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诗曼 周芷若 cut:现金流量表专题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29:31
原文出处http://bbs.chinaacc.com/forum-2-5/offset-300/topic-867000.html
一部分:基本知识
  
(一) 现金的界定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1)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应剔除不能随时支付的定期存款,定期存款作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3)其他货币资金;(4)现金等价物,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短期投资,主要指购买日至到期日小于3个月的短期债券投资。不包括准备3个月内出售的短期股票投资。
  
(二)影响现金流量的变动因素(略)
(三)现金流量的分类
1.经营活动: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2.投资活动: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投资活动中的“投资”是广义的投资,既包括了对外投资(狭义的投资),又包括了对内投资(长期资产的购建)。
【思考】投资性房地产的购买和处置属于投资活动吗?收取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属于经营活动吗?
3
.筹资活动: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投资活动中的“筹资”是广义的筹资,既包括了向债权人的筹资(狭义的筹资),又包括了向股东的筹资(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则
1
.总额反映现金流入流出信息。
现金流量表一般情况下应以总额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状况,但下列情况可用净额反映:

  
1)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通常为3个月或更短时间)的项目。
2)金额不大的项目,如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相关支出。需要注意的是,“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出售收入或保险赔款,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的净额。当支付的有关费用大于所取得的现金时,说明企业在该项投资活动中,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入而是发生现金流出,所以不能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以负数列示,而是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以正数反映。

3)不反映企业自身交易或事项的现金流量项目,如代收代付款。

【思考】本月销售收入收到现金100万元,上月销售本月退货150万元,已在本月付清,问现金流量应以净额列示-50万?还是收现列示100万,其他经营流出列示150万?
2
.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3
.不涉及现金流量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在补充资料中适当反映。
(五)现金流量表编制程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两种方法,两者的编制程序基本一致,区别在于验算平衡方式不一样。工作底稿法是通过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来验算调整分录是否平衡; T型账户法是通过开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来验算调整分录是否平衡。
工作底稿法的编制程序依次是:

  
1)将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将损益表本年发生数过入工作底稿本期数栏。
2)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3)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相应部分。

4)核对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应当相等。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应当等于期末数;损益表项目中调整分录借贷金额应当等于本期数。

5)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项目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直接法和间接法
  
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反映。其中,直接法是以营业收入为起算点去计算调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反映;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算点去计算调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反映。

第二部分:编制原理

  
(一)调整分录编制原理
  
在企业财务报告中,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主要是解释一个企业年度(或中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的来源,这个金额的分析可以通过编制调整分录的方式来完成,其理论依据推导如下:
  
步骤一: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利润表遵循“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由于企业的利润属于所有者所有,利润的实现总是表明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所有者权益数额增加,因此会计等式也可以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步骤二:企业资产可以划分为现金(含现金等价物,下同)和非现金资产,故“现金+非现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进行移项得出“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非现金资产”。

步骤三:由于步骤二等式在企业财务报告年度(或中期)的期初和期末同时适用,可以判定企业“期初现金=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期初收入-期初费用-期初非现金资产”,“期末现金=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末收入-期末费用-期末非现金资产”。用后者减去前者,就可以得出推导等式“现金净增加额=负债净增加额+所有者权益净增加额+收入本年发生额-费用本年发生额-非现金资产净增加额”。

推导等式的左方,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推导等式的右方,正项为现金流入,负项为现金流出,其数额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计算得出。由此不难理解,编制调整分录,就是依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合企业会计账簿,对等式右方进行逐项分析,将其转化为现金流量表的具体项目。如果对推导等式右方各项目调整不完全,或编制的调整分录借贷不平,那么必将影响推导等式的平衡,导致现金流量表编制出现差错。因此,在完成调整分录后,还需要将其过入工作底稿或T形账户进行验算平衡,一是审查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是否全部调整完毕,二是审查调整分录自身计算有无错误,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现金流量表的平衡。

