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故事换性别:主题:补阳还五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50:26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的瘫痿论篇,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之症。以“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周流一身,必见气亏诸态,若忽然归并于上半身。不能行于下,则病两腿瘫痿”,故当以补益既亏之五分元阳之气为治,遂立名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剂。
  补阳还五汤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扩充,其临床应用范围已日益广泛,治疗疾病主要涉及以下几种:1.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痴呆、中风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等;2.神经系统疾病。如后遗神经痛、神经炎、神经麻痹、血管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等;3.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结肠炎、肝炎、肝硬化等;4.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5.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等;6.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7.外科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滑膜炎、肌损伤等;8.妇科疾病。如子宫出血、盆腔瘀血综合征、痛经等;9.儿科疾病。如病毒性脑炎所致小儿急性偏瘫等;10.男科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11.眼科疾病。如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动静脉阻塞、视神经萎缩等;12.耳鼻喉疾病。如突发性耳聋等;13.皮肤科疾病。如皮肤瘙痒、斑秃、结节性红斑、网状青斑等。
  临床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气虚血瘀证为多,或在此基础上兼夹其他证型,气虚血瘀贯穿于胸痹心痛的全过程。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临床治疗时以“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为大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常取得满意疗效。
  如张某某,男,52岁。因心前区疼痛4年,近一月加重于2007年4月3日初诊。证见心悸、胸闷、气短、背痛、少寐、乏力、活动后尤甚、面色紫暗,舌淡紫,边有瘀斑,苔白腻微黄,脉沉弱而涩。析其病机为气虚血瘀、闭阻心脉。治以益气活血、化瘀止痛。处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赤芍20g,当归10g,川芎15g,枳实15g,茯苓15g,甘草10g。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后患者自觉心前区疼痛减轻,气短、乏力、胸闷好转,但仍感睡眠不实,又增口干。上方去茯苓,加夜交藤30g,生龙骨30g,7剂。
  三诊:诸症状基本消失,告愈。
  胸痹心痛多见于年迈体虚的中老年人,以“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年六十,气大衰,九窍不利”。或劳倦内伤,损及中州,脾虚转输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无以养心,或为肾阳虚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累及于心。上述原因均可导致心气虚衰。气与血互相依存,“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已”。心的主要功能之一为心主血脉,即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环周不休地运行,把水谷精微输注全身,发挥营养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全身血脉能否正常运行,全赖心气的推动。心气即心的精气,为“心脏血脉之气也”,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血属阴而主静,气属阳而主动,血不能自行,必须靠气的推动。《血证论》曰:“运血者即是气”,“气行乃血流”,一旦气虚帅血无力,则血脉瘀滞,正如《医林改错》所说:“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血瘀不通则痛,故引起胸痹心痛的发生。概之,本病不出虚实两端,或心血瘀阻,闭阻心脉,“不通则痛”,或心气虚衰,心失所养,“不荣则痛”,总属虚实夹杂为患。
  本方以补阳还五汤去地龙、桃仁、红花,加党参、枳实、茯苓而成。方中黄芪味甘,微温,补益脾肺心之气,“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医学衷中参西录》谓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大气旺则气滞行,血瘀通,即“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之谓,故为君药;茯苓甘淡平,燥湿健脾,党参味甘、性平,健运中州,益气血生化之源,黄芪与党参相配伍,补气升陷之效益显,使胸中大气得补,贯心脉、司呼吸、行气血之功得以正常发挥,共治心气虚弱,正气不足之本;川芎味辛、性温,温通血脉,活血行气,行血并能和血,行气之中兼以散郁,《本草汇言》谓:“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无所不至。当归辛甘温,补血和血,赤芍酸苦微寒,养血和血,活血散瘀止痛,且赤芍酸收可防川芎辛散走泄耗血之弊;赤芍与川芎相伍,则行血而不破血,补血而不滞血,上六药配伍,使心气充沛,运血有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共奏益气活血之效;枳实苦寒,行气化痰,宽胸利膈,为佐药。枳实与黄芪、党参配伍,补气而不滞气,气行则补乃得力,与赤芍、川芎配伍,使气行则血活,以上诸药配伍,使气虚得补,乃行血得力,血行络通,无留滞之患,则疼痛自止;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补益中焦脾胃之气,益气血生化之源。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药物与临床]栏目

