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克斯的冰箱怎么样:唐太宗不纳谏之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28:26

唐太宗不纳谏之患


  假如现在有民意调查机构要在新加坡调查,问新加坡人最熟悉的中国历史人物是谁,我敢肯定唐太宗和魏征将会成为排名最靠前的两位古人。事缘工人党新科议员陈硕茂在国会的处女演说中提到了他们,执政党议员跟着争相回应,再经由大众传媒的传播,论客议士的凑热闹,这对贞观君臣的大名遂变得满城皆知。

  陈硕茂的华文演讲不长,为了令人印象深刻及更好地说明问题,引用了譬喻作为修辞手段。他以唐太宗和魏征为例,“希望明理的执政党可以做唐太宗,而我们来做魏征,开出太平盛世,而不是一个执政者独断,而小人唯唯诺诺的世代”。

  相信过了一段时间,除了少数真正关注政治事务的有心人以外,大多数人只会记得陈硕茂在国会里提到过太宗和魏征,而不会记得他的其他演讲内容。这就是譬喻的力量。然而,由于时空的不同,情境的差异,引用过往的历史来比喻当代的状况,不一定贴切,也未必得体。更何况,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往往并非史实,而是经过刻意装扮的所谓“历史”。被历代传诵,誉为“圣君贤臣”典型的太宗和魏征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例。

  经过陈硕茂这么一说,众人又跟着说之后,相信绝大多数国人都会认为太宗和魏征之间的关系很铁,李世民也真的是一位虚心纳谏的有道明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了还历史以原来面目,以正视听,遂作此文。

  先说这对所谓“贞观君臣”的关系。魏征原本是建成太子的太子洗马,按隋唐官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太子府图书馆馆长。作为幕僚和侍从官,老谋深算的魏征早就察觉秦王(李世民)有夺嫡之心,曾经不止一次提醒建成太子先下手为强,可惜他遇到的是一位和项羽一样有妇人之仁的老板。所以,当李世民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后,沦为俘虏的魏征只是说了一句话:“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而李世民之所以放过魏征,因为他是弄墨文臣而非带兵武将,威胁不大,固然是个考虑因素,但更重要的恐怕正如中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所言:“李世民本来想把魏征杀掉,但是为了表示君主圣明,又不杀他。”

  贞观六年(632年),太宗有一次被魏征惹火了,想杀了他,假如不是长孙皇后劝阻,魏征就算不掉脑袋,也会被贬出京城。而魏征之所以敢谏,八成也是因为他是从死人堆活过来的人,与其畏死,不如破罐子破摔,就算因言惹祸,也不过是再死一次,还能留名青史。

“从善如流”有机制为后盾

  其次,太宗真的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吗?贞观前期也许如此,贞观末年则肯定不是。贞观十九年,也就是魏征逝世的两年后,太宗决意征伐高丽,群臣以劳民伤财、穷兵黩武谏之,他拒纳忠言,坚决出兵,结果大败而归。

  兵败后,太宗后悔得不得了,开始思念魏征了,感叹“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可是,后悔还不到两年,他又在群臣一片反对声中,二征高丽,结果还是打了个大败仗。此外,太宗晚年不纳谏言,大造宫殿、耽于游猎的荒唐事迹还有很多,恕不赘言。而太宗晚年不听忠告的结果就是造成大唐国力大降、民怨四起,否则后来单凭武则天一介女流之力,岂能轻易地以周代唐?

  顺便说一下,太宗若只纳魏征之谏,而不接受其他臣子的忠言,也实在算不上“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不过,这也说明了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即使贤明如太宗,也有可能犯上执政错误。太宗之所以会前期“有德”而后期“不德”,和长期执政形成的惯性也有关系。

  譬如说,有些政策在一段时间是可行的,但时移世易就未必可行;但是长期执政的政府往往会因为惯性使然,老皇历能不改就继续用,结果等到真的不能用再来改,往往都是弊端出现之后的补锅之举。

  可是,许多长期执政的政府,都很难摆脱“一度正确就认为一贯正确”的惯性。也不仅是太宗,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都是执政前期还不错,后期就一塌糊涂,他的子孙唐玄宗就是另一例。

  若从长期执政形成惯性的角度看,贤明的人民行动党政府和贤明的唐太宗,确有一定的可比性。与古代王朝不同的是,我国是个民主国家,太宗无法摆脱的惯性,民选政府是可能摆脱的,因为选票就是晴雨表,就算不想也会被迫摆脱。

  5月份的大选之所以会被称为“分水岭”,并不是因为国会里多出几个反对党议席,而是因为这让长期执政的行动党政府警觉到,许多多年“行之有效”的既定政策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所以,杨荣文才会说行动党必须改变,李显龙总理才会说没有什么政策是不可以检讨的。

  事实上,当行动党政府再度执政后,其执政风格确实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圣牛”也宰杀了几头。新一届国会开幕后,陈庆炎总统在宣读政府五年施政方针时,呼吁全民齐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以包容性增长为基础、人人得以分享成果的独特国度”,李总理上周四在国会里,也表示国家应该采纳更开放的政策与治理模式。

  要使新加坡成为“独特国度”,政府“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这样的谏言不一定要提供什么建设性的真知灼见,只要确实能指出问题所在就行了。即使是在古代王朝,谏官的责任也只是指出毛病在哪里,要如何解决问题,只能由皇帝和宰相自己去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