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恋爱保险网址:江苏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工作简报(2011年第33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4:46:26
发布日期: 2011-12-16
目   录
●无锡:建设三大体系  健全三项机制  全面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连云港:发挥三方机制作用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以文化引领  铸和谐之魂
【编者按:近年来,我省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组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企业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广泛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劳动关系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与职工群众协商共事、效益共创和利益共享,初步形成了职工受惠、企业得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改善劳动关系运行状况,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期,我们将陆续刊出相关地区、园区和企业的典型经验,也欢迎各地积极推荐本地区、本单位的好做法、好措施。】
【地区推进篇】
建设三大体系  健全三项机制  全面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无锡市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劳资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积极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有效促进了无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党政主导,着力提升和谐劳资关系工作组织领导水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工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健全法规制度。三年来,先后下发了《构建和发展和谐劳资关系的决定》、《推进协调劳资关系工作进社区实施办法》、《开展创建和谐劳资关系街道(镇)活动的实施意见》,并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颁布了《无锡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无锡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政策支撑。二是注重统筹协调。专门成立了由13个部门组成的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和谐劳资关系建设的推进、指导和协调工作。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全市和谐劳资关系建设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三是加强目标考核。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列为“两个率先”和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三年来,市委、市政府每年组织召开全市和谐劳资工作会议,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举措,强化目标考核,有力推进了和谐劳资关系建设。
二、坚持统筹兼顾,着力建设和谐劳资关系三大体系。立足加强社会管理,建立三大体系,是协调和谐劳资关系的创新举措。一是建立和谐劳资关系工作体系。2009年,辖市、区全部成立了创建和谐劳资关系工作领导小组,82个街道(镇)、61个园区全部建立了协调劳资工作小组,1259个社区(村)聘请了1315名劳资关系协理员,协调劳资关系进社区覆盖率100%,形成了市、市(县)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协调劳资关系工作体系,有效缓解了劳资矛盾基层化解难问题。二是完善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广泛开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街道(镇)、园区、企业,以及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倡导企业守法经营,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先后培育了26个和谐街道(镇)、9个和谐园区、299家和谐企业、1177家劳动保障诚信企业。三是健全劳资双方维权体系。积极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全市配备1086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理员和14421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辖市、区全部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基层法院全部设立劳动人事争议审判庭和合议庭,街道(镇)劳动保障所、工会、司法所普遍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三年来,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受理举报投诉29626件,做到件件有落实;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和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劳动争议64629件,68.6%在基层得到化解,实现案结事了;全市两级法院处理劳动争议10314件,结案率达95%以上。
三、坚持长效推进,着力健全和谐劳资关系三项机制。建立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劳资双方的主体作用,是协调和谐劳资关系的重要保证。一是推进集体协商机制。通过立法宣传、典型培育、要约行动和履行督查等载体,指导规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行为,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工资分配、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目前,全市开展工资协商的企业达33463家,占建会企业的96.25%,覆盖职工168.2万人。三年来,职工工资年均增长达到12%。二是优化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建立稳定就业保障制度、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走访企业制度,延伸服务平台、开通网上办事大厅,提供便捷劳动保障服务。三年来,为中小企业融资3512亿元,发放社保补贴1.2亿元,培训劳动者85.5万人,为1.1万户企业提供招聘服务,走访服务企业9.8万余户(次),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三是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大力推进劳动规章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用工管理能力。目前,全市各类企业规章制度建章率达90%以上。推进非公企业职代会制度创新发展,坚持劳动者权益公开制度,全市非公企业已建职代会制度3.3万家,占非公企业总数98%。建立了“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将劳动争议调解纳入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全市12817个基层劳调组织、126个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以及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形成了多层次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保证了全市劳资关系的平稳运行。
【三方推进篇】
发挥三方机制作用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连云港市协调劳动关系工作委员会
近年来,连云港市协调劳动关系工作委员会坚持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主题,形成了“思路共谋、工作共做、疑惑共解、载体共创、责任共担、资源共享、三方共奏和谐曲”的工作格局,为加快全市跨越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组织对连云港市三方机制工作给予了“起步早、模式新、制度全覆盖、平台搭建好、创新亮点多”的评价。