补阳还五汤的配方及功用

   还五汤第一次改良:就补阳还五汤而论,《医林改错》剂量为:黄民50~100克,当归10克,赤芍7.5克,地龙5克,川芎7克,桃仁5克,红花5克,同样用于中风(CT诊断脑血栓形成),中老年体质较好而无其它器质性病变的病人连用两周却不显效。通过剂量改良为:黄芪500克,当归20克,赤芍20克,地龙25克,川芎20克,桃仁20克,红花50克,陈皮20克,用药5剂后大有成效。
  补阳还五汤第二次改良:通过大量的(近100例同类病人)临床应用,经改良后的补阳还五汤尚有不足之处。中医认为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和脑血管痉挛病人,均属中风的中经络范畴,中风病因是风痰入络而致瘀血阻滞。所以,又改良为:黄芪500克,当归20克,赤芍20克,地龙25克,川芎20克,桃仁20克,红花50克,陈皮20克,僵蚕20克,蝉衣5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半夏10克,而后又用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甚至无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功用是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生用黄芪大剂量则力专而行走,周行全身,大补元气而起痿废。配其它六味活血、祛瘀之药不在于逐瘀,而在于活血通络,所以,用大剂量黄芪为主药的目的,就是用补气来行血通络,第二次改良再加上搜风祛痰之药,效果更是显著。笔者仅仅把补阳还五场的个人应用体会介绍给大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启迪广大医务人员能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妙方,服务于广大患者。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妙方精选]栏目

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

论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
今之治偏枯者多主气虚之说,而习用《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然此方用之有效有不效,更间有服之即偾事者,其故何也?盖人之肢体运动原脑髓神经为之中枢,而脑髓神经所以能司运动者,实赖脑中血管为之濡润,胸中大气为之斡旋。乃有时脑中血管充血过度,甚或至于破裂,即可累及脑髓神经,而脑髓神经遂失其司运动之常职;又或有胸中大气虚损过甚,更或至于下陷,不能斡旋脑髓神经,而脑髓神经亦恒失其司运动之常职。此二者,一虚一实,同为偏枯之证,而其病因实判若天渊。设或药有误投,必至凶危立见。是以临此证者,原当细审其脉,且细询其未病之先状况何如。若其脉细弱无力,或时觉呼吸短气,病发之后并无心热头疼诸证,投以补阳还五汤,恒见效。即不效,亦必不至有何弊病。若其脉洪大有力,或弦硬有力,更预有头疼眩晕之病,至病发之时,更觉头疼眩晕益甚,或兼觉心中发热者,此必上升之血过多,致脑中血管充血过甚,隔管壁泌出血液,或管壁少有罅漏流出若干血液,若其所出之血液,粘滞左边司运动之神经,其右半身即偏枯,若粘滞右边司运动之神经,其左半身即偏枯。此时若投以拙拟建瓴汤,一二剂后头疼眩晕即愈。继续服之,更加以化瘀活络之品,肢体亦可渐愈。若不知如此治法,惟确信王勋臣补阳还五之说,于方中重用黄,其上升之血益多,脑中血管必将至破裂不止也,可不慎哉﹗如以愚言为不然,而前车之鉴固有医案可征也。
邑某君,年过六旬,患偏枯原不甚剧。欲延城中某医治之,不遇。适有在津之老医初归,造门自荐。服其药后,即昏不知人,迟延半日而卒。后其家人持方质愚,系仿补阳还五汤,重用黄八钱。知其必系脑部充血过度以致偏枯也,不然服此等药何以偾事哉?
又尝治直隶王××,其口眼略有歪斜,左半身微有不利,时作头疼,间或眩晕,其脉象洪实,右部尤甚,知其系脑部充血。问其心中,时觉发热。治以建瓴汤,连服二十余剂全愈。王××愈后甚喜,而转念忽有所悲,因告愚曰︰五舍弟从前亦患此证,医者投以参之剂,竟至不起。向以为病本不治,非用药有所错误,今观先生所用之方,乃知前方固大谬也。统观两案及王××之言,则治偏枯者不可轻用补阳还五汤,不愈昭然哉﹗而当时之遇此证者,又或以为中风而以羌活、防风诸药发之,亦能助其血益上行,其弊与误用参者同也。盖此证虽有因兼受外感而得者,然必其外感之热传入阳明,而后激动病根而猝发,是以虽挟有外感,亦不可投以发表之药也。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日期:2010年1月14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补阳还五汤在眼科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眼科疾病的疗效。方法 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由于气虚血滞或气滞血瘀、气血不畅脉、络瘀阻所致的各种眼科疾病,以观察其疗效。结果 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各种眼科疾病如眼外肌麻痹、视网膜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老年姓黄斑病变及外伤性视网膜震荡等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广泛、疗效良好。

【关键词】  眼科疾病;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见于《医林改错》,功效补气、活血、通络,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常用方,笔者随证加减用于眼科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1  用于治疗眼外肌麻痹

