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快打2出招表:《美人赋》的情色意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50:35
      《美人赋》的情色意味          司马相如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为文章写得好而打动女人和皇帝的文人。
  据说,早年他抛弃官职,投奔临邛县,因为他听说临邛县的卓王孙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叫卓文君。有一次他去卓家做客,用琴声表达了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他鼓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兮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求爱之心溢于言表,其大胆和直率,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让人害羞。不过,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却为之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后一见钟情。卓文君当时是一位望门寡妇,丈夫在结婚之前即已死去,根据儒家规范,她不能再嫁别的男人。
  于是,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从家中逃了出来,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二人私奔了。这可能也是最早的私奔记录。
  司马相如带着卓文君回到成都老家后,面对徒有四壁的贫寒家境,卓文君毫不介意。后来二人又返回临邛,开了家小酒馆,卓文君当垆卖酒,维持家用。最后二人的爱情感动了卓文君的父亲,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女婿。
  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来看,他是反对儒家教条的。从“赋”这种文体看来,司马相如承继了战国时代的楚人宋玉的风格。宋玉曾有一篇着名的《登徒子好色赋》,说的是:
  楚国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说宋玉英俊,善于辞令,而且贪爱女色,委实不宜让他出入宫廷。楚王于是质问宋玉,宋玉说:容貌英俊,是上天所生;善于辞令,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至于贪爱女色,则完全是登徒子的污蔑。楚王不信宋玉不贪爱女色,宋玉于是说,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美女,又没有谁能超过他家乡的,而他家乡最美丽的姑娘是他的一位芳邻。这位姑娘——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但是这样一位女子,站在墙头看了宋玉三年,宋玉也没有动心。而登徒子呢,他的老婆蓬头垢面,耳朵挛缩,嘴唇外翻且牙齿参差不齐,弯腰驼背,走路一瘸一拐,又患有疥疾和痔疮。这样一位丑陋的妇女,登徒子却与之频繁行房,并且生有五个孩子。那么究竟谁是好色之徒呢?
  宋玉和登徒子的区别是:前者经受得住美的诱惑,而后者连丑女都难以抵挡。
  插入宋玉,旨在说明司马相如所作的《美人赋》与前者如出一辙。在《美人赋》中,美女不仅是登墙而窥了,而是赤裸裸的性诱惑——
  寝具既设,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帐低垂。裀襦重陈,角枕横施。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
  不仅露出了内衣和身体,还上前亲吻撩拨,在此情形下,激情是一触即发的。但司马相如的选择是:“气服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就是不为所动,且丢下这个诱人的美女,与之长辞了。
  作为反对儒家教条和道德说辞的两篇文章,宋玉和司马相如都显得正气凛然。他们不是无视美女的存在,而是强调自己真正的情操。在他们看来,儒家的可笑之处是嘴上说的那一套,经不起任何考验,在诱惑面前,他们立刻弃甲投降。
  不过,这两篇文章毕竟是政论性质的檄文。文章之下,二人的情欲还是真切的,甚至是可以触摸的。因为在描述中,我们分明已经窥见了宋玉和司马相如强烈的性意识,他们起码是正视人的性欲的。这些对女人的性感描述在后世成为正视情欲的典范作品。
  由上所知,宫廷的淫乱和知识分子对性爱的正视,都是对儒家学说和《礼记》规范的反动。王朝国家对待性问题,在上层,一直都是言行不一的分裂状况;在民间,却保持着某种程度的性自由。这些自然和自由的性观念,和《诗经》时代一样,仍然保留在民间歌谣之中,在汉代乐府诗集中可谓俯仰皆是。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这其实是一首汉代时期关于女人装饰的诗歌,高髻、大眉和广袖。这是汉代美女的标准打扮。在《陌上桑》中,还对一位叫罗敷的劳动妇女的装饰有更为详细的铺陈描述,她的美不仅使少年驻足,而且使“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后来来了一位使君,他调戏并利诱罗敷,后者通过对自己丈夫的虚构和想象拒绝了对方的企图。
  在《古诗十九首》中,描述妇女的篇章很多。有“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性苦闷,这些怨妇们总是“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经常性失眠和叹息。在平时的劳动中,她们“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诗人们是用“闺怨”来记录这些民间女人情爱上的追求。
  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源自汉代乐府。这个故事除了控诉等级制对男女情爱的迫害,主要还是表达劳动者对性爱自由的追求。织女因为森严的宫廷制度,过着没有性爱的僧侣生活;牛郎因为贫穷,被剥夺了性爱的权利。他们的结合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然力量的驱使。
  儒家的规范和制度,终于在《孔雀东南飞》中酿成了悲剧。男女主人公被人为分离,先后自杀。不过,它的结局是魔幻主义式的光明:“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这种魔幻主义加浪漫主义,在后来的《梁祝》故事中被再次重复,梁山伯和祝英台的魂灵化为翩翩蝴蝶而比翼双飞。
  可以这么说,在汉代乐府中,在民间,性爱的美好并没有因为儒家学说和《礼记》规范而凋零,民众除了遵守,也有激烈的控诉和反抗,有时甚至是血腥的。此外,也正是远在庙堂之外,性意识仍然可以说是鲜活的,是直接和自然的,一如村野之夫和使君对罗敷体现出来的欲望。也许正是民间的这种力量,才保证了人口的大面积繁衍和社会生产的进步,从而保证了汉代的强盛。        

美 人 赋

 

司马相如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灵秀江山,多此倩女,促词短句安能尽其之美!

  盈盈如出水之芙蓉,柔柔如燕山之脂粉;清高如许,胜似寒冬之傲梅,绝世独立,犹如天山之幽昙。霭衣霓裳,披七彩之光;丝衣罗带,锁儿郎之心!莲步跚跚,佳人之娇态;娉娉婷婷,玉女之丽姿。巧笑鄢然,如初绽之桃红;美目转盼,溢无尽之秋波;酥胸绵绵,诱少年之春心;美腿颀颀,留须眉之目光。长发飘飘,吾神惚恍;丰臀悠悠,浮想联翩。鼻腻鹅脂,嗅垂涎之香白;唇若红彤,以奇光绘线条;玉藕圆润,玉环之素臂;晴柳纤柔,飞燕之蜂腰;春笋细腻,貂蝉之纤指;凌波微步,洛神之玉足。浴面水赤,二乔之国色;芳气袭人,西施之天香。清泪娇喘,黛玉之独美;霸王别恋,虞姬之无悔。锋烟燃笑,褒姒之戏诸候;千娇百媚,妲姬以毁昏王。媚娘垂帘,淫辱七尺;骊姬假美,致祸于申生!

  红颜祸水,讷者之牢骚;金屋藏娇,唯吾怜香惜玉之人!三千弱水,自古薄命,香销玉损,心如刀割!盛时复返,待吾重起铜雀之台;蓬莱仙岛,再觅不老之药;粉黛佳丽,长保朱颜;感此情深,永许芳心!万载江山,谁能独揽?美人娇好,醉死罗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