(二)调整分录的实质是汇总会计分录
在现金流量表报告涵盖期间,企业已经以会计凭证为载体,对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事项编制了会计分录。这些会计分录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范,通过会计账簿进行归纳汇总,最终生成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和反映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编制调整分录,事实上就是凭借日常会计处理的规律性,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有项目的当期发生额,以尽可能少的次数还原成期间汇总会计分录,同时将汇总会计分录中涉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科目,替换成现金流量表项目。
(三)调整分录具有多样性特征
调整分录的编制,根据各人思路不同,有着不同的方法,只要分析过程正确,最终结果殊途同归。比如对一个项目的调整顺序,可以先行调整,也可以后行调整;对一个项目的调整内容,可以一次调整完毕,也可以多次调整完毕。比如,教材将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分成两个步骤调整,即第(1)笔调整分录中“贷:应交税金51000元”是赊销活动产生的销项税额,第(20)笔调整分录中“贷:应交税金161500元”是现销活动产生的销项税额。在实务中,完全可以将赊销和现销产生的销项税额合并在一起调整,这样更利于理解和掌握。 编制调整分录的常规顺序是,先按利润表项目顺序从上到下进行分析调整,然后按资产负债表项目顺序从上到下进行分析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按照方便的原则,打破这个常规。比如在调整利润表项目时,会涉及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动,我们可以在调完该利润表项目后随即调整所涉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剩余差额,以节约重复翻查明细账簿的时间。
对于熟练者,应尽量做到以资产负债表项目净增加额(期末数-期初数)为基础来编制调整分录,减少调整分录的数量,提高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速度;对于入门者,也可以区分资产负债表项目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编制调整分录,以提高分析过程的准确性。


第三部分:直接法编制具体实务
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的调整分录及其计算公式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1)调整分录
调整分录的实质是汇总会计分录。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例,分析这个项目的调整分录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因素。
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为现销收入时,日常会计处理为:'
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此时“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并非表现为其所属科目的全部当期发生额,为便于调整分录的编制,还应综合考虑分析其他情形。
②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为赊销收入时,日常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果将①、②笔分录合并,此时“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已经表现为其所属科目的全部发生额,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还只是所属科目当期发生额部分内容,下面继续对可能影响这三个科目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
③企业收回赊销款或收到预收款时,日常会计处理为:

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科目
  贷: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预收货款
  
④企业核销坏账时,日常会计处理为: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⑤企业收回已核销的坏账时,日常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⑥企业发生票据贴现时,日常会计处理为:
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科目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至此,除债务重组事项外,已基本考虑了相关科目的常规影响因素,将①至⑥笔分录合并,并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科目”替换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可以得到调整分录具体内容: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计算数)
  应收账款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应收票据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财务费用 (票据贴现的利息)
  坏账准备 (当期核销的坏账)
  贷:主营业务收入 (当期发生额)
   其他业务收入 (当期发生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坏账准备 (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
   预收账款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如果企业当期发生债务重组事项,在调整分录的借方还应考虑固定资产或存货(接受抵偿债权的非现金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因素。对于调整分录中资产负债表项目,倘若期末余额小于期初余额,则借贷符号以反向表示。
对于调整分录中资产负债表项目,倘若期末余额小于期初余额,调整分录的项目金额则为负数,这时调整分录的项目金额也可以用正数反映,但要将借贷符号以反向表示。

