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好听的电影插曲:易被忽略的十大坏习惯:把恩怨“上纲上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9:16:21
  1.部分矛盾远胜于过分的完美

  我们要有所行动时,不仅会受动机、理由及无意识作用的影响,同时也会考虑“逻辑的接受”这个条件。例如我们打算在暑假里旅行,就会想那时南下的人可能会很多,如果能错开这段时间,等南下人潮散了再开始旅行,或者向与人潮相反的方向进行,就不必担心拥挤的状况。有了以上种种想法之后,才开始实行计划。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常因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认识不清,而遭致惨痛的失败。因此,当我们从事自己毫无经验的活动时,都会显得格外慎重,且对表象表示怀疑。所以,表面看来似乎很完整、正确的信息,并不一定能完全说服人,就像无懈可击的逻辑理论,人们反而会怀疑其背后可能有陷阱而产生戒心,不轻易相信一样。

  进行诈骗等智慧型犯罪的人,就很懂得利用这种心理倾向。又如真正经验丰富的推销员,大都会在事先声明商品的不完美,或本身的困难。例如:“有一点点瑕疵,所以去交货的时候客户拒收”、“我只交了一半的货,这样我没办法向公司交代,所以就算是亏本,也得换成现金再回去。”像这样表现出“不完美”,反而能赢得顾客的信任。此外,百货商场常在高级品旁边拍卖次级商品,也是利用“不完美”的心理,使人体会出真实感。

  2.传递的态度比传递的内容更有影响力

  我们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家庭、学校、公司等团体为中心,诸如因亲子、夫妻、师生、从属关系而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人,以及在家长会、舞会中才会接触到的人。无论如何,像这种直接与对方接触而形成的关系,被称为“看得见的关系”。

  而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我们也可能与网络上的朋友、电视上的演艺人员、收音机里的播音员、
小说中的主角等人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看不见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态度常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包括上面说的“看得见的关系和看不见的关系”。依据信息理论,我们是否会被说服和是否会改变态度,几乎是由我们对传递者的好恶决定的,也就是说结果因对方的魅力而定。比方说,你认为“没有魅力的老师”叮咛你不要忘了做功课,还不如电视上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提醒你“不要忘了做功课”效果好,是“人”使你想做功课,而不是那句话。因此可以说,“人的魅力”有时比信息内容更具改变的吸引力。

  利用权威的说服,固然可获得暂时的效果,但不具持续性。我们常听有些父母抱怨,现在的小孩子不再听从父母的话,是因看电视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其实,他们在抱怨之前,应检讨自己是否具有说服

  小孩的魅力。

  3.爱者薄之,恶者厚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各种人、事、物,从而涉及“评价”的心理活动。这些人和事物,对自己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存在,都需要加以“评价”,否则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严格说来,我

  们的生活,是建立在无数个“评价”上的。

  那么,这些评价是否都是根据公平、客观的标准作判断呢?不尽如此。

  例如,当一个男性与女朋友分手后,他对别人说他对女朋友的各种不满,说她轻浮、不守时,甚至举出胸部太小、长雀斑等微不足道的缺点,还批评说“跟她在一起真累!”即使他所说的话相当接近事实,但是否真的是因他嫌弃她而提出分手,实在值得怀疑。

  与之相反,有一位女性结婚之后与父母住在一起,夫妻俩后来收入颇丰,她经常告诉她的朋友说:“住在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育儿比较轻松,而且,我从来不因此感到拘束,他家并不像名门贵族一样,生活得自由自在,没有什么不好啊!”看到她表露出幸福的感情,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信以为真。

  人的所有与需要不相符合时,就会产生矛盾的心理。为了解决矛盾的心理,会使用心理学中所说的“合理化”或“找理由”的做法,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酸葡萄”、“甜柠檬”的心理。以前面的例子来说,表面上看来是男的

  百般挑剔他的女朋友,事实上,是因他被女朋友甩了,心里产生矛盾,而说些不利于她的话来解除矛盾。而后一例则可能是那位女性对婚姻不甚满意,为了消除不满,于是经常对别人强调婚姻幸福的一面。

  所以,我们应从对方的评价中,看出其内心的心结,不然,很容易看错对方内心的真实情形。

  

  4.地位、角色影响人的能力和意识

  日本有一位广为人知的职业棒球教练三原休,他一向以知人善用而出名,许多默默无闻的选手,都被他训练成一流的选手。那时有一位表现杰出的游击手丰田泰光,最初吸收他时,表现并不怎么突出,经过三原休一手栽培,成为日本第一游击手。

  选手实力再好,训练再刻苦,如果在其内心没有足够的自信,仍然无法引导出其潜在的能力,三原正是给选手自信,让其觉得“能再继续下去”,使丰田茁壮成长。

  只要处于某种地位,任何人都会表现出适合于该地位的态度与能力,也会慢慢学会其中的技巧、知识等。把这种心理法则应用在丰田身上,他并非先有能力才获得游击手的地位,而是先把他定位在游击手的位置,然后他才表现出适合于此地位的能力,进而成为日本第一游击手。