一、注重健全三方组织体系。连云港市以“运行实体化、资源社会化、工作长效化”为努力目标和发展方向,整合工作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组织体系,将三方机制工作向下延伸至工业园区、街镇和社区,在企业扎根。一是着力健全三方机制组织。连云港市从2002年制定印发《连云港市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明确了三方组织架构、会议制度、三方职责。2005年率先在全省提出了3+X的运行模式,三方六家共抓协调劳动关系工作。2009年制定印发了市、县(区)、街道(乡镇)协调劳动关系工作制度,从组织架构、工作机制上实现了全覆盖。二是着力构建基层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筑网行动”,市成立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指导站,聘请47名专家学者担任指导员;各县区成立指导分站,街镇、社区、企业(园区)成立指导点(室),构筑了四级创建工作指导网络。同时,在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全部加载了协调劳动关系工作职能。三是着力加强三方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充实和加强基层协调劳动关系工作队伍。今年培训基层和企业骨干人员270余人,市政府拨专款扩招了40余名劳动关系协调员。
二、注重完善三方工作制度。劳动关系与社会方方面面有着密切关联,重要事项必须注意精心谋划,推进工作特别强调内外协调。经过多年的运行,目前三方机制已成为各成员单位推动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一是规范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三方六家轮流主持。由办公室拟定会议议程,会前征集意见,会中注重协商,会后下发纪要。临时性会议由提议方提出议题,专题专议。二是规范活动内容。每月组织一次工作会商,每季度研判劳动关系运行趋势。涉及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调研检查、相关培训考核等活动,三方成员单位都积极参与。三是规范协商办法。无论劳动关系重大政策调整或出台,还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方式转变,劳动关系出现了新趋势,都坚持经过三方充分协商,形成一致意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一次协商不成的,经过反复协调沟通,最终各方求同存异,取得一致。
三、注重创新三方活动载体。劳动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运行内容、不同的主体诉求。加强三方机制建设,目的就是能有效协调劳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加强指导服务,广泛开展创建活动。2009年初,针对金融危机影响,连云港市组织了“千家企业、十万职工”开展“共同约定行动”,积极倡导企业不减薪、不裁员、不停工,勇担社会责任。2010年在全市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步行街、商贸城创建活动,组织实施“星罗计划”,将创建活动从规模企业、工业园区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集聚的商业网点推进,形成“星罗棋布”的创建格局。二是加强重点工作,合力解决难点问题。工资增长是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核心利益问题。经三方提议,市政府将工资集体协商目标列入考核指标,并制定印发了“工资集体协商五项制度”、“工资集体协商与和谐创建指导手册”等文件和资料,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同时密切关注企业经济性裁员、破产改制职工分流安置等情况,确保劳动关系平稳运行。三是加强督查考核,确保任务有效落实。制定出台创建工作“两个三年规划”及考评办法,召开全市创建工作会议部署推进。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有16个工业园区、2094家企业参与创建活动,受到表彰的企业(园区)达1087家,参创职工达32.4万人,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企业创建篇】
以文化引领  铸和谐之魂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34年历史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现有员工近2000人,资产总值4.8亿元,年销售10亿元、利税1亿元。多年来,公司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努力营造“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的氛围,连续四年进入全国棉纺行业五十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500强,2007年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一、以理念为先导,丰富“四观一景”新内涵。公司99.5%以上的员工为本土农民工,企业和员工同根同源,构建“和谐之家”成为双弘文化的主要内涵,逐步形成了“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员工股东参与、社会各界监督”和“实现政府满意、客户满意、员工满意”的“三坚持、三满意”治企方略;“诚信于国家、诚信于员工、诚信于社会”的“三诚信”信用文化,经过长期积淀培育,全体员工树立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富强双弘、富裕员工”的价值观,勤劳肯干、勤俭持家的道德观,爱厂爱家爱集体的集体观,学标杆、做标杆的社会观,“双弘,创造美好生活”已成为企业上下的共同愿景。
二、以尊重为根本,建立“四位一体”新机制。以人为本,保障员工民主权。一是尊重员工的首创,坚持“三多”,即:大事多交员工审议,难事多与员工商量,急事多走群众路线。二是尊重员工的人格,人性化管理,坚持制度无情,领导有情。三是尊重员工的民意,保障员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企业改制时,职工代表全过程参与,改制工作平稳有序,没有一人上访,没有一人下岗,没有停产一分钟。
协商工资,保障员工报酬权。公司形成了“12345”工资集体协商新机制:“1”是一把手承诺,把“员工工资年增长10%以上”作为总经理主要任职目标;“2”是一年两次加薪,每年1月1日和7月1日都给员工调增月薪;“3”是三增目标,增员、增薪、增保障有机融合,改制不裁员,危机不减员;“4”是四次公示,加薪方案、协商结果、当月绩效和个人全年收益公示;“5”是五个百分之百,全员协商率、合同签订率、保险覆盖率、工资及时打卡率、工资持续增长率一直保持100%。
关爱生命,保障员工健康权。近年来投入6000多万元,装配自动化设备,缩短生产流程,降低劳动强度。今年又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十项惠民工程,多方面、全方位提升福利设施,为员工创造快乐工作的环境。
注重投智,保障员工发展权。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和员工终生受训工程,每年拨付培训经费超过100万元,与高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和博士后实践基地,厂校挂钩、脱产培训、企业送培等多种渠道,员工学习期间工资全发、学杂费全报。帮助新进公司的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按月发给学历补助。每年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和创新奖励大会,每季开展一次人才联谊活动。一线电工张勇荣获全国纺织技术能手称号,成为公司第一位金牌工人,享受10万元干股奖励。
三、以文化为动力,激发“四面八方”新活力。建设活动阵地,让员工展示自我。党政工组织做到责任共担、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创、绩效共计,结合“科学发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党员示范岗、工人先锋号、劳模技师工作室。定期编出双弘报刊、纺工画廊、班组园地等。为每名员工配置手机,建立“企信通”平台,开展“手机读报”活动。广大女工改变了原来“车头、田头、灶头、枕头”繁劳枯燥的生活,业余时间纷纷走进职工书屋、职工技校和文体活动中心,走进了新天地。
丰富文化大餐,让员工寓教于乐。班会活动是公司的传家宝,已开展30多年,实行“五必谈”,即:重大工作推动时必谈,员工有进步有奖励时必谈,员工受到批评挫折时必谈,员工工作变动、待遇变化时必谈,员工遇有困难或矛盾纠纷时必谈。公司月月有活动,年年有主题,通过多种主题日活动,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
完善激励机制,让员工能量迸发。连续举办了十九届员工技能大比武,粗纱、细纱挡车工在全国和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得优秀操作能手称号。每年开展“十佳标兵”评选活动,选树员工身边的典型,形成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近六年,员工提出创新建议585条,实施476条,企业增收2100多万元,发放奖金36.95万元。
四、以爱心为支撑,塑造“四海一家”新形象。一人进双弘,全家双弘人。公司把员工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爱、把员工家属的工作关心、把员工亲友对双弘的关注,作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社会资源,通过开展“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子、好儿媳、好女儿、好女婿、好兄妹、好妯娌”“八好员工”评选活动,让双弘文化延伸到了家庭,传递到了社会,使员工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仅做净化社会风气的倡导者,更做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以企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