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宫吕祖签解签73:历史上重大干旱灾害统计表1949-200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56:15

历史上重大干旱灾害统计表
(1949-1990)

1951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031,成灾率0.009,粮食减产率0.025,受灾人口率0.029。全国受旱范围较广,但旱情较轻。
    华北地区京、津、冀、鲁、豫北和东北地区西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春旱省雨,冀中和冀北、内蒙古乌盟及赤峰、鲁东南和辽西夏秋旱,作秋物受旱成灾。陇东、宁夏、陕北出现春旱和伏旱。南方鄂东南、湘、赣发生初夏旱和伏旱;川南、黔西和滇中、滇东北1月~4日冬春少雨干旱。

 

1949年7月西江洪水
1959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237,成灾率0.078,粮食减产率0.060,受灾人口0.091。在1949年~1990年的42年中,出现等于大、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分别为9.3%和25.5%。全国为重旱年。

    旱区分布在我国北方和南方。西北的甘肃北部、宁夏、陕西,华北的冀北、京、津、内蒙古大部和东北的黑、吉两省部分地区3(4)月~5(6)月降水偏少,出现不同程度春旱;陕、晋、冀3省的南部和豫、鲁大部6(7)月下旬~(8)月上旬未下透雨,夏旱比较严重。华东地区的鄂、湘、皖、苏南和赣北部分地区7月~8月上旬夏旱,部分地区延至9月,出现伏旱和秋旱,以皖、鄂受旱最为严重。西南的川、黔旱我以四川最为严重,川东北先发生春夏旱,而后在7月初~8月下旬在川东发生严重伏旱,而后在7月初~8月下旬在川东发生严重伏旱。 干旱持续60天,70个县受旱,全省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225亿kg锐减为158亿kg。

 

1960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253,成灾率0.107,粮食减产率0.073,受灾人口率0.116。在1949年~1990年的42年中,出现等于、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分别为4.6%~6.9%。全国为极重旱年。
       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北方以青、宁、晋、豫4省(市)、南方以湖南省受旱为严重。内蒙古春季普遍少雨,入夏西旱东涝。青海东部农业区,甘肃中南部、宁夏南部、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及山东北部1月~5(6)月降水比常年偏少3成~6成,在四五月小麦关键需水期,降水偏少5成,有的地方偏少7成~9成,塘库干涸,麦作旱情十分严重。西南地区的滇、黔大部、川南,以及华南的闽、粤、桂、琼大部,在前一年冬旱后又持续出现比较严重的春旱,广东沿海、广西南部和海南持续到4月,云南和川南一直持续到5月。湘、赣大部和鄂、黔、川部分地区7月~8月降水经常年偏少3成~5成,夏旱比较严重,对中稻生长影响较大。

 


1971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17,成灾率0.036,粮食减产率0.23,受灾人口率0.046。

       全国大部分地区少雨,出现旱情的范围较广,灾情相对较轻。宁夏、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和南部春夏连旱,青海发生春旱,旱情较重。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春旱少雨,比常年同期偏少3成~5成,春播作物和小夏生长受到影响。湖北东南部、湖南中部和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和福建大部春夏持续少雨,大小水库蓄水量少,春旱、伏旱比较严重。四川东部和贵州西北部伏旱亦比较严重。

 

1972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208,成灾率0.092,粮食减产率0.054,受灾人口率0.106。在1949年~1990的的42年中出现等于、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为16.3%,该年是全国干旱灾害比较严重的一年。

        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全部、山东大部和豫北及豫南,西北地区的宁夏、甘肃中部和东部、青海中部和陕西大部,东北地区的吉林西南部、辽宁大部,以及内蒙古大部等地区春季干旱省雨,入夏后持续干旱少雨,春夏连旱,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成~4成。河北省1972年降水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5.6%,春季3月~5月为常年同期降水量的43%,夏季为常年同期降水量的42%,山西、河北等省不少大型水库在死水位以下运行。黄河在济南以下断流20天。南方诸省,1972年降水虽按近正常年降水,但降水年内分配严重不均,福建、两广大部和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四川盆地1月3日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3成~6成,出现春旱,入夏后又持续少雨,比常年同期偏少2成~5成,出现伏旱,稻田出现大面积脱水、龟裂现象,有的水稻及旱作物被旱死。

 