通过这个调整分录也可以看出,坏账准备的变动由多种情况引起,在计算现金流量表项目金额时,其是否影响现金流量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应区别对待:计提坏账准备不会影响“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本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会增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本期核销的坏账会减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在债务重组中,接受非现金资产抵偿债权而减少的坏账准备,也会减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2)计算公式具体推导如下:  
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包含三部分内容用公式表示如下:
a 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全部收入-本期赊销收入+本期增值税销项税额-本期特殊业务导致销项税额增加
其中:本期全部收入=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包括代购代销)+本期其他业务收入
     本期赊销收入=本期应收账款增加+本期应收票据增加
b 前期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价款+增值税)=本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减少-本期核销坏账导致应收账款减少+本期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账-本期票据贴现的贴息-本期接受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权转股权导致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减少
注意以下几点:
1)应收账款均为账面余额(不扣除坏账准备)。
2)本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减少是假设账款全部收回现金,但实际并非如此:
其一,应收账款中有一部分是收不回来的账款(坏账),应剔除,即应减去核销的坏账。
其二,持有应收票据到银行贴现,实收金额也不是票据到期值,而是票据到期值扣除票据贴息,即减去票据贴现的贴息。
其三,本期接受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权转为股权导致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减少是指企业接受其他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权转为股权。
3)本期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账是指过去已核销的坏账本期又重新收回现金,带来现金流入。
C 本期预收的账款(价款+增值税)=本期预收账款增加数
二、通过以上分析可得也公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价款+增值税)=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包括代购代销)+本期其他业务收入(指材料销售)+本期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本期特殊业务导致销项税额增加+本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减少-本期核销坏账导致应收账款减少+本期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账-本期票据贴现的贴息-本期接受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权转股权导致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减少+本期预收账款增加-本期支付销售退回的退货款(价款+增值税)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调整分录
对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收到的现金”,在不考虑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事项时的常规调整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发生额)
  其他业务支出(本期发生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存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领用的存货)
  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盘盈的存货)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的存货)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贷:应付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收到的现金(计算数)
2)计算公式具体推导如下:
一、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包含三部分内容用公式表示如下:
a本期购入材料、商品、接受劳务实际支付的现金(价款+增值税)=本期购入的全部存货-本期赊购存货+本期增值税进项税额-本期特殊业务业务导致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加
其中:本期购入的全部存货=本期增加存货-本期非购买活动导致存货增加-本期发生的制造成本
本期增加存货=本期期末存货+本期减少存货-本期期初存货=本期期末存货-本期期初存货+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本期存货改变用途、特殊业务导致存货减少
本期赊购存货=本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增加
注意以下几点:
1 本期发生的制造成本是指自制存货的制造成本。自制存货的制造成本包括付现成本和非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不带来现金流出。付现成本中支付的工资、福利费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付现成本中的水电费、维修费、车间办公费等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由于自制存货的制造成本已包含在本期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中,应该剔除。
2 本期存货改变用途、特殊业务导致存货减少是指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对外投资、捐赠及上述特殊业务导致的减少,未产生现金流量,应该剔除。
b 本期支付前期购入商品、接受劳务未付款项(价款+增值税)=本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减少-本期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导致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减少
c  本期预付款项增加(价款+增值税)=本期预付账款增加数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公式: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本期增值税进项税额-本期特殊业务业务导致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加+本期存货增加+本期存货改变用途、特殊业务导致存货减少(在建工程领用的存货+盘亏的存货+非正常损失的存货)-本期非购买活动导致存货增加(盘盈的存货)-本期发生的制造成本本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减少-本期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导致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减少+本期预付款项增加-本期收到购货退回的退货款(价款+增值税)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中,职工仅指在职职工,不包括离退休职工和在建工程人员。
1)调整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借方发生额,含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及企业部分的保险等)
  其他应付款(借方发生额,含代扣代个人部分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
  其他应收款(代垫房租、代垫家属医药费等明细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借方发生额)
  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计算数)
2)计算公式
(略)
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的各项税费”
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价值的各项税费,如耕地占用税,以及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的营业税等,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1)调整分录
借:管理费用(房土车印等)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支付税款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借方发生额)
  应交税费(除增值税外的应交税金、费用借方发生额)
  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的各项税费(计算数)
由于除增值税以外的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一般是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存货中提取出来的,调整分录也可以表示为: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期发生额)
  其他业务支出(计提的税费)
  管理费用(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营业外支出(计提的税费)
  存货等资产(计提的税费,如资源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支付税款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借方发生额)
  贷:应交税费(除增值税外的应交税金“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的各项税费(计算数)
2)计算公式
根据调整分录借贷平衡关系,可以将其演化成现金流量表项目计算公式:
支付的各项税费=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存货的税费+交纳的增值税—(除增值税外的应交税费期末余额—除增值税外的应交税费期初余额)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它反映公司或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通常按照企业经济业务的性质将企业在一定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划分为三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类。考生应注意掌握每类现金流量的具体项目。

  三、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和编制方法

  (一)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 P230
10-10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1)间接法和直接法

  (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内容 资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①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减少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 特殊调整业务
  例:某企业2002年度有关资料如下:
  (1)应收账款项目: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20万元;
  (2)应收票据项目: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20万元;
  (3)预收账款项目:年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
  (4)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
  (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37万元;
  (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本期计提坏账准备5万元(该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期发生坏账回收2万元,应收票据贴现使’财务费用’ 账户产生借方发生额 3万元,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0万元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17万元,收到客户用11.7万元商品(货款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抵偿前欠账款12万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原文答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本期增加额+应收票据本期减少额+预收账款本期增加额+特殊调整业务 =(60001020)-2020105312 7010万元

(修改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60004103712022031065+6263617-612=7012万元
1、工程领用本企业产品提销项税,但按成本结转不计收入。
2、坏账回收不影响应收账款发生额,故应加回/
3、应收票据贴现贴现息3万元为应收票据减少并未导致现金流入,故应加回。
收到的税费返还
  ③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④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付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应付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应付票据项目本期减少额-应付票据项目本期增加额+预付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预付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存货项目本期增加额-存货项目本期减少额 ± 特殊调整业务  

