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重重4下:回眸高板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59:50

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更迭,高板桥已失去了桥本身的作用与功能,它静卧于东塘河上,记载着这里曾经的繁华,是一段历史的象征——

昆山老城有七十座桥,如今还存在的屈指可数,位于东塘街与北后街交汇处、已有600多年历史的高板桥算得上是年代较远的一座桥。根据《康熙昆山县志稿》记载,昆山高板桥原名富春桥,建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是当时知县梁端修建的,初建时为木桥,明正统三年(1439)重建,为并联式青石拱桥,桥上还有当时被誉为“手捧天书”的钦差太守苏州知府况钟的提名。石拱桥为何人所建,已找不到明确记载,但很多人认为是明朝黄子澄后人所建。
    “以前东塘街是昆山最繁华的一条街,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路一样很繁华,老百姓都以它为生活中心,高板桥上也是人来人往,经常还有拖拉机通行。”今年75岁的潘杏珍住在高板桥北面的板桥新村,每天一早打开窗户就能看到高板桥。潘奶奶曾经是这一带的街道干部,说起高板桥的历史她滔滔不绝:“高板桥以前不是台阶式的,桥的南北堍都是小石子铺成的斜坡,北堍呈“丫”形,分别向东西两侧延伸。由于是石子斜坡桥堍,冬天一下雪,行人走在上面非常吃力,拖拉机则经常翻到河里。”潘奶奶告诉记者,高板桥附近有很多民房,其中北堍曾经还有两间门面房,分别是“救火会”和“大饼店”,这里的居民要“上大街”、去人民路,一般都会经过高板桥。作为街道干部,她还经常组织人员清扫积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东塘街拆迁改造,高板桥北侧的“丫”形桥堍被拆除。
    “民国时期,黄包车很多,为了方便黄包车通行,当时政府把桥的台阶拆除,改成斜坡路。”文博馆员毛卫敏告诉记者,1997年,高板桥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原状维修,又恢复了台阶构造。由于多次修缮,高板桥已集多时代的建筑特点于一体,但是不管变化多大,桥的拱圈依然是明代原物。
    如今,高板桥已失去了桥本身的作用与功能,桥的南堍既不是马路也不是街道,而是一块三角形的绿地,绿地中间蜿蜒着一条窄窄的青砖小路,供晨练者使用。“现在的高板桥就是一座古桥、一处古迹,由于附近环境非常好,这里经常有老人晨练,也有一些人聚在一起坐在桥墩上聊天。夏天的晚上,经常可以看到谈情说爱的小伙、姑娘。”潘奶奶笑着告诉记者。

 

链  接

黄子澄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主要辅政大臣,官拜翰林学士,主张削藩。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以声讨黄子澄和另一个辅政大臣齐泰为名,矛头直指建文帝的皇位。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当朱棣叛军逼近南京、建文朝大势已去时,当时在苏州募兵的黄子澄没有逃跑、没有投降,决心与建文朝共存亡。黄子澄的妻子许氏与4个儿子也从老家来到苏州府,决心与黄子澄共赴国难。不久,南京陷落,朱棣当上皇帝,黄子澄在嘉兴被人告发,押到南京。由于不愿写下认罪书,朱棣大怒,下令砍去他的双手、双脚后,又对其处以“五马分尸”的酷刑,并诛其九族。黄子澄家族共有445人被杀,幸运的是,他的4个儿子在苏州知府姚善帮助下,最终得以逃脱。
    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离朱棣时代已有100年后,黄子澄得到平反。在这100年间,黄子澄后代不敢大张旗鼓地纪念先祖,他们将富春桥改名为高板桥,因为昆山方言中的“高板”与“搞藩”谐音,当时黄子澄后代用“高板”二字意指黄子澄的削减藩王活动,以此纪念先人。

作者:记者 陆 娟 来源:昆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