的动人美妙。

  

潜力与幸福--内在力量改变世界

 

  当想到对自己最有意义的生活时,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如何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奶牛可以在牧场里开心过一辈子,人们却不能仅仅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我们内在的力量要我们做得更多,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哲学家伯兰特·罗素(Bertrand Russell)说过:"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改变世界。"

 

  但这并不代表具备领袖才能的人必须成为总统才能幸福,或是具备商业天赋的人必须得成为亿万富翁才能快乐。总统或富翁只是一种潜力表面的证明,我所说的是潜力的内在标准。一个有潜力做总统的人大可以开开心心地做一个古梵文学者,那个有亿万富翁潜力的人也可以高兴地去当个记者。只要他们从内心感到工作的挑战性,感到潜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就好①。

 

  反思:

  什么样的事可以挑战并发挥你的潜力?

 

成功与幸福--幸福的人往往取得更大成就

 

  有些人常怀疑,舍弃地位和财富而注重追求快乐和意义,会不会导致以牺牲成功为代价?如果好成绩和好学校不再是动力,学生们会不会丧失对学业的兴趣呢?或者,如果升级和加薪已经不再吸引员工的话,他们会不会因此而不再那么努力了呢?

 

  我在努力向"幸福型"转变的过程中,也经常考虑它是否会影响我的成功。"无苦,无获"曾经是我的座右铭,它帮助我得到了很多成功,我曾为我的决定担心,担心我会中途放弃这一目标,担心我会怀念"忙碌奔波型"的生活。但实际上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却完全相反。

 

  从"忙碌奔波型"转变为"幸福型"追求者,并不代表做得更少或是热诚减少,它的意义在于将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即那些对现在和未来都有益处的事情。同样,从"享乐主义型"转变成"幸福型",也不需要减少快乐,不同的是,学会去适当的享乐而不是无止境地放纵。幸福的人不会接受"无苦,无获"的观点,因为他不但享受着他所做的一切,同时也在向着目标而努力,而他们往往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意义和快乐的重要性

  --幸福不是速食面,也不是免疫针

 

  只有快乐不足以达到幸福境界,同样,只有目标也不够。首先,无论目标再怎么伟大,长期坚持做一件事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在过程中没有快乐,我们便难以持久地坚持目标。对光明未来的预见通常只能在短时间内维持我们的动机。其次,有些人也许可以忍受没有及时满足的痛苦,就像"忙碌奔波型"的人一样,但他们一定不是幸福的。

 

  在《追寻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一书中,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Frankl)讨论了大屠杀生还者在生命里找寻意义的过程。虽然他们在集中营里经历的每一天都是惨无人道的生活,身心遭受了巨大的伤害,但其中有些人却在那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目标感。他们的目标包括有一天能与亲人重逢,有些人则想将来要把这段历史公布于众。当然,据此推断出他们在集中营里是幸福的,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因为幸福不止是有意义。我们需要意义,也需要快乐;我们需要现在的获益,以及未来的获益。

 

  我对幸福的理论阐述,主要基于弗洛伊德(Freud)和维克多·弗兰克的快乐原则。其中弗洛伊德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弗兰克则认为,人类意志力的原动力来自于意义,而不是快乐。他说:"人类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在对幸福的追寻中,他们各说对了一部分。如果想要一个充实而幸福生活,就必须去追求快乐和意义两种价值①。

 

  美国人经常因为过分痴迷于有关幸福的一切而受到批评:提供简易解决方案的励志书籍,介绍避免劳苦人生的秘诀,此类书籍的销量令人震惊;精神科医生一碰到情绪失调的病人就会开处方药。当然,这类批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痴迷,其实不是对幸福的痴迷,而仅是对快乐的痴迷。

 