    例1,患者,女,54岁,1993年3月18日入院。主诉:头痛,恶心呕吐,伴右眼睁不动、复视半月。在当地乡医院住院按“胃肠炎”治疗10余天,效果不佳,以致呕血。入院检查:血压110/70 mm Hg,神志清,表情痛苦,呻吟不止。眼科检查:视力OD 0.6,OS 1.0,右眼上睑睁不动,遮盖整个角膜,向前注视眼球外斜约25°,向上、下及内转动均完全受限,瞳孔散大,直径约5 mm,光反应消失。左眼正常。全身伴纳差、夜不能眠、四肢疲软无力、舌苔白脉弦。头颅CT扫描疑为脑梗死,让患者行加强扫描,因其经济条件差未能做。诊断:(1)右眼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2)脑梗死?入院西药对症给予镇静止痛剂、血管扩张剂、能量剂及维生素B族。中医辨证属瘀血阻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桃仁12 g,红花10 g,当归15 g,川芎15 g,赤芍15 g,地龙15 g,黄芪20 g,防风12 g,荆芥穗9 g,细辛6 g,僵蚕15 g,全虫10 g,蜈蚣2条,甘草6 g。每日1付,水煎服。二剂后眼部症状有所好转,头痛减轻,但仍恶心,饮食差,上方去细辛、蜈蚣、加竹茹、建曲等继服。用药12天,眼部症状恢复大半,舌淡苔白,脉和缓。此时患者行CT加强扫描报告:平扫右侧原高密度影消失,局部呈一“O”形低密度影,其外侧有一线状强化壁,Willis环区未见血管瘤征象。意见:右侧海马回沟病变,可能为出血。上方去桃仁、红花,赤芍易白芍,重用黄芪,加用党参、白术等应用。共用药3周,全身及眼部症状悉除。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与风、痰、气、血有关。病邪侵入眼部经络或瘀血阻络,使气血运行不利、筋肉失养而弛缓不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活血祛痰、祛风通络、益气补血,使气血和顺,经络通畅,眼肌得养而本病自愈。笔者曾报道[1]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眼外肌麻痹21例,痊愈17例,好转3例。

    2  中央静脉阻塞

    例2,患者,女,38岁,2004年9月7日就诊。左眼视力障碍1个月余。曾在上级医院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检查:血压100/60 mm Hg。右眼视力1.2,左眼视力0.03,眼底视乳头色红,境界不清,视网膜中央动脉变细,静脉增粗迂曲,沿静脉广泛散在点片状出血,后极部出血,水肿,渗出,黄斑中心反光消失,舌质淡紫,苔薄白,脉迟缓。证属气虚血瘀。处方:生黄芪40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30 g,桃仁12 g,红花10 g,茜草15 g,生蒲黄15 g,旱莲草15 g,夏枯草15 g,黑山楂15 g,茺蔚子15  g,地龙15 g,川牛膝9 g,田三七10 g,甘草3 g。每日1付,水煎服。辅以西药皮质类固醇剂、VitK、碘制剂、芦丁C及血栓通针等治疗。继续用药至9月21日,左眼视力恢复至0.5,眼底出血明显吸收,视乳头充血减退。停用止血剂,中药加丹参、海藻、昆布、杞果等加减。住院治疗1月余,左眼视力1.2,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以丹参口服液,血栓通胶囊等善后治疗。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虚血滞,脉络阻塞致血不循径而溢于脉外。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益气活血通络、凉血止血。散结明目,故可治愈本病。魏湘铭[2]报道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本病31例,总有效率达90.3%。

    3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例3,患者,女,56岁,1996年6月6日入院,以右眼阵发性视力障碍2个月,加重1天入院,检查:血压100/60 mm Hg,右眼视力FC/30  cm,晶体皮质轻浊,眼底未见异常。平面视野检查呈水平象限以上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弧形视野缺损。全身伴面色苍白,体困乏力,舌淡脉迟弱。血流变检查:红细胞压积0.53 L/L,全血黏度9.12 mPa·s,红细胞电泳时间20.10 s,血沉9 mm/1 h。结果极异常。诊断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后段型)。证属气血亏虚。处方: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12 g,当归15 g,丹参30 g,白芍20 g,川芎10 g,茺蔚子15 g,桃仁10 g,红花9 g,地龙15 g,香附9 g,枳壳10 g,杞果20 g,每日1付,水煎服。西药给予皮质类固醇剂,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及维生素B族应用。用药3天复查视力0.3,效不更方,逐步减量激素。共治疗12天,视力1.0,带药出院。1个月后复查视力1.2,但眼底视神经乳头色淡,视野仍缺损。

    气血虚衰,脉络瘀滞,目系失养,神光失荣。以补阳还五汤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且中病机。加党参、白术补脾益气、香附、枳壳梳理气机,行气以助解瘀行滞,茺蔚子、杞果清热填精明目。使气旺血行,目系得养而病向愈。