  例:某企业2002年度有关资料如下:
  (1)应付账款项目: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20万元;
  (2)应付票据项目: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20万元;
  (3)预付账款项目:年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
  (4)主营业务成本4000万元;
  (6)存货项目的年初数为100万元,年末数为80万元;
  (7)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00万元;
  (8)其他有关资料如下:用固定资产偿还应付账款10万元,生产成本中直接工资项目含有本期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100万元,本期制造费用发生额为60万元(其中消耗的物料为5万元),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万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根据上述资料,购买商品产生的销售成本4000万元和购买商品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600万元作为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的起点;应付账款本期增加20万元,应作为减项处理;应付票据本期减少20万元,应作为加项处理;预付账款本期增加10万元,应作为加项处理;存货项目本期减少20万元,应作为减项处理;用固定资产偿还应付账款10万元,生产成本中直接工资项目含有本期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100万元,本期制造费用发生额为55万元(扣除消耗的物料为5万元),上述三项业务的合计数165万元应作为减项处理;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万元,应作为加项处理。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本期增加额+应付票据本期减少额+预付账款本期增加额-存货项目本期减少额+特殊调整业务 =(4000600)-20201020165104435万元
  ⑤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不包括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和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⑥支付的各项税费
  ⑦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例题4]:甲公司2001年度发生的管理费用为2200万元,其中:以现金支付退休职工统筹退休金350万元和管理人员工资950万元,存货盘亏损失25万元,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2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20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150万元,其余均以现金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1年度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2002年考题
)
  A.105     
B.455
  C.475     
D.675
  答案:
B
  解析:’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220095025420200150455万元。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不包括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购买股票和债券时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不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部分。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的固定资产,其首次付款及以后各期支付的现金均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企业购买股票和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原文)如:现金捐赠。
注:现金捐赠应为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为偿付借款本金、债券本金等现金流出。
  (5)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4.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例题5]:下列经济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
  A.变卖固定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B.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C.支付经营租赁费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D.支付融资租赁费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答案:
C
  [例题6]:下列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A.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耕地占用税

  B.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已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C.因火灾造成固定资产损失而收到的保险赔款
  D.最后一次支付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
  原文答案:AC
  原文解析: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已资本化的利息费用和最后一次支付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正确答案:ACD
正确解析:选项B资本化的利息为筹资活动;选项C以处置固定资产净额为投资活动,故包括因火灾造成固定资产损失而收到的保险赔款;选项D只要是分期付款无论是第一次还是最后一次均为筹资活动。
  [例题7]:下列各项中,应作为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2003年考题)
  A.接受其他企业捐赠的现金

  B.取得短期股票投资而支付的现金

  C.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支付的手续费

  D.为管理人员缴纳商业保险而支付的现金

  E.收到供货方未履行合同而交付的违约金
  原文答案:DE
  原文解析:接受其他企业捐赠的现金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取得短期股票投资而支付的现金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而支付的手续费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正确答案:ADE
正确解析:接受其他企业捐赠的现金不属于投资活动,也不属于筹资活动,故属于经营活动。
  5.补充资料项目的内容及填列
  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实际上是以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出发点,通过对若干项目的调整,最终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其基本原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对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影响净利润的业务,一般应通过调整’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确定,此类业务涉及的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两类业务。如无形资产摊销业务,应调整’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账户;对与净利润无关但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应通过调整’经营性流动性类’账户本身的发生额确定。如收回客户前欠账款业务,应分析调整’应收账款’账户的发生额确定。

  具体项目内容说明如下:
  (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本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记入当期的利润表中的’损益类’项目。但实际上并未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将其加回到净利润中,若恢复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应从净利润中将其扣除。
  (2)固定资产折旧。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有的计入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计入期间费用部分已列入了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部分则可能通过销售成本列入利润表,也可能形成企业的存货。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当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包含在存货中时,虽然未影响净利润,但是增加了存货,这里也将其加回,然后在’存货的减少(减:增加)项目中在将其相同净额扣除,形成自动平衡。

  (3)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时,计入了管理费用,使本期净利润减少,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时,计入了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本项目的确定原理与固定资产折旧项目相同,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其全部加回。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业务,不会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化,若导致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一致,一定是这种业务影响了净利润。因此,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回或扣除。

  (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计入了营业外支出,使净利润减少,但这部分损失并没有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以应在调节净利润时加回。固定资产的盘盈和盘亏的处置,也会影响净利润,也应在净利润基础上加回。