  在一些简易的自助方法里,经常会忽略长期的幸福以及我们对意义的追求。真正的幸福不代表对不安的情绪或生活的困难免疫,药物治疗和励志小册子则在根本上避开了这些问题。幸福的人一样要去面对困难,克服生活里的种种障碍,像弗兰克所说的:"人类需要的不是一个没有挑战的世界,而是一个值得他去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的不是免除麻烦,而是发挥我们真正的潜力。"随着现在精神病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当然,肯定有很多的病案确实需要药物治疗,但我担忧的是,药物治疗如此的方便,以致随着症状消失的也许还会有我们对意义和快乐的追求。

  

   还有,经历困难可以让我们更珍惜快乐,不再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生命中大大小小的欢乐表示感激。对生活心存感激本身也是生命意义和快乐的重要来源。

 

  意义和快乐,短期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可以相互促进。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心存使命感的时候,我们会获得更大的快乐;而在我们从事的事情上找寻快乐,也可以加深其意义。

 

  反思:

  回想一下你曾经遇到的困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你在哪方面得到了成长?

 

数量与质量--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

 

  人们有着不同的喜好,或对同样喜好有不同的爱好程度。打个比方,写书对我来说既快乐又有意义,但如果写作一天超过三小时的话,就变得乏味了。每星期看两部电影可以让我快乐,但如果每天要我看四小时大屏幕的话,可就受不了了。就算是有意义和快乐的事,也不能不停地做。

 

  还记得"汉堡模型"吗?现在来看"千层饼模型"--每个人对享受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方法。千层饼是我的最爱,每次去看父母的时候,妈妈都会准备很多,我会把它们一扫而光,但这并不表示我要每天每餐都吃千层饼。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在其他事情上,比如写作和看电影,以及我喜爱的人。虽然我的家人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但每天和他们相处八小时并不代表是最幸福的事;相反,有时不和他们在一起,也不代表我就不爱他们了。虽然和朋友相聚既快乐也有意义,但我还是需要独处的时间。选择正确的活动并合理地安排时间,可以大大提高生活的质量。

 

  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的感受。大多数人都忘了问自己最重要的问题,只因为我们太忙了。就像梭罗(Thoreau)所说,"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如果老是马不停蹄地前进,我们等于只简单地对每日的生活作出反应,没有给自己时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坚信:"人如果不能时刻倾听自己心声,就无法明智选择人生的道路。"现在我们花些时间,问自己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做出人生选择的问题: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能给我带来乐趣么?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出不同的尝试呢?我的内心是不是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我们必须留心地去听,倾听我们的内心和头脑--情感和理智。

 

练  习

  人生路线图,调谐幸福频率

 

  虽然内心和思想都很难度量,但我们还是可以对自己的幸福作出评估,并思考如何才能变得更幸福。我们可以从记录每天的事项开始,写下它们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意义。

 

  每天用一点时间记录下当天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模式。比如,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那些获益在未来但我们并不享受的事情上,或是做了太多既没有意义又不快乐的事。据此,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的生活作出更好的规划。

 

  虽然有一些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美好生活的基本原则(比如说找寻快乐与意义),但绝对没有任何统一的方法。人类是很多元化的、复杂而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通过记录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超越那些基本原则,而看见自己独特的需要。

 

  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把自己的日常作息记录下来。在每天结束前,写下你是怎么使用时间的,从花五分钟回复电子邮件到看两小时的电视都可以。这个练习不需要特别精确的回忆,它所提供给你的仅是一个整体的回顾。

 

  在每个星期结束时画出一个图表,上面包括你所做的事情,它们带来了多少意义和快乐,以及你所花的时间(你可以为它们评分,看看它们所带给你的快乐与意义。比如说-5分是最低分,而5分为最高分)。在所用时间旁边,注明你希望以后用更多还是较少的时间在这件事情上。如果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就写个"+",很多时间的话就写"++",减少就用"-",保持用"="。

 

  这里是一个图表的例子:

 

  活动 意义 快乐 时间

  和家人相处 5 4 2.2小时,++

  工作上的会议 4 2 11小时,=

  看电视 2 3 8.5小时,-

 

诚实的镜子--对没那么重要的事说"不"

 

  在一张表格上写下对你最具意义和快乐的事。表格上可以包括家庭聚会、运动、听音乐,等等。

 

  在每一项旁边写下你对其所付出的时间。无论有没有以上图表,都问一下自己:你的生活是否体现出了你最高的价值?你是否有和家人快乐的相处?每星期是否运动三次?有没有抽出时间欣赏音乐或去参加音乐会?