    4  老年性黄斑变性

    例4,患者,男,67岁,退休。2000年8月31日入院。右眼渐进性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1年余,曾行眼底荧光造影确诊为“老年性黄斑变性”。间断性对症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检查:右眼视力0.08,眼底:视神经乳头(-),后极部色素紊乱,散在黄白色渗出,水肿,中心反光消失。左眼视力0.9,矫正1.2,眼底黄斑区色素沉着。舌红苔薄,脉弦。诊断老年性黄斑变性。处方:丹参30 g,赤芍15 g,当归15 g,川芎10 g,桃仁12 g,红花9 g,黄芪15 g,地龙10 g,茺蔚子15 g,香附9 g,夏枯草15 g,菊花9 g,杞果30 g,茯苓20 g,车前子9 g,海藻15 g,昆布15 g,每日1付,水煎服。辅以西药血管扩张剂、碘制剂、能量剂等后用。用药15天,右眼视力0.2,加减治疗至10月28日,视力OD 0.3→+0.5,DS→0.5,视物变形好转,眼底黄斑区病灶好转,带药出院。

    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是以黄斑老年性改变为基础的变性,是由于脉络膜之毛细血管硬化或闭塞引起的黄斑区组织变形及渗出和增生病变,是营养衰竭性疾病。而从现代医学观点看,这些都属于“瘀血证”病理范畴。所以用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类药物治疗本病有效。

    5  外伤性视网膜病变

    例5,患者,男,20岁,1996年5月8日就诊。主诉:左眼被木棒击伤致视物障碍1周。检查:左眼视力0.3,上睑外侧部可见长约2 cm的伤痕,角膜清,瞳孔圆,约4 mm,对光反应弱,眼底:后极部水肿,黄斑区暗红色瘀血,中心反光消失。诊断:左眼球挫伤,视网膜震荡,黄斑区出血。证属淤血络阻。处方:桃仁12 g,红花9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10 g,地龙15 g,黄芪20 g,茯苓20 g,车前子9 g,藁本10 g,茺蔚子15 g,甘草6 g,每日1付,水煎服。至5月16日,左眼视力0.9,眼底后极部水肿消退,仍有棕红色团块状渗出,上方去泽兰、藁本,加杞果、谷精草、牡蛎等加减。至6月3日,左眼视力1.2,黄斑区色素紊中心反光可见,给予杞菊地黄丸等巩固疗效。

    “目伤则血病”,“瘀则气滞”,“血不利则为水肿,或气不行津凝为目翳(渗出)”。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功效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故可治愈本病。

    6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气和血是构成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气血功能的协调来维持,一旦“气血失调”就会产生疾病。正如《丹溪心法》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升,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眼部疾病与气血功能失调至为密切。《内经》云:“目得血而能视”,《审视瑶函》载“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目病生矣”。故《医林改错》说:“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补阳还五汤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络,黄芪益气,使气旺血亦行,祛瘀而不伤正。通过药物及剂量加减而成为活血化瘀、调畅气血的代表方。现代医学研究:黄芪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正常心脏有加强收缩力作用,并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都有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当归含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桃仁、红花还具有抗凝作用,红花还能降血脂,非酸化脂肪酸的功能。诸药合用具有以下功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外周血流量,增加供氧量和营养物质,并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脂,增加红细胞表面电荷,使之电泳更快,以致红细胞凝集性降低,并可增强免疫力,增加吞噬细胞功能,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清除,组织的修复。还能使炎症过程中组织肿胀程度减退,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从而减轻病理损害。在有血栓形成的情况下能抑制二磷酸腺苷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作用,对血小板有解聚作用,能增加血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系统的活性[3,4]。故临床上通过辨证加减,不论对神经功能障碍之眼外肌麻痹,血流变异常,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还是营养障碍变性之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微循环障碍之视网膜震荡都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雷帅臣.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96,14 :13-155.

2 魏湘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1例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1988,12(4):17-18.

3 姜春华.活血化瘀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02.

4 徐俊义.活血化瘀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术的疗效机理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97.


作者单位:广东惠东,惠东县人民医院眼科

日期:2010年1月13日 - 来自[2009年第6卷第1期]栏目

补阳还五汤学验心得(中风)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的名方,初见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影响深广,方用“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钱半、地龙一钱(去土)、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等。王氏治中风半身不遂,积数十年诊疗经验,“细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四十年来,颇有所得。”
  现在我想谈一谈对“所得”二字的理解。

  其一,“补阳”反映了他治半身不遂等症在立法方面重视补阳补气。如果说人身有十分元气,因气虚,伤及几分元气则病,此方力求恢复受损之元气。中风是危难重病,死亡率相当高,完全康复的可能较小。补阳还五汤施治,与历史上多种名方相比,具有若干优势,能使杂病中风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其二,补阳还五汤是在王氏深刻理解半身不遂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所拟订的一个效方。我们在临证中遇到不同症情的中风病证,基本上可用此方加减论治(急性发病时例外),使医生易于掌握。

