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广告联盟教程:尊称孙中山为“国父”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44:06

尊称孙中山为“国父”的由来

版次:RB22   版名:历史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2-01-17 作者:苏全有
    尊称孙中山为“国父”,在孙中山逝世不久即逐渐成为民间的通称。孙中山逝世后,各界送来的挽联悼词中,有好些尊称孙中山为“国父”,如《民国周刊》同仁的挽联:“国父云亡,白叟黄童齐下泪;邦人多难,凄风惨雨浩伤情。”其后,在口头或文字上尊称孙中山为国父者更屡见不鲜。据查,最早在报刊上称孙中山为“国父”的是卢绍稷在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不久写的《东西两国父》一文,文中说:“孙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氏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为国父”。

    国民党颁布法令推行

    国民党自孙中山逝世后,一直将孙中山奉为导师,尊为“国父”。1929年5月,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盛大的奉安大典,26日迎榇专员林森、郑洪年、吴铁城所作的《国父灵榇奉移文》、《国父灵榇起灵告辞》中用“维国父之弃世兮……”和“于穆国父,功侔汤武”。

    出于各种原因,国民党对于尊称孙中山为“国父”推动力度很大。虽然孙逝世后,“国父”渐成民间通称,但国民政府还是通过法令,将“国父”称呼固定下来,全国一体遵行。
    1939年11月,在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领衔与石瑛、张知本等12人提议尊称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吾人通令各省市,此后应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以表崇敬”,并列举“总理诞辰、总理忌辰、总理遗嘱、总理遗像、总理遗教、总理陵墓、总理故乡”各项名称,应首冠以“中华民国国父”六字,其余简称则敬用“国父”二字。

    次年3月,国民政府中央常务委员会上作出决议:“中央以总理孙先生倡导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所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凡在国民,报本追远,宜表尊崇,爰经常务委员会一致决议,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由国民政府通令全国,一体遵行”。

    国民党颁布法令尊孙中山为国父后,人们对具体执行中的许多问题,不知所措。为了解决好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又为此事发了专函。其第7573号公函称:“案查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用表尊崇一案,前经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通行遵照有案。惟各地党政机关、民众团体以适用场合之不同,每感无所准据,迭据呈请核示前来。爰经中央决定原则三项如左:一、在政府机关,民众团体一律改称国父;二、在党内称国父或总理均可;三、民间已印就之图书文字不必强令改易。”

    汪伪政权沿用“国父”尊称

    抗战期间,汪精卫在南京成立汪伪政权。为寻求伪国民政府的政权合法性,汪伪政府也推行尊称孙中山为“国父”。1941年5月29日,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第49次会上,时任伪中办政治委员会委员、伪立法院院长的陈公博提出“手创中华民国之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应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的议案,大会通过了他的建议,并判定了致敬办法:“各级政府,各合法政党及人民团体、机构均应于礼堂或集会场所正中,于国旗交叉下永远悬挂中华民国国父遗像,并附挂国父遗嘱”:“正式集会开会时,应向国父遗嘱像行最敬礼三鞠躬,并恭读国父遗嘱”:“集会演讲时,于第一次称及国父时应起立或立正致敬”:“关于教科书籍、报纸、刊物及一切文字于称述总理或孙中山先生时应改称国父,并由主管机关将主管事项另订检查细则施行”。

    1942年,汪精卫伪国民政府行政院发布《恢复祀孔典礼令》,内称:“国父孙先生手创中华民国,永为国人所崇奉,应入祀历代圣贤祠,列于国民诸贤哲之首。”同年4月6日,注精卫下令将中山陵园管理机构命名为“国父陵寝保管委员会”,由伪中央党部秘书长褚民宜任主任委员。

    1943年,重庆北泉议礼会一度制定新的总理祭祀仪式,规定国民政府不在国父灵寝所在地时,于元旦日举行遥祭,除雨雪天外在室内,面灵寝所在方向,除地以祭,其仪节同上。国家有大事如国民政府主席就职,宣战凯旋等时,则告祭国父陵,其仪节同前。从这套新制祭祀国父陵仪节来看,中山陵无异于民国中央政府的“太庙”。但是新仪式终因带有浓烈的复古色彩,不合于政治与文化的进步潮流而未获推行。1946年7月2日,国民政府将原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改为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凡提及孙中山均改称为“国父”,孙中山的“国父”之称遂流传开来。

    从上可知,民国时期孙中山被尊为国父,国民党的推动是关键因素。而国民党推动的原动力,则是为了强化统治。
    对“国父”之名的质疑

    对于孙中山的“国父”尊称,当时也并不是全部人都认可,虽然“国父”之名在1940年代后已成通称。1948年曾有人质疑孙中山的国父地位:“敬敷先生……先生屡称孙文为国父,弟殊不解。我知美国称华盛顿为国父,系因其无子,国人哀之,故称他为父,为开国先锋也。但孙文已有子有孙,何以亦称他为国父?若曰他是开国元勋,弟知武昌起义时,他仍在海外演说,要打倒满清。若先生必曰他是元勋,敢问法国之开国元勋,法国人亦称他为国父乎?以先生之大才,何患不能行其道,何必与国民党暗送秋波?愚直之言,幸祈见谅!读者关泽启”。编者回应道:“泰西各邦,凡有大功于国家而为人民所敬爱感戴者,尊称之为‘国父’。美国人称华盛顿为‘国父’,正所以表示‘敬爱感戴’,并非‘哀其无子’。吾人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只是表示‘敬爱感戴’而已,绝非对国民党暗送秋波,因孙中山先生并非国民党所私有,而其对国家之功绩,则史家早有公论也。”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继续推崇孙中山,“国父”成了孙中山的代名词。本世纪以来,随着民进党推行台独,一些人纠缠于“孙中山是不是国父”的争论,孙中山的“国父”地位饱受冲击。2006年,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去中国化”,把“国父孙中山”里的“国父”去掉了。

    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未以官方名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国的“国父”为孙中山或其他任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国共产党在正式的场合或文书上提及孙中山时,通常使用的称号是“革命的先行者”,从未称孙中山为“国父”。不过,中国共产党无论在推翻中华民国大陆政权前或后,都尊称孙氏是“中国共产党的老师”和“革命的旗帜”,民间则有人沿袭民国时代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的这一做法。另外孙中山先生之夫人宋庆龄女士,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享有较中华民国时期更崇高的地位,有时也被人进而尊称为“国母”。2002年11月,中宣部、外宣办、中央台办联合颁发修订的《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中,规定“对台北”国立国父纪念馆“不直接称谓,可称台北中山纪念馆。”

    ◎苏全有,历史学者,河南师范大学教授。