  

    这个练习就像我们生活的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保持诚实,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自己的最高价值。更高的自我一致性可以带来更多的幸福感①。其实有很多我们知道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在"知"和"行"上出入很大,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最好能和一个熟悉自己、关心自己的人一起完成,让他来帮助你更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②。

 

  在我们觉得有价值的事情上花多少时间,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观点和可行性。比如家庭对我来说最重要,但并不代表要放弃自己的爱好而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陪伴家人(和千层饼例子的道理一样)。对于一个需要做两份工作来维持生计的人,虽然他陪孩子的时间不多,但他却在生活中实现了他的最大价值。

 

  通常,我们因为一些内在的或是外来的干扰而远离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这些事情往往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比如习惯、恐惧、他人的期望等。时间是如此稀缺而宝贵的资源,只有当我们学会开始向一些没那么重要的事情说"不"时,我们才能对那些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说"是"。

 

  经常去重复这个练习,因为深刻的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重要的是要把你的活动规律化、习惯化。在建立新习惯之外,可以尝试停止不良的习惯,比如说每天的某某时刻不可以做什么。比如上网,应设定一段不可以上网的时间。现代人花太多的时间在电脑上,每隔几分钟就检查电子邮箱,这实际上会严重地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创造性,而最终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也可以去设定一些"无电话"与"无会议"的时间段,这样我们便可以更专心地去做眼前的事情,无论是工作还是与朋友聚会等等。

  

  

  

 

第4章 至高财富

           --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

 

  玛瓦·柯林斯(Marva Collins)是芝加哥市的一名教师。芝加哥市中心是毒品和犯罪的温床,一个毫无希望的地方。由于这种恶劣的环境,许多教师担心这里的儿童无法逃出那世代相传的贫困与绝望。

 

  1975年,柯林斯在她所居住的社区里成立了城西预备学校,她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同一社区,他们都是由于品行恶劣或是成绩不良而被之前学校开除的学生。所以,可以说柯林斯办这个学校的目的是为帮助他们重新回到正常学校而做准备。城西预备学校,其实是他们流浪街头前的最后希望。

 

  今天,这些曾被认为无法教育的学生已经在读莎士比亚、爱默生的著作,有人四年级就读到了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诗集。那些被看成是无药可救的孩子们几乎都上了大学。柯林斯的学生们证实了她的信念--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力--他们学会建立自信心,并能设想和实现自己充满希望的未来。

 

  玛瓦·柯林斯成立学校时没有什么资金,开始时还用她自己的家作为教室。在后来的20年里,她在经济上不断挣扎,还曾数次面临学校倒闭的危机。今日,美国有很多州都成立了玛瓦·柯林斯学校;世界各地的教育家蜂拥前往芝加哥学习她的教育方式,受她的精神启发和鼓舞。

 

  柯林斯的经历启示我们,幸福感才是人生至高的目标。柯林斯本来在一家数十亿资产的上市集团工作,至于为什么会选择教育工作,她在她的一个学生蒂法尼(Tiffany)身上找到了答案:

 

  蒂法尼是一个有自闭症、不爱说话的孩子,一个被专家们认为无法去被爱、被教育的孩子。然而突然有一天,我长久以来的耐心、祷告、关爱和决心有了回报。蒂法尼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爱你,Ollins太太。"她漏了我的姓氏Collins里的那个C字,但我当时唯一的感受是:光是那双小眼睛里的泪水就足以使我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现在,蒂法尼开始学习数字、单词,开始与人交谈,最重要的是,那眼神里喜悦的神采,仿佛在说"我也是很特别的,我也可以学习"--这对我来说比什么都值钱。