  其三,让后世医者认识到,中风立法的历史变异性。自汉以降,据不完全统计,治疗杂病中风诸证的传世治疗方剂约有六、七百首之多。我们翻阅历代名医名著,其中治疗中风各类病证的名方亦数不胜数。如张仲景《金匮要略》附方中之续命汤,孙思邈之大续命汤、小续命汤、小风引散、秦艽散、续命煮散、小黄芪酒、排风汤、大八风汤等,《千金翼方》之续命汤、大三五七散、大排风汤等,《太平圣惠方》之续命散、天麻散、竹沥饮子、乌蛇丸、乌蛇散、生地黄饮子等,《圣济总录》之神照散、羌活汤、排风散、天麻丸、竹沥汤等,《扁鹊心书》之三五七散、八风汤,《和剂局方》之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青州白丸子,《三因方》之活络通经丸,《杨氏家藏方》之牵正散等。王清任认为这些古代名家所论该病之病因、病机“皆是因风、因火、因气、因痰之论;所立之方,俱系散风、清火、顺气、化痰之方。有云气血虚弱而中风邪者,于散风清火方中,加以补气养血之药;有云阴虚亏损而中风邪者,于滋阴补肾药内佐以顺气化痰之品。”王氏对这些名著所论中风是因为中了风邪有不同的看法。张仲景《金匮要略》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王氏深持异议,并对汉以后历代医家所论中风诸证因火、因气、因痰之论,认为亦非其主因。“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由此可见,补阳还五汤的立法、处方与前贤名家处方迥异,他重在补气,兼以活血通络。

  其四,补阳还五汤选药和主药用量有特色。此方首味药是黄芪,治重补阳益气,其余诸味,主要是活血通络。根据今人运用此方的经验,此方尤适宜于脑梗塞后遗之半身不遂等证,可以说基本上具有通治效方的特色。

  从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而言,是历代治疗杂病中风方所未曾见。我们复习古代医药文献,在治疗中风的某些古方中,也有方内用黄芪者,如《千金要方》之秦艽散、大八风汤、小黄芪酒等方,但方内黄芪只是一般用量,并不加大剂量、改变治则,而且在治方中亦少见用活血通络药作为方药协同配伍者。王清任之所以重用黄芪,他认为半身不遂等证“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此方又有多种活血通络药,亦有利于脑梗塞之通栓作用。故补阳还五汤,从立法、遣方、用药等方面,均有其学验、临床特色。

  当然,补阳还五汤的立法处方,也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过去历代中风名方中,当然也有一些是兼用益气活络方药的,但方中的补气既不突出,也受其他复杂治则和方药配伍的影响。《医林改错·叙》中说:“先生(指王清任)之书,大抵补前人之未及……”,此处所言之“未及”,其创新涵意十分昭著。须予指出的是,王清任的创新方治,也可能是受到前贤阐论的影响。如清·沈金鳌(1717~1776年)《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说:“中风,风乘虚而为病也。向来惟东垣主虚,而河间则主火,丹溪则主痰,似乎各异,不知惟虚也,故逆上之痰生焉。特东垣举其本,河间、丹溪各举其标耳。未有痰与火之发,不由于虚者也。”这一段阐论,与王清任的补阳、补气说互为印证,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学术共鸣。

  补阳还五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1982年,我和谢海洲教授曾担任某偏瘫医院的中医顾问并会诊多名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我拟订了加味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克~60克、当归尾6克、赤白芍10克、僵蚕6克、地龙10克、川芎6克~10克、桃杏仁6克、鸡血藤10克、夏枯草10克、车前草10克、生熟地各12克、陈皮5克。根据临床不同的症候表现,加减应用,效果颇佳。在此方运用中,颇有心得,我认为,患者如确诊为脑梗塞,黄芪加重用量可基本上按王氏原方(或可药量稍减,先予试用),活血通络药可适当加量;如果是脑出血,黄芪用量不宜超过30克,活血通络药亦宜适当控制,应该在处方中加入化瘀之品,如土鳖虫、苏木等药。这就提示我们治疗脑梗塞与脑溢血,虽同属杂病中风,而在治疗方面应同中有异。

 