  (6)财务费用。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可以分别归属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费用,若既影响净利润又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则不需进行调整;若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应通过调整经营性项目本身完成,如应收票据贴现业务,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应通过调整’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项目完成。对属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财务费用,只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应全额考虑,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不予考虑。
  [例题8]:某企业2000年度共发生财务费用20000元,其中:19000元为短期借款利息,1000元为票据贴现息。则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财务费用’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 )元。
  A.19000     B.20000
  C.19000    D.
20000
  答案:
A
  解析:’财务费用’项目反映的金额是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

  (7)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收益是因为投资活动所引起的,与经营活动无关。也就是说,该项目影响净利润的变化但不会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若为投资收益,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若为投资损失,调节净利润时应加回。本项目不考虑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影响的净利润。

  (8)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额)。

9)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少额)。
  (10)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存货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动。存货增加,说明现金减少或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存货减少,说明销售成本增加,净利润减少。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存货的增加数,或加上存货的减少数。在存在赊购的情况下,还应通过调整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来反映赊购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若存货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则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如对外投资减少的存货,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等业务。
  (1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收项目主要是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包括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等。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动。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净利润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说明现金增加。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数,或加上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数。若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则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如收到客户以固定资产抵债业务减少的应收账款等业务。

  (13)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经营性应付项目主要是指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包括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等。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动。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说明存货增加,最终导致销售成本增加,净利润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说明现金减少。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加上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数,或减去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数,若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则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如债务重组业务中以固定资产抵债减少的应付账款等业务。

  补充资产小结:大体思路可以理解为净利润加上资产的减少额减负债的增加额。
  [例题9]:在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下列各调整项目中,属于调增项目的有( )。(2003年考题)
  A.投资收益
  B.递延所得税负债
  C.可供出售金额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D.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E.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
  答案:
BD
  解析: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固定资产报废损失会减少净利润,属于调增项目;选项A增加净利润,属于调减项目;可供出售金额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不计入损益,也元现金流量;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会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因此属于调减项目。

  [例题10]:某企业当期净利润为600万元,投资收益为100万元,与筹资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为50万元,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75万元,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25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为4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为10万元。假设没有其他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该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万元。

  A.400    B.850
  C.450    
D.500
  答案:
D
  解析: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0-100+50-75-25+40+10=500万元

  [例题11]: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02年有关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年初、年末余额和部分账户发生额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  本年减少 年末余额

应收账款   3000                                2800
应收票据    
600                                 650
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               50(出售)   250

存货           2500                                2200
应付账款       900                                 8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100   527(销项) 207(已交)300(进项)
120
-
应交所得税
30         100                           40
短期借款 500           400                       700
  (2)利润表有关账户本年发生额如下(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主营业务收入             3000
主营业务成本      
1700
投资收益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净收益20
  (3)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为非现金等价物,取得时已支付现金,出售时已收到现金;应收、应付款项均以现金结算;应收账款变动数中含有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5万元。存货本期减少额中含有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商品80万元,该批产品计税价为100万元。不考虑该企业本年度发生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要求:计算以下现金流入和流出(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含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含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3)支付的各项税费;
  (4)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5)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6)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7)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答案: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销售商品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3510万元(3000527100×17%)+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200万元(30002800)-应收票据本期增加额50万元(650600)-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5万元=3655万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2000万元(1700+300)-存货本期减少额300万元(25002200)+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商品80万元+应付账款本期减少额100万元(900800)=1880万元
  (3)支付的各项税费=实际交纳的增值税款207 万元 +支付的所得税款90 万元 3010040)=297 万元

  (4)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205070 万元

  (5)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400 万元 (短期借款本年增加数)

  (6)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200 万元 (短期借款本期减少数)

  (7)投资所支付的现金=1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增加数)(50250200

  
现金流量表问题解答:
  
【问题】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解答】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数字反映的是项目的余额,而不是发生额。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据的来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
  
1)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如“应收股利”项目,根据“应收股利”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这类项目还有: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等。
  
2)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3)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的合计数填列。这类项目还有“预付账款”、“预收账款”等。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应收账款”项目,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减去坏账准备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这类项目还有“长期借款”“长期债权投资”“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5)根据有关资产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消后的净额填列。比如: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
  
【问题】商业汇票是否可以作为现金等价物?
  