 

  对于另一个在城西学校改变命运的孩子,柯林斯写道:"看着他眼里那种可以在未来照亮世界的光芒,我忽然感觉,那些为了资金问题而失眠的日子全都是值得的。"

  

   玛瓦·柯林斯曾有极好的机会,她大可不必担心学校经费乃至倒闭这种问题。20世纪80年代,里根和布什政府都曾邀请她出任教育部部长,面对如此高的荣耀和声望,她拒绝了,因为她相信,只有课堂才是她真正能创造出奇迹的地方。

 

  柯林斯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富有的女人",觉得教学带给她的快乐是"任何钱财所买不到的"。对她而言,人生至高的财富是幸福,而不是钱财或声望。

 

反思:

  对你而言,什么比金山更重要?

 

把幸福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当我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我们的标准是钱。我们用钱去估计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在这一过程中,所有与金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当我们衡量商业成就时,金钱就是最高的财富。

 

  人和事业一样,也有利润和亏损。但不同的是,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既不是金钱,也不是知名度、命运或是权力。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应该是幸福。

 

  金钱和声望在幸福面前并没有固定的价值,但为什么金钱和声望的魔力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有些人认为它们可以带来幸福。金钱和声望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如果无法带来任何幸福,没有人会去追求它们。好比在商业中,资产只有能够换算成钱才有价值,声望和金钱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

 

  对某些人来说,把幸福作为至高财富和衡量标准,似乎有点戏剧性。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在100万现金和与一个好友交谈之间你会选择哪个?我们应该选择那个可以让自己更幸福的。如果谈话给你带来的快乐和意义甚至超过那100万,那我们就应该选择后者。因为以幸福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后者更有价值。

 

  将谈话与现金的价值进行比较,可能有点像把苹果和橘子进行比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把它们和幸福这一最终标准进行比较,决定哪一个会让我们更幸福,由此在这些似乎不相关的选择中作出判断。

 

  在上面的选择中,如果只是因为我更享受与朋友谈话的感觉,所以金钱不算什么,这个理由并不充分。100万可以买许多东西,很有可能帮助你免除未来的烦恼。有了这些钱,你也可以从事许多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再不用为生活担忧。但是在仔细考虑后,如果真的发现和朋友谈话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意义的话,那它的价值就可能超过那100万。正如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说的:"有意义的事即使价值再小,也比无意义的事有价值。"

  

     想象一下以下的情节:一个金星人走进一家地球人的商店,要买一件1000元的物品。他给老板两个选择,收1000元地球货币或是一枚金星币,而这个金星币在金星上的价值相当于地球上的100万元。老板想,我永远也不会去金星,而这个金星币在地球上也没有价值。这时,除非老板考虑其纪念收藏价值,否则他一定会选那1000元地球货币。

 

  同样,我们的100万只有在至高财富的衡量标准里,才能达到其真正的价值。在商业中,用资产的现金价值来衡量公司;对人而言,幸福感应该是我们衡量人生成就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财富与幸福--幸福"赚"不来

 

  金钱除了可以提供食物和居所外(不是指鱼翅和城堡),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有趣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以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手段)。

 

  当社会上普遍认为财富的积累是人生目标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犯这类错误。并不是说赚钱或存钱是错误的,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金钱上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让我们不为账单烦恼。还有,赚钱的欲望可以成为积极的挑战,甚至给我们启发。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些丰富的经历。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

 

  研究显示,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不同于我们通常的认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做的幸福调查中,心理学家大卫·迈尔斯(David Myers)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穷困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此外,还有报告指出,在过去的50年里,美国一代代人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没有什么变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过去几年里将注意力转到了有关幸福的研究。在他的研究中,卡尼曼和他的同事们几乎没有找到幸福和财富的必然联系。

  