1978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268,成灾率0.120,粮食减立率0.062,受灾人口率0.097。在1949年~1990年的42天中,出现等于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2.3%,出现等于、大于该年粮食减产量的概率为11.6%,是194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年之一。
    该年重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 河流域,北方的东北、西北、华北和新疆,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长江中下游地区,3月出现旱怀,4月各地降水比常年偏小3成~8日,5月接近正常,6月~10月降水持续偏少,作物关键生长期7月~8月降水偏少4成~6成;淮河流域3月份降水比同期偏少2成~4成,4月偏省7成~9成,6月偏少3成~6成,7月~9月偏少5成~6成,春夏秋三季连旱。干旱少雨和高蒸发量使得河川径流量大幅度减少,该年淮洪泽湖入湖水量30.4亿m 3,约为正常年的1/10。干旱地区中小型水库和塘坝由于来水减少,灌溉放水增加,蓄水耗尽,库干塘涸,梅山、佛子等多座大型水库水位均放至死水位以下。该年北方陕、甘、宁、晋、冀、鲁、豫、京、津和吉、辽部分地区,出现较严重春旱,河西走廊和冀东部分地区还发生夏旱。新疆全年干旱小雨,牧草生长受到较大影响。1978年受旱率大于20%的苏皖、湘、鄂、川及陕、晋、鲁、豫、蒙、黑等省(区),其中苏、皖、川、鄂4省受旱率超30%。

 

1949年7月西江洪水
1985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160,成灾率0.070,粮食减产率0.079,受灾人口率0.085。全国为一般干旱年。

    干旱区在南方的湖南和贵州及北方的陕西和河南等省。长江流域大范围伏旱,湖南省春夏连旱,湘西南地区春夏来三季连旱,早稻减产,全省受旱面积152.5万hm2,成灾面积79.9万hm2,是该省近40年来受灾最严重的一年。贵州大范围伏旱,持续时间长,影响大秋收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省伏旱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
    黄河中部各省(区)队山西以春旱为主外,普遍春夏少雨,春、夏旱影响作物夏秋收成,以陕西和河南旱情比较严重。新疆春旱,全疆23个县受旱,旱情较重。

 

1986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215,成灾率0.102,粮食减产率0.061,受灾人口率0.138。在1949年~1990年的42年中,出现等于、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为14%,是全国干旱灾害比较严重的一年。
    该年旱区分布范围广,重旱区在华北、西北和内蒙古。旱区内春、夏、秋旱连季出现,干旱严重,其中以冀、豫、晋、陕、蒙等省等(区)旱情最重。南方鄂、湘两省发生较重的春夏旱,浙、赣、闽出现夏秋旱,江西7月~10月降水不到常年的一半,湘南、桂东北和粤北秋旱比较严重。该年发生受旱率大于、等于20%的有16个省(市、区),其中北方9个,南方7个。在北方9省(市区)中,蒙、陕、冀、豫受旱率大于、等于40%。新疆发生春、秋旱情,全疆受
旱县市共34个,其中成灾31个,色收21个,灾情严重。

 


1987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172,成灾率0.09,粮食减产率0.049,受灾人口率0.114。全国为较重干旱年。

    干旱范围较大,重旱区主要内蒙古、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内蒙古春夏连旱,伏旱严重。甘、宁、陕旱情较重,甘肃七八月雨水显著偏小,宁夏偏小3成~8成,秋粮大幅度减产,73县受灾。晋、冀、豫旱情亦较重,山西夏秋冬连旱,全省出现近百年一遇的枯年径流,7月中~8月中几乎未降雨,秋作受旱严重。西南地区川、黔、滇及华南的桂、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春旱和秋旱。

 

 

1988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为0.227,成灾率为0.106,粮食减产率0.073,受灾人口率0.153。全国为重旱年。

    该年我国东、中部主要农业区旱情重。春季受旱范围较大,但持续时间不长;夏伏旱来势猛,范围广,以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最重;秋冬连旱时间长、面积也大,对秋冬种植作物不利。鲁、豫鄂、湘、苏、皖6个重旱省,各季都有不同的干旱发生了涝灾,雨后又遇严重的秋冬连旱。川东地区春、夏、伏旱相连。在夏伏旱严重的6月~8月中旬,我国不少主要江河水量比常年偏少。淮河偏少7成~8成;长江中下游水位比常偏低,7月25日宜昌以下长江水位比大旱的1978年同期还低;6月28日~7月8日,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断流10天;辽河水量偏少4成;珠江支流西江水量偏少5成。旱情造成当地居民饮水困难,据苏、皖、鄂、湘、桂、川、黔、琼、鲁、晋、陕等省(区)统一,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3463万人。

 

 

 