日期:2009年4月28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补阳还五汤学验心得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的名方,初见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影响深广,方用“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钱半、地龙一钱(去土)、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等。王氏治中风半身不遂,积数十年诊疗经验,“细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四十年来,颇有所得。”
  现在我想谈一谈对“所得”二字的理解。
  其一,“补阳”反映了他治半身不遂等症在立法方面重视补阳补气。如果说人身有十分元气,因气虚,伤及几分元气则病,此方力求恢复受损之元气。中风是危难重病,死亡率相当高,完全康复的可能较小。补阳还五汤施治,与历史上多种名方相比,具有若干优势,能使杂病中风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其二,补阳还五汤是在王氏深刻理解半身不遂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所拟订的一个效方。我们在临证中遇到不同症情的中风病证,基本上可用此方加减论治(急性发病时例外),使医生易于掌握。
  其三,让后世医者认识到,中风立法的历史变异性。自汉以降,据不完全统计,治疗杂病中风诸证的传世治疗方剂约有六、七百首之多。我们翻阅历代名医名著,其中治疗中风各类病证的名方亦数不胜数。如张仲景《金匮要略》附方中之续命汤,孙思邈之大续命汤、小续命汤、小风引散、秦艽散、续命煮散、小黄芪酒、排风汤、大八风汤等,《千金翼方》之续命汤、大三五七散、大排风汤等,《太平圣惠方》之续命散、天麻散、竹沥饮子、乌蛇丸、乌蛇散、生地黄饮子等,《圣济总录》之神照散、羌活汤、排风散、天麻丸、竹沥汤等,《扁鹊心书》之三五七散、八风汤,《和剂局方》之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青州白丸子,《三因方》之活络通经丸,《杨氏家藏方》之牵正散等。王清任认为这些古代名家所论该病之病因、病机“皆是因风、因火、因气、因痰之论;所立之方,俱系散风、清火、顺气、化痰之方。有云气血虚弱而中风邪者,于散风清火方中,加以补气养血之药;有云阴虚亏损而中风邪者,于滋阴补肾药内佐以顺气化痰之品。”王氏对这些名著所论中风是因为中了风邪有不同的看法。张仲景《金匮要略》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王氏深持异议,并对汉以后历代医家所论中风诸证因火、因气、因痰之论,认为亦非其主因。“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由此可见,补阳还五汤的立法、处方与前贤名家处方迥异,他重在补气,兼以活血通络。
  其四,补阳还五汤选药和主药用量有特色。此方首味药是黄芪,治重补阳益气,其余诸味,主要是活血通络。根据今人运用此方的经验,此方尤适宜于脑梗塞后遗之半身不遂等证,可以说基本上具有通治效方的特色。
  从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而言,是历代治疗杂病中风方所未曾见。我们复习古代医药文献,在治疗中风的某些古方中,也有方内用黄芪者,如《千金要方》之秦艽散、大八风汤、小黄芪酒等方,但方内黄芪只是一般用量,并不加大剂量、改变治则,而且在治方中亦少见用活血通络药作为方药协同配伍者。王清任之所以重用黄芪,他认为半身不遂等证“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此方又有多种活血通络药,亦有利于脑梗塞之通栓作用。故补阳还五汤,从立法、遣方、用药等方面,均有其学验、临床特色。
  当然,补阳还五汤的立法处方,也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过去历代中风名方中,当然也有一些是兼用益气活络方药的,但方中的补气既不突出,也受其他复杂治则和方药配伍的影响。《医林改错·叙》中说:“先生(指王清任)之书,大抵补前人之未及……”,此处所言之“未及”,其创新涵意十分昭著。须予指出的是,王清任的创新方治,也可能是受到前贤阐论的影响。如清·沈金鳌(1717~1776年)《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说:“中风,风乘虚而为病也。向来惟东垣主虚,而河间则主火,丹溪则主痰,似乎各异,不知惟虚也,故逆上之痰生焉。特东垣举其本,河间、丹溪各举其标耳。未有痰与火之发,不由于虚者也。”这一段阐论,与王清任的补阳、补气说互为印证,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学术共鸣。
  补阳还五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1982年,我和谢海洲教授曾担任某偏瘫医院的中医顾问并会诊多名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我拟订了加味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克~60克、当归尾6克、赤白芍10克、僵蚕6克、地龙10克、川芎6克~10克、桃杏仁6克、鸡血藤10克、夏枯草10克、车前草10克、生熟地各12克、陈皮5克。根据临床不同的症候表现,加减应用,效果颇佳。在此方运用中,颇有心得,我认为,患者如确诊为脑梗塞,黄芪加重用量可基本上按王氏原方(或可药量稍减,先予试用),活血通络药可适当加量;如果是脑出血,黄芪用量不宜超过30克,活血通络药亦宜适当控制,应该在处方中加入化瘀之品,如土鳖虫、苏木等药。这就提示我们治疗脑梗塞与脑溢血,虽同属杂病中风,而在治疗方面应同中有异。

日期:2009年3月20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余瀛鳌:补阳还五汤学验心得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的名方,初见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影响深广,方用“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钱半、地龙一钱(去土)、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等。王氏治中风半身不遂,积数十年诊疗经验,“细心研究,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四十年来,颇有所得。”

