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突变体是什么:邓小平与“中华”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23:37
邓小平与“中华”烟
  邓小平一生爱烟,他与“熊猫”烟的故事几乎世人皆知。但在“中华”烟问世的最初几年里,他也是“中华”烟不离手。然而,谁能想到,在文革浩劫中,对大起大落的邓小平来说,能够抽到“中华”烟,简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1969年10月18日,在战备的名义下,一大批老干部被“疏散”出北京。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就被软禁在中南海自己住处的邓小平也是其中之一。10月20日,邓小平携夫人卓琳到达南昌,几天后被“安排”到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由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改行”成为一名早过了退休年龄的老钳工。据邓小平女儿回忆:父母亲在江西下放期间,生活相当俭朴,能省的开销尽量节省。烟,抽了几十年了,一下子戒不了,但可以减量。省革委会可以帮助买平装“中华”烟,每月最多只买一条,控制在三四天抽一包。上午去工厂一根不抽,午后和晚上抽几根,按时按量,绝不多抽。

  1972年11月12日,天刚蒙蒙亮,一辆灰色的“伏尔加”驶出原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大院,车上坐着“文化大革命”中被贬居新建县望城岗的邓小平。这是他下放三年多以来第一次外出参观。那天上午参观沙洲坝。邓小平和卓琳由瑞金县人武部部长潘学义等陪同,先看了毛泽东的旧居“元太屋”和“红井”,接着看了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然后,他们来到设在沙洲坝的江西省九O九地质大队,听取了大队工作情况汇报,还参观了地质标本室、化验室,与技术人员交谈了一会儿。来到当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旧址,找到总政治部所在地的“白屋子”后,邓小平从左小门穿过中间的大厅,再到右侧的各个房间看了看,然后来到大厅门外。当时正是红薯收获季节,有几位老表正忙着晾晒红薯粉。邓小平随手拉过一把靠背竹椅坐下,从口袋中抓出一把 “中华”烟,对那几个老表说:“来,歇一歇,抽支烟!”说完,将烟一一散发给他们,自己也点燃一支,然后非常和蔼地问道:“你们家一共有几口人?今年收成怎么样?”老表们已经认出是邓小平,兴奋地赶紧将“中华”塞进口袋,舍不得抽。大家抢着回答他的问话。邓小平与他们交谈了大约十几分钟,祝福老表们年年丰收,家庭幸福,并与大家握手告别。

  邓小平在解放战争中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为中原野战军)政委,尤太忠将军是其麾下一名旅长。千里跃进大别山时,部队路过光山县。小平同志了解到尤太忠将军的家就在附近,就让李达参谋长给尤将军十个银元回家探望老母亲,使将军一直深以为念。1973年2月22日晚上,被贬谪江西三年之久的邓小平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尤太忠将军和李达、苏振华三人一起,冒着极大的风险去看望了邓小平。当时,李达和苏振华都是在“文革”中靠边的老同志,而尤太忠将军则不同,他虽受冲击但未“靠边”,还担任着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领导的职务。据尤太忠将军回忆:“我走到西山的一个院子里,看到小平同志,立正给他敬了个礼,握握手。他看到我来有点惊讶,说:‘啊呀,你怎么也来了,你也敢来看我吗?’我说:‘你是我的老政委啊。’”尤太忠将军说:“当时,我口袋里就装着带嘴的中华烟。由于动作慢了些,邓小平先给我递烟,我只好接过来吸了,光板烟,那烟差得很。结果,我自己口袋里带嘴的‘中华’怎么也不好意思拿出来了。”看到邓小平那个境况,尤太忠将军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西山返回后,尤太忠没有回家,而是直驱京西宾馆,找到在小卖部当经理的一位老部下。当时“中华”是最紧俏的高档商品,需要凭票购买或按级别分配。尤太忠将军买了五条“中华”后,立即驱车回到小平住处。邓小平立马拆开一包中华烟,抽出一支,掏出火柴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说:“啊,味真好,好多年没吸这么好的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