    大部分的人会认为高收入等于快乐,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极虚幻的。高收入的人对生活会比较满足,但不会因此而比其他人更幸福,他们甚至更容易紧张,也不太会去享受生活。收入对于生活的影响是短暂的。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过度地去宣扬收入就是幸福的标准,是因为他们只是用传统的视角衡量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在富有之后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过程中还要沮丧。"忙碌奔波型"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以为将来带来好处,这样想可以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然而一旦达到目标,发现所得到的无法使自己快乐时,他们就无法自拔了。这时,他们会充满了绝望,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

 

  太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他们甚至因此而酗酒或是吸毒。矛盾的是,成功反而使他们不开心。在成功之前他们可能也曾有不开心的日子,但他们一直相信,只要成功了,他们就会得到幸福,而当他们达到目的时才发现,原来所期望的根本就不存在。而在此时,他们感到自己的幻想(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破灭了,而陷入"现在怎么办"的深谷。在发现他们所有的努力和牺牲并不能带来幸福后,他们一个个都掉进了"习得性无助"的深渊。他们接着成为"虚无主义型"的典型,相信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于是就去找寻另外一些毁灭性的解除痛苦的方法。

 

  既然财富无法使人幸福,为何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为什么获得财富可以超过寻找生命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以物质为标准作决定时可以这么自然,而以内心为标准的时候却这么困难呢?

 

  从进化的角度看,有可能是人类远古历史影响了我们现在的行为。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下一个严冬或是自然灾害,因此储存成为一种习惯。至今,很多未来已经相当有保障的人仍然在拼命储蓄。储蓄不再是为了生存,而仅仅是为了储蓄。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而是为储蓄而生活。

  

    在决定和判断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也会将物质放在精神之前去考虑,主要原因是物质容易计算。我们习惯性地对物质作出评价,比如财富和声望,而不是难以衡量的情绪或意义。我们所羡慕的是物质上的东西。有钱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被尊敬,就好像物质变成了用来衡量的唯一标准。学术界的人以出版量作为升职的标准。我们在每一个时期结束时会以物质上的东西来衡量我们的成果,例如我们"赚了"多少。就像劳伦斯·波特(Laurence G. Boldt)在《禅宗与生活的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aking a Living)里说的:社会教我们的道理就是物质至上,只在乎那些可以"数"得出来的东西。房子的价值可以用钱的数量衡量出来,而我们对家庭的爱却不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书店可能是10元一本,它给每个人所带来的价值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反思:

  你会不会因为过分在意财富或是名望,而影响到自己的幸福感呢?如果是,是如何影响的?

 

  

  

  

  

情感破产--幸福的大萧条

 

  就在我们不断累积物质财富的时候,我们的"至高财富"却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就像公司可能破产一样,心灵也可能破产。有收入,公司才能维持,但前提是收入必须要超过支出。

 

  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负面情绪的长度和强度完全压倒了正面情绪。

 

  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情感大萧条)。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会逐渐走向幸福的"大萧条"。就在科学和技术大迈进的同时,我们在感情和情绪的状况上却在不断倒退。

 

  不幸的是,目前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将近1/3的美国青少年有抑郁的问题。美国、欧洲、澳洲以及亚洲的报告都指出,当今孩子的焦虑和抑郁问题比起以往任何一代都要高得多。这种趋势存在于各个文化背景以及经济阶层中。

  

  在《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里,作者丹尼尔·高尔曼(Daniel Goleman)指出,在20世纪里,每一代人心理压力指数都高过他们父母那一辈--不光是指沮丧,还有其他症状,诸如无精打采、颓废、自怨自艾及强烈的绝望感。高尔曼在这里提到的正是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的情感破产症候。所谓强烈的绝望感(虚无主义)来自于人们对自身的绝望,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克服这种情绪状态。

 

  如高尔曼所说,"焦虑的时代"曾是20世纪的别称,现在它已经开始转变为"哀伤的时代"。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中,维克多·弗兰克称,20世纪里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存在的虚空",并且指出他25%的欧洲学生以及60%的美国学生感到他们就活在这种"存在的虚空"中,一种从内心产生的空虚感。