1989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0.200,成灾率为0.104,粮食减产率0.064,受灾人口率0.135。全国为较重干旱年。
    该年北方地区干旱范围较大,南方较小。东北、华北西部、新疆、山东等地在上年秋冬旱的基础上,持续少雨干旱,严重影响春播。5月下旬以后,因雨旱情有所缓和。入伏后,气候异常,东北、华北、山东、陕西严重少雨,8月份不少地区出现1949年以来同期降雨的最小值,山东7月7月下旬~8月中旬仅降雨49mm,比常年同期偏少74%,伏旱给秋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内蒙古全区性春夏连旱,呼盟、乌盟、哲盟等地4月~5月降水比同期平均偏少6成,入夏后持续少雨,比同期偏少3成~6成,严重干旱使粮食大幅度减产。河北省北部春旱连伏旱,中部严重伏旱。北方的黄淮海地区10月以后,麦区又出现秋旱少雨,豫、鲁、苏北和皖北秋播受到影响。该年新疆也发生了多年少见的大旱,北疆旱情重于南疆。

 

1990年

     旱情    全国受旱率为0.122。成灾率为0.053,粮食减产率0.028,受灾人口率0.063。全国为一般干旱年。

    该年半年我国干旱范围小,程度轻,下半年南方伏旱范围较广,部分地区伏秋连旱,旱情严重。东北三省、山东和华北北部等地,由于上年干旱重,地面蓄水少,土壤底墒不足,前春干旱明显。5月~6月,西部陕、甘、宁、青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旱情较重。10月份秋播期间,鲁西、鲁南、豫北、豫东、冀南、晋南、苏北、皖北冬麦生产区月雨量不足10mm,影响小麦播种。新疆前冬气温高,积雪较同期减少3成~9成,冬麦越冬困难,北部和东部春季降水减少3成~9成,春旱严重,全疆受旱县(市)48个,受旱、成灾面积43.0万hm2和27.8万hm2,为1949年以来之首位。南方地区出梅早,7月初出现大范围持续少雨高温天气,8月初因降水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和,而后又出现持续少雨高温天气,皖、赣、鄂、湘、粤、桂、川、滇、黔等省发生大面积干旱,以湘、鄂、桂和川东地区伏秋连旱最为严重。湖南7月~9月是名平均降雨183.6mm,比历年同期偏少41.7%;湖北伏秋连旱60余天,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所同期省5成~7成;川东等地受旱较重,人畜饮水也发生困难;广西8月~10月上旬伏秋连旱,江河流量、水位低于或接近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给抗旱灌溉用水增加了困难。

 2007年中等干旱

2007年我国年降水总量接近常年,但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与常年比较,西多东少,其中西北地区中西部明显偏多、东部地区中间(淮河流域)偏多、南北偏少,其中北京、内蒙、黑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地较常年偏少1~3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年内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大范围、持续性的严重干旱,主要的干旱事件有:华北、西北、黄淮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春旱,四川盆地出现初春旱;内蒙古、辽宁和吉林初夏旱严重,黑龙江遭遇历史罕见夏旱;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7月至8月上旬降水持续偏少,伏旱严重;9月上旬至12月中旬,江南、华南又发生了50年一遇特大秋旱连初冬旱。2007年,受旱较重的省(区)有: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宁夏、湖南、江西、河北、河南、陕西等。总体来看,2007年,我国干旱范围较大,局地干旱非常严重;全国因旱受灾面积多于1991年以来的平均值。

主要干旱特征及影响
2007年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2939万公顷,比2006年增加865万公顷,绝收面积319万公顷,干旱面积略多于1991年以来的平均值,其中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湖南、甘肃6省(区)因旱绝收面积占全国因旱绝收面积的74%。2007年我国因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85.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717.2亿元,另外,全国共有接近1.6亿人次受到旱灾影响,2990万人次发生临时饮水困难。
1、黑龙江遭遇罕见夏旱
夏季,黑龙江大部分地区温高雨少,发生历史罕见的夏旱。6月11日至8月10日,黑龙江省平均降水量仅为143.1mm,是1951年以来的次少值(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发生在1954年)。同时黑龙江省夏季气温异常偏高,为仅次于2000年的历史第二高;其中6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1.0℃,比常年同期偏高2.3℃,为历史同期最高。降水少、气温高造成黑龙江出现大范围的干旱,其中重旱区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西部、黑河和松嫩平原北部,旱情严重时三江平原大部分地区出现了10~20cm干土层。全省农田受旱严重,面对严峻旱情,黑龙江省各地积极采取打抗旱机井、实施人工增雨等措施,全力抗灾夺丰收。