【解答】《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
  
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其中,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例如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三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等。
  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与现金的差别不大,可视为现金。如,企业为保证支付能力,手持必要的现金,为了不使现金闲置,可以购买短期债券,在需要现金时,随时可以变现。
  现金等价物的定义本身,包含了判断一项投资是否属于现金等价物的四个条件,即,(1)期限短;(2)流动性强;(3)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4)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其中,期限短、流动性强,强调了变现能力,而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则强调了支付能力的大小。
由上分析,商业汇票的流通性不强,不能作为现金等价物处理。
【问题】现金流量表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也是考点,能否将现金流量表主表中的各个项目的具体确定和补充资料中各项目的确定详细具体的讲解一下?
【解答】许多考生对这部分内容感到很头痛,下边结合例题系统的理解如下:
一、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各项目的确定
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各项目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1.根据本期发生的影响现金流量的经济业务确定; 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为例:
按照教材公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面+当期预收的账款-当期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
上述公式的思路是: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包括销售时收到的现金、收回前期销售的现金、当期预收的现金和当期收回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收到的现金等等。当期由于发生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减少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收到前期核销的坏账,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企业的现金增加。
2.调整法:根据本期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通过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全部项目进行调整编制现金流量表。 也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例,调整法思路是:
先把本期的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都视同现销处理,即认为都收到了现金,对于没有收到现金的销售,例如应收账款的增加,从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金销项税额中减去,而应收账款的减少说明收到的现金增加(收回前期销售的现金),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的道理同上。
很多考生在学习的时候,误认为这两种思路是矛盾的,不能清楚的分辨这两种方法,其实这两种方法道理是一致的。针对考试,一般只涉及调整法,题目中给定的资料包括:①资产负债表;②利润表;③其他有关资料。一般来说,在调整法下,比较难理解的项目有两个,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下面只说明按调整法如何确定这两个项目。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含销售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额)。主要包括:本期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前期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本期预收的商品款和劳务款等,本期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应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款项中扣除。
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有关的经济业务主要涉及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其他业务收入”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销项税额)”项目、“应收账款”项目、“应收票据”项目和“预收账款”项目等,通过对上述等项目进行分析,则能够计算确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若上述项目的发生额均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有关,该项目的确定则比较容易。我们知道,报表中某项目余额的变动即为该项目发生额的变动,因此,我们只需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销售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为计算的起点,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项目进行余额变动的调整即可计算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但由于制度的规定和企业一些特殊的作法等原因,上述项目的发生额可能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无关,这些发生额则要做特殊处理,可称其为特殊调整业务。
特殊调整业务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对应的账户不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类” 账户以及“现金类” 账户的业务(上述三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除外);另一种情况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类” 账户对应的账户不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以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类”账户的业务。
典型的特殊调整业务包括:(1)计提坏账准备;(2)收到债务人以物抵债的货物;(3)销售业务往来账户与购货业务往来账户的对冲,如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对冲;(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中含有的视同销售产生的销项税额,如将货物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产品,(5)应收票据贴现产生的贴现息等等。
调整法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应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减少额-应收票据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预收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 特殊调整业务
上述公式中的特殊调整业务作为加项或减项的处理原则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不含三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借方对应的账户不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类” 账户,则作为加项处理,如以非现金资产换入应收账款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等账户(不含三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贷方对应的账户不是“现金类” 账户的业务,则作为减项处理,如计提坏账准备业务(计提坏账准备业务,管理费用增加,应收账款减少)等。
  
【问题】某企业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0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0万元,2002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年初数为150万元,期末数为120万元,2002年发生坏账1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12万元。根据上述资料,该企业2002年“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为( )万元。
A
1188 B1178 C1212 D1202

正确答案:A

考点解析:

  
1)计提坏账准备,只是会计核算的结果,实际上并不影响当期现金流量。
  
2)此处需要注意,如果所利用的资料是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而不是应收账款账户的余额,因为应收账款项目包含了坏账准备金额,所以应当从应收账款项目中予以加回,以反映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另一方面期末应收账款表示未收到现金的款项,因此应当将期末应收账款从当期销售收入中予以扣除。
  