 

  今天的情况比弗兰克在1950年写书时更为严重,最近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在1968年对美国刚入大学的新生所做的调查中,41%想赚大钱,83%想要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个情况在1997年时倒过来了,75%选择赚大钱,而只有41%想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将物质放在首位,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社会整体所面临的情感破产危机就显得更加严重。

 

  情感破产危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吸毒、酗酒以及宗教狂热。其实不难看出吸毒者的逻辑,生活乏味、压力大,而毒品可以帮助他们逃避现实。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利用宗教力量蛊惑人们成为狂热分子去做疯狂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幸福从来就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必须在我们个人及社会的问题都解决之后才能追求的东西。提升幸福感不仅能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也能让世界成为一个更和平更美好的地方。

 

练   习

  完形练习--发现你人生的真正答案

 

  "完形练习"这个方法是心理治疗师纳斯尼尔·布兰登(Nathaniel Branden)发明的,人们公认他为"自信理论之父"。 这个简易的方法,通过在某个不完整的句子后创造多种可能的结尾,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洞见,从而带来有意义的转变。

  

    这个练习有几项规则。首先,很快想出六个或更多不同的结尾,然后把它们填写在不完整句子的后面。你可以用写的方式,或是把自己的话录下来。要记住,答案是没有对错的,你的答案甚至会相互矛盾,请暂时把你的批判精神先放一边,事后再去反思。在写下了你的回答后,看看自己有没有从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可能需要多试几次才能发现它的功效。

 

  如果你学到了什么新东西,记得要把它们付诸行动。虽然填写句子的练习是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参加的,但有意识思考将帮助你收获更多。

  以下是一个练习举例:

  如果我可以对我的生活多5%的觉察……

  我将发现经常说"是"的代价

  我将无法避免困难

  我将更珍惜我的家人

  我将更珍惜我的生命

  生活有可能会变得更难

  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我将会对我的员工好一点

 

  以下是我从布兰登的范例中列出的几个需要完形的句子:

  如果我可以对我的生活多5%的觉察……

  让我开心的事情是……

  如果我的生活可以增加5%的幸福感……

  如果我更多地担负起对自己内心需要的责任……

  如果我可以将与自己的内心的一致性提高5%……

  如果我可以直接地说"是"或"不"……

  如果我深呼吸,用心地去体会幸福的感觉……

  我开始了解到……

 

  重复地做几次这个练习--你可以连续两个星期天天练习,或是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每周一次。你可以一次做完,也可以分开来慢慢地做。如果有某一个主题让你产生了特别的共鸣,你也可以一直去重复它。

 

  幸福地图--不要错过身边的幸福站点

 

  看看上一章练习里的那个表格,根据你所收集的资料,去创造你觉得理想的一周。当你头脑中的想法越具体、越形象时,它们实现的可能性也会提高更多。信念,通常就是实现的预言。

 

  如果你想和家人多相处一些,比如说每周八个小时,那么就把它写下来。如果你想要少看一点电视,就把你认为适当的长度写下来。包括其他所有你想做的事。这些事情越真实具体越好,因为太过于理想的事情,比如每周花20个小时看小说,可能会和你的实际生活冲突而难以执行。

 

  是否有一些你能做却没有做的事情可以给你带来幸福?每周去看一次电影是否会带给你快乐?每周花四小时从事你的爱好,每周外出三次,能让你更幸福吗?

 

  如果你的生活确实很忙碌而无法做太大的改变时,那就量力而行。那些"幸福强心剂"(即那些简短但可以带来目前和未来获益的事情)是你可以考虑去做的吗?如果每天早上必须乏味地坐一小时车去上班,试着在其中去找一些有意义和快乐的事,比如,听听音乐,或是在搭乘火车的时候静静地阅读。重点是,在你期望的改变上养成习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生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改变。通常我会建议,定期去重复以上所有的练习,包括本书第3章的表格。注意自己的进展、变化,以及需要再加强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