  现在我想谈一谈对“所得”二字的理解。

  其一,“补阳”反映了他治半身不遂等症在立法方面重视补阳补气。如果说人身有十分元气,因气虚,伤及几分元气则病,此方力求恢复受损之元气。中风是危难重病,死亡率相当高,完全康复的可能较小。补阳还五汤施治,与历史上多种名方相比,具有若干优势,能使杂病中风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其二,补阳还五汤是在王氏深刻理解半身不遂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所拟订的一个效方。我们在临证中遇到不同症情的中风病证,基本上可用此方加减论治(急性发病时例外),使医生易于掌握。 

  其三,让后世医者认识到,中风立法的历史变异性。自汉以降,据不完全统计,治疗杂病中风诸证的传世治疗方剂约有六、七百首之多。我们翻阅历代名医名著,其中治疗中风各类病证的名方亦数不胜数。如张仲景《金匮要略》附方中之续命汤,孙思邈之大续命汤、小续命汤、小风引散、秦艽散、续命煮散、小黄芪酒、排风汤、大八风汤等,《千金翼方》之续命汤、大三五七散、大排风汤等,《太平圣惠方》之续命散、天麻散、竹沥饮子、乌蛇丸、乌蛇散、生地黄饮子等,《圣济总录》之神照散、羌活汤、排风散、天麻丸、竹沥汤等,《扁鹊心书》之三五七散、八风汤,《和剂局方》之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青州白丸子,《三因方》之活络通经丸,《杨氏家藏方》之牵正散等。王清任认为这些古代名家所论该病之病因、病机“皆是因风、因火、因气、因痰之论;所立之方,俱系散风、清火、顺气、化痰之方。有云气血虚弱而中风邪者,于散风清火方中,加以补气养血之药;有云阴虚亏损而中风邪者,于滋阴补肾药内佐以顺气化痰之品。”王氏对这些名著所论中风是因为中了风邪有不同的看法。张仲景《金匮要略》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王氏深持异议,并对汉以后历代医家所论中风诸证因火、因气、因痰之论,认为亦非其主因。“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由此可见,补阳还五汤的立法、处方与前贤名家处方迥异,他重在补气,兼以活血通络。

  其四,补阳还五汤选药和主药用量有特色。此方首味药是黄芪,治重补阳益气,其余诸味,主要是活血通络。根据今人运用此方的经验,此方尤适宜于脑梗塞后遗之半身不遂等证,可以说基本上具有通治效方的特色。

  从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而言,是历代治疗杂病中风方所未曾见。我们复习古代医药文献,在治疗中风的某些古方中,也有方内用黄芪者,如《千金要方》之秦艽散、大八风汤、小黄芪酒等方,但方内黄芪只是一般用量,并不加大剂量、改变治则,而且在治方中亦少见用活血通络药作为方药协同配伍者。王清任之所以重用黄芪,他认为半身不遂等证“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此方又有多种活血通络药,亦有利于脑梗塞之通栓作用。故补阳还五汤,从立法、遣方、用药等方面,均有其学验、临床特色。

  当然,补阳还五汤的立法处方,也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过去历代中风名方中,当然也有一些是兼用益气活络方药的,但方中的补气既不突出,也受其他复杂治则和方药配伍的影响。《医林改错·叙》中说:“先生(指王清任)之书,大抵补前人之未及……”,此处所言之“未及”,其创新涵意十分昭著。须予指出的是,王清任的创新方治,也可能是受到前贤阐论的影响。如清·沈金鳌(1717~1776年)《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说:“中风,风乘虚而为病也。向来惟东垣主虚,而河间则主火,丹溪则主痰,似乎各异,不知惟虚也,故逆上之痰生焉。特东垣举其本,河间、丹溪各举其标耳。未有痰与火之发,不由于虚者也。”这一段阐论,与王清任的补阳、补气说互为印证,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学术共鸣。

  补阳还五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1982年,我和谢海洲教授曾担任某偏瘫医院的中医顾问并会诊多名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我拟订了加味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克~60克、当归尾6克、赤白芍10克、僵蚕6克、地龙10克、川芎6克~10克、桃杏仁6克、鸡血藤10克、夏枯草10克、车前草10克、生熟地各12克、陈皮5克。根据临床不同的症候表现,加减应用,效果颇佳。在此方运用中,颇有心得,我认为,患者如确诊为脑梗塞,黄芪加重用量可基本上按王氏原方(或可药量稍减,先予试用),活血通络药可适当加量;如果是脑出血,黄芪用量不宜超过30克,活血通络药亦宜适当控制,应该在处方中加入化瘀之品,如土鳖虫、苏木等药。这就提示我们治疗脑梗塞与脑溢血,虽同属杂病中风,而在治疗方面应同中有异。

日期:2009年1月11日 - 来自[名家医案]栏目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弥可保0.5mg,每日3次,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检查。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实验室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合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MNCV、SNCV数值及血液流变速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P<0.01)。综合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优于西药弥可保,有深入研究开发前景。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法