  同样地,即使你没有当董事长的能力,只要一直摆出董事长的架势,慢慢地,你就能拥有适合于这个地位的能力;就像你的功课虽然不怎么好,而在行为举止方面一直装个优等生,渐渐地会产生自信心,功课也因此大加改善。相反地,即使你有相当好的能力,但因一两次的失败失去这个地位,甚至被冷冻起来,你的能力因此就无从发挥。企业经营者、老师及父母等指导者,应充分利用地位效果的影响。

  同样,演出的角色也会影响表演者。有些为了使公司同事之间增进彼此了解的经营教育课程,以及为安慰患者而进行的心理辅导,经常让成员充当各种角色来完成任务。此法的构想主要是借着互相交换立场,增进沟通。此外,也因角色的交换,使彼此在行动与发言方面能更周全。当然,在换回原角色时,不但对对方的角色充分了解,也更加深认识对方对自己的期待要求。

  由此可见,人被给予某种角色时,一旦完成了角色的任务,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想法也会跟着改变。就像被调升为管理职务的同事,往往不会再和以前一样,与一般员工之间有同伴意识以及劳动者意识。

  5.为什么一般人对第一印象难以忘怀

  我们对人的第一印象,经常就被作为判断对方整体状况的依据,这种判断方法正确吗?为什么第一印象是如此深刻而不易消失呢?

  的确,有很多人一见钟情。恋爱、结婚,以后的家庭生活也一直无忧无虑,就以为自己的第一印象判断很正确。但这毕竟只是结果的一种而已,我们在面对一个人或一件事之前,很少完全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如同相亲,在与对方见面之前所以会有好印象,主要是从介绍人那儿听到了有关此人的品性、学历等条件。如果你没听说对方是正派的知识分子,你会一见面就喜欢他吗?如果你没听说对方体贴、温柔,在你面对健壮魁梧的人时,你会感觉到他的体贴、温柔吗?

  因此面对面时的第一印象,可以说是“第二印象”、“第三印象”。如此看来,我们的第一印象必定受事前所得情报的影响,而其正确性的确值得怀疑。

  我们相信第一印象正确,还有一种原因,是我们不喜欢改变它。对于印象形成方面颇有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家亚修曾指出,当人意图将第一印象当做唯一的存在时,对后来所得的情报,就会有予以排斥的倾向,会在无意识中改变后来得到的知识或印象,以配合既有的整体印象。因此,只要对对方有好感,本来是雀斑,也会把它看成酒窝。

  在此以被骗婚女子的悲剧来说明过分重视第一印象可能受到的伤害。有位女性从周围人口中得知对方的一些消息,以为那男人是可靠的人,后来对他所说的谎话,一直深信不疑。甚至在他被警察以骗婚的罪名逮捕时,她不但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还努力帮助他。可见,不论第一印象如何,我们绝不能靠第一印象判断对方,而应综合以后的观察结果再下判断,最好不要草率下结论。

  6.意见过于一致的团体容易隐藏个体的怀疑

  下面是一位经理的经验之谈:他在进该公司两三年时,他私属的单位接下一个促销计划的策划工作。虽然计划如期完成,但他当时总觉得计划本身有些不妥,至于问题出在何处,他又无法明确指出。再加上自忖只是刚出道的年轻人,在前辈面前不敢随心所欲地发言,于是没有提出自己的疑虑。后来,果然不出他所料,本来以为十全十美的计划,因为其中一部分的错误估计,使得整个促销计划完全失败。

  后来他一直为没有提出自己的怀疑而后悔。这件事中,最主要的不在于有没有勇气,而是他当时掉入了人们很容易忽略的陷阱中。因为,在意见过于一致的团体中决定自己的意见时,个人即使对团体的决定有所怀疑,也会因害怕触犯团体的一致感,而隐藏自己的顾虑,这种现象叫做“全场一致的幻想”。

  我们有时参加发言不踊跃的会议,许多人唯一做的事,只是对提出的意见表示赞同,为什么会如此呢?团体的形态是造成沉默的原因之一,比如,发言者所提意见的内容,并无独到之处,只是遵循上司已做的判断与决定而已。这种独裁型的团体,当然不能引起人们发言的意愿。另外,纵然在很符合民主的会议上,如果成员的意识结合得相当紧密,也很容易产生“全场一致的幻想”,尤其是对团体归属意识越高的人,越无法在会议进行时提出可能破坏团体气氛的建议。

  7.好消息扣50%、坏消息加50%

  有一公司的经营者,在百忙之中必定抽空在公司内各角落走走,并与员工们直接面对面地轻松闲聊。他之所以尽量制造与员工谈话的机会,并非想使他与员工们相处得更和谐,而是借着这样的接触,获得有关工作的信息。因为,有些顾客对公司的意见或其他情报,在传到他耳中之前,都已经过好几个人的过滤,如此得来的情报就不够准确。而他与进入公司两三年的职员聊天,所知道的真实情报,可能比向他报告的人那里多得多,尤其是有助手经营不好的消息。

