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情台湾电视剧:怎样写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6:33:48
(一)文种释义    总结是对已经完成的某项工作或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研究,明确所取得的经验、成绩和应当吸取的教训、存在的问题,并使之条理化、规范化的公文。    总结的作用主要在于肯定成绩、积累经验、发现问题、找出教训、认识规律、明确方向,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总结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办法,从内容含量的多少来分,主要有以下两种:    (1)全面总结。又叫综合总结,主要是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某一系统前一阶段各项工作进行综合性分析,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总结。    (2)专题总结。也称为经验总结,是对某项具体工作或某项工作的某一侧面,或工作中某一突出问题所作的专门性分析总结。这类总结内容比较集中、单一,针对性强,写作时要求有一定的认识深度,能够概括出带有规律性、指导性的内容。从写作目的来讲,这类总结强调经验、教训或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因而,在写法上要求更细致、更具体、更集中,但篇幅不宜过长。    从结构形式上看,又包括以下五种:    (1)“三大块”式。这是综合性工作总结极其普遍常见的一种基本形态。它通常由三大部分即“三大块”内容组成,包括“基本情况概述”—“主要做法”(或称“主要经验”,或称“主要经验和做法”,或称“经验与体会”,或称“经验与教训”等)—“问题及今后打算”(或称“今后打算”)。在文字详略上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即“凤头—猪肚—豹尾”。    (2)“因果倒置”式。这是专题性工作总结极其普遍的一种形态。它将经验、体会置于重心部位。通常开头先讲这一专门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这就是“果”随后分条列项地表述这一成果取得的原因,也就是经验、体会,这是“因”,先“果”后“因”,形成“因果倒置”。对待这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常是置于结尾,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属表态性的。    (3)“条款并列”式。把情况、效果、做法、经验、体会、问题、今后意见等融合在一起,归纳成若干条条,逐一加以叙述、议说,不采取大问题套小问题的方法,而每个问题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4)“正反对比”式。把情况特别是经验与教训糅在一起,归纳成几个大问题,逐一从事实与道理、正面与反面、经验与教训的对比结合上进行叙述和议说。    (5)“层层递进”式。这也是专题总结经常采用的一种布局形态。通常是先写一个非常简明的开头,说明开展某一工作或活动的原委、背景,然后在主体部分里,按照这一工作进行的过程,从初期到后期、从远处到近处、从低级到高级,分作几个层次逐一加以说明,步步深入,顺理成章。

   (二)基本结构

    总结的内容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1.标题。    总结的标题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公文式标题。即由单位名称、事由和文种(总结)组成,例如《共青团××县委关于开展读书活动的总结》;也可以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和文种(总结)组成,例如《××市交通局2006年工作总结》;还可以省略单位名称,由事由和文种组成,如《科研工作总结》、《外事工作总结》等。    (2)新闻式标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单行标题,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回顾》;二是双行标题,正标题突出主题,副标题说明单位、事由和文种,如《为用而学,学了能用——××公司开展岗位培训工作的总结》。这种类型的标题多用于专题总结。    2.正文。    通常由开头和主体两个部分组成。    (1)开头。又称前言、引言。全面总结的开头一般要用概括性的文字,把总结的时间范围、工作的指导思想及背景,本地区、本单位工作的基本情况作必要的说明,并对总结的主要精神和主要内容作必要的提示。写某一具体事件的专题总结,要求把事件的处理依据,事件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结果和有关背景情况交代清楚。    (2)主体。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的具体做法、经验教训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工作的具体做法、成绩与经验是全文的重点,要求写出对所做工作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步骤,取得的效果、成绩及其主、客观原因,以及这些做法中的成功之处,有何经验和体会。    问题与教训是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其所带来的影响、造成的损失,并分析造成失误、出现问题的原因及由此得出的教训。这一部分要根据总结类型的不同和行文整体要求而有所侧重,但总的要求是篇幅不宜太大。    今后工作设想和努力方向,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今后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努力方向,或者说明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新的目标,以起到展望前景、鼓舞斗志的作用。    3.结尾。    总结的结尾较为简单,要载明总结写作的日期并加盖单位公章。日期要写公元全称。有的总结往往还省略结尾。