    The curative effect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REN Ming.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Shehong County, Suining, Sichuan 629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  7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treated by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and 0.5 mg of methycobal three times a day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treatment course the effect was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ll patients were carried out blood and urine routin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and electrocardiogram. Clinical efficacy was assessed by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NCV) and laboratory hemorheology.Results  After four-week treatment, MNCV, SNCV and hemorheolog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 and P<0.01). After comprehensive efficacy and comparative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more marked efficiency (P<0.01).Conclusion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has more marked efficiency than Methycobal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hich has the good prospect of dee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reinforcing qi and promoting blood flow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临床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60%~90%。由于患者之保护性感觉功能减退,使肌体对外伤及日常生活中足部异常压力伤害的防御性反应降低,容易形成足部溃疡,是导致溃疡经久不愈甚至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因其起病隐匿,病机复杂,见证多端,中西治疗颇为棘手。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古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规定的诊断标准。经临床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1)肯定有糖尿病,即有肯定的符合糖尿病标准的糖耐量曲线和空腹血糖;(2)四肢(至少双下肢)有持续性疼痛和/或感觉障碍;(3)双足拇指或至少有一拇指的振动感觉异常,用分度音叉在拇指关节外侧3次振动觉的均值小于正常同一年龄组的均值;(4)双踝反射消失;(5)主侧(按利水测算SSNC)低于同一年龄组的正常均值的1个标准差;(6)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有传导障碍;(7)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及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足部溃疡等并发症的病例。

    1.2  病例选择  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为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3~71岁,平均52.6岁;DPN病程4个月~6年。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39~70岁,平均52.1岁;DPN病程6个月~7年。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生地口服,方药组成:黄芪30g,生地、当归尾、川芎、赤芍各15 g,地龙20 g,桃仁、红花各12 g。水煎,每日1剂,每次150ml,1日3次温服。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每次0.5mg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同时控制饮食,根据病情予以必要的降糖治疗。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均于清晨空腹平卧休息30min行膝反射、跟腱反射、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肌电图和自觉症状的对比检测。采用TM型肌电图仪,测定双侧肢体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实验室评估采用血液流变学(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安全性评价指标采用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1.5  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未能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深浅感觉及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NCV及SNCV测定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MNCV及SNCV变化比较表1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均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见表2。表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3  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3。表3  两组综合疗效对从表3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症状改善优势尤为明显。

    2.4  不良反应  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变化不明显,两组药物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四肢肢端麻木、针刺、烧灼及短暂性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由于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加之糖代谢紊乱干扰了神经组织代谢,形成恶性循环,使神经纤维脱髓鞘及神经轴突转运异常。因此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病变神经血供,有效减少神经局部氧化废物的生成,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目前,西医虽有还原酶抑制剂、γ亚麻酸、甲基B12、抗氧化剂及神经细胞生长因子等治疗方法,但均难以有效修复病变神经和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及代谢障碍,“目前尚无一种经证实有效的药物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美国)”[3],因此,从传统中药中寻求有效的突破,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祖国医学认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灵枢·五变》),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多属中医消渴变证,血痹、脉痹范畴。其病机多因消渴日久、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筋脉失养所致。以气阴两虚、阴损及阳、阳气虚衰为本,气滞、血瘀、脉痹为标,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候。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大法。根据“异病同治”之理,将传统用于“中风偏瘫”之古方“补阳还五汤”用以治疗该病,方中以黄芪补气,使气旺血行,祛瘀而不伤正;辅以当归尾养血活血,通经以生新血,加入生地养阴以增津液,黄芪、当归、生地三物,气、血、阴精相生,共成扶正养脉之功;川芎、赤药、桃仁、红花、地龙活血通络以开脉痹。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营络,活血通脉开痹之功,病机中的,故能奏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富含微量元素硒,硒能激活某些细胞生长,参与细胞多种酶的合成和活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就是其中之一,从而保护细胞免疫生物氧化过程免受损害[4];川芎、赤芍具有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可抑制山梨醇生成,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生地对高血糖状态下的蛋白质非酶性糖基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可延缓微血管病变;桃仁、红花、地龙均有抗凝、抗血栓形成作用[6],改善神经营养血管的微循环。从而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古方“补阳还五汤”加生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其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为古方临床新用独辟了治疗蹊径。提示中医药治疗DPN有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周孝达.实用神经病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1382.

2 董观虎,钱荣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当代治疗.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48.

3 Vinik AI,Park TS,K B,et al.Diabetic neuropathies,Diabetologia,2000,43:957-973.

4 苏明,周成宝.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探讨·中医研究,2000,10(3):26-27.

5 张家庆.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中药治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4,10(4):2451.

6 王术祥.现代中药药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5.


作者单位:629200 四川射洪,射洪县中医院

日期:2008年12月27日 - 来自[2008年第9卷第9期]栏目
  • 共 5 页,当前第 2 页 9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