8月中旬后,黑龙江大部出现有效降水,使旱情得以缓解。
2、江南、华南发生50年一遇特大秋旱
9月下旬至12月中旬,江南、华南及西南东南部降水明显偏少,其中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福建6省(区)平均降水量仅为73.1mm,为历史同期次少值(最少为1992年);最长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日降水量<1mm)一般有30~50天,其中江西南部、广东西部长达50~70天。长时间少雨致使上述地区发生50年一遇的特大秋旱,干旱持续到初冬。因旱造成300多万人、250多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主要江河湖库水位持续走低,城市供水、航运和水力发电等受到很大影响。
干旱少雨使江西赣江南昌站、抚河李家渡和鄱阳湖都昌等省内多个水文站水位创新低。至12月10日,抚河李家渡站低于历史最低水位70多天,赣江下游达30多天。持续干旱少雨致使鄱阳湖提前一个月进入枯水期,且水位之低为历史同期罕见。持续干旱对农作物也产生了严重影响。由于降水少,漓江水位持续下降,水位比往年同期偏低50%,漓江旅游黄金水道被迫调整旅途航线。

 

2008年“中国大旱”拉开序幕

1.66亿亩耕地受旱 国家防总部署抗旱保春耕工作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至2月23日,我国1.66亿亩耕地受旱,其中在田作物476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243万人、大牲畜189万头。

为此,国家防总24日发出《关于加强抗春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提高认识,及早部署抗春旱工作;突出重点,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强化预案制度,优化抗旱用水调度;努力扩大浇灌面积,全力保春耕生产;各部门通力协作,全力支持春耕抗旱。此外,财政部近期将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支持旱区抗旱。

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介绍,去冬以来,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雨雪严重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华北、东北、西北大部地区耕地底墒不足问题突出,部分冬麦区旱象严重,一些城镇供水压力加大。南方许多雨雪冰冻灾区抗旱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影响春耕生产用水。

张志彤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旱情主要存在五大特点:

北方大部地区降雨严重偏少。去冬以来,华北中东部和北部、西北中西部和东北大部地区降雨量与常年相比,偏少2至7成。

北方大部分江河来水及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今年1月份,黄河、松花江、辽河来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1至2成;海河大部分支流处于断流状态。截至2008年2月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大型水库蓄水量比常年明显偏少。

北方主要平原区地下水位继续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松辽平原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5米,局部地区超过2米。京、津、冀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5米,部分地区降幅超过1.0米。目前河北、山西两省有近12万眼机井出水不足或吊泵。

北方地区耕地缺墒缺水突出。去冬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目前华北南部、黄淮北部有2000万亩冬小麦墒情不足,小麦苗弱现象突出。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有1.5亿亩春播耕地缺墒,东北地区预计近700万亩水田缺水。

部分城乡供水短缺问题突出。目前黑龙江省有5个地级城市(绥化市、双鸭山市、鹤岗市、鸡西市、七台河市)、33个县城供水水源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

 

2008年“中国大旱”拉开序幕

1.66亿亩耕地受旱 国家防总部署抗旱保春耕工作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至2月23日,我国1.66亿亩耕地受旱,其中在田作物476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243万人、大牲畜189万头。

为此,国家防总24日发出《关于加强抗春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提高认识,及早部署抗春旱工作;突出重点,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强化预案制度,优化抗旱用水调度;努力扩大浇灌面积,全力保春耕生产;各部门通力协作,全力支持春耕抗旱。此外,财政部近期将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支持旱区抗旱。

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介绍,去冬以来,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雨雪严重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华北、东北、西北大部地区耕地底墒不足问题突出,部分冬麦区旱象严重,一些城镇供水压力加大。南方许多雨雪冰冻灾区抗旱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影响春耕生产用水。

张志彤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旱情主要存在五大特点:

北方大部地区降雨严重偏少。去冬以来,华北中东部和北部、西北中西部和东北大部地区降雨量与常年相比,偏少2至7成。

北方大部分江河来水及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今年1月份,黄河、松花江、辽河来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1至2成;海河大部分支流处于断流状态。截至2008年2月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大型水库蓄水量比常年明显偏少。

北方主要平原区地下水位继续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松辽平原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5米,局部地区超过2米。京、津、冀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5米,部分地区降幅超过1.0米。目前河北、山西两省有近12万眼机井出水不足或吊泵。

北方地区耕地缺墒缺水突出。去冬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目前华北南部、黄淮北部有2000万亩冬小麦墒情不足,小麦苗弱现象突出。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有1.5亿亩春播耕地缺墒,东北地区预计近700万亩水田缺水。

部分城乡供水短缺问题突出。目前黑龙江省有5个地级城市(绥化市、双鸭山市、鹤岗市、鸡西市、七台河市)、33个县城供水水源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

 

 

2009年---2010年3月31日,云、贵、川、愉广西、湖南等地出现百年不遇特大干旱,个别地方持续180未降水,湖泊干涸,河道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