3)此题中,所利用的资料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资料,而不是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资料,所以应当考虑坏账准备冲减的应收账款项目金额。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1000+170+30-12=1188万元
在计算中还有一个问题:“2002年发生坏账1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12万元”为什么只减去“计提坏账准备12万元”而不减“2002年发生坏账10万元”。对于这个问题理解如下
思路一:发生坏账,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因为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是扣除掉坏账准备后的账面价值,所以这里坏账准备的减少导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增加,而贷记应收账款,又导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减少,所以借贷相抵后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没有影响,从而对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也没有影响,所以不调整。
而计提坏账准备12万元,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增加,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的金额,使应收账款减少,但是应收账款的减少没有收到现金,而是计入了“管理费用”,所以应调减。
思路二:发生坏账不影响现金流量,也不影响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这里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的应收账款年初和年末数都是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即是扣除提取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本来就已经将坏账准备扣除掉了,所以发生坏账损失就不用再调整了。而计提坏账准备不同,因为应收账款是扣除掉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对于计提的坏账准备应该增加应收账款的年末数,应收账款的年末数一增加,应收账款年初数减年末数的差额就会减少,相当于调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问题】关于坏账准备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影响:
教材在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中有一项为“…+…-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怎样理解减坏账准备项呢?我认为计提的坏账准备应是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这与应收账款有什么关系呢,确切的应称为“-当期发生的坏账损失”才准确呀(即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解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含增值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17-在建工程领用产品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赊销业务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增值税(本期增加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本期增加的应收账款是指应收账款余额,不扣除坏账准备,所以如果是按照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项目计算,则应当加回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计提坏账准备会减少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而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减少并意味着现金的增加,故应减掉。
【问题】坏账准备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计算的影响。
【解答】在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时,对于应收账款的减少额是应该加上的。而计提坏账准备,影响到坏账准备科目,进而影响到应收账款科目,坏账准备增加,意味着应收账款减少,但是这里坏账准备的增加,借方计入的是管理费用,而非现金类账户,所以没有构成现金流入,所以要调减。
在建工程领用产品,视同销售,对于销项税额,在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时,已经作为收到的现金计算在内了,但是工程领用产品对应的是在建工程,不是现金类账户,实际上没有构成现金的流入,所以要调减。
【问题】应收账款是账面余额或是账面价值时,对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分别有什么影响?
【解答】当应收账款代表的是扣除掉计提的坏账准备的净额时,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应该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中调减。因为计提坏账准备,影响到坏账准备科目,进而影响到应收账款科目,坏账准备增加,意味着应收账款减少,但是这里坏账准备的增加,借方计入的是管理费用,而非现金类账户,所以没有构成现金流入,所以要调减。
当应收账款不扣除计提的坏账准备,而代表的是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时,计提坏账准备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无关。
【问题】“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如何计算?
【解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包括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主要包括: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本期支付的现金,本期支付前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和本期预付款项。本期发生购货退回而收到的现金应从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款项中扣除。
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有关的经济业务主要涉及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进项税额)”项目、“应付账款”项目、“应付票据”项目、“预付账款”项目和“存货”项目等,通过对上述等项目进行分析,则能够计算确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若上述项目的发生额均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有关,该项目的确定则比较容易。我们只需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为计算的起点,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和存货等项目进行余额变动的调整即可计算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但由于制度的规定和企业一些特殊的作法等原因,上述项目的发生额可能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无关,这些发生额则要做特殊处理,可其为特殊调整业务。特殊调整业务是指: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和“存货类”等账户对应的账户不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类” 账户以及“现金类” 账户的业务(上述四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除外)。
典型的特殊调整业务包括:(1)当期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不包括消耗的物料),(2)生产成本中含有的生产工人工资;(3)当期以非现金和非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减少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4)销售业务往来账户与购货业务往来账户的对冲,如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对冲;(5)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商品等等。
调整法下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计算公式为: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付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 应付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应付票据项目本期减少额-应付票据项目本期增加额+预付账款项目本期增加额-预付账款项目本期减少额+存货项目本期增加额-存货项目本期减少额 ± 特殊调整业务
上述公式中的特殊调整业务作为加项或减项的处理原则是: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和“存货类”等账户(不含四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借方对应的账户不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现金类” 账户,则作为减项处理,如分配的工资费用等;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和“存货类”等账户(不含四个账户内部转账业务)贷方对应的账户不是“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类” 账户,则作为加项处理,如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商品等。
某企业2002年度有关资料如下:(1)应付账款项目:年初数100万元,年末数120万元;(2)应付票据项目:年初数40万元,年末数20万元;(3)预付账款项目:年初数80万元,年末数90万元;(4)主营业务成本4000万元;存货项目的年初数为100万元,年末数为80万元;(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00万元;(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用固定资产偿还应付账款10万元,生产成本中直接工资项目含有本期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100万元,本期制造费用发生额为60万元(其中消耗的物料为5万元),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万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根据上述资料,购买商品产生的销售成本4000万元和购买商品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600万元作为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的起点;应付账款本期增加20万元,应作为减项处理;应付票据本期减少20万元,应作为加项处理;预付账款本期增加10万元,应作为加项处理;存货项目本期减少20万元,应作为减项处理;用固定资产偿还应付账款10万元,生产成本中直接工资项目含有本期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100万元,本期制造费用发生额为55万元(扣除消耗的物料为5万元),上述三项业务的合计数165万元应作为减项处理;工程项目领用的本企业产品10万元,应作为加项处理。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产生的“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本期增加额+应付票据本期减少额+预付账款本期增加额-存货项目本期减少额+特殊调整项目=(4000600)-20201020165104435万元
【问题】关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的计算: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产品 10万,为何作为加项处理,事实该项目并没有现金流出。
【解答】工程项目领用的物资作为投资业务处理,不作为此项内容核算,则计算该项目的金额时,由于是按照调整的方式,即从销售成本和支付的增值税税金调整得到,其中涉及存货项目的增加和减少。
在不存在工程项目领用存货的情况下:
本期购入存货=本期发出(销售成本)+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在存在“工程项目领用存货”的情况下:
本期购入存货=本期发出(销售成本+本期领用工程物资)+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如果将本期购入视同以现金支付的购入,则可以直接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如果本期购入存在赊购,则还应当根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科目的余额进行调整。
例题:某企业2002年有关资料如下:
12002123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如下:
单位:元

