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均预测法步骤:河间市2009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2:47:58
河间市2009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05-0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确定的一项战略举措,在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河北省产粮大县,近年来,河间市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作为巩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有力支撑,摆在突出位置抓好,高质量地完成了2009年度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被评为沧州市的优质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项目概况
    河间市2009年度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位于市束城镇,该镇是农业大镇,全镇共4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7285人,耕地面积10.01万亩,其中,中低产田占全镇耕地的一半以上,受土壤贫瘠、干旱缺水、漏水漏肥等因素的影响,土地生产能力较低,严重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规模6.03万亩,涉及束城镇的27个行政村,预计总投资4087.42万元,分3年进行。2009年度改造工程涉及10个行政村,项目规模1.5万亩,总投资948万元。
    目前,2009年度改造工程已经完成。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束城镇10个村的耕地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渠、路、桥、涵、闸等全面配套,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年可新增灌溉面积1.1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8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年可节约水量120万方,增加农林网防护面积6万亩,森林覆盖率将提高18%,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494万公斤,增加棉花产量36万公斤,增加种植业总产值2516万元,农民总收入增加280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周密规划与精心设计相衔接,保证开发项目顺利启动。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河间市着眼于中低产田改造整体建设上档次、上水平,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原则,从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剖析中低产田形成的历史原因,摸清农田基础设施状况,找准制约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障碍,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内容,明确建设重点。规划设计过程中,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搜集整理基础资料讲求全面细致。在实地勘察项目区地形、地貌、土壤情况、灌溉设施等情况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有关项目区农业生产的文字资料,深入走访项目区内的干部群众,掌握了充分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具体施工设计讲求科学实用。项目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要求。结合水源、渠(管)道、道路等要求进行系统地规划,使生产布局趋于合理,如在道路安排上,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也要方便群众的田间作业,2009年度的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在相邻两户的地头预留地块与田间路之间的作业通道,方便了群众耕种。三是单项工程设计讲求准确无误。充分考虑单项工程的使用功能和承载能力,合理确定施工工艺和指标参数,以避免因前期设计不合理,导致项目实施中出现临时调整,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按照以上的工作思路,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了《河间市束城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三年规划(2009年~2011)》和2009年度项目设计。扎实的前期基础工作,总体规划和单体项目的有机衔接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启动。
    (二)强化领导与全程管控相结合,推动开发项目规范实施。为真正把开发项目这一惠民工程,做到好事做实,实事做好,河间市给予了高度重视,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确定为2009年度45项大事实事之一。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领导先后深入到项目区视察指导工作,分管副市长多次召开调度会,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配合项目实施,束城镇党委、政府指定一名分管农业工作的班子成员,带领3名中层干部和相关村的支部书记、村主任组成专门协调小组,服务开发项目。从项目启动之初,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县级保障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专项资金实行“专人、专账、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合理合法。项目牵头部门做到工程招标公开透明,严把三关,保证项目施工质量。严把工程进料关,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严把施工监管关,坚持只认施工标准,不讲人情面子,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严把项目验收关,将一些隐蔽工程和难以检查的部位作为检查重点,保证项目施工表里如一。在检查方式上,采取定期巡回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把质量监管落到实处。
    (三)部门工作与乡镇工作相协调,力促开发项目有序推进。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协调联动、强力配合是农业开发工作有序推进的关键所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启动之初,为赢得项目区内群众支持,开发办牵头组织束城镇部分机关干部和项目区内10个村的“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分别到饶阳、藁城等农业开发先进县市参观学习,让群众直观地看到开发项目带来的益处,同时,也让镇村干部学到了很多项目管理经验。在规划设计阶段,开发部门多次争取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意见,既充分吸收了群众的聪明才智,又很好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发办通过多种渠道,向群众详细讲解开发政策、施工标准、建设内容及一些技术要点,给群众算好开发前后对比账,获得群众认同。镇政府专门成立项目协调小组,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共涉及10个村,2627户,9055人,仅拓宽田间路,就征地234亩,协调小组围绕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凝聚各方力量,普遍问题重点讨论,个别问题专题分析,分组分批多次深入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  四)改善条件与解决难题相统一,提高开发项目综合效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具体实施,始终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借助项目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在不违背项目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尽量为农民带来更多方便,让项目既惠民又便民,使开发项目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束城镇项目区内的村间道路是群众热切盼望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镇村两级面临的一个难题。针对群众这一现实需求,在项目启动之初,乡镇与部门就经过多次沟通协商,从最初的项目设计入手,对群众的实际需求给予了充分考虑。开发项目完成后,既为项目区构建了高标准的道路框架,23.2公里的村间道路也让困扰10个村的出行难问题迎刃而解。这种做法既实现了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也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破解了开发项目群众集资筹措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