   (三)写作要领

    1.找出规律,突出重点。    总结的目的,在于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以使对今后工作的认识更加明确、行动更加自觉、步伐更加稳健有力。为此,就必须通过总结找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即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指导价值的东西。所以,写“总结”切忌“流水账”。所谓“流水账”,即不分主次,不讲轻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捡。克服这种现象的唯一办法就是突出重点。所谓“重点”,是指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说,就是把工作中的基本经验、主要做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上的成功之处,指导工作开展的得力之法,推动事业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总结提炼出来。只有这样的“总结”,才是积累智慧的“宝库”,达到认识彼岸的“桥梁”。那种“千年模样一个样”的“通用总结”(每到年底,把上一年的“总结”找出来,改改日子,换换数字,开头增加点新的提法,以此应付上级机关)理应加以杜绝。    2.“工夫下在平时”。    写“总结”最根本的一条是丰富地占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写“总结”时才去现翻材料、现给下级打电话要数字、要例子是不行的,而是要把材料积累的工夫真正下到平时。比如对党和国家在方针、政策上一些重大的、最新的提法,上级组织有关本部门、本系统工作一些新的要求,本机关每一位领导同志在有关工作上一些新的意图、见解、评论、想法,特别是他们随口而出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想法、看法,一定要记在心中。以上这些是“上头”。还要注意掌握“下头”,机关内部及下面基层单位出现的工作新动向、新苗头,以及典型人、典型事,特别是群众中出现的对工作精神的见解、评价及含义深刻的“火花”式的语言。积累的方法是处处留心,看到就摘、听到就记,越记越丰富,越记越熟悉。既有上情,又有下情,这“情”就是写总结的养料,有了丰富的养料就“如虎添翼”,写起“总结”就会信手拈来,轻车熟路,否则,起草“总结”临时抱“佛脚”,“先搭架子后填肉”,这样临时拼凑、填充起来的“总结”势必言之无物,空话连篇。    3.“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接受撰写“总结”的任务之后,不可急于求成,立刻铺纸操笔,匆忙动手。而应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进行思维加工,将零散的、感性的材料,通过归纳、分析,使其上升到系统、理性的高度,明确结论、确立观点。然后列个提纲,做个书面“设计”。待上述准备完结后,再下笔写作。从时间上看,好像这样占去了不少时间,不太划算,不如接到任务后马上动笔来得快,其实不然。前者由于经过较为充分的思考,观点确立准、材料选得精、结构思路清,这样写出的“总结”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返工;后者由于匆忙上阵,缺乏充分思考,不但写起来“缺胳膊少腿”,而且由于“怀胎”月份不够是个“早产儿”,所以常会出现大返工,甚至被领导推倒重来,事倍功半,反倒耽误了时间。所以说“七分想,三分写”是快速成文的一条经验。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4.不要“十步九回头”。    当按照提纲正式动笔写作时,一开始不要过多考虑文字的技巧。俗语讲“抛砖引玉”、“难得可贵的第一稿”,要以“小卒子过河直攻向前”的精神,跑步向前把初稿铺就出来。如同盖大楼一样,先把框架搭起来,而后再精雕细琢。俗话讲“有了骨头不愁肉”,然后再修修补补、抹灰压缝,“齐不齐,一把泥”。写“总结”也是在“冲”出初稿之后,再进行修改、推敲、润色,使之成文。总之,千万不要写写停停、停停改改。“十步九回头”,改乱了撕掉,撕后再改,如此边写边改,边停边改,既浪费时光,又容易引起情绪上的烦躁,扰乱了预想的安排。总之,起草初稿犹如“冲锋”,尽量一气呵成,宜粗不宜细;修改稿子时则要精雕细刻,好似“绣花”,宜细不宜粗。    5.行文要规范。    “总结”不是一个主要、正式文种,加之它的行文属性是“中性”,因此,在上报和下发时,都要从主要、正式文种中选择“报告”和“通知”做“文件头”,载运着“总结”分别向上和向下行文,切不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总结”虽作为“附件”随“文件头”运行,但它与一般文件的附件不一样,其落款处也要加盖印章,以示负责。    6.把握症结,实事求是。    写作总结这一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是:    (1)写成“流水账”。只摆工作过程,总结不出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或者讲几条干巴巴的、人所共知的所谓经验,没有一点新鲜味道。    (2)只讲好,不讲坏,只讲“过五关”,不讲“走麦城”,歌功颂德有余,揭露问题不足。缺点和问题,只有大小之分,轻重之分,多少之分,决不存在“有”“无”之分。只谈成绩,不见问题,是一种片面性,是形而上学,是不实事求是的表现。    (3)把支流当成主流,把现象当成本质。克服这种毛病的办法,除了执笔者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外,还要多同群众交换意见,多开座谈会,开展集体讨论,集思广益,抓住问题的实质,就能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总结来。    (4)结构不连贯,不协调,甚至前后矛盾。凡是集体起草的工作总结,必须确定“主笔”,对最后的文字负全责。    7.把握总结与报告的区别。    总结与报告不同,总结不是一般的情况综合,而是在情况综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提炼、归纳出几个专门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验和体会。与一般的工作报告相比,理性的成分浓了,规律性的东西多了,对问题的认识趋向立体化。    一般的工作报告在表述方式上大量使用叙述的表达方式,情况、实例的表述占绝大部分,只在篇、部分、段的开头处提纲挈领地使用一些议论性文字。而“总结”则不然,其对事实、情况的直接叙述只占少部分,而且是概括性的,较多使用的是议论和说明性文字。    一般的工作报告,无论是专题性的还是综合性的,其行文的方向都是上行文,而“总结”不但要上报,而且要下发,它属于中性行文。

   (四)参考例文

保护母亲河行动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7年是保护母亲河行动发展重要的一年。年初,全团保护母亲河行动工作协调会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保护母亲河行动今后的发展思路,即:紧紧围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以“绿色和谐,你我同行”为主题,以倡导绿色理念、建设绿色家园、培养绿色队伍为重点,全力推进社会化运作方式,全面提升保护母亲河行动品牌内涵。会议明确了青农部、青工部、学校部、少年部、统战部、权益部、联络部、志愿者工作部、青基会、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全国青联国际合作中心等为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实施部门和协调参与部门(单位),确定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优势,协调一致,齐抓共管,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不断深化。    上半年,保护母亲河行动先后下发了《2007年保护母亲河行动工作要点》、《全面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实施方案》、《关于以“保护母亲河——绿色和谐你我同行”为主题迅速掀起2007年保护母亲河行动春季热潮的通知》、《关于做好保护母亲河工程建设、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保护母亲河近期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有效地指导了各地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蓬勃开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给北京林业大学学生会的回信中亲切勉励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青年学生是未来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生态环保的先锋队”,并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应积极支持青少年环保志愿者行动。据统计,半年来,34位省部级党政领导参加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各种活动。    1.多渠道、多形式广泛传播绿色理念。(略)    2.开展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活动。(略)    3.实施保护母亲河生态环保示范工程,推进青少年绿色家园建设。(略)    4.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继续深化。(略)    5.绿色队伍培养初见成效。(略)    团中央青农部    2007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