项目             年初数           期末数        
应收账款      30000         20000
应收票据    
10500         18000
预收账款     15000           8000
应付账款
          10000          9500
预付账款      9000           8000
存货       40000           30000

22002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500000元,主营业务成本为300000元。
3)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5170元,进项税额为4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中含有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产品产生的增值税170元(该产品成本为800元,计税价1000元),另外,存货本期减少额中还有一项存货盘亏损失2000元;存货本年增加额中,与购买商品无关的项目有:发生制造费用8000元,分配生产工人工资10000元;应收票据减少额中含有一项票据贴现业务,其贴现息为1000元。除上述业务外,均为正常购销业务。
要求计算: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含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含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答案: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500000元+销售商品产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0( 85170170 ) ](减去的170是工程项目领用产品部分的销项税额,因为没有实际收到,所以应调减)+应收账款本期减少额10000元(年初数30000减去期末数20000)-应收票据本期增加额7500元(期末数减去年初数)-预收账款本期减少额7000元(年初数减去期末数)-应收票据本期减少额中含有的票据贴现息1000元(票据贴现息导致应收票据期末数减少,但并没有实际收到现金,所以应调减)=579500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300000元+购买商品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40000元)+应付账款本期减少额500元-预付账款本期减少额1000元-存货本期减少额10000元+工程项目领用产品800元(工程项目领用产品导致期末存货减少,在计算本期存货的增加额没有包括进去,但该存货也是花费了现金的,所以应调增)+存货盘亏损失2000元(存货盘亏导致期末存货减少,但该部分存货购入时支付了现金,所以应调增)-存货本期增加额中的制造费用8000元(制造费用增加了期末存货,但属于非付现成本,没有造成现金的流出,应调减)-存货本期增加额中的工资费用10000元(题目告知只是分配生产工人工资,没有实际支付,虽然导致存货的期末数增加,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所以应调减)=314300元。
【问题】在算现金流量表的时候,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一般是包括增值税金的,但这道题却没有,假设此单位是小规模纳税人是不是就不能包括税金呢,一般题目中没有提到税金的应该怎么处理呢?
【解答】注意:由于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的流转税都已经包括在“主营业务收入”之中,所以,在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时,只需要根据题中的要求判断是否应该加上“增值税”,而不用考虑其他的税金;因此在教材的计算公式中,只提到了增值税;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题中已经明确告诉不考虑流转税(例如本题),则不必考虑;
2)假如题中没有“不考虑流转税”这样的要求,则即使是小规模纳税人,也应该加上应该交纳的增值税。
2011年多选题】甲公司20×1年度涉及现金流量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因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支付现金680万元;
2)为建造厂房发行债券收到现金8 000万元;
3)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收到现金200万元;
4)因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350万元,处置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500万元;
5)支付上年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60万元;
6)因购买子公司支付现金780万元,购买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900万元;
7)因购买交易性权益工具支付现金160万元,其中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0万元;
8)因持有的债券到期收到现金120万元,其中本金为100万元,利息为20万元;
9)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3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小题至第2小题。
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现金流量分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发行债券收到现金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B.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C.因持有的债券到期收到现金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D.支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E.附追索权转让应收账款收到现金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E是属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
2.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列报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40万元
B.投资活动现金流出610万元
C.经营活动现金流入320万元
D.筹资活动现金流出740万元
E.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 120万元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6120+8120=240(万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4150+7160+9300=610(万元);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0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680(事项1+60(事项5=740(万元);
E选项,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28 000+3200=8 200(万元),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