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猎人 第二季剧情:故乡的元宵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46:22

故乡的元宵节

 

故乡的元宵节,是我童年最期盼的节日之一,从正月十三开始,一天比一天热闹,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大闹元宵灯会,玩龙灯。

一轮明月,从东山岗上慢慢地升起,照亮山区的半壁山川,明暗相间,宛如披上轻纱,显得异常妩媚。里外乡村的亲友不顾冬夜的寒冷,都要来这里观看灯会,真是人山人海,热闹极了!过往行人,都是手提一个红灯笼,也有是在纸扎师傅那里定制动物造型的灯,增添了节日气氛。

因为,我们村里有宫灯、龙灯和轿灯,比邻村都要丰富多彩,亲戚朋友来得也多,显得更加喜庆! 村里乡邻,为此都很自豪,全村上下,一派喜庆气氛,各家都热情地接待来访亲戚,陪伴他们观灯,并作介绍。

从正月十三开始,各个祠堂里都悬挂宫灯,祠堂大门,整天开放,任人观赏。 热闹的时间是在晚上, 祠堂里的宫灯,早早地点上蜡烛,璀璨耀眼;鞭炮声时而响起,欢乐的锣鼓从各个祠堂里传出。小孩子一边跑一边嚷:“锣鼓响,脚板痒”,分别向祠堂和人多的地方跑。

一伙人,抬着锣鼓,一边敲,一边走,后面就是四人抬着的轿灯,轿子里面点上蜡烛,烛光透过四周的绫罗,显得更加光亮,那些绫罗上都有字画。抬轿的人一边走,一边左右摇摆,还要耍出一些花样呢!

村中大的姓氏,都有轿灯,全村有七、八顶轿灯,都在元宵节前三天开始玩耍,形成春节喜庆的高潮。许多小孩子跟随其后,大呼小叫,加上锣鼓的节奏,鞭炮轰鸣,那种民间的节日气氛,让现在的人是难以想像和体会的了!

正月十五那天晚上,还要耍龙灯。等到轿灯在村里周游三圈之后,就将轿灯停到祠堂里,改玩龙灯了。

龙灯很长,由一节节灯板连接起来,每节板上固定五盏灯笼,由一人擎举,还要负责更换灯笼里的蜡烛。玩龙灯的各家各户,按照姓氏到各自祠堂集合,将一节一节的龙灯连接在一起,有五、六十节,或六、七十节,各年不等。各个姓氏的龙灯在祠堂前集合,而后到撑龙头的祠堂集合连接完整,成为一条威武风光的龙灯,那种壮观景象和热闹气氛,在我脑海里深深地埋藏着,活龙活现,挥之不去。

龙头是用竹篾编织的,长期保存,每年只要小修补,主要是糊上棉纸,还要画上龙头的形态,龙眼是可以转动的灯笼,张开血盆大口,十分威严壮观。龙尾也是竹篾编织,外糊棉纸,画上图案。

撑龙头的是由各个祠堂负责的,一个姓氏负责一年,长期轮流下去。人口少的姓氏,轮到撑龙头那年,还要专门请人帮忙,撑龙头是一种荣誉,各个宗祠都不会放弃,在这件事情上也体现着大小姓氏平等。

撑龙头是个很费力的行当,通常要三四个年富力强的人,紧握着龙头下面的支撑杆,才能玩得起来,一会儿高高举起,奋力前行,一会儿摇头晃脑,咄咄逼人;那龙尾,也要有力气的人举起,紧紧地拽着,不让前进,否则中间龙板就会弯曲挤在一起,不好行进。前拉后拽,拼在一起,霎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从村脚游舞到村头,游遍全村,一路过来,跟着围观人群,最后还要围绕村头上的庙宇,舞耍三圈,尽兴才散!

此刻,已经月挂中天,山区的冬夜,寒风瑟瑟,大家余兴未了,都不觉得寒冷,尽兴而回,小孩子也不觉得困乏,还要吃了汤圆夜宵才安然入睡!

过了元宵节,春节才算真正过完了!这是乡俗!

更为奇怪的是邻村庄源,他们也要在正月舞耍龙灯,还要舞耍到我们鲍坑村的地盘上来,围绕鲍坑的上庙,游舞几圈,与鲍坑的龙灯争先恐后,经常闹出矛盾。据祖辈讲,两村为了戏耍龙灯,还发生打架事件,后来商定,庄源玩龙灯改在正月十七,从此相安无事。鲍坑村的人,可以不出村庄,接连观看两次元宵龙灯,小孩子特别高兴!

 

飞添写于二零零七年八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