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怎么办金卡:张雷:创新课堂的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49:42

杜金山、任永生、于春祥、徐翔、刘爱军、张雷、崔振喜、李雪涛、付秀娟、李炳亭,10位课改推动者志愿参与到“课改中国行”大型公益宣讲活动中,用行动诠释当代教育家的情怀。30天,他们走进一线,与局长对话,与校长对话,与教师对话,不断地发现问题、回答问题。志愿源于使命,使命提醒良知,良知铸造信仰。

  我们整理其中6位宣讲人的核心观点,让那些此次“课改中国行”没有走进的地区,也能感受到“红动中国”的课改热潮与前沿理念。同时,从他们写的随行感受与思考中,体会他们对教育的情感。

  ■张 雷: 创新课堂的本质

  高效课堂的本质是学决定教,所以学与教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与师的关系,学是根本的生产力,教只有适应学才能更好实现学,生产力决定了课堂中必须是这样的生产关系,即师必须为生服务,建设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新型师生关系才是新课堂的唯一目标。

  高效课堂是一个教育概念

  它的核心是育人,再往下说是基于人本的教育思想。如果用一句话表述:高效课堂是从学生出发的教育。从学生出发,也就是要从学生的权利、兴趣、基础、能力出发,变教中心为学中心。这个变的基本含义是:捍卫学生学习的权利;为学习提供一切必需的条件;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合起来叫自学)。高效课堂的核心教育思想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它的目标和追求是:发展学生、成就教师。

  高效课堂有3大系统作为支撑,即教学系统、评价系统、文化系统。教学系统的核心是学中心,评价系统的核心是以学评教,文化系统的核心是开放搞活,文化系统还可以叫“动力系统”,它是整个高效课堂的生态,也可以叫做土壤。缺失了这套文化系统,高效课堂很难结出硕果。因此,课改往深了做,就可以称为“新文化运动”了,再深一步,那你可以把整个教育都理解成这句话:“教育即信仰”,其实做教育就是做信仰。信仰即“信而仰之”。信即坚信一种精神目标,仰即仰望一种人生追求。

  建立学的法律,打破教的定律

  建设新课堂的新型人际关系必须从改变学与教的关系入手。

  相信学生是最高师德,解放学生是第一使命,利用学生是第一专业,发展学生是最终目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完成“角色”转变,即变“二传手”为放手发动“一传”的那个人;所谓二传,是指传统课堂上教师扮演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所谓一传,是指课堂学习形式,即让学生和学习直接对话,教师不再乐于充当“传递者”。

  教师角色能否转变到位,是决定课堂能否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关键。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不敢完全彻底地一放到底,就不能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无法发挥学习型组织的威力,高效课堂其实就是从“自主、合作、探究”6个字中生发出具体的操作技术,而前提必须是“学权”归属于学生。教师不是讲师,但教师一定是“为了学”、“设计学”、“服务学”的重要他人。

  教师是一个学习“环境者”,或者说教师即生态,他是为学习的发生构建环境、提供条件、触发动机、创造可能的人。

  讲的课堂、表演的课堂显然是低效的。那么,教师如何能上出高效的课?简单来说,第一,要编制一张导学案,即指导学习的设计,简称“导学案”,导学案的关键在于能否具有“导学”性,因此导学案要承载着学习的规律和知识的规律,而不能是习题集。第二,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即同质结对,异质同组,让学生有困难找组织。第三,给学生一个学法指导,即先独学,再对学,然后群学。第四,要有一个课堂流程,即自学、展示、反馈。尤其是展示,展示即暴露,不暴露问题又如何反馈?反馈要做到有的放矢。展示是教师做学情调查最主要的方式,千万别轻视展示,高效课堂还有个别名,叫展示课堂。第五,明确一个基本任务,即学会不会的。教师千万记住“学会不会的”这句话,知识无限、生命有限,以人为本就是要珍惜学生的学习时间,准许学生不在已经会的知识上浪费宝贵的时间。

  当然高效课堂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性系统,既然是系统则不止以上5条,但这5条真的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新课堂与新学校

  创新,体现在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具备新型人际关系的学校才是新学校,其根本关系是学与教。

  创新课堂是中国教育的新出路,因为彻底改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而非具体环节的新变形。创新课堂是新课改的出发地,只有从创新课堂出发,从改变学与教的关系出发,才能重建教育的所有关系,回归教育的本来目的。(作者系江苏省昆山前景教育集团董事长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