  也许你也有类似的经验,对于自己公司不利的消息,在报告时,会搁置于最后,并附带一句:“我想这件事不是很严重的 ”

  当然,隐藏有问题的消息不让上司知道的行为是不对的,但这种因对方不喜欢听而将其过小评价的消息报告,很可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可由消息的改变,看出传递消息者的心理过程,亦即为了减轻对方知道消息时自己必须承受的不快感,心理的防卫机制会产生保护作用。

  反过来看,我们认为对方可能喜欢的消息,较有夸大报告或评价的倾向,因此对消息的价值判断方面,人们常会说:“好的消息应扣掉50%,坏消息则加上50%。”从这句话我们可了解,报告者的价值判断,经常与实际情形不同,不可听信片面之词。

  

  8.把恩怨“上纲上线”的现象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经常把“现在的年轻人 ”挂在嘴边,并说些发牢骚的话。

  这种批评方式,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对年轻人的某些共同行为或风气不很欣赏,而以现在全部年轻人的方式表达出来。但实际上,可能是他针对某个人的攻击,却夸大其词地指责全体。

  这种取代心理在心理学中称为“理性化”,会有这种想法的人,大部分是想把自己的看法,以客观的方式表露所致。同时,这也是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倾向,尤其是在对任何事都严格依循规范处理的人身上,较常见到这种态度。

  此外,个人的好恶,也会被替换为理性化的哲学问题。例如:父母与小孩相处不和时,他们会说“看法与价值观都不相同”或“连为什么要活着都不清楚”,把感情问题替换为观念问题。

  像这种私人问题被替换为哲学问题,主要是使自己的言行合理化,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理性,其实不然。就像前面老人的报怨,他可能以为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纪,认为自己的处世方法比现在的年轻人好,至于他本身过去也有的缺陷或坏习惯,则完全搁在一旁不谈。

  9.把特殊现象一般化的倾向

  有时我们问从外地旅行回来的人,不同的人对该地印象常常是不同的,而且差距很大。若是你,你相信哪一边的说法?他们说的可能全都正确,也可能全都错误。

  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听起来似乎是禅学的问答。事实上,他们可能是因自己偶然的印象而曲解为一般的状况,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体验到的曲解、误会、偏见等不正确看法所产生的原因。

  例如,我们偶尔到餐厅吃饭,如果有一次遇到服务员无礼的对待,就会认为所有的服务员都如此,从而给予一般化的解释:“现在的服务员越来越没有敬业精神。”而且,只要有一次这样的印象,对其他的印象都会产生抵抗感,而使片面的印象越来越强烈,行为倾向也更加明显,最后可能成为坚定的信念,进而产生对所有服务员的曲解与偏见。

  一般而言,偏见是指社会团体中观念、想法固定化,就如同小孩从小被灌输某种观念,长大后这种属于团体的观念依然还存在。若对这种偏见追根究底,其源头,很可能是一个人的曲解,却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因此,很多“例外”被视为一般的情况,而“一般”的情况也会被当成例外状况。有权威主义倾向的人,较易产生偏见与曲解,这些人对自己既有的印象相当顽固,拒绝作任何改变,而经常主观地说:“现在的老师 ”或“最近的小孩 ”我们在接受一项观念之前,应先分清一般与例外的情形,否则就很容易掉入陷阱。

  10.很关注人际关系的人较难掌握相处的主导权

  有人说:“喜欢对方就注定要吃亏。”当一个人单方面向另一个人表示好感时,想要头抬高、大声说话,似乎不很容易。这种情形,就像有些年轻夫妻,主导权一旦被妻子抓住后,不但夫权丧失了,父权也会被夺走。

  这就是对人际关系不关心的人,往往能掌握领导权的原理,美国

  学者将其称为“最小关系原理”。对人际关系关心的程度,会影响彼此依存的状态,关心人际关系的人,他依赖此关系的程度比不关心者高,因为他比较重视不要失去对方。结果,前者必须经常默认后者的要求,给予让步。

  如此看来,就不难了解一家之主为什么会丧失父权与夫权,因为他对妻子、孩子都过分关心,所以家中的主导权被妻子、孩子抢走。比方说,妻子只要对他说:“你把薪水全部交给我好不好?”或是“下次的工作奖金,我想买一件大衣,不知可不可以?”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恳求的口气,但事实上,他喜欢对方已到五体投地的程度,任何话对他来说都是命令句。另一构成因素,是对自己的意见无法坚持到底。如果你想掌握主导权,即使对对方很关心,表面上绝不可全部表露出来,反而要装作不太关心的样子,如此一来,就更能掌握领导的地位,自己的意见也较不容易被人否定。因此,如果你处于失去家庭主导权的尴尬状况,你应该在态度上作某种改革。

  但有一点你应特别注意,“最小关系原理”有其适用对象,这二人(即当事者)的关系,必须是夫妻、恋人、家人的其中一种,如果在商界,这种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