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被盗案告破:白话文发展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24:27

白话文发展史

2012-01-20 18:28:40

浏览 165 次 | 评论 0 条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书面语同古代文言文相当不一样,它被称为白话文,又叫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东汉以前,需要使用丝帛、竹简等作为文书载体,文字越简洁越好,文言文正适合。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随着工艺的改善,加上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写和印刷更加方便,为白话文体的出现奠定物质基础。“白话”在唐宋以来的口语基础上形成,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等)及宋元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均未成为主流,到了清末明初,白话文才真正广泛运用。相较于文言文,白话文浅显通俗,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白话文的发展历程——

唐代时就有人提出“言文脱节、格式束缚”,韩愈反对骈体,提倡接近口语、表意自由的文言散文,使文体恢复到未受骈体束缚以前,史称“古文运动”,说是“古文”,实则“革新”;宋代的“语录”和宋元的“话本”属于早期的白话文学,前者是记录谈话的文书,后者是讲说故事的底本,但都带有半文半白、甚至文浓于白的性质,称不上彻底的白话文。

明清的章回小说(如《金瓶梅》、《红楼梦》和《水浒传》等),用当时的白话书写,这些通俗小说的流行,使白话在民间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但是文学正宗终究是文言文,主流地位难以动摇。

清末维新运动时期,开始有意识地提倡白话,兴起了时称为“新文体”的“通俗文言文”。黄遵宪引俗话入诗,反对崇古思想作怪,于1868年写的新诗被看做文体解放的先锋:“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裘廷梁亦提出“崇白话、废文言”,宣扬白话的“八益”,其中“省日力、免枉读、便幼学、炼心力、便贫民”几项,皆十分先进。还有陈荣衮,第一次提倡报纸改用白话,再加上王照制订官话字母,拼写“北人俗话”,不拼写文言,过了不久,各地出版多种白话的小型报刊,进一步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进程。需要注意的是,晚清白话文运动虽是开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先声,但仍属古代白话文的范畴,并不是现代白话文。现代白话文是“话怎么说就怎么写”,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语体范畴,是不同于用“白话”写文章的文学现象。

“五四”的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最终取代文言文,成为主要的书面表达方式。“五四”前后,革新思潮澎湃,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派纷纷撰文,阐明对“文学革命”的观点,使得白话文运动势如猛虎,硬生生割裂白话和文言的关联,片面强调白话文的“工具性”,只有周作人和刘半农较为冷静,认为白话和文言各有所长,文字改革应该温和。

1920年1月,依当时的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年级国文课教育统一运用语体文(白话文),这标志着“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初步胜利。同时,白话文内部面临严重问题:美学意蕴的缺乏、思想与表达的脱离。好在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诗集《尝试集》、周作人“美文”系列、“冰心体”,它们具有了示范作用,使白话文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今时今日,白话文已经日臻成熟,但传播介质和口语习惯等等的改变,均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让白话文也与